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简介
《红楼梦》简介 《红楼梦》在文坛上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小说艺术的成熟。在艺术上,她不仅可与我国源远流长的诗词曲赋中最辉煌的作品相媲美,而且可与世界文学中第一流的小说名著并列而无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相关资料,希望对大家有帮助。《红楼梦》简介 《红楼梦》,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章回体长篇小说,又名《石头记》《金玉缘》《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此书有120回“程本”和80回“脂本”两种版本系统。新版通行本前八十回据脂本汇校,后四十回据程本汇校,署名“曹雪芹著,无名氏续,程伟元、高鹗整理”。 《红楼梦》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人情小说作品,举世公认的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贾府的家庭琐事、闺阁闲情为脉络,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故事为主线,刻画了以贾宝玉和金陵十二钗为中心的正邪两赋有情人的人性美和悲剧美。通过家族悲剧、女儿悲剧及主人公的人生悲剧,揭示出封建末世的危机。《红楼梦》的艺术成就 自《红楼梦》问世以来,同时代人早已发出了“传神文笔足千秋”的赞叹;脂砚斋等对这部小说艺术上的创新之点和独到之处不乏有价值的评点;戚蓼生在为之作序时以“一声两歌,一手两牍”,“注彼写此,目送手挥”等评论,很有见地地道出了小说神妙的艺术手腕。鲁迅在概括中国小说的历史发展时更说过,“自从《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给予高度的评价。《红楼梦》的确是一座艺术的宝殿,气象万千,蔚为大观,无论是她的整体还是细部,都能引人入胜,开人心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探讨这部杰作的艺术经验、概括其艺术成就,成为红学研究中长盛不衰的热点,大致涉及到下述诸方面。 一、从总体上看,《红楼梦》最大的艺术特色是她像生活本身那样丰富复杂而浑然天成 《红楼梦》是一部以作家的个人生活经历为基础写成的小说,但并非作家的自传实录。从生活到艺术,期间经过了极大的提炼、改造、增删、虚构,所谓“十年辛苦不寻常”。小说虽则是为“闺阁昭传”、写儿女真情,却展开了极其广阔繁富的生活画面。从贵族世家、宫闱内廷、官衙寺庙,到市井闲人以至村野细民,一幅幅生活图景联缀交织、剪接生发,要耗费作家多少心血!历来对于《红楼梦》的“百科全书”之誉,不过是一种比喻性的说法,是赞叹描摹生活的丰富精微;实际上艺术创作更有其特殊艰辛之处,一切都要经过作家感情的熔铸、心灵的孕育,所谓“字字看来皆是血”。小说所呈现的千姿百态的社会人文景观,无不灌注着作家的血泪辛酸、人生体验。然而,就是这样一部血泪凝成、苦心经营的书,读起来却如行云流水、毫不费力,并不感到人工斧凿的痕迹,仿佛一切本来如此,作家不过随手拈来,照实录下。难怪有人读了小说要去寻访故址,调查事实,看成是作者自叙或历史上某人某事的影射,以致考据索隐,绵绵不绝。这种文学史上罕见的现象,除去读者自身的原因之外,同《红楼梦》这部作品本身的特殊性,也包括她在艺术上这样一种妙夺天工、不露人巧的特色有关。 看似平淡而细品醇厚,“极炼如不炼,出色而本色”,可以说是《红楼梦》艺术品格的基本特征,显示出艺事的上乘之境和大家风范。在这里,真和假、虚和实、平和奇达到了有机统一,能于假中见真、平中出奇、虚实相生,天功人巧已经浑然难辨了。 二、与上述总的特色相联系,《红楼梦》的艺术结构和叙事观点也是匠心经营而又浑然一体的 小说在结构上的最大特点是其完整性和有机性。