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不可不知的心理学读后感 博客(《教师不可不知的心理学》读书笔记)

发布时间: 2025-01-24 03:22:09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读后感 点击: 86

《教师不可不知的59个心理效应》读后感,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到底应如何写读后感呢?以...

教师不可不知的心理学读后感 博客(《教师不可不知的心理学》读书笔记)

《教师不可不知的59个心理效应》读后感

  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到底应如何写读后感呢?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教师不可不知的59个心理效应》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读了《教师不可不知的59个心理效应》,我知道了心理效应的相关知识,也清楚了心理效应对人的影响。人类的心理活动是摸不着、看不到的,但是它却深刻的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具有无形的推动作用。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就是人们的正常的心理活动的一种折射。

  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心理效应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我所教的班级中学生的数学成绩出现了两级分化的趋势,从学生的学习水平分析,成绩好的学生提升空间不大,要是班级总成绩提高,就不能忽略后进生,只有对他们尽心的帮扶,就不会出现“拖后腿现象”,这就如一木水桶,它能够盛多少水,关键不在于木桶上那块最长的木板,而在于最短的那块木板,它才决定容量的关键。这就是着名的“木桶效应”,运用在教学工作中,就是要求我们要善于创设“取长补短”的环境,进而形成群体的合力,发挥班级的整体功能。

  作为教师,我们都会遇到这样的学生:行为习惯不好,成绩很差,教师多次教诲,从不会改过,令人头痛。对于这样的学生我们不能放弃,有一种心理效应——霍桑效应或许能改变他,即积极关注这个学生,表扬他、鼓励他,让他觉得自己很有用,并通过集体活动的形式,让越来越多的人关注他,在大家的“注视”下,他的不良行为会逐渐减少,优点就会越来越突出。其实在教学工作中,如果我们用欣赏的眼光和守望的心态去看待学生的进步和过错,我们就会收获到意外的惊喜。

  在教学工作中,我们可以利用很多的心理效应来辅助我们的教学工作,如:赏识效应,赏识学生因努力而取得的进步,使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用“安慰剂效应”,正确评价学生,用积极地认知来帮助学生调整自己的身心状态;利用“鲇鱼”效应,即有的学生,天生就是“鲇鱼”,本身有着巨大的潜能,而有的学生天生就是“沙丁鱼”,没有忧患意识,作为一个团队必须有“鲇鱼” 。

  我认为,作为教师,心里效应是应该掌握的一门基础知识。学生是一个丰富的群体,掌握了一些心理学知识,了解了一些心理效应才能更好的了解人的`身体和心理发展水平和特点,才能使自己采取的教育措施适合学生的接受能力,发挥这些举措的积极作用,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此外,教师掌握了一些心理效应,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了解自己,认识到自身的认知特点和气质秉性,并引导他们针对自身的特点,采取不同的记忆和学习方式,合理的安排自己的学习。

  了解心理效应,可以是教师预测并及时干预学生。随着学习时间的不断增加,在开始处于同一起跑线上的学生有了差距,有的成绩优异,有的则只能勉强跟上学习进度,长此以往,学生体会不到学习的成功之处,就会慢慢否定自己,逃避学习,在这样的消极影响下,他们的成绩也会从一开始的与别人的小差距变得越来越大,行为习惯也越来越差。对于这些学生教师要给与更多的关注,作为的教师,我们应。在最恰当的时间给学生做思想工作,帮助他们认识自己的问题,让他们逐渐认同自己,不否定自己,不逃避现状,进而积极努力,改变现状。

  因此,教师积掌握一些心理学知识,了解一些和教育系统息息相关的心理学效应,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作出调整,积极地应对负面问题,认识到自身的需要,改变不自己,不断成长。

《教师不可不知的心理学》读书笔记

《教师不可不知的心理学》

阅读笔记:

1

一开始读到文章的序言就把我惊到了。一个化学老师,自称“作文能力很差"的化学老师,竟然说又要出书了,这真是不可思议。

当一个老师带着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心态学习时,他的收获之大令人无法想象。

校园里到底在发生什么?天天补课,周周加班。周考月考,大考小考,连续不断。排名分班,各种组合,层出不穷。年年如是,周而复始。这就是教育的怪圈。

谁会站在学生的立场来搞教育?尤其是差生的立场,无人领会。谁会满足大多数学生的权益?大多数学校都是追求排名和升学率。

2

习得无助的一个重要观念,就是当事人把失败的原因归为自己内在的因素时才会发生。这说明心态是很重要的。

我们平时所遇到的挫折,都不是无法改变的困境。真正让我们感到痛苦的,是心底的懦弱和不愿努力的心态。弗兰克说,他们可以折磨我的外在,但不能进入我的内心。所以,我们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努力的学习,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丰富自己的知识,让自己不断成长,不断强大。

