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观后感想,在与日本侵略者展开的殊死搏斗中,中国人民表现出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万众一心,前仆后继,彻底打败了侵略者...
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观后感想
“我们党在全民族团结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体现在它吹响了挽救民族危亡的第一声号角,举起了全民族奋起抗战的第一面旗帜,担当了武装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先锋队。 体现在它倡导建立并领导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这是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决定性因素和最强大武器。体现在它对整个抗日战争实施了正确的战略指导,为坚持抗战和夺取胜利提供了基本保证。体现在共产党人为了民族和人民的利益不怕牺牲、奉献一切的崇高精神和模范行动。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在全民族团结抗战中发挥中流砥柱作用,归根结底在于它是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武装起来的先进政党,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坚强意志和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经过长期的艰辛探索,党领导中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终于找到了正确的道路。”——《人民日报》社论
八百壮士观后感300字
八百壮士观后感300字读完这篇故事,我被谢晋元和八百壮士英勇抗敌、不怕困难的精神感动了。一九三七年十月二十六日晚。在国民党主力撤出上海时,国民党第九集团军八
十八师二六二旅五二四团副团长谢晋元奉命带领八百多名官兵据守四行仓库,谢晋元接到命令后,立即带领八百壮士抢修工事。第二天早上,日军向四行仓库发起攻
击,谢晋元率领机枪手登上楼顶,居高临下进行扫射,日军被打死打伤一百多人,仓皇逃走。谢晋元知道孤军奋战的危险性,但为了反击日本侵略者,他早把个人的
生死置之度外。四行仓库背靠租界,日军不敢用大炮轰击,也不敢用飞机轰炸,他们十分恶毒的采用了火攻和施放毒气的方法,谢晋元早有准备,带着官兵们迅速把
火扑灭,并采取了防毒措施。谢晋元和壮士们不断地用机枪、手榴弹向来犯之敌发起反击,是敌人遭受重大伤亡。
十月三十一日,谢晋元奉命退到外国租界。他们一进租界,就被租界解除了武装,送进了孤军营。谢晋元没有料到租界当局会这样对待他们,内心很是气
愤,他在自己的住处写下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十五个大字来勉励自己和他的部下。为了保持军人的气概和发扬军威,他每天亲自率领大家
升国旗、做早操、上课、练武、唱歌,过着正规的军事生活。在这期间,谢晋元受尽了威胁、恐吓、利诱,但他都顶住了。他真正做到了用来自勉的十五字的座右
铭,他已经做好了随时为国牺牲的准备。一九四一年四月二十四日清晨,被日本侵略者收买的四个叛徒,在早操时,用准备好的铁镐猛击谢晋元的头部,年仅三十六
岁的谢晋元倒下后就停止了呼吸。
每当想起谢晋元和八百壮士的宁死不屈的抗日精神时,我感到非常惭愧。我作为一名少先队员,二十一世纪的接班人,在学习上遇到困难就退缩,有时甚
至放弃了。而谢晋元和八百壮士为了民族的解放事业,克服了艰难险阻赴汤蹈火为国捐躯我遇到的这点困难与他们相比算得了什么呢?再说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正是
无数革命烈士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所以我们现在要好好学习,长大了把祖国建设的更加美丽、富饶。
励志电影观后感500字
看完了《八佰》这部影片,我的心情非常沉重,国民革命军为守住上海最后一个阵地---四行仓库,与相差十倍的日本进行血拼。
在这场战斗之中,仅仅只有四百多人的524团却要面对30万日军。这是一场力量悬殊的战争,但那四百多人却让我们看到中国人誓死保守祖国的心。在这部影片中,没有主角,但每一个人物都让我们记忆深刻。
陈树生,在敌军的猛烈攻击下,他选择在身上绑了七八个爆破弹,视死如归,没有丝毫犹豫,义无反顾地跳了下去,与敌军同归于尽,他说,必须要有人去打开一个口子。
那一瞬间,我哭了,陈树生他不是没有犹豫,他有母亲在家,怎么可能不怕死,但是他没有选择,自己的牺牲会带来更大的胜利。
还有端午,原本只是湖北保安队的一员,以为来上海只是清理战场的,一心只想和自己的弟弟小湖北好好活下去,等战乱结束一起去英国看看。但他为了国旗能够顺利升起,也冲出去英勇杀敌,最终中弹而亡。
整部影片导演并没有想当然的把主角定为铭记历史的第八十八师524团团附谢晋元,而是用了一个长的篇幅来描绘524团的战士形象。
其实在这些人中,大多数都是逃兵,他们一开始并不是我们心中的英雄,遇到危险时,他们会逃会怕死,但正是这种形象,让我们知道了战争的残酷。
可最后他们不还是站了起来嘛,为了国家的尊严,他们不再退缩了,他们站了起来,去和敌人拼命!所以中华儿女都是好样的,中国必胜!