“佳园结构类天成”,人们对大观园的这一赞语移用于小说也是完全适合的。大观园是一座匠心经营又有自然之气得自然之理的人工园林。作家崇尚自然,并不排斥人巧。小说本身便如一座精心建构而又自然天成的“天上人间诸景备”的社会大观园。 1、《红楼梦》前五回在全书艺术结构中的特殊的意义。前五回不仅是全书故事情节发展的一个引线,而且是整个悲剧的一个缩影,几乎所有重要人物都在这儿埋下了种子、形成了胚胎。它既是全书的一部分,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前五回中的情事对全书多有总摄、提示作用,又很强的凝结力和概括性。如第一回开头女娲补天遗石入世的神话,隐喻“末世”的背景和“顽石”的品性,并借石头之言道出创作意图;绛珠和神瑛在仙界有甘露之惠,为后文在人间的眼泪之酬作了铺垫。第二回冷子兴演说荣国府,“使阅者心中已有一荣府隐隐在心”(脂评)。又如第五回的“梦中之梦”新颖奇警、意韵深长,判词和曲文是主要人物性格的提纲和命运的预示。总之,前五回是序曲,总主题及各人物的主题旋律均已奏出,只待以后的乐章来丰富、印证、完成。领会了前五回的奥妙,仿佛掌握了打开这座艺术宫殿的总钥匙。 2、全书结构的支架通常认为是宝玉、黛玉、宝钗之间的爱情婚姻悲剧以及与之相伴的以贾府为代表的贵族世家的由盛而衰的过程;有的研究者因王熙凤这个人物地位重要性格丰满而将其作为贯穿全书的主要线索。小说故事的正式展开应在第六回,从千里之外、芥豆之微的一个小小人家写起,便进入了“刘姥姥一进荣国府”的正面描写。从第六回起,有的研究者将全书分为四个段落,有的分成五个段落,不管具体如何划分,大体上都循着贾府由鼎盛至衰败的走向,以若干重大事件为标志,按情节的起落分合将其分作若干单元。可以看出,作家的笔力先是集中在一批主要人物包括宝玉、黛玉、宝钗、凤姐、可卿等人物以及荣宁二府和大观园的环境描写上;继之着重写宝黛之间感情的日益绵密,复杂回环的历程,写宝玉和贾政逆子和严父之间的冲突及其激化;接下来,对大观园内外的众多女儿包括湘云、妙玉、晴雯、平儿、鸳鸯、香菱以至二尤和贾府上下的种种矛盾作了更为广泛的描写;从第五十五回起,全书气氛为之一变,贾府急剧衰落,至七十回抄检以后,发悲音、感凄清、衰象愈来愈显,全书虽未写完,但三春已去、众芳摇落,树倒猢狲散的大势已不可逆转。由于作家有全局在胸,全书虽跌宕起伏、摇曳多姿,却首尾相连、八面贯通,是一件完整的艺术品。 3、“草蛇灰线,伏线千里”,牵一发而动全身。这也是人们都认同的观点。小说的每一个情节以至细节都不是孤立的,都是作为整体的有机部分而存在的。比如写刘姥姥一进荣国府,就伏下了“二进”、“三进”。惜春出场的第一句话“剃了头作姑子去”,遥遥照应着这个“侯门绣户女”最终“独卧青灯古佛旁”的归宿。贾宝玉不喜读书,厮混内帏、结交优伶的种种“不肖”,酿成了“大承笞挞”的果,而挨打之后秉性不改,倒得贾母庇护游荡园中,更发展了他的自由个性,成为他不肖更甚的因。可以说,任何一个段落从书中抽取出来都有隔断血脉之虞。而每一个生活场面,又可以从多种角度观察,获得多种意义。如元春归省,既是鲜花着锦的大喜事,又是骨肉离散的大悲剧。再如,用几枝宫花作引线遍串各房,几乎把十二钗都引了出来;为寻一只茶杯,就把场景从阖家赏月的凸碧山庄调度到了只有二人联句的凹晶溪馆水边。穿插得如此巧妙,转换得如此自然,使人不知不觉地随着作家走去。小说就是这样以金针暗度之笔、移花接木之文,把人物、事件贯穿成为一个整体。 4、有别于以往的古典小说几无例外地用全知叙事,《红楼梦》的叙事观点兼有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的长处,既可增强亲历亲闻的真实感,又可不受拘限地叙写大千世界。作者假托此书为“石头”所记,有时又让它代替“我”的角色在书中出现。读者看到石头的第一人称叙述表明他是故事的亲历者,更多的时候则因石头已幻化为主人公身上的通灵宝玉,能够观察了解周围事物,展开第三人称的自由叙述。有时则采用书中某一人物的观点来叙述,必要时也不排除“作者全知”。总之在叙事观点上灵活多变又转换自如。