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一所没有围墙的学校

发布时间: 2019-11-14 13:19:35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11

好的教育需要朝向开放与生长,好的教育需要更有包容性、个性化、延展性。而在现实中“教育围墙”还广泛存在,物理层面的、心灵层面的、组织层面的、课程层面的……突破固有的“围墙”才能建设健康和谐的教育文化,否则师生无法真正自由的呼吸,教育无法真正触及人的心灵。洪家楼第二小学坐落在山东大学老校西邻

建设一所没有围墙的学校

  好的教育需要朝向开放与生长,好的教育需要更有包容性、个性化、延展性。而在现实中“教育围墙”还广泛存在,物理层面的、心灵层面的、组织层面的、课程层面的……突破固有的“围墙”才能建设健康和谐的教育文化,否则师生无法真正自由的呼吸,教育无法真正触及人的心灵。

  洪家楼第二小学坐落在山东大学老校西邻,二十多年来学校秉承“为了每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的教育理念,积极践行有温度的教育。学校以“养成好习惯,奠基好人生”为重要办学思想,形成了颇具影响力的德育品牌。2019年9月,学校提出“尚美教育”的育人思想:教育就是一群有梦想的人陪伴孩子们一起走向美好的旅程。崇尚美好、感受美好、创造美好,让每一个与教育相连的人都能拥有生命的质感。

  学校深谙“围墙”之困。学校的校舍紧张,运动场地受限;学生外出活动因安全原因受限;班级之间存在隐性竞争;不同年龄的孩子很少交流;课程之间存有壁垒;学校办学还相对保守……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只有不愿意解决问题的人。只要对孩子成长有利,学校都可以进行专业性尝试。在这些客观存在的“围墙”面前,我们学校的老师和家长们达成一致认识:建设一所没有围墙的学校。

  突破家校“围墙”,让家长成为孩子一辈子的榜样

  一所好的学校要成为社区文化的中心。在放学时间,你会看到我们学校校门口有一道靓丽的风景线——等待孩子的家长朋友都在安静地读书看报,这是学校的品牌活动“红马扎读书社”。为丰富家长朋友的文化生活,学校利用每天家长聚集的时间,开展读书读报活动。“让等待飘满书香”是活动的宗旨,实现了三个目标:一是对家长进行文化引领;二是保证了校门口的秩序;三是家长为孩子作出了榜样。不仅如此,学校还通过好习惯家庭、书香家庭等评选活动,将学校倡导的各种生活理念拓展到家庭中。一个孩子可以影响一个家庭,一个家庭可以影响一个社区,以点带面,社区的文明就能慢慢形成。

  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校园之内,如何让孩子走进社会、走进大自然,是每一所学校需要思考的问题。在当前安全形势严峻的情况下,是严防死守,还是改革创新,考验着每一个教育人的智慧。我们学校依托家长力量组织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成立了独具特色的“假日小队”。“假日小队”由各班家委会主动组织,家长朋友自愿参与,定期开展户外活动,拓展社会知识。参加活动的孩子必须由家长陪同,活动的目标与实施都需提前进行规划。在家长群内,常见各班的活动分享:有的带着孩子们去体验安全自救;有的带着孩子们去参观博物馆;有的组织孩子们去做公益活动;有的组织孩子们到街头体验卖报生活……各种具有教育意义的活动创意经家长群内的传播,也达到了资源共享的效果,让每个“假日小队”都能开展得丰富多彩。

  在全校家长会上,我们学校提出:家长要成为孩一辈子的榜样!要以身示范来关心学校发展,参与学校活动。一大批的“教育义工”脱颖而出,在学校举行的各项活动中家长的身影随处可见。无论是“红马扎读书社”的日常运行还是“假日小队”的组织开展,以及交通护导、活动评比等等,都是家长朋友在默默奉献。有个孩子即将毕业,他的父亲按时来执勤,说:“学校精心培养了我的孩子六年,我来做几天义工义不容辞!”

