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茨威格画传》读后感这两天粗略地翻看了《茨威格画传》。斯蒂芬。茨威格是犹太小说大师,也是著名的心理分析大师。他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最后以与妻子同...
《茨威格画传》读后感
现将他死前最后的“声明”附录于下。
在我自愿和神志清醒地同这个世界诀别之前,一项最后的义务逼使我要去把它完成:向这个美丽的国家巴西表示我衷心的感激。它对我是那么的善良,给予我的劳动那样殷勤的关切,我日益深沉地爱上了这个国家。在我自己的语言所通行的世界以我说来业已沦亡和我精神上的故乡欧洲已自我毁灭之后,我再也没有地方可以从头开始重建我精神上的生活了。
年过花甲要想再一次开始全新的生活,这需要一种非凡的力量,而我的力量在无家可归的漫长流浪岁月中业已消耗殆尽。这样,我认为最好是及时地和以正当的态度来结束这个生命,结束这个认为精神劳动一向是最纯真的快乐,个人自由是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的生命。我向我所有的朋友致意!愿他们在漫长的黑夜之后还能见得到朝霞!而我,一个格外焦急不耐的人先他们而去了。
这个美丽的国家巴西最后给这个异域的流亡作家举行了隆重的国葬。我也越发热爱这个国家,因其令人感动的包容性。茨威格在他最后的声明里,让我看到一个流浪天涯人的无助。失去国家的疼痛,两次战争的阴影让一个曾经多么坚强智慧的犹太人变得脆弱起来。或许,死亡证明了他的另一种智慧!
茨威格成功的秘诀读后感
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小说家、诗人、剧作家和传记作家。以下是我分享的茨威格成功的秘诀读后感,一起来和我看看吧。
茨威格成功的秘诀读后感 篇1几乎每一个人都对如何才能取得成功有自己的见解。失败过的人会教给你教训,成功的人会教给你经验。最普通的一句话就是:“失败是成功之母”。这是鼓励失败的人们不要停止了奋斗的脚步。而茨威格对于成功的秘诀的诊释则是:聚精会神。我自己也有我的成功的秘诀,那就是:锲而不舍。
锲即镂刻的意思。镂刻是需要一个对象的,那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当我读初中时候,我还是个贪玩的孩子。由于住在乡下,经常在放学后拉着自己的伙伴们去河里摸鱼或者拎着弹弓去小树林里打鸟,几乎是在浑浑噩噩中过了两年。直到有一天,我突然觉得我要读书,我要考进那所重点高中。这个念头在初三整整一年占据着我的头脑,这就是我的目标。虽然它很简单,可是达到它却很难,因为它只给子班级中最优秀的同学。从此我将弹弓小心翼翼地放进了记忆的深处,陪伴我的只有清晨的启明星和深夜甲的凉风。
由于落下的课程太多,我不得不一点点的补习。我就像一个起跑时就落后的运动员,需要加倍的努力才能追赶领先我的选手而同学们在课堂上的时间是一样的,为了多学点东西,除了提高课堂教的效率之外,我减少了自己休息的时间。通过一份学习计划的时间表,我把自己变成了一部学习的机器,除了读书,还是读书,可是付出之后未必能立刻收获果实。秋天的第一次大考我失败了,成绩并没有我期望的好。我没有动摇,目标的召唤让我心头的热血涌动,我告诉自己说:永不言败!我要努力,因为中考的时间还没有来,我还有时间。况且我看到自己的名次稍微向前挪动了一点,对我来说这就是希望的光芒。
忘不了整整一个冬季里我的奋斗。每天早上5点多我便起床,骑着自行车飞奔向那严霜下冷清的校园。有时候校门都还没有开,我便爬过铁门,穿过黑洞洞的教学楼的走廊,打开教室的门便扑在座位上开始复习。钻出热被窝的时候我也会觉得很难,可是当我骑在车上看见东方那明亮的启明星的时候,我觉得它闪烁的`光芒就像远方朋友眼神里的鼓励;坐在冷冷的椅子上的时候我也会觉得很烦,可是当我抬头看见教室里那同样孤零零的日光灯的时候,我觉得那和煦的白光就像是爸妈暖暖的笑容。我埋下头,继续复习。
