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暗物质和暗能量我们所能看到的物质,从原子、树木,岩石和我们,再到行星、恒星和星系,这些只占宇宙总量的不到5%。剩下的大头,包含大约25%的暗...
探秘暗物质和暗能量
我们所能看到的物质,从原子、树木,岩石和我们,再到行星、恒星和星系,这些只占宇宙总量的不到5%。剩下的大头,包含大约25%的暗物质和70%的暗能量,两者都是不可见的。这令宇宙更加扑朔迷离,我们经历的一切,实际上只是现实的一小部分。
目前为止,没人能说得清楚暗物质和暗能量究竟是什么,关于暗物质和暗能量的理论仍然处于纸面上的计算公式。我们不知道它俩的物理性质,不过,我们能确定暗物质和暗能量确实存在,但这又是如何知道的呢?
暗物质是使星系得以存在的一种物质。当我们计算宇宙的构造模型时,我们发现没有足够多的可见物质,可见物质的引力不足以形成星系和复杂结构。如果没有足够的引力,恒星更有可能分散在各处,而不是形成星系,所以我们推导出宇宙空间中还存有其他东西,一种不发光或不反光的东西。这些看不见的东西统称为暗物质。
除了能够计算暗物质的存在,我们还能够标定它的位置。在暗物质高度集中的地方,通过这块区域的光线会因引力作用而发生弯曲。所以我们可以推断,在这块看似真空的区域,存在我们看不见的某种东西,它产生的引力弯曲了光线。
观测结果表明,暗物质不只是没有亮光的物质云,它还会发射出我们可以探测到的粒子。暗物质不是反物质,因为反物质在与正常物质接触时会发生湮灭,产生独特的伽马射线。暗物质也不是黑洞的主要成分,黑洞是将巨大质量压缩到一个点上,撕裂时空结构的同时,对周围环境产生强烈的影响。
基本上,我们对暗物质的了解,只能确定这三个基本特性。第一,看不见的地方的确有某种东西;第二,它具有质量,能产生引力;第三,宇宙中有很多暗物质。暗物质很可能是由一种复杂的外来粒子组成的。它不会与光和物质相互作用,我们只是还没发现这种粒子而已。有趣的是,科学家已经成功绘制出了宇宙南半球的暗物质地图,详情点击“暗物质地图”,获取更多知识。
相比于暗物质,暗能量显得越发神秘,我们无法探测它,无法测量它,也无法定位它。但我们确实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它的影响。1929年,美国天文学家埃德温·哈勃研究了遥远星系发出的光,其电磁光谱向红端移动。他还发现更暗、更遥远的星系显示出了更大程度的红移。而离我们较近的星系,红移现象就没有那么明显了。
星系红移现象,是由宇宙膨胀所导致,星系随着宇宙膨胀离我们越来越远,发出的光的波长被拉长而出现红移现象。最近的探测结果表明,宇宙不仅在膨胀,而且正在加速膨胀。在此之前,科学家认为引力会导致膨胀减速,甚至最终会引发宇宙坍缩。
在某种程度上,空间膨胀时不会改变它的属性,只是空间的体积变大了。宇宙不断扩张地盘,到处创造新的空间。星系是紧密结合的物质团,由于星系内部的引力作用,我们所处的星系感受不到这种膨胀效应,但它却在其他星系周围随处可见。宇宙膨胀,使每一秒都有更多的空间形成。
暗能量似乎是一种真空固有的能量,这种能量比我们所知的任何能量都要强大,而且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能量会越来越强。其中有一些关于暗能量的猜测。
一种观点认为暗能量是空间的一种固有属性。空间并不是虚无的,它有自己的能量,这种能量非常活跃,可以产生更多的空间。所以当宇宙膨胀时,可能只是产生了越来越多的空间进行扩张,新产生的这些空间又加入到宇宙拓展的过程中,导致了宇宙处于加速膨胀的状态。
这个想法很接近爱因斯坦在1917年提出的宇宙常数概念,宇宙常数就像π和光速一样,是宇宙的固有属性,用来对抗引力,防止因引力作用而出现空间坍缩。唯一的问题是,当我们试图计算这些能量的数量时,结果却是如此错误和奇怪,只会增加混乱。
另一种观点是,真空实际上充满了临时的、虚拟的粒子,它们自发地、持续地从虚无中形成,然后又消失得无影无踪。这些粒子产生的能量可能就是暗能量。也可以说暗能量是一种未知的动力能量,流体或场,它遍布整个宇宙。但不知何故,它一直在推动宇宙的膨胀。暗能量确实存在,我们却不知道如何才能探测到它。对于暗能量,仍然有很多谜题需要解答。
目前为止,没人能说得清楚暗物质和暗能量究竟是什么,关于暗物质和暗能量的理论仍然处于纸面上的计算公式。我们不知道它俩的物理性质,不过,我们能确定暗物质和暗能量确实存在,但这又是如何知道的呢?
