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学入行论《入行论》给我最大的启发的一句话:不论遇到任何情况,决不失去快乐的心情。《入菩萨行论》即《入行论》,是古印度高僧寂天所作。他是公...
为什么要学入行论
《入菩萨行论》即《入行论》,是古印度高僧寂天所作。他是公元7到8世纪的佛学家,被称为文殊菩萨的化身。
《入行论》共有十章,其核心是阐述六波罗蜜多,即何为彻底的布施、彻底的精进努力、彻底的守戒自律、彻底的禅定,彻底的忍辱、彻底的大智。前面的菩提心、布施、精进努力、守戒自律、禅定、忍辱等都是做到大智的必要条件,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呢?
第一章 树立菩提心的功德
什么是菩提心?如何修菩提心?
菩提心全称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的简称,即成佛的心,也可也理解为“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之心。菩提心的本体是利益一切众生,菩提心属于第三层的集体潜意识,层次和境界相对高深。发菩提心有一定的主动性,是人类最根本的最智慧的一种心理境地。
如何发菩提心?有三个阶段
1、 初心菩萨的菩提心,以内观为主,发心时顺其自然,
初心菩萨就是自为,做好自己分内之事,你只要把所有的修行都回归到菩提心就可以了,所有的修行都跟你的理想抱负有关,所以这时的人生从攀缘心变成历事练心,修心达志,就是人生只有一个目的——利用所有的事情来帮助你的菩提心,能做好这件事情就可以了。所以在发愿后,你只要看看你的菩提心今天有没有比昨天进步就可以了。
2、行菩提心
经过5年或10年,你的菩提心站稳了,因缘也具足了,心智也成熟了,就可以实施“行菩提心”,即你可以做一点实事了,到那时,找到自己的定位,看自己适合做什么,在佛教境界里做什么都可以,职位没有高下。关键是你在一个地方利益众生,积累资粮,这时候,你的菩提心除了愿以外,还有资粮力了,“万行一心”,把所有的万行回归到菩提心,只要对菩提心的有帮助都可以做,只要伤害到菩提心的就不做,完全用菩提心的增减来当作我们生命意义的指标。
所以菩提心有两种修法:你如果在自利的角度,那就以“愿菩提心”为主,先守住你的本愿就好了,如果到后半段了,觉得除了自己的愿力以外,可以多少为他人为社会作一点事情,你可以转成“行菩提心”,忏悔业障,积集资粮,这个就是菩提心的修法,其实就是你心中一种愿力,由愿力取代对生命的攀缘。
3、修菩提心
修菩提心是一种愿望或愿望的达成,是生命中一个新的力量。而修行必须先有目标,然后才是修行。修行不能走一步算一步,佛教是现有目标才有过程,修菩提心时,要以愿导行,心要定,不能心到处跑,如果到处跑,受到迷惑,就说明你还没有上路需要继续发愿,行善。我们学佛的终极目的是上求无上佛道,下化无边众生,而菩提心的修炼正是这一目标的最佳途径。
第二章 忏罪
当死亡来临,唯有功德才是你唯一的拯救者,没有别的任何拯救者。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我们必将死亡,既然人都要终有一死而消失的无影无踪,既然以往享受过的东西都已消散,没有留下任何痕迹,那么我们为什么还要贪恋那些享乐的东西而违背上师的教导呢?既然一旦死去,要丢下生前的所有亲人和朋友,孤零零一个人走向那你该去的地方,那么不管是为了亲友的利益还是为了征服仇人而所作的种种罪孽必将得到遭受苦难的报应,并且这是无法逃脱的,我们应该日日夜夜思索上述问题,由于被无知和痴心所驱使犯下了极大的罪孽,我们决心忏悔,希望导凡育俗的佛和菩萨们监督我们悔过,不再造孽。
