诡计发生学(一)

发布时间: 2022-07-24 11:31:36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故事 点击: 85

全文阅读大约需要30分钟适用人群:本文侧重学理研究,适合对侦探推理文学有一定程度了解,并创作推理文学的人绪论发生学(Phylog...

诡计发生学(一)

全文阅读大约需要30分钟

适用人群:本文侧重学理研究,适合对侦探推理文学有一定程度了解,并创作推理文学的人


绪论

发生学(Phylogenetics)是一门研究事物发生、发展运动规律的学科,该学问从研究生物物种的进化规律出发,到如今研究社会现象、思维认知等社会科学,本质是一种方法论。

诡计发生学的研究意义,在于对各个时期侦探推理小说中的诡计的设计进行归纳总结,形成对各类型的诡计的系统认知,便于更好指导推理作家创作出崭新的、独特的、完美的核心诡计手法。

一、诡计——本格推理的灵魂

诡计之缘起

1.1 本格推理

如今读者都公认一个常识,在所有类型文学之中,侦探推理小说无疑是最在乎故事内在的逻辑性和严谨性的。这个最强调因果联系的文学类型,诞生至今,不超过两百年,内容包罗万象,有讨伐人性的,也有与读者博弈的。1841年到1845年,侦探小说鼻祖爱伦·坡[1](E. Allan Poe,1809—1849)仅用五个短篇小说,就确立了侦探文学的基本要素和写作模式,至今深受其影响;1891年《弓区大迷案》[2](The Big Bow Mystery,1892)首次提出了关于侦探破案或关于犯罪手法的“讲义”,至此推理小说开始具有理论性;1929年,一对表兄弟[3]在《罗马帽子之谜》(The Roman Hat Mystery,1929)一书中,公然对读者发出书面挑战,至此推理小说上升到新的高度,开始强调“公平性”,后来,经过无数作家浪漫主义式创造,推理小说逐渐形成某种写作风格,推理作家在这种风格体系里,弱化对现实社会的关注,而去关注作品的公平性、互动性和游戏性。当侦探文学传播到日本,日本作家以“推理小说”将之命名,并把黄金时代那些注重逻辑与公平的传统写作流派,称之为本格派。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认为,本格推理才是真正的推理小说,那些单纯套用侦探推理概念的作品,在真相揭露前,没能把线索完全地公平地展示出来,只能以悬疑、猎奇、犯罪加以区别,不算真正踏入推理的地界。但如何界定作品是否为推理小说,或是更精确的本格推理小说,这其实是比较麻烦的分类问题。目前主流的分类标准是,在符合推理小说三要素的基础上,具备了公平性,即可以视之为本格推理。

(无特别说明的情况下,下文所言的推理小说、侦探小说主要以本格推理小说为主。)

1.2 本格的矛盾

推理小说三要素是谜、解谜的人、解谜过程,其中谜是关键,因为没有谜,就不存在解谜者和解谜过程,就不是推理小说了。谜是一种信息不对称,具有两面性,即谜面(表象)和谜底(原理),谜面之于解谜者,谜底之于设谜者,因此谜是解谜者与设谜者之间的较量,在推理小说中就作为读者和作者的较量。

然而谜面设计与谜底设计是一对天然的矛盾——读者希望小说解谜过程精彩,作者必须提供从浅层表象深入核心原理的严谨的推理过程,这就导致谜底和谜面之间的联系性必须足够强,谜底和谜面不能相距甚远,否则推理过程欠缺说服力,读者就不买账;而要做到严谨的天衣无缝的推理,因果逻辑关联紧密,所有结果可能性全盘托出,读者易通过谜面猜到谜底,悬疑性降低,不够吸引读者的眼球,读者也不买账。

这对矛盾的本质,是悬疑性与逻辑性之间的矛盾,是本格推理小说的主要矛盾。它们二者之间是反相关的,即在有限篇幅中,逻辑越严谨严密,悬疑性越低,反之亦然。悬疑性增强了小说的阅读体验,逻辑性增强了故事的因果联系,如果只有前者,小说就变成了其他类型文学,如果只有后者,那将不再是文学。

想要同时增强悬疑性和逻辑性,众多作家已经在写作实践中,找到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使用诡计。

1.3 诡计的发生

推理,是运用人普遍的认知规律,通过已知信息得到未知信息的思维过程,因此在推理小说中,读者想通过文中线索得到一定的结论,必然要求作者充分传达必要且足够的信息量,这意味着创作过程中刻意隐瞒线索,制造不完整的谜题,是不合适也不应当的。

