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菲的世界读后感初中,在读苏菲的世界的过程中,你是否会被里面的人物情节所吸引呢,在读完后又会有一些什么样的心得?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苏菲...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初中
在读苏菲的世界的过程中,你是否会被里面的人物情节所吸引呢,在读完后又会有一些什么样的心得?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苏菲的世界读后感初中”,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初中(一)阅读完这本书后,我也开始思索什幺才是“真实的自己”。有时担心自己的人生是否只是南柯一梦,或真是“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呢?也许自己就像苏菲一样,像爱丽丝般去梦游仙境?或者我单单只是一个思想体,只有精神,没有实体,并非真实存在?然而,这似乎是永远解不开的谜团。
书本一开始所提及的问题:“你是谁?”让我陷入无止尽的思索。曾单纯的以为“我”就是我的主人,然而,真是如此吗?以往,当自己陷入人生难题时,就会以玩笑来自欺,以自责来疗伤。但读完这本书后,我反而陷入“自己是谁?”,反倒希望自己就是苏菲,由作家来告诉我如何进行下一步的动作,完成更精彩完美的演出!
如果没有接触到这本书,自己或许永远会跟书里的人物所说的一样:“将这个世界当成一种理所当然的存在,而体会不到这世上的惊奇与美妙。”因为我们总是太依赖“习已为常”,普通的剧情、平凡的生活、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生活无趣的思考让人生受到了限制。阅读时,我总想像自己就是那充满好奇的苏菲,把书本里的神秘哲学家当成启蒙自己人生的老师,在那奇妙世界中,日夜思考着来自哲学家抛出的各种问题。
也许,只要抱着好奇心,就可以成为一位哲学家吧?以往,人们认为哲学家只是把自己从世上万物所得到认知,经过思考的历程,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而我认为,哲学也可以是一种人生,因为里面包含着你对世界的观感,随着人生的成长与际遇,人的想法也会因而改变。人生,就应该尽可能与各式各样的人相处,跟着他一起体验他看这个世界的态度与角度;人生,就应该了解自己是一个世上独一无二的存在,了解自己是独特的,才能不被他人的看法所束缚,才能开始活出全新的自己,让自己有个精彩无憾的人生。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初中(二)《苏菲的世界》是一本文学性很强的哲学书。它的主要内容是:以苏菲不断受到一位神秘人寄来的信件为线索,从哲学的角度向人们解释了世界盒大自然等的形成与发展……告诉人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是一个怎样的世界。
本来哲学是比较枯燥乏味的,但《苏菲的世界》一书却截然不同。它在向读者讲述哲学的同时,运用了生动的语言来描绘了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使读者阅读时产生一种像读侦探小说般的心情。书中刻画了一个勇敢,聪颖的少女——苏菲。因为追求哲学,就一定要有好奇心,这正是苏菲最大的特点,所以我觉得作者刻画这个人物的用意就在于此。
为了向人们解开世界历史之谜,书中涉及的内容很多。从远古罗马到现代,在每一个不同时期,有哪些为社会做出突出贡献的哲学家,他们主要讨论的题目是什么,一些哲学家的经历和遭遇,这本书都详细地为人们做了讲解,仿佛整部世界哲学史在你面前演变了一遍。它内容广,但并不紊乱,书中内容分成许多章节,每节题目都点出了该章节内容的中心,或深藏或巧露;而每一节内容都会阐述几个问题。这样的分节使人读后更容易消化,也更容易理解。
