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著作读后感,读完一本名著以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快来参考读后感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我帮...
教育教学著作读后感
陶行知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以毕生的精力,批判旧教育,探索新教育,致力于教育改革并付诸实践。对于我们基础教育工作者来说,我们应该努力学习他的教育思想,服务于我们的教育事业。我有幸拜读了《陶行知教育名着》,它犹如一丝曙光,引领着我走出教育的误区,走向光明。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让我深感教育原来是如此的美丽。以下是我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一些体会: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陶行知讲生活就是教育,是对杜威“教育即生活”的`改造,杜威“教育即生活”的本意是“教育即生长”,教育即“人的心智,才能的不断增长和完善,教育是对学生经验的改造。”而陶行知认为“生活即教育,是承认一切非正式的东西都在教育范围以内,这是极有力量的。”同时陶行知又认为“好生活就是好教育,坏生活就是坏教育,是认真的生活,就是认真的教育。”这就要求我们有选择地生活,选择生活就是选择教育,不是把教育简单地生活化。任何生活都是教育,但任何生活不都是我们理想的教育。只有“健康的生活”才是我们健康的教育。“生活教育”另一层意义是人类需要什么,我们就教育什么;社会需要什么,我们就教育什么;人生需要什么,我们就教育什么。学生需要面包,我们就得过面包生活,受面包的教育。学生需要恋爱,那么我们就对学生进行恋爱教育,学生进入青春期,就对学生进行青春期教育。 “生活教育”可以找到现实需要的根基,“生活教育”也是学生需要的教育。在每年对学生的教师教学情况的调查中发现,学生喜欢同现实生活、学生生活有密切联系的知识;学生喜欢能用生活的事件来解释学科知识的老师。
因此,以后在平时的教学中,我要积极创设情景,从学生的兴趣出发,选择富有生活气息的内容进行教学,“寓教于乐,情景创设”。在教学中大胆鼓励,积极引导,唤起学生的参与意识,促使学生投入到教学中来。
“爱满天下”是陶行知先生毕生追求的教育真谛,“热爱每一个学生”是先生的第一面大旗。在教学中,教师常忽视学生的心理感受和情感体验,至于学生愿不愿学,是否开心快乐,不为教师所关心。无论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还是在教学方法的采用上,都充分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教育是人与人的交流,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互学。陶行知先生说得好:“处处是创造之地,时时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相互平等尊重,教育不只是教师把书本知识传授给学生,更不是教师把做的道理填鸭式地交给学生。新课标的实施,改变了以往的那种师道尊严,新颖的师生关系正在形成。我在实践教学中,经常进行师生互动,教师可以到学生中间,充当他们的一员。在新课程教学中,教师唱独角戏的现象少了,与学生交流、沟通、合作、互动的现象明显多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正在凸现,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以上都是我的一些肤浅的见解,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努力把这种理念贯穿在自己日常的教育教学中,体现在自己的每一堂课上,体现在自己的每一天的教学生活中。教育之路漫漫而修远,让我们怀揣一颗对教育、对学生真挚的心,在实践中慢慢解读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念。
《面向个体的教育》读后感
阅读《面向个体的教育》仿佛是武陵人闯进了桃花源,在桃花源里生活,“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是封建社会作为一个文人的理想国。而我们作为一生奋战在普通高中的教育人,我们仍然是遵循孔夫子的教导,尊奉“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为自己的教育理想。在李希贵先生所著的《面向个体的教育》一书中,我们仿佛来到了一个属于我们教育人的理想国——北京十一学校,观摩到在一所班级授课制的中学里,实现因材施教的一种理想的教育范式。
这种教育范式不是李希贵先生的原创,而是国家教育部实施新课程改革的明确要求,20xx年在广东省的深圳中学,我就已经参观了这样的类似范例。李希贵先生是作为一名校长,通过这本著作将其新课程建设和实施过程中的体会和发现精彩的展现出来,帮助我们解读国家教育部实施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我们必须清楚的认识到:深圳中学、北京十一中学的教育范式类型,也是国家教育部对我们的要求,也是我们江苏省沭阳高级中学教育范式的发展目标!我们绝不能学武陵人,到桃花源中一游,感叹一番,登船还家,依然故我。而应当通过阅读《面向个体的教育》明确目标,对照反思,发现差距,奋起直追。
我校新课程实施以来根据学校自身特点,设计了自己的以因材施教为目标的新课程体系建设目标,确立“以人为本,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办学理念;“尊重差异,包容发展”的育人理念。“弘毅致和,追求卓越”的沭中精神。其建设过程分三步进行:
第一步是构建“定向——结构——活动”主体性课堂教学范式,并开发各个学科、各种课型的教学模式和操作规范,打造符合新课程精神的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先展后评的高效课堂。
第二步是加强学科建设,按照新课程建设的要求,强化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科实验室建设,新建成语文(印咸书屋)、历史、地理等学科教室,数学、生物学科分别申报并被确立为江苏省和宿迁市的课程基地。
第三步是强力推进我校的校本选修课程建设,从学校自身发展出发,借鉴儒家经典《中庸》中关于“中和”的论述,提出通过打造“致和课程体系”实施“致和教育”,其体系包含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校本化实施、校本课程开发等,这些课程在社会实践、人生体验、科普知识、传统文化、工艺制作、学科兴趣等诸多方面为学生提供可选择的、多样化发展平台,“尊重差异,包容发展”,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和谐而有个性的发展。本学期以来的工作重点是依托我校的省市课程基地硬件设施和网络平台,发挥教科研的导向引领作用,强化落实,将工作目标分解细化到高一、二年级具体学科备课组。
三个步骤同步推进,目标就是建设具有我校个性特色的在新课程背景下的以因材施教为目标的教育范式,通过学习李希贵先生的《面向个体的教育》,如同听取一位先行者、过来人的言传身教,其中鲜活的探索经验、案例解读、教学感悟对于我们都极具启发和导向作用,值得我们每一位教师和各级管理人员深度阅读、反复揣摩,以便更加明确我们的工作目标、坚定我们的工作信心、提升我们的工作效率。我们每一位同志都应当结合自身的工作职责积极投入此项意义深远、刻不容缓的伟大工程中去,并在内心经常问自己,因材施教,我们已做到了第几步?