《八佰》观后感600字左右
《八佰》观后感600字左右
今晚看了刚上映的电影八佰,说实话给我的震撼还是非常大的,看完这部电影,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难受,都是有血有肉的战士,他们也有亲人,也有朋友,但他们还是选择了放弃小家保护大家。
面对日军无法用手榴弹炸开的铁板,多少名战士依然跳了下去,舍己为人并高声喊出自己的名字,身上绑着炸弹,伴随着炮声消失在雪国之中,你以为他们就这样白白牺牲了吗?不,他没有历史,会记住他们,他们都是勇敢的英雄,永远不会忘记!
隔岸观火的百姓们,虽然战争就在眼前,中间只隔了一条苏州河,但用天堂和地狱形容毫不夸张,一些爱国人士一直在做自己能做的事情,刀子拼命给战士们送电话线,知道这场战争不仅仅是400多人,更是中华人民的战争!
一位姑娘给战士们来送旗,如果升旗的话,日本人就会发动猛烈的进攻,战士们会损失惨重,即使在这样恶劣的情况下,他们依然选择了升旗。面对敌人的飞机大炮,他们并没有害怕没有退缩,用身体护住国旗,不让国旗倒下,一波又一波人跑出护旗,他们想让隔岸的中国人知道中国还在,他们没有亡。
直到最后,战士们都向租界撤退时,子弹如雨似的打到了桥上,一支由中国建立的敢死队拼命掩护着队友撤退,此时的.桥已经不再是灰白色,而是被鲜血染成了血红色。这时他们也不忘队友,冒着生命危险把队友扛到安全区域,群主们伸出手挡挪开挡板,发了疯似的想把战士们拉过来,他们面对枪林弹雨,无所畏惧,这八佰人是真正的英雄,不只是八佰人,更是八佰精神。
《八佰》观后感600字左右
前几天我看了刚上映的电影《八佰》。说实话,给我的震撼还是非常大的,看完这部电影,心里有种说不出来的感受,都是有血有肉的战士,他们也有亲人,也有朋友,但他们还是选择了放弃小家保大家。
一条河,一边是天堂,一边是地狱。四行仓库这边是刀枪火海的浴血奋战,对面是纸醉金迷的千里洋场。这就是电影《八佰》里展现的画面。影片一上映票房就破亿,它所带来的不仅是希望与绝望相缠绕所呈现出的震撼,更是民族的耻辱与自豪交加的心灵撞击。
《八佰》中的人物并不是非白即黑,而是掺杂了许许多多的灰色地带——租界地的民众,起先想要逃跑不想抗战的士兵,开赌场的大姐等等,他们不是纯粹的“黑”,也不是纯粹的“白”他们是在等待被唤醒的一个个灰色的灵魂。影片中的人物曾说过;“那边是天堂,这边就是地狱”。河的这岸是满目萧然,河的那岸确实繁荣。这一反差,的确让人心酸与愤怒。“天堂”充斥着麻木,“地狱”充斥着不屈与坚守。“地狱”承载着却是我们这一民族的脊梁。
当主动的壮士们,一个个从楼顶无畏的跳下引爆自己时,接连不断地爆炸声炸醒了河对面愚而又麻木不仁的民众。“国人皆如此,倭寇何敢”,这句话被深深地印在每个人的心底。当国旗被升起时,民众欢呼叫好时,中国人的家园情怀,才被真正唤醒了。
影片最后在废墟中出来的白驹,则意味着中华民族遭受着重重磨难,早已千疮百孔却仍然充满希望。
那匹白驹,它是希望,也是灰暗天空下最耀眼的曙光,四行仓库的八百壮士,一起重新燃起中华民族的自豪,塑起中华民族永不曲折的脊梁。
《八佰》观后感600字左右
还记得半年前你看的什么影片嘛?记得大银幕开启的音乐声吗?记得光影中的那些笑和泪吗?180天后久别重逢,最难的时刻总会过去,大幕开启,疫情后的第一电影约嘛?