暗物质是使星系得以存在的一种物质。当我们计算宇宙的构造模型时,我们发现没有足够多的可见物质,可见物质的引力不足以形成星系和复杂结构。如果没有足够的引力,恒星更有可能分散在各处,而不是形成星系,所以我们推导出宇宙空间中还存有其他东西,一种不发光或不反光的东西。这些看不见的东西统称为暗物质。
除了能够计算暗物质的存在,我们还能够标定它的位置。在暗物质高度集中的地方,通过这块区域的光线会因引力作用而发生弯曲。所以我们可以推断,在这块看似真空的区域,存在我们看不见的某种东西,它产生的引力弯曲了光线。
观测结果表明,暗物质不只是没有亮光的物质云,它还会发射出我们可以探测到的粒子。暗物质不是反物质,因为反物质在与正常物质接触时会发生湮灭,产生独特的伽马射线。暗物质也不是黑洞的主要成分,黑洞是将巨大质量压缩到一个点上,撕裂时空结构的同时,对周围环境产生强烈的影响。
基本上,我们对暗物质的了解,只能确定这三个基本特性。第一,看不见的地方的确有某种东西;第二,它具有质量,能产生引力;第三,宇宙中有很多暗物质。暗物质很可能是由一种复杂的外来粒子组成的。它不会与光和物质相互作用,我们只是还没发现这种粒子而已。有趣的是,科学家已经成功绘制出了宇宙南半球的暗物质地图,详情点击“暗物质地图”,获取更多知识。
相比于暗物质,暗能量显得越发神秘,我们无法探测它,无法测量它,也无法定位它。但我们确实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它的影响。1929年,美国天文学家埃德温·哈勃研究了遥远星系发出的光,其电磁光谱向红端移动。他还发现更暗、更遥远的星系显示出了更大程度的红移。而离我们较近的星系,红移现象就没有那么明显了。
星系红移现象,是由宇宙膨胀所导致,星系随着宇宙膨胀离我们越来越远,发出的光的波长被拉长而出现红移现象。最近的探测结果表明,宇宙不仅在膨胀,而且正在加速膨胀。在此之前,科学家认为引力会导致膨胀减速,甚至最终会引发宇宙坍缩。
在某种程度上,空间膨胀时不会改变它的属性,只是空间的体积变大了。宇宙不断扩张地盘,到处创造新的空间。星系是紧密结合的物质团,由于星系内部的引力作用,我们所处的星系感受不到这种膨胀效应,但它却在其他星系周围随处可见。宇宙膨胀,使每一秒都有更多的空间形成。
暗能量似乎是一种真空固有的能量,这种能量比我们所知的任何能量都要强大,而且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能量会越来越强。其中有一些关于暗能量的猜测。
一种观点认为暗能量是空间的一种固有属性。空间并不是虚无的,它有自己的能量,这种能量非常活跃,可以产生更多的空间。所以当宇宙膨胀时,可能只是产生了越来越多的空间进行扩张,新产生的这些空间又加入到宇宙拓展的过程中,导致了宇宙处于加速膨胀的状态。
这个想法很接近爱因斯坦在1917年提出的宇宙常数概念,宇宙常数就像π和光速一样,是宇宙的固有属性,用来对抗引力,防止因引力作用而出现空间坍缩。唯一的问题是,当我们试图计算这些能量的数量时,结果却是如此错误和奇怪,只会增加混乱。
另一种观点是,真空实际上充满了临时的、虚拟的粒子,它们自发地、持续地从虚无中形成,然后又消失得无影无踪。这些粒子产生的能量可能就是暗能量。也可以说暗能量是一种未知的动力能量,流体或场,它遍布整个宇宙。但不知何故,它一直在推动宇宙的膨胀。暗能量确实存在,我们却不知道如何才能探测到它。对于暗能量,仍然有很多谜题需要解答。