与此相关,小说中设计了甄贾两府和甄假两个宝玉来谐“真假”,用意在既要追踪蹑迹地实录真事,又要用“假语存焉”有所避忌。小说的主体部分是隐去了真事的虚构,在关键处如南巡、抄家等又特笔用“甄”事点醒。可见,以石头为叙述者,虚构了其与主人公灵性相通又非一体的微妙关系,通过甄真贾假此实彼虚两条线索来写历过一番梦幻的“真事”,既体现了艺术创作典型概括的通例,也出于避忌文字招祸的需要,是作者创造的一种独特的结构形式和叙述方式。 三、创造了众多个性鲜明内涵丰富的人物形象 《红楼梦》在人物创造方面的成就,可以说是空前的',而且直到今天,也难以举出哪一部作品能够达到这样的水平。这不单是指数量而言,《红楼梦》创造了数十、数百人物,是一个长长的人物画廊,或说是整个形象的体系;更是指艺术魅力而言,书中各色人物艺术生命力旺盛,历久弥新。 1、首先,是对主人公的研究。贾宝玉这个人物异常新颖独特,又十分亲切可感。他既有石破天惊的新奇之想,又有扑面而来的世俗之气。在贾宝玉的性格素质中,很多独异之处:爱红;见了女儿就清爽,见了男子便觉得浊臭逼人。作为贵族之家的精神囚徒,他被禁锢在高墙深园之内。生活天地的狭小,反倒激起了自由思想的翅膀。他不只咀嚼身边的小悲欢,担忧自己前途难测的爱情,而且苦苦追索难以解开的种种人生之谜,负荷着一般人还意识不到的痛苦和不幸。他似傻如狂地扰乱封建秩序,痛斥国贼禄蠹,大胆执著地追求纯真的爱情;有时却又呼唤自然,向往返璞归真、参禅悟道。作家有分寸地、生动地展示这种矛盾运动的复杂过程,使各个侧面有主有次、时隐时现、相反相成,由此产生一股强大的性格合力。贾宝玉这个“痴公子”就是这样一个难以穷尽的审美对象。 2、围绕着主人公的女性形象,同样是研究者经常瞩目的课题。其第一序列是“金陵十二钗”,不仅正册,在副册和又副册中也有十分重要的人物。这些女性形象同样既有鲜明突出的个性特征,又有丰富深厚的性格内涵。首先,要把大观园内外那一群年龄和生活环境相近的青年女子写得个性鲜明、色彩各异就是一件了不起的事,她们其实也都是“富贵闲人”,闺阁之中并无什么惊天动地之举,不过“小才微善”,然而,人们却决不会把他们混淆。大体上说,薛宝钗给人的总体印象是“冷”,黛玉是“愁”,湘云是“豪”,凤姐是“辣”,探春是“敏”,迎春是“懦”,元春是“贵”,妙玉是“洁”,香菱是“苦”,金桂是“悍”,莺儿是“巧”,紫鹃是“慧”,各人的性格色调是那样鲜明、不可更易;但就每一个人物而言,其性格世界又是十分复杂丰富的。 薛宝钗是著名的“冷美人”。冷美人之“冷”,是冷艳、淡雅;又是冷静、理智;有时又是冷漠、冷酷。从外表到内心,从克己到处人,体现着一种自我修养的很高境界。她衣妆淡雅、居处素净、罕言寡语、端庄典丽,显示出一种凝重、封闭的个性。她服食的“冷香丸”意味深长,以冷制热,喻示对自己内心感情的克制、压抑,天真被世故吞噬,爱恋之情被闺范礼教掩藏。有时,这种冷静到了冷漠、麻木、失去同情心的地步。冷香寒彻,终究导致雪埋金簪。冷美人始终未能赢得“痴公子”的赤子之心,只能在无爱的婚姻和孤寂的生活中抱恨终身。这一以“冷”为特征的性格包含了丰富的社会内容。 人称“病西施”的林黛玉整天愁眉不展,“两弯似蹙非蹙?I烟眉”,体态的病和心态的愁叠合为一,那淌不完的泪水是心灵之泉,是前生所饮的“灌愁海水”所化。人们看到,病愁、乡愁、为落花无依柳絮飘零而愁,自身的孤苦无靠和爱情的前景暗淡更使她陷入了无可解脱的愁的深渊。在这个敏感多愁的少女的精神世界里,同愁闷伴生的正是抗世违俗的自尊和目下无尘的孤高,潜藏着一种执著的人生追求和热烈的爱情向往,这是一种较《红楼梦》中其他女性远为清醒的自我意识和个性要求。所谓“林黛玉型”应当不只是对其多愁善感的外部印象而言,还应当看到这一性格丰富的文化内涵,体察其超越群芳成为《红楼梦》第一女主人公的性格特质。 湘云之豪令人神往。她襟怀坦荡、言动爽快,烧鹿大嚼、醉眠花?P更有名士风度。然而笼罩在整个家族和社会头顶上的阴影同样追随着她,乐观豁达的云丫头也有自己的烦难和隐忧。最终也只有顺从命运的安排。钗、黛、湘可以说是全书中最重要的“鼎足而三”的女性形象,一个深沉,一个孤高,一个豪爽,三者都是美,却又是迥然不同的。 辣,应当是凤姐形象给予人的总体感受。