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源辨识读后感(为什么要进行危险源辨识)

发布时间: 2025-03-13 19:31:17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读后感 点击: 84

什么是危险源辨识?,危险源辨识是指对某一特定工作场所、环境、设备、工艺的危险性进行全面评估和分析,以便制定出具体的安全预防控制措施的过程。通过...

危险源辨识读后感(为什么要进行危险源辨识)

什么是危险源辨识?

  危险源辨识是指对某一特定工作场所、环境、设备、工艺的危险性进行全面评估和分析,以便制定出具体的安全预防控制措施的过程。通过辨识对可能会引发危险的事物,能够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治理和预防,从而保障工作场所、员工和环境的安全。
  对于一些风险较高的行业,如化工、矿山、建筑等,危险源辨识显得尤为重要。对于这些行业的从业人员来说,如果不对危险源进行辨识和管控,随时可能会遭受安全事故的危害。因此,危险源辨识是这些行业必须重视的安全管理手段。
  要做好危险源辨识,首先需要制定出完善的程序、标准和规范。其次,需要对工作场所、工序、设备、材料、人员等进行细致全面的评估和分析,发现潜在安全隐患,确定危险程度,以此为依据制定出相关的控制措施。此外,还需对控制措施进行严密的实施和监督,对相关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确保措施的有效性和工作场所的安全。

危险源辨识的主要内容

危险源辨识就是:识别危险源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危险源辨识主要是对危险源的识别,对其性质加以判断,对可能造成的危害、影响进行提前进行预防,以确保生产的安全、稳定。

重大危险源分为生产场所和贮存区两种重大危险源。

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危险源应由三个要素构成:潜在危险性、存在条件和触发因素。危险源的潜在危险性是指一旦触发事故,可能带来的危害程度或损失大小,或者说危险源可能释放的能量强度或危险物质量的大小。危险源的存在条件是指危险源所处的物理、化学状态和约束条件状态。

例如,物质的压力、温度、化学稳定性,盛装压力容器的坚固性,周围环境障碍物等情况。触发因素虽然不属于危险源的固有属性,但它是危险源转化为事故的外因,而且每一类型的危险源都有相应的敏感触发因素。

如易燃、易爆物质,热能是其敏感的触发因素,又如压力容器,压力升高是其敏感触发因素。因此,一定的危险源总是与相应的触发因素相关联。在触发因素的作用下,危险源转化为危险状态,继而转化为事故。

施工危险源的辨识

施工危险源的辨识

  作为安全评价师必须对施工危险源的辨识烂熟于心,下面为大家整理了关于施工危险源辨识的文章,一起来看看吧!

  一、目的

  为了准确的辨识出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价,以便采取控制措施。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所有施工生产、管理、辅助生产、生活场所。

  三、危险源的辨识内容:

  (1)工作环境:包括周围环境、工程地质、地形、自然灾害、气象条件、资源交通、抢险救灾支持条件等;

  (2)平面布局:功能分区(生产、管理、辅助生产、生活区);高温、有害物质、噪声、辐射、易燃、易爆、危险品设施布置;建筑物、构筑物布置;风向、安全距离、卫生防护距离等;

  (3)运输路线:施工便道、各施工作业区、作业面、作业点的贯通道路以及与外界联系的交通路线等;

  (4)施工工序:物资特性(毒性、腐蚀性、燃爆性)温度、压力、速度、作业及控制条件、事故及失控状态;

  (5)施工机具、设备:高温、低温、腐蚀、高压、振动、关键部位的备用设备、控制、操作、检修和故障、失误时的紧急异常情况;机械设备的运动部件和工件、操作条件、检修作业、误运转和误操作;电气设备的断电、触电、火灾、爆炸、误运转和误操作,静电、雷电;

  (6)危险性较大设备和高处作业设备:如提升、起重设备等;

  (7)特殊装置、设备:锅炉房、危险品库房等;

  (8)有害作业部位:粉尘、毒物、噪声、振动、辐射、高温、低温等;

