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尼教流行中国考读后感(保罗·伯希和的著作介绍)

发布时间: 2025-02-09 04:13:35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读后感 点击: 89

中国有过明教吗?有过,又称作牟尼教或摩尼教,是一个源自古代波斯宗教祆教的宗教林世长是明教第几代教主?明教源流考本词多解①由摩尼教发展而成的秘密宗...

摩尼教流行中国考读后感(保罗·伯希和的著作介绍)

中国有过明教吗?

有过 又称作牟尼教或摩尼教,是一个源自古代波斯宗教祆教的宗教

林世长是明教第几代教主?

明教源流考本词多解①由摩尼教发展而成的秘密宗教组织。混合有道教、佛教等成分。五代、宋、元农民起义常利用为组织的工具。尊张角为教祖,敬摩尼(或译作“牟尼”)为光明之神,并崇拜日月。教徒服色尚白,提倡素食、戒酒、裸葬;讲究团结互助,称为一家;认为世上光明力量终必战胜黑暗力量。五代梁贞明六年(920)母乙以此发动起义。两宋时流行于淮南、两浙、江东、江西、福建等地,不断组织农民起义,最著名的有方腊起义、王念经起义。②即“摩尼教”。 (共206字)[引用信息]任继愈 主编.宗教大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第535页.摩尼教或明教摩尼教(Manichaeism,汉语意译明教),三世纪中期波斯人摩尼(Mani)(216-277?)所创,后向其东西两个方向传播,盛极一时,影响久远。但后来其教逐渐式徽,终不可闻。1902年,德国柏林人种博物馆的格伦威德尔(A. Granweldel)教授及其助手民族学家胡瑟(G. Huth)远赴新疆探险考察,发现大量摩尼教经典抄件残片。自此以后,摩尼教研究再次兴隆,许多东西方学者作巨大贡献。王国维、陈垣、伯希和(Pelliot)、沙畹(E. Chavannes),壁立千仞,高山仰止。他们的开创性作品发表后,七八十年间很少有更进一步者,尤其是伯希和与沙畹之《摩尼教流行中国考》刊行后,后世对于摩尼教的研究已无太大空间了,除非另有惊世骇俗的考古发现。明教,民间宗教和明王朝朱元璋以淮右布衣起事,终于奄有华夏大地,很有一些传奇色彩。在中国历史上,没有哪一位皇帝的出身如此卑微,也很少有人以南方的长江流域为基地而最终统一北方及全国。当察罕帖木儿及其养子扩廓帖木儿(王保保)于1359年攻破北方红巾军首都开封而逐步肃清北方农民军队时,蒙古朝廷不免洋洋得意,根据历史经验,还没有谁从南方起事却可北伐成功。然而朱元璋做到了,这是前无古人的巨大成就。朱建国号“明”,这一名称是个能引起人们议论兴趣的话题,吴晗说:“惟明太祖以至正二十七年(公元一三六七)称吴元年,次年即帝位,始定国号曰大明,纪元洪武。吴非国号,亦非年号。至大明则非初起之地名,亦非所封之爵邑,亦非如后唐后汉之追溯其所始。”(《明教与大明帝国》)至于林世长是何人,不清楚.