书中讲述了不少的人生道理,使我获益良多。而它所讲述的有关哲学的知识,开阔了我的视野。其实当中的道理很多问题我也曾想过,但这些问题都在头脑中一闪而过,因为我觉得它对我来说实在太陌生。当我读完此书后,我觉得一个生存在世界上的人,连世界从何而来也不知道,也不曾去想,未免有些幼稚。
其中,使我感受最深的是有关雅典哲学家苏格拉底的故事。大约在公元前三四百年左右,出现了一位对欧洲思想有重大影响的人物——苏格拉底。他的高明之处在于人谈话能够不断揭露人们思想上的弱点,令人可以领悟哲学的真理。然而对某些人而言,这样的谈话无疑是当众出丑,并成为众人的笑柄,对于那些有头有脸的人,这就难以接受。公元前399年,他被指控"宣扬新的神明,腐化青年人"而被处以死刑。它本可以恳求陪审团手下留情,免于一死。
但是他没有这样做,因为他重视良心与真理,到生命结束也是为了真理。他那种为了真理而战,为真理而牺牲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他使我更深切的体会到死有"轻于鸿毛,重于泰山"这句话的含义。
《苏菲的世界》一书使我觉得世界上还有很多事情等着我们去探索,大自然的秘密使永远也揭不完的,从前的哲学家为我们解开了不少世界之谜,使后人变得聪明起来;我们不也应该向他们学习,运用哲学的观点揭开自然与人类社会的奥秘,也为我们后人做一点事吗?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初中(三)寒假前爸爸在网上帮我定了一本书,名叫《苏菲的世界》,但是我一直没读,寒假到了,爸爸规定让我读一本书,我从书架上找到了这本书,我觉得不读这本书,有点对不起它,于是我就开始读这本书了。
《苏菲的世界》讲述的是14岁的少女苏菲遇到的一些极不寻常的来信,世界像谜团一般在她眼前展开。在一位神秘导师的指引下,苏菲开始思索,她运用少女天生的悟性与后天知识,企图解开这些谜团。然而,事实真相远比她所想的更怪异、更离奇。读了这本书之后,我看到了人类是如何进步的,有一种十分奇妙的感觉。
“你是谁?”“世界从哪来?”看似简单而又复杂的问题,不仅困扰了苏菲,也困扰了我。之后作者化身为艾伯特,为苏菲解答。那哲学是什么?什么人能成为哲学家?在此,做了一个很明确的答案,要成为一个优秀的哲学家只有一个条件:要有好奇心。当然小孩子最符合这个要求,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小孩子喜欢打破沙锅问到底。
他在书中的谜团是一环扣一环的,先是陌生人的来信,再是一个叫席德的女孩,再是神秘小屋,就这样神神秘秘的,开始还好,疑团是可以解开的,但是越到后面,我便越是一头雾水。什么会有字的香蕉,在路上捡到钱,捡到明星片诸如此类,只在电影中可以看到的情节,让我更加怀疑这是不是一部悬疑小说。直至到《柏客莱》这一节,才开始揭秘。原来苏菲是一位书中书的人物。
读苏菲的世界让我受益非浅。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初中(四)“就在这时,门铃响了,并要我开门拿包裹。”苏菲随手把门带上后,便拆开了信封……
苏非用手指着镜子里的自己说:“你是谁?”此时苏非和我的脑子里想得是一样的:我是谁?不用说,我是庄子婷,可是这个叫庄子婷的人又是谁?是我。得,又绕回去了:我是谁?我居然不知道自己是谁,这不是太可笑了吗?我甚至无法去决定自己的长相、父母、家族,我更没有选择自己是人还是兽的权利,这不是太不合理了吗?但这些却是我不得不接受的事实。
“世界从何而来?”我不知道,说实话,到现在为止没人真正知道不是吗?
哲学问题是永恒不能改变的吗?是,也不是。有关于宇宙之类的各种事物的来源,各种各样的类似问题在人类脑海里占据了几千几百年了,我还想不着,没有人可以解决或回答这些疑问,而人类也永远不会停止自已的思考和探索。同时,随着人类时代的发展和生活的巨大改变,新的问题每天会不断冒出来,机器人会有自知力吗?人脑是如何进行运作的?人类和机器的实质区别在哪里?