《面向个体的教育》读后感2开学四天了,每天备课,上课,忙忙碌碌的,每天都有各种情绪。每日课后走在回家的路上,我都不自觉的进行反思,反思自己今天的课堂中,有做的不够的地方,反思如何才能做的更好。也许这种自我反思在自己的范围内太封闭,但是我还要向老教师们去学习优秀的经验。我读了李希贵老师的《面向个体的教育》,有了一些小小的感悟。
李老师在书中说“不要把学生培养成和自己一样的人。”是啊,我非常赞同他的观点。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着自己独立的个性和爱好,和不同的精彩人生。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放手才有更多的教育机会,对于“放手”这个词的理解,并不是放任不管,而是尊重并相信学生,给学生更多的时间、空间,和自主权,让学生观察、思考、发现、创造,体验活动的乐趣,教师要把握大的方向,并给予指导。
俗话说:“多读书心中有主,多写笔下就生花。”教师要多鼓励学生阅读他们有兴趣并且能够培养他们内在文化素养的书籍。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
选择一种合适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学习。在教育的过程中要不断的寻找和完善,找到适合的教学方法。所以,我在教学中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特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努力创设出一种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和各种教学情境,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和练习。
《面向个体的教育》带给我很多的感触,也让我明白教育和学习一样是长时间的事情,不应该带有功利心去看待,我要多读书,多向周围的老教师学习教学经验和智慧,使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优秀的教师。
《面向个体的教育》读后感3李希贵老师的这本书相当于一本精彩的教育思想集锦,许多教育观念都给人启迪与深思,相信很多老师都是边读边用笔作着批注,嘴里还念念有词:“嗯,有道理,有道理。”作为一名资历尚浅的小教师,读完这本书最大的感受就是两个字:叹服。谈教育思想、教育见解,我肯定不如李希贵老师皮毛,因此只能谈谈里面有一点点共鸣的地方。
在这本书《平等对话,教育才真正开始》一篇中,李希贵老师讲到这样一件事:一位曾做过二十多年班主任的老师告诉我,在不当班主任之后,他与一位同学的谈话整整进行了一个下午,但还是没有多大效果,因为这位同学不以老师说的为然。这位老师告诉我,这在过去他做班主任时是不可能发生的,那个时候的谈话一般15分钟就能解决问题。
我相信这种体验每个当过班主任又当过普通科任教师的老师都有体会,在我们学校,每个班都设有班主任,班主任就管理着这个班的一切事务,甚至当其他科任老师上课时出现学生状况都会让班主任来解决,所以班主任都会有所埋怨:科任老师是干什么的,为什么不解决自己课堂上的问题?而科任老师呢,也很无奈:不是我们不想管,而是学生根本就不听,好一点的学生还能左耳朵进,右耳朵出给点面子听着,不好的学生则当场顶撞,给老师甩脸,都能把科任老师当场气得晕倒,久而久之,很多科任老师就对很多不好的问题视而不见或者将问题丢给班主任。于是班主任就成了繁忙的救火员。
这里面有很多问题,但很重要的一个问题是:为什么学生听班主任的话,而不听科任老师的话?我想这无非就是“班主任”三个字的威力,学生虽然不懂得班主任三个字的准确含义,但他们非常明确地知道班主任就是直接管着他们的“领导”。有时候我们老师常常开玩笑说学生都非常精,学校里哪些人是领导,要有礼貌;什么场合很重要,要好好表现,学生无比地清楚。
在班主任面前一个样,在科任老师面前又一个样?到底哪一个才是学生真实的自己,有时候我们只是用某种“头衔”或权利压制住一个问题,但并没有去关注学生真实的自己。所以才会出现不同的学生自我表现,这样的教育实际上是更危险的,它只会培养出一群屈服于权利、不分事理的公民。
李希贵老师说:在以往的校园里,我们按照行政组织的构架,把学生划分在一个个行政班里进行管理。在威武的管理大棒面前,每一个人首先想的就是保全自己,于是,学生们表面上变得很乖,而内心想的到底是什么,却很少有人追问。学校就这样把一批又一批看上去规规矩矩的学生送出了校门,任由他们在社会上暴露自我。教育在校园里也就失去了应有的机会。
所以我想说,当一个孩学生只听班主任的话,不听科任老师的话时,班主任先不要沾沾自喜,反而要有担忧意识,去了解真实的他,你对他施加的教育影响他是否接受,还只是盲目屈从于“班主任”这一行政头衔;当学生在重要场合、领导面前有礼貌、表现佳的时候,我们不要盲目欣喜,而是要了解不同场合下的他们,对待学校的食堂阿姨、清洁阿姨及任何一种人,能不能做到最基本的尊重和礼貌。
我们的教育是培养独立的、真实的、合格的公民,任何时候都能遵纪守法,尊重每个人,而不只是盲目屈从于某些东西。
《面向个体的教育》读后感4暑假期间,认真阅读了北京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老师的《面向个体的教育》一书。此书为我这个站在班主任工作起跑线上的人指明了奔跑的方向,以下两点感触颇深。
发现非正式表扬的魅力
