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能改变的读后感(改变孩子先改变自己读后感)

发布时间: 2025-01-04 10:59:58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读后感 点击: 79

改变的力量读后感我还清晰地记得我高考那年的作文题目是改变的力量。这个题目让我深思,因为改变是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它塑造着我们的过去、现在和未...

改变能改变的读后感(改变孩子先改变自己读后感)

改变的力量读后感

我还清晰地记得我高考那年的作文题目是"改变的力量"。这个题目让我深思,因为改变是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它塑造着我们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当时,我坐在考场里,思绪万千,心中充满了对改变的探索和思考。
改变是生命中的常态,没有任何事物可以永远停滞不前。从微观的个体到宏观的社会,从自然界到科技的飞速发展,改变一直在不断地推动着人类前进的步伐。我们的生活中充满了各种改变,有些是我们力所能及的,而有些则是外界所带来的。
回想起高中三年的时光,我经历了很多改变。刚进入高中时,我对自己和未来充满了期待和不安。学习压力的增加、与陌生同学的相处、独立生活的挑战,这些都是我需要应对的变化。然而,正是通过面对这些改变,我逐渐变得更加坚强和自信。
在我眼中,改变的力量不仅仅体现在个体层面,也贯穿于整个社会。社会的进步离不开人们对现状的反思和渴望改变的决心。无论是科技的革新、社会制度的改革还是文化观念的转变,都展示了改变的力量。正是这些改变推动着社会朝着更加美好的方向发展。
然而,改变并非一帆风顺。在改变的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面临困难和挑战。改变需要勇气去面对未知、去超越自我。正如我在高考时所写的作文中所表达的那样,改变的力量潜藏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我们需要不断挖掘和释放它,才能引领自己走向更好的未来。
如今,当我回首高考时的作文题目和当年的所思所想,我深刻认识到改变的力量对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让我成长,让我勇敢去面对未知,让我不断努力追求自己的梦想。无论是在学业上、人际关系中还是人生的各个领域,我都体会到了改变所带来的积极影响。
在我看来,改变的力量是不可阻挡的。我们生活在一个不断变化的世界里,只有适应变化、积极面对变化,才能不断进步和成长。无论是个人还是社会,都需要不断地反思、创新和改变,才能与时俱进,迎接未来的挑战。
因此,我相信改变的力量会继续引领着我走向未来的道路。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挑战,我都会坚信改变的力量,勇往直前。高考那年的作文题目永远铭刻在我的心中,它提醒着我珍视改变,乐观面对生活的起伏,相信自己的潜力,追求更好的未来。

改变的力量读后感

我还清晰地记得我高考那年的作文题目是"改变的力量"。那是一个令人激动又紧张的时刻,仿佛整个未来都掌握在我手中。我坐在那张冰冷的考场椅子上,思绪万千,笔尖不停地舞动,试图将我的想法和观点准确地表达出来。
"改变的力量"这个题目让我深思。当时,我认为改变是世界进步的驱动力,无论是个人还是社会,都需要不断地变革和创新。我回顾了历史,回想了伟大的变革者们,他们以无尽的勇气和决心,改变了世界的面貌。他们的故事鼓舞着我,让我相信自己也能够做出改变。
我写道,改变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需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努力。在个人层面,我们需要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以实现自我提升和成长。而在社会层面,改变需要我们关注社会问题,积极参与公益事业,推动社会进步和公正。无论是个人还是社会,改变的力量都源于每个人的努力和奉献。
我还提到了科技的进步对改变的重要作用。科技的不断创新和应用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以及与世界的连接方式。它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可能性,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我认为我们应该善于利用科技,用它来推动社会的进步,解决现实中的问题。
在结尾处,我强调了改变的力量是无穷的。无论是个人还是社会,我们都应该相信自己的能力,勇敢地面对变化,并积极地参与其中。改变的力量不仅仅是一篇作文的主题,更是每个人奋斗的方向和动力。
时光荏苒,回想起高考时的作文题目,我深感那是一个让人思考和启迪的主题。它让我意识到改变的重要性,并激励我在接下来的岁月里,不断追求变革和进步。无论是当年的高考还是现在的生活,我都始终坚信,改变的力量将引领我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父母改变孩子改变读后感

  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后感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父母改变孩子改变读后感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父母改变孩子改变读后感范文6篇1