这些问题太烧脑了,来我们说些可以实时解决的。想要保护地球的多样性,我们就应该彻底改变自己的思考方式、生活模式,把我们所处的时代当做生活的中心如同把地球当成宇宙的中心一样可笑。对我们来说,当下自然是最重要的,最有意义的,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未来不重要,我们应该像尊重现在一样尊重未来。
我们是生活的主角,人类则是地球的主角。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2000字左右
阅读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阅读为人类的思想插上了翅膀,但是光阅读而不记录心得与读后感可不行。下面是由我为大家带来的“苏菲的世界读后感2000字左右”,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2000字左右【一】《苏菲的世界》被誉为西方哲学的入门读物。作者乔斯坦.贾德用故事化的语言,以主人公苏菲的“哲学之旅”为主线,为像我这样的哲学初探者循序渐进地掀开了高深哲学的神秘面纱。
书中涉及的内容很多,从古罗马到现代,在每一个不同时期为社会做出突出贡献的哲学家和他们的研究方向、内容,部分哲学家的经历和遭遇等。它的价值不是我三言两语能概括准确的,对我个人而言,它是无价的智慧读本,其中的哲学知识开阔了我的视野,内涵在其中的人生道理,更使我受益匪浅。
1.习惯是一种很可怕的力量,它是灵感和创造的坟墓。
我们做个假设,假如书中的主人公换做我们自己,故事的过程和结局会是怎样?其实,就是拿我们自己和苏菲作个比较,也许换做同龄时候的我们,情节会相似,但如今的我们恐怕是要让作者失望的。我们的习惯已经逐渐束缚了我们的思想,把我们无形地捆起来,难以迈出创造性的步伐。
哲学家从来不会过分习惯这个世界。对于他或她而言,这个世界一直都有一些不合理,甚至有些复杂难解、神秘莫测。这是哲学家与小孩子共同具有的一种重要能力。可以说,哲学家终其一生都像个孩子一般敏感。而我们正逐渐丧失这种能力,逐渐麻木。当我们不断长大,成熟,我们儿时的那种对世界的好奇心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弱化,盲目地存活着,未曾真正领悟生命的意义。
我们要有一个好奇、充满求知欲的心灵。习惯是一种很可怕的力量,它是灵感和创造的坟墓,它会让我们对身边的一切习以为常,理所当然。我们不否认一些良好习惯存在的必要性,但这里我们所说的习惯更大程度上是一种安于现状的懒惰和麻木。我们该对自己所处的世界和生活多提几个设问,问下自己:“我是谁?”,“我们的世界是怎么样的?”等,这样看似简单的问题其实已经足够难倒我们。
2.最聪明的是明白自己无知的人。
诸多哲学家当中,苏格拉底的故事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苏格拉底被视为谜一样的人物,他的哲学造诣毋庸置疑,在他死后很快就被誉为许多哲学学派的始祖。正因为他神秘难解、模棱两可,才使得一些在学说上大相径庭的学派都可以宣称他们是苏格拉底的传人。
人类面临许多难解的问题,对于这些未解之谜。我们不是太过笃定,就是漠不关心。苏格拉底既不笃定也不漠然,他从不认为自己是“智者”,他说:“我只知道一件事,就是我一无所知。”这样的自我认识并不让他消极,反倒在追求真理的路途中永不放弃。在这点上,和中国圣贤的古典哲学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伟人在浩瀚的宇宙和无穷的知识面前尚且如此实在和谦虚,我们更该自我反观,不骄傲自满,不恃才傲物,不以自己的小小成绩沾沾自喜,多反思自己的不足,不断进步。
3.人生需要自身的理性创造。
哲学的演变和发展不是浑然天成,历史长河中无数的哲人用自己的生命和思想浇灌了它。他们专注自己的人生目标并持之以恒,不断进取超越。
人没有天生就固定下来的本质,一个人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其实是自己可以决定的。在我们年轻的时候,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有步骤有计划地安排自己的人生。