在所有的管理行为中,评价是一项需要每一位管理者特别小心的事情,因为它本身的高利害,也因为评价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需要慎用。而“非正式评价”尤其是“非正式表扬”的运用在教育教学上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李希贵校长在书中讲到了这样一位领导,他常常在你做了一点什么事情之后向你伸出他的大拇指,以至于被业内人士私下敬佩地称为“大拇指领导”。你的一项变革、一点经验,甚至一篇文章、一次发言,都有可能获得他“大拇指”的肯定。虽说是没有任何奖金、证书的表扬,却激励着大家不断前行。事实上,这样的“非正式表扬”在日常的教学中也可以很好地运用。书写生字时对学生个别笔画的肯定,朗读课文时对学生情感把握的褒奖,思考独到时及时的鼓励,都时时鼓舞着孩子们,激励着孩子们。
印象最深的是身边有这样一位老师,坚持为每一位孩子过不一样的生日。他和家长们一起,收集孩子从小到大的照片做成影集,让班里其他孩子通过各种形式为他留言送祝福。还会亲手写一张贺卡,将自己的爱都写在了上面。不管过程怎样,相信这份真情的力量是无穷的。虽然我们还不能做到面面俱到,但我们可以尝试着选取真实、可信的一点,让“非正式表扬”的潜能无限放大。
放手才有更多的教育机会
很多老师和家长都有这样的感觉,对于学生初入学时的不知所措、不适应,他们表现出更多一倍的担心和焦虑,那么,随之而来的是一手包办,不给孩子留空间。这样做,看似避免了无措的发生,其实只是将这样的不适应、不成熟的状态延迟而已。就像刚学走路的孩子,如果家长始终不给予孩子独自行走的机会,那他将永远也无法长大。如自然也就丧失了培养他们自主、自立的机会。
我想最困扰老师们的就是学生的安全问题了,而“电梯”一词最近一直是热门搜索词汇,这本书中就有这么一个关于“电梯”的小案例:有些学校在屡禁学生乘坐电梯而不见效的情况下,在电梯上装上了限乘装置,只有持有刷卡权限的老师才能乘坐。硬件设施一改,似乎解决了长期以来让学校担忧的安全问题,但同时也失去了教育的机会。李希贵校长说,如果我们不能在乘梯和禁梯这一矛盾冲突的情境中,让学生明白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该如何使用资源,不让学生从内心明白在一个团队中如何以合理的方式尊重应该尊重的人,有一天一旦遇到类似的问题了,他们将仍然是令人头疼的一群。试想,这样的生命体验怎么能舍弃,很多能力的培养都在是问题中发展,在错误里成长起来的。这样好的教育机会,我们怎能错过!
不管是“非正式表扬”还是“学会放手”,都需要我们去用心去理解每一位孩子,发现他们的细微变化,及时地引导,感受他们的需求,适时地帮助,相信孩子的能力,相信成长的力量。
《面向个体的教育》读后感5在没有接触李希贵这个人之前,我就已经听过他的“语录”,比如“当学校把教师放在第一位的时候,教师也会把学生放在第一位”、“把简单的事情天天做好,就是不简单”、“没有仓库的学校是一种理想,它其实是想告诉人们,学校里不应该有库存起来的资源”、“跳出教育看教育,需要擦亮我们的第三只眼睛”等等。这个暑假里,我从《面向个体的教育》里真真切切地领略了李希贵博大的教育思想,并从中得到了不少的震撼和启发。
李希贵是现任北京十一学校校长,历任教育部基础教育评估中心主任,同时也兼任国家督学、中国教育学会理事等等。他先后主持多项国家级课题,其中《语文实验室计划》被列为国家教育部、人事部“特级教师计划”,并获山东省人民政府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但纵使头顶着这么多闪光的头衔,却反而使得他的师生观和教育观更加瞩目。
一、师生观
北京十一学校里,李校长高举“学生第一”的大旗。为了创建孩子们向往的理想学校,他们让选择成为学校的主题词,帮助学生选择适合的学习方式,让每一个人都成为自己的CEO。班主任成为了主任导师,和其他几位担任导师的相关老师组成一个教育团队,分别负责学生的人生导航、心理辅导和学业指导。而教师在学校的办学目标实现过程中处于第一位,才会协助校长落实他心中教育理想。“我认为关注学生应该先从关注教师开始。教育是塑造人的事业,塑造学生美好的人生。这个目标,只能通过教师来完成。”“用幸福才能塑造幸福,用美好才能塑造美好。任何关爱,只能通过人的传递,才显得真切、动人,谁都没有办法改变。一位教师,在校园、在课堂举手投足间,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他可以春风化雨,也可以让学生‘近墨者黑’。”
二、教育观
一次,在高一新生的录取中面临着一个两难选择,一位在马术方面已经很有造诣但中考成绩差距很大的学生报考了十一学校。是录取还是放弃?学校校务会经过讨论,打破常规录取了这样一个“特殊的.孩子”。他们的想法就是宁肯放弃百分之百的重点率,也要为各类不同个性的学生创造更多的机会,要为老师们的教学创造更加宽松、和谐的氛围,将学校真正建设成一所属于孩子们的学校。“教学大纲、教科书规定了应给予学生的各种知识,但是没有规定应给予学生的最重要的一样东西,这就是:幸福。我们的教育信念应该是:培养真正的人!让每一个从自己手里培养出来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自己的一生。”这是苏霍姆林斯基的话,也是让李希贵至今感到震撼的话。
身为一名幼儿园老师,我也应该从关注孩子本身开始。我们要用一双慧眼发现那棵树,那棵树一定与这棵树不太一样,有的需要在天空挺拔,有的则需要在河边茁壮,有的习惯于云山雾罩,有的却渴望阳光普照……发现那颗树,需要我们提供适宜的土壤、水份、气候、养料,需要一个适宜的生态环境,需要我们的教育情怀。“我深切地感受到,当我们的孩子每一个都焕发自我潜能,发挥自我价值、成为最好的自我的时候,我们的教育就真的赢了”。这是李希贵校长的切身体会,我想,《面向个体的教育》一书,定会让我们换一种理念、换一个思路,换一个视角来看我们的孩子,放大教育的的智慧和力量,以塑造孩子美好的人生为方向而奋斗!