  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各位家长也献言献策,联系外部资源进入学校,甚至亲自走上课堂与孩子们分享社会知识。校外资源在家长朋友的引荐下陆续进入学校,也把学校办学的大门打开了,教育资源变得更丰富更具有在地性。葫芦丝社团、乐队、跆拳道、国际跳棋、轮滑、健康课程、安全课程……只要学校乐于把校门口打开,我们的家长就会为孩子们带来惊喜。

  家长朋友与学校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对孩子每天的学习情况都会通过微信平台QQ群与老师进行沟通交流。学校好习惯银行在假期将权力转嫁给孩子的家长,由家长根据孩子在家庭中的表现予以评价鼓励。每位家长会在假期结束时,会为孩子申请好习惯奖状,以此完成家校之间的有效链接。拥有评价的主动权让家长更感到自己身上的教育责任,这是学校推动家长进步,强化家长教育意识的有效举措。

  每一位家长都是孩子一辈子的老师——这是洪家楼第二小学传递给家长朋友的理念。父母改变,孩子才会改变。学校通过各种方式开展家庭教育活动,专家讲座、案例剖析、班主任讲坛、家委会研讨等都围具体的家庭教育问题展开,一个乐于学习、善于学习的家长团队已经初步形成。家长们朋友们正在努力建设着一所没有物理概念的“学校”,难以看到“学校”的样子,却能让人感觉到它真实的存在。

  突破资源“围墙”,把资源的配置权交给教师

  学校的资源使用也往往存在“围墙”之困。我们认为:一所学校的硬件设施只有得到充分利用才能称其为“教育资源”。资源的分配与利用谁有话语权?不是管理层,也不是后勤保障,而是一线教师。他们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有务实的思考,聆听他们的意见,资源才能够活起来。

  我们学校每一学年都要开展问题征集活动,针对学校的资源分配、办学策略、活动创意等进行调研梳理。为保障教师的教育资源利用,学校大胆改革财务管理制度,让一线教师在教育教学资源配置上拥有更多自主权。把钱花在教育教学上就是花在刀刃上,让后勤管理变成后勤服务,让每一个老师都能感受到学校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支持——这是学校形成的一种共同的资源价值观。当教师拥有了资源分配的话语权和自主权,学校的现有资源就变得灵动起来,校园空间也开始拥有了新的教育意蕴。

  二楼是三年级的教室,课间孩子们活动空间有限,有位班主任老师找到总务处提议将二楼大厅中一间使用率较低的功能室改为阅览室。总务处实地查看后,做出了可行性的规划,连同三楼,都将玻璃门去除,改造成了开放式的阅读场所。这一举措带来了四方效益:闲置的空间得到了充分利用;孩子们通过阅读心灵得到滋养;少先队阅读执勤岗锻炼了孩子们的能力;图书室的书也被盘活。

  音乐教师赵老师将乐队建在了自己的办公室里。赵老师刚刚大学毕业,工作上有激情有思路,她组建了学校历史上第一个明星乐队。为了更方便她的工作,学校将乐器安置在了她的办办公室,并遵从她的意见设计了音乐文化墙、配置了钢琴——她的办公室变成了一所崭新的音乐教室。每一天,她都带着乐队成员沉浸在音乐的世界里,每一次演出,他们都带给观众嗨翻全场的音乐盛宴。

  体育组的老师们经过集体讨论购买了多种器材。他们在体育课堂上开始注入新的体育元素,从健体到励志,从运动技术到体育文化,从体育文化到体育精神,他们实现了从体育教学到体育教育的转变。一年中,运动会、体育节、达标活动、运动课程……他们样样干得精彩,成为这所学校的荣誉团队。有时与老师们聊起来,他们表达出这样的观点:“学校这么支持我们,我们总得要干出点样来!”配置资源的权力自主,意味着每个老师都是学校的主人,每个老师都拥有一份真诚的信任。

  场地一直是困扰师生的一个问题,学校没有能够容纳全校学校同时活动的场地。今年六一,有老师提出了“金点子”——在学校中院与后操场分设两个舞台,让更多孩子有登台展示的机会,也可增加各种颁奖活动让内容更丰富一些。方案一提出,有的老师就开始担心了,二十多年可是从来没有这样开展过活动啊,两个舞台之间的音响会不会互相影响?同时两台节目怎样来协调……不尝试怎么会知道不行?按照计划进行,六一儿童节那天活动特别成功,担心的事情没有发生,家长与孩子们都特别高兴。一个学校,两个舞台,有限的场地成就了这独具创意的活动设计,也彰显了学校的教育追求:为每一个孩子创造更多体验的机会。

  对场地的利用创意,还有很多:在大理石场地上开设轮滑课程;在校门口空地开设红马扎读书活动;让每一间教室成为学习的乐园;在角落里设计游戏空间……一所小学校可以成为袖珍精品,一所大学校可以成为教育圣地,只要教育者有发现的眼睛,有教育的情怀,每一份资源都可以被唤醒,都可以成为成长的助推器。