  由于时间紧,所以读完《一盏一盏的灯》以后,接着又趁热打铁把 张文质老师的《父母改变,孩子改变》这本书一气读完了。

  读了张文质老师的文章,感受最深的是张老师站在一个父亲的角度阐述了自己的教育理念和观点,真诚朴实,贴近生活。他告诉我们在教育中更重要的不是宣泄而是克制。当孩子让我们很生气时,一定要忍一忍,先不着急发火,因为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首先冒出来的“第一念头”往往是有问题的。为了避免犯错误,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忍一忍,多想一想,克制一下。在对待孩子的问题上,张老师主张把耳熟能详的两个成语:“理直气壮”、“义正词严”,更多的时间的都应该改为“理直气和”与“义正辞婉”,即管教从严,讲的是原则从严,心思从严;态度则要尽可能的诚恳、温和、耐心。张老师的思想深深触动了我,回首教育弯弯的路程,有时候真的觉得很惭愧。为人父母者在家庭教育里,为人师者在学校教育中,在教育方式上“理直气和”、“义正辞婉”显得多么重要啊!

  两个成语,一字之差,教育的效果也许大不一样。生活中孩子让我们生气的无非是学业功课、行为习惯等问题,有时孩子真的错了,尽管我们“理直”、“义正”,却不一定要采取急风暴雨的教育方式,换一种温和耐心的方式也许更能促进孩子反思和纠正错误,消除反感,更能体现父母的智慧。因为和煦的春风往往比热烈的阳光更让人感到舒适。所以父母教育孩子尤其要克服“一吐为快”的冲动,一生气什么话都出口了,一生气什么顾忌都没有了,看上去很“有效”,但后果往往很麻烦。父母太粗暴,孩子一定性情同样狂躁,这不是我们的愿望,更何况口服心不服也无助于错误的纠正和问题的解决,既伤害了孩子也伤害了自己。教育是相通的,由此我想到不论是教育自己的孩子还是教导自己的学生,如果我们多一些“理直气和”,多一些“义正辞婉”,那么我们不就保护了孩子和学生的心灵,收获着教育的快乐吗?展现在我们面前的不就是花红柳绿、莺歌燕舞的教育的春天吗?

  作为教书育人的人更应该做到“理直气和”与“义正辞婉”,只有这样,才能够与学生打成一片,才能够深得到学生们的拥护,为今后的“桃李满天下”打下坚实的基础。

  父母改变孩子改变读后感范文6篇2

  假期拜读了张文质老师写的《父母改变,孩子改变》。这本书主要是张老师讲述自己的改变和让孩子也改变的成长故事。

  作为家长,当孩子出现问题时,最初张老师也和我们一样的严厉,暴躁,当发现这样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反而把父子关系拉的越来越远,孩子的脾性变得越来越差,他开始反思自己的言行和作为,他想到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和父母相处,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孩子学会了为人处事,养成了行为习惯。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悄然的,是深远的。所以他开始改变自己,遇到事情上先沉静下来,换一个方式处理,这样出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甚至比预想的还好。

  他的改变带来的是孩子的改变。这值得我在教育自己的孩子和学生时很好的借鉴。比如,孩子不小心犯错了,我应该不要急于劈头盖脸的大声斥责,而是冷静处理,问明缘由,和孩子一起分析这事的对错和教训。我想起女儿小时候的一件事,现在想来真是不应该那样处理的,假如我不是粗暴的打骂,而是换一种处理方式,那么也不至于到现在给孩子留下了心理阴影。事情是这样的:20xx年孩子才3岁,我在嵩山路买了房子,当时经济困难,也没想着让保洁打扫新房子,寒假期间自己来打扫,有一次带着孩子来,我打扫卫生,孩子自己玩,也没什么玩具,也没给孩子带吃的。本来新房子到处都是灰尘很脏,到了中午,孩子说:“妈妈我饿,咱们去吃饭吧。”我这时候才注意孩子,衣服上到处是土,我顺口说一句:“衣服弄那么脏,中午不给你买好吃的了。”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孩子听我这么一说,下面发生的事情出乎我的意料。一会儿孩子来告诉我:“妈妈我洗干净了给我买好吃的吧”我一看,孩子的衣服都湿了,棉衣都快能拧出水来了,原来她接水把自己的衣服前面给洗了洗。本来干了一上午很累,看到大冬天棉衣都湿透了,火滕地一下就窜上来了,对着她怒吼:“你怎么能把衣服都洗湿了,多冷啊,今天你不吃饭了”顺手还打了她两巴掌,孩子开始哭,我更火了,这里也没衣服可换,我急了说:“再哭,把你扔到楼下去。”孩子不哭了,可伶巴巴地看着我,等着我的最终裁判,这时候我哭了。想想一个3岁的孩子,我怎么能这样对她,怎么没有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一下孩子的感受,孩子自己玩一上午,饿了要东西吃,很自然,孩子认为衣服脏了,妈妈不给买东西吃了,所以要洗干净,也是很自然的事情。如果我静下心来给孩子讲道理,将是不一样的结果,给孩子的终身的影响,性格的影响也是截然不同的。到现在想起这件事情我的心还隐隐作痛,想想自己当时的那可怕的样子,真不应该。