《面向个体的教育》读后感6今年9月份新入学的高一新生会与以往有一个很大的不同,他们是将是参加河南省新高考的第一届学生。即便是教师,面对迎面而来的新高考心中也有一些打鼓。虽然听到不少消息,但总是缺少具体的参考。恰逢此时读到了李希贵的《面向个体的教育》,让茫然与忐忑的心中多了一份希冀。
在我读来,十一学校像极了帕夫雷什中学。那种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学生更好的发展而确立的氛围是如此的相似。这种氛围常常会激发出纯粹的“教书育人”的情感,以至于看着书便不由自主的想象:如果我就在这样一所学校里任教或者是这里的一名学生,会是一个怎样的场景?同时我也期待着十一中向着这个更高、更好的方向发展。
几乎每一篇文章都能拨动我的心弦,引起我的思考。其中有一篇《少一些抽签,多一些选择》是让我感触比较深的。原因在于我自己就经常这么做,而且由于好操作、对每一个人机会均等,一直以来都被我奉为圭臬。慢慢的我的学生们也习惯了这样的方式。而我自己的思考也就到此为止了,从没有想过要继续往下再走一步。
而读完文章,则像是受了当头一棒。虽不是体无完肤,但确实相去甚远。在简单、直接的过程中,我们有没有在传递“听天由命”的意识?有没有错失了教育的机会?有没有更有效、更有意义的方式?这些都将成为我要思考和实践的问题。
如果不是阅读,那么我可能还在那个沾沾自喜的状态。也是阅读让我有了和更高境界的人对话的可能。
另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在走班制的前提下,十一学校4000余名学生就有4000余张课表,构成1400多个教学课堂,这其中甚至包含了马术(一个我只在电视上才见到过的运动)。这不只是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的问题,更是能力问题。这不得不让我感慨,环境限制了我的想象力。这是我无法想象的。
我们每一阶段的努力其实不必等到将来好多年后再显示出差别,在下一个阶段就会显现。今年焦作市有科协组织的高校夏令营,去厦门大学、武汉大学等学校参加。名额有限自然是择优而取。这就是高中阶段的努力程度带来的差别。对应的,听说省实验马上要选拔参加清华、北大夏令营的学生,你看,初中的努力在高中也体现了,只有初中足够优秀的人才能进这个学校,才能去争取这样的机会。
不必怨天由人,不必自怨自艾,努力奋斗,至少我们都会收获一个更好的自己。
《刻板印象》经典读后感有感
《刻板印象》读后感(一):你也曾因偏见困扰过吗?
你有过在不了解事实的情况下,就凭自己的主观意识,评价过一个人、一件事或者一件产品吗?
又或许见过、听过,有这么一类人。在一些失误面前,会被人误会,被人无端扣上帽子,最后成为失误结果的承担者?理由是,他们看起来就会犯错。这些主观评断,可以说成是“偏见”,也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刻板印象”。
什么是“刻板印象”?