暗物质和暗能量的区别
暗物质和暗能量是两个不同概念,但它们与宇宙的形成和演化密切相关。
暗物质是一种未被直接探测到的物质,它没有发光也不与其他物质相互作用,但其质量在宇宙中具有显著影响。科学家们认为,暗物质的质量是普通物质的五倍以上,它通过引力影响到银河系和宇宙中的星系间关系,影响着宇宙的演化。然而,我们目前对暗物质并没有全面的了解,科学家们正在经过不断的研究来更好地探究它的本质。
而暗能量则是宇宙中存在的一种强大的原动力。它是物理学上一种虚数场,能够抵消由于引力作用而产生的万有引力,导致宇宙膨胀加速。暗能量的存在始于1998年,当时一组科学家经过对太空中的爆炸的观测,发现它们的速度比预计得更快。之后对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研究发现,宇宙的膨胀速度正在不断加速,暗能量也被猜测构成了宇宙中总能量的七成以上。
暗物质和暗能量虽然都像幽灵一样不可见,但它们都在宇宙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推动着宇宙的扩张。一些科学家甚至猜测暗物质和暗能量的结合使得宇宙得以保持稳定,但无论如何,科学家们仍在奋力探索着这些未知和有待发现的力量和物质,为了更好地了解宇宙的本质和永恒。
暗物质是一种未被直接探测到的物质,它没有发光也不与其他物质相互作用,但其质量在宇宙中具有显著影响。科学家们认为,暗物质的质量是普通物质的五倍以上,它通过引力影响到银河系和宇宙中的星系间关系,影响着宇宙的演化。然而,我们目前对暗物质并没有全面的了解,科学家们正在经过不断的研究来更好地探究它的本质。
而暗能量则是宇宙中存在的一种强大的原动力。它是物理学上一种虚数场,能够抵消由于引力作用而产生的万有引力,导致宇宙膨胀加速。暗能量的存在始于1998年,当时一组科学家经过对太空中的爆炸的观测,发现它们的速度比预计得更快。之后对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研究发现,宇宙的膨胀速度正在不断加速,暗能量也被猜测构成了宇宙中总能量的七成以上。
暗物质和暗能量虽然都像幽灵一样不可见,但它们都在宇宙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推动着宇宙的扩张。一些科学家甚至猜测暗物质和暗能量的结合使得宇宙得以保持稳定,但无论如何,科学家们仍在奋力探索着这些未知和有待发现的力量和物质,为了更好地了解宇宙的本质和永恒。
关于暗物质,暗能量与反物质!
如题~·要详细解说~~~!!21世纪初科学最大的谜是暗物质和暗能量。它们的存在,向全世界年轻的科学家提出了挑战。 暗物质存在于人类已知的物质之外,人们目前知道它的存在,但不知道它是什么,它的构成也和人类已知的物质不同。在宇宙中,暗物质的能量是人类已知物质的能量的5倍以上。
暗能量更是奇怪,以人类已知的核反应为例,反应前后的物质有少量的质量差,这个差异转化成了巨大的能量。暗能量却可以使物质的质量全部消失,完全转化为能量。宇宙中的暗能量是已知物质能量的14倍以上。
宇宙之外可能有很多宇宙
围绕暗物质和暗能量,李政道阐述了他最近发表文章探讨的观点。他提出“天外有天”,指出“因为暗能量,我们的宇宙之外可能有很多的宇宙”,“我们的宇宙在加速地膨胀”且“核能也许可以和宇宙中的暗能量相变相连”。
暗物质是谁最先发现的呢?