  突破交流“围墙”,使伙伴关系应该成为校园的一道风景线

  好的关系就是好的教育,而好的教育需要在好关系中展开。好的关系,不仅仅指师生关系,还有亲子关系和伙伴关系。

  在校园内,伙伴关系常常被人忽视。曾有一个关于孩子们为什么来学校的教育讨论,在小学阶段“寻找伙伴”的意义应该是远远超过了“努力学习”。作为生命个体,都需要找到成长的伙伴,都需要在沟通与合作中完善自我,所以在学校里伙伴文化应该成为一道风景线。而纵观现实,在人与人之间也存有一道道看不见的“围墙”——班与班之间存在各种隐性竞争,同学与同学之间也并非人人坦诚相见。

  我们学校特别关注孩子们之间的伙伴关系,积极倡导“友善互助、诚信互敬、关心互爱”的伙伴文化,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够拥有温暖而幸福的校园生活。

  在做事中互助是学校的教育实践路径。在学校各项活动中,高年级的同学指导帮助低年级的同学已经成为一种传统。课间操领操、出黑板报、排演节目、文明岗执勤这些平日的细节里,总有大同学与小同学一起努力的身影。

  在我们的校园里,中午时分总有升旗队员在刻苦训练。响亮的口号,整齐的步伐,让人倍感欣慰。走到跟前,才会发现这样的训练活动,都是由高年级的同学担纲指导重任。即使没有老师在场,她们也会一丝不苟,大哥哥大姐姐很有教官范儿,小弟弟小妹妹学得也一脸认真。他们在休息时候,谈笑风生,俨然一家中的兄弟姐妹……来自伙伴的教育引导往往比老师更有魅力,因为在活动中,孩子们淡化了恐惧,感觉到了自身成长的责任。

  在外出活动的时候,“大手拉小手”成为让人为之感动的画面。经常听到的一句话是“我们是一家人!”在对小弟弟小妹妹关心的同时,年长的孩子也得到了成长——关于爱、关于责任。一位即将毕业的孩子曾找到我,让我多关注一个性格孤僻的孩子。他说:“我一直关心他,像我自己的亲弟弟。他是一个可怜的人,校长一定要多多照顾,别让他变成坏孩子……”我那一刻相信:是因为有孩子们在用善良传递善良,用爱心在播撒爱心,教育才会闪耀着希望的光芒。

  在学校里,各班之间的不良竞争会强化“围墙”意识,并会滋生不良情绪。好的教育绝不是厚此薄彼的选择,而是需要理性客观的判断。在学校的各项活动,学校特意弱化利益竞争,强化风采展示。竞赛活动逐渐被展示活动取代,师生也由对名次的关注转化到对自我水平的提升上。学校提倡年级组的集体展示,相同年级的各班形成合作关系,彼此鼓励,彼此指导。超越各班利益的展示活动,让校园多些掌声与喝彩,让每个班集体都能获得来自于兄弟班级的祝福——这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

  校园里还可以有更多伙伴互动的机会,比如校本课程的开设可以让不同班级的孩子有沟通交流的机会;比如各种集体活动可以安排不同班级的孩子的协作参与;再比如设立漂流瓶让孩子们之间建立联系……一直认为:一所学校如果真正从儿童需要出发,就应该珍视伙伴的意义,我们还在努力。

  突破人际“围墙”,建设开放合作的教师文化

  2019年是我们学校的课程建设年,在暑假前的课程展示活动中,一年级的国学经典诵读课程格外令人瞩目。孩子们以舞台表演的方式,将国学精粹演绎的生动有趣。武术、舞蹈、朗诵……各种元素融合其中,展现了学科整合的魅力。这样一门课程是如何开设的?单个老师是难以完成的,这是一年级组团队的作品。从确定课程主题,到细节研讨、落地实施,一年级组的老师们表现出了极高的工作热情。她们分工协作,各自承担了一定的课程任务,同时又打破班级来授课。一门国学课程,孩子们要与四位老师甚至更多老师打交道,孩子们也可以感受到不同教师的教学风格。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她们一起面对,集思广益。课程实施的过程,也是老师们合作创新的过程,这样一种开放合作的教师文化有利于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升。

