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一个17岁男孩,在上海卢浦大桥跳桥身亡,原因是他在学校与同学发生矛盾遭到了母亲的批评。对于这样的离别方式来说这个原因似乎太轻了,所以有人说孩子的承受能力差,可是我要说,多少年轻人也曾想过这样做。来自父母的语言暴力胜过一切枪支弹药,他们觉得无关紧要的一句话,有时候就是压死孩子的
4月17日,一个17岁男孩,在上海卢浦大桥跳桥身亡,原因是他在学校与同学发生矛盾遭到了母亲的批评。
对于这样的离别方式来说这个原因似乎太轻了,所以有人说孩子的承受能力差,可是我要说,多少年轻人也曾想过这样做。
来自父母的语言暴力胜过一切枪支弹药,他们觉得无关紧要的一句话,有时候就是压死孩子的最后一根稻草。而为人子女,我们只是想要多一点理解。
✍️希望不再有类似悲剧发生的汤汤
主播:媞声 |
压垮少年的最后一根稻草
4月17日晚十点,上海卢浦大桥发生了一起17岁学生跳桥自杀事件。
事发之后,其母亲称是因为孩子在学校和同学发生了矛盾遭到了批评,之后母亲在接他回家的桥上停下了车,他打开车门后便跳了下去。
在监控录像里,一开始母亲把车子开到了桥中央停了很久,径直走到后座车窗外和孩子沟通。
直到母亲终于说完准备上车回家的时候,孩子一下子打开了后座的门,直奔桥边,没有一丝犹豫的跳了下去。
只用了5秒钟,就离开了这世间。
他的身后是川流不息的灯光,前面则是桥下一望无际的黑暗,可他却没有回头。
“生而为你的孩子,却不能让你满意,我很抱歉。”
他也许听到了母亲的呼喊:“你要干嘛?你别动!”,可是他应该也很害怕停下脚步之后,面对的是母亲的第二次责骂。
情绪和压力成为了压死他的最后一根稻草,带走了本是花样年华的他对这世界的期待。
视频最后只剩下在栏杆边奋力捶地的母亲,再多的懊恼和不悔都换不回她的孩子。
视频曝光之后,大量网友都在指责孩子“玻璃心”,心理承受能力差,挫折教育做的太少,所以才会因为几句批评就选择轻生。
他们指责少年太自私、年纪轻轻有什么事值得自杀、抗压能力太差,也许在封闭的车里,少年的母亲也是用这样不理解的语气,让他受了加倍的委屈。
少年像一个被情绪不断充气的气球,最后选择了爆炸。
他不是自己跳下去的,是“带着”无数和他一样不被理解的孩子一起跳下去的。
谁“杀死了”孩子
对于孩子来说,父母曾经是孩子的全世界,是成长过程中最亲密的第一位。
跳桥选择自杀的少年在学校受到了批评后,积压了委屈,期待通过家人的安慰平静下来,却得到了最亲近的人的不理解。
泰国有一则新闻是一对父子吵架,起因是儿子玩游戏没有帮妈妈做事,父亲一气之下对儿子说:你这个垃圾...你怎么不去死。
说完直接掏出了兜里的枪放到了儿子的面前,并且上好了膛,没想到儿子直接拿起来就往脑袋上开了一枪。
父亲依然以为儿子是故意作秀,回头狠狠的扇了儿子一巴掌,妈妈则被吓得瘫倒在地 。
这位父亲直到儿子被扇倒在地的那一刻,才意识到这不是一场玩笑。
现实中有很多父母都是这么面对自己的孩子,他们虽然没有一把真实的枪,但是能说出比子弹更伤人的话。
这些都不是个例,大部分人也都有过被父母不理解甚至打击的崩溃经历。
知乎上就有一个话题“哪些瞬间让你感觉到父母对你的真实恶意?”,问题下面有5001个回答,并且有30834个人关注。
大学考上了本科,本来可以争取到内招,爸爸回到家第一句话就是:我的脸都给你丢尽了我一辈子都没有求过人。",即使到了成年后,也依旧会回避人际关系,极度渴求认同感。@匿名
初中的时候因为班主任说我常跟男孩子玩,就骂我“不知廉耻”,把我打到嘴出血,后来知道班主任的意思只是说我性格偏向男生比较淘气后,她和我说对不起,但是眼睛里丝毫没有一丝抱歉。@匿名
在亲戚家玩,明明不是我打碎了花瓶却依然要挨打,解释就是狡辩。闹事了之后,她一定会先给我一巴掌,不分青红皂白,导致我有信任危机。@匿名
从这些回答中,发现很多小孩都在成长时期或多或少的收到过来自父母的恶意,而这些来自最亲密的人给的伤害,很难通过自我调节去治愈。
父母常常抱怨孩子为什么长大之后不愿意和他们分享生活中的困难和委屈,却很少思考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选择和他们坦诚痛苦的时候,为什么给予孩子的回应不是安慰和鼓励,
而是“为什么这点事你都能做成这样”、“肯定是你自己错了人家才说你的”这样的言语。
在《少年说》的天台上,体育生和妈妈对话,她抱怨拼尽了全力却不到妈妈的夸奖,反而因为没有拿到冠军而被说成不务正业。
她直面妈妈发出了在心底憋了很久的心声:我能理解妈妈很辛苦,可是妈妈为什么不能理解我还是个孩子,为什么不能让一让我?
妈妈的回答是:严厉是为了让你学会坚强,我只有多说说你,你才会努力一点。
现实中多少父母都像这样举着“为了你好”的幌子,严厉地要求孩子遇到困难不许哭、有了收获要憋住,这样才能戒骄戒躁,负重前行。
可是为什么“为了我好”不能换一个方式?为什么一定要贬低我?为什么一定要羞辱我?为什么要把我的错误归咎到我喜欢的人和事物上?
