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照耀中国去红都的道路读后感《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呈现中国共产党领导红军浴血奋战,坚持不懈斗争,并取得伟大的革命胜利的影视作品。看了这部作品,...
红星照耀中国去红都的道路读后感
《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呈现中国共产党领导红军浴血奋战,坚持不懈斗争,并取得伟大的革命胜利的影视作品。看了这部作品,我学到了很多的东西,尤其是对中国革命的理解,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
在看完《红星照耀中国》之后,受到了红军精神的触动,被他们坚定的革命信念和理想,坚持不懈,不畏艰险的精神所感染。暗暗下定决心,要发愤图强,努力学习,将来担负起建设祖国的使命。
于是每天早自习放声朗读,声音不是最响亮的,但相信自己是最专注的。别人在玩耍时会在看书,尽管接到他们的邀请,会抑制住自己,就像红军在长征中受到国民党的各种诱惑,能坚守自己的信念,不为所动,坚定不移。
《红星照耀中国》重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战士坚韧不拔,英勇卓绝的伟大斗争精神。讲述了党在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艰辛。体会党的峥嵘岁月,体会党在领导人民走向胜利的无限伟大。心系这样的,当我们感到荣幸与自豪。
扩展资料
红星照耀中国的背景
1936年6月,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由北平出发,经过西安,冒着生命危险,进入陕甘宁边区采访,和毛泽东同志进行了长时间的对话,搜集了关于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第一手资料。
斯诺于卢沟桥事变前夕回到西安,将他采访的这些记录整理成集,取名《红星照耀中国》,于1937年10月在英国伦敦出版,随即轰动世界。
《红星照耀中国》第七章-到前线去的路上-读后感200字?
急求巜红星照耀中国》第七章的读后感,200字!不要太长了,也不要太短了。1.去前线的路上:讲述了普通农民对红军的拥护,对苏区工业的繁荣以及苏区工人身上具有的乐观活泼的社会主义工业精神。
2.本篇记述了斯诺去甘肃边境和前线时的所见所闻。一开始文章记述了他陪年轻的共产党员胡金魁与农民谈话的经历:一开始大家对红军有些抱怨,比如粮食征收太多等,但一旦跟白军相比,农民们又纷纷记起了红军的好来,包括红军是免税的,买东西也给钱,这些都是白军做不到的。
接下来,斯诺记述了很多关于苏区工业的内容,包括苏区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如何发展工业,包括手工业、油井等等。最后,文章描写了普通工人丰富多彩的生活,包括篮球赛、免费医疗、社会保险、读书写字、唱歌等等,并将其与中国其他地方的工人生活做了对比。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500字
读后感;死亡和捐税中,从斯诺先生在蒙古边缘上的绥远县的描述中,我的感触颇深。那里的人没有吃的,活活死,在斯诺的细节描写下,把那些可怜的人们写地十分真实,使我似乎看到了这些情景。他把青年写成老太婆,这让我觉得当时的青年没有生机盎然,而是多了几分痛苦。他把儿童们的身体情况描写了出来,这更让我震惊和震撼,他们与当时的富人和现在的我们简直是天差地别,在书中写到,如果中国没有解放,在一个个充满枪声、炮声的日子里,百姓是多么痛苦啊!我想你们都在繁华的城市生活,我们今天的幸福,谁又想过这些都是怎么来的呢?这些都是谁得来的呢?
这都是工农红军得来的。这几天我怀着好奇地心情读完了《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这本书用讲故事的形式,详细介绍了工农红军如何用智慧和斗志战胜蒋介石。勇猛战斗,以坚忍不拔的意志和毅力,战胜敌人,在失败中不灰心,不气馁,在途中帮助过许多百姓,深受百姓的爱戴。
书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官帽山上的300多名红军被敌军重重围困。红军团长许光达突然看见有一条长长的藤罗,马上带领300多名红军战士用藤罗顺利下官帽山。红军战士用智慧和勇敢突围了。
还有一个故事:夏明翰在1921年成为共产党员,1928年,由于叛徒的出卖,夏明翰不幸被捕。夏明翰写下了那首著名的起义诗: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
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从这两个故事中让我知道了红军战士们以他们的生命和鲜血,谱写了一曲曲胜利的凯歌,为中国人民事业立下了不朽功绩。红军的精神,是一笔精神财富,激励着我们一代又一代人。我们一定要努力学习做祖国的栋梁之才。
编辑于 2021-01-12
查询看全部5个回答
,可想而知这对斯诺的影响很大。苏维埃社会,这个标题,我隐约感觉到那时的社会应该有很大的改变,不出所料,我阅读到后面时苏维埃设置各种委员会,还有斯诺先生描写的社会没有鸦片和罂粟的影子,而且多了《婚姻法》这让我觉得这个社会在往好的方向发展。红星在西北,这是自由和希望的象征,人们欢迎它,也让我感觉到人们对自由的向往和渴望,红军和苏维埃 作出极大的贡献,没有他们哪有我们现在的生活?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