我们人生的路都是自己走出来的,在人生的旅途中,自我逐渐健全完整,我们要有准确的目标,没有目标的人生是可怕的,找寻目标需要过程,我们要学会为自己量体裁衣,不断适时调整,找准自己的位置;往前走,无论起点在哪,总是要向前的,难走的路就走慢点,遇到困难不退缩,哪怕是向前一小步也是进步,好走的路走稳点;慢走多思,步子跨得大要么容易走错,要么容易摔倒,不能盲目,需要理性思考。
哲学不是万灵丹,但是从来不去留意爱好智慧的重要与前人的心得,那么注定会陷于心灵封闭与终结。《苏菲的世界》为我们提供了一盏从困惑到觉悟的灯。它既是智慧的世界,也是梦的世界。它唤醒了每个人内心深处对生命的赞叹与对人生终极意义的关怀和好奇,提示我们要有意识地进行创造,去认识周围世界的事物。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2000字左右【二】今日终于读完了苏菲的世界。人有选择的自由,可以能动地作用于社会。我不相信上帝的存在,是唯物论者,但又相信社会与自然一体,会生长,是一元论者。有时能体会到物神合一的境界的。确实,人只是广袤的世界里的一粒灰,认识事物有不实之处,如康德所说,戴着有色眼镜,受到种种限制。在有限的空间与时间里,运用理智去分析,每件事都有它的必然性。对生活不仅是美感的体验,如祁克果所说,要进入到道德阶段,坚持按正确的去做。但不想进入宗教阶段。诚然,有时天人合一的感觉就像是宗教。
《苏菲的世界》以小说的形式,通过一名哲学导师向一个叫苏菲的女孩传授哲学知识的经过,揭示了西方哲学发展的历程。由前苏格拉底时代到萨特,以及亚里士多德、笛卡儿、黑格尔等人的思想都通过作者生动的笔触跃然纸上,并配以当时的历史背景加以解释,引人入胜。评论家认为,对于那些从未读过哲学课程的人而言,此书是最为合适的入门书,而对于那些以往读过一些哲学而已忘得一干二净的人士,也可起到温故知新的作用。
14岁的少女苏菲某天放学回家,发现了一封神秘的信。她从这封写着“你是谁?”的信开始,在艾伯特的指点下,从哲学的摇篮雅典出发,对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哲学有了初步了解,同时达·芬奇的绘画和莎士比亚的戏剧也包括其中。
这本《苏菲的世界》可谓是现代版的《爱丽丝梦游记》,它引领我在一个新奇而古老的世界里漫游……其实在大千世界里,我们每个人都是漫游者,而哲学正是我们探路的一支火炬。它不示意你走向某一特定的方向,而是让你用心灵的眼睛去寻觅;它不限定你思考某一固有的现象,而是让你用自己思想的脚步去探察……
生活中,不能说人人都是哲学家。但我觉得,至少人人都有点哲学头脑——一种好奇的探求愿望,一种不弃的思考精神……
在生活中探索新闻,在学习中探索知识。就像苏菲在神秘导师创造的神奇世界里探索世界谜团。或许这种对于好奇的探索精神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而正是这种天性促使人们一往无前,正是这种精神使人们不断发现和创造。人类善于思考的能力真的很重要。如果不会思考,那么苏菲能在神秘世界里解开一个个谜团而受益匪浅吗?如果不会思考,那么我能在生活中因解出一个个难题而兴奋不已吗?如果不会思考,那么人们能在各方面得到进步因而加快发展吗?
苏菲在书中反复问自己:我是谁?我为何在这里?我认为,人类在探索和思考过程中所得到的快乐和收获是最有价值和意义的。我想,苏菲以自己在神奇世界里的经历和感悟证明了:我探,我思,故我在。
《苏菲的世界》就是一部深入浅出的人类哲学史。它不仅能唤醒人们内心深处对生命的敬仰与赞叹、对人生意义的关心与好奇,而且也为每一个人的成长--使生命从混沌走向智慧、由困惑而进入觉悟之境,挂起了一盏盏明亮的桅灯……
“一本关于哲学史的小说”,是《苏菲的世界》一书的副标题,颇能点明该书的要点。这是一本小说,但也是一本有系统的涵盖各哲学思潮的速食大杂烩。随着小说人物在哲学传统中寻求谜团的解答,读者也跟着温习了一遍西方哲学史。
《苏菲的世界》不论就内容,或就其受欢迎程度来看,都是极吸引人的一本书。这本书的成功,显示了一个重要的社会指标,就是社会大众渴望知识及缺乏安全感。在一本小说里,塞进整部西方哲学史,对追求速度的这一代而言,本身就极具魅力。除了追求知识的流行趋势之外,一般人也多少觉察到当今教育上的缺失,我们的教育并未提供有关人生和其意义的必要知识,而这些答案正隐藏在哲学的奥秘里。现在,我们有机会一一来巡视,到底这些饱学之士,教了我们些什么。
