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人不遇读后感(《寻人不遇》读后感)

发布时间: 2024-12-27 11:51:07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读后感 点击: 88

《寻人不遇》读后感,一个美国人,漂洋过海来...

寻人不遇读后感(《寻人不遇》读后感)

《寻人不遇》读后感

     

        一个美国人,漂洋过海来到中国,独自一人朝圣古代诗人,其中一些诗人早已被世人遗忘。这位古稀老人带着热爱、景仰和感激,从北向南一路寻访诗人们的足迹。他在追思中思索,于诗境里徜徉,怀着感恩记录。

        作为与诗人们血脉相连的国人,也许通过本书,才是我们离诗人最近的一次。
        《寻人不遇》的作者比尔.波特一边旅游一边写书,跟着作者的脚步游览了我们自己并不熟悉的家乡,感受诗人们给我们留下的丰富遗产。通过诗歌滋养我们的心灵,让我们内心变得更加丰富和细腻,去感受到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美好。诗歌是用最柔软的方式来让我们一个人变得更加坚强。我们中国文化,怎样通过外国人的视角看待我们中国文化的旅游胜地,读来很有趣味。
        通过30天的晨读,我们跟着作者比尔.波特带着诗,对中国古代诗人进行了三十天的朝圣之旅。作者一共拜访了40多位诗人,上百首诗词,让我们感受到诗的魅力。
        这是一段艰难的旅程,作者比尔波特在旷外旅行三十天,湖州之行的断腿坎坷,行程匆匆且紧张,虽然有时是走马观花,但老人对中国文化、对中国诗歌的那份热爱,深深触动了我的心灵,让我很感动。我也很期待自己也能带着书本和认知去旅行,拜访诗人的足迹,带着书本去丈量世界。
        当一个人将心交给诗的时候,诗也会为他摧生出无尽的悲喜。我们跟着诗词,跟着作者,跟着诗词的创作背景,穿越到诗词作者那个时空,那个意境。有时开心,有时豪迈,有时激动,有时悲伤,有时落泪,甚至哽咽,这就是诗词的魅力。
        中国诗词大会吸引了几代人一起收看,说明诗词的魅力。让我们陶冶气质和情操。诗词文化与教育相当,唤醒孩子们的语言能力和文化能力,重新点亮文化火种,复兴文化。
        诗词如同我们民族的文化基因,一旦有机会唤醒它,可以重新点亮我们的人生,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助力。我们应带着文化的欣赏和心灵的感悟,去了解诗歌背后的故事。
        通过读《寻人不遇》让我燃起了对诗词、对诗词背后故事的小火苗。

        例如,因为读到苏东坡才让我有动力再去听、去读《苏东坡传》,去听《了不起的苏东坡》声音剧。从而让我对这位被称为“苏仙”的大文豪苏轼,有了更深的了解。就像最后说的:

        苏东坡为什么这么受欢迎?因为他文章好,诗词好,书法好。因为他不仅有才,还有德,做官时为民着想,罢了官仍然心系天下苍生。还因为他留下许多传奇故事,有的励志,有的诙谐,有的凄美感人,有的苍凉悲壮,但不管哪种风格的苏东坡传奇,最后都被我们消化吸收,都成了我们精神世界的一部分。

        所以,苏东坡留下的不仅仅是东坡肉,更是一个光风霁月、亦庄亦谐的精神世界。
        古人已去,有的古人的墓地、古人的遗迹也看不到了,古人也不知道我们在寻求,然而他们的精神却永远感染着后人。
        通过读《寻人不遇》这本书,我们学会了带着书本去旅游,不管去哪个地方,去之前带着孩子一起查找背景知识,在旅游的过程中不是走马观花,而是慢下来仔细观察,发现知识点,见字必读,给孩子拓展知识,让孩子在玩中长见识,在旅游中能有更多收获,并且引导孩子像作者比尔.波特一样写旅游日记。也许这是我从这本书中学到的最大收获。

       

        通过读《寻人不遇》,我们学到了更多诗词的知识,其实每一本书我们都有学习的地方。生活中不仅要有柴米油盐,还有诗和远方,那就是读书、旅游,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这是一本沉静心灵,丰富丰盈内心的“工具书”。

   

        此生无悔入华夏,来生还做中国人。

《寻人不遇》读后感1200字

《寻人不遇》读后感 1200 字

 