在那一季的各种小测验里,我的成绩开始稳步地提高。不过我并没有满足,因为我“镂刻”的目标还没有达到。就像是一名斗士不断握枪投入战斗一样,我不停地捧着书本继续我的梦想。终于有一天,我坐在了那所高中宽敞明亮的教室里。
每当我回头审视自己奋斗过的足迹的时候,“锲而不舍”四个大字总是立刻出现在脑海。
人格的闪光
几乎没有人不渴望着成功,成功之于人的生命有如鲜花的点缀,那种美妙的滋味人人向往。那么,取得成功究竟需要什么条件呢?茨威格在《成功的秘诀》中为我们讲述了雕塑大师罗丹的琐碎小事。从中,他告诉了我们成功的获得需要我们忘却自己的存在,心无旁鹜专心于所做之事。
是的,无论我们做任何事,或大或小,无一例外要全心投人,用百分之百的精力去对待,去完成。认真与专注是人格魅力的体现,只有你忘记了一切琐事,眼中脑中呈现的只是你手中所做的工作,这时的你在别人眼里才拥有最完美的形象。“认真的人最美丽”,这是一种负责,不光对别人,更是对自己。罗丹做到了,他可以面对他的作品以至忘记了时空的存在,他的全神贯注不仅让他的作品拥有了长久的生命力,更成为了他人格上的闪光点,去感染、影响他身边的人。以至包括他的成功,用茨威格的话说,也是拜专注秘诀所赐。
但是我要追问一句,成功仅仅需要认真专注就够了吗?换言之,在罗丹身上就没有什么同样值得我们去发掘、去学习的吗?他的谦和,他的俭朴,他的勤奋,难道这些人格上的闪光点不是促成其成功的重要因素吗?我们要想取得事业上的成功,首先要取得的是人格上的成功。认真专注当然是其一,此外还有许多许多。试想,如果一个人才能出众,但他不谦虚、没涵养,毫无人格魅力可言,成功于他只能是镜花水月。古人有三立,立德为首,德便是良好人格。罗丹正是因其伟大的人格魅力才能独步 18-19世纪的雕塑界,而纵观历史上的成功人士,也鲜有无德之人,一个人真正的修养在于其人格的修养。同样,一个人真正的成功在干其人格的成功。我们渴望成功,那我们一定要注重人格的养成而当我们有一天拥有了谦和、朴素、专注……这一切人格的闪光时,我们离成功也就近在咫尺了。
所以,我要在最后修改一下茨威格眼中的成功秘诀一一伟大的成功源自伟大的人格。我们只有擦亮自己的人格,才能照出通往成功的大路。
茨威格成功的秘诀读后感 篇2茨威格是深受中国读者喜爱的奥地利作家,他在采访世界著名雕塑大师罗丹之前,还只是一个没有什么名气的三流作家。
偶然的机会,他遇见了罗丹,罗丹热情地邀请茨威格到他乡下的雕刻工作室去看看自己最近完成的一个作品。茨威格欣然前往。
走进工作室,罗丹便掀起盖在作品上的幔布给朋友看。那是一尊女性的半身像,罗丹觉得已经完工了。
但罗丹审视一会儿后,忽又喃喃自语道:“还有这里……这里……”他喃喃自语着,又修改了雕像的几处地方,再退后一步,细细观察,然后又转到雕像的背后,喉咙里咕里咕噜地发出奇怪的声音,又转回到雕像的正面。
有时罗丹对着雕像欣然微笑,有时大师眉头紧皱,有时他捏了一点儿泥,再加到雕像身上去,后来又轻轻地抓掉一些。时间过去了半个小时,一个小时……
茨威格静静地站在一旁,看着这位世界大师级的朋友努力工作。
而罗丹呢,也完全忽视了作家朋友的存在,工作的时候,一句话也没有对他说。除了创造他理想中的女神雕像之外,他似乎什么都忘记了,似乎天地之间只有这工作的存在。
3个小时过去了,修改工作终于完成了。罗丹如释重负地丢下小刀,这才想起茨威格来:“对不起,我亲爱的朋友。我刚才真是把你忘记了,耽误了你的宝贵时问……”罗丹对自己的失礼非常过意不去。
茨威格却十分感激地紧握着他的手:“千万不要这样说,我今天在您这里亲眼目睹您的工作风采,这是我至高无上的荣幸!”
