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行诗》读后感,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也许是同一本书、同一个视频,不同的读者也能获得不同的阅读感受。下面,为大家带来“《十四行...
《十四行诗》读后感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也许是同一本书、同一个视频,不同的读者也能获得不同的阅读感受。下面,为大家带来“《十四行诗》读后感”,更多内容尽在,欢迎大家的阅读。
《十四行诗》读后感1大概是由于阅历尚浅的缘故,读冯至的诗很难让我有直击心胸的怅然,往往是反复咀嚼才稍稍磨出点意味。最早知道他是翻过他译的里尔克的《给一个青年的十封信》,印象颇深他在序中说,他时常联想起梵高的一幅名为《春》的画作,那幅画作背景是几所矮小、狭窄的房屋,中间立着一棵树,丫杈间寂寞地开着几朵粉色小花。他说四周是一个极贫乏的世界,在枝干内却流动着生命的汁浆。青年人也如这般,内心和外界是龃龉的,因而显得艰难而孤单。
孤单这种意境是在读他写的十四行诗后又再次得到映照。其时他在西南联大教授德语,昆明是战乱中一处颇难得的静谧。他《十四行诗》的诗句中常常是从一方小窗子向外眺望,里头是窄屋,外头是原野同山路,狭隘中看到的辽阔,这仿若如他曾提及的梵高的那副画作《春》。加利树,或是曲鼠草,从这些细微之物入诗,信手拈来,平凡中却洞见其哲思;谈及歌德、杜甫、鲁迅,寥寥数语映其一生;他写几只幼犬初生,写案头摆设的用具,意趣动人而又引人深思。李广田说冯至是“建立了中国十四行诗的基础”,他的这本小集子在文学史上自有不可估量的位置。
冯至的这十四行诗有着一种脱俗清丽雅致的美,文字干净,寻章摘句都能出人意表。他写“在黑暗中吠出光明”,一反天狗食日的吞噬,化而成叫人又有了希冀;他写“歌声从音乐身上脱落,归终剩下音乐的身躯,化作一脉的青山默默”,意象由声感转入视觉,由虚物化作实体,不免令人赞叹;他写“象整个的生命都嵌在,一个框子里,在框子外,没有人生,也没有世界”,错综复杂,然捕捉精妙得当。这些奇异的意象,不敢说得益于诗人的天才,但一定是“明察秋毫”的结果。同法国的浪漫相异,德国向来是个严谨的国度,冯至有中国文人的气质,却又在德语思维中浸染,执着于理性,思考人生同世界万物,他是抒情诗人,但又不仅止乎情。他观乎自然,草木皆有灵性,而总由物及人,看似孤寂的诗句,却又总带着点引人前行的曙光——“寂寞的儿童、白发的夫妇,还有些年纪青青的男女,还有死去的朋友,他们都/给我们踏出来这些道路;我们纪念着他们的步履/不要荒芜了这几条小路”,收笔的那一刻每每令人松了口气。倘若文学真有如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净化”功能,那么或许冯至的诗便是一个典型的范式。他哀伤却不颓废,冲淡却不绝望,时值抵抗日军民族危亡,而他的诗句却难以捕捉到融入时代号角的零零碎碎,但焦灼感,对生命的追问,确不曾停歇。