第三章 树立彻底的菩提心
第四章 不放逸即谨慎自律
最大的功德莫过于发菩提心。生命是极其短暂的,是极其靠不住的,瞬息会灭亡,这躯体如同借来的东西一样只属于你一次,今生获得转生为人,获得行善的机会,释迦牟尼佛指出,转生为人的机会,如同海底的瞎龟将头穿过漂浮在海面上的木板上的孔里一样非常不易。今生获得暇满的人生如果还不作善事成习的话,没有什么比这更大的损失,没有什么比这更大的愚蠢。
嗔恚、贪欲等敌人以我的心为家,我一切顺着它,以使它高兴,可是它却陷害我,贪欲等烦恼是个强大的敌人,不管你怎样依从它,满足它的愿望,它只会给此生和来世带来伤害,只会伤害你。如果让烦恼住在我的心中,不愿意舍弃,那么怎么可能有今生和来世的安乐呢?这个烦恼需要用智慧的眼睛来看破它,并把它抛弃,要把它从我的内心赶出去,它就没有任何去处,智力低下的我由于缺乏刻苦努力的精神被烦恼所降服了,这烦恼不在仇敌身上,这烦恼如同幻觉,因此,从内心消除害怕烦恼的恐惧感,为搞懂烦恼在本质上是空的这一道理而精进努力,从而不让烦恼来使我遭遇地狱等恶趣苦难,应好好思考这些问题,努力践行佛和菩萨所教导的戒律。
第五章 严守戒律
要想遵守菩提戒律就得头脑清新地、竭尽全力地看住自己的心,使它不要产生邪念,如果不看住自己的心就不可能做到严守戒律。放纵如同大象一样的心就会招来来生堕入无间地狱的灾祸。行为、言论、内心动机上全面地、头脑清晰地、牢牢地拴住内心的大象就能消除此生和来世的一切恐惧、就能顺顺当当地作一切善事。“一切灾祸及无数苦难都是由于放纵了自己的心而产生的。”“只要养成了把自己所有的东西毫无吝啬地施舍给众生的习惯就是彻底的施舍。”彻底的施舍不再于东西的多少,而在于内心里是否完全树立起一切都施舍的意思。
佛指出:“即令长时间地念诵并承受所有苦难,但是,如果你的心不能专一,就不能取得应有的效果。”这智慧也完全取决于心。如果你不懂得一切事物的本质即性空无我这一秘密就不可能实现消除痛苦获得当地幸福的目的。要好好把握住自己的内心使其懂得正确的扬弃。只要内心能严守戒律,何须别的许多戒律?处在神志不清、放逸的状况时应十分小心地使自己不被伤害。
身患疾病的人是无力做好任何一件事情的。同样,被迷茫搅乱了的心也做不成一件事情。
贪嗔痴这个烦恼随时都在寻找加害人的机会,一旦它要是得了手就会把功德善果盗取一空,断送善趣的前程。因此,要以明辨善恶扬弃的心态永远不放弃菩提心。如果万一出现心放逸的话,就要想到转身恶趣时所遭受的苦难,从而恢复理智。并时刻想到违背戒律是可怕的,从而毕恭毕敬地,进而顺利地恢复善恶鉴别力。佛和菩萨是任何时候都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的,没有什么他们所看不到的东西。你应该想到我时时刻刻都处在佛和菩萨的视线下,从而做到懂得廉耻、礼敬和惧怕造孽,这样你就会感激佛并且总是体会到佛的恩德。倘若经常反省发现自己最初的想法是不善的话,就应意识到它对此生和来世都有害,永远不关注无意义的东西,必须时刻从弃恶扬善的角度,眼睛只看鼻尖,不去看那些使你产生贪欲、嗔恚心的东西。只要立下志去实行普提行之后,就要一门心思地去实践它,直至完全实现。如若打算出门或想发表言论时,首先要很好地审视你的动机,在牢牢树立菩提心的前提下行事发言;倘若处于贪欲和盛怒时就停止言论和行为,像大树一样静止不动。当你的心处于放任自流非常贪欲或处于玩物不止,处于傲慢不已,总想揭人短、或旧怨重提或企图诱骗 他人,或图谋荣誉,或想贬低他人,谩骂他人与人争斗等等时要像大树一样暂停一切行为静止不动;贪图钱财、谋取地位、祈望名誉等等情形出现时要像大树一样静止不动,,当你不顾及他人利益,只顾自己的私利或想发表一些毫无意义乃至误认伤人 的言论时,要像大树一样静止不动。