然而,“凤辣子”的辣味仔细辨析起来也很复杂,是一种综合的美感效应,很难用一定的逻辑概念来规范,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体味,比方说包含着杀伐决断的威严、穿心透肺的识力、不留后路的决绝、出奇制胜的谐谑等等。有时辣得令人可怖,毛骨悚然;有时辣得令人叫绝,痛快淋漓。凤姐这个人,不论是干好事还是干坏事,还是好坏参半的事,都脱不了辣的特色,永远给人以新鲜感和动态感。凤姐不仅才识不凡,并且具有强烈的自我实现的欲望。当其出格出众,向男性中心的社会,的确扬眉吐气;当其机关算尽,为无限膨胀的私欲践踏他人特别是同为女性者的人格尊严以至生存权利时,则不能不令人心寒。这两者交织形成了一个以辣为特色的中国女性性格的奇观。凤姐形象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中国传统的戏曲小说中所描写的人物往往有极大的夸饰,以至就是某种品质的化身,如忠、奸、智、莽等。《红楼梦》所展示的不是单一的各种规范人格,而是血肉丰满的现实人格。鲁迅说《红楼梦》所写的“都是真的人物”,“和从前小说叙好人完全是好、坏人完全是坏的大不相同”。这是对于《红楼梦》人物创造的很高评价。 3、《红楼梦》的人物形象体系充满了辩证的因素,在形象的相互联结和对照反差中极大地扩展了生活的容量。各色人物几乎都可以作多种排列组合,成为序列或对照映衬,在变化中见统一,在比较中显个性。如贾府四春、红楼二尤、黛与钗、宝玉与贾环、薛蟠与宝钗、探春与贾环、赵姨娘与周姨娘、王夫人与邢夫人、凤姐与李纨、贾母与刘姥姥、焦大与赖大、张道士与王一贴不胜枚举。只要选取一定的视角,就能发现其具有可比性。艺术形象的多样性固然使人眼花缭乱,却隐然有一种韵律寓含其间。同时,对照和映衬更是交叉地多方位地存在的。钗和黛固然是一种对照,宝钗和她的胞兄薛蟠又是一种对比,一个通情达理,一个任性尚气;宝钗和她嫂子夏金桂又是另一种对比,金桂的骄横恣肆,在小姑平和自重的反衬下,更显得气焰灼人。贾环和探春是一母所生,一个俗,一个雅;宝玉和贾环是兄弟,一个对不情之物都有情,一个则对有情之人都绝情。尊贵的老祖宗和村朴的刘姥姥,发迹的赖大和背晦的焦大,都在各各不同的反差中显出其特性。至于“晴有林风,袭为钗副”之类,则不仅是一种对比,而且是一种整体性的对应了。 形象体系的构成是长篇小说的重要美学问题,《红楼梦》在这方面的成就也标志着小说艺术的成熟。 人物研究可以说是红学研究中最有成绩的方面之一,小说中几乎每一个人物都论到了,尤其是重要人物更有深入透彻的分析。论者大多采取客观的、实事求是的态度和辩证的比较的方法,使研究水平有大幅度的提高。 四、《红楼梦》创造了远迈前代、至今仍不失为楷模的第一流的文学语言 《红楼梦》的语言既平淡朴素,又文采斐然,或说其“文虽浅其意则深”,有含蓄蕴藉之美。语言艺术上的特色也是和全书总的特色相联系的。 1、《红楼梦》语言的佳处在于它的全体,而不在一枝一节,很难举出某一处来说明它语言艺术的成就,最好的办法是通读全书。而且,它的表现力不是呈现在词句的表面,而是含蕴在内里。它把宝黛爱情写得极其缠绵旖旎,通篇却找不到绚丽的词句和藻饰,作家只用普通的朴实的口头语来写,却把“儿女真情”表达得极为深婉曲折,许多盛大热闹的场景、粉淡脂浓的人物,并不是用华美的词藻堆砌出来的。脂砚斋在评点中常常赞美《红楼梦》在这方面不落俗套,不用前人用滥了的写法。而且常常用略貌取神、以此写彼的方法使人意会,调动读者的想像来补足。当然,小说中也不乏清辞丽句,亦有铺陈辞采之处,那都是切合特定场合的需要,而且非常精炼。 2、《红楼梦》是以北京话为基础的古典白话小说,但比过去的白话小说名著更有生活情致,更富文学意味,也更有全民性。《红楼梦》的用语基本是白话,间有浅近文言,但不觉生硬、不感板滞,很少套话官腔,显得灵活流动,当文则文,当白则白,和谐相间。《红楼梦》在把生活语言改造成精粹的文学语言上,其吸收、销融的器度是十分恢宏的。生活中的俗语词、方言词、社会习惯语、熟语、歇后语等都可以被驯化而为文学词汇。有的词语更是作家的独创,“意淫”、“禄蠹”、四句俗谚口碑连成的护官符以及判词曲子等包含的许多精警语句,既不见经传,也不是俗语,自《红楼梦》出来后则已成为人所共知的新典和新谚了。