  (9)各种设施:管理设施(指挥机关等)、事故应急抢救设施(医院卫生所等)、辅助生产、生活设施等;

  (10)劳动组织生理、心理因素和人机工程学因素等。

  四、危险源辨识方法

  危险因素与危害因素分类。

  为了便于进行危险源辨识和分析,首先应对危险因素与危害因素进行分类。分类可任选以下两种方法中的`一种:

  1、按导致事故和职业危害和直接原因进行分类,共分为六类:

  a)物理性危险源:

  (1)设备、设施缺陷(强度不够、刚度不够、稳定性差、密封不良、应力集中、外形缺陷、外露运动件、制动器缺陷、设备设施其他缺陷);如:脚手架、支撑架强度、刚度不够、厂内机动车辆制动不良、起吊钢丝绳磨损严重。

  (2)防护缺陷(无防护、防护装置和设施缺陷、防护不当、支撑不当、防护距离不够、其他防护缺陷);如:梭矿传动链条无防护罩、洞内爆破作业安全距离不够。

  (3)电危害(带电部位裸露、漏电、雷电、静电、电火花、其他电危害);如:电线接头未包扎、化纤服装在易燃易爆环境中产生静电。

  (4)噪声危害(机械性噪声、电磁性噪声、液体动力性噪声、其他噪声);如:手风钻、空压机、通风机工作时发生噪声。

  (5)振动危害(机械性振动、电磁性振动、液体动力性振动、其他振动);如:手风钻工作时的振动。

  (6)电磁辐射(电离辐射:X射线、γ射线、α粒子、β粒子、质子、中子、高能电子束等;非电离辐射:紫外线、激光、射频辐射、超高压电场);如:核子密度仪、激光导向仪发出的辐射。

  (7)运动物危害(固体抛射物、液体飞溅物、反弹物、岩土滑动、堆料垛滑动、气流卷动、冲击地压、其他运动危害);

  (8)明火;

  (9)能造成灼伤的高温物质(高温气体、高温固体、高温液体、其他高温物质);如:气割产生的高温颗粒。

  (10)能造成冻伤的低温物质(低温气体、低温固体、低温液体、其他低温物质);氮、氧气泄漏。

  (11)粉尘与气溶胶(不包括爆炸性、有毒性粉尘与气溶胶);如:洞内二氧化硅粉尘。

  (12)作业环境不良(作业环境不良、基础下沉、安全过道缺陷、采光照明不良、有害光照、通风不良、缺氧、空气质量不良、给排水不良、涌水、强迫体位、气温过高、气温过低、气压过高、气压过低、高温高湿、自然灾害、其他作业环境不良);

  (13)信号缺陷(无信号设施、信号选用不当、信号位置不当、信号不清、其他信号缺陷);

  (14)标志缺陷(无标志、标志不清楚、标志不规范、标志选用不当、标志位置缺陷、其他标志缺陷);

  (15)其他物理性危险因素与危害因素;

  b)化学性危险因素与危害因素:

  (1)易燃易爆性物质(易燃易爆性气体、易燃易爆性液体、易燃易爆性粉尘与气溶胶、其他易燃易爆性物质);如:火工品、瓦斯。

  (2)自燃性物质;如:煤。

  (3)有毒物质(有毒气体、有毒液体、有毒固体、有毒粉尘与气溶胶、其他有毒物质);如沥青熔化过程中产生毒气。

  (4)腐蚀性物质(腐蚀性气体、腐蚀性液体、腐蚀性固体、其他腐蚀性物质);如:充电液中的硫酸。

  (5)其他化学性危险因素与危害因素;


;

危险源辨识的意义是什么?