总之,要随时提防贪欲等的产生,时刻防止无畏的举动,并以菩提心为动力牢牢地把住实践菩提戒律的心。稳重和善地努力使人愉快。
要自觉地发自内心地始终以微笑来对待众生。与人谈话或发表言论时,要平心静气地、深思熟虑地、含义清晰地、使人愉快地、不偏不倚地、和气而适度地发表之。
关于菩提行为,其中最主要的、首要的是内心动机上树立菩提心,务必要坚持不懈 地修行锻炼使自己最终树立起菩提心。
要反复检点审查自己的言行以及思想出发点,这样才算理智、清醒地严守了菩提戒律,只是在口头上讲要实行菩提心是没有用的,关键是要真正实行。
第六章 忍辱
佛指出:“即令是千劫中通过布施和供奉佛等获得的善业福报,只要你生气发怒一次就会断送干净,抵消干净。”没有比嗔恚更严重的罪孽。因此要想办法,采取种种措施认真地修忍辱,只要你怀着嗔恚的念头,你的内心就不得安宁,不能使你内心获得快乐。总之,从没有一个好动气的嗔恚的人过的舒心。发怒生气这个敌人把嗔恚者的善根彻底扫净。要克制动怒。嗔恚这个敌人只加害我,即断送我的善根福报,嗔恚只干这件事,不论遇到任何情况,决不失去快乐的心情。
承受一切不愉快、挫折、痛苦、不因困难、挫折而使你情绪低落,为什么要这样呢?因为你对你 所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对于加害你的人和事采取动怒、仇视等态度是无济于事的,你伤心、痛苦、并不能帮助你实现愿望,不仅如此,你伤心、痛苦、生气、动怒会损失你的善缘、善根损失你的福报。
今天,为了恪守忍辱这个戒律而需要你承受的痛苦远远没有地狱之苦那么深重,并且通过忍辱却能完成大的功业。
第七章 精进努力
什么是精进努力呢?就是努力向善,乐于事善。趁你活着赶紧行善、只要活一天就克服懒惰,努力行善积德,不然,死亡突然降临时,一切都来不及了。
如果人们发菩提心、行善积德不求回报,而只是一心做善事,菩提心的人从事利他的善事必定能获得安乐。
不能让烦恼的利器伤害到你,当你不被烦恼统治时,就要想到来生有可能堕入地狱,因而怀着极大的恐惧感迅速集中思想以事善。
第八章 禅定
事善要精进努力,而且心要注入一处,不能走神,要入禅定。思想不能集中于点,老走神、放逸的人,必定会陷入烦恼的利牙之中。
如何客服放逸呢?要使身心处于清净之中,才能不会使心思放逸。要舍弃世俗的欲念,放弃一切胡思乱想。彻底放弃这些贪恋之心。明于扬弃之理的智者贤能都是这样做的,以最完美的静虑禅定所获得的殊胜观来掌握根除烦恼的办法。
善于取舍的智者贤能的人决不依恋名利,贪恋名利只会招来此生和来世的苦难和恐惧,应该抛弃名利等,彻底认清一切名利都是无常的道理。
无论从此生的角度还是来世的角度,欲念只会给你带来痛苦。欲望使你在此生遭到杀身在灾祸,在来世,欲望使你堕入地狱等恶趣中。贪心必定会断送一切福分,来世堕入地狱等恶趣。贪心不除,不管你吃多少苦拉实践菩提行为也使不可能成菩提的。并且,由于贪恋人世间的荣华富贵,致使来世转生地狱恶趣,遭受无限痛苦。
世间一切幸福都来自利他,世间一切痛苦都由利己引起。
你越是优待你的身躯,就越是会使你的身子娇弱不堪。其结果会变得更加贪欲而无止境,即令世间的一切财报也不能满足其欲望。既然如此,没有人能使其知足,它的欲望更加膨胀,进而烦恼增加,善行日减,只落得不快。
只要对任何东西都不依恋的话,那么其财富用之不尽。
由此可见,对于满足身体所需东西的欲望不加以节制的话,那么就会越发膨胀,毫无节制只有把那些有诱惑力的东西看成非美好的东西,才能获得美好的东西。你的身躯最终将变成泥土,这不动的身躯是靠心来驱使的,由血肉构成的肮胀的身体不断成为心灵的居所,干嘛认为 是自我呢?