《红楼梦》中并非没有采用方言土语,论者也曾为吴语京语争执不休,由于作家的选择、提炼,用得恰到好处,中国的读者不分南北都能明白通晓,领略其中韵味,正好说明作者博采方言,熔铸成家。总之,《红楼梦》的语言,较之以往的小说作品,更加生活化,也更加文学化了,作为一种规范的文学语言,历来被各种权威性的汉语词典引为例子。 3、特别要提出的还有《红楼梦》在人物语言和对话艺术方面的成就。一般常归结为语言的性格化,所谓“闻其声如见其人”。《红楼梦》写了几百个人,要做到这一点则要写出“百人百声口”,书中人物流品复杂,个性各异,作家要设身处地、体察入微,描摹得当地为数以百计的人“代言”,这是何等功力!何况,就每一个人物而言,作家不能靠一种程式、一个腔调来实现人物语言的性格化。同一个人物,因时间、场合、心态等不同,其语言也千变万化。长篇小说人物对话技巧中还有一种众人交口的场合,这不是舌战群儒式的交替直流式,而是多人众口的错综交流式。《红楼梦》能在整体反映中照顾到每一个人,将身份相类、话风相近的人区分开来,难度是很大的。传说曹雪芹“善谈吐,风雅游戏,触境生春,闻其奇谈娓娓然,令人终日不倦,是以其书绝妙尽致”(清?裕瑞《枣窗闲笔》)。除去辛苦锤炼之外,作家的语言天才令人惊叹。 五、发阐《红楼梦》中充溢着的诗意和蕴含着的哲理 从叙事文学的角度看,《红楼梦》所写的故事平淡无奇,近乎琐屑,然而却又那么经读耐看。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中熔入了作家丰富的人生感受,在小说的深层蕴藏着诗情和哲理。 翻开《红楼梦》的许多篇章,诸如读曲、葬花、扑蝶、画蔷、醉眠、乞梅、诔晴,以至跌扇、篦头、观局、斗草等等,都会使人受到一种诗情画意的感染。多少诗人和画家从中汲取灵感和题材。这在文学史上也是罕见的现象。诗意之于《红楼梦》,不限于其中数量可观的诗词韵文,也不限于某些可供吟咏作画的片断,也不仅指诗的构思和技巧在小说创作中的运用,最根本的应是作家的诗人气质对小说艺术素质的影响和渗透。不论是自然的还是人生的春、夏、秋、冬、阴、晴、雨、雪,都似乎有性灵和神韵,作家的喜、怒、哀、乐,伤悼和同情,辛酸和忧愤,那感情的波涛总在涌动。小说虽然不是抒情诗,却可以有浓郁的抒情性。曹雪芹作为一个诗人的才华和修养在《红楼梦》里打下深深的印记。中国源远流长的抒情文学滋养了《红楼梦》小说艺术的机体。 单有感情的真醇还不够,《红楼梦》又是中国古典小说中惟一达到哲理深度的作品。传统小说在艺术上令人最难以忍受的是那露骨的说教,即使某些包含优秀现实内容的作品也未曾超越道德伦理思想的层面,上升到对人生价值和生命目的哲理思索的高度。只有《红楼梦》,它对现实存在合理性的怀疑,对人生归宿的冷静关注,对生命价值的执著追求,使作品的思想升华到哲学的层面。这种思考和探求,又是非常自然地通过人物的精神历程隐然无痕地渗透在作品的艺术整体之中,而不是生硬地把外在观念和生活形象拼凑在一起。这种渗透,当然体现在书中主要人物的性格命运以及一些警语中,即使是在全书的艺术构思、情节安排以至细节描写中,也几乎无处不在。书中对于盛与衰、热与冷、欢与悲、动与静、聚与散的处理,无不贯穿着盛极必衰、乐极生悲、静极思动这样的哲理内涵,有时更是热中有冷、乐中隐哀、相伴而生。《红楼梦》这部小说的耐读,同深入肌理的哲理思考是大有关系的。 还有不少论者探讨象征和隐喻在《红楼梦》中大量和巧妙的运用,指出其原因不单是由于伤时骂世不便明说,它和小说的悬念、诗歌的取喻都有关系。大而言之,神话的背景、幻境的阅历都有隐括和预示的作用;小而言之,服用冷香丸、柚子换佛手之类,都同人物的个性和命运相关合。数量众多的诗词、谜语、酒令、花名等,更是对各人品格和归宿的形象写照,既贴切又含蓄。连人物的命名都有讲究,谐音、寓意、因事、随缘,看似随手拈来,实则多有寄托。 六、文备众体,艺熔一炉
四大名著最好的是哪一部,为什么呢?
四大名著包括《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这四大名著是中国文学史中的经典作品,是世界宝贵的文化遗产。要问这四大名著哪个最好?其实这个问题是很难回答的。因为这四部巨著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难分高低,都有着极高的文学水平和艺术成就,真可谓中国文学史上的四座伟大丰碑。
