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审美十五讲读后感(美学十五讲的读后感)

发布时间: 2024-11-05 14:25:35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读后感 点击: 90

美学十五讲的读后感,由于假期闲时无聊,便在放假前在图书馆里拿了《美学四讲》、《沟通人神》两本书回家阅读。,在上学期,我听了一场马来西亚...

旅游审美十五讲读后感(美学十五讲的读后感)

美学十五讲的读后感

  由于假期闲时无聊,便在放假前在图书馆里拿了《美学四讲》、《沟通人神》两本书回家阅读。

  在上学期,我听了一场马来西亚设计大师设计人,神,生,死的精彩讲座,之后产生了好奇之心,想进一步了解其中的奥秘,知道在形式上人和神的关系到底是怎么样的,于是找到了《沟通人神》一书阅读。

  而读《美学四讲》,是因为它经常出现在各任课老师推荐书目之中,想必它一定是本良书,所以在图书馆里找到了它。

  《美学四讲》中,作者从“自然的人化”的观念出发,倡“人类学历史本体论”之说,立宏观理论体系,结构严密,气魄恢宏,不单回应了现时流行的中外各美学流派,而且从哲学高度,以主体的实践和积淀,统一社会与自然,探讨美与人的本体存在、美感与心理情感的“数学方程式”、艺术产品与艺术作品、“后现代”等等问题,提出美与与人类命运相关连的前景。

  全书分四部分,依次回答四个问题:美学是什么?美是什么?美感是什么?艺术是什么?作者基于这些问题意识,分别在四讲中探讨了美学领域的诸多复杂命题。这里既有对从古至今具有代表性的各家各派的观点的评析,又有自己的一家之见。由于引入了大量生动贴切的例证,文字风格也浅显畅达,所以这本书虽然要作美概论看,但读来又丝毫不觉得繁琐可畏。整体上作者以简洁有力、极为浓缩的文笔,旁征博引,娓娓而谈,引领读者通过仔细阅读和深入思考而走入金碧辉煌的美学宫殿。

  在四讲中,我收益最大的是李泽厚先生对美和美感的见解。

  关于美

  中国传统把一切能作为欣赏对象的事物都叫美,而李泽厚认为这是把美的概念泛化了。美既然是具有肯定性价值的审美对象,那么美总会有一定的感性形式,于是他认为美必须具有感性形式,从而诉诸人的感性。这就谈到了审美对象问题。李泽厚把它解释为:人的主观情感、意识与对象结合起来,达到主客观在‘意识形态’的统一,才能产生美。

  李泽厚认为美的根源就是“自然的人化”,即实践。所谓“自然的人化”是物质化,是物质生产劳动实践。美的本质是“人类和个体通过长期实践所自己建立起来的客观力量和活动。”

  “美是真与善的统一,也就是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合规律性是社会美的方面,而从客观对象说,合目的性则是自然美的方面。他从社会美到自然美进一步说明了人类总体的社会历史实践创造了美。

  关于美感

  李泽厚认为美感问题属于心理科学范围,是审美心理学所专门研究的课题。西方美学家认为美是美感所创造出来的,而这个过程有一个中介,就是主观的审美心理。因此研究美感就需要从审美心理研究。

  美感首先是悦耳悦目,这里耳目不只是认知而是享受,这享受也不只是生理快感,而是身心愉悦。其次是悦心悦意,最高的形式也是最高的境界就是悦志悦神,它是道德基础上达到某种超道德的人生感性境界,它不仅不只是耳目器官,而且也不止是心意情感的感受理解,而且还是整个生命和存在的全部投入。黑格尔认为与崇高有关,是一种崇高感,而在中国则可以理解成“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

  李泽厚在《美学四讲》中所讲的`美学是哲学美学,是美的哲学。美属于哲学范畴,研究的是美的本质问题,而美感则属于心理学范畴,研究的是审美心理的问题。但是它们都可以从哲学的高度,从人类学本体论出发,用“自然的人化”观念来探讨,于是,归根到底关于美与美感到底是什么的问题又可以用“自然的人化”来解释。因此,“自然的人化”既是研究美与美感的出发点,又是美与美感的归宿。