这些诗成于一九四一年,书毕冯至即大汗淋漓重病一场,仿若耗尽了元气。冯至在这些诗中写天气、写山野、写小径、写水,写自然界的一切造物;写名人、写农妇、写城市,写具物,写一切形形色色的人、事。书写的过程亦是思考与追问的过程,他将那些于他人生有所启示同营养之人同物什化入诗中以示“感谢”,他将这些意象作为记忆同创作的始发点铺展叙述,时间同空间的纵横线交织而行,生命的永恒,宇宙的广博,光和时间年轮。人类自始即是不具安全感的个体,从丛林状态到契约社会,个体仍旧是个体,孤独仍旧是不更变的命题。这种不安全感是在时间的流中渐渐显露而出的,原以为熟悉之物却忽然间觉察似乎从未相识,“不要觉得一切都已熟悉,到死时抚摸自己的发肤/生了疑问:这是谁的身体?”急促的不安便是人类共有的表面却也是最深层的恐惧。
冯至揭下了令我们感到恐慌的面具,却也抛出了枝条给我们指了一条明路(尽管只是一个愿景)——“向何处安排我们的思、想?但愿这些诗象一面风旗/把住一些把不住的事体。”这诗句或许亦是冯至创作的告白,惟其所思所想,化而为文学、艺术,方可安稳,方可永存。
《十四行诗》读后感2冯至是一个沉稳的人,他的诗也沉稳。早期的情诗很受新月派的影响,风格轻清。他的最好的作品是二十多首十四行。十四行诗,中国人写了不少,其中大多是新月派诗人写的。在当时,打倒了旧体诗后,新月派提出了新格律体,最方便的是直接拿来西方的格律。最早的十四行好象是闻一多写的。此体写得好的,除了新月派一干诗人外,就是梁宗岱,再就是冯至。冯至后出,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冯至的《十四行集》一出,登时把以前的十四行都比下去了。这二十多首十四行,或咏物,或咏人,几乎没有情诗,显得大气,非同一般。读过他的诗,才觉得新诗并不只是鸳鸯蝴蝶,哥哥妹妹,也可以象旧体诗那样,回味无穷。十四行正体分两种,分别是意体和英体。英体前三段都用交韵,后两段作“尾声”用随韵;意体则前两段用抱韵,后六行分两段,可用二至三个韵,但每两个韵间距离不得超过四行,韵脚安排可随意。一般每行的顿数一致,用汉语写字也最好一样多冯至的十四行对顿数很严,字数上时有增减,但还是十分严谨的。
《十四行集》不仅代表了冯至诗歌创作的新成就,也代表着十四行体在中国的最高水平,冯至的《十四行集》是中国十四行诗成熟的标志。
1、 诗人关注国家、人民和人类、宇宙的根本问题。
2、 表现出了对诗情哲理化的追求,能从敏锐的感觉出发,注重从细节着眼捕捉诗意,在日常的境界里体味出精微的哲理。
3、 善于进行艺术的节制,内敛有度,不露“锋芒”。
4、 利用十四行诗结构上的特点保持语调的自然,堪称十四行体中国化的成功实践。
《十四行集》之十六本诗一开始即言明我们的人生经验,我们所经历过的任何事物,终将成为我们生命中的一部份,这也是本诗一而再,再而三所强调的意涵,「我们走过的城市,山川都化成了我们的生命。」正是此描述。
而「哪条路,哪道水,没有关连,哪阵风,哪片云,没有呼应」和「我们的生长,我们的忧愁是某某山坡的一种松树,是某某城上的一片浓雾」在意义上遥相呼应,也可以说后者是前者的解释,这在说路、水、风、云之所以有关连有呼应,正是由于那儿有着我们的生长,我们的忧愁,充斥着人生经验,已成我们生命中的一部份,而之所以那儿充满那么多回忆,也是由于那些是我们人生经验的发生地,就好比在巷子口被狗咬了一下,从此经过那都会不经意地「停、看、听」方始离去。所以这正说明这些事物是有关连的,因为同样都是我们经验的投射。