3

运用睡眠效果,可以给孩子们提供适度的自信。帮助他们发挥出自己最佳的潜能。

4

破窗效应是说,事情会变好或变坏,往往只是一个关键点的突破而已,坏同学多到一定数量,全班就会快速沦陷,好同学增加到一定数量,全班也会快速的步入正轨。

教育是一个带有理想色彩的职业,我们应该把目标看远一些,不要太急功近利。我们更希望,有一个健全的体制,可以让大多数的老师能够很简单地做好教育下一代的任务。

5

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都可以运用自我实现预言的方式,每天要告诉自己,自己是最棒的。

生活中遇到强者,应多向人家学习请教才是,不要故意拉开距离,用一种消极防御方式,维护自己的尊严。要记住,任何一个好像比我厉害的人,都不可能在每个方面赢过我。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让我们认真欣赏并真诚赞美身边的人,给自己一个快乐和谐的生活环境。

世界不是靠你一个人才能运转的,不要牺牲别人来成全自己。要纠正自我中心偏差这一错误观念。

6

基本归因谬误,这一原理告诉我们,与人交往沟通不要主观臆断,要尊重别人,了解事情真相后再下结论。

人们都有先入为主的观念,面对别人的误解,改变别人的观念,确实很难,但我们要坚持自己,相信自己,正义终究迎来光明,是金子总会发光发光的。

老师面对班级的学生,采用表决投票,阐述意见等方式,让学生知道他的想法不是大多数人的想法,班上的民意掌握在老师身上。

管教孩子,仅仅靠打,从来就没有有效过。迫使对方接受自己的想法,也是无效的沟通。一切都要学习。

面对工作或是生活中的棘手问题,我们不能轻易的说,我没有办法。而要尽力而为。扪心自问,是真的没有办法可想,还是有办法没有想出来而已,到底在“想办法”这件事上做了多少的努力呢?

学与教的心理学读后感

  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需要写一篇读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学与教的心理学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这段时间,我们阅读了皮连生主编的《学与教的心理学》这本书,感觉这本书的所有内容都与我们的教育教学实践息息相关,值得细读。

  学与教的心理学这本书的教育对象是教师或未来的教师,为我们学习教育学和各科教材教法提供必要的心理学知识,又为我们在以后的教育和教学工作实践中运用心理学理论提供必要的基本训练,并为进一步学习心理学打好基础。刚开始读这本书的第一章就觉得对我们非常适用。它主要讲的是良好教师的心理特征及其培养,尤其讲到新教师的成长过程及如何尽快缩小新教师与专家教师的差距,这对于我们刚加入教师这个行列的学习者来说真的是受益匪浅。

  中国有句古话“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我们经常教育学生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良好的品质,作为教师我们必须保证首先自己要有良好的品质。良好教师的心理特征及其培养讲到要做一名优秀的教师所需要的有效的教师特征:机敏,热心,关心学生及班级活动,愉快乐观,能自我控制,有幽默感等。上述所讲的教师所应具备的良好品质对于我们刚为人师的人来说的确应该好好学习。刚一开始就面对正处于青春期的个性强叛逆心理强的孩子,有很多情况确实都需要有人给我们一些好的指导。对于同一情况处理的方法不同结果可能大相径庭。要想对于教学中出现的情况有一个令人满意的结果,我们作为教师就必须具备上述一系列的心理特征。灵活处理教学中的突发事故。要关心学生,这一点我深有体会。有时老师一句很简单的体贴问候的话可能会让学生心里感到真的温暖,你关心他,他自然就会喜欢你,亲其师信其道,应该就是这个道理。去年是我教学的第一年,我就碰到过这样的情况。班里的一个小姑娘刚开始英语基础很差,所以对这一科也没什么兴趣。后来我发现他很喜欢闻问题,成绩也一点一点在提高。后来在有一次的作文里我发现她是这么说的。我挺喜欢英语老师因为有一次我的笔掉在地上老师给我拾起来了。这么一个微不足道的动作都会对孩子影响这么大,所以我觉得作为老师首先应该有的就是对学生的爱心。爱心是我们工作的动力。

  我们刚从大学毕业时间不长,跟学校的一些专家教师存在很大的差距,无论在课时计划,课堂过程还是在课后评价方面都存在很大差距。其中的一点我觉得说的跟我们很多新教师很像。专家教师在制定课时计划时,能根据学生的先前知识来安排教学进度,特们认为实施计划是要靠自己去发挥的。因此他们的计划就有很大的`灵活性。而我们很多新教师很多情况下仅仅按照课时计划去做,并想办法完成它,去不会随着课堂情景的变化来修正计划。这就是我们与专家教师间存在很大差距的一个非常明显的证明。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要时刻学习从一点一滴学起,尽量缩小我们新教师与专家教师间的差距。