  看完《美学四讲》之后,我还到网上查找了很多学者对四讲的个人见解和评论,感觉受益匪浅。

朱良志写得《中国美学十五讲》的读后感

中国美学的研究已有百余年的历史,而成就不如料想的多。这其中有中国美学问题的难定,史料的驳杂等原因。然而,五十年来中国美学的最大不利是缺乏学术的眼光与方法。因而一句话可以演成长篇大论,一部长篇大论可以被一句话打倒。朱良志教授常说做些学术。他自己也以此自律。前此出版的专著都贯注这一学术追求。而如今这部《中国美学十五讲》也应作如是观。
  本书是作者在北京大学教授中国美学的讲稿。今收入名家通识讲座书系。本书中多为作者精思独得之言,而不流连于枝叶。读之令人壮而不傲,尤其使人意豁。
  看书就如观览庭院。写书评无非是有感于房屋的富美,材料的坚实,间架的合理,或是对自己有了某些启示,想与房主多攀谈几句。别无他意。
  关于本书,作者的出发处在中西之别,继而把捉中西哲学的不同,“西方哲学是知识的、思辨的,而中国哲学则是生命的、体验的。生命超越是中国哲学的核心。”(第2页)可以想见,这样的中国哲学必使它与艺术的关系更加紧密。千载之下遥想先哲,多不是正襟危坐地讲学论道,更多的是他们活的生命。这可能是泰戈尔所赞许的中国文化的美丽精神。因此,作者心中的中国美学是“生命超越之学”,“是一种生命安顿之学”。(第2页)对于本书,作者已经有了明确的陈说,不需改写,直陈如下,“这里从中国传统美学的吉光片羽中提炼出的十五个问题,我以为都是生命超越美学的重要问题。本讲座的十五讲可分为三个意义单元:前五讲分别从道、禅、儒、骚以及气化哲学五个方面,追踪生命超越美学产生的根源及其流变,这是根源论。就美学而言,道家哲学要在齐同万物、冥然物化;禅宗确立世界本身的意义,青山自青山白云自白云中,就包含这样的思考;楚辞具有唯美和感伤的传统,给中国美学注入特别的气质;儒家哲学强调创造新变;传统的气化哲学强调天地大自然为一生命流荡的世界,等等,这些对确立中国美学的基本特点起到了关键作用。中间五讲,集中讨论中国美学在知识之外(无言之美)、空间之外(灵的空间)、时间之外(永恒之美)、自身之外(以小见大)、色相之外(大巧若拙)追求美,体现出独特的超越美学旨趣,这是生命美学的形态论。而后五讲,则是对生命美学范畴的讨论,涉及到境界、和谐、妙悟、形神和养气五个基本范畴,这是生命美学的范畴论。中国传统超越美学含摄的内容很多,这里选讲的若干重要问题,只是对于基本情况作一粗略的勾勒。”(第3页)前五讲,考镜源流,知其所从来,其特点尤在第四、五讲,以及第二讲中对于不二法门之辨析。此后各章皆源此而发。颇见整合之功。此书首章为庄,次为禅,后为儒、骚,可见作者之取向与识见。我们看着作者好像偏袒了庄禅,而这只是因为它们对中国美学出力太多,劳苦功高,平心说,这点实惠是应得的。作者在引言中说:“关于中国美学的研究,我以为不是中国有没有美学的问题,而是中国到底有什么样的美学;从内在逻辑中把握中国美学的特点,不把中国美学当作论证西方美学的资料,是当今中国美学研究不可忽视的方面。”(第3页)这是对于中国美学合法性的一个解释。对此问题,有人反复咀嚼,有人一语否定,不若“不是中国有没有美学的问题,而是中国到底有什么样的美学”来得温暖与切实。这里有作者对于中国美学的体量与信心。
  观此书者,知此书不愧于典型。处处都是精锐之兵。其中的妙解、特识与别裁,足以开启智识。即使偶然遇目,也是往往见宝。本书并非面面俱到,这也不是本书的目的,然而中国美学的精义已十有七八了。字里行间透漏出,这本小书里有个大世界。
  匆匆一过,未免怠慢了作者的苦心。多所领受,不仅是著者之幸运,也是读者的幸运。但是我没有那么大的领受之力,有得于心者仅如下几条:
  1.从容论学之风。观此书,行文的舒卷自如,文字的洁净雅致,取材的富广精审,都足资取法。读此书知中国美学之美。其间溢荡着从容之风。对于历史中的先人,作者能体认其精神,详于存异而略于求同。然而作者用心,正在“借有此异以证其同”。对于儒、释、道、骚、气化哲学各章,作者虽然没有专章是论述其合融的方式与状态,而章章又莫不是。