而最末「我们隋着风吹、隋着水流,化成平原上交错的蹊径,化成蹊径上行人的生命。」与「我们并立在高高的山巅化身为一望无边的远景,化成面前的广漠的平原,化成平原上交错的蹊径。」这两部份首尾呼应,而且皆应用了排比、类叠的修辞法,其意义也就是说,既然我们自小到大的人生经验及经历散布在大自然的每处,那么我们整个人的精神不也就等同于这世界的每处,四处皆然。
读冯至的《十四行诗集》要抓住"生命的体验"这一环节。在本诗里,诗人选取了一个特定的视角--高高的山巅,站在那里,于一呼一吸之间,体验着风吹水流式的生命感应。试还原诗的情境,想象自己也身处于高高的山巅,细细体验:自我生命怎样融化入大自然,达到物我一体"的境界;那流动着的生命(水,风,云,雾……)如何凝定在生命的静态(山,平原,路,树,蹊径……)之中……
《十四行集》之二十六.这是另一种生命体验:如何看待我们自以为已经熟知的外部与自我世界?阅读此诗要抓住几个关键词语:诗的一开始就提出"熟路"这样一个意象,然后不断以"隐藏"、"生疏"、"迷途"这样的抽象词语加以颠覆,自然引出第三节的意念提升:对"身边"的"事物"要保持一种新鲜的紧张感,不断有"新的发现";最后一节更是引向"自己":连自己的发肤属于谁都是可以提出疑问的。 反复吟诵这两首诗,以体会"诗与思相结合"的"沉思的诗"的韵味。
《十四行诗》读后感3诗歌是绿原看世界的生命瞳孔,也是他生命的原点。循着诗意,他能走进全世界诗人的心灵。通过诗歌解读《读冯至的〈十四行诗〉》,绿原已经进入了冯至《十四行诗》的灵魂:诗歌的本原性的孤独,诗性的体验和对生命存在之思的感动。
1941年冬天冯至创作了十四行诗,它使作者把主观的生活体验升华为客观的理性,理性中又蕴蓄着深厚的感情。冯至接受过擅长哲理思辨的里尔克和歌德等德国文学家和思想家的熏陶。诗歌的神灵厚爱孤独,《十四行诗》创作时期正是他现实生存中孤独体验最为深刻的时期。冯至的《十四行诗》是诗与哲学交融的现代主义之作,《十四行诗》特别突出本源性的孤独,一种耀眼的精神性。它不是里尔克的神秘主义或纯粹的形而上学的理性思辨,而是富有中国本土主义特征的孤独、骄傲的展示。
绿原的解读诗写于90年代,他同样面对着理性的思考,经过历史的变迁、社会的风澜、生活的反反复复,幽幽暗暗之后,以一种回望式和审视式的姿态进行的思考。绿原是一个自觉地投入到社会生活搏斗中的诗人,有一种和时代并进,坚韧的内在力量。狄尔泰在《诗与体验》中说:“诗与精神世界密不可分,只有体验才能将活生生的生命意义和本质穷尽,只有通过体验,人才能真切而内在地置身于自身生命之流中,并于自然的生命融合在一起。”真正的诗人是把自己的全部生命和无限的诗意凝结到诗歌里,深入世界的本质,达到人性的深层。90年代起,对于绿原的诗歌,人们认为“它们更多的是心灵信息的传达,是生命哲学的幽思,是对各种复杂人生体验的反刍,是对智慧的抵达。其中有寒江独钓似的孤独,也有‘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从容,超迈高蹈,舒卷自如。”诗人晚年对理性的观照,正体现了一位老诗人的冲淡的睿智,也正是一个诗人炉火纯青的时候。透过诗歌对诗歌的解读,我们将看到诗人博大悲悯的情怀。
我精心推荐
求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的读后感,急!!!
