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蔡垒磊不知怎么的,最近很多人问我关于学区房和孩子教育的事儿,从字里行间里,感觉到大家普遍在孩子方面的焦虑程度已经超越了职场,且大家的焦虑大都集中在“孩子不爱学习上”,这就开一篇跟大家聊聊,喜欢的也可以转给你认为需要的朋友。1学区房买不买前几年,有个挺熟的老同事给自家孩子买了
文 | 蔡垒磊
不知怎么的,最近很多人问我关于学区房和孩子教育的事儿,从字里行间里,感觉到大家普遍在孩子方面的焦虑程度已经超越了职场,且大家的焦虑大都集中在“孩子不爱学习上”,这就开一篇跟大家聊聊,喜欢的也可以转给你认为需要的朋友。
1 学区房买不买
前几年,有个挺熟的老同事给自家孩子买了套学区房,当时他家孩子才2岁,我说就算买,是否有必要这么早买?他说有很多人孩子没出世就开始买了。
这位老同事作为普通的公职人员,家里不算特别有钱,两夫妻卖了市中心120几平米的房子,买了个50平左右的学区房,然后一家人就挤那儿了。
这个学区房虽然有“学区”光环,但真的不适合住人,是特别老的那种房子,周围真实住户大都是老人,也有一些空置,估计是有人买来占坑的,实际生活区域都不在这里。
我说你这生活质量一下子也降低太多了,就这环境平日里还得节衣缩食。他说没办法,这不都为了孩子嘛,不求他成为比尔·盖茨、巴菲特,只求有个高一点的起点,以后考上名校,成为普通社会精英也是好的。
碍于面子,我终究还是把“其实精英也一样很难通过学校教育来复制”咽进了肚子里。
比尔·盖茨之所以为比尔·盖茨,是因为他是比尔·盖茨妈妈的儿子,巴菲特之所以为巴菲特,是因为他是巴菲特爸爸的儿子,那精英呢?多数情况下,是精英或至少接近精英的人的孩子。
学区房好不好?当然好。那买不买?
我的答案就跟几个月前崔永元问冯仑现在该不该买房时冯仑的答案一致:经济宽裕就买,砸锅卖铁就不买;钱来得还快就买,辛苦攒了一辈子就不买。
好的学校理论上当然可以给孩子提供更优质的教育,只是这种教育基本仅限于分数内,或者我们再严谨一点说,是做题技巧内。但要说到精英这种“复合型生物”,学校的教学质量就无法和出产“精英”的数量成严格正比了——和智商一样,有一定相关性,但过了某个门槛,就没太大区别,例如人大附中出产的精英数量是不是一定多于北师大附中?未必。
精英不是哪个老师教出来的,是被他所在的环境雕刻出来的。
2 孩子的养成模式
当我们谈到孩子教育时,我们说的是什么?我们的潜台词说的往往是“如何让孩子接受我灌输给他的东西”。于是家长的各种学习、各种成长,目的通常只有一个,就是为了获取更多更正确的知识,然后一股脑儿传递给孩子。
做好这一步有用吗?有用,但没那么有用,因为孩子常常“听了却难以做到”。
我们常说一句话:懂得这么多道理,也过不好这一生。
这话像是无力的吐槽,但其实却是理所当然。“这么多道理”并不是内生得来的,你只是听来,当遇上相关事时,你会去执行这些道理吗?不会的,因为外在刺激跟你的行动之间并没有基于这些道理建立起从刺激到反馈的“高速公路”。
你可能很懊恼,我明明懂,怎么就做不到,那是因为这些道理于你而言只是大脑的记忆片段,仅仅就是一些记忆的文字,它跟“骉”这类字念什么一样,是一个“是什么”的平面信息,而不是大脑根据刺激来指导行为的方法论。
我们在学校里学的所有知识,几乎都是“是什么”的平面信息,而精英需要的,是对复杂世界做出最有利应对的能力,这种能力首先就要基于更为“正确”的反馈回路。
当孩子还什么都不懂的时候,他是如何与这个世界交互的?模仿。
当一个人在陌生的环境里不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的时候,最安全的就是跟着别人做,然后通过这些“暂时安全”的行为和世界对你的反馈,建立起“应该做某事”、“不该做某事”的回路。
这里的回路就很关键,我们说的“环境影响一个人”、“原生家庭”,其实指的都是回路,同样说了一句话,对面那个人鼓励你还是打你,你形成的会是完全不同的回路。
一个人在一个有着精英思维的家庭里成长,他建立起的几乎一定是精英思维,因为当他模仿的时候,世界给他的反馈就是“这样才是对的”。
所以要说分数,学校真的有很大关系,但说到精英,这事儿学校能起的作用真的很有限,他不仅跟孩子的父母本身是什么样的人有极大的关系,还跟孩子每天接触的人、接触的环境给他什么反馈相关。
3 为什么不爱学习
有些孩子就是爱学习,有些就是不爱,要让不爱学习的孩子爱上学习看起来真的很难,很多家长为此绞尽脑汁,但往往口水说干还是徒劳无功,于是感叹“别人家的孩子真省心”。
从我的视角来看,家长的这个行为就跟某些媒婆差不多,拼命地在说服孩子接受某个他不喜欢的人。
爱上学习的核心在“爱”,家长们拼命说的“学习的好处”以及“不学习的坏处”,不就是翻来覆去地说未来找不找得到好工作,挣不挣得到钱么?