  对于今人之论,作者也是多论其异同,而鲜涉其是非。《明儒学案》:“学者于其不同处,正宜着眼理会。……以水济水,岂是学问。”至于作者有了新鲜而地道的理会,我们读者也应先观其不同。文中虽然有辨析,而绝无负气求胜、扬己陵人。而能在与其不同处出新意。在濠梁之辩中,庄子观鱼而知鱼之乐,朱光潜认为这是“推己及物”,“移情于物”,作者认为值得商榷。(第16页)对于朱光潜先生提出的三种态度,作者又在这之外提出第四种态度。这不是作者在恣意求新,而是在厚实的研究之上才生发的。对于第四种态度(即是妙悟)作者有专著《大音希声——妙悟的审美考察》。
  作者从不自矜有学,说自己的作品粗糙,然而,作者也决不因此而懈怠,“有一疑义,反复参考,必归于至当;有一独见,援古证今,必畅其说而后止。”(潘耒《日知录序》)以此比照,可略知作者为学。书中,似乎都是人所能言之事,道的却是人所难言之旨,如庄、禅、儒、骚。作者却“因人所已知,告其所未知”。对于不二法门的阐发,更见作者功力。作者真可以孙奇逢评人之语描绘: “人所束手之题,使君曲为条指,人所歇脚之事,使君偏为热肠,亦一无所慕,一无所惧。”古人讲不是闲人闲不得,能闲不是等闲人。这几分从容不是心态的转换可以办到,而是深厚根基的兴现。
  2.读一本书,看其引文便知闻见的广狭,功力的疏密,这是读书人所共知的。但是,本书的引文却限于通识,隐而不显,难以产生这样的效果。正如我们不应仅仅看房子的华美,更应留意建屋过程中的艰辛。如不二法门一讲,其开路先锋,一望便知。即如第40页论到“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第83页论到石涛的楚风,第146页论中国艺术中“不立文字,不离文字”,第209页作者论古意盎然,都看似信手一挥,却是功利深厚,皆是作者学有所得之论。如此,还只是能见到落在纸面上的,至于这背后所涉览的文献又不止万计了。未尝艰苦而来的学问,就如费燕峰在《费氏遗书》中所说:“一段好议论,美听而已。”作者搜采之勤,在本书中难以窥见,但是,把眼光放在书的背后,可知其所从来的道路极坚实。章学诚《章氏遗书与陈观民工部论史学》:“文士撰文,惟恐不自己出;史家之文,惟恐出于己。”我想本书的可贵处在于,其言皆有得于心而出于己,又必有所本而不尽出于己。能“为古人立心”。我在书中看到:中国美学活的精神在历史。历史的精神还多不在理论。也许理论本身就装不下历史的精神。作者醉心于历史,或许在此。我想,若以本书之影响而言,其于理论之影响绝不会小,但于历史的启示或可能更大。
  本书可以说是“只可自愉悦,不堪持赠君”,但因其有根底,所以它愈为己而愈为人。人们常引《文史通义?答客中》:“高明者多独断之学,沉潜者尚考索之功;天下学术,不能不具此二途。”高明者以考索为根底,高明者益高明。作者之学如此。
  3.开后人法门。本书多能指出向上一路,新人耳目,触发新意。真是“混沌里放出光明”。如本书第七、八讲重在阐明中国艺术的时空观。这一阐发让我们重新回顾历史学家的小发明,却给美学的研究带来了颇多的新意。由此出发,不仅时空,其他的观念也与美学极有关涉。在许多方面,本书真是能“接前人未了之绪,开后人未启之端”。(清 薛雪《一瓢诗话》)读此书,知 “读书不多,无以证斯语之变化,多而不求于心,则为俗学。”(全祖望引黄梨洲语)信而不诬。深切的体认与追思,使得作者能深入人心,切中要害。作者说:“山林之想,云水之乐,其实并不在山林云水本身,而在人的心态。”(第8页)山水诗并不仅仅在描山画水,山水画也不仅仅在涂红写绿,它们的背后是生命的精神,所以,郑板桥的诗“流水澹然去,孤舟随意还”在作者的眼中,“写的不光是流水和孤舟,写的是他的心灵的优游,写心灵在气的世界中浮荡。”(第114-115)真非孤沉独往而难得。如作者说:“气韵的核心是生命意义的传达,它虽有赖于形,但专注于形而不可得。”(第113)我想,作者的长处,并不在于指出这一点,其出人头地在于从中酌取生命精神,而又能以生命化的形式给予传达。作者传达的形式和传达的精神达到了熔通。作者真是“以境显境”。