危险源  危险源   概念: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   危险源是指一个系统中具有潜在能量和物质释放危险的、可造成人员伤害、财产损失或环境破坏的、在一定的触发因素作用下可转化为事故的部位、区域、场所、空间、岗位、设备及其位置。它的实质是具有潜在危险的源点或部位,是爆发事故的源头,是能量、危险物质集中的核心,是能量从那里传出来或爆发的地方。危险源存在于确定的系统中,不同的系统范围,危险源的区域也不同。例如,从全国范围来说,对于危险行业(如石油、化工等)具体的一个企业(如炼油厂)就是一个危险源。而从一个企业系统来说,可能是某个车间、仓库就是危险源,一个车间系统可能是某台设备是危险源;因此,分析危险源应按系统的不同层次来进行。一般来说,危险源可能存在事故隐患,也可能不存在事故隐患,对于存在事故隐患的危险源一定要及时加以整改,否则随时都可能导致事故。   实际中,对事故隐患的控制管理总是与一定的危险源联系在一起,因为没有危险的隐患也就谈不上要去控制它;而对危险源的控制,实际就是消除其存在的事故隐患或防止其出现事故隐患。所以,在实际中有时不加区别也使用这两个概念。   根据上述对危险源的定义,危险源应由三个要素构成:潜在危险性、存在条件和触发因素。危险源的潜在危险性是指一旦触发事故,可能带来的危害程度或损失大小,或者说危险源可能释放的能量强度或危险物质量的大小。危险源的存在条件是指危险源所处的物理、化学状态和约束条件状态。例如,物质的压力、温度、化学稳定性,盛装压力容器的坚固性,周围环境障碍物等情况。触发因素虽然不属于危险源的固有属性,但它是危险源转化为事故的外因,而且每一类型的危险源都有相应的敏感触发因素。如易燃、易爆物质,热能是其敏感的触发因素,又如压力容器,压力升高是其敏感触发因素。因此,一定的危险源总是与相应的触发因素相关联。在触发因素的作用下,危险源转化为危险状态,继而转化为事故。   危险源辨识: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自开展危险源辨识有何意义

危险源可能导致伤害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等问题,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识别危险源即危险源辨识是规避风险的有效办法。

1、危险源是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以下简称OHSMS)的问题核心

组织建立与运行OHSMS,目的是实现事故预防。危险源是导致事故的根源,所以危险源是整个OHSMS的核心问题。

2、危险源辨识和风险控制是OHSMS建立的基础

OHSMS运行的主线是风险控制,而基础是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

为了控制风险,首先要对用人单位所有作业活动中存在的危险源加以识别,然后评价每种危害的危险程度,依据法规要求和组织OHS方针确定不可容许的风险,而后针对不可容许风险予以控制:制定目标和管理方案;落实运行控制;准备紧急应变;加强培训、提高OHS意识;通过监控机制发现问题并予以纠正。

3、危险源辨识和风险控制是OHSMS的主要输入

OHSMS的几乎所有其他要素的运行均以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的结果作为重要的依据之一或需对其加以考虑。

4、危险源辨识和风险控制是OHSMS运行的动力

危险源辨识到风险评价,评价出可容许风险采取维持管理方法,不可容许风险制订改善计划或管理控制,两者都通过检查纠正到审查改善,再到新一轮的危险源辨识,因为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信息要“定期或及时评审和更新”,从而实现持续改进。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防控密切相关,因此,危险源辨识的意义与价值更集中体现在风向防控方面。因为,企业只有从危险源辨识开始做好风险评价,风险防控就会变得更加轻而易举。


危险源管理

主要包括树形的危险源辨识评价、表单审批,专家组评审,按月风险评价等主要功能,它可以输出危险源清单(一般,重要)建立统一危险源档案,管理人员和现场作业人员对危险源管理情况可随时了解查看。

该系统还能够与其它模块建立联系,将危险源作为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基础档案。完善的新增、变更、撤销的审批流程; 多种辨识方式可选(格莱姆LEC打分法;MES打分法等),浮动打分和在线提示。

本文标题: 危险源辨识读后感(为什么要进行危险源辨识)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412052.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英雄猴大的读后感(猴王出世读后感)拓展阅读的读后感(小学生经典诗文拓展阅读四年级下卷读后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