茨威格深有感触地说:“一个人工作竟然可以专注到完全忘记时间空间与周围世界的存在,实在是令人钦佩和肃然起敬,这种完全忘我的境界也使我得到了空前绝后的感动。这3个小时我没白等,它使我把握住了一切艺术、一切事业成功的奥秘,那就是4个字——聚精会神!”
也就是从此次,茨威格方才认识到自己从前在文学道路上之所以不顺,乃是因为功利之心过重,以致作品浮浅急躁深度不够。
从此,茨威格闭门谢客,发愤读书,专心写作。
有了“聚精会神”的成功秘诀,茨威格笔下一部部脍炙人口影响深远的文学著作陆续创作完成。正是他那集中意志以求完美的敬业热忱和忘我精神,才成就了茨威格作为一代文学巨匠在世界文学史上的显赫地位。
《人类群星闪耀时》茨威格读后感
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人类群星闪耀时》茨威格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人类群星闪耀时》茨威格读后感1午后时分,这一本令我爱不释手的书终于被再次读到了尾页,我也重新领略了一遍茨威格先生心中的那些英雄瞬间。我把书放在腿上,闭上眼靠在椅背上,脑海中一遍遍回放着来自书中的震撼。
我好像看见了一个卷发的男人坐在古典的暗色木写字桌前,投入地挥舞着手中的笔在稿纸上留下一串串的痕迹。细弱的羽毛笔在他的手中好像冲入了暴风海域的小舟,接受着骤雨般的洗礼——那是他的心血和意志!他不就是韩德尔吗?一段不朽作品《弥赛亚》的创作过程让我深深地记住了这个男人:他曾在巨大的精神压力中崩溃,却又在不屈的意志支撑下一度战胜了魔鬼;在事业的极度坎坷再一次将他击垮之后,在一部剧本的催使下他重新唤醒了斗志,从此立于不败之地。
我好像也看见了一个穿着军装的士官,徘徊在自己的小桌前,思索着,手里提着破旧的小提琴。窗外的夜色已很浓,远方的天似乎也已泛白,而他不停地用小提琴试音,时不时跑到桌前,挥墨记上一笔,没有丝毫困意。“这大概是鲁热上尉。”我想。他被市长选中去谱一首适合出征唱的军歌,突如其来的灵感使他一夜之间作好了词谱好了曲,便从此隐没在历史的潮流中。但《马赛曲》被广为传唱,直至被定为法国的国歌,人们才想起、才注意到那个被忽视的英雄。
茨威格先生应该是很相信命运,因为文章中常常出现命运这一词。虽然作为新时代高中生的我应该把科学作为信仰,但我也是稍稍相信一点命运之说。不过,我认为即使是存在命运,人为也可以主宰命运。
就像拿破仑的滑铁卢之败,可能真的是他的命中注定,毕竟有古语云“物极必反”;但是我们不妨也想想,如果不是因为格鲁西元帅的怯懦和优柔寡断,法兰西第一帝国的命脉又怎会终结在滑铁卢之役?也许换一个英明果决的`格鲁西元帅,法兰西帝国就会延续它的辉煌,历史也就会改写。就像韩德尔的“复活”,可能真的是亚琛的温泉蕴有神力,可以治愈疾病。但我相信,如果没有渴望生存的坚定意志,就算是圣母亲临,也未必可以换他一个健全的肢体。就像鲁热上尉被挑中去写一首军歌,可能真的是一种机缘巧合,命运挑中了他;但是如果鲁热本人没有一点创作的底蕴,如果他没有用整整一个晚上去琢磨推敲,也未必就能完成《马赛曲》这一不朽的作品。……
“咚!”书滑落在地,我猛地睁开眼,心疼地拾起书。如果我早把它放在桌上而不是腿上,它不就不会掉下去了吗!
