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著作哥达纲领读后感(求哥达纲领批判读后感)

发布时间: 2024-09-25 23:58:35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读后感 点击: 79

求哥达纲领批判读后感马克思篡改唯物辩证法证据确凿。上帖已经举出一些例子。下面再举文革中曾被当作经典的《哥达纲领批判》中的一些观点进行批驳和批改。...

经典著作哥达纲领读后感(求哥达纲领批判读后感)

求哥达纲领批判读后感

马克思篡改唯物辩证法证据确凿。上帖已经举出一些例子。下面再举文革中曾被当作经典的《哥达纲领批判》中的一些观点进行批驳和批改。从网上可以搜索到,马的这些观点受到无耻文人的高度评价。至今没有人提出质疑。但在本人看来,这些被称为经典的理论观点充满埋设的地雷和陷阱。掌握重权的领导人拿它作为指导思想,怎能不走向极左?
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说:“我们这里所说的是这样的共产主义社会,它不是在它自身基础上已经发展的了, 恰好相反,是刚刚从资本主义社会中产生出来的,因此它在各方面,在经济,道德和精神各方面都还带着它脱胎出来的那个旧社会的痕迹|”。
本人初步批驳和批改为:我们这里所说的是这样的共产主义社会,它是高度民主自由的,官员由民众选举出来向民众负责的社会。它并不是平分财产,而是通过税收和其它收入进行二次、三次甚至四次分配给予充分社会保障的社会。它不是在它自身基础上已经发展的了, 恰好相反,是刚刚从权贵资本主义社会中产生出来的,因此它在各方面,在经济,道德和精神各方面都还带着它脱胎出来的那个旧社会的痕迹。这些旧社会的痕迹有合理的、比较合理和不合理的。对合理的要加以保护和发扬,比较合理要进行改进,不合理的要在法律范围内和充分调查研究基础上通过一定方式加以清除,以求做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马克思说:“在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之间,有一个从前者变为后者的革命转变时期。同这个时期相适应的也有一个政治上的过渡时期,这个时期的国家只能是无产阶级的革命专政.”
批驳和批改为:在权贵资本主义社会和高度民主自由的共产主义之间,相对于政权性质的变化,有一个从前者变为后者的革命转变时期。同这个时期相适应的也有一个官方与民间的政治上经济上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监督的过渡时期。这个时期的国家只能是无产阶级团结广大的中间等级组成统一战线,分清两类不同性质矛盾,对各种剥削阶级中的极恶分子和假恶丑、假伪劣、假邪空在法律和证据条件下的革命专政.”

古拉格群岛读后感

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后感吧。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古拉格群岛读后感范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第一次听说索尔仁尼琴这个名字是在电影《云图》中,审判者对着周迅饰演的星美审讯时说“索尔仁尼琴及其所有著作已被国家统一部所禁止”,一本书居然会在科幻的“未来世界”被“禁”,这不禁让我对它产生了很大的兴趣。

但当我在图书馆见到这本书时,我真的被它的容量所吓到了,恐怕四个一的书目中,它在厚度上绝对是首屈一指——整整20xx多页,分上中下三册,放在寝室里足足占了半个书架,这部巨著的内容主要是有关前苏联的劳改营制度 ,作者是劳改营制度的亲历者,也调查走访了大量的人物,他在书的开头写道“此书中既无臆造的人物,又无虚构的事件。人与地,都称其真姓实名。如果用的是姓名缩写,则系出于私人性质的考虑。如果什么名称也没有用,那只是因为人的记忆力没有把姓名保留下来——而所写的事实都是千真万确的。”20xx多页的书中,列举了很多事件,大量来自于零星的,无从考证的口述和传闻,不仅如此,他还引用了很多官方的数据和说法(例如《从监狱到教育机构》并与马克思的思想(例如《哥达纲领批判》)相对比,反映了劳改营制度对马克思原理的歪曲和不切实际的政策在执行中所导致的各种问题,让人不寒而栗,却又不得不信服。书中的内容涉及了劳改营的方方面面:有关劳改营制度的起源和审讯的办法,沙皇俄国的劳改营制度和农奴制与苏联时期的对比,成千上万的冤假错案与冤狱的产生和被滥用的刑法,还有斯大林死后的制度出现的松动。