  理解孩子,需要沟通,需要聆听来自孩子的声音,多听听孩子对生活、对个人成长的理解,多询问一下他对生活对生命的感受,我们不能代替孩子去思考;我们不能代替孩子去判断;而是更多的要让孩子回到自己来理解这个世界,选择一个最适合他的方式,让他得以成长。

  教育学生有时处理不当,造成一些不好的影响。比如有的孩子性格上较腼腆,当他不认真听课,我就让其回答问题,答不上来时,我有时候会说:“坐下吧不要耽误大家的时间了。”他内心增加的是气恼和怨恨,觉得是老师给他过不去,因此就很生老师的气,也就不喜欢老师了,也可能是他稍分心了而已。

  耐心、克制和支持是文质先生提及的教育孩子最重要的品格。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孩子的成长是缓慢的过程。教育不会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要想让孩子改变,首先要我们做父母的和做老师的要改变。方法变,效果变。多动脑子,效果更好。

  父母改变孩子改变读后感范文6篇3

  我拜读了《父母改变,孩子改变》这本书。书中讲到父母可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潜移默化的影响引导孩子如何做人、如何学习、如何生活、如何工作、如何解决问题,这充分说明了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要想做孩子好的老师,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首先要从自己做起。我的女儿2岁多一点,正处在蹒跚学步、牙牙学语的阶段,我的脾气不好,经常因为琐事和老公争吵,这时女儿在一边咬着牙,攥着拳,吓得浑身发抖,几次下来,我发现女儿性格变了,有时候经常挥舞着小拳头,对着大人说:“打,打,我打”,还有每当看到电视上出现有人争吵的画面时,她就吓得赶紧跑开,躲起来,不敢看。最近,我发现女儿的性格变了,变得暴躁,易怒,动不动就发脾气,使性子。每当我看到女儿这样,作为母亲的我深感自责,内心无比愧疚。我作为一名教师,成天忙于工作,顾不上照顾孩子,加上我的性格暴躁易怒(这是教师的职业病),在娘家的时候就喜欢说一不二,父母都让着我,所以造就我骄横跋扈、为所欲为的性格,通过看这本书,还有假期陪女儿学习《弟子规》,使我的内心收到了很大触动,我为我以前的所作所为感到深深的自责!

  首先,我们要给孩子良好的生活环境。在以后的生活中,尤其是在孩子面前一定不要争吵,要给孩子一个和谐、友爱、宽松、愉悦的成长环境,要孩子远离争吵,远离抱怨,决不能在孩子的幼小心灵中留下阴影。其次,要教育孩子要恪守孝道。“百善孝为先”是古人的家训。在家里每次丈夫洗了苹果、割开橙子,总是叫女儿拿一块先送给她奶奶,再让女儿送给我,最后才让女儿吃,还有每天晚上丈夫都给婆婆捶捶背,揉揉肩,天长日久,每天晚上丈夫给婆婆捶背的时候,儿女就爬上沙发用她的小手给丈夫和我捶背,那时候心里是满满的温暖和幸福。再有就是从小就要给孩子立规矩,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的能力。一个家庭合理科学的家规,对约束孩子的行为,使这向好的方面发展是至关重要的。父母要时刻关心孩子的身心健康的同时,要注意培养孩子的优良品德。要教育孩子堂堂正正地做人,在做人的基础上成才。要培养孩子具有一颗爱心,与人为善;要培养孩子乐观向上的心态;让孩子养成文明礼貌的习惯,鼓励孩子的社会交往,让孩子在交往中明辨是非,提高道德评价能力。

  在具体教学工作中我和我的学生一起做操、一起晨读、一起上课、一起吃饭、一起课辅、一起自习……教育我们的学生和教育自己的孩子一样,在学校我们就是他们的代理家长,用我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教育和引导我的学生,我用我的真心去交流,用行动去感化,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

  孩子是我们的希望,我们用自己的行动去教育孩子,用自己的行动去影响孩子,我们做父母的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我们做父母的行动就是孩子最好的镜子。

  父母改变孩子改变读后感范文6篇4

  在阅读了《父母改变,孩子才能改变》这并本书后,孙义君老师在《要有个性有思想的孩子,不要乖孩子》这一子目中阐述的观点让我印象深刻.他强调了创新思想的重要性,强调敢于表现自己是时代的需要,指出了中国孩子更多的在这两个方面的'缺失,这是众所周知、无可辩驳的.但我质疑的是这个时代、这个国家、甚至是家庭真的不再需要乖孩子吗,中国式的“听式教育”真的不再需要了吗,我看不尽如此.