  在接下来的章节里这本书又向我们讲了对我们教师来说非常非常重要的另一个方面:课堂教学过程,方法与技术设计。教师要有爱有爱学生的心,但如何把学生教好,在同样的时间里学到更多的东西这才是最重要的。这就要我们注重教学过程的方法与技巧。传统的教学模式有很多的缺陷与弊端,在新的时期,面对一些思维非常灵活的新时期的学生,我们必须要探究新的能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的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的新的教学方法。这对我们教师来说也是一个值得深入探究的问题。

  整本书对学生,对教师进行了深入地分析,从学习心理,教学心理,课堂管理等各个方面对教师进行了指导。使我们教师在以后的教学中有依据可遵循,有方法可参考。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的学习与思考。

读书笔记:《教师不可不知的心理学》

Part One  学习

1.从众(conformity):

赫伯特:

从众历程:顺从(为免受罚:口服心不服)-内化(调整自己的价值观,口服心服)-认同(个体价值观符合团体价值观)

教育要从多数人着手,然后让这多数人发挥他的影响力,让少数人不自觉地想要随从。站在学生的立场来带领学生。

2.单纯曝光效果(more exposure effect)

扎荣茨:

只要一个人、事、物不断在自己的眼前出现,自己就愈有机会喜欢上这个人(或事、物)。

限制:

(1)一开始就让人感到厌恶的事情,无法产生曝光作用。

(2)如果两个人彼此之间已经有一些冲突,或是性格上本就不合,愈常见面反而愈扩大彼此的冲突。

(3)过多的曝光会引起厌烦。

对于老师和家长而言,如果不是很清楚而有把握地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做这件事情有什么优缺点,与其多做一事,不如少做一事。要求愈少,与孩子的关系就会愈“单纯”,那么愈容易发生“单纯曝光效果”,也就是愈容易让孩子跟我们亲近。

应用单纯曝光效果,我们可以要求孩子每天花一点时间来背单词、做数学题,时间不要太长,只要养成接触的习惯就好。所谓接触,包括看英文电影、玩数独游戏等。若孩子一开始就对这些科目感到厌恶,那么安排接触的时间及频率就应该少一些,等到习惯后再慢慢增加。

3.模仿(modeling)

班杜拉:

注意(attention)-保持(retention)-再生(reproduction)-动机(motivation)

六个原则:

(1)楷模与学习者,在人格特质上相似;

(2)在学习者心中,楷模的角色就像偶像一般值得崇拜;

(3)楷模的行为明确,让学习者可以清楚认定;

(4)楷模所表现的行为 ,有明确的行为后果;

(5)学习者表现模仿行为之后,能够得到增强;

(6)楷模所表现的行为,在学习者能力所及的范围之内。

当学生开始对楷模进行模仿学习的时候,一定要记得提供所谓的增强,增强包括外在增强(奖品或精神鼓励)和自我增强(成就感)。

4.跛足策略(self-handicapping)

伯格拉斯:

自我设障的方式可能只是行为上设下真正的障碍,也可能只是口头报告的时候,虚构一些不相干的情节,目的都是为了替自己主要的工作表现做掩护,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保护自己的自尊心不要受伤太多。

但是,如果当事人忘了使用了某项策略的目的,那么很容易让策略本身变成目的。

5.过度辩证效应(over justification effect)

斯滕伯格:

内在动机的强度,有可能会因为外在动机的加入而遭到破坏。一件他原本就喜欢做的事情,可能会因为我们不必要的奖赏,让他误会自己做某件事的原因是为了得到那份奖赏,他也就失去做某一件事情的动机了。

奖赏的误用:不仅处罚容易被免疫,奖赏也要注意会不会被学生习以为常。运用各种技巧方法时,注意三思而后行。

6.恋爱基模(love schema)

皮亚杰:

基模:个人内在会自行构建一套认知系统,而且个人会使用这套系统来处理所接触到的信息。因应不同的情景,基模会不断地修正、改变,甚至是创造新的基模来解释一个全新的问题。

不要着急恋爱:首先是爱情基模组织松散,会让人编写出不好的爱情剧本;其次爱情基模成型阶段有弹性,可以改变结构,但是一旦过早建立成型,再改变会很困难。

7.习得无助(learned helplessness)

塞利格曼:

当个体认知自己的能力无法解决困难,对目前的环境变化无法控制,或是对于来发生 事情无法预测时,如果这种情况长期延续,个体将会丧失斗志,进而陷入绝望的心理困境。

培养挫折容忍度:应该由小挫折开始,而且一定是孩子已经可以接受这个挫折了,才可以再继续给他更大的挑战。

Part Two  关系

8.睡眠效果(sleeper effect)

普雷肯尼斯:区分性衰退假说

信源可信性下的传播效果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发生改变的现象。也就是说,传播结束一段时间后,高可信性信源带来的正效果在下降,而低可信性信源带来的负效果却朝向正效果转化。有人也称此现象为信息振幅效果定理。