索尔仁尼琴是个异议分子,说这本书是孤笔,因为很少有这样记录劳改营的书,且书中的内容大多是没有史料记载的孤证。但这样的书难免带有很大的感情色彩,《古拉格群岛》不是小说,但也不是传记,可以说是介于小说和传记之间,他对劳改制度并不是控诉和咒骂,若只是这样,恐怕诺贝尔文学奖也轮不到他,这本书中犀利的讽刺和对制度透彻的剖析才是它最大的意义所在。前苏联从建国到作者出书的 973年有过的各种各样的“运动”擢发难数,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但难道这样的历史只存在于社会主义国家么?美国不是也曾经有“麦卡锡主义”吗?统治者出于各种各样的需要搞出这样或那样运动,或许为了巩固统治,或许为了铲除异己,或许为了自己的失误找替罪羊。这本书的对制度剖析之透彻足以改变一个人看待事物的态度,也足让使它在历史画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索尔仁尼琴在书中所言,我绝不会全信,因为他笔下的苏联,只有无尽的黑暗与冤狱和没有人性的'劳改营,简直可以算是《 984》的现实翻版,但事实上苏联是当时唯一一个能和美国抗衡的强国,敢问这样一个强国难道是建立在他笔下那样的社会上的吗?显然是不现实的,没有人敢说自己是完美无缺的,一个国家的制度更不可能十全十美,在国家中有各种各样的阶层,轻轻动一下,就可能牵扯到无数人的利益。国家更不可能控制所有人的言行,自然不能避免异议分子的出现,但是一个成熟的国家应该有对待异议分子宽容和开明的态度,而不是搞刑讯,“逼供信”,秘密警察和无比严格的审查制度。索尔仁尼琴本人年轻时因为在信中批评了斯大林而被“五十八条”(苏联刑法有关政治犯的条目), 973年又因此书而被逐出苏联,的确,他受到了极为不公正的待遇,也许这也是导致他将苏联的制度写的如此黑暗的原因。当然,如果只是其批判斯大林的勇气,他必然无法获得世人如此的推崇,在他的书中也不乏对西方民主的虚伪和反思导致苏联制度产生并得以存在的“人”的原因。但他的祖国容不下他犀利的批评,同样被他所批评的美国则给了他“荣誉公民”称号。

而反观现实,今天的我们应该增强对自己国家制度的自信,加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自信绝不是狂妄到无视批评,但绝不会对批评者无端迫害。批评不可怕,可怕的是一个社会没有敢于站出来批评的人,每个人都是“沉默的大多数”。一个开放宽容的和谐社会,绝不会畏惧任何人的批评,无论是出于善意还是其他不可告人的目的。

《古拉格群岛》(Архипелаг Гулаг)是由苏联作家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写的一部反映苏联奴隶劳动和集中营故事的书。实际上前苏联并没有古拉格群岛这个地理名称,它是索尔仁尼琴的一种比喻说法,索尔仁尼琴把整个苏联比作海洋,在这个海洋上处处皆是监狱和集中营的岛屿,他把这些岛屿称为古拉格群岛。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有哪些
马克思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致约·魏德迈》(1852年3月5日) , 《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摘自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 ,《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 ,《资本论》第一卷(节选) ,《 法兰西内战》(节选) ,《 哥达纲领批判》 《给维·伊·伊·查苏利奇的覆信》。

恩格斯:《 反杜林论》(节选) ,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节选)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节选) , 《致弗·凯利-威士涅威茨基夫人》(1886年12月28日) ,《 致玛·哈克奈斯》(1888年4月初) , 《致约·布洛赫》(1890年9月[-22]日) ,《 致弗·梅林》(节选)(1893年7月14日) , 《致瓦·博尔吉乌斯》(1894年1月25日),《马克思主义和语言学问题》(节选) ,《 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节选)。