   4.高远的识见。做中国美学的人,容易被史料的浩瀚,历史的纷繁所震慑。本书中的各章,皆从历史中来,而经作者的慧眼,它们都成了今日美学建构中的脊柱。历史与理论的融通的确是一大技艺。登峰而入微。在茫远的历史中,作者以精神提起。在历史的汪洋中优游,舒卷。真如一得大自在之人。
  学人所共知,中国美学难以找到专门的著作,此书名为中国美学十五讲,而作者之着力处又多在美学之外。作者在哲学与艺术的通汇处领得了美学的精神。古人讲析之愈精,则逃之愈巧,此最为学人致意,而研中国美学者更应留心。作者真是把美学藏之天下了。
  又如骚人遗韵,并非哲学,而于美学又影响甚大。作者极为阐扬,推向深入,亦可见作者识见之高。推想可知,哲学之外有益于美学者又不仅此而已了。即以他讲哲学与美学关系而论,亦不粘滞概念术语,而重在两者的相通处,不强作牵合。两者不限于名言的假借转用,更在精神之汇合与融通。这为重新审视哲学、美学及两者的关系开了眼界。
  5.本书之醇。作者严于畔分中西,而善于融会古今。学人常好引西方以自重,本书中也有中西对比处。然而,我觉得,作者看到中西遥相呼应时,谨慎多于喜悦。如作者说:“庄子的自由,其实就是‘由自’,自己获得主宰自己的权利,而不是将权利交给知识,交给内在世界的‘习心’。这有点相当于斯宾诺沙所说的‘自因’说,以自身为原因的自由,”作者让两人相识,又马上告知有不妥,说:“但又有区别。庄子的自由,是一个由奴隶到主宰的哲学回归,由‘由他’到‘由自’。” (第20页)如此者不繁引。我想这是学者应有的审慎。
  书中的插图也尤为增色,它们极有助于领会言语漏掉的智慧。其中,或有作者的契合之作,也有古人跨越千年万里前来相助。此外,如作者读书之法也值得借鉴。
  读完本书我也引发了一些疑惑,虽然不敢说这是学术思考,就当是攀谈,可以水济水,岂是攀谈?
  在第二讲中,作者的精神与技艺,使我们看到了一个扶云高蹈,倚树独眠的庄子。会通物我,以物为量,大制不割,忘情融物,朝阳初启真个把庄子说活了。作者从庄子的言语中展示了一个世界。作者的研究是从庄子所描述的境况而悟出的,所以,庄子是非理性的。但是,我们若考虑到庄子的描述这一行为本身,我则感到庄子还具有一种清晰而明朗的生命态度。这一态度,他描述时,是位生命的审视者,而他在描述的境况之中时,则是位生命的游戏者,我想,两者于美学都有大关涉。中国人所具有的清晰而明朗的生命态度,与近世西方的科学理性不同。然而我觉得,这种生命精神并不是完全非理性的。这是中国人的生命达观。我们在苏轼那里极易看到这一智慧,这一智慧不排斥往事难再仍可期的唯美,也不缺少心有微花淡淡香的精微。一只生命的眼睛审视自己,把玩生命。知道生命的能与不能。
   此外,“大造”(第57页)这二字代代有人言,而心境各异。或因天之造化不可明察而生畏惧之情,或因其刚健有功而生悦乐之心。即以魏晋、两宋相比,差异甚大。如陶渊明的诗“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可见他,或说当时的人对于这大化是曾心存畏惧的,而邵雍的诗:“物皆有理我何者,天且不言人代之”,却是充满了和乐的言语虽同,而心态纷殊。或原本一词,而其意屡迁。
  本书可以说是“为古人立心”的力作,在这过程中,作者所获得的无言欣悦也溢于言表。本书就是作者的妙高顶,小扁舟。作者真是“醉歌田舍酒,笑读古人书”。
  至于本书与新儒家之间的关系,在中国美学研究上的地位,此书所显明的学界风貌的转换,又不是我这学识浅薄之人可以妄评的。不过,我们从这本书里印领了太多,所以对于它的期待也同样的多。或者,它不仅为研究中国美学之著作,将来也会是中国美学应研究之著作。这个书评没有以小见大的能力,若想体会作者及本书的微妙境界,还请读者去看原书。游玩者好其佳丽处,读一过,定心满意足;而细心者不仅及此,还应知其用力处,读完此书,若能再读作者其他一些著作,受益决不可以道里计。所以前者尽可以与之沉浮,而后者还得独具一只慧眼。因而,前者的眼中可能只有可爱,而后者的眼中不仅可爱,而益可敬。
谢谢。。。