纪念陈垣诞辰130周年作文

要求:内容必须紧扣陈垣的生平事迹,必须紧扣“缅怀先哲,爱我侨乡”这一主题,必须有感而发,思想健康,积极向上。要800字。最好是自己写的。
江门市蓬江区棠下镇石头村有陈垣的故居。我有幸前来瞻念,却久久不能下笔,因为站在浩繁卷帙叠垒的高峰陈垣塑像面前,我一时难以读懂他。这位史学巨人已随历史远行,我只能在追寻他一个世记的足迹中,解读某种令我感动的精神。
1880年(清光绪六年)11月12日,陈垣出生在新会石头村这块土地上。故居的青砖已长着苔藓,梁桁尤在,井水静静地清着,溪泉潺潺地淌着,竹木绿绿地长着。这是新会特有的幽雅灵动的胜境。
陈垣自小得到的熏陶不比一般。南宋最后的小朝廷灭亡之际,文天祥、陆秀夫、张世杰和各地军民包括陈垣先祖也参与抗元义事,为反抗蒙古贵族的民族压迫所表现的舍生忘死、英勇赴义的高风亮节对陈垣的影响很大。“江门道学”、“白沙理学”(即指明代著名理学家陈献章),以及清代著名学者胡金竹,是陈垣景仰的乡贤,并以之为楷模。中国近代史上,新会出了梁启超,南海出了康有为,同是近代变法新星和史学大师。陈垣比梁启超小七岁,很受康梁的影响。新会自古端正的士风使许多学者避虚名,矜气节,讲忠义,这是幼年的陈垣难得的精神养料。
故居所陈列的关于陈垣的文字和图片似乎十分孤寂,但我听到陈垣跳动的心和少年气盛的呼吸。童年的陈垣很早就泅渡于书海。13岁时已知在八股、经书之外,还有新的天地。他从张之洞所撰的《书目答问》中摸到了由目录学入手的读书冶学之门。他18岁参加顺天乡试,盼能走科举致仕的道路,但因不按八股文写,“文不就范”而失败。后奋发学八股,考取了秀才。这对他似乎并不重要。他的兴趣是参加反帝反封建运动,写文章,办报刊,在斗争中显出傲骨和魄力。他还研究医学史,后弃医从政,又弃政从史。这个时候的陈垣才找到自己的目标。他以教育和史学研究作为主攻方向。在长达70余年的教育生涯里,他的敬业精神无人不佩服。他培养了许多出色的学者。我在他留下的照片中看到他满天下的桃李,许多成就显著的高徒。可以说,陈垣的一半心血化在教育上,另一半心血则用在学术研究上。一代宗师不是凭空封的,而是由伟大的研究成果和著述构成的。一组统计数字让我受到震撼:陈垣共发表论著373种,加上书信、诗赋、题跋等,总数约有千种以上。仅史学类,著作18部,包括史学、宗教史学等等。学术论文、杂文一百几十篇。
我徘徊在故居的天井、走廊和大厅,想象这位国学大师研究《四库全书》的情景。《四库全书》是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酝酿,三十八年(1773)开始编纂,到乾隆五十二年(1787)基本完成,耗时15年!抄成七部,分藏于七座藏书楼。此后多年间,没人对他进行全面调查研究过。直到1920年,陈垣成为全面调查研究《四库全书》的第一人。陈垣是怎样研究《四库全书》的呢?他从北京城内西南角到京师图书馆来回三个多小时。他每天清早去,晚上才归,前后读了10年!把这部包括三千多种、三万多册的大丛书作了详尽的了解。
我曾想,陈垣读了这么多书,写了这么多书,成为世界级学者,应该是一辈子呆在书斋里了。但事实上,这位来自乡村的国宝,断然不是一个脱离实际的“书虫”。从《大事年表》里,我看到一个勇于实践,在实践中深化学术研究的陈垣。他做过小学、中学、大学教师,当过辅仁大学和北师大的校长,在科研机构任教四五十年,可谓一生离不开政冶、学术实践。他身在京城,心系粤地人,对故乡新会文化事业特关心。我终于明白,陈垣这位国中之宝,既有骨气、志气、勇气,又有人气、地气、底气。也由于他底气十足,学术上承传三代,锐气不减。陈垣与陈乐素父子的学术传承已得到肯定,第三代陈智超的学术成就又传为佳话。
陈垣故居在风雨岁月中已经陈旧,后院亦失去往日的整洁。门前游泳池已废弃为塘,溪泉淤塞,正等待梳理、整治。但花香依然,鸟语依然,清风依然。陈垣校长像屹立门前,依然显正气、傲气、志气于天地间。历史苍桑之云掠过空间,我猛地觉得一种精神气贯长虹,连结乾坤,永不散去。江门、蓬江、新会因之越来越金光灿烂了。

