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课青山处处埋忠骨读后感(五年级上册语文27课青山处处埋忠骨读后感)

发布时间: 2025-02-07 04:12:28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读后感 点击: 74

青山处处埋忠骨的读后感?青山处处埋忠骨(读后感)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有一篇课文叫《青山处处埋忠骨》,写的是抗美援朝战争中,毛岸英牺牲后,彭总来电,...

第27课青山处处埋忠骨读后感(五年级上册语文27课青山处处埋忠骨读后感)

青山处处埋忠骨的读后感?

青山处处埋忠骨
(读后感)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有一篇课文叫《青山处处埋忠骨》,写的是抗美援朝战争中,毛岸英牺牲后,彭总来电,主席惊悉这个噩耗,心情极度痛苦,对岸英的遗体是否运回国内的抉择过程。作为伟人毛泽东,也有与常人一样的情感,但又表现出领袖宽阔超人的胸怀,十分感人。
下面是中南海毛泽东的卧室,彭总的一份来电:
主席勋鉴:
今晨,我“志司”指挥部遭敌机狂轰滥炸,洪e79fa5e98193e78988e69d8331333236613331学智、毛岸英将我送入安全地域。尔后,岸英又返回指挥部取作战图。慌中未能劝告住他,致使被敌机的汽油弹击中。主席的爱子、我们“志司”的好参谋岸英同志为了人民的事业光荣殉职......
从收到这封电报起,毛泽东整整一天没有说话,只是一支接一支地吸着烟。桌子上的饭菜已经热了几次,还是原封不动地放在那里。
“岸英!岸英!”主席用食指按着紧锁的眉头,情不自禁地喃喃着。这时秘书进来报告说有彭总的来电,说岸英是主席的长子,请求破格将遗体运回国。秘书又凑近主席说朝鲜金日成首相来电,向主席表示慰问,还说岸英同志是为朝鲜人民的解放事业牺牲的,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要求把岸英葬在朝鲜。
主席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住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地眷恋。岸英奔赴朝鲜时,主席因为工作繁忙,未能见上一面,谁知竟成了永别!他像是自我安慰地说道:“我的儿子死了,我当然很悲痛,可是,战争嘛,总是要死人的。朝鲜战场上我们有多少优秀儿女献出了生命,他们的父母难道就不悲痛吗?他们就不想再见一见儿子的遗容吗?岸英是我的儿子,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就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吧。”
第二天早上,秘书来到毛泽东的卧室。毛主席已经出去了,放在枕头上的电文稿写着一行醒目的大字:青山处处埋忠骨,何必马革裹尸还。
电文稿下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
哀莫大于老年丧子。要经得起着莫大的哀痛,需要极大的意志力。毛泽东崇高的精神境界和超人的宽阔胸怀,读后让人肃然起敬。
713

青山处处埋忠骨读后感150字

青山处处埋忠骨, \r\n何须马革裹尸还。 \r\n落红不是无情物, \r\n化作春泥更护花。 \r\n-- 清·龚自珍《已亥杂诗之一》 \r\n\r\n和\r\n\r\n男儿立志出乡关 \r\n学不成名誓不还 \r\n青山处处埋忠骨 \r\n何须马革裹尸还\r\n\r\n解释:\r\n\\“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r\n\r\n《后汉书·马援传》\\“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r\n\r\n马援是东汉名将。他年轻时当官。有一次,他放走了一个囚犯。他自己逃到甘肃一个僻远的乡村。 \r\n汉光武帝时,他奔赴沙场抵御外族侵略。他抗匈奴伐交趾,屡建战功。光武帝封他为\\“伏波将军\\”。 \r\n不久,\\“威武将军\\”刘尚在贵州阵亡。消息传来,光武帝十分担忧那里的战局。马援年过花甲,却自愿请求出征。他说:\\“好男儿为国远征,以马革裹尸还葬!\\”他出兵贵州,勇挫敌兵,后来不幸病死在战场。\r\n\r\n清代龚自珍将前人的意思推进了一层,因而有了《已亥杂诗之一》中的\\“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名句。\r\n\r\n清·徐锡麟《出塞》\\“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关。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r\n\r\n\\“忠骨\\”指忠臣的遗骸。\\“何须\\”指为什么要,含有\\“用不着,不用\\”的意思。\\“马革裹尸\\”就是用战马的皮把尸体包裹起来。这句话的意思是革命者既然把整个身心都献给了祖国,至于死后是否要把尸体运回家乡安葬,那倒无需考虑,即使长眠于异国的土地上又有何妨。\r\n\r\n\\“马革裹尸\\”是指牺牲在战场上,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形容英勇杀敌,不怕死在疆场上。\r\n\r\n毛主席的儿子毛岸英同志不幸在朝鲜站场牺牲,彭德怀元帅请示毛主席是否要把毛岸英遗体运回国内安葬,毛主席说出这一句诗:\\“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这里既是对毛岸英烈士的高度评价,又表明了毛泽东对儿子遗体安葬问题的态度,即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将儿子葬于朝鲜,充分显示了他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博大胸襟。

青山处处埋忠骨读后感怎么写?

在一个寒冷的星期三的晚上,我读了这篇文章。光是题目就令我毛骨悚然,这篇文章到底讲了什么呢?为什么是“青山处处埋忠骨”呢?一连串的问题在我的脑海里打着转,于是,我就认认真真地读了下去。
读完了之后我才知道,原来这是一个关于毛泽东和他的长子毛岸英的故事。
这个故事主要讲了:毛泽东收到一封信,信中写道,毛主席的长子毛岸英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壮烈牺牲了。毛主席悲痛欲绝,非常想看儿子最后一眼,但毛主席又打消了这个念头,最终把儿子毛岸英留在了朝鲜的土地上。
毛主席虽然想见一见儿子的遗容,但是他又想到,别人家的儿女有的也牺牲了,他们的父母也很悲痛啊,也想看一看自己的孩子啊。于是,毛主席强忍着心中的悲痛,没有将儿子的遗体带回国。
毛主席的儿子逝世了,但毛主席却未见上儿子一面。毛主席因为工作,为了全国人民,很少见到儿子,但竟成了永别!
收到这封信后,毛主席不吃不喝,一直接一支的抽烟,从这里可以看出毛主席的内心十分痛苦,十分想念已在另一个世界的儿子。
毛岸英是为了人民而牺牲的,他的死是光荣的,是伟大的!
天下所有父亲都是爱自己的儿女的,如果他们的儿子或女儿不幸离开了人世他们也会悲痛不已的。
读完这篇文章,我这才知道“青山处处埋忠骨”是什么意思。此时此刻,我的心热血沸腾,我下定决心:一定要做一个肯为祖国付出的人。
本文标题: 第27课青山处处埋忠骨读后感(五年级上册语文27课青山处处埋忠骨读后感)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408002.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毕淑敏 幸福的香气读后感(破解幸福密码毕淑敏读后感)部门公需科目读后感(学公需科目的意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