记忆是否可靠?记忆可以经由后来的事件,或是经由暗示之下而被创造出来。

我们希望运用睡眠效果,能够增强某些我们希望增强的信念;适度地提供自信,绝对有助于发挥潜能。

9.破窗效应(broken window effect)

詹姆士·威尔逊、乔治·凯林:

环境中的不良现象如果被放任存在,会诱使人们仿效,甚至变本加厉。

事情会变好或变坏,往往只是一个关键点的突破而已,坏同学多到一定数量,全班就会快速沦陷;好同学增加到一定数量之后,全班也会快速地步上正轨。

10.联结与强化(linking vs. reinforcement)

桑代克:

尝试错误学习:认为学习的产生来自三个基本定律:练习律、准备律、效果律

斯金纳:

操作制约:若是个体表现某种行为后得到适度的鼓励,那么个体在日后就会更愿意在类似的情境中表现出相同的行为。

11.惩罚之前(before punishment)

惩罚只能是一个短暂的手段,绝对不能被称作教育的一种方法。

惩罚不可以单独使用,一定要配合辅导的工作。

在惩罚之前,要让当事人知道他为什么被处罚;在惩罚之后,也要让当事人知道有什么正确的方法可以取代他原本不良的行为。

惩罚的动作一定要在说教之前。

注意掌握态度、语气、时间、人数。

12.旁观者效应(bystander effect)

达利:

因为有其他旁观者的存在,反而使个人提供帮助的意愿降低的现象。

原因:责任分散、从众行为、社会赞许

解决方案:不断地做“危机处理”的演练;口头上请求特定的人帮忙,提供他人某种程度的责任感。

平时注意观察,不明显地请几位自己心目中内定的人选来扮演发号施令的角色,强化他的责任感。

13.消弱突现(extinction burst)

巴甫洛夫:古典制约

在消弱阶段的早期,制约反应的强度和频率都会增加,这个现象叫做“消弱突现”,我们可以把这个现象认为是一个暂时的过渡阶段。若此时再坚持消弱,反应就会完全消失。

行为主义中的“学习”强调的是“增强”,简单说就是我们希望通过某个方式,让个体的某种行为频率发生改变——这就和“惩罚”学生有关。

那么,如果孩子已经认错了,还需要处罚吗?答案是需要。

因为孩子的自律机制不够成熟,需要家长和老师通过外部的奖惩行为,在孩子心中建立起“行为”与“结果”关系。同时,如果不执行处罚,会破坏我们和孩子之前的一种“约定”,也降低了公信力。最为重要的,孩子可能会因此学会了撒谎。

在面对学生做错事时,老师和家长的第一个念头不应该是“怎么办”,而是“要不要办”。如果要处理,就必须看到结果。

14.自我实现预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

罗森塔尔、雅各布森:

原本智力表现相当的一群人,会因为老师对他们的期待不同,而有不同的成长速度。

提供正面预期,帮助这个人得到自信,表现的更好;自我实现预言更可以用在自己身上。

Part Three  决定

15.正义世界假说(a just world)

勒纳:

一般人会相信这个世界是一个“正义的世界”,而且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所以大概发生不幸的事件时,受害者往往被归咎于个人道德因素,而非归因于其他如运气、命运或是情境等明显的因素。这样的观念根深蒂固地潜藏在我们的意识中。有时候甚至是连受害者本人,也可能因此而自责。

这个假说是我们常犯的错误,希望我们不要继续犯相同的错误。我们怎么对人,也将决定别人怎么对我们。

16.自我评价维护理论(self-evaluation maintenance theory,SEM)

泰舍:

人们在与人的互动关系中,个人的自尊是否受损,会受到以下三方面的影响:

(1) 相对于别人,我们在同一任务中的表现如何?

(2) 我们跟别人的亲密程度。

(3) 这项任务对自我形象的重要性。

如果我们的好朋友,在我们重要的领域中胜过我们,那么我们的自尊就很可能会受到威胁,并且让自己感到焦虑。为了减少这份焦虑,我们可能采取以下的3种补救措施:

(1)加倍努力,超越别人;

(2)降低与朋友的亲密关系;

(3)降低该任务的重要性,寻找其他可以突显自己能力的任务。

抛弃自我的本位主义,互补有无,共同进步。学会欣赏他人,更加成熟快乐。

17.自我中心偏误(egocentric bias)

皮亚杰:

认知发展论:自我中心的现象发生在前运时期,大约是2岁以后开始发生,而在7岁以前就应该学会去掉自我中心的想法。

为什么这么多人长大后还会有自我中心偏误呢?

