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锐的小说推荐李锐的小说推荐如下:1、《传说之死》在《传说之死》中,李锐用激越深沉的叙述笔调,讲述了关于一个女人的耐人寻味的传说:六姑婆活着的时...
李锐的小说推荐
李锐的小说推荐如下:
1、《传说之死》
在《传说之死》中,李锐用激越深沉的叙述笔调,讲述了关于一个女人的耐人寻味的传说:六姑婆活着的时候是一个传说。后来六姑婆死了,传说也就死了。笔者是怀着对《厚土》那种金属般凝炼的话语模式及其厚重异常的人性内容的回忆进入这个传说的。
2、《厚土》
该小说集收录了作者创作的十六篇短篇小说,描写了吕梁山的众生苦难。作者通过一系列身体意象的分析,展现了男性生存的肉体精神压迫下伤痕累累的身体、女性作为生育工具与泄欲工具的工具化身体,以及吕梁山千疮百孔的身体,突出他对知青六年苦难生活的理解与追问。
李锐简介
李锐,男,1950年9月生于北京,祖籍四川自贡。1974年发表第一篇小说。迄今已发表各类作品百余万字。系列小说《厚土》为作者影响较大的作品,曾获第八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第十二届台湾《中国时报》文学奖。
出版有小说集:《丢失的长命锁》、《红房子》、《厚土》、《传说之死》。长篇小说:《旧址》、《无风之树》、《万里无云》、《银城故事》。散文随笔集:《拒绝合唱》、《不是因为自信》。另有《东岳文库·李锐卷》。其作品曾先后被翻译成瑞典文、英文、法文、日文、德文、荷兰文等多种文字出版。
旧址的同名小说
作者
李锐,男,1950年9月生于北京,祖籍四川自贡。1966年毕业于北京杨闸中学。1969年1月到山西吕梁山区插队落户,先后做过六年农民,两年半工人。1977年调入《山西文学》编辑部,先后担任编辑部主任、副主编。曾任山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现为山西省作家协会专业作家。2004年3月获得法国政府颁发的艺术与文学骑士勋章。自1974年发表第一篇小说,迄今已发表各类作品将近两百万字。系列小说《厚土》为影响较大的作品,曾获第八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第十二届台湾《中国时报》文学奖;并被香港《亚洲周刊》评为“二十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出版有小说集《丢失的长命锁》、《红房子》、《厚土》、《传说之死》;长篇小说《旧址》、《无风之树》、《万里无云》、《银城故事》;散文随笔集《拒绝合唱》、《不是因为自信》、《网络时代的方言》。和外国作家的作品被翻译成中文一样,李锐的作品也曾先后被翻译成瑞典文、英文、法文、日文、德文、荷兰文、越南文等多种文字在海外出版。
内容
小说虚构了一座以产井盐而著称的内陆城市——银城,李氏一家是当地的望族,拥有很大的井盐产业——九思堂。故事从二十年代银城发生的农民暴动写起,写抗战中地下党在银城的活动,写内战中银城将军的溃败,写五十年代镇压反革命运动李氏一族灭门的惨状,一直写到七十年代文革中李家活在银城的最后一个女人和一个男孩的惨死,五十年的风风雨雨,最后留下的是一块“古槐双坊”的旧址,成为银城旅游的一景。
行文间饱含着沉痛的感情,令人动容。
新历史小说的代表作有哪些?
代表作有:陈忠实的《白鹿原》、李锐的《旧址》、苏童的《米》、莫言的《红高粱》、刘恒的《苍河白日梦》
新历史小说是一种产生于90年代,以新历史主义为其主要历史观的文学形式。传统的历史主义在承认客观历史事实存在的前提下,认为历史学家可以通过认真的研究考察,最终完成对于历史真相的真实还原,
即所阅读的历史是完全真实可信的。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虽然新历史主义的理论也承认有客观历史的存在,但这些理论家们却认为所有的历史书写都不可能真正地达到还原历史真相的目的。
扩展资料;
新历史小说可主要划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一、文化化生命化的历史。这主要表现在一些以文化为底色、追求文化意蕴的现实主义作家之中。
二、寓言化心灵化的历史。这主要表现在先锋派作家的文学创作之中。营造历史的迷宫;表现现代人的困惑与尴尬,是先锋派新的历史小说的尝试内容。
三、生存化生态化的历史。这主要表现在新写实派作家的文学创作之中。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