一、《红楼梦》
《红楼梦》完全打破了传统小说的单线式结构,它以贾宝玉为中心人物,以贾、林、薛爱情婚姻纠葛为线索贯串始终。但作者不是用通常的单线结构方式,把与中心情节有关的各种社会关系弃置不顾,专一去描写中心人物和事件,而是把中心的人物和事件放在错综复杂的环境中,与生活环境中的各种矛盾线索齐头并进,并且揭示出中心情节和其他各种情节之间的内在联系。因而,《红楼梦》展现的情节就像生活本身那样,具有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
二、《水浒传》
《水浒传》被国外作家评价为“中国生活伟大的社会文献”,他们认为《水浒传》的情节有“史诗般的广阔”,并认为其与西班牙17世纪的“流浪汉小说”有异曲同工之妙。
《水浒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用白话文写成的长篇小说,开创了白话章回体小说的先河。它作为一种新的文体,从此在文学领域内确立了应有的地位,开始逐步改变以诗文为正宗的文坛面貌。它奠定了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民族形式和民族风格,为广大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审美心理和鉴赏习惯。
三、《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从小说形式上来说是一本历史演义小说,采用了七实三虚的描绘方式来对历史事件进行了描述,其文学价值很高,但其社会影响远远超过了它的文学价值。该著作的作者罗贯中将来自雅、俗两个不同层面的文化融为一体,并按自己的主体认识、价值观念和艺术好恶加以扭合,从而使作品具有十分丰富的文化蕴涵。在《三国演义》中,既有上层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折光,又沉淀着广大、深沉的民间思想。它是一部形象化的三国兴亡史,同时也是一部民众眼中的政治、军事史。
四、《西游记》
《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全书主要描写了孙悟空出世及大闹天宫后,由师父唐僧带领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僧三人,西行取经,一路降妖伏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最终五圣成真的故事。《西游记》是中国神魔小说的经典之作,达到了古代长篇浪漫主义小说的巅峰。《西游记》自问后在民间广为流传,并有多种版本层出不穷,明代刊本就有六种,清代刊本、抄本也有七种,典籍所记已佚版本十三种。鸦片战争以后,《西游记》被传播到西方,翻译成英文,西方对这部小说也作出了极高的评价。
我觉得最好的一部是《红楼梦》,《红楼梦》作为一部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是公认的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我之所以会认为它是最好的,是因为我觉得它对于人性的那种描绘非常的到位,后来看完了之后心中也是久久不能回过神来。
西游记,因为电视上播的最多的就是西游记,无论男女老少都是看得最多。
当然是红楼梦,不同的人在不同的阶段看,可能都会有不同的理解;而且每看一遍,都能有新的发现或学到点新东西。它也是书迷分布最广泛的一本书,各种年龄层次、都会从中吸收到故事的真谛,反应了人性的真善美。形成了“红学”。这是其它三部无法比拟和超越的。
西游记,哈哈,西游记不管怎么看都是充满哲学的,小到老百姓大到政治,什么都里面,年纪面通杀,最重要的是为人处世之学。
被列为世界第一名著的《战争与和平》与《红楼梦》相比,哪个文学成就高?