求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的读后感,(要一千字以上)急!!!莎士比亚同时代的人多把十四行诗献给自己的情人,莎士比亚也有些诗作是献给一个他称之为黑肤女郎的,但仅有25首,其他100余首十四行诗都是献给一位年轻朋友的。这说明在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中,友谊似乎比爱情的地位更高。这不足为奇,重友轻色的心理在当时十分普遍。正是在这种友谊至上的心态下,莎士比亚用诗歌的形式盛赞友谊是人生最美好的无价之宝。
在莎士比亚十四行诗集中,第一部分中所涉及到的年轻朋友究竟是谁,始终都是众说纷纭,普遍认为是莎士比亚惟一的庇护人南安普敦伯爵。莎士比亚在献上两首长诗之后,对十四行诗又情有独钟,于是写来送给与他友谊日深的南安普敦。除了借诗传情外,莎士比亚的另一个目的更为急切,南安普敦伯爵年轻英俊、风流倜傥,但是不愿意让婚姻套牢,而他的母亲却希望儿子尽快结婚生子,以保证家族兴旺。于是伯爵夫人委托莎士比亚进行规劝,这样便诞生了一组以敦促尽早成家传宗接代为主题的十四行诗。但年轻人对于年长者的劝告往往置之不理,以致引火烧身,追悔莫及。南安普敦后来的经历就证明了这一点:1598年2月,不安分的南安普敦与女王的侍女伊丽莎白·弗农私通,致使她怀孕,被迫结婚。女王对于那些破坏了她的宫廷侍女贞操的人一向毫不留情,南安普敦大概害怕遭到惩罚,撇下怀孕的妻子去了欧洲大陆。在巴黎他参加网球赛赌博,结果输的身无分文,到11月妻子生下女儿后,他才不得不回到伦敦。如此看来,假设当初南安普敦接受莎士比亚的劝告,按部就班地攀一门高亲结婚生子振兴家业,就不会落到后来这样的狼狈境地。
在126首歌颂友谊的诗歌之后,诗人的创作热情又因一位“黑肤女郎”激发而起,他极口称赞自己对情人的忠实爱情。在那个时期,无论肤色黑、头发黑,还是眼睛黑都不时髦,都不符合当时人们的审美眼光,但诗人却赞美情人的黑:
美的本质是黑,我将如是赌咒,
一切与你肤色相悖的都是丑。
——(第132首)
可见诗人对黑肤女郎的感情达到何等痴狂的地步!但他的真情并没有得到爱的回报,她是个生性放荡、水性杨花的女人,对诗人并不忠诚,她后来诱惑了诗人年轻的朋友,造成了双重的背叛。诗人的内心既痛苦又矛盾,他对友人语重心长地说:“你占有她,并非我最大的哀愁,可是我对她的爱不能说不深,她占有你,才是我主要的烦忧,这爱情的损失更能使我伤心。”最终,诗人以宽容之心挽回了与年轻朋友的友情,二人言归于好。
如果说从十四行诗中我们可以看到诗人的情感世界,那么这个世界就是一个真、善、美统一的世界。诗人在这些歌颂友情与爱情的诗歌中,提出了他所主张的生活的最高标准:真、善、美及这三者的结合。
参考资料:http://biz.ynet.com/view.jsp?oid=5772138&pageno=1
《十四行诗·塞万提斯》读后感|赏析
夜晚是那样悄然无声,
世人都投入甜蜜的睡梦。
我却诉说着无尽的痛苦,
气球苍天和格洛丽倾听。
朝阳正在缓缓地露面,
东方之门透出绯红的光焰。
我连连叹息,声声啜泣,
昨夜的哀怨有增无减。
太阳登上它灿烂的宝座,
万道光芒向大地直射。
我泪水潸潸,泣声哽塞。
夜幕重降我又重罹伤悲,
辗转反侧,肝肠欲摧,
上天不睬,她不应对。
(董燕生译)
注释:
格洛丽: 希腊神话中的鲜花女神。
【赏析】
