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工作坊里,很多人谈到了对于父母的爱的渴望。那种求而不得,让他们痛不欲生。走到我们的房间里,他们已经是而立、不惑之年,然而对于父母的爱的渴求,却没有减少半分。他们依然会通过孝顺、指责、替父母操心等种种手段,企图获得父母的爱。希望父母能给自己一点理解、尊重、关注、认可。然而还是不
1
在工作坊里,很多人谈到了对于父母的爱的渴望。
那种求而不得,让他们痛不欲生。
走到我们的房间里,他们已经是而立、不惑之年,然而对于父母的爱的渴求,却没有减少半分。他们依然会通过孝顺、指责、替父母操心等种种手段,企图获得父母的爱。希望父母能给自己一点理解、尊重、关注、认可。
然而还是不得。
“为父母做点什么”,本来是件很感动的事。这是一个孩子在长大后,基于父母恩所进行的反哺。可是很多人会强迫自己对父母好,超出了自己的现有能力为父母牺牲,让自己耗竭。
他们明明没有那么大的能力,却还要强迫自己在被侵犯的时候对父母好脾气、在父母要钱的时候竭尽所有给他们、在父母并不需要的时候干涉父母的婚姻,想尽各种办法让父母开心、和谐、幸福、满意。
可是你知道,“让妈妈满意”,是个多么难的事情吗?一点都不比嫁给彭于晏容易。
他们还是在这条付出和索取的路上乐此不彼,希望借此能获得父母一点爱。
那些直接通过怨恨、委屈、愤怒表达需求的人,更是夸张,好像父母真的欠了他们什么一样。
2
我会教他们哀悼。
因为父母能给的,都已经给了。父母不能给的,终究是给不出来。父母给不出来很正常,他们也是人,他们也有自己的局限,他们也有创伤,他们也有匮乏感,他们自己也有孩子的一面。
父母给不出来你想要的那部分爱,只是因为他们不是神。
人在0-6岁的时候,是有资格恨父母的。因为这时候的小孩子,几乎没有自理能力。完全依赖与父母的所给,所爱,才能活下来。才能形成自己的稳定、健康人格。这是人的生物本能,依恋本能。
6岁以后,人开始有了相对稳定的认知。
12岁以后,人开始有了基本的成熟。
18岁以后,人有了完全自理的能力,成为了一个标准的成年人。
0到6岁的孩子本能地需要父母的爱而活下来。随着长大,我们会发展出照顾自己的能力和给予别人爱的能力。这是成年人的社会功能和自我功能。
人在成年后,依然需要被爱,但这时候已经与孩子完全不同。孩子的时候,可以理所当然地要求父母爱自己。但成年以后,却要为自己的需要负责,需要通过一定的资本、努力、价值来获得他人的爱。
有人会幻想“难道就没有一个人无条件的爱你吗?”
是的,有很多太阳、空气之类的无条件爱你,因为它们是神,取之不竭,用之不完,给你也不会有丝毫减少。
但是人不同,人是有局限的。
一个人在对你付出,就会透支自己,他的潜意识里就会问自己:为什么要给你。
3
如果成年后还渴望父母的爱,其实是在拒绝长大。
因为这时候父母早已没有了爱你的义务。相反,你有了爱他们的义务。
当你长大,你可以不爱他们,你也是有局限的,是自由的。你也可以爱他们,为他们付出,这是你的自由。但是你做了什么,不再是他们也要为你做的理由。除非他们同意了你的合约,你做A,他们就接上B,与你交换。
你要知道,当你长大,你跟父母之间,已经是独立的成年人和独立的成年人之间的关系了。彼此应该而且也只能为自己的需求负责。
早年他们欠了你的怎么办呢?
让你活到了现在,不也是因为给了你很多吗?何来亏欠。他们给过你很多伤害,可也给过你很多滋养。到底是谁欠了谁的呢?
同样,当你长大后,任何人都没有了爱你的义务。每一份你想得到的爱,都要通过自己的方式去努力争取。
你也可以不需要别人的爱,自己爱自己。同样,这也是一个获得爱的源泉,你也要通过自己的方式努力爱自己。
想要理所当然地被爱,本质上来说,就是不愿意为自己生命负责的表现。
当然你可以不为自己负责。
如此你只能活在怨恨里,因为没有人再会为你负责。
你要知道,你的需求,本来就是你自己的事。
面对问题,首先就要学会去思考问题。深入探索自我,移步自我成长地面精品课。扫码了解更多。
扫描添加丛大助或直接 咨询课程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