  以我的观点来看,中国传统的教育思想是以“谦恭礼让”“以和为贵”为中心的儒家思想,中国传统更多希望培养出来的是谦逊、恭谨的人即使社会如何发展,及时独特的思维、成为大众的呼唤,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土壤不可能一夕之间旧改变,更别说这是众多华夏子女长久以来引以为傲的资本.在这种文化土壤培养出来的父母们,理所当然的希望培养出“乖孩子”.山东师范大学赵承福教授说;“如果把外国的理解翻译过来,乖孩子就是指没有出息的孩子,是不会动脑筋的孩子”,也许是文化造成的差异但我所理解的“乖”却不同于孙义君老师理解的对父母惟命是从、更不是外国人理解的没有出息、不动脑筋.中国人看中的“乖孩子”指的是谦逊礼让、孝顺恭谨、懂得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孩子,而不是全盘的接受.

  在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众多的“比尔盖茨”脱颖而出,成为时代的弄潮儿,更是众人眼中的科技新贵、天之骄子,为众人敬仰.但更多的人最终成为芸芸众生中的凡夫俗子之一,从事的是默默无闻的工作,一生为着“柴米油盐酱醋茶”而努力,也许这并不崇高,但却是实实在在的人生.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孩子们身上的这种“乖”的品质就显得难能可贵起来,他们也许并不耀眼,但至少朴实中肯;他们也许并不思维开阔,但至少兢兢业业;他们是传统中华中庸思想的传承者,但他们也是构成中国和谐社会的基石.

  我们需要和渴望思维开阔的孩子,但我们更不能排斥传统的“乖孩子”,至少我认为,在中国这个人口大国,顺从朴实是我们永远渴望的优秀品质。

  父母改变孩子改变读后感范文6篇5

  在学校推荐的三本寒假读物中,我最先读了《弟子规》,因为这是最熟悉的,也是家中最容易找到的。而后两本书我没见读过,只能根据书名选择适合现状的书,前段时间老校每位老师都发了一本《改变孩子,先改变自己》,我借看了冯老师的很不错,因为我脾气急,解决孩子问题有时方法不正确,看完这本书之后对我有很大帮助。所以这次我又选择了《父母改变,孩子改变》,想让自己接受更多的教育,从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更好的帮助自己进行家庭教育。

  《父母改变,孩子改变》这本书我是在网上看的,看到适合自己的实例我就开始反思自己在教育孩子方面的不足。我平时总是以自我为中心,有时工作多了,烦了,身体累了,儿子有事情时就会对孩子大声的。我也总是犯老毛病拿别的孩子和自己孩子做比较的毛病,而儿子在外人面前不善言辞,不主动和人打招呼,胆子有些小,这些是我最担忧的。这种担忧我知道是我平时对儿子太严肃、有时过分的严格,让儿子对我有些害怕,也就导致孩子对外人并不热情,遇事胆怯没自信。看完这本书我终于知道做父母的真的没必要过分的焦虑和担忧,自然陪在孩子身边耐心的指导和观看孩子一步一步的变化静心的和孩子交流让孩子度过成长的阶梯。书中写到:我们用心于他的点点滴滴,陪伴他每天的生活,其实就是作为父母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你和孩子的关系越亲密、越自然,你对他的影响就会越为广泛,你能够改变、改善、帮助他的地方也就越多。这一点对我目前对儿子的教育问题中要改变自己的。

  我近期希望自己改变收敛急、大声,学会能做到心平气和。想想班里学生的实例,和家长交流沟通了解的多了,的确是在孩子寄予希望太多,要求太严格,往往会适得其反。孩子一个阶段会有一个阶段的变化,只要自己对自己不足之处进行调整改变,孩子也会随之有变化,耐得住气和孩子一起成长。