  “尽管没有职位权力,寻找机会努力成为中间领队。”班主任是各学科的核心,要努力形成跨学科共育的良好局面。洪家楼第二小学鼓励班主任调动各方资源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教育。例如,在每一学期都有班级文化建设活动。作为学校的传统项目,它的意义除了创设美好的教室文化,还在于为教师合作提供了平台。活动中,各科老师参与进来,有创意的设计层出不穷。教室是各位老师共同的教室,每个课任教师都是宝。班级文化如果一个人来设计,总是视角单一,当学科老师参与进来,关于学科的内容就可以进入教室,让教室成为文化生发的地方。

  教研组是学校中的业务组织,更是能量聚集的关键组织。专业研讨、专业提升、专业发展,教研组中的每个人都期待在团队中获得成长。一个好的教研组,可以成就一批优秀的教师,这是无容置疑的道理。洪家楼第二小学常年关注教研组建设,涌现了很多优秀团队。英语组以口语训练为特色,十多年深扎深研,成为学校的教学品牌。团队中培养出多名市区名师,成为区域教育的佼佼者;体育教研组提出“小校园,大体育”的工作思路,历经多年,体育已经成为学校的一张名片;数学教研组开展“玩中学”的数学专题研究,每一位数学教师都在享受着研究的快乐……

  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一群才可以走得更远。学校始终将凝聚团队的力量作为工作重点,创设各种机会让教师建立更好的关系。好的关系才会有好的合作,好的合作才会有好的教育。每一年学校都要组织大型的教师联欢活动;每一年学校都要组织多个座谈会、恳谈会;每一年学校都举行分享会……把各位老师的家属邀请来,将学校活动变成家庭聚会,减少行政元素,增强家的温馨。在尊重中建立信任,在信任中谋求合作,正是一点一滴的润泽,我们的教师才拥有了归属感和存在感,才愿意敞开心扉,融入开放合作的教师文化中来。

  突破学科“围墙”,构建适合儿童成长的课程

  一个真正的教师不会把自己定义为学科教师,而是超越学科成为做教育的教师。从学科教学到学科教育,教师的关注点需要从单一知识与技能拓展到学生的全面素养。只有教师拥有超越学科的勇气,才能逐渐突破学科间的壁垒,带给孩子更为完善与系统的教育。

  我们在学校课程开发过程中,力求“慢行走”,克服感性认知,以专业的方式推进课程开发。学校邀请省内外专家到校进行课程引领,并组织教师到清华附小、济南纬二路小学等课改名校现场参观研讨。学校没有以行政命令强制推行,而是采用唤醒激发的方式,让课程从老师心里自然生长出来。

  学校教师开发的课程以“基于学科,超越学科”目标,体现课程开发的专业性,避免表面的热闹与喧哗。学校希望通过课程开发不仅要满足对学生成长的需求,还要实现对教师专业化的提升。事实上,当方向确定,老师们都有自己的方式抵达目标。

  丰富多彩的课程开起来了,学校开设了八十多门校本课程,内容艺术、体育、语言、科技、阅读等多个方面。好多的教师的课程中专业化程度很高:苏晗老师的《小记者课程》,成体系,有实践,整合了多学科知识;季新老师的《创意作文课程》实现了生活创意与写作的完美结合;杨书铜老师的《火柴棒课程》融入和童话、数学、历史、化学等知识;卢续丽老师的《生命课程》着眼于人的生命成长,意蕴悠长;一年级团队的 《国学经典课程》以让国学精粹更有温度……不能一一详述,在这所学校里,每一个老师都是一座高山,每一个老师都有自己无悔的耕耘和动人的故事。

  在这些课程中,老师们正在超越学科,淡化学科界限,实现对人全面素养的成全。李成刚老师开发的《数学步道》是以实践、体验为主的课程,在实施的过程中,他发现孩子们总会生发出意想不到的解决办法来。他让孩子们用语文日记的方式来写活动记录,有的孩子就谈到在测量家庭住房面积的时候自己感觉到了父母的不容易——每一平方都是他们的血汗啊;有的孩子在合作过程中发现了伙伴的优点,感佩万千;有的孩子在课程中有了哲学思考,俨然成熟了很多……徐荣霞老师的《扦插课程》里有科学知识、也有环保知识、数学知识、还有生命的启蒙,在这样的课程中,老师有了更多自由的设计,孩子们也有了更多自主的选择。