米格尔·德·塞万提斯一生命运坎坷,充满传奇色彩,参加过西班牙海战,在阿尔及利亚度过多年俘虏生活。作为西班牙人文主义文学的杰出作家,塞万提斯的文学成就主要在小说方面,名篇包括《训诫小说集》、《堂吉诃德》。但与此同时,这位作家也同样展现了非凡的诗歌才能,许多优秀的诗歌作品大多出现在他的巨著《堂吉诃德》中。《堂吉诃德》以奇特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而著称,这在《十四行诗》中也有鲜明的体现。
这是一首主题鲜明,基调忧伤的彼特拉克十四行诗,整首诗歌可分四个诗节,前8行韵脚为abba abba,后6行为cde dce。全诗暗含着两条线索: 一是深受煎熬的主人公的心理活动描写,是明线;另一条与时间紧密联系,是暗线,两条线索相互交叉,前后呼应。
第一诗节,前后诗行对比强烈。宁静的夜晚世人们在梦中熟睡,而主人公却难以入眠,向上天和女神格洛丽诉说自己的痛苦。主人公的痛苦,也许是感到生命短暂,青春易逝,抑或是情感上的离别之痛。格洛丽是希腊神话中主管鲜花的女神,而鲜花代表了青春、美好的年华和男女之间的爱情。
第二诗节,时间上发生了变化,黑夜过去,朝阳升起。但是与之形成鲜明反差的是,主人公的哀怨没有消退,而是有增无减。
随着时间的一步步推移,太阳从显现、升上当空到黑夜的重新降临,我们可以发现,主人公的悲伤是一步步加剧了,从小声啜泣到喉咙嘶哑直到最后的肝肠寸断,层层递进,从而使诗歌的主题得到不断的深化。
诗中的太阳,象征着活跃的生机和蓬勃的生命力。然而,人生短暂,韶华易逝。这是包括塞万提斯在内的诗人所关注的永恒话题。奥维德年华似水不复返以及玫瑰凋零只剩被遗弃的刺丛的警告,赫里克关于“时间老人总在飞跑;/今天还向你微笑的蓓蕾,/明天就会死掉”以及“一旦血气枯竭,只怕/时光一天天恶劣”的劝戒,马维尔关于对羞涩的情人在坟墓的交欢、慢吞吞咀嚼青春的时间以及飞奔的插翅的时间的战车等玄学的奇喻,其重大的主题都是时间。时间具有强大的破坏力,它赋予人以生命,而死亡,却是生命不可避免的终结,人类摆脱不了的命运。因此,“上天不睬,她不应对”——诗尾的这种结局终究不能挽回,从而加深了作品的悲伤气氛,由此折射出诗人的悲观主义人生观,留给我们深深的思考。
(汪璐)
十四行诗的写作背景
十四行诗爱的主题
有关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爱情,是莎士比亚一生的关于爱情的感悟,有着自己的生活经历,也有着关于自己的爱情的想象。我们也许弄不清楚爱情真正的模样,但是,用一颗真、善、美的心对待爱情,这样的爱情,一定可以散发出自己的美丽。
《爱是亘古长明的灯塔》
我绝不承认两颗真心的结合,
会有任何障碍;爱算不得真爱,
若是一看见人家改变便转舵,
或者一看见人家转弯便离开。
哦,绝不!爱是亘古长明的灯塔,
它定睛望着风暴却兀不为动;
爱又是指引迷舟的一颗恒星,
你可量它多高,它所值却无穷。
爱不受时光的播弄,尽管红颜
和皓齿难免遭受时光的毒手;
爱并不因瞬息的改变而改变,
它巍然矗立直到末日的尽头。
我这话若说错,并被证明不确,
就算我没写诗,也没人真爱过。
《我怎么能够把你来比作夏天》
怎么能够把你来比作夏天?
你不独比它可爱也比它温婉
狂风把五月宠爱的嫩蕊作践,
夏天出凭的期限由未免太短
天上的眼睛有时照得太酷烈
它那炳耀的金颜又常遭掩蔽
被机缘或无常的天道所摧折,
没有芳艳不终于凋残或销毁
但是你的长夏永远不会凋落
也不会损失你这皎洁的红芳
或死神夸口你在他的影里漂泊
当你在不朽的诗里与时同长
只要有人类,或人有眼睛,
这诗将长存,并赐给你生命。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