  父母改变孩子改变读后感范文6篇6

  去年年底,张文质老师在深圳举办“大问题教学”研讨会,我跑去聆听讲座,很荣幸地获赠张老师的最新力作《父母改变 孩子改变》。时值寒假,我隆重地推荐给班上的学生家长们阅读,并在返回老家时,选择它为本人春节的唯一携带陪伴用书。

  这是一本所有已为人父母的人或即将准备为人父母的人都应该好好读读的书籍,特别是那些孩子还刚刚只有一二岁的年轻父母们,真可以算做是文质老师精心为大家准备的一份最好的应时礼物了。别的不说,光只听听书名——父母改变,孩子改变——稍稍地品一品,就足以让你砰然心动了。

  全书就象是聆听张老师的一个稍长讲座一样,围绕着当今父母与孩子的教育大问题娓娓而谈,可以分有四个部分:孩子的未来既在父母生命中,又在父母手心上;重建以孩子成长为中心的家庭文化;用健康的方式培养正常人;八条戒律也是八个人文常识。我个人归纳为相应的四点:父母的责任、与孩子生活在一起、成全孩子、八条具体的常识。与他的著作《教育是慢的艺术》(后面简称为《慢》)不同的是,这里是讲好父母,而《慢》是讲好教师、好学校,但相同的是,其核心理念仍是生命化教育。

  一生的责任,一生的改变

  中国教育最重要的问题,既在学校这边,也在家长这边。作为一个教育学者,张文质老师一直都是非常重视自己孩子的教育问题,这我们可以从他的文章《生活在愧疚中》看到,那沉重的“45条”饱含了一个父亲内心深处的无奈与迷茫、勇气与信念、责任与抗争。同时,面对教师群体,他也是极力主张每一个教师“首先应当把自己的孩子教育好”的观念。在《慢》一书中,他说“教师教育自己的孩子,既有专业方面的优势,又有工作上的便利。……那么,无论你对‘本职工作’的过分投入还是其他的原因,所有教育自己孩子的责任的忽略与让渡,都是一件不可原谅的事情。……你个人所有的‘成功’并不能补偿子女教育失败的苦涩与沉重”。特别是在目前中国基础教育呈现为“一根筋”、“一只眼”的应试框架下,学校和老师很难对某一个有问题的孩子做到尽心尽责,那么教育一个孩子的核心责任,归根结底还是应该掌握在我们父母自己的手里。“与其期待学校教育的改善,不如从家庭教育的改进做起。孩子的未来不是掌握在学校,而是掌握在父母手中”,所以张老师说:生养一个孩子,就是生养一生的责任,教育孩子也就是为人父母的最大的事业。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为人父母真是一件惊心动魄的事情”。与每一个学生走进一所学校,都希望能够遇到一个好老师一样,每一个孩子来到这世上,都希望能够遇到一个好父母。但父母其实也跟孩子一样,都是“被上帝咬过一口的苹果”,也不是完美无缺的人,无论是当年所受的教育还是自己的品行都可能存在着诸多问题。“父母需要首先受教育,这样的教育首先就是要反省自己有什么品格能够成为孩子的示范,有哪些行为在给予孩子积极的影响”,对于那些不良的品行如懒散、粗鲁、急躁、狭隘、势利、缺乏善心以及不良的生活方式等等,往往更有活力和传染性,容易被继承,由此父母们要想把这一生的事业经营好,成为一个优秀的好父母,其关键就在于父母们要能够不断地改变,以无限的责任心和耐心,一点一滴地挤掉自己身上的“毒素”,不断地提高自己做人父母的素质与水平,照亮孩子的一生。“一个好父母就是一所好学校。”只有父母以一生的责任,行一生的改变,才能成全孩子一生的发展。

  陪伴就是最好的改变

  为人父母要改变的方面可以说有很多很多,比如,改变我们的成才观、改变我们的教育方式等等,但最重要的是什么呢?张老师说:“教育孩子,最重要的就是父母要和孩子生活在一起。”家庭教育,没有家庭成员特别是父母的完整陪伴,教育也就成为虚无空渺的东西。我以为,在一个和谐的家庭结构中,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小孩子女,构成为一个完美家庭三角形的三个顶点。然而在现实生活当中,却有很多很多的家庭受生活所迫,只能有爷爷奶奶和小孩子女这两个支点,最重要的第三个点“爸爸妈妈”却相隔在那遥远得无从想象的异地,日夜奔忙在电话的那一头,这样一个巨大的漂浮的“家庭三角形”成为一个又一个孩子成长的危险所在。“下班的路应当是回家的路”,“全家一起吃晚饭”“每天和孩子说说话”……这种陪伴就是最有效最好的家庭文化。“把孩子交给祖父母的家长,是在与未来作一场豪赌”,“无论你在哪里谋生,一定要带上孩子”这些令人心碎的劝告,既是一个教育学者的殷切期盼与呼吁,又是一个社会知识分子的良知与情怀。