第九章 智慧
烦恼 是智慧的障碍,应该毫无疑问地修空性。克服无明的有效东西是认识空性。
用什么办法才能使自己成为除去众生苦难的人呢?这就需要怀着无所求的态度,用施舍等办法积下无量的福资,向迷茫的众生指出性空之真理。
第十章 善根转为菩提因
解除普天下众生一切苦难的唯一最灵验的妙药、能使众生获得暂时的和终极幸福的源泉就是佛法,愿信徒们信奉供养佛法使其永存。
总之,只要内心能严守戒律,何须别的许多戒律?读懂读透《入行论》,把这本书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你终会成为一名安静的智者。
发菩提心,先守住你的本愿就好了,等菩提心站稳了,因缘也具足了,心智也成熟了,就可以实施“行菩提心”,找到自己的定位,看自己适合做什么,关键是你在一个地方利益众生,“万行一心”,把所有的万行回归到菩提心,可以多少为他人为社会作一点事情,只要对菩提心的有帮助都可以做,只要伤害到菩提心的就不做,你心中一种愿力,由愿力取代对生命的攀缘。在我们所锁定的领域完全用菩提心的增减来当作我们生命意义的指标。利他、利社会、利众生
为什么要忍辱?
点石成金
世界是不圆满的,不圆满就会有不如意,不如意就会有辱。在佛家看来,一切不如意就是辱,一切痛苦就是辱。谁都有辱,除了释迦牟尼佛。
社会在发展,科技在进步,生活水平在提高,但唯独人类的辱和古代一样,没有变化。现代人并没有因物质的丰富而减少痛苦,相反,焦虑和苦闷反而与日俱增!
那么,受辱的后果是什么?是嗔心!嗔是一切逆境上发生的憎恚心,为恶业的根本。当一个人的嗔恨心来的时候,他的无明怒火就把自己烧得不行,坐立不安了,此时此刻说出来的话或做出来的事情,都会伤害到别人。
忍辱就是对治嗔恨心的。《金刚经》说一切法行成于忍,无忍辱则布施持戒均不能成就,可见忍辱的重要性了。大德高僧们认为“忍耐”与六度的“忍辱”是不同的,忍辱是没有“人相…我相”,忍耐则是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其实忍耐也未尝不可。既然不能轻易地忍辱,就把辱拿回去,慢慢研究研究,看看这个辱是什么东西。很多时候,在你想研究的时候,你根本就找不到辱了。
经典故事
忍辱是比忍耐更深的层次,在下面的故事中有深刻的体现。
有位青年脾气很暴躁,经常和别人打架,大家都不喜欢他。
有一天,这位青年无意中游荡到了大德寺,碰巧听到一位禅师在说法。他听完后发誓痛改前非,于是对禅师说:“师父,我以后再也不跟人家打架了,免得人见人烦,就算是别人朝我脸上吐口水,我也只是忍耐地擦去,默默地承受!”
禅师听了青年的话,笑着说:“哎,何必呢?就让口水自己干了吧,何必擦掉呢?”
青年听后,有些惊讶,于是问禅师:“那怎么可能呢?为什么要这样忍受呢?”
禅师说:“这没有什么能不能忍受的,你就把它当做蚊虫之类的停在脸上,不值得与它打架,虽然被吐了口水,但并不是什么侮辱,就微笑地接受吧!”
青年又问:“如果对方不是吐口水,而是用拳头打过来,那可怎么办呢?”
禅师回答:“这不一样吗!不要太在意!这只不过一拳而已。”
青年听了,认为禅师实在是岂有此理,终于忍耐不住,忽然举起拳头,向禅师的头上打去,并问:“和尚,现在怎么办?”
禅师非常关切地说:“我的头硬得像石头,并没有什么感觉,但是你的手大概打痛了吧?”
青年愣在那里,实在无话可说,火气消了,心有大悟。
禅师告诉青年的是“忍辱”,并身体力行,青年由此也会有所醒悟吧。禅师是心中无一辱,青年的心头火伤不到他半根毫毛。这就叫离相忍辱。
人生智慧
《金刚经》让我们忍辱时要离四相:“须菩提。忍辱波罗蜜。如来说非忍辱波罗蜜。是名忍辱波罗蜜。何以故。须菩提。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是故须菩提,菩萨应离一切相。”这就是说:忍辱也是多余的,根本就没有辱,你忍的是什么?行菩萨道,就要觉悟、平等、慈悲。受辱生嗔,斤斤计较,那有什么慈悲可言?