大概意思是指人们对某个人或者事物等特定对象,通过对相关信息的窜连整合,凭个人经验,形成一种固有的看法和观点,并且把这种观点广而告知出去。让特定的人或者事物被标签化。
《刻板印象》 [美]克劳德·M·斯蒂尔
美国作家克劳德·M·斯蒂尔在《刻板印象》一书中说道:刻板印象是一种无所不在的社会效应。在不知不觉中刻板印象对人们的心理和行为可以造成阻碍。
比如,有时候哪怕我们没有真的在歧视别人,但是在社会身份的压力存在时,“受害者”依然无法拥有公平的人生。
刻板印象风险无处不在,也没有人能真正置身事外。
01关于职业的刻板印象
针对某些身份特征的负面刻板印象就像阴霾一般,总是挥之不去。当我们进入与刻板印象相关的特定情境时,我们就很有可能会被这些刻板印象带来的负面影响所针对。
就好比我们生活中的有些工种,如护士、幼儿园老师、医生、律师。在这些职业面前。你会发现大家会不自觉的加上一些前缀,如:男护士、男阿姨、女医生、女律师。
其实在大家加这些前缀时,也没有人有什么恶意。但是就是会因为脑子里的固定刻板印象,让人不自觉的要去这么做。但结果是,虽没有恶意,但这固化的刻板印象有时仍然会给当事人招来一些不必要的负面情绪。
02关于各国文化的刻板印象
有时候我们对一些国家文化的理解,也会加入刻板印象。
就比如,总觉得喝红酒一定要是法国的,甚至有人一说红酒就会想起“拉菲”。德国人最爱喝啤酒,说到啤酒,就会提“德国黑啤”。比萨和意大利面总觉得意大利的才正宗且好吃,韩国的美女帅哥满大街都是,日本的女生最温柔等等。
这些信息好像也没有特定的统计数据来表明,但是大家好像都会不约而同地这么认为,这就是刻板印象带来得认同感。
03生活中的刻板印象
生活中也不乏这样的例子,比如:说起江南人,大家都会说江南的女孩温婉,总会特意提及苏杭出美女。提及山东,大家总是会说山东大汉,为人豪爽、直率。
说起四川、湖南,大家会不约而同想到辣。
又或者,当我们形容老师时,总会说温文尔雅、文质彬彬,说起商人,总会说精明能干。这也是刻板印象的无穷力量。
04怎样消除刻板印象带来的负面影响
首先我们也得承认刻板印象也不是全然负面的。从积极面来讲,有时候它给我们带来一些先入为主地主观印象,虽然主观意识没有太多事实依据。但也通过这一点,简化了我们的认知过程,节省大量时间、精力,这点利于应对复杂的环境。让我们提前做些准备。
其实作者写这本书,不是让我们去消除刻板印象。而是让我们去思考怎么去除刻板印象带来的负面影响。
要消除刻板印象的负面影响,我们就得先去寻找刻板印象产生的原因。首先,我们要正确面对刻板印象,不去惧怕它。并证明刻板印象没有事实依据。
一方面是为了说服产生刻板印象的对象,另一方面是说服自己,提前做好消除刻板印象带来得负面影响,如:情绪或结果。最后是打破固有思维,也就是打破先入为主带来得固化思考模式。
结论
我们要认清刻板印象的本质,并且把书中学到得有效方法利用起来,带进我们的生活中去,并且改善自己和他人的生活。
《刻板印象》读后感(二):别让偏见和标签决定了你是谁
还记得大学毕业的时候,去到杭州的一家公司工作。后勤部的一位大姐是宁波人,因为几次活动接触下来,大姐突然说,没想到你是东北人啊,看你外表文文静静的,不说话还以为是我们南方人呢。随后,大姐还问了我好多关于东北的问题,什么你们东北是不是住炕啊,是不是一个月才洗一次澡啊,是不是都很能喝酒啊之类的。我也知道大姐没有恶意,只不过在她以及她的周围人,都是对东北有这种印象。
而这种印象,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是什么?是指人们对某个事物或物体形成的一种概括固定的看法,并把这种观点看法推而广之,认为这个事物或者整体都具有该特征,而忽视个体差异。不能说它完全不正取,在特定的时候它既有积极的一面,但同时也有消极的一面。
《刻板印象:我们为何歧视与被歧视》揭露了一个事实:我们生来戴着有色眼镜,同时又遭受着各种偏见。刻板印象无处不在,它成为我们的标志,成为我们的负担,有时使人努力过度,有时扼杀了自我本性。还好,它并非不可战胜。
生活中我们习惯把长相可爱的小女孩称为“小萝莉”,贴心的男孩称为“暖男”,成熟的男人称作“大叔”,爱吃东西的人叫做“吃货”。这些贴标签的表现也是刻板印象的表现。
我们认为:男人谈论的话题多数是科技、财经、时事、军事、建筑、汽车、体育等领域;而女人关注的话题就比较生活化,比如娱乐、生活、时尚、旅行、美食、养生等,这种说法实际上是我们对男女性别差异所形成的刻板印象。
有时我们说到上海人,就认为比较灵活、善于应酬,说到北方人,就认为比较粗犷直爽暴躁,这是对不同地域的人的刻板印象。
朋友中看到胖人,就认为性格比较乐观开朗,看到瘦子,就认为比较小心眼认死理,这也是关于外貌的刻板印象。
……
刻板印象无处不在。
还记得《疯狂动物城》电影讲述的是,动物们经过进化,肉食动物和草食动物摆脱了古老的生活习性,签订了和平共处协议,一起在城市中生活,还有一个十分美好的精神:在这里,无论你是什么动物,拥有无限的可能性。
但是,这并不能完全消除人们心理的刻板印象,主角之一狐狸尼克童年时希望成为童子军,却被草食动物集体排挤歧视,从此他自暴自弃开始做着符合狐狸刻板印象的欺骗、投机取巧的奸诈行为……
大家都知道美国是一个多人种国家,也是一个种族歧视频发的国家,其中受害群体尤为严重的就是黑人。
本书的作者就是一位黑人,从小就因为黑人这个身份所被歧视,比如作为黑人小孩只能每周三去社区泳池。长大后,他们在租房、求职方面同样面临着困境。
因为民众对黑人的刻板印象,部分身处负面形象群体的成员往往会不自觉地 “破罐子破摔”,更导致他们对于自我身份去消极应对。