旅游审美境界分为哪几个层次

在旅游审美过程中,虽然审美内容差不多,如观其形、察其色、闻其香、品其味、听其声、觉其态、悟其质、辨其类、思其因,但由于主体各自的审美感受在程度上不尽相同,往往显现出多层次性,这主要是因为审美感受一方面受制于审美对象,另一方面还受制于审美个性以及历史文化等因素。著名美学家李泽厚先生对审美层次这一问题进行过深入探讨,他把美感分为悦耳悦目、悦心悦意、悦志悦神3个层次,对于我们研究旅游审美很有启发。
1)悦耳悦目
悦耳悦目是指以悦耳、悦目为主的全部审美感官为体验的愉快感受。这种美感形态,通常以直觉为特征,以生理快感为基础。这是广大旅游者普遍的审美感受形态(例如,游览桂林山水、张家界、九寨沟、长江三峡等)。旅游产品的开发,形态和色彩要美丽,色彩要协调,声音要柔美悦耳,对游人具有感官吸引力,注意杜绝视觉污染和噪音污染。此外,旅游审美在于丰富和新奇,旅游项目和旅游活动的安排应当丰富多彩,给予游客悦目悦耳的审美感受,避免雷同单调或简单重复。
2)悦心悦意
悦心悦意是指透过眼前或耳边具有审美价值的感性形象,领悟到审美对象某些较为深刻的意蕴,获得审美感受和情感升华。这种美感效果是一种意会,在许多情况下很难用语言来充分而准确地表述,可谓“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例如观赏齐白石的画,你感到的不只是草木、鱼虾,而是一种悠然自得、活鲜洒脱的情思意趣;又如你在登临云雾缥缈的黄山时,产生的飘然若仙之感和超然出世之情。悦心悦意是比悦耳悦目更高层次的审美感受。如果说悦耳悦目以感性或直觉为主要特征,那么悦心悦意则以知性或理解为主要特征。悦心悦意的精神愉悦与悦耳悦目的感性快感相比,具有相对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3)悦志悦神
悦志悦神是指主体在观赏审美对象时,经由感知、想象、情感,尤其是理解等心理功能的交互作用,从而唤起的那种精神意志上的奋昂或愉悦状态和伦理道德上的超越。它是审美感受的最高层次。这种美感形态之所以高级而深刻,是因为它体现了主体大彻大悟、从小我进入大我的超越感,体现了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的高度和谐统一。如乘船游长江、黄河,信步登临泰山、长城,将会唤起我们的怀古之情和热爱大自然之情,给我们以民族自豪感、崇高的使命感和对大自然的敬畏感。这种美感,不是一般在感性基础上的感官快适,也不是一般在理解基础上的心思意向的享受,而是一种在崇高感的基础上寻求超越与无限的审美境界。这种审美特质无疑是符合当今时代与社会需要的,是有助于精神文明建设和有利于完善人性的。从旅游审美上讲,悦耳悦目、悦心悦意、悦志悦神之问是一个层次递进或层次提升关系;从旅游境界上讲,这是一个由“兴游”到“神游”的过程。
旅游审美需求是一种高层次的心理需求,在旅游的外在因素和内在情态的作用下,产生一系列旅游行为;审美意识作为认识和反映现实的一种方式,包括了审美观念、审美趣味、审美理想、审美知觉和审美感情等因素;审美个性作为社会审美意识在个体审美心理结构中的反映和落实,将会展现出审美感受中的丰富性与多样性的特点;旅游主体各自的审美感受在程度上不尽相同,往往呈现出悦耳悦目、悦心悦意、悦志悦神等多层次性。
本文标题: 旅游审美十五讲读后感(美学十五讲的读后感)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395312.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我要学摄影书读后感(手机摄影读后感)浮生取义读后感(关于优选《浮生六记》读后感范文6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