列宁:《 怎么办?》(节选) ,《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 》 , 《社会主义和宗教 》 ,《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节选) , 《论马克思主义历史经历发展中的几个特点》 ,《论欧洲联邦口号》 ,《 谈谈辩证法问题 》 , 《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节选) , 《国家与革命》(节选) ,《 苏维埃政权的当前任务》 ,《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节选) ,《 青年团的任务》 , 《论粮食税 》 列宁 《十月革命四周年》, 《论战斗唯物主义的意义》 ,《 论我国革命》。

马克思和恩格斯 :《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 《 *** 宣言》,《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一书导言。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有哪几部
《资本论》《 *** 宣言》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有哪些?
马克思的经典著作有:1837年11月《给父亲的信》、《黑格尔法哲学批判》、《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论犹太人问题》,以及与恩格斯共同合作钻研的见解的三部著作:批判、揭开产生《神圣家族》的思想根源,以及批判、揭穿形成《德意志意识形态》的“一般意识形态”的立足地“费尔巴哈 唯物主义观点和唯心主义观点畅对立内容”,以及《 *** 宣言》等主要在马克思哲学的方面的著作。至于《资本论》和《剩余价值理论》在马克思活着只出版了《资本论》的第一卷和法文版修改本第一卷。以后就是在马克思逝世后由恩格斯来完成的。

恩格斯的经典著作在青年时期最早被马克思认可的有《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以及《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后来与马克思共同合作钻研的见解有《反杜林论》、《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等,以及与马克思共同合作的三部著作:《神圣家族》、《德意志意识形态》、《 *** 宣言》。理应说,这三部合著的主要写作者是马克思。后来是完成用马克思命名的《资本论》、《剩余价值理论》。这基本是马克思、恩格斯的代表经典的重要著作。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有列宁的《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马克思主义三个来源和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是产生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的一本书和一篇文章的框架理论。以后就是俄苏化马克思主义从这一本书和一篇文章而建构的马克思主义原理而产生理论马克思主义体系。

斯大林的一篇《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是产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理论。

然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研究,有待后世来展开原创的原初理论与次生理论在认识人类生存时空范围的真实存在,俄苏化的次生理论与马克思的原初理论是不是一脉相承的考证,是可以发现理论马克思主义与文本马克思的思想前提是一致的,还是背道而驰的重大理论问题来的。这就要有后世来实现!
关于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有哪些
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节选)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节选)导读

马克思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导读

马克思和恩格斯 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

《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导读

马克思和恩格斯 *** 宣言(节选)

《 *** 宣言》(节选)导读

马克思 《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节选)

《 序言》导读

马克思 《资本论》第一卷(节选)

《资本论》第一卷(节选)导读

马克思 哥达纲领批判

《哥达纲领批判》导读

恩格斯 反杜林论(节选)

《反杜林论》(节选)导读

恩格斯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导读

恩格斯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和起源(节选)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和起源》(节选)导读

恩格斯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导读

列宁 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节选)

《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节选)导读

列宁 谈谈辩证法问题

《谈谈辩证法问题》导读

列宁 论粮食税(节选)

《论粮食税》(节选)志读

*** 实践论

《实践论》导读

*** 矛盾论

《矛盾论》导读

*** 论十大关系

《论十大关系》导读

***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导读

*** 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导读

*** 在庆祝中国 *** 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节选)

《在庆祝中国 *** 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节选)导读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有哪些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反杜林论》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八封信》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里有哪些著作
.马克思:《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1835年8月)

2.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1883年3月17日)

3.列宁:《论马克思主义历史发展中的几个特点》(1910年12月23日)

4.列宁:《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1913年3月)

5.列宁:《卡尔·马克思》(节选)(1914年11月)