是啊,除命运之外,人为的力量是可以改变一些事情的,有时,这力量甚至巨大的。我们不也有“愚公移山”、“精卫填海”之类的传说和故事吗?茨威格先生拟书名为“人类的群星闪耀时”,应是旨在歌颂人类力量的强大——可以征服自然、可以超越自己。但我是否可以将它延伸一下——人的力量,可以征服自然,可以超越自己,也可以主宰他自己的命运。人,作为自然母亲一种伟大的创造,比起命运,他自己不才是人生真正的导演吗?
“命运”难道不是一种借口和掩饰吗?真正创造历史的,是人自己呀!
《人类群星闪耀时》茨威格读后感2仰望星空,茫茫天际,点点繁星,照亮了黑夜。而在人类文明这片灿烂星空中,那些英雄的故事,伟人的瞬间,在闪烁的星空中群星闪耀,永恒不熄。
时间似水匆匆流逝,历史的车轮横扫一切,只有那些群星闪耀的时刻才会被永远记录下来。茨威格的《人类群星闪耀时》,真实记录着12个决定历史命运和改变人类文明发展的英雄瞬间。这里,记载着不朽与传奇,上演着荣耀与悲剧。人类的犹豫与抉择,勇敢与退缩在这里展露。当你仰望这片灿烂群星时,你将会意识到:人类意志的强大,足以改变历史,决定未来。
这些辉煌的故事,听起来仿若神话一般;那些不朽的时刻,却仿佛就在眼前。而英雄之所造就了伟大,是他们在这人人皆有的一分一秒里,以非凡的意志,抓住了短暂的一瞬。不朽由瞬间决定,瞬间造就永恒,我们会惊奇地发现,命运之神十分公正地把机会分给了每一个人,而之前任何的错误及那一刻的犹豫不决,都将葬送这一瞬间。君士拜占庭被攻占,仅因一扇小门对敌敞开这样的“失之毫厘,谬以千里,”使得失去的那一瞬用千年也难以换回;格鲁希,一个本可改变历史的无名之辈,只因一瞬的怯懦,造成了滑铁户的倒戈及欧洲命运的改变。英雄的命运、人类的历史,有时在这一瞬间决定,只有那些有胆识,愿以毕生付出的人才能换来永恒的一瞬。
这瞬间的永恒的背后,包含着伟人们毕生的付出,那些令人羡慕的时刻,有不为人知的默默耕耘,这看似一时之力,却非一瞬之功。韩德尔创作出伟大的《弥赛亚》,这人类历史上光荣的时刻源于他毕生对音乐追求的热爱;鲁日一夜天才,创作出不朽之作——《马赛曲》。在这一切来临之前,他心中已充满对祖国的热爱,对敌人的仇视及对大革命必胜的信心,他胸中燃烧着的大火,把他所有的力量在那一瞬间燃放出来;陀思妥耶夫斯基,从容赴刑场,无畏生死,在此之前,他誓以革命推翻黑暗的信念,在此刻造就了不朽的意志。以毕生的付出,才能在某一个瞬间时刻,造就永恒与不朽。
我们或许只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但应大胆逐梦,追求永恒。一个人不能没有梦想,没有梦想人生就没有光彩。伟人的事例早已告诉了我们,伟大并非水到渠成的童话,梦想不是海市蜃楼的空想,实现梦想需要我们实实在在的行动,为自己的人生目标与价值追求努力奋斗,绝不是空空而谈就可以做到的。这需要我们毕生的努力,执著坚守,相信铁杵磨成针,水滴石穿;这需要我们全心全意地投入于其中,砥砺前行,为自己的理想投入全部的热情;这需要相信自己能达到成功的彼岸,大胆追梦,争做新时代的弄潮儿。哪怕最后也是不见经传,但这追求的过程足以让人感动。将自己毕生付出,终会在生命的某一刻,达到自己人生的永恒。
你的付出,终究将会有所回报。为自己点亮一片群星,达到生命中的永恒。
《人类群星闪耀时》茨威格读后感3在人类有文字可考的五千余年的历史长河中,诞生过许多卓越超群的伟人,发生过无数惊天地、泣鬼神的事件。它们之中,有辉煌、激情、雀跃,也有过暗淡、绝望、失败。这样一些充满戏剧性的时刻,是人类命运攸关的时刻,也是人类的群星闪耀时。而茨威格所写的《人类的群星闪耀时》正是揭示人类史上这些特别的时刻的一本书。
在图书馆里翻看的史书,或许很枯燥乏味;但阅读《人类的群星闪耀时》,却会有截然不同的体验。作为历史特写,茨威格在忠实史实的基础上,运用了多种描写的艺术手法,刻画了多个迥然不同的人物形象,为我们呈现了异彩纷呈的历史画面。在书里,我读出了世界著名音乐家亨德尔对事业永久不息的热爱与追求,读出了老年歌德对青春爱情的渴求,读出了斯科特一行人对梦想、对伟大事业坚持不懈的追逐……其中让我记忆和感悟最深的莫过于斯科特与阿蒙德森的南极争夺战。
