今天早上,我听到了诺诺和妈妈的争论,关于鱼食。“是谁给鱼加了这么多食儿?”诺妈声音大得很,仿佛要立刻把闯祸的人找出来。诺诺回应:“不是我,反正不是我!”诺妈更来气了:“你说,怎么不是你,早上就是你过去喂过鱼食!”
今天早上,我听到了诺诺和妈妈的争论,关于鱼食。
“是谁给鱼加了这么多食儿?”诺妈声音大得很,仿佛要立刻把闯祸的人找出来。
诺诺回应:“不是我,反正不是我!”
诺妈更来气了:“你说,怎么不是你,早上就是你过去喂过鱼食!”看架势,诺妈是有备而来。
“我是喂了它鱼食,但是……没有倒那么多。”诺诺继续坚持着。
“我就是气不过你一张嘴就不老实交代,找这理由,找那理由,真是爱上撒谎了!”事情一下升级了。
诺诺的回答也变了味道,不冷不淡来上一句:“是,我是撒谎的孩子,你不就是不喜欢我嘛!”
……
听到这里,我坐不住了,赶忙过去制止,让双方都冷静下来。冲突很快化解,而这番对话留给我的思考才刚刚开始。
孩子为什么撒谎?
在刚才的对话中,我们不妨细细琢磨一番。当诺妈的问话中带着强烈情绪的时候,诺诺的第一反应的是强调此事与自己无关。这个过程她撒谎了,撒谎的原因是她担心受到妈妈的责骂,我以为这个时候她是一种自然的保护措施,在遭遇外来危险的时候,诚实、诚信所谓的道德要素已经无法解决她的当前需要。在危机情况下(这里特指诺妈的严重语气),人的本能是防范和躲避,诺诺正是基于这样的本能,才会做出以上反应的。从某一种意义上讲,这并不是真正的撒谎。真正的撒谎应该是处于思考之后的做出的道德选择,与应急反应是有区别的。
到这里,我甚至会想如果诺妈缓和一下气氛,然后再跟诺诺舒缓地说,事情或者会往好的方向发展。然而刨根问底的教育态度,最终让诺妈继续选择权威压制,而真应了那句话: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诺诺的反应力已经有了挑衅的意味,换句话说,既然你强势对我,我只有刺激你的情绪,让你继续生气。这个时候的话语已经有了撒谎的意味,她争辩中的那份坦然来自于诺妈的成全。
事件真正升级,是从“爱上撒谎”的论断开始的,就像一个领导给下属下结论,诺妈已经从单一事件上升到了品行。这是很危险的事情,就事论事的氛围瞬间被打破,所有的对话开始成为一种非理智的“斗争”。这里还有一个问题值得警惕,就是孩子在被扣上帽子之后的,往往更强化了说谎的心理。
撒谎这样的是事情完全可以在事情发生的最初予以克服,主要需要家长的疏导,避免攻击性言语。恐惧会造就孩子本能的保护,一旦家长过去强势,孩子会用扩大撒谎来挑衅家长的情绪。这个时候,即使家长再想法弥合,也会为亲子关系留下疤痕。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