心理学家切克鲁恩对此总结道:“被歧视者更害怕被人小看,担心自己无法向外界展示自身具有克服刻板观念的能力……因此,他们的认知水平和情绪都会被影响,从而进一步证实已有的刻板印象。”
因此作者开始不断研究这种显现,从小到大、由浅入深,相关研究不断呈现颠覆性的成果,发人深省。
刻板印象是一种无所不在的社会效应,在不知不觉中对人们的心理和行为造成阻碍——哪怕我们没有真的歧视别人,在社会身份的压力存在时,“受害者”依然无法拥有公平的人生。
我们从小到大,太多太多的刻板印象影响了我们的判断和思想。不知不觉,我们就会对外界产生许多错误的偏见,用于对人对事物的判断。
斯蒂尔教授解释了在每个人生活中因身份认同感而产生的两难窘境,包括选修非裔美国人政治学课的白人学生成绩每况愈下,以及主修工程学的女学生为了是否参加以男性为主的专业会议而犹豫不决,证明刻板印象和负面标签显著限制了人们的表现。
当我们面对生活中的刻板印象,可以从自我出发去解决。大多数情况下刻板印象不是以直接经验或者事实材料为基础,而是偏见或者道听途说形成的,所以都是片面的,不准确的。
当刻板印象加注在别人身上的时候,我们不要盲从的去跟随,而要保持自我认知。养成了每一次面对新的事物都进行自我反问的习惯,试着从一个不同的的角度来审视你见到的人或事物。
在处事和交友过程中,我们应该给予自己和别人更多的理解和支持,更多的时间和耐心做出判断,时刻提醒自己要理智,不要被刻板印象所左右。
当刻板印象加注在我们自身情况时,我们也可以释然一些,我们无法改变别人对我们的看法,我们所能做的便是成为更好的自己,然后顺其自然。真正强大的人其实不会依靠别人的眼光来活着。活成自己的样子,更好的去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
《刻板印象:我们为何歧视与被歧视》解释了在每个人生活中因身份认同感而产生的两难窘境,总结出一套完整的应对计划,帮助我们摆脱刻板印象的陷阱,重塑自己的身份,充分且自由地发挥天赋。
《刻板印象》读后感(三):《刻板印象》:我们生来戴着有色眼镜,同时又遭受着一种偏见
一 身份的“原罪”:这世界上存在着一种秩序
当看到马路上有车辆剐蹭时,很多人在没有看到司机的时候就会不由自主地猜测,这司机一定是女性。在人们普遍的认知里,好像驾驶技术好的人就一定是男性,发生事故的人基本上都是女性。
有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在骄阳似火的路上跟小伙伴们一起尽情奔跑,他们在憧憬即将到来的暑假。但是一个晴天霹雳过来了,他们得知黑人的孩子是不可以去本区公园的游泳池游泳的(只有周三的下午除外)。于是每逢周三,他和他的小伙伴们便接踵而行,活像一群流浪的吉普赛人。用他的话来说,那是古怪的每周一次的“朝圣”活动。也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早期在芝加哥地区盛行的种族制度的真实写照。
这种制度对一个小孩子的影响仅仅是一个开始,很快他就发现社区的黑人小伙伴都不能去溜冰场玩(除了每周四晚除外)。这些区别对待的手段着实过于刺眼,后果也相当严重。
这么赤裸裸的歧视,难道只有在周三或周四的时候,才能被当做一个普通人?
还有一次13岁的他有一次为了应聘地区高尔夫球场的球童,一大早6:00就赶到了现场,足足等了一天,后来却被告知他们不招黑人。
经过几十年的摸爬滚打后,现在的他已经越来越意识到,这无非就是一种人生境遇,一种和自己的种族和在那个年代、那个地点,身为一个黑人密切相关的境遇。
他就是美国的克劳德•M.斯蒂尔,著名社会心理学家,曾任斯坦福大学等名校教授,哥伦比亚芝加哥大学、耶鲁大学等学校的博士学位。上面的故事就出自他的《刻板印象》一书,书中揭露了一个事实:我们生来戴着有色眼镜,同时又遭受着各种偏见。
针对童年的泳池限制,作者给它取了一个名字“身份的条件作用”,就是说在某种场合下,为了实现某些需求或目的,而必须处理的某种情况。
之所以这样称呼,就是因为这些变量均由当事人的某种特定的社会身份而产生,只有与当事人具有同样身份的人才会面临这样的条件作用,而其他人则不受影响。这对一种典型的身份条件作用,刻板印象风险就是一种典型的生活窘境。
在社会中,我们非常清楚其他人对于许多事物的看法我们对这些身份赋予了刻板的印象,并且彼此间的想法高度一致。比如年迈、贫穷、富有或者身为女性挂钩的负面印象,被加诸我们自身的时候,我们是心知肚明的,我们很清楚别人会怎么想。同样也知道,任何与这种刻板印象相符的行为,都会进一步印证此类印象。
我们对随之而来的评价和待遇同样了如指掌。比如一个人学习不好,总是忘事,或者是内向不愿与人交往,都有可能面临刻板印象的风险。
非洲裔美国男子斯台普斯是纽约《时代周刊》的作者,他在美国芝加哥大学攻读心理学专业研究生的时候,有一次穿着休闲的学生服,走在芝加哥海德公园社区的街头,谁料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
虽然大家都没有说自己害怕,但是他们的肢体语言无一不表示自己非常的恐惧,情侣们看到他都吓得紧挽胳膊或者是紧扣双手,有的干脆直接小跑到马路的对面。
有一些正在说话的人,一看到他就变成了哑巴,一双眼睛呆呆地望着前方只为避开他的视线。
紧张不安的他跑到小路的对面,不自觉地吹起了口哨。甜美又纯净的旋律从他的嘴里发出,披头士乐队的歌,还有维瓦尔第的四季。原本行动僵硬的路人们在听到乐曲后都放松了不少,有的在路上还与作者擦肩而过,并露出了笑意。