托尔斯泰的《战争与战争》与曹雪芹之《红楼梦》的文学价值,在停止比拟阅读后,论其上下,这是一个触及面较深广的问题。犹疑再三,勉为其难,稍微谈些见地。
《战争与战争》《红楼梦》两部古典小说其共同点是均可被归入史诗类的长篇小说。《战争与战争》反映了俄国十九世纪初年抗击拿破仑侵略战争的历史时期风貌。触及面广,人物众多,约写了五百多位人物。而《红楼梦》写的是十八世纪中国社会古老大家族由盛而衰的历史,场景庞大,各阶级的代表人物形象也有三百多个。因此这两部小说都表现了宽广而复杂的生活,都是民族肉体的生动记载!
大凡反映世界各个不同民族生活的长篇小说都具有根本的共同点,就是以家族家庭主要成员的生活阅历,政治立场,社会等级位置的升降沉浮,兴衰成败为主要描绘对象。《战争与战争》以鲍尔康斯基,别祖霍夫,罗斯托夫和库拉金四个家族的生活为主线,展开了当时俄国社会纷繁动乱的生活。对战争所持的不同立场,贵族奢华的生活,浩大华妆的舞会,战争中的英雄气概,各家庭成员之间密切关系,朋友关系,爱情关系,组建家庭的迂回曲折,生活之潮是一浪高过一浪。从私人生活的繁忙现象转入雄伟的战争局面,从硝烟洋溢的的战役到浪漫时辰的歌舞音乐,一切情节是布置得自然和真实。
而《红楼梦》象是生活的一个森林,生活内容量之大,在文学中也属少见。同《战争与战争》一样,也是以贾,王,薛,史,四家族为背景,展开封建时期大家族朴素奢华的生活,其局面阔绰,令人惊叹,上至皇室王公,下至平民农夫,三教九流,五花八门,花天酒地,嫖赌吃喝,吹拉弹唱,庭园仙境,天真少女之青春美好,对生活理想的梦境,几人的不幸的命运?这一切兴衰际遇,悲欢离合,尽包括在《红楼梦》一部书中。
巨大作品都是一个时期生活的纵横面,是对整个社会生活的形象概括和经历总结。要描画出异常宏大的人生图画,又要在艺术上到达成熟和圆满,这是世界文学史上极少数天才方能发明出的奇观。一项巨大的建筑工程能够由千万人的手和头脑共同协作完成。而《战争与战争》《红楼梦》之巨大,只能依托列夫托尔斯泰,曹雪芹单独手写完成。为写作《战争与战争》托尔斯泰前后化了整整七年时间,停止了艰苦的创作才完成。而曹雪芹更是“十年辛劳不寻常“,在遭受一系列命运打击之下,在痛苦声中写成了《红楼梦》一书。
列夫托尔斯泰,曹雪芹的过人之处还在于他们站在了时期的最高点上,对他们所面临的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停止了严厉的评判。在他们的作品中充沛暴露了旧的社会制度的不契合人性开展的不合理性,为后来的人们提供了历史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在这方面《战争与战争》和《红楼梦》总的艺术成就,他们在文学上的奉献是同等的,一样是了不起的世界一流杰作!