6. 马克思和恩格斯 《 *** 宣言》(1848年2月)
马克思主义著作有哪些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反杜林论》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八封信》
为何要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搞好学习,首先需要科学把握学习的内容和方法。 *** 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把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同研读马列著作、 *** 著作结合起来”。不久前,《马克思恩格斯文集》和《列宁专题文集》正式出版发行,中央强调要认真学好这两部文集。可以说,认真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是广大党员、干部在学习中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是人类文明的瑰宝,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一个根本途径就是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长期以来,许多党员、干部十分重视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但也有人对此不以为然,认为研读经典著作是专家学者的事,自己没有这样做的必要,没有时间与精力去啃那些大部头,于是更愿意读一些普通读物和第二手资料。这种认识显然有失偏颇。不可否认,普通读物和第二手资料对于学习马克思主义也是大有裨益的,但其内容的广度和思想的深度都无法与经典著作同日而语。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凝结著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心血和智慧,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可谓博大精深。可以说,每一部经典著作都是一座金矿,都闪耀着人类智慧的光芒,都可以为人们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和宝贵的精神滋养。实践证明,要掌握马克思主义,提高思想理论水平,就要研读经典著作。1884年,恩格斯在致福尔马尔的信中就指出,研究原著本身,不会让一些简述读物和别的第二手资料引入迷途。列宁也曾告诫大家,要花些时间多读几部马恩著作。 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必须真学真懂、掌握精髓。但是,经典著作有的篇幅较长、内容抽象,读起来有一定难度。这也使一些人产生畏难情绪,不敢去读、不愿去读,或者虽然初步读了却不知其中真味。这就需要调适心态,掌握科学方法。对此, *** 同志的一段精彩论述很有启发。他说:“再一个问题是看不懂。这种情形的确存在,有的同志‘宁可挑大粪,不愿学理论 ’。忙可以‘挤’,这是个办法;看不懂也有一个办法,叫做‘钻’,如木匠钻木头一样地‘钻’进去……在中国,本来读书就叫攻书,读马克思主义就是攻马克思的道理,你要读通马克思的道理,就非攻不可,……非把这东西搞通不止,这样下去,一定可以把看不懂的东西变成看得懂的。”学习经典著作是一件苦差事,不能期望眼到就懂、一劳永逸。但是,选择学习就是选择进步,同时也是选择吃苦。在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上尤其要有这样的心态,发挥“挤”和“钻”的精神。 还要强调的是,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不仅要精通它,还要能应用它;既要用来提升个人的思想境界,还要用来解决实际问题。如果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背得滚瓜烂熟,但思想境界、工作方法却毫无提高和改进,这样的研读并无多大意义。因此,在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时,一定要把学习与思考统一起来,把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提升思维水平和思想境界,增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学习连线”栏目旨在为广大读者学习科学的新思想、新知识、新经验搭建平台、开辟园地。欢迎广大读者就学习中的所需、所盼、所惑进行点题,也希望广大专家学者就学习中应该掌握的新思想、新知识、新经验进行阐述。