我们不难看出,这就是由人种引致的一种负面印象。这种偏见就认为黑人男子普遍具有暴力倾向,但是斯台普斯先生通过吹奏维瓦尔第的名曲就发现了一个扭转刻板印象的好办法,也改变了他的处境。正是这种改变,生动地揭示了刻板印象风险的本质。人们不自觉间摘下了暴力倾向的有色眼镜,所以他们言谈举止中的恐惧感便慢慢地消散,刻板印象可以说是无处不在,我们每一个人都几乎是由它打磨和塑造的。
在我们的生活中,刻板印象非常的多。我们对于某个群体一种偏颇的认知,我们就会认为这个人群有某些特定的属性。
比如女生到了三年级以后,数学成绩一定不如男生,理科班的女生人数寥寥无几。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二 一见钟情的误会
加拿大某市的郊外有一座全长135m,高70m极为狭窄的桥,人走上去的时候,便会摇晃不止,只能紧紧抓住两侧的麻绳,十分的危险。
有两位心理学家招募了一组男性大学生,并把他们分为三组,让他们依次单独通过这座吊桥,他们会对这些大学生开展问卷调查,留下自己的联系方式,并邀请这些学生晚些时候与他做进一步交流。
人的情感能够被明确的认知吗?我们来看一下实验过程:
第一组的男生们经历了心惊肉跳的吊桥体验,桥的另一端站着年轻女子。
还有另外两组男生也参与了这一实验,不同的是,吊桥的另一头的调查员换成了男性。
最后一组人被安排与妙龄少女见面,不过他们只需要轻松地穿过一条坚固又低矮的普通桥梁即可。
后来结果出来了,在通过皮卡拉诺吊桥后遇到美女调查员的一组男生中,当天晚上给女生致电的人数是三组中队最多的。其它两组的男生很少有人给美女调查员打电话。
在穿越卡皮拉诺吊桥过程中产生的紧张情绪即使在走下桥后仍在持续,他们却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于是当一位美女出现在面前时,他们便将心中残留的紧张感误读为对美女的浓浓爱意。
作者认为刻板印象风险会对人们产生影响,它会引发大脑的暴走以及一整套生理和行为的反应,而当事人对于所发生的一切却一无所知,因为他们从未承认过。
三 如何降低身份和刻板印象的风险
摘下面具,提升安全感的明灯
作者在攻读心理学博士研究生学位的时候发现,整个心理学院只有一百多名学生,黑人也只有两三名,他感受到更多一层的困扰。
在当时高等教育领域内的种族融合还是一个崭新的课题,白人学者们朴素的着装对于欧式风格的青睐、对于葡萄酒的偏好,都以一种心照不宣的方式与追求卓越挂上了钩。而附带了身份条件的追求卓越的本身恰恰是作者所不具备的,虽然他也假装拥有这种调调,但是很快就意识到这种表面的功夫是难以持久的。骨子里不“卓越”,很快就会原形毕露。作者天天戴着面具,压力感油然而生。
不仅是在小组聚餐的非正式场合,还是在有教职工在场场合,以至于自卑的他从来不在课堂上提问。他经常会注视着自己黝黑的双手在思考它究竟意味着什么?
即使大学城的内部氛围十分友善,同学们之间也互帮互助,他也能轻而易举地融入这个环境中。但是托马斯斯特罗姆就像温暖的春风一样给他带来了不一样的感觉,温文尔雅又性格直率的汤姆面对作者时,总是露出充满期待的笑容。他并没有表现出对作者本人太多的关注,每次在烛光下会谈时,注意力都集中在了课题研究上,将作者视为一个给力的搭档。
老师而且经常表扬他,慢慢地,作者产生了信任感,无论是摘掉面具还是自我肯定,都可以提升对负面刻板印象的抗性。
刻板印象无处不在,它成为我们的标志,也成为我们的负担。有时使人努力过度,有时扼杀了自我本性,但是它并不是不可战胜的。
本书深入剖析了身份认同感的形成因素和过程,展示了小小的标签如何发挥了强大的力量,最后总结出一套完整的应对计划,帮助你摆脱刻板印象的陷阱,重塑自己的身份,充分且自由的发挥天赋,即使在面对我们生来戴着有色眼镜,同时又遭受着各种偏见这样一个鲜活的事实中也能够决定自己终究成为什么样的人,不让任何人替我们去决定找到更好的自己,实现人生的价值。斯蒂尔提供了解决人生难题的一些想法,值得我们每个人去慢慢品读。
图源网络,侵删
《刻板印象》读后感(四):千万别中了刻板印象的毒
前两天发烧去医院,因为怀孕的缘故,我急匆匆地去了产科,想先检查一下胎心,产科大夫建议我另外挂一个呼吸科。
当我走进呼吸科室的时候,大夫先是友好地问我哪里不舒服,当我说我发烧的时候,他突然对我“退避三舍”,像是我身上携带者可怕的病毒一样。大夫说:“现在是疫情期间,是谁随便就把你放进来的?你现在赶紧去发热门诊检查一下。”
我当时告诉他:“今天上午我刚做了核酸检测,是阴性。”可是医生还是一脸的“嫌弃”,没办法,我去了发热门诊。说明情况之后,门诊的大夫打电话给呼吸科大夫说:“我这种情况可以直接看病,不需要做检查,加上我怀孕,有核酸证明就行。”
图片来自网络
于是在寒风冷冽中我再次回到呼吸科,大夫不停地跟我道歉,说特殊时期,在发热这方面的工作上不敢有疏忽。
说实话,这并不是一次愉快的看病体验,很多医患矛盾也是因为这样的一些事情,我们需要的便是相互理解,尽量克制思维定势带来的错误判断。
这种刻板的印象充斥在社会的方方面面,我相信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人像我一样有类似尴尬的经历。别让外界的刻板印象决定我们是谁,能成为谁。
《刻板印象:我们为何歧视与被歧视》这本书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克劳德·M.斯蒂尔所著,在这本书中我们将能搞清楚它是怎么生效的,有何副作用,以及参考书中的有效方法,改善我们和他人的生活。
图片来自网络
01什么是刻板印象
先给大家出道题,上周我去超市,在进超市停车场时,前面有辆车,TA开的慢慢吞吞的,还时不时突然就踩刹车并且倒车入库时花了20多分钟,在TA后面的车都等得都不耐烦了,你猜这是男司机还是女司机?