它是一本扞卫哲学的书,代表了“大多数人的看法”。这本书不是在探讨哲学上的某一特别思潮或历史,而是尝试对每一派别做概论式的介绍,并说明它在今日的地位。可以说是一本集“学术界一般看法的摘要录”。因此,这本书表达了当今知识分子的立场。
假如《苏菲的世界》代表着主流知识分子的哲学观点,它所表达的也极引人注目。这本书对真实的哲学给予极崇高的评价:批判的、理性的和公正的评论;去除偏见、迷信和惯例;不做仓促和轻率的判断,一意追求真理、知识、美善和道德。
坦白说,这正是世间为何要有哲学家的原因。我们需要哲学家,不是因为他们可以为我们选拔选美皇后或告诉我们今天蕃茄的最低价。哲学家们总是试图避开这类没有永恒价值的热门话题,而努力将人们的注意力吸引到永远“真”、永远“美”、永远“善”的事物上。
在这本书里,其实真正感兴趣的哲学,不在逻辑学、数学或语言学,当故事重心转移到马克思、弗洛伊德、达尔文和宇宙论时,摩尔、罗素等人,根本连提都不提。有些话题,即使和哲学没什么关系,却一再出现,很明显,这是一本在政治立场上十分讨好的书。一切当代时髦词汇全部被囊括:生态学、女性主义、宽容、东方宗教、比较宗教、联合国和新世界秩序等。这样的写法,或许是为了使哲学议题不和时代脱节,或许是为了涵盖更广大的读者群,不过,留给读者的印象是这些议题似乎才是作者真正关心的。
因此,这不是“一本关于哲学史的小说”,而是一个当代拥护自然的人文主义者对哲学根源所做的选择性的探讨。在小说结尾,科学被认定是真理的裁判者;而唯物主义虽然教义不明确,却绝对是人类的最佳选择。这本书引导读者获至这样的结论,但事实上并未提供理由。它给予读者的印象只是这是历代智慧累积的结果;当然,不同的历史将会导致不同的结局。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2000字左右【三】哲学,融人类千年之史,汇世界百家之言。祖先赐予的精神遗产随着岁月的积淀愈发深不可测。无数哲人前赴后继著书立传,试图为世界展现一幅壮丽雄浑的哲学全景图。可是百家争鸣,丰富了哲学的内涵,却为勾勒全景图又增添了新的难题。于是,千百年来,哲学似雪球般前进、壮大,而人类只得管中窥豹似地欣赏奇峰一角。
当无数的初学者在哲学的门外徘徊,无从入手之时,一位来自北欧挪威的作家乔斯坦贾德,带来了他那部震颤了哲学界的里程碑式的文学作品——《苏菲的世界》。以14岁女孩的视角带我们傲游于哲学的世界,跟随着一封封神秘的来信,我们也仿佛如苏菲一样沿着历史的足迹浏览历代哲人的精辟论述,抚摸古老智慧的轮廓,膜拜那留传千年依旧不朽的鸿篇巨制。让我们一起走进苏菲的世界!
遥远的神谕
“最聪明的是明白自己无知的人,真正的智慧来自内心,明辨是非者必能进退合宜。”
苏格拉底,史上最神秘难解的人物。我们没有他的任何文字,只能从他人的文字中捕捉他的睿智的思想,缜密的思维。他的一生曲折而短暂,却对对欧洲思想界产生难以想象的巨大影响。苏格拉底也常说他的谈话艺术就像为人接生一样。产婆本身并不是生孩子的人,她只是帮忙接生而已。同样的,苏格拉底认为他的工作就是帮助人们“生出”正确的思想,因为真正的知识来自内心,而不是得自别人的传授。同时,唯有出自内心的知识,才能使人拥有真正的智慧。苏格拉底曾说:“雅典就像一匹驽马,而我就是一只不断叮它,让它具有活力的牛蝇。”最后他用他的死去成全他的良知取义成仁,完成他的使命。
他将哲学从天上召唤下来,使它在各地落脚生根,并进入各个家庭,还迫使它审视生命、伦理与善恶。这就是先哲的光辉."永恒不变的是形成各种事物模样的精神模式或抽象模式。留存的是永远的真善美不朽的灵魂"后来,柏拉图来了。他既关心自然界中永恒不变的事物,也关心与人类道德及社会有关的永恒不变的事物。
对于柏拉图而言,这两个问题是一体的两面。他试图掌握有关个人永恒不变的“真理”我们已经见到柏拉图如何认为实在世界可以分为两个领域。
其中一个是感官世界。我们只能用我们五种并不精确的官能来约略认识这个世界。在这个世界中,“每一件事物都会流动”,而且没有一个是永久不变的。这里面存在的都是一些生生灭灭的事物。
另外一个领域则是理型的世界。我们可以用理性来确实认识这个世界。我们无法用感官来察知这个理型的世界,但这些理型(或形式)是永恒不变的。
根据柏拉图的说法,人是一种具有双重性质的生物。我们的身体是“流动”的,与感官的世界不可分割,并且其命运与世界上其他每一件事物(如肥皂泡)都相同。我们所有的感官都是以身体为基础,因此是不可靠的。但我们同时也有一个不朽的灵魂,而这个灵魂则是理性的天下。由于灵魂不是物质,因此可以探索理型的世界。他笔下的《理想国》成为哲学著作,影响深远.