佛洛依德:

固着(7岁以后部分心智就不再长大了)或是退化(当人们遇到压力后,又躲回到儿童时代的心智)

人们对于集体活动的成果,在最后进行成败归因的时候,往往会过分夸大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认为自己所做的努力,就算不是最多,至少也不会比任何一个人少;或是认为自己所做的努力,在最后成功上,扮演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就算最后工作不幸失败了,也绝对不能怪罪到自己这一部分。这样的现象叫做“自我中心偏误”。

大家都希望自己是一个“重要的人”,这是很积极正面的想法,但是如果要牺牲掉别人才能成全自己的成就感,这份成就感就失去他应有的荣耀了。

18.基本归因谬误(fundamental attribution error)

海德:

情境归因(外在归因)和性格归因(内在归因)

温纳:

自我归因论,把情境归因分为运气、工作、其他;把性格归因分为能力、努力、身心状况。

罗斯:

基本归因谬误:一般人在解释他人行为的时候,倾向采用性格归因,而忽略情境因素。此外,也有其他心理学家认为人们在解释自己的行为时,较常采用情境归因,而不太采用性格归因,结果造成“律己宽,待人严”的现象。

如果真相只是在告诉我们一个无法挽回的事实,那么我宁可选择忽视真相,转而希望事情的发展是比较正面而值得期待的。

19.印象的初始信息(primary effect)

琼斯:

相同的信息,只要呈现的时间不同,结果也会不一样。

导致初始信息之所以重要的可能性或许来自以下三点:

(1)人们总会有先入为主的观念;

(2)大家往往会以先前的信息来解读后者发生的现象;

(3)先发生的事情总是比较容易记住。

波利安娜原则:

人们倾向对他人做出正向评估。但是一旦某个人出现负面信息的时候,对这个人的负面信息往往会被扩大来看待,结果,一个缺点的发现,极有可能掩盖掉9个优点的存在。称之为印象的负性效应(negativity effect).

20.虚假的一致(false consensus)

罗斯:

人们总是会把自己的行为想成是典型的行为,认为自己既然这么做了,别人也应该都会这么做才对。这种把自己的行为夸大为所有人的普遍行为的现象,称之为“虚假的一致”。

很多学生误以为“民意”在他那一边,所以跟老师呛声的时候总是理直气壮。建议老师在面对班级的时候,应该经常利用一些表决、投票、阐述意见等动作,让同学们知道他的想法可能不是多数人的想法,而且班级民意其实是在老师身上,而不是在某个学生身上。这样可以消减学生的气焰,省掉老师许多麻烦。

21.服从(obedience)

米格兰:破坏性服从实验

如何抗拒这种破坏性服从的现象:

(1)告诉当事人,出事自行负责;

(2)提供“不服从的楷模”,让当事人勇于做自己;

(3)告诉当事人“人很容易受权威的影响而盲从”,引起他的反思。

22.认知失调理论(cognitive dissonance theory)

费斯廷格:

面对“心想事不成”的问题时,人们解释的方式和维护自尊有很大的关系,为了维护自尊,大家往往会乐意再继续被欺骗下去。

不要被自己的想法所限制,不要被错误的观念绑死,而是重新而全面地思考问题。

23.团体迷思(group thinking)

安东尼奥·葛兰西:

在一个有高度凝聚力的团体中,有时候为了追求共识,常常会坚持团体的决策是正确的,因此忽略持相反意见的声音。造成“团体极化”:一件事情的决策,在经过众人的讨论之后,往往会比个人单独决策时,更趋向极端的决定。也就是保守的更保守,冒险的会更冒险。

造成团体迷思的原因:

(1)责任扩散(全体成员共同承担,个人不必负全责);

(2)自我监督(从众);

(3)心理卫士(捍卫领导的意见,导致意见极端化;)

(4)一致的假象(少数服从多数,成为“共同的决定”)

防止团体迷思:

(1) 鼓励成员多提供批评意见;

(2) 领导或关键成员,保持超然立场;

(3) 同一议题,分派不同的小组进行讨论;

(4) 决策的过程可以邀请一位局外人参加。

(5)考虑到“专业”因素(多数人的意见未必就是好的意见)。

教育心理学读后感

  读完一本书以后,你有什么领悟呢?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后感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教育心理学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育心理学读后感1

  心理学对于我来说是一个熟悉又陌生的词语。说它熟悉,因为在上师范时就已经接触过这门学科,而且感觉在工作中也一直用着它。说它陌生,虽然一直在用,但又觉得掌握的不透彻。这个学期再次重温了《儿童学习心理与小学数学教学》,让我再次体会到特级教师张兴华的教学魅力。张兴华,著名特级教师。他长期从事小学教学实践,并在实践中进行数学教学心理研究,逐步形成了基于儿童学习心理的数学教学流派。

  很多人认为,小学的数学嘛,应该没有什么高深的理论,也没有多大的科学道理可依,真正进行了数学教学之后我才发现,数学教学并不如他人想象中那么简单,而真正要教好数学更是需要付出一番努力。阅读了张老师的《儿童学习心理学与小学数学教学》,现在我进一步感到“小学数学教学”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科,其中有太多的专业知识值得我们学习、钻研,有时觉得很简单的事物越是值得我们去研究!