再仔细想想,你让孩子爱的,究竟是不是学习本身?如果不是,他就得克服自己的喜好,“坚持”做这件事,而坚持的过程一定是痛苦的,没有例外。
那为什么他就不能痛苦地坚持一下呢?因为我们在谈论的是一件要坚持几年甚至十几年的事情,你为了减肥和健身事业坚持过多久,办的卡都上灰了吧?那又凭什么认为孩子会为了你的某个虚无缥缈的说词而坚持某件事十几年?无论它在十几年后被证明对还是不对。
坚持要耗费能量,一个人的能量就这么多,所以除非你的孩子属于花一点点精力也能把学习这件事做得很好的少部分人,否则他的成绩基本就会低于你的期待。
4 找到内驱力
普通人要做好一件事,一定要有内驱力。内驱力和外驱力的分别,就在于有内驱力的人,会捡起每一份“可用可不用”的时间用于自己有内驱力的事情,同时当他正在做这件事的时候,也更为专注,仅此而已。
做不做得好一件事,除了极个别的天赋外,关键的差别还是在于投入的时间以及投入程度。别小看如何利用“可用可不用”的时间这件事,你想想自己在公司时的工作状态和产出,再类比孩子的学习,自然就全明白了。对孩子来说,你就是老板,你想让员工有效率地产出,就得让他对自己干的事有内驱力,否则要在你面前做到“貌似努力”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所以如果你不能让孩子产生内驱力,你同样当不好公司老板。
那究竟怎样才能让孩子对学习这件事产生内驱力?
我有个简单的方法,就是在他目之所及的地方,人人都在学,处处都是书,每个人都在排斥不学习的人。
人人都有融入环境的需求,孩子也一样,如果其他人都在玩,就他在学习,他一定不愿意,但有时候孩子跑出去来来回回也没见有什么实质性的玩乐项目,对的,并不总能用“贪玩”来指责孩子,他只是有融入环境的需求——当他的经历总跟别人聊的内容格格不入时,就会产生焦虑。
所以不单是“周围人都在玩,他在学习”会产生焦虑,“周围人都在学习,他在玩”也一样会产生焦虑,我小时候就特别贪玩,但当我得知其他人都在上课而只有我放假的时候,我依然记得当时的焦虑程度,到了第三天后简直难以忍受,吃饭睡觉都在想着学习的事儿。
这就是“周围人在干什么”的作用,当他想要融入周遭世界,跟他人进行互动时,就必须按照他想互动的大多数人的意愿来做。
5 正确的环境
周末的时候,我常会去外面办公,要么是咖啡馆,要么是图书馆,大家应该在读书时候也试过不同地方的学习效率的差别,如果待在家里,基本什么也干不成。孩子也是一样,比起顶级的老师,他更需要的是“浸”在一个正确的环境里,而不是隐约可闻的麻将声或综艺节目的声音。
前段时间我跟学者朋友江瀚聊天,谈及现在的教育模式,他说他正在设计全国第一个学习型社区(好像叫什么信达国子郡,还在设计阶段,应该还搜不到信息),可能会在北京落地做试点。
江瀚一直以来秉承的观点就是“千金买房,万金买邻”,可“邻”有时候却不是你能选的,那究竟要强制营造一个怎样的外在环境,才能大概率影响一个人的内在学习动机?我们就在当天有过一些探讨:
“学习型社区,既然是一个足够大的社区,就得把学习相关的东西都搬进来进行有机组合,先营造出一种“酒吧一条街”的感觉,形成规模经济和示范效应后,相关的教育和学习资源就都能被虹吸进来。”
“是的,不仅要高校环抱,还得把网红书店、图书馆等都放在社区进出的必经之路,不仅要在频次上“天天见”,而且作为读书的地方,还得让原本不太喜欢读书的人也产生好感,这样才能潜移默化地对人的行为产生影响。”
“如果资源允许,我可能会把我认为有必要让大家接触的领域的最顶尖的那些人能叫的都叫过来,不用多,每个领域顶尖的大师叫一个就够,亲自到场,真人接触的那种,名字必须是连孩子也熟知的,这个就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可能会让孩子把对娱乐明星的兴趣移植过来。”
“社区里面的人都得经过筛选,不管其他方面怎么样,在教育理念和对知识的态度上必须同频,一个所有人都在看书和学习的环境……这是知识的理想国了吧……”
孩子是雕塑也不是雕塑。
说是雕塑,孩子的思维路径和行事方式都是通过世界给予的信息而形成的;说不是雕塑,当基础素材集结到一定程度,孩子就会开启自我进化之路,此时“雕塑师”手里的雕塑刀就起不了太多作用了。
对有些家长来说,他们根本没怎么教育孩子,孩子就成为了那个优秀的样子,他们仅仅是专注在“把自身变得更优秀”这件事上,就轻松达到了目的;而对另一些家长来说,让他们在8小时以外进行学习和工作真的是难到“不如买天价学区房”来得更轻松和更有心理安慰感一些,之后还能把压力都转嫁到孩子身上——你看,都在你身上花了这么多钱,你还念不好书。
在我看来,这另一些家长就别买啥天价学区房了,真的没用,家里出不了精英的。
(完)
为防错过更新
可将请辩置顶或设为“星标”
感谢~~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