求《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读书笔记》

马克思主义一直是当世人最喜欢讨论的学说 但有多少人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深深误读了马克思 今天就来谈谈马克思主义那些被一些人误解的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极为严整的理论体系 由几个部分组成 它们彼此相得益彰 紧密咬合 拿出任何一部分 单独作为工具使用是可以灵活的解决实际问题的 而几部分在一起又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而把马克思主义放在人类的历史中同其他历史学科
又具有高度的兼容性和匹配性有人说马克思的学说枯燥 在我的眼中
其实马克思主义不仅不枯燥 而且是时刻在运动着的科学的理论图景
让人深深的为之着迷 但凡深入研究马克思的人 无不被其宏伟的历史感和所处的历史高度所深深震撼 无不被其吹响的割命的号角所召唤 读他的书就犹如在跟本人对话一般......
首先第一个问题 什么是共产主义
人们说到这个词 往往想到的是《共产党宣言》里的理论阐述 但是有一篇常不被人们注意但重要性丝毫不比《宣言》弱的一片文章《共产主义原理》这是恩格斯为《宣言》写的纲领性草案 里面25个问答 包含科学社会主义着极为重要的理论原理 以往人们所想到的共产主义 可能是各尽所能 按需分配 或是物质极大丰富 人们觉悟极高等等
其实在在马恩那里共产主义是极为简洁的一句话 “共产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的条件的学说”但是这里包含了极为多和极为重要的信息
在马恩的人类史观之中 没有哪个阶级能像无产阶级那样 被赋予这样崇高和艰巨的历史使命 正如他们所说:
“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 才能最后解放自己”对这个解放的认识应该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而不是具体的某个结果 马恩学说最强调的是对整个历史过程的考察 而不热衷于对某个事物最终结局的预言 在过去人们总是热衷于探讨和遐想共产主义后的人类世界 但却忽略了 人类解放整的运动本身 这个“解放”应该是解放后再解放 一直解放到全人类都得到了解放 而不是通过一次解放就完成了全部历史的任务.....
例如恩格斯这样写道:“而且还有小农和小资产者,小农和小资产者正处在转变为无产阶级的过渡阶段,他们的一切政治利益的实现都越来越依赖无产阶级,因而他们很快就会同意无产阶级的要求。这也许还需要第二次斗争,但是,这次斗争只能以无产阶级的胜利而告终。 ”
既然无产阶级肩负的使命如此重要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 什么是无产阶级
第二个问题 无产阶级如何定义 无产阶级在整个共产主义运动中起到怎样的作用?
在马恩那里不是什么赤贫者都可以被称为无产阶级的 无产阶级必须代表着最先进的生产力 他们本身的利益同整个共产主义运动是相一致的 劳动阶级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中一直存在着 而无产阶级的产生却是随便着先进生产力的产生而产生 是自19世纪大工业兴起后引起的产业割命而导致的的一个特殊而普遍的阶级 说到无产阶级可能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农民 其实农民从严格意义上讲 并非是作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阶级 相反 马恩对农民阶级的革命性是一直持否定态度的 《从巴黎到伯尔尼》恩格斯把农民称为土豆 而农民阶级是一麻袋的土豆 在《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中马克思把农民形容成彼此隔绝 多半的生活资料是靠与自然交往而非社会交往 农民仅仅是因为生产方式相同而并非是因为共同利益才构成了一个似乎相似的阶级 其实本质上农民并非是一个阶级
而《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农民更是被这样直白的描述“这些田园风味的农村公社 不管初看起来怎样无害于人,它却始终是东方专制的牢固基础,它们使人们的头脑 局限于极小的范围内.....”如果说农业是封建专制的牢固基础 那么存在数千年之久的农民阶级就注定只能成为改朝换代的工具 却至死都无法掀起改变人类历史的浪潮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资产阶级靠工业产生的生产力和生产方式到了18世纪才将一顶顶王冠打翻在地.....就这样一个马恩看不入眼的阶级 到了20世纪头20年的某国割命和1949年都居然成为了所谓“社会主义割命的主体” 宪法中 也仍可以看到“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字样
早在马克思以前资产阶级历史学家就对人类社会存在的各种阶级做出比较准确的定义 但是无产阶级的历史作用确实是马恩首次提出 只有新的更大的生产力的产生 才会有新生产方式 从而产生新的社会意识 而无产阶级都是这个过程中是主要的载体和产生历史进步动力的发动机 无产阶级首先要发展成为一个“阶级” 后登上历史舞台 进而发挥重要作用 然后进一步形成无产阶级专政的统治阶级 为了最终推翻资产阶级的历史统治地位做历史准备... 列宁曾经说 成功的社会割命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一个是生产力高度发达 另外一个就是无产阶级准备成熟 无产阶级专政连同整个共产主义运动本身的发展都是渐进的历史过程....
而正如恩格斯所讲 共产主义割命不可能在一个国家内发生 而是在全球范围内发生 在所有文明国家内同时发生....发生的结果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确立和最终推翻这个国家的资产阶级 这个过程具体是被恩格斯这样描述的的:“大工业便把世界各国人民互相联系起来,把所有地方性的小市场联合成为一个世界市场,到处为文明和进步作好了准备,使各文明国家里发生的一切必然影响到其余各国。因此,如果现在英国或法国的工人获得解放,这必然会引起其他一切国家的革命,这种革命迟早会使这些国家的工人也获得解放。”“这样,一方面由于无产阶级不满情绪的增长,另一方面由于他们力量的壮大,工业革命便孕育着一个由无产阶级进行的社会革命。”如果资本主义的高级阶段是垄断资本 那么无产阶级发展到高级阶段就必然形成无产阶级专政 在《哥达纲领批判》中 无产阶级专政被形容为是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过度:“在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之间,有一个从前者变为后者的革命转变时期。同这个时期相适应的也有一个政治上的过渡时期,这个时期的国家只能是无产阶级的革命专政。”下面 我们就看看什无产阶级专政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专政