喜欢古诗词大概是在初中的时候吧,那个时候做不出数学题,我就自己去看诗,每次读她们,就会惊诧里面所表现的纯粹与美好。

 

在我读初一时,记得当时过年,自己没有事情做,就拿出打印的 300 多个古诗词名句,开始背诵,也就一天多的时间几乎背下来。后来也就是有《唐诗三百首》《宋词》的一些书,对此我并没有深入的学习,也没有看过更多的书籍。

 

今年过年(又是过年),在马帮的 “悦读圈”我们的“苏老师”介绍了比尔波特的《寻人不遇》,一本讲对古诗词人的朝圣之旅的书。作者豁达有趣,然后我有了强烈的兴趣,花了 4 天的时间把它看完,真的很有趣。

 

作者比尔波特,美国人,汉学家 ……(感兴趣的童鞋可以去百度),让我比较吃惊的是,“他把毕生的精力用来做一件事”在这本朝圣之旅,作者去的地方,他说在二十年前他已经去过(进行朝圣之旅时他已经是 69 岁了)。其次,他对自己事业的执着,在探访刘禹锡的墓地时,真的是“跨越山和大海,走过人山人海”,来到一片玉米地。即使途中脚受伤,恢复后又兴致勃勃的上路。

 

另一个印象深刻的是,比尔波特很幽默,在朝圣路上,很辛苦,意想不到的事情时有发生,遇到天气不好,堵车,书中记载他在探访孟浩然时,想去看湘江,因为对湘江很失望,作者没有直接说湘江的面目全非,他用 “唉,这应该是一天里第三次叹气了”并且还埋怨起了孟浩然,哈哈哈。

 

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在 2021 年, 69 岁的比尔波特踏上了他的寻人之路,他从北京出发,第一站去孔子的故乡曲阜,到济南—李清照的故乡,往西安(白居易),过成都(杜甫),经湖北(孟浩然)、湖南(屈原),继续向南到绍兴(陆游),最后到达浙江天台山诗僧寒山隐居之地。

 

每到一个地方,作者都会说出自己的路线,遇到的司机、自己的感受,用白话的形式记录下来,并且将作者在此地方发生的事情,出过的千古名句如数家珍的娓娓道来,让我这个局外人形成了画面感,感觉很真实。(当然可能有的人读起来像流水账)书中出现的诗人,大多我们都熟悉,但是有的我竟然一次都没有听过,比如:薛涛、朱淑真。还有我也是最近才知道的诗句:比如李白的《山中与幽人对酌》 “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真的超爱这首。总之,读书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

 

比尔波特很喜欢喝酒,中国的古诗词人大多也爱喝酒,所以他带了两瓶威士忌,在自己敬爱的诗人面前和他们一干为敬。这张图展示的是他每次朝圣必经的仪式。

 

这张图片让我感觉他也好可爱啊。记得 16 年我独自跟团去江南 5 省玩,到达杭州,我离开大部队,径自去了“于谦墓”。他并不是我的偶像,只是他高尚的品行让我喜欢,所以想去拜谒一下那个曾经力挽狂澜拯救过大明王朝的人。

 

站在于谦墓前,脑海回往他的生平,睁开眼睛,心中会感恩,感恩我们历史中还可以有这么伟大的人让我们膜拜,还有悠久的文化滋养我们的精神世界。无论是音乐、文学、美术都是古往今来一些最美好的心灵创造出来的最聪明最颖悟的作品,愿我们每天都享用美,创造美。

《寻隐者不遇》古诗读后感

满意请采纳
隐士指古代一些怀才不遇的人,他们常常心怀理想却找不到舞台去施展.于是便借诗抒怀,贾岛寻隐者不遇便是其中佼佼.全诗描写了一幅访隐不遇怅然若矢的情境,作者笔下人物兴冲冲去往隐士所居却被弟子挡于门外.询问之下言说老师外出采药未归.此人急于见到该位高人便让弟子速去寻找弟子却说不知道,老师的去处于是他便离去了.诗中人物那种寻人不到弟子傲慢态度就好比像当今社会求人办事手下那种不可一世趾高气扬的样子以及本人那种高高在上的态势,其实这样的人是最没本事.一个有本事的人和气微笑示人有问必答甘愿作阶梯蜡烛抬高别人贬低自己.
本文标题: 寻人不遇读后感(《寻人不遇》读后感)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400732.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一本读懂大汉史读后感(《汉朝那些事》读后感600字)读后感英语作文80词(绿山墙的安妮读后感英文80词)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