当然,各民族所阅历的生活是不同的,历史条件存在着差别。各民族作家的写作作风,写作言语也绝然不同,它在传布中所产生的效果也不尽相同,文学作品,即便最巨大的作品,在各个民族中被承受的水平也存在差距,这是防止不了事。况且,别国文字一经翻译,就很难到达原文的神韵了。为此,我国读者局部倾向于《红楼梦》之言语运用之美,这完整是道理之中的事。
托翁之《战争与战争》战争局面写得波涛壮阔。曹雪芹写《红楼梦》家庭生活扑朔迷离多彩。若论其文学上的位置,同样是第一流程度,差异存在于其所反映的民族生活方式,行为习气的不同!
从文学性来说,两部作品完全不在一个档次,托翁的行文,始终贯穿着深刻的思考,有一条非常清晰的主线,而红,至少可以删除掉将近五分之一的文字,太多繁絮的旁枝对所想表达的一无益处,原因就在于曹雪芹想表达的主题不够专一,不够确定,这是不可药救的劣势。从社会性说,两者都有非常浩大的历史背景,但红在这方面的描述远不及战争与和平的具体,给人的代入感是完全不一样的。最后,适合与红对比的不是战争与和平,应该是百年孤独,他们都是一种以荒诞开始的故事,而战争与和平要严肃得多。
个人见解,当然,两部作品都需要精读才有发言权。
两者的高度相同。因为两部作品所表达的思想不尽相同,没有办法比较,文学成就也比较高。
我自认为红楼梦的文学成就高,因为红楼梦非常好看,讲述了一个家族从繁华到落寞的历程,非常有代入感,里面很多东西都让人值得细细品味。
红楼梦的成就更高,红楼梦不仅描绘了当时社会背景,也有着庞大而辉煌的历史观,这一点使战争与和平所不能比拟的。
四大名著里,对人的描写哪一部水平最高?
四大名著这四部作品中对人物刻画和描述水平最高的必然是红楼梦,艺术成就最高的也是红楼梦。
在四大名著中,西游记、水浒传和三国演义都是从民间话本中演绎出来的,按照现在的理解,就是通俗小说,主要是用来民间说书艺人演绎使用,针对的人群群体都是普通的老百姓,所以他们在故事情节刻画上会更加的注重,在人物性格的细节描述上并不十分突出。红楼梦这部作品则与其他三大名著不同,它本身的文学起点就比较高,是作者曹雪芹根据自身经历创作的一部写实小说,没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但是在这平铺直叙的过程中,每一个人物都是活灵活现的,将各个阶层的人物性格展现的淋漓尽致。
这里举一个例子,红楼梦中有一个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丫鬟晴雯,只是一个非常小的角色,是作者通过艺术描述,让这个敢爱敢恨的姑娘跃然纸上,即便身处社会的最底层,也从不放弃内心中的孤傲,有纠结与矛盾,但是最终还是坚守了自己的底线,以死明志换取一缕芳魂不受玷污,因为孤傲而活,也因为孤傲而死,对于人物性格的描述太过细腻,仿佛让每个人都能深入其中。
红楼梦中的每一个人物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身处在不同的阶层有不同的理想和追求,却又被揉合在一个大的环境中,尤其是人物心理活动的刻画,不符合清朝中期的人物性格,通过一个个小人物的活动,将大的画卷描绘出来。
红楼梦不是给普通人看的,它更贴近于中上层社会,受到了文人的追捧。现在很多人读红楼梦的时候,都会觉得艰涩难懂,就是因为这部书的文学造诣太高,就像作者所说,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当你真正读懂红楼梦的时候,也就代表着你的内心其实经历了很多的风浪与起伏。
我个人觉得四大名著里面,《红楼梦》里对人的描述水平是最高的。
红楼梦对人物的描写更倾向于通过描写饰品,水浒传则是气势,西游记是通过面貌,三国演义则通过后续描写来勾勒气势。个人最喜欢三国演义对于人物的刻画
我觉得对人性描写的最透彻的就是《红楼梦》,书里把当时每个人各自的特点和脾性都描写的相当细致,入木三分。
我觉得是《红楼梦》里面的每一章涉及的人物太多了,但是不同身份不同性格的人都描绘的很清楚。
本文标题: 红楼梦vs三体两本神作哪一本的政治水平更高对人性的描述真实逻辑性强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gushi/238795.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