  这本书张老师从知识的形成和习惯、知识的巩固和深化、技能的形成与培养、智能的发展、解决问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激发和培养,六个方面进行阐述,每一章节张老师都结合了具体生动的课堂教学案例,细致分析了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并对如何改进教学和提高教学效率,给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读后收获良多。

  刘墉先生在《中国学生的通病》一文里面提到:中国学生“好奇但不爱发问”“有问题往往拿去问同学,却不去问老师,因为他们怕自己的问题幼稚,惹得同学笑话;又怕问的东西简单,显得自己浅薄;还怕问得太多,让人觉得爱表现”。想想说得还很有道理,学生比较喜欢“老师发问他思考”。在高年级,甚至有个别学生喜欢“别人发问,别人思考,别人回答,我听听”的情况。那这些学生没有主动思考的习惯,喜欢被别人牵着走。在《儿童学习心理与小学数学教学》中,张老师说“发现问题更重要”。因为对“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思维,推动实施实施教育起着积极的作用”。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课堂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问题的提出是求知者调动自己原有的知识储蓄,主动地、新颖的、独特的、个性感知的展示。美国衡量教育标准之一:把“没有问题”的学生教的“有问题”。若把老师问住就算成功。布鲁纳认为:“学习者不应是新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获取过程中的主动参与者。”爱因斯坦也认为: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此,教师应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学生从会发现问题到发现有质量的问题是一个逐步前行的过程,是需要进行长期指导,反复训练的。

  1、提供发现问题的示范。

  学生是从模仿开始的,如果教师善于提认知水平高的问题,学生会以教师为榜样,发现的问题质量也较高。因此,教师要言传身教,不仅要鼓励学生发现问题,还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为学生的发现问题做出示范。长此以往,在教师的熏陶下,学生潜移默化,发现的问题自然不会表面化、肤浅化。

  2、要发现得有价值。

  问题的发现要“准”、要“精”。对认真思考能解决的问题就不需要提问,要鼓励学生对一些查阅资料也未能解决的问题进行多提问。在学生发现了有价值的问题时,教师不仅要及时的表扬,还要让学生将发现问题的过程与其他同学分享,让更多是学生能发现有价值的问题。

  3、教师要起到好的指导作用。

  学生发现的问题可能在表述上不够准确,在把握上可能也不够精准。此时,教师要进行适时地点拨,指导学生把握关键。在学生闪烁思维火花,却是“雾里看花”时,教师的启发会带来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课堂中,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思维中闪亮的火花,积极引导,把这些有价值的问题应用于课堂教学,为促进课堂更精彩的生成服务。

  书好似读完、看完,但我仍有意犹未尽的感觉。书中谈到的每一个知识点都值得我们再次回味,再次思考。惟有反复不断的阅读,细细体会,用理论联系实际,用理论指导实践,才能更多地理解儿童,走近儿童,走进儿童的心理。

教育心理学读后感2

  本书是以教育心理学为主线编写的,但也用一定的篇幅讲述了学习教育心理学所必需的普通心理学和儿童心理学的有关知识.所谓"教育心理学十二讲"便是针对教育心理学方面的十二个问题所进行的探讨,如关于"教师要学习教育心理学" "人的心理的实质" "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与教育" "学习过程的理论" "学习动机" "学习掌握知识过程的心理分析" "技能的形成与培养" "学生品德形成过程的心理分析" "学生品德不良的矫正" "中小学生的心理卫生" "学生心理的个别差异与因材施教"及"教师心理"等.其内容紧密结合中小学实际,且针对性强实用性强,便于自学.

  可以说,在通读本书后,对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向,原因及研究方法将会有一定的了解,另外关于书中涉及的普通心理学及儿童心理学方面的知识,相信对于理解教育心理学方面的内容也是有帮助的.但是鉴于我们教育心理学的学术沙龙主要关注教学心理.学生心理及差异心理,因此我就主要对本书中有关教育心理学方面的内容谈谈我的理解及感受.

  首先,关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向.心理学作为研究人的心理现象,揭示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其内容是丰富多样的.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体系中与教育工作关系最密切的一个分支,要想知道它是研究什么的,就需要对它的对象,性质,内容,范围和任务做全面的考察和了解. 本书之所以要谈到教育心理学的对象,我想是由于受教育体质发展和心理发展是紧密相关的,所以教育心理学也要联系到体质发展方面的有关问题.

  此外,教育过程也可以说是师生协同活动的过程,而且教师在这种活动中起着主导作用,因此,关于教师的心理学问题,也是教育心理学应该研究的一个特殊领域.而教育心理学的性质应该是由它的研究对象决定的,即"教育心理学是兼有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两种性质,而且是以前者为主的一门边缘科学".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的教育,对心理学的要求也共同点和不同点,这在一定程度上就影响了教育心理学的内容和范围.根据我国的教育方针和目的,我们的教育心理学的内容和范围是完全适应于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的要求的.教育心理学的任务就是揭示教育实践过程中的心理活动的规律和促进整个心理科学的发展.由此可见,教育心理学是以教育对心理学的要求为出发点,以解决教育实践中的心理学问题为目的的.