  要超越学科,教师首先要敢于自我超越,敢于在惯性中谋求变化。课程改革除了对孩子成长是一种成全,对教师也是一种重塑。学科间的壁垒不见得要完全打通,毕竟学科具有自己的专业性,但我们做教育却不要被学科所局限。人是教育的目的,而不是完成学科学习的工具。

  2019年7月来自台北教育大学的林士真教授为老师们作课程培训。她说:希望每一个老师都像山中的大树,长成自己想要的样子,建设更为有生命力的课程。我想,这也是学校对每一位老师的期待吧。

  突破地域“围墙”,共谋教育发展之道

  一所学校如果不能与外界形成良性互动,就会难以激发新的生长点。从自身的教育品牌出发,寻找志同道合的学校,组建教育联盟抱团发展,我们学校走出了一条成熟的德育实践之路。

  2006年12月,我们推出素质教育的品牌活动——“养成好习惯,奠基好人生”主题教育活动,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活动中,通过面向全体家长的大规模问卷调查和学生自评,综合拟订出孩子们亟待养成的20条好习惯。

  从2007年开始,学校率先将“好习惯银行”开在了校园里。以“好习惯银行”为载体,学生将好习惯以“货币”形式存储进好习惯银行,积少成多,可以兑换为学校的“星级好习惯少年”和“金星少年”的荣誉。

  “好习惯银行”内部机构成员分为:老师“行长”、学生“副行长”和“部长”。好习惯银行设一星级至六星级,六个等级的星级好习惯好少年标准,“六星级好少年”为学校的最高荣誉。银行的存储卡设有“好习惯学科卡”和“好习惯好少年”卡,记录着学生的学习与生活表现,是教师对学生各方面表现的评定。银行中最小级别的“货币”,是各班主任和学科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设计各种评价印章、手册、荣誉卡和表格 ,以诊断和评定学生的日常行为。

  多年的养成教育成效显著,即便走在校外,同学们也会很自然地排队上放学;在校内楼道,人人都能做到轻声慢步、靠右行进;见到老师彬彬有礼,同学之间文明相待;特别在课堂上大家更是表现出了积极思考、热情参与、大胆质疑、合作冲关的良好习惯和优秀品质,综合素质明显提升。

  “养成好习惯,奠基好人生”活动被济南市文明委评为了济南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优秀创新案例。学校于2019年被济南市教育局命名为首批“行为规范示范校”。学校先后在全国现代学校文化建设与学校创新发展论坛、山东省素质教育论坛、中澳校长论坛、山东省骨干校长培训班等活动中做典型发言。

  学校的这一主题教育实践经验受到省内外教育同行的高度关注,纷纷来校参观。为进一步分享经验、彼此学习,在洪家楼第二小学的倡议下,首批11所基地校联合成立 “全国少年儿童习惯养成教育研究联盟”,并制定了联盟章程,成立了组织机构。

  这个组织是由从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研究少年儿童习惯养成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领导、专家、学者、教师、社会各界人士及各级各类学校、单位、团体、社区自愿组成的全国性、专业性、非营利性的民间组织。

  目前加入研究联盟的省内外学校、单位有460多个,涉及山东、上海、重庆、北京、深圳、广东、天津、河北、浙江、河南、吉林、黑龙江、江西、云南、四川、广西等省市,国外有澳大利亚、新加坡福建会馆属校、蒙古国等参与养成教育联盟活动和交流的学校有36所。

  2019年4月,由我们学校牵头组织召开了全国民间第一个主题为“养成好习惯,奠基好人生”的少年儿童习惯养成教育研究联盟教育研讨会暨中澳两国校长论坛。至今已经分别在济南、泰安、烟台、曲阜、德州、威海等城市举办了六届论坛活动。联盟开展的论坛交流活动,提升了习惯养成教育的内涵,拓展了研究外沿,扩大了合作研究领域,促进了相互间的交流学习。实现了“聚同赏异、资源共享、相互学习、相互促进、优势互补、共同提高、共谋学生健康成长”的合作目标。

  另外,学校也是“本真教育”的基地学校、“明霞工作室”联盟学校、“生命化教育”基地学校。这些有影响力的教育组织为我们的分享交流提供了平台,也带给我们对教育新的思考。

  “建设一所没有‘围墙’的学校”在已经在每一位师生与家长心里打下了深深的烙印。把理念化为行动,让行动推动进步,我们依然在不断向前的路上……

本文标题: 建设一所没有围墙的学校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03222.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男友晚回信息你会生气,和你闲不闲没半毛钱关系!别把小孩的玩笑当玩笑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