“将它付之一炬,上帝不是一个傀儡戏师傅,赤裸、空虚一如教师来到教室前的黑板,希望澄清我们的观念 ,他希望清除工地上所有的瓦……”
当两位哲学巨匠走入泛黄的史书,有更多的智者步入历史的舞台,推进哲学的辉煌绚烂。希望澄清我们观念的严谨的逻辑学家亚里士多德、著有《几何伦理学》的史宾诺莎、首创分权学说的洛克、身为经验主义者的休姆、“宛如燃烧的恒星旁一颗晕眩的行星”的柏克莱、信仰头上闪烁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规范的康德等一连串现代哲学的开山鼻祖,我们还来不及抒发心中的崇敬之情,飞速发展的工业推动着历史的车轮驶入了崭新的轨道;时代的更替造就了更多的哲学巨人。马克思的《资本论》、达尔文的《进化论》、佛洛伊德的《梦的解析》——三位伟人、三部巨著掀起了三个领域的革命巨浪,开创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黎明的曙光
中世纪前的欧洲压抑着黑暗与恐惧,人们每接近一步真理,便会缠身更多的荆棘。黑暗排斥文明与理性,信仰野蛮与暴力,先行者们望眼欲穿,盼望黎明的到来。十四世纪末十五世纪初,文化运动蓬勃兴起,先开始于意大利北部,并在十五与十六世纪期间迅速向北蔓延。这场名为“重生”的文艺复兴运动给欧洲乃至世界带来了光明与希望,接踵而来的启蒙运动更是撼动了封建神学的统治基础,以法国的“百科全书学派”为核心向四周扩散,整个世界接受了一次理性文明的狂风暴雨般的洗礼。轰轰烈烈的资产阶级革命彻底破除了封建社会的愚昧野蛮,龟裂了其正统地位。随之而来的是无产阶级的兴起,登上历史舞台,成为世界的主角。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如同一面赤色的旗帜为无产阶级指引道路,照亮前方!从此共产主义成了许多国家的信仰和永恒的追求,自由、民主、文明飘荡在蔚蓝的天空中。
尾章
在《苏菲的世界》这本书中,我们看到的不只有先哲的教诲,黑暗向光明的衍化,还有丰富的自然科学,反差强烈的巴洛克艺术氛围…读此书犹如品尝哲学盛宴,回味无穷。《苏菲的世界》是一部深入浅出的人类哲学史。它不仅能唤醒人们内心深处对生命的敬仰与赞叹、对人生的关心与好奇,而且也为每一个人的成长——生命从混沌走向智慧、由困惑进入觉悟,点燃了一盏盏明亮的航灯……苏菲的世界,是智慧的世界、梦幻想的世界、敬仰的世界、感叹的世界,在此向乔德坦·贾德深鞠一躬,感谢他能让我一睹哲学全貌!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2000字左右【四】阅读前几章,以为本书的主角就是苏菲和她的哲学老师艾伯特,而越往下,越觉得诡异,到苏菲十五岁生日的那场哲学宴会上,我才渐渐意识到,本书真正的主角是席德和她的少校父亲,而苏菲和艾伯特只是本书作者笔下的人物席德之父少校笔下塑造的人物,少校创造出这两个人以及他们的经历,写成一本书,作为给女儿席德的生日礼物。
而奇怪的是,在少校的笔下,苏菲和艾伯特也渐渐感受到了这个创造者的存在,知道了自己的命运都掌握在他手中,于是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最终脱离了少校的控制,获得了成功。这种被创造者逃离被安排的命运的构思,让我感觉很微妙,甚至感到思维有些被小小的扭曲了。
知名作家南方朔是这样评价本书的:“《苏菲的世界》的小说部分,苏菲的主体自觉过程颇像侦探故事加上现代版的爱丽丝梦游仙境,哲学加侦探,加幻想,再加上宇宙观,它让人心胸开阔,这不正是哲学爱智最古典的定义吗?”它唤醒了我对世界的好奇心和对人生终极意义的思考!