我们曾学过这一篇课文——《伟大的悲剧》,说的正是这一事件。文章写的主要是斯科特探险队与阿蒙德森探险队关于对第一个到达南极点这一荣誉的竞争。斯科特队一行五人精疲力尽却又满怀希望奔向南极点,却悲哀地发现另一队已捷足先登,只好垂头丧气地踏上归途,却在归途中遭遇暴风雪最后一个个悲壮地死去。这本身就是一次英雄的事迹,斯科特一队无论成败,都是勇于冒险、敢于挑战的勇士。当面临失败的结果时,他们没有一昧的颓丧,而是选择坚持到最后;当知道要为阿蒙德森的成功作证时,斯科特没有逃避而是坦然接受了即使那是自己梦寐以求的荣誉;当在归途中遭遇种种困难时,他们也没有放弃生的希望;当面临队友的生死和个人的生死时,他们毅然选择了队友,并没有放弃一个生命;当最后面临死亡时,绝望笼罩在每个人的心头,但斯科特留下的书信里,却鲜少有一个垂死者的恐惧和绝望,而是洋溢着自豪、平静、坦然,与对他人的关怀。读到这里,我也不禁为这悲壮的英雄而动容。斯科特的探险团队从头到尾表现出坚毅、执着的精神,超人的力量和勇气,他们在任何时候都有着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他们永不言败。在英国教堂里,国王也屈膝下跪纪念这几位伟大的英雄。这就像文章中的那句话: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这已经表现他们为事业而献身的精神是无比高尚的。在他们身上,我学习到了勇士的精神!
当然,拜占庭的陷落、拿破仑的滑铁卢之战等也都引人入胜,扣人心弦。我带着探寻、敬畏的目光,去看到人类历史上这一个个决定性的时刻,在书中游览着,感悟着……
茨威格。世间最美的坟墓 读后感。
《人类群星闪耀时》茨威格的读后感
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人类群星闪耀时》茨威格的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人类群星闪耀时》茨威格的读后感1爸爸在很久以前就向我介绍过茨威格的《人类群星闪耀时》这本书了,但是我一直都没有看。这次放假,老师要求我们看,而我也正好想完成看这本书的心愿。于是用了两天的时间,看完了这本书,同时也看了一本茨威格的传记:《触摸人类的心灵——茨威格》。两本书看下来我对茨威格和他笔下的人物都有了些了解,其中给我的印象最深的便是描写托尔斯泰的《逃向苍天》。
这是我所读过所有文章中唯一一篇使用剧本体裁的“人物传记”——这也许是作者的用意——注释、前言、后记、茨威格的传记里,无不提到了托尔斯泰未能完成的一个剧本,其中的主人公影射的正是托尔斯泰本人。他未完成结尾,就是因为他不知道该怎样结束、自己该怎样继续生活下去。茨威格的这一篇剧本,正帮他补全了最后的一幕——从托尔斯泰本人的经历、遭遇、波折,到离家出走,最后从容地投向死亡的怀抱,奔向了苍天。 托尔斯泰作为一位革命者,同时作为一个地位显赫的伯爵,自然是十分矛盾和相互冲突的,而他也是对自己伯爵的贵族身份感到厌恶。不过,他的家人们都沉迷于眼前,只关心自己的利益。在这种情况下,导致了他八十三岁离家出走、奔向自由的结局。
而在他做出这个决定前,曾有两个学生拜访过他——这两个学生,文章中代表正是俄罗斯的所有革命者:俄罗斯的革命者,多慢是响应他的号召,行动起来的。正是这两个学生,使他坚定了出走的觉醒。他们尖锐地指出了托尔斯泰内心的矛盾:“……您为什么总是在口头上夸夸其谈,而不去身体力行您自己的主张呢?……”这恰好体现了革命这门的想法:尊敬他,但又不赞成他的主张。但这并不遮掩了他的伟大。 虽然他的晚年是在焦虑、痛苦和矛盾中度过的,但是他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找回了自己。