第三个问题:无产阶级专政及其性质和政治形式
无产阶级专政在大学教材中被描述为同以往任何国家形式都有根本区别的特殊的新型国家形式 可我并不把无产阶级专政看成一个国家形式 因为无产阶级专政内部并无以往国家的镇压机器 也没有为保障整个社会生产体系运行的强制性法律和统治集团的存在 在这个专政内部 实现了真正的民主和新型专政的统一 所以无产阶级专政的内部是没有以往历史中的阶级斗争的 生产者在这里都将自觉而积极从事物质精神产品的生产 并且获得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质精神生活而且他们的体能和智力都将获得充分而自由的发展和运动 巴黎公社便是第一个带有这样无产阶级专政色彩和特点的历史早产儿 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用大篇幅文字中对巴黎公社的状态和政治性的历史寓意给予极高的评价:
“公社简直是奇迹般地改变了巴黎的面貌!第二帝国的那个花花世界般的巴黎消失得无影无踪。法国的京城不再是不列颠的大地主、爱尔兰的在外地主、美利坚的前奴隶主和暴发户、俄罗斯的前农奴主和瓦拉几亚的封建贵族麇集的场所了。尸体认领处里不再有尸体了,夜间破门入盗事件不发生了,抢劫也几乎绝迹了。事实上自从1848年2月的日子以来,巴黎街道第一次变得平安无事,而且不再有任何类型的警察。有一个公社委员说:
  “我们再也听不到杀人、偷盗和人身袭击事件;看来真好象警察已经把他们所有的保守派朋友一起带到凡尔赛去了。”
  荡妇们已经跟在她们的庇护者——那些家庭、宗教、尤其是财产的卫士们的屁股后头跑掉了。没有了荡妇们,真正的巴黎妇女又出现在最前列,她们像古典古代的妇女那样具有英勇、高尚和献身的精神。努力劳动、用心思索、战斗不息、流血牺牲的巴黎——它在培育着一个新社会的同时几乎把大门口外的食人者忘得一干二净——正放射着它的历史首创精神的炽烈的光芒!”
“公社是由巴黎各区通过普选选出的市政委员组成的。这些委员是负责任的,随时可以罢免。其中大多数自然都是工人或公认的工人阶级代表。公社是一个实干的而不是议会式的机构,它既是行政机关,同时也是立法机关。警察不再是中央政府的工具,他们立刻被免除了政治职能,而变为公社的负责任的、随时可以罢免的工作人员。所有其它各行政部门的官员也是一样。从公社委员起,自上至下一切公职人员,都只能领取相当于工人工资的报酬。从前国家的高官显宦所享有的一切特权以及公务津贴,都随着这些人物本身的消失而消失了。社会公职已不再是中央政府走卒们的私有物。不仅城市的管理,而且连先前由国家行使的全部创议权也都转归公社。
  