如预期中的《八佰》中的不乏燃点泪点,某种程度上填补了我对四行仓库保卫战中壮怀激烈的想象,但是这种填补因为审慎而让我刚看完时甚至微微有点不满足,觉得导演在对这场战役的正面褒扬也即“热血”的叙事上稍显吝啬,让人看到了更多热血之外的多角度的审视。然而回头细想时,又恰好是这些多角度审视让战役更加真实和耐人回味。
《八佰》是根据真实的历史事件改编,这起历史事件,便是抗日战争时期著名的淞沪会战。1937年淞沪会战末期,国民革命军第88师524团留守上海四行仓库,与租借一河之隔,孤军奋战4昼夜,造就了罕见的被围观的战争。这部电影讲述的正是这一场被世界围观的死守,这些由团长谢晋元率领的四百将士,便是坚守在上海市区的最后一支中国部队,后人称其为“四行孤军”——为壮声势,四百人对外号称“八百人”。这支队伍年轻,也缺乏作战经验,要面对疯狂涌上的日军,大家心里都明白:此去,就是赴死。“四行孤军”的英勇感染了目睹这一切的所有人,令国际人士对中国军队改观,即使中国军队伤亡惨重,要求参军的中国年轻人却越来越多。
影片最后,“八佰壮士”冒着敌人密集的火力、在枪林弹雨中冲桥撤入公共租界时,我已泣不成声,结束出来的观众大多带着久违的泪痕和激昂的情绪。影片最大的激发了悲壮的血性!一种舍我其谁的勇气,一种大义凛然的牺牲,一种慷慨激昂的斗志!一种久违的家国情怀和抗争意识,凝聚了中国军民齐心抵抗外辱的共同情绪,慷慨激昂。无论世事如何变迁,历史都不应被忘记,英雄更不应被遗忘。
八佰观后感?
-------《八佰》观后感
电影的开端是后人的独白,她用沉静的语调回忆着一个故事“楼里是英雄,拼了命保护大家”,为这一场战争做了概述也为这一场电影拉开了序幕。
故事发生在一九三七年(民国廿六年)十月末,日军突破大场防线,国民革命军约七十万人全部西撤,濒临崩溃。为了维持抵抗状态,当局命八十八师留守四行仓库背靠租借坚守待援。而师长孙元良只留下了五二四团,团附谢晋元率领420余人但却对外宣称有800个人,史称八百壮士。他们不顾危险,大胆进入四行仓库,和日军展开了长达四天四夜的战争。四行仓库与上海租借被一条河分割仅靠一座垃圾桥相连。这一河之隔,隔得是生与死,隔得是天堂与地狱。进入四行仓库就是去送死的,这里的每一个战士都做好了死守的准备,这里是最后的阵地,这里也是他们的坟墓。
第一天,被收集来的“逃兵”们就体会到了战争的残酷,他们在留守的国民革命军身后躲过了枪弹与毒气侥 幸活了下来,他们心中可能都有一个疑问“我们为什么要打仗,我们只是普通的农民,放我们回去吧”,可惜没有人能回答也没法回答。上海的背后就是南京,上海不能丢。
第二天,日本放出狠话要三个小时 攻克四行仓库,彼时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这座仓库,这里面有的人只是想看热闹有的人是真正希望一个神话的诞生。日本兵从四面八方攻墙而来,他们的武器先进火力充足绝不是四行仓库留守军所能比的,他们可以依仗的只有这四行仓库这坚厚的楼墙,楼墙被躲在防弹盾之下日本兵一点一点拆掉准备爆破。就在这时陈树生站了起来把炸药绑在自己身上留下“舍生取义,儿所愿也”遗书便跳了下去,与日军同归于尽。一个陈树生倒下了无数个陈树生站了起来,他们一个接一个跳了下去,慷慨赴死。终于三小时到了,神话诞生了,四行仓库守住了。同时,租界的爱国分子不顾生死传递电报线。如果四万万中国人皆如此,倭寇怎敢犯我中华。
(求赞,后续更新)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