  其次,关于学习教育心理学的目的.教师为什么必须学习教育心理学呢?归纳书中的观点,我们就可以看出:第一,是因为教师要形成优秀的心理品质必须学习教育心理学.本书所要强调的是,教师只有认真学习教育心理学,才能知道作为一位人民教师,必须具备哪些优秀的心理品质,从而自觉地培养这些心理品质.第二,是因为教师要提高教育业务水平必须学习教育心理学,本书对此作了比较精简的归纳和概括:

  1.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过程中,心理学问题比比皆是.但教师只有学习了教育心理学,才能系统而全面地掌握学生认识过程的规律和年龄特征,才能选择适当的教材,采取相应的措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2.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共产主义品德..学习过教育心理学的教师,就能够掌握学生品德形成的规律,及在各种因素影响下形成的心理特点,按照共产主义的面貌来塑造一代新人.

  3.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因材施教.这就是说,教师了解了雪上加霜的心理,才能助长学生的优点,矫正学生的缺点.教育的作用就在于发掘学生的优点,克服学生的缺点.

  4.可以科学地总结教育经验,我觉得这也是第一点的基础,是为提高教学质量作准备的. 此外,本书还提到了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如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总结法等,可以说从理论上归纳出了研究教育心理学的具体,有效的方法.

教育心理学读后感3

  暑假期间翻阅了《教育心理学》这本书,对于心理学,特别是教师和儿童的心理特征得到一定的了解。学校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景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简言之就是研究学生如何学习,教师如何帮助学生学习,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属于应用心理学的范畴。本书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学校教育心理学的对象、范围和意义,现代心理学的教育观,教育目标和教师发展的心理学分析,认知和社会发展与教育,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原理,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学习的迁移、保持、遗忘,不同类型的学习,影响学习的心理因素,学生的个别差异与教育,教学设计与课堂管理中的心理学原理,学习结果的测量与评定。在大致浏览这些内容后,我觉得受益颇多,暂且写下其中几点感受。

  首先一点,我从感性上认识到教育心理学是一门很博大精深的学问,而不是我以前所想象中的那样简单。比如说处理学生个性和共性之间的关系,怎样从个性中提炼出共性,又怎样在对共性的总结中充分尊重学生个性。还有怎样实现学生学习的最优化,怎样教学才能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不让其对某些枯燥的只是感到厌烦;还有怎样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孩子的不同心理特点对其施以针对性的教育教学方法,如此等等。在书中介绍到了很多不同时代的著名学者的观点,各有利弊,都很值得思考。读了这些,我才逐渐认识到教育心理学是一个备受重视,被广泛研究的学科。

  第二,不光是理论,书中很多地方也提到了怎样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这对于教学的'实践活动有很直接和现实的意义。书中举到了很多这样的例子,让我发现原来生活中很多看似司空见惯的事其实就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成果。比如应该怎样让小学生克服坐不住的问题,还有怎样不动声色的纠正学生的语法错误又不至于引起学生反感。其实对于这些问题我也是早就有所想法,读了教育心理学后,这些原先模糊不清的想法才渐渐明白起来,真的感慨颇多。

  第三,教育心理学提供的不只是一个研究结果,它所提到的更多的是一种研究方法,指导你怎样利用这些看起来书面化的大理论,把他们真正变为指导你教学的利剑。其实每个学生都是特别的,都有值得你特别去关注的地方,而每个学生又都是相似的,都有共性让你总结规律,更好的认识教学。教育心理学所提供的这些科学的研究法我认为不管今后是否从事教育事业都是让人从中受益良多的。原来一直不明白所谓量表是什么东西,现在才开始懂得原来心理学是这样一门精密的科学,要求很强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才能懂得如何从数据中了解人内心的世界。

  第四,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心理学以教与学互动作用为主线,以学习心理为核心,对学习动机、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学习策略与教学策略、学习迁移、智力与创造力、品德心理、群体心理、个性差异与因材施教、心理卫生与教师心理等方面作了较为系统、深入浅出的分析。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具备判断学生是否热爱学习以及引导学生学习的能力。教师是文化的传递者,“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从知识传递的角度来反映教师的重要性。教师是榜样,“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生受教育的过程是人格完善的过程,教师的人格力量是无形的、不可估量的,教师要真正成为学生的引路人。教师要有较强的组织领导、管理协调能力,才能使教学更有效率,更能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要富有“爱心”,作为一名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无私的、平等的,就像父母对待孩子。教师还要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和发展需要。