这些父母无形中施加的压力带来的是积极的影响吗?在检测压力的“加利福利亚佛系大鼠”实验中可以给出一个科学的答案。
在这个实验中,实验人员把三组幼鼠与母鼠隔离不同的时间,再让幼鼠回到母鼠的身边,观察它们的抗压反应:
第一组幼鼠被移动到鼠笼另一端,但母鼠很快找到了孩子并进行安抚,幼鼠很快就从惊恐中平静了下来,成年之后也具备了抗压能力。
第二组幼鼠离开笼子15分钟(已经是极大的压力刺激),返回鼠笼后,母鼠立即对它们进行了安抚,幼鼠在15分钟内恢复平静,虽然比第一组受到了更大的压力,但由于及时获得了安抚,也具备了同样的抗压能力。
第三组幼鼠离开鼠笼一小时后,直到回到笼子后得到了母鼠的安抚,也没有任何反应,一生都活在了惊恐之中。
这三组大鼠中只有第二组成为了佛系大鼠,对任何的压力都能给出正确的反应和平静的态度。
由此可见,父母在孩子得到外界压力后没有作出及时的安慰,只会让孩子陷入在负面情绪之中。
而父母的恶语相向,更会让孩子得不到正向的反馈,孩子就会一点点变得麻木,主动放弃和父母沟通,渐渐地与父母的距离越来越远,双方的误会也越来越深。
多少孩子在长大成人的路上,灵魂被最亲密的人“杀害”,却还拖着麻木的身躯继续长大。
不被父母理解,影响一生
心理学家科胡特关于孩子与父母的关系有这样的解释:
功能良好的心理结构,最重要的来源是父母的人格。如果孩子长期暴露在父母不成熟的、敌意或诱惑的回应中,将会引起她强烈的焦虑与过度的刺激,从而导致精神成长的贫乏。
许多孩子在成年之后依然自卑、害怕人际关系、极端、喜欢使用语言暴力,基本都是由于父母对他们的负面反馈导致的,这些来自亲密关系的伤痛伴随了一生。
像陈乔恩,明明已经成了光鲜亮丽的偶像剧女王。
却还是在提到妈妈的时候笑容带着害怕,因为她的妈妈一直信奉的是“棍棒底下出孝子”,陈乔恩一犯错,就会被妈妈打骂,甚至打到后背出血。
陈乔恩因此留下了很大的阴影,一度缺乏安全感,下意识的会查看四周,生怕妈妈会打她。
这些基于不理解的打骂教育,也许一时能教出顺从的乖孩子,可那些“痛”早晚都会累计起来归还的,导致厌学、失业、无法建立亲密关系,甚至轻生。
可这样的父母难道不爱孩子吗?不是,可是爱和伤害并不冲突。
很多人都说为什么孩子连这点批评都受不了,怎么能承受住社会的重压。
可是现实却是人能背负起外界环境施加的重重压力,却受不了父母的三言两语。因为父母不一样,父母既是孩子最亲近的人,也是最知道刀子往哪里捅最疼最狠的人。
所以大部分年轻人在外面即使没人爱没人理解可以自己排解,唯独回到家听到父母说:“你从自己身上找下原因。”的时候彻底崩溃。
越是亲密的关系,越是难以原谅。
我们都无法选择自己的父母,但是我们的愿望只不过是想得到父母的一点理解和支持。
而父母的支持不应该只停留在物质上,更应该在孩子失意的时候点亮一盏明灯。
即便微小,也能给孩子在这个世界上披荆斩棘的勇气。
孩子期待的这份理解
以前看过一句话,越是长大越深有体会。
一直觉得家庭教育好的小孩很幸运,他见过好的感情是什么样的,拥有对健康的爱的敏锐嗅觉,很容易就往正确的方向跑。
而在凑合氛围环境下长大的孩子,不知道什么是好的,就要花很多力气去踢开那些糟糕的,要碰壁很多年,才知道哪条路,是对的。
在《爸爸去哪儿》中,嗯哼第一次来到陌生的农村开始大哭的时候,杜江没有以一个成年人的身份去看待嗯哼的情绪,而是细心的询问他为什么想要回家,在知道他的答案之后耐心地向他解释,嗯哼也因此适应了新的环境并找到了不一样的快乐。
由此也会联想到自己父母的教育方式,萌生了对这些被理解包容的孩子的羡慕。
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成长,他们在亲密关系里因为不理解受到的委屈少了很多,后盾多了很多。
在长大之后,我们也会慢慢开始理解“父母也是第一次做父母”的心情,学着去包容父母。虽然他们还是很难去理解我们,但其实也在尽力的学着去理解我们。
像《请回答1988》里的德善爸爸在得知女儿因为身为老二长期被忽略的难过后,主动买了她未曾拥有过的那块生日蛋糕,在家门口对德善说了一句“对不起”,希望德善能够原谅他们。
但身为孩子在乎的当然不是那块蛋糕,而是在成长过程中被父母不理解的那份真实感受。
德善得到的那块蛋糕和那句道歉,意味着德善爸爸终于意识到她这么多年来所受的委屈。
孩子和父母的爱是长达一生的拉锯战,它确实没有确切的答案去评判输赢对错,也许有一天,父母会突然和你说一句:对不起,之前的事情是我错怪你了。
但也许父母还是一成不变。可作为孩子却终究在期待这一天的到来,即使是一句简单的“我理解你”,抑或是一次轻轻地拍肩安抚。
孩子正走在努力理解父母的路上,同时也在等待着来自父母的那份爱的回应。
“你有过不被父母理解的时刻吗?”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