  加拿大马克斯·范梅南教授认为:“儿童需要安全与保护,才能去冒险;需要支持,才能获得独立”他在著作《教育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中指出:“父母有时可能会觉得他们的陪伴对孩子不会有那么大的差别。那些将自己的孩子长时间放在托儿所的父母往往为自己找理由说,与孩子在一块儿的时间少而精比简单地整天与孩子在一起要更重要一些。分居或离婚的父母可能会试图从远处回来与孩子保持见面。可是路途遥远的抚养孩子的方式对孩子来说远远不能令人满意。孩子非常明确:你在那儿就是在那儿,如果你不在,那就是离开了。除了花时间与孩子在一起来关注孩子以外,出现在他们身旁,以一种:‘你在那儿,就在他们面前,随时可以过来’的安全感围绕着他们。……有时,正是那些职业或事业型的父母们不愿花点时间承担一些义务为孩子们营造一个支持性的家庭氛围。有趣的是,‘支持儿童’一词成了一个父母离异和离婚的情境中的常用语。可是,支持孩子并不仅仅是提供生活必需的金钱的问题 给孩子提供支持,意味着成人可以信赖,可以指望一直他们身旁。”

  在我们的一生中,童年是我们最重要的人生阶段。任何一个成年人都要不断地回到童年汲取力量。“人生最重要的一刻是在童年的餐桌和客厅开始的”,和孩子生活在一起,给孩子一个温暖而安全的家庭成长环境,这个简单而又重要的要求,毫无疑问,对于今天许多家庭而言,构成为一个残酷而严峻的挑战。但从教育角度,对于我们的孩子我们的未来,就是我们为人父母们首先要做到的最好的改变。

  成全孩子的生命发展

  张文质老师在《慢》一书中讲到他的生命化教育理念。他说:教育就是要随顺人的生命自然,用自然恰当的方式来成全人的生命发展。面对今天的教育现实,张老师指出:父母们所要做的,就是运用自己的智慧,抓住关键期,用最为健康自然的方式,使“一只手”的教育变为“两只手”的教育,使缺心眼的教育,变为培养正常人的理性教育。

  什么是关键期?文质老师对此有两种不同的理解。一是指人类和其他动物一样,存在着一个成长的关键期。比如孩子的早期教育,尤其是孩子的0~6岁、7~13岁这两个重要的阶段就可以算做是关键期;另一个含义是指一种行为的发生处起始处。“一个不当或错误的行为刚刚发生时,及时进行教育,效果最为明显”。

  文质老师所讲的这个“关键期”理论,意大利著名的儿童教育家蒙台梭利说过,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也说过。我前一段时间阅读奥地利著名的心理学先驱阿德勒的《自卑与超越》,发现阿德勒也有类似的表述。他说:“人在四五岁之前就已经有了统一的思维和精神与肉体的合作。在六岁之前,他的人格已经定型,对于人生的意义、追求的目标、处事的态度、情感的秉性也已定型。”“在儿童发展的前五年,已经具备了一套固定的行为模式,即他们以怎样的方式和方法去对待一切事情,此时,他们对于自己和社会所向往的发展模式已经有了深层次的概念。此后,他们就会利用自己对社会和自我的看法来关注整个世界。”无独有偶,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在《我们怎样思维》中也谈到了这个话题。他说:“随着语言能力的发展,婴儿活动的适应及其与别人相处的适应就给他的心智的生活定下了基调。当他看着别人做些什么事,而且尝试着去理解、去做别人鼓励他设法去做的事时,他可能的活动范围就无限地扩大了。心智生活的轮廓形式,就这样在人生最初的四五年中形成了。”由此可见,对于一个孩子,在他成长的最初五六年,真的就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关键期。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不以为然,总觉得他们还小,什么都不知道,爷爷奶奶帮着带带没有什么问题,就算有什么不良习惯,未来的时间还长,有的是时间改正等等。而现在我们发现我们错过了。