......一切学校对人民免费开放,完全不受教会和国家的干涉。这样,不但人人都能受教育,而且科学也摆脱了阶级偏见和政府权力的桎梏。
  法官的虚假的独立性被取消,这种独立性只是他们用来掩盖自己向历届政府奴颜谄媚的假面具,而他们对于那些政府是依次宣誓尽忠,然后又依次背叛的。法官和审判官,也如其它一切公务人员一样,今后均由选举产生,要负责任,并且可以罢免。
......人们对公社有多种多样的解释、多种多样的人把公社看成自己利益的代表者,这证明公社完全是一个具有广泛代表性的政治形式,而一切旧有的政府形式都具有非常突出的压迫性。公社的真正秘密就在于:它实质上是工人阶级的政府,是生产者阶级同占有者阶级斗争的产物,是终于发现的可以使劳动在经济上获得解放的政治形式。
  
如果没有最后这个条件,公社体制就没有实现的可能,就是欺人之谈。生产者的政治统治不能与他们永久不变的社会奴隶地位并存。所以,公社要成为铲除阶级赖以存在、因而也是阶级统治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的杠杆。劳动一解放,每个人都变成工人,于是生产劳动就不再是一种阶级属性了。”
最后马克思又一次高度赞扬了巴黎公社社员和巴黎公社的历史首创精神:“国民自卫军中央委员会委员和大部分公社委员,都是国际工人协会的最积 、最有见识、最刚毅的人物……这些人都百分之百地正直、真挚、聪明、忠诚、纯洁、狂热——正面意义上的狂热。”
“工人的巴黎及其公社将永远作为新社会的光辉先驱而为人所称颂。它的英烈们已永远铭记在工人阶级的伟大心坎里。”
像马克思这样惜字如金的历史学家 对巴黎公社却丝毫不加吝惜的用这样的溢美之词 可以想象巴黎公社所表现出的一些特质正是马克思所设想未来....
至于有人评价巴黎公社是无政府主义的论调在法兰西内战中马克思早有定论:“一般说来,全新的历史创举都要遭到被误解的命运,即只要这种创举与旧的、甚至已经死亡的社会生活形式可能有某些相似之处,它就会被误认为是那些社会生活形式的对应物。”
所以真正的无产阶级专政本质上是带有共产主义色彩的社会生产组织集团 与传统意义的国家形式有着截然不同的历史意义和表现形式 这样的最后阶级或超阶级形式是向共产主义过度的工具和桥梁 担负对人类整个社会的深刻和全面的改造的历史任务.....为了最终消灭剥削和剥削阶级做物质准备... ...而这最终的决战必将是以暴力割命的形式来完成...
第三个问题 关于暴力割命问题