但说归说,现实中一旦遇到挫折和打击,人们还是嗔念顿起,怒火中烧,这个时候,想想佛祖的忍辱告诫吧。
忍辱不是叫你做缩头乌龟,而是学习乌龟的精神。忍辱不一定能成佛,但忍辱一定能消解你许多的烦恼!
佛法开示怎么样修忍辱
《入菩萨行论》安忍品有系统的忍辱的方法。可以到智悲佛网上找一下。
《菩提道次第广论》也有安忍的修法。
方法都是次第的闻思,再串习。
一个暂时的窍诀是:遇到要生气的时候,不言也不动几分钟。
佛教中的忍辱怎么修
修忍耐、包容。当然这个忍的功夫分几个阶层,有力忍、有忘忍、有反
忍、有观忍、有喜忍、有慈忍。这个力忍就是发现要发脾气了,压下来不要发。第二个忘忍,宰相肚里能撑船,算了、算了,不要计较。再来反忍,要发脾气以前,
首先想我自己有没有不对,马上火就下来。当我们觉得别人脾气不好,保证自己脾气也没有好到哪里,真的,心中有佛,见人是佛,心中有粪,见人是粪。往往我们
都会看,觉得另外一半脾气不好,很可能确实他脾气比我们不好,可是他的脾气假如有八分不好,保证我们还有二、三分,两个人一吵,你骂他两分,他骂你八分,
没完没了。人跟人能冲突得起来,叫水平差不了多少。所以不要盯着另一半、盯着别人的缺点,要想一想他的缺点我有没有?不然统统在那里互相挑毛病,没有好日
子过。
观忍,这个观当中,人世间短暂几十年,有什么好计较的?什么都是假的,带都带不走,有什么好争的?包含观里面,观因缘的发展,可恶之人必有可怜之处,你跟
他计较干啥?你悲悯他都来不及。“先人不善(先人无知),不识道德,无有语者,殊无怪也”。他的父母、祖先没教他,他也不懂,可怜的人你跟他计较干啥?喜
忍,喜忍是什么境界?布袋和尚的涕唾在面上,随它自干了。他来给我考试的,看我最近功夫怎么样。他看每一个人监考老师来了,发考卷来了,跟监考老师一鞠
躬:辛苦你,还为我操心,赶紧用功做考卷。最后慈忍,“凡是人,皆须爱”,就好像孩子对父母发脾气,父母完全不放在心上。你看我们从小到大,犯那么多错,
有时候爸爸妈妈对这些亲戚朋友讲:孩子很好,没操到心。哪没操到心,是父母没放心上,完全的慈爱。你看我们小的时候没有行为能力,到哪都撒泡尿什么的,父
母搞了半天。妈妈煮半天,几个小时才煮好的东西,我们一下就把它给翻倒了,统统没有放在心上的,这慈忍,慈母,效法父母的心对一切的人。
佛家所说的隐忍指的是什么?具体指什么?怎么做?
一切外加的诸般侮辱、苦恼苦痛,皆只是心中的现象,刹那生灭,因缘而生,因缘而灭,并无其体,都只是假有的名言法,从而保持心如泰山一般的如如不动,保持心的安稳、自在和快乐。
忍辱,既可以消除业障,又可锤炼心性。他人以下地狱的勇气,这般成就我们,以种种逆境考验加持我们,这样的因缘,是需要感恩的。所以,佛陀得道后,第一个度化的就是憍陈如尊者,就是《金刚经》上所说的那个曾肢解过他的国王。
若心中尚有所忍,则结果一定不是自伤就是伤人。伤人,则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压抑忿恨,是为自伤,久成抑郁,消化系统、免疫系统都会受到极大的伤害。
真正做到无所忍而忍,这是地上菩萨的境界。证得诸法空性之后,便能三轮体空。无能忍之人,亦无所忍之人和所忍之事。
怎么做?很简单,就是转念。不如意的境界来了,赶快觉悟,当下如理思维,保持正知正念,保持心不为业力境界所牵动。久而久之,心的自在程度就会提升。六祖坛经说:一念迷,就是众生;一念觉,就是佛。我们在那觉悟一念的当下,就是本有佛性在大放光明。若起心动念皆能纯善,则佛阶为位不远矣。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