  “把0~6岁的孩子教育好了,后面的教育就不会有太大问题,就会比较顺利。”为人父母,就是要以无限的爱,一点一点地努力坚持,用无限的耐心抓住这样的关键期教育好孩子,要以存而不论的态度,尊重孩子个性差异,以温和而严格、义正词婉的方式管教孩子,成就孩子的一生,否则,孩子早期教育的迷失,就会变成我们一辈子无尽的麻烦。

  当然,张老师在这本书里,还讲了很多家庭教育方面具体的做法以及其他一些很有见地的观点,比如他提到的八条人文常识、从“手对手”到“肩并肩”等等,都是非常让人受启发的。限于篇幅,这里就不一一细述了。在读书的过程中,我总有一种错觉,俨然张老师就坐于身前,聆听着他那富有激情的如诗一般充满了无限魅力的话语,我为其中无处不在的深厚而赤诚的教育情怀所感动,并一次次地为老师深遂的思考和真知灼见所折服。

  在读书的过程中,我仿佛感到女儿也在身边,她紧紧地看着我,而我则很惭愧很愧疚,脸上火辣辣的。女儿今年22岁了,在她成长的过程中,我是有着很多很多的无知与过错的。说实在话,如果时光可以倒流,我愿意从头再来做一次她的爸爸。我相信,这一次我肯定做得要比以前要好。

改变 读后感

有没有关于改变的有哲理的文章,我要写读后感,谢
有的人为了将来有个稳定的生活而学习,有人为了挣大钱而学习,有人为了做大官而学习,有人为了让父母高兴而学习,有人为了追求个人独立而学习……这些都无可厚非,在我们这个走向价值多元的时代,不存在某种价值取向天然高于某种价值取向的问题,关键是找到这些能让自己兴奋的点。只要真的能让自己充满激情的学习,你就大声的说:“我学习的动力是挣大钱娶美女!”都没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因为这是你的选择。 只要你有了选择,有了目标,那就立即行动吧!不要什么事情都等到明天去做,那么结果必然是什么事情都做不成。制定了目标,就必须立刻付诸实践。再美好的目标,再容易实现的目标,如果不从现在开始努力,那么它决不可能变成现实。 你也可以投稿
很多人年轻的时候都有过很多伟大的想法,但真正使这些伟大的想法成为现实的人只是少数。原因很简单,他们没有立刻行动,他们一直都在等条件成熟的那一天,或者等自己“有空”的那一天。而那一天从来就没有出现过。
没有条件,要创造条件;没有时间,要挤出时间。总之,一旦目标确定,马上行动,一刻也不要耽误。行动不一定会成功,但不行动绝对不可能成功。
你不要害怕失败,因为如果你不立刻行动,你连失败的机会都没有,也就无法从失败中吸取教训,从头再来。
如果有人在上学之前,先打电话问交警从家里到学校之间的交通灯是不是都是绿的,那么你一定会把他当疯子。谁都知道,一个想等路灯全部变绿之后再出门的人注定永远都出不了门。可是,在人生的道路上,却有无数人在做着这样的蠢事。
你害怕上课回答问题吗?马上就举手,你的恐惧便会一扫而光,万一你仍旧拖拖拉拉,你会愈来愈不想回答了。你害怕去找老师问问题吗?马上就拿起一道题,到办公室去问,你会发现这是一件很轻松的事情,如果你现在不能鼓起勇气去提问,那么你可能永远都不会鼓起勇气去了。
总之,我们不要对自己说:“我现在没状态。”或者“我对此缺乏信心。”这些都是自欺欺人的鬼话,考试可不会专门挑你“有状态”的那一天举行,我们唯一的办法是让“有状态”成为一种习惯,这就需要学会用行动找到状态,用行动找回信心。
几乎每个人都知道,心情的变化可以影响一个人的行动。但是很少有人知道,这个命题的逆命题也同样成立:一个人的行动可以影响他的心情。
最后,请大家记住三句话:
当你明确了自己的目标后,立刻行动吧,因为它是实现目标的关键。
当你不知道自己的目标的时候,立刻行动吧,因为它能帮助你找到自己的目标。
当你感到悲伤的时候,立刻行动吧,因为它能帮助你摆脱忧伤,重新振作。
《学习改变命运》 读后感

《改变提问,改变人生》- 读后感

梅若李•亚当斯(Marilee Adams)
集高管教练、演说家及企业顾问于一身,现任探询学院(www.InquiryInstitute.com)院长及首席提问官。她服务过的客户包括洛克希德·马丁公司、西门子建筑技术、DHL、独立蓝十字会、多伦多总医院、布鲁克林学院、NASA Goddard等机构。