  教师是学生的心理辅导者。因此,教师必须要懂教育心理学、心理学,应了解不同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选择科学合理的、适合本班学生的学习策略,并在上课过程中多加思考,适时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以艺术的眼光去对待教学,争取精益求精。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一定要认真地贯穿新的教学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新的教学姿态迎接新的挑战,使学生的身心都能得到健康的发展。

  如果,将来我能够有幸从事教育事业,一定好好应用了解到的心理学知识,做一个合格的人类灵魂工程师。

教育心理学读后感4

  最近我读了《好懂好用的教育心理学》第八章如何运用奖励和惩罚?读完后,受益匪浅,感悟颇多。以下是我的读书体会:奖励和惩罚是教育不可缺少的手段之一。奖励会带给孩子自信,带来满足,激发追求更高目标,但也会带来自满,带来盲目自信,从而阻碍孩子的进步。惩罚可以引起孩子内疚和悔恨,让孩子明白这种思想和行为是不对的,从而吸取教训,下决心克服和纠正。因此要正确应用奖励与惩罚。

  一、奖励、惩罚学生要适当

  奖励:成绩很好的学生,取得学习成绩进步的学生,学习态度转变的学生,做了好人好事的学生。惩罚:一是觉得这个学生能够做好的事但是没有做好。老师会怀着一种失望的心态惩罚学生。二是对待那些问题学生,因为他们屡犯错误,屡教不改,老师会怀着一种无奈的心态对他们严厉惩罚。

  事实上差生不仅很少有受奖励的机会,反而是受惩罚的主要对象。为了试着给每一位学生提供或寻找受奖励的机会,为了让更多层面的学生得到奖励,每学期评选一次 “校园之星”活动,诸如“学习之星”“文学之星”“文明之星”“励志之星”“才艺之星”“进步之星”“体育之星”等等。

  二、奖励和惩罚要能触动学生

  现阶段,提倡赏识教育的多、惩罚教育的人少。原因之一是“惩罚”一旦运用不好就容易留下体罚学生的嫌疑。在夸奖声中长大的孩子有的会越来越自信,有的可能会越来越经受不起挫折、越来越不懂得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我在想,赏识教育没有错,关键在于我们不能走极端,表扬和奖励、批评和惩罚都是教育学生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两者不可偏废。我们应该尽可能多地表扬学生,赏识学生,也应该大胆且慎重的惩罚学生。

  在某些方面受表扬的学生会得到肯定与激励,让他更有信心地在这方面做出努力。如果在班级等集体场合表扬一个学生,还能对整个集体的学生起到导向的作用。当众批评一个学生,也会起到警示全班的作用,但也可能会让这个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伤害,从而让他不在乎。

  因此奖惩要注意时效,不等于凡事都要在第一时间内处理,需要捕捉恰当的时机,选择恰当的时机,有时甚至需要等待时机,尤其是对学生实施惩罚。比如,某老师讲课时发现某同学正看课外书,教师立即停下课来呵斥,或者没收书籍,甚至当众把书撕掉,势必会伤害该学生自尊,甚至激怒学生而引发激烈的冲突,当然,也会影响其他同学的情绪,不利于教学顺利进行。因此,此时教师不宜“趁热打铁”,可暗示学生停止看课外书,冷静下来,课后找恰当的时机耐心帮助学生。

  三、奖惩措施要合理

  有的教师认为奖励的量越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就越强烈,积极性就越高;有的教师认为惩罚的力度越大,学生的不良习惯就改得越彻底。但事实上,过量的奖励,无论是精神的还是物质的,都会对学生产生不良后果,如骄傲、轻视他人等;过量的惩罚会引起学生的过度焦虑,易使学生产生对教育教学的反感,甚至逃避教育,厌弃学习。因此,奖罚要适度。

  奖励要适度。要注意奖励面适度,面过小会使人觉得可望不可及,失去主动性、积极性;面过大,会让人感到来得容易,成功感不强,从而不珍惜,表现出对奖励的无所谓的态度。还要注意奖励不求全,不能等到一个人各方面都优秀才去奖励,只要取得了某项成就就应予以某方面的奖励,纵然被奖励的学生还存在其它缺点也无妨。

  惩罚要适度。教师应该明白运用惩罚的目的是要转变学生的态度,从而使学生的学习行为又持久的转变。尤其对学习上的中差生使用惩罚要特别注意防止过度。如果过度,学生的行为会变得消极,反过来又会增大他们产生学习过失的可能性,这时教师往往会感到有进一步使用惩罚的必要,这样就会形成经常对中差生使用惩罚的倾向。

  教育是一门艺术,需要不断的钻研,合理运用奖励与惩罚使我们的教育能起到实效性。

本文标题: 教师不可不知的心理学读后感 博客(《教师不可不知的心理学》读书笔记)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405681.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前四章读后感(哈利波特死亡圣器读后感)施展中国史纲50讲读后感(中国史纲50讲)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