多数人都会在心里想这肯定是女司机,我当时内心的答案和你们一样,但当我看到司机是男生的时候,我很惊讶,为什么自己会有这种性别倾向偏差。
这是因为我们总会下意识地认为,开车技术不好的就一定是女性,并且在生活中我们也常常会有这样的既定倾向。前苏联社会心理学家包达列夫,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将一个人的照片分别给两组被试看,照片的特征是眼睛深凹,下巴外翘。
图片来自网络
向两组被试分别介绍情况,给甲组介绍情况时说“此人是个罪犯”;给乙组介绍情况时说“此人是位著名学者”,然后,请两组被试分别对此人的照片特征进行评价。
产生的评价结果却截然相反,甲组被试认为:此人眼睛深凹表明他凶狠、狡猾,下巴外翘反映着其顽固不化的性格,而乙组被试认为:此人眼睛深凹,表明他具有深邃的思想,下巴外翘反映他具有探索真理的顽强精神。
此实验结果证明,人们对社会各类的事物有着“固定”的认知。这便是“刻板效应”即刻板印象,指人们用刻印在自己头脑中某一固定标准来评价某人、某事的心理现象。
02刻板印象的副作用
生活中的刻板印象随处可见,比如年龄、性别、种族、职业都会被贴上不同的标签。
它像把双刃剑: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积极的一面表现在,对于类似事物可以套用“固有思维”,不再进行信息搜集,简化过程,节省时间。消极的一面表现在,对一种事物产生“固有思维”后,容易忽视个体的差异。
其中消极的一面正是我们所需要讨论的,因为这种效应有时会给人一种错误的遐想,一旦这种错误观念得不到纠正,就可能会进一步演变成歧视和偏见。
在我当教师的第一年里,由于性格外向就常被校长点名批评。在普罗大众心里,教师就是戴着眼镜,说话特别斯文,对待学生严厉,批改作业加班加点。
图片来自网络
但以上罗列的每一条都跟我沾不上边,我经常和学生打成一片,仿佛我个子矮一点,我就能成为标准的二年级小学生。起初家长经常会质疑我的能力和学科专业性,总会在开家长会时,出各种问题刁难我。
我深受这种消极的刻板印象困扰,也曾一度怀疑自己被不适合教师这个行业。但我在一次次考试评比中、组织校运动会上等,证明自己是一个合格且优秀的教师,并逐渐获得校长的赞赏和家长的认可。
所以被“贴标签”并不可怕,我们要尽量摒弃刻板印象中消极的一面,避免“有色眼镜”,将自己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03打破消极刻板印象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消极的刻板印象是无法彻底消除的,它总会在我们无意识地情况下悄悄地被激活,当我们察觉到自己对某些事物判断得过于迅速时,就需要提高警惕了!
一方面,对于个体而言,想要抛弃掉刻板的消极影响,就要摆脱先入为主的习惯,可以通过对某事物和人的进一步接触,观察和了解,再去进行评断。
比如说,如果能够试着去了解或接触教师这个职业,我们会发现原来教师一天的工作量要比我们想象的大得多。
就拿语文教师来说,周一到周五每天基本都是4.5节语文课,上课需要借助扩音器,润喉糖是常备的小零食,不然到了春秋两季嗓子可能都发不出声,这真的不是矫情。
除了日常的教学,还有班级的管理,我们经常互相调侃:“班主任两条腿,上课跑,下课跑,大象腿也跑断。”这是真实写照,这就是为什么你总觉得有个人影在窗户外看着你。
图片来自网络
不仅仅需要批作业,还要整理工作手册和手写教案,每天都要把下一堂课的PPT提前演习一遍,日常处理各级关系等。
所以当我们明白,教师需要做的不仅仅是教书育人,还需要担负更多大众无法察觉到的责任时,就不会再有人随意说:“教师真是一个轻松的职业。”
另一方面,在群体中,公认可参考,但要经过检验,不要让自己成为刻板印象的施暴者。
还记得那个小轿车与公交车相撞,公交车掉入河中无一人生还,结果小轿车车主被网暴。现实生活中像这种网络暴力并不罕见,网友大众往往会处于一边倒的偏见中。
三人成虎”的故事相信大家都听过,没有的事情,但是被大家口口相传,到最后就成了真的。所以说,大家公认的并不一定是他们实践得来的。不要在任何事情上觉得大家都承认的事情就一定是正确的,只有当你亲自检验之后才能确定结果。
图片来自网络
04结语
世界上,万事万物都在处在运动和变化之中,我们不能用固定、静止的思维方式去看待问题,解决问题。无论何时何地,遇到什么样的情况,我们都要保持清醒和理智。
快速地反应出某一事物的结论,可能是我们潜意识里陷入了刻板印象的误区中,我们要善于思考,勇于探索,换个角度看问题,就能撇开盲区,正确看待事物和处理问题。
图片来自网络
生活每个人都不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多出去走走看看,多用心感受一下他人,即使不理解、不认可也绝不指责、不干涉,这是对世界最大的善意。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