这样的问题是否常常萦绕于你的脑海,挥之不去:“为什么我如此失败?”“他们为什么都那么笨?”“何必白费劲?”当你问自己这些问题的时候,是否感到不知所措,仿佛生活中的一切都开始破碎?也许你正陷入本书所介绍的“评判者泥潭”。真正的改变永远始于思想的改变,养成可靠的、有建设性的思考能力,是我们在工作或是个人生活中,做出有意识的、可持续性改变的关键。思想的改变体现在你向自己提出了正确的问题。所谓“正确的”问题,就是那些赋予他人力量的问题,而非令人泄气的问题。正确的问题将会带你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你的家庭、婚姻、工作、人际关系甚至人生,将因此而改变。

我们每天都在做不同的选择,如何做出有效正确的选择,作者提供了一张选择地图:

地图中主要包含两种思维方式:

A : 学习者思维模式
学习者思维模式引导我们了解自己的目标,人际关系,自我观察,找到正确的方法,解决问题,这是走向积极向上的途径。

通过提问,我们学习、沟通和创造,我们变得更聪慧、更高效,获得更理想的结果。我们将自己追求的目标,从固化的观点和简单的答案,转变为好奇的、思虑周全的提问,转变为心态开放的对话,因此而照亮了一条通往成功协作、探索发现和创造革新的坦途。

B: 评判者思维模式

评判者思维模式,把问题聚焦在别人身上,批评和指责他人,最终陷入批判者泥潭中。

如何引导自己成为一个更好的学习者呢?

(A)转换问题

其它情况举例:
你愿意为自己所犯的错误承担责任吗?
你愿意为那些导致你犯错的态度和行动承担责任吗?
你会从你的经历中,尤其是那些最艰难的经历中,寻找其价值吗?
你愿意从已经发生的事情中学习,并随之做了改变吗?
别人向我提的问题,以及他们给我的建议,我真的能听得进吗?
别人觉得我能听得进他们的提问和建议吗?
人们觉得我尊重他们吗?我有没有去鼓励别人,让他们愿意冒险来向我分享他们的想法呢?

(B)ABCD选择法

A-Aware-察觉。我现在处于评判者状态吗?这样有用吗?

B-Breathe-深呼吸。我是否需要退后一步,停一停,用新的视角来看这件事?

C-Curiosity-好奇。究竟发生了什么(我、其他人、事情本身)?我遗漏了什么?

D-Decide-决定。我的决定是什么?我选择做什么?

(C)提问式思维手册:领导力、教练和生活中的12个工具

工具1:赋能于你的观察者。从观察者角度出发,我们便有能力看到“客观事实”。这种方法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运用“正念”,去观察情绪、观点或执着在我们看待这个世界的时候,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工具2:用选择地图做向导。就此情境,先向自己提出一些批判者问题,再提出一些学习者问题,然后再仔细考虑两种问题可能产生的结果。

工具3:发挥提问的威力。可能是哪些问题在驱动你当时的行为。

工具4:区分学习者与批判者心态和问题。特别注意这些问题在情绪、智力、身体层面如何影响你的。

工具5:与批判者做朋友。更好的察觉和接受自己和他人的批评者心态。

工具6:质疑假设。就是在不具备任何必要的事实基础的情况下,相信某事是真实的。

工具7:善用转换问题。
工具8:建立学习者团队。将学习者/批评者的特点应用于团队及组织之中。

工具9:用问风暴实现突破。
3个前提基础:
(1)非凡的结果始于非风的问题
(2)几乎所有的难题都可以通过足够数量的正确问题得到解决
  (3)我们向自己提出的那些问题,通常会开启我们通向新思维、新可能性的大门,令我们收获颇丰。

工具10:去问那获得成功最关键的12个问题
工具11:教练自己或他人,将QT方法教给客户,同时又辅导他们解决问题,并达成他们期待的目标。
工具12:领导力-提问式思维的力量。通过运用提问式思维的工具和方法,我们要学会应对困境,处理激烈的情绪,这些困境和情绪有时是源自我们自己做出的一些假设。

最后,借用书中一句话,送给大家: 仅仅去阅读药物的说明书,那是无法治愈疾病的,你得真把药吃下去才行!因此,从书中获益的最好方法,就是去实践书中所说的每个点滴。
本文标题: 改变能改变的读后感(改变孩子先改变自己读后感)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401698.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英语读后感标题(英语读后感的标题应该怎样写)蒲宁幽暗的林荫小径读后感(蒲宁《幽暗的林荫道》中的女性形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