1915年,爱因斯坦根据他的相对论得出推论:宇宙的形状取决于宇宙质量的多少。他认为,宇宙是有限封闭的。如果是这样,宇宙中物质的平均密度必须达到每立方厘米5×10的负30次方克。但是,迄今可观测到的宇宙的密度,却比这个值小100倍。也就是说,宇宙中的大多数物质“失踪”了,科学家将这种“失踪”的物质叫“暗物质”。
一些星体演化到一定阶段,温度降得很低,已经不能再输出任何可以观测的电磁信号,不可能被直接观测到,这样的星体就会表现为暗物质。这类暗物质可以称为重子物质的暗物质。
还有另一类暗物质,它的构成成分是一些带中性的有静止质量的稳定粒子。这类粒子组成的星体或星际物质,不会放出或吸收电磁信号。这类暗物质可以称为非重子物质的暗物质。
Abell 2390星系团(上半图)和MS2137.3-2353星系团(下半图),距离我们约有20亿光年远。上图右半方的影像,是哈勃太空望远镜所拍摄的假色照片,而相对应的左半方影像,是由钱卓拉X射线观测站所拍摄的X射线影像。虽然哈勃望远镜的影像中,可以看到数量众多的星系,但在X射线影像里,这些星系的踪影却无处可寻,只见到一团温度有数百万度,而且会辐射出X射线的炽热星系团云气。除了表面上的差异外,这些观测其实还含有更重大的谜团呢。因为右方影像中星系的总质量加上左方云气的质量,它们所产生的重力,并不足以让这团炽热云气乖乖地留在星系团之内。事实上再怎么细算,这些质量只有“必要质量”的百分之十三而已!在右方哈伯望远镜的深场影像里,重力透镜效应影像也指出造成这些幻像所需要的质量,大于哈勃望远镜和钱卓拉观测站所直接看到的。天文学家认为,星系团内大部分的物质,是连这些灵敏的太空望远镜也看不到的“ 暗物质”。
1930年初,瑞士天文学家兹威基发表了一个惊人结果:在星系团中,看得见的星系只占总质量的1/300以下,而99%以上的质量是看不见的。不过,兹威基的结果许多人并不相信。直到1978年才出现第一个令人信服的证据,这就是测量物体围绕星系转动的速度。我们知道,根据人造卫星运行的速度和高度,就可以测出地球的总质量。根据地球绕太阳运行的速度和地球与太阳的距离,就可以测出太阳的总质量。同理,根据物体(星体或气团)围绕星系运行的速度和该物体距星系中心的距离,就可以估算出星系范围内的总质量。这样计算的结果发现,星系的总质量远大于星系中可见星体的质量总和。结论似乎只能是:星系里必有看不见的暗物质。那么,暗物质有多少呢?根据推算,暗物质占宇宙物质总量的20—30%才合适。
天文学的观测表明,宇宙中有大量的暗物质,特别是存在大量的非重子物质的暗物质。据天文学观测估计,宇宙的总质量中,重子物质约占2%,也就是说,宇宙中可观测到的各种星际物质、星体、恒星、星团、星云、类星体、星系等的总和只占宇宙总质量的2%,98%的物质还没有被直接观测到。在宇宙中非重子物质的暗物质当中,冷暗物质约占70%,热暗物质约占30%。
标准模型给出的62种粒子中,能够稳定地独立存在的粒子只有12种,它们是电子、正电子、质子、反质子、光子、3种中微子、3种反中微子和引力子。这12种稳定粒子中,电子、正电子、质子、反质子是带电的,不能是暗物质粒子,光子和引力子的静止质量是零,也不能是暗物质粒子。因此,在标准模型给出的62种粒子中,有可能是暗物质粒子的只有3种中微子和3种反中微子。
20世纪80年代初期,美国天文学家艾伦森发现,距我们30万光年的天龙座矮星系中,许多碳星(巨大的红星)周围存在着稳定的暗物质,即这些暗物质受到严格的束缚。高能热粒子和能量适中的暖粒子是难以束缚住的,它们会到处乱窜,只有运行很慢的“冷粒子”才能束缚住。物理学家认为那是“轴子”,它是一种非常稳定的冷“微子,质量只有电子质量的数百万分之一。这就是暗物质的轴子模型。
轴子模型是否成立,最终得由实验裁决。最近,还有人提出,暗物质可能是一种称做“宇宙弦”的弦状物质,它产生于大爆炸后的一秒期间内,直径为1万亿亿亿分之一厘米,质量密度大得惊人,每寸长约1亿亿吨。这种理论是否成立,同样有待科学家进一步研究。
为探索暗物质的秘密,世界各国的粒子物理学家正在这个领域努力工作,相信揭开暗物质神秘面纱的那一天不会太遥远了。
暗能量更是奇怪,以人类已知的核反应为例,反应前后的物质有少量的质量差,这个差异转化成了巨大的能量。暗能量却可以使物质的质量全部消失,完全转化为能量。宇宙中的暗能量是已知物质能量的14倍以上。
宇宙之外可能有很多宇宙
围绕暗物质和暗能量,李政道阐述了他最近发表文章探讨的观点。他提出“天外有天”,指出“因为暗能量,我们的宇宙之外可能有很多的宇宙”,“我们的宇宙在加速地膨胀”且“核能也许可以和宇宙中的暗能量相变相连”。
暗物质是谁最先发现的呢?