史学概论 唯物史观的历史动力理论有何启发意义

  1、历史观点大致可分为哪三个方面的内容?试就每一方面列举三个具体观点。
  ①历史运动:进化论;退化论;循环论;停滞论;理势变化论;规律论
  ②历史动力:天命史观;英雄史观;文化史观;地理环境论;
  重人事思想;经济决定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推动社会发展
  ③史学功能:资鉴史观;垂训史观;经世史观;史学无用论
  2、什么是历史?什么是历史学?历史是人类社会经历过的客观存在的过程;历史学是研究社会历史现象和过程并揭示其规律的科学。
  3、历史与历史著述的区别与联系
  (1)区别:概念与性质的区别;历史是客观的有规律的,而历史著述是主观的认识;历史是唯一的,永恒的,一旦被创造出来,就无可改变;而历史认识则是丰富多样的,不断变化的。
  (2)联系:二者关系密切,原材料与加工品之间关系,前者为基础,著述极力反映真实的历史。
  4、实证主义史学局限性
  ①偏重对政治的研究,忽视了政治以外的其他因素,也忘记构成民族、国家的人、普通人。弗里曼甚至说“历史就是过去的政治,政治就是当前的历史”。
  ②由于强调了史学向科学看齐,矫枉过正,结果就忽视了与其他学科交流的关系,
  ③实证主义也忽视了历史这门学科的人文性质。
  5、为什么说历史学是科学而非艺术
  历史学是研究社会历史现象和过程并揭示其规律的科学
  ①历史学的研究对象是客观存在的事物,同样是不以任何个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②历史学与科学一样也要揭示事物、现象发展运动规律。
  历史学具有时间一去不复返,空间不可接近,事实的强烈个别性和一次性特点。
  ⒉历史学的内容是科学的,其表现形式是讲求表达艺术的。
  ①历史学离不开文字的表述,而文字的表述方式即是一门艺术。
  ②史学研究对个别事物的描述离不开形象思维,即艺术思维方式。
  6、简述历史学的学科结构:
  以客观历史为研究对象的诸学科、以历史资料为研究对象的分支学科以历史学本身为研究对象的分支学科。
  7、列举历代管理档案的机构(4个):周朝“天府”,汉朝东观、兰台,唐朝“史馆”,宋元“架阁库”,明朝有“皇史宬”,清朝内阁大库。
  8、简述梁启超的史学成就。
  (1)五四运动前从理论上对封建史学的批判和提出建立资产阶级史学的主张
  四弊:“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国家,知有个人而不知有群体,知有陈迹而不知有今务,知有事实而不知有理想。”
  (2)五四以后许多文化学术史专著问世:
  9、列举十部梁启超在五四以后文化学术史方面的专著。
  社会史方面:《太古及三代载记》、《春秋载记》、《战国载记》等;
  学术思想史方面:《阴阳五行说之来历》、《老子哲学》、《孔子》、《墨子学案》、《老、孔、墨以后学派概况》、《先秦政治思想史》、《先秦学术年表》、《评胡适之中国哲学史大纲》、《儒家哲学》、《庄子天下篇释义》、《荀子评诸子语汇解》、《清代学术概论》、《韩非子显学篇释义》、《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戴东原哲学》、《戴东原先生传》、《颜李学派及现代教育思潮》等
  史学理论方面:《中国历史研究法》及《补编》、《历史统计学》等;
  文献学方面:《墨经校释》、《国学入门书要目及其读法》、《要籍解题及其读法》、《古书真伪及其年代》、《说方志》等;
  文化史方面:《科学精神与东西文化》、《中国文化史(社会组织篇)》、《地理及年代》、《近代学风的地理分布》
  文学史、诗歌史方面:《屈原研究》、《情圣杜甫》、《陶渊明》、《中国之美文及其历史》、《桃花扇注》等;
  民族、宗教史方面:《中国历史上民族之研究》、《翻译文学与佛典》、《中国佛法兴衰沿革说略》、《佛教教理在中国之发展》等。
  10、简述王国维的史学成就。
  提出二重证据法;开拓了学术上的新领域,在汉晋木简和敦煌写卷的研究上,有开创之功;把甲骨文的研究与商史研究相结合;在历史和历史文献考据方面的成就;文学上的成就。
  11、简述陈寅恪的史学成就
  致力于魏晋南北朝隋唐史研究《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敦煌文书研究开拓者之一;以诗文证史是其考证史实的一大特点《秦妇吟校笺》《元白诗笺证稿》《柳如是别传》;民族文化之史研究。
  12、简述陈垣的史学成就
  开始了把宗教作为历史研究课题和对象的宗教史;元史研究:历史文献学方面成就;表微学:《通鉴胡注表微》;学术方法上重视史料来源、区分类例。
  13、列举陈垣的“古教四考”与“宗教三书”
  古教四考:元也里可温教考、开封一赐乐业教考、火祆教入中国考、摩尼教入中国考
  宗教三书:《明季滇黔佛教考》《清初僧诤记》《南宋初河北新道教考》
  14、列举陈垣在历史文献学方面的成就
  目录学:《文津阁四库全书册数、页数表》《四库书目考异》《敦煌劫余录》等
  年代学:《二十史朔闰表》《中西回史日历》
  避讳学:《史讳举例》
  校勘学:《元典章校补释例》《校勘学释例》
本文标题: 摩尼教流行中国考读后感(保罗·伯希和的著作介绍)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408315.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没有尾巴的狼读后感(《没有尾巴的狼》读后感)红楼梦读后感一篇作文600字高中(红楼梦读后感600字以上5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