以前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印象就是侵润了暴力割命的鲜血学说 可是我想用恩格斯的一句话来赠予这些人:“历史可以说是所有女神中最残酷的一个,她不仅在战争中,而且在‘和平的’经济发展的时期都在堆积如山的尸体上驰驱她的凯旋车。”
纵观人类历史没有哪一次成功的社会割命不是伴着巨大的历史牺牲的 也没有哪个既得利益集团和统治集团是自动让出其现有地位的 在这里人们忽略了旧事物和新事物的辩证关系 旧事物孕育了新事物 同时又不断的压制新事物对其历史地位的挑战 决战往往发生于旧事物的垂死挣扎和新事物破茧而出的时候...滥用暴力不但不会促使社会前进反而使历史倒退和陷入动荡 还有人说 恩格斯晚年已经放弃了暴力割命的历史观点 对于这些误解
早在1847年的时候 恩格斯已经对和平办法废除私有制阐述了其看法:“能不能用和平办法废除私有制?答:但愿如此,共产主义者是最不反对这样的办法的人。共产主义者很清楚,任何密谋都不但无益,甚至有害。他们很清楚,革命不能故意地、随心所欲地制造,革命在任何地方和任何时候都是完全不以单个政党和整个阶级的意志和领导为转移的各种情况的必然结果。但他们也看到,几乎所有文明国家的无产阶级的发展都受到暴力压制,因而是共产主义者的敌人用尽一切力量引起革命。如果被压迫的无产阶级因此最终被推向革命,那时,我们共产主义者将用行动来捍卫无产者的事业,正像现在用语言来捍卫它一样。”
第四个问题 关于私有制和私有制的消亡
私有制的产生和普遍性的确立并非是历史上从来就有的 而是生产力的发展带来的新的生产方式而导致的全新的所有制形式 是旧有的生产关系不适应新生产力发展的所导致必然结果 私有制始终作为一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带来的独特表现形式而非是资本主义的基础 以往人们只注重于对私有制的批判 而忘记了其存在的历史正当性和进步性 私有制同资本主义发展与扩张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资产阶级割命把生产资料的所有权从封建地主的手中转到了资产阶级自己的手中 私有制从此获得确立 但私有制的确立却是使社会全体成员和整个人类历史都为之受益 正像恩格斯在《1847年的运动》中支持资产阶级对其他民族的征服和殖民一样 正是因为资本主义出于私有制的逐利本质才使资产阶级不辞辛苦的将资本推向全球 将这些世界上从未开化各自独立的民族和地区都纳入了全球资本的生产体系和统治中来 如果他们还不想被消灭就不得不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 私有制的确立在剥削社会的历史上最大的程度使社会的成员的生产积极性得到提高 因其所带来的生产力的发展也在物质和精神领域都最大程度的解放了社会成员 也为未来共产主义的解放打下坚实的基础
人们也都最知道 共产主义是以消灭私有制为基础 但是对于如何消灭私有制的方法 存在很多的种看法 我认为与其说消灭 不如用‘消亡 替代 废除’当私有制失去其历史合理性时 自然被历史所抛弃 历史唯物主义反复强调 没有哪个历史事物不是处在不断发展 或走向灭亡或被新事物替代的历史过程中 私有制不会超越这个历史规律 真理是有前提条件的 私有制同样也受历史条件影响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阐述私有制的消亡的历史条件时这样写道:
“能不能一下子就把私有制废除?答:不,不能,正像不能一下子就把现有的生产力扩大到为实行财产公有所必要的程度一样。因此,很可能就要来临的无产阶级革命,只能逐步改造现社会,只有创造了所必需的大量生产资料之后,才能废除私有制。”
如果把生产力比作私有制的土壤 那么私有经济就如同上面的作物 盲目的铲除私有制的结果不仅不会让私有制灭亡其导致的结果必然是灾难性的 只有改变了土壤的成分 不再适合其生长 私有制才会彻底的绝迹.....

第五个问题 对民主社会主义的态度和意见

民主社会主义者同共产主义者有着很多相同的利益 但并不排除他们之间的争论 更多的问题上民主社会主义者是通过一些措施改变和消除现实社会中的弊病 而不是利用这些措施最终走向共产主义 正如恩格斯说:“这些民主主义的社会主义者,或者是还不够了解本阶级解放条件的无产者,或者是小资产阶级的代表,这个阶级直到争得民主和实行由此产生的社会主义措施为止”“共产主义者在行动的时候,只要民主主义的社会主义者不为占统治地位的资产阶级效劳和不攻击共产主义者,就应当和这些社会主义者达成协议,这时尽可能和他们采取共同的政策。当然,共同行动并不排除讨论存在于他们和共产主义者之间的分歧意见。 ”

马恩的很多历史观包含于原著中的论述中 很多并未有具体描述需要读者自己去分析思考和辩证的理解 回归原著仍然是左派或是共产主义者解决行动原则确立行动纲领的最好办法!
本文标题: 经典著作哥达纲领读后感(求哥达纲领批判读后感)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391703.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作文看京剧读后感(京剧观后感)《红楼梦》读后感800字左右(名著《红楼梦》读后感800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