涿鹿之战读后感100百度(涿鹿大战读后感)

发布时间: 2025-03-09 01:40:25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读后感 点击: 82

涿鹿大战读后感100字?在冀中平原上,有一个小村庄,叫白洋淀,那里的芦花做席子格外的好。就在这一个不起眼的小村庄,抗日的烽火正悄悄蔓延。读完《白...

涿鹿之战读后感100百度(涿鹿大战读后感)

涿鹿大战读后感100字?

在冀中平原上,有一个小村庄,叫白洋淀,那里的芦花做席子格外的好。就在这一个不起眼的小村庄,抗日的烽火正悄悄蔓延。
读完《白洋淀纪事》,发现里面完全没有什么英雄人物与事迹,只有平凡的农民与村级干部的互助互利,落后分子与积极分子的矛盾,以及游击队员对家乡的思恋……平静的日子却掩盖不住人民解放前生活的苦难与凄凉,以及解放后艰辛与欢乐。

涿鹿大战读后感100字

读后感是议论性较强的读书笔记,要用切身体会,实践经验和生动的事例来阐明从“读”中悟出的道理.因此,读后感中既要写“读”,又要写“感”,既要叙述,又必须说理.叙述是议论的基础,议论又是叙述的深化,二者必须结合.
读后感以“感”为主.要适当地引用原文,当然引用不能太多,应以自己的语言为主.在表现方法上,可用夹叙夹议的写法,议论时应重于分析说理,事例不宜多,引用原文要简洁.在结构上,一般在开头概括式提示“读”,从中引出“感”,在着重抒写感受后,结尾又回扣“读”.
写读后感一般应做到三点:
1、要读懂原文的内容.“读后感”,顾名思义,就是先读后感.因此,读是至关重要的.只有通过读,抓住了原文的重要内容,才会写出自己的真实体会.
2、写自己体会最深刻的部分.一篇文章叙述的内容很多,要抓住文章中你自己体会最深的内容来写.体会不深,感想不丰富,读后感就写不成功.

涿鹿大战读后感

涿鹿大战读后感

涿鹿大战读后感:

暑假里,《我读了中国历史故事》这本书,其中有一个神话故事《涿鹿大战》让我觉得非常有趣。

在我国距今大约四五千年前,在我国北方黄河流域和南方长江流域有许多部落。炎帝和黄帝是黄河流域的部落首领。为了争夺中原一带的地盘,炎帝和黄帝部落联合起来在涿鹿大战中与勇猛的蚩尤部落展开了殊死搏斗。

蚩尤有三头六臂,它的头是铁做的,脑门是钢做的,它可以吃石头,刀枪不入。和它一样的还有八十一个兄弟。这么凶猛的部落,眼看炎帝和黄帝部落要失败了,就在这时,黄帝急中生智,想起了平时有个饲养猛兽的爱好,于是他把饲养的猛兽全放了出来,赢得了这场艰难的战争。

战争胜利后,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结成了联盟,经过漫长的过程,发展成华夏族,就是我们汉族的前身。

今天的我们就成为“炎黄子孙”。我们的祖先在史上第一场战争中表现非常机智勇敢,为华夏族由原石社会转变成文明社会做出了贡献。我作为炎黄子孙感到骄傲。

扩展资料:

写涿鹿大战读后感,还需要考虑涿鹿之战所带来的历史意义。涿鹿之战,使华夏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特别是对现代的汉族来说,则更具有开天辟地的意义。汉族占全国人口的94%,占世界人口约1/5,这不能不说与华夏族的始祖黄帝的功绩有一定关系。

涿鹿大战之后汉族本由华族发展而来,而华族是由华胥氏数千年同化其它民族而逐步发展起来的。自涿鹿战争后,黄帝则乘战胜之余威,继续对四方大事征讨。黄帝对周围部族影响的扩大,华夏族在其它氏族中的影响也随之增大。

久而久之,周围许多氏族不是归顺华夏族,就是被华夏族同化。在华夏族日益发展扩大的同时,其人口也不断增多,这就是汉族人口之众多的重要渊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涿鹿之战

本文标题: 涿鹿之战读后感100百度(涿鹿大战读后感)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411617.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李清照读后感(李清照传读后感)小狗和小孩的读后感是什么(小男孩和瘸脚的小狗狗的故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