这是一本关于哲学的书,带领我们走过了几千年来的哲学的发展史。从最初的自然派哲学家,到理性主义,到古典派哲学家,到繁荣蓬勃的希腊文化,印欧文化、闪族文化,黑暗的中世纪时期文化,再到豁然开朗的文艺复兴时期,巴洛克时期,以及现代的笛卡尔,经验主义,浪漫主义,唯物主义,存在主义……丰富的内容带我们走过沧桑,让我们得到一种哲学的洗礼与升华。毕竟,从古至今如此多的哲人有着如此多的理论,而随着历史的发展他们对于世界、生命本质的认识也在不断地进步与创新着。而受过现代教育的我们看着哲学的发展历程,看着古代哲学家们一些关于世界的荒谬的解释,或者看着一些哲学家们的全新的认识世界的角度,看着这些突如其来、迎面涌来的思想,自己原有的一些观念的确是受到了很大的冲击,自己也对这个世界开始了一些全新的思考。
在我的理解里,哲学就是关心、探索我们这个世界。这其实是我们每个活在这世上的人都应该去思考的。而我们逐渐建立自己的人生观、生命观的过程,也可以是看做对于哲学的思考。比如在书的开头作者就提出了两个哲学性的问题:你是谁?世界从何而来?这类问题也反映了哲学家们的任务,也就是去思考、去探索关于生命、世界等本质的问题的答案。从古至今,已经有许许多多的哲学家提出了各自的看法,然而还没有出现能够说服全人类的一种理论,因此也需要无数的后继者给出自己的答案。而相反于观念里的高深莫测,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去研究哲学。也许我们并不能人人都成为哲学家,但是我们都可以成为哲学的思考者,去寻找自己的生存的意义。
其实每一位、每一种在各个时代叱诧风云的哲学思想和哲学家都是由“你是谁?”“世界从何而来?”“世上是否有上帝和灵魂?” 等等看似无法解答的问题展开的。如何解答这些问题呢?,书中提供了一些线索:“只需用自己的常识”“要站在兔毛的顶端”“用儿童的眼光来探究世界,也就是不要被世事所麻痹,仔细地观察周边的世界,有勇气发表自己的思想。那我们如何不能结合自己在书中所学与生活中所见所闻来创造 “自己的哲学呢”?
虽然人们对历史上各种哲学流派褒贬不一,但那些哲学家确实应当受人尊敬,他们是如此勇敢而执着地探寻着真理与实践的奥秘。哲学的世界亦梦亦幻,它像一个个不可思议的神话却又源于我们身边一切普通的事物。
然而我们现在可以清楚地知道风霜雨雪的成因,我们还知道苹果为什么会落到地上,火箭为什么能飞上月球。这一切,都要感谢那些没有丢弃好奇心、或再次点燃好奇心的人。这些人仿佛不认识这个世界,不相信这个世界,不承认这个世界。他们怀疑,他们思考,他们改造。于是有了孔孟的仁义,老庄的逍遥;于是有了柏拉图的理想国,哥白尼的日心说;于是有了浪漫主义的反讽,于是有了经验主义的体验;于是有了笛卡尔的二元论,于是有了马克思的资本论。自古以来多少先人尝试了无数方法想爬到兔毛顶端,又有多少今人依然作着不懈努力。而我们,这些习惯了安逸,习惯了一位接受事实的人们,难道不该为自己的麻木和怠惰感到羞愧吗?难道不该幡然醒悟,奋起直追吗?
知识可以积累,技艺可以传承,但人生的经历,理性的感悟却只能从零开始慢慢体会。上地对待古今的哲学家是公平的,都给了他们一生的时间去独立思考。这也许就是哲学发展了几千年却依然连最初的问题也没有答案的原因吧。所以我们不必怀着对哲学敬而远之的态度,只要好奇,只要思考,就离真理更近了一步。哲学家们知道的并不比我们多,但他们好奇的东西比我们多,他们思考的东西比我们多,所以他们看穿了事物的表面而抓住了其内在联系。这好奇的能力,这思考的能力,上帝也曾给了我们啊。
“也许我们也是星尘”结尾时的比喻一位没有带着隐隐的神秘感,我们在这宇宙间只是昙花一现般的一瞬星光而宇宙仍在不停的运转着,轮回着。它会如何呢?这我们我从知晓,世界如此之大,还有无数个秘团我不曾揭开,还有无数个空间我不曾体验。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要不停地探索着。放飞哲思,倾听它们振翅翱翔的声音……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