这相当于创造了一个和读者公平较量的平台,而想要做到精彩的谜面的同时,又有合乎逻辑的谜底,大多数作家选择在谜底上做文章。通过某种形式,使得谜底在表面上未呈现完全面貌,实际上所有必要信息全部给出,优秀的读者通过解谜过程找到谜底,而过程又合乎逻辑,这种人为变换表象的形式,即是诡计。

诡计其实和密码非常类似。密码发生于人类的军事活动中,一方面为了向友军清晰地传递情报,另一方面又避免敌军知情,主次方面的矛盾之中,密码应运而生。它的特征,正如《孙子兵法》的一句经典名言——兵者,诡道也。同理,在推理小说当中,既需要在结局部分清晰地传达出全文真正的事实情况,即谜底,又需要在真相揭露之前不被读者一眼识破,即谜题,两种需求的结合之下,诡计也应运而生。

诡计往往又与魔术手法如孪生兄弟一般相像。魔术,来源于人们对超越自我认知、违反客观规律的事物的注意和猎奇,也是人们对未知原理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基于魔术的创造奇迹、引人赞美的娱乐表演目的,魔术时常表现出不可思议、变幻莫测、以假乱真等特点,这些特点恰与推理小说的谜面设计不谋而合。一个优秀的推理小说,既需要优秀的谜面让读者拍手称赞,更需要优秀的谜底吸引读者,让他们百思不得其解,两方面需求相互发生作用,使得推理小说之于魔术,恰如核心诡计之于魔术手法。

基于信息不对称的观点,人类所有博弈活动最后都会演变成智力上的博弈,而所有智力博弈一定需要诡计。军事上,这叫谋略;戏法里,这叫天机;推理小说中,这叫诡计。

1.4 诡计与谜题

评价推理小说的好坏有很多因素,其中一种方法是衡量谜面与解答之间的关系,据此,国内主流分类是四种,即“天上谜题天上解答”、“天上谜题地上解答”、“地上谜题天上解答”、“地上谜题地上解答”。所谓“天上”,通俗理解就是高级的、百里挑一的、富有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具有褒义,与之相对的“地上”就指低级的、平常普遍的、缺乏创新的,具有贬义。

有人用“跷跷板”比喻谜面和谜底之间的关系,当二者保持同一水平时,推理小说的谜题就相对完整,不会出现大的纰漏和错误,易于读者接受;当跷跷板左高右低,谜底劣于谜面时(这里以谜面常出现于谜底之前为普遍情况),读者自觉感受到欺骗,认为作品不优秀;而当谜底优于谜面时,先抑后扬的阅读体验满足了读者先前过低的期望值,读者们大呼过瘾,对作品有不俗的评价。这其实是谜面和谜底之间差距的问题,如果二者悬殊大,读者的反应要么过高,要么过低,这取决于“跷跷板”是左低右高,还是左高右低。

用跷跷板原理[4]来理解四分类法——谜面的设计低于或者高于谜底,即是“地谜天解”或者“天谜地解”;“天谜天解”是谜面和谜底设计都处于高水平,这是推理爱好者比较喜欢的;“地谜地解”是谜面和谜底都处于低水平,这是大多数推理迷最不能接受的。

而诡计对于谜题的设计,是至关重要的,属于推理小说创作过程中的关键。由于诡计与谜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诡计的优劣,能直接影响谜面和谜底之间是何种结构,进而间接影响作品整体水平以及读者的阅读体验。

1.4 本章小结

一切既追求公平,又不失精彩的推理小说,必需要诡计。一切解谜至上的推理小说,必使用诡计。

诡计,是推理小说发展进程中的必然产物,它是本格派推理小说的灵魂。

更新日期:2021年6月16日

参考

  1. ^爱伦·坡 https://baike.baidu.com/item/埃德加·爱伦·坡
  2. ^弓区大谜案 https://baike.baidu.com/item/弓区大谜案
  3. ^埃勒里·奎因 https://baike.baidu.com/item/埃勒里·奎因
  4. ^跷跷板原理 https://zhuanlan.zhihu.com/p/56514950
本文标题: 诡计发生学(一)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gushi/192416.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可以推荐一本侦探或悬疑类小说么为什么很多人认为莫言不配获得纳粹奖中的诺贝尔奖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