在从前,他为别人想的太多,完全不考虑自己的感受,而最后——在那一瞬间,他又变回了从前的他,他决定了自己的命运,在他临死前,一句话说明了他的决心与凄凉:“多少年来我一直怕死,我怕我不能躺在自己的床上死去……但是现在,或许死神正在这房间里等我呢,而我却无所畏惧地向他走去。”
走向信仰的路上固然辛苦,而在到达了信仰后又不被人理解更加痛苦。不过,正如文章的最后一句所说的那样:“如果他不为我们这些人去受苦受难,那么列夫·托尔斯泰就永远不可能像今天这样属于全人类。” 茨威格和托尔斯泰都是一样的,都是为自由而生,为自由而战,为自由而逝去。他们都已自己的方法奔向苍天、逃脱这个已无自由,已不平等的世界。群星先是迎接了托尔斯泰,接着迎接了茨威格。他都已登上群星的圣殿,在天空闪耀。
《人类群星闪耀时》茨威格的读后感2《人类群星闪耀时》是斯蒂芬·茨威格的名著,这是不一样的历史,也是对天才的礼赞。正如他所言,历史上的英雄际会、天才辈出时刻,往往也都是可遇不可求的。
茨威格的这种历史叙述方法,与《万历十五年》有所相似,但是这种不拘一格的历史叙述方式,的确与众不同。而且历史叙述的切入点更是别具一格。虽然我们不太赞成他的历史观,但是他对历史的洞悉非常细腻,英雄或者天才对历史的推动也是作用巨大。他所观察考察的历史细腻的多,但是有时候微观之下,并非就是全部,并非就是真相。
不过,茨威格《人类群星闪耀时》不是纯历史的视角,这是对天才的礼赞,也是对历史人物的认识。他的这部作品中,涵盖了探险、战争、音乐、文学、哲学、社会等方方面面。他用自己的叙述与思考,对历史、对天才进行了思考,以此充实人们的智慧,丰富人们的情感,开拓人们的生活,服务人们的需求。
很多时候,我们无法对历史进行定性,因为历史还在发展中,历史不是终结,而是持之以恒的延续着。历史青睐有准备的人,但是怎么准备?准备什么?历史并没有明确告诉我们。历史有偶然性,但是历史更有必然性。《人类群星闪耀时》给我们的'是勇敢的担当,灵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有的,需要实践更需要智慧。
其实在我们的观念中,一直也是如此的期待。正如古语所讲,“欲成非常之事,须待非常之人。”天才不仅仅是才华,更是把握机遇的能力。以付出和努力把才华发挥的淋漓尽致。没有埋没,没有浪费。中国人的观念中很早就强调“三不朽”,“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天才的坚毅和执着是成就功业,得“三不朽”的根本。
天才也有生逢其时,否则天才也会悄无声息的失去美好的时光。时代造就英雄,天才出于勤奋。正如《论语》所言,“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这个道理对于天才同样适用。
苏东坡早就讲过“高处不胜寒”。天才无不如此。孤独寂寞的先行者,需要忍受不理解,需要承受失败,需要面对冷嘲热讽,在这片境地里,凡夫俗子们绝不敢涉足。“雷池”真的不可越吗?对于天才没有禁区,没有不可能。当然,我不是指的社会的法律和道德。
《人类群星闪耀时》,闪耀过,还会再次闪耀。一个伟大的时代,不可能没有天才的诞生,也不可能没有天才的推动和创造。当群星再次闪耀时,我相信会有我们当中的一个、两个、三个……。
民族需要自信,国家需要自信,天才就是自信的象征。帕斯卡尔、牛顿、爱因斯坦,拿破仑、歌德、托尔斯泰,虽然是高峰,但是我们不能把他们当成不可逾越的最高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人间没有永恒的夜晚,世界没有永恒的冬天。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