1915年,爱因斯坦根据他的相对论得出推论:宇宙的形状取决于宇宙质量的多少。他认为,宇宙是有限封闭的。如果是这样,宇宙中物质的平均密度必须达到每立方厘米5×10的负30次方克。但是,迄今可观测到的宇宙的密度,却比这个值小100倍。也就是说,宇宙中的大多数物质“失踪”了,科学家将这种“失踪”的物质叫“暗物质”。
一些星体演化到一定阶段,温度降得很低,已经不能再输出任何可以观测的电磁信号,不可能被直接观测到,这样的星体就会表现为暗物质。这类暗物质可以称为重子物质的暗物质。
还有另一类暗物质,它的构成成分是一些带中性的有静止质量的稳定粒子。这类粒子组成的星体或星际物质,不会放出或吸收电磁信号。这类暗物质可以称为非重子物质的暗物质。
Abell 2390星系团(上半图)和MS2137.3-2353星系团(下半图),距离我们约有20亿光年远。上图右半方的影像,是哈勃太空望远镜所拍摄的假色照片,而相对应的左半方影像,是由钱卓拉X射线观测站所拍摄的X射线影像。虽然哈勃望远镜的影像中,可以看到数量众多的星系,但在X射线影像里,这些星系的踪影却无处可寻,只见到一团温度有数百万度,而且会辐射出X射线的炽热星系团云气。除了表面上的差异外,这些观测其实还含有更重大的谜团呢。因为右方影像中星系的总质量加上左方云气的质量,它们所产生的重力,并不足以让这团炽热云气乖乖地留在星系团之内。事实上再怎么细算,这些质量只有“必要质量”的百分之十三而已!在右方哈伯望远镜的深场影像里,重力透镜效应影像也指出造成这些幻像所需要的质量,大于哈勃望远镜和钱卓拉观测站所直接看到的。天文学家认为,星系团内大部分的物质,是连这些灵敏的太空望远镜也看不到的“ 暗物质”。
1930年初,瑞士天文学家兹威基发表了一个惊人结果:在星系团中,看得见的星系只占总质量的1/300以下,而99%以上的质量是看不见的。不过,兹威基的结果许多人并不相信。直到1978年才出现第一个令人信服的证据,这就是测量物体围绕星系转动的速度。我们知道,根据人造卫星运行的速度和高度,就可以测出地球的总质量。根据地球绕太阳运行的速度和地球与太阳的距离,就可以测出太阳的总质量。同理,根据物体(星体或气团)围绕星系运行的速度和该物体距星系中心的距离,就可以估算出星系范围内的总质量。这样计算的结果发现,星系的总质量远大于星系中可见星体的质量总和。结论似乎只能是:星系里必有看不见的暗物质。那么,暗物质有多少呢?根据推算,暗物质占宇宙物质总量的20—30%才合适。
天文学的观测表明,宇宙中有大量的暗物质,特别是存在大量的非重子物质的暗物质。据天文学观测估计,宇宙的总质量中,重子物质约占2%,也就是说,宇宙中可观测到的各种星际物质、星体、恒星、星团、星云、类星体、星系等的总和只占宇宙总质量的2%,98%的物质还没有被直接观测到。在宇宙中非重子物质的暗物质当中,冷暗物质约占70%,热暗物质约占30%。
标准模型给出的62种粒子中,能够稳定地独立存在的粒子只有12种,它们是电子、正电子、质子、反质子、光子、3种中微子、3种反中微子和引力子。这12种稳定粒子中,电子、正电子、质子、反质子是带电的,不能是暗物质粒子,光子和引力子的静止质量是零,也不能是暗物质粒子。因此,在标准模型给出的62种粒子中,有可能是暗物质粒子的只有3种中微子和3种反中微子。
20世纪80年代初期,美国天文学家艾伦森发现,距我们30万光年的天龙座矮星系中,许多碳星(巨大的红星)周围存在着稳定的暗物质,即这些暗物质受到严格的束缚。高能热粒子和能量适中的暖粒子是难以束缚住的,它们会到处乱窜,只有运行很慢的“冷粒子”才能束缚住。物理学家认为那是“轴子”,它是一种非常稳定的冷“微子,质量只有电子质量的数百万分之一。这就是暗物质的轴子模型。
轴子模型是否成立,最终得由实验裁决。最近,还有人提出,暗物质可能是一种称做“宇宙弦”的弦状物质,它产生于大爆炸后的一秒期间内,直径为1万亿亿亿分之一厘米,质量密度大得惊人,每寸长约1亿亿吨。这种理论是否成立,同样有待科学家进一步研究。
为探索暗物质的秘密,世界各国的粒子物理学家正在这个领域努力工作,相信揭开暗物质神秘面纱的那一天不会太遥远了。
本文标题: 暗物质与暗能量读后感(从暗物质谈论到行善与行恶与运情的关连)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395649.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