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春花共识第四封信读后感(陈春花管理的常识读后感)

发布时间: 2024-09-15 04:12:42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读后感 点击: 82

陈春花管理的常识读后感1.陈春花的《管理与常识》读后感怎么写,1.,让下属明白什么是最重要的,管理中最怕的就是下属去揣摩领导的意图,这说明领...

陈春花共识第四封信读后感(陈春花管理的常识读后感)

陈春花管理的常识读后感

1.陈春花的《管理与常识》读后感怎么写
1. 让下属明白什么是最重要的

管理中最怕的就是下属去揣摩领导的意图,这说明领导的指令不清,往往忙活半天,工作却不尽人意。现在很多公司都做不到,所谓的没有执行力和效率就是这个原因。领导有时喜欢把自己变得复杂和不易理解,以显示自己卓尔不群,真正的管理只能凭指令做事,不能凭经验、情绪和情感做事。

2. 管理没有对错,只能面对事实,解决问题。

管理是以结果评价,不是以对错评价,确定能否解决问题、获得结果,而中国人的思维习惯是喜欢评判对错。不管有什么委屈,有多大约束,有多少无奈,这个责任给了你,你就得承担。
3. 管理是管事而不是管人

管理的重点是管事,同时也要理解人和尊重人。管理不是管人,如果你不懂得理解人和尊重人,那么你一定不懂得管理。

4. 管理就是让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合二为一

管理没有对错,但有好坏。中国企业大都把忠诚看得很重要,其根本原因是管理水平不够。关注个人目标的变化,在企业组织目标不断实现的同时,个人目标也不断实现和提升。

5. 让一线员工得到并可以使用企业资源

让企业的一线员工得到企业资源并有权力运用这些资源,管理中最大的浪费是资源集中在二线管理者手中。
2.跪求陈春花老师的《管理与常识》读后感
《管理的常识》读后感在总公司的三天培训过程中,我只是粗略的把陈春花教授《管理的常识》通读了一下,回家的10多个小时的路上,我又重新的读了一次,心中的感慨又深了一步,陈教授厉害之处在于,他把管理总结的就像生活中的小常识一样,就像数学中的公式和定理一样,我们可以直接拿来用到我们日常的管理工作中,现将从书中学到的一点小皮毛总结如下 :一、管理就是让下属明白什么是最重要的管理是一种决策,管理所要求的合格决策就是让下属明白什么是最重要的。

管理中最怕的就是下属去揣摩领导的意图,这说明领导的指令不清,往往忙了半天,工作结果却不一定符合标准。好的管理是靠指令去做更多的事。

只有上下岗位都做相同的事,说明这个单位的管理是合格的,但现在很多公司都是做不到的,所谓的没有执行力和效率就是这个原因。领导有时喜欢把自己变得复杂和不易理解,以显示自己卓尔不群,真正的管理只能凭指令做事,不能凭经验、情绪和情感做事。

二、管理没有对与错,只是面对事实,解决问题。管理是以结果评价,不是以对错评价,一定要追根到底能否解决问题、获得结果,而中国人的思维习惯是喜欢评判对错。

作为管理者最重要的是取得绩效,如果让企业亏损,没有任何理由可以解释。不管有什么委屈,有多大约束,有多少无奈,这个责任给了你,你就得承担。

在我们的管理中,为什么效率非常低,陈教授认为,原因在于,很多人做出决定,不是马上去执行,而是去评判对错。人会犯错误,但对错在管理中不是最重要的,即使你证明自己是正确的,领导是错误的,也于事无补,最重要的是做事情的结果。

三、管理是管事而不是管人管理的重点是管事,同时也要理解人和尊重人。管理不是管人,如果你不懂得理解人和尊重人,那么你一定不懂得管理。

很多管理的问题就出在管理者只关心人们的态度和表现,并没有地界定必须要做的事情,以及做事的标准。对于大多数员工来说,他们并没有清晰的指引应该做什么事情,所以只有凭着兴趣、情绪或者感情做事,这样的做事方法一定是无法评级以及无法控制结果的。

界定应该做的事情,就是管理。四、管理就是让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合二为一管理没有对错,但有好坏。

好坏的标准只有一个: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是否合二为一,两者是否一致,是管理中最大的挑战。中国企业大都把忠诚看得很重要,其根本原因是管理水平不够。

企业需要关注个人目标的变化,在企业组织目标不断实现的同时,个人目标也不断实现和提升,管理的挑战在于,让优秀人才的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达成一致。五、管理就是让一线员工得到并可以使用企业资源管理的关键在于,要让企业的一线员工得到企业资源并有权力运用这些资源,要把所有的资源放在一线,并尊重每一个人。

中国企业管理中最大的浪费是资源集中在二线管理者手中。通过读书知道自己需要学习的实在是太多太多了,我争取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之余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多读书,读好书,充实自己,培养能力,实现人生价值最大化。

是一种艺术的话,那么激励就是这门艺术的核心。营销部门作为企业的龙头部门,如何调动营销人员的积极性,首先绩效激励是比较有效的措施。

企业最终的竞争力来自员工,在以人为本的经营时代只有通过有效的激励模式,才能使营销发挥出卓越的竞争力。
3.陈春花 管理的常识
前言 管理就是把理论变为常识 第1章 什么是管理 管理的理解 对绩效负责的管理观 管理解决的三个效率 如何能管理有效 企业组织的管理内容 第2章 什么是组织 组织的理解 组织因目标而存在 组织内的关系是奉献关系 组织处在不确定的商业世界中 第3章 什么是组织结构 组织结构是自我约定的关系 组织结构的功效 组织结构设计原则 组织结构需要配合企业发展的需要 组织结构特殊效能 常用组织结构优劣势分析 第4章 什么是领导 领导的理解 领导者和管理者 领导的技能 经典领导理论的应用理解 应该适应领导者的风格而非改变他 没有不好的士兵,只有不好的将军 找到途径满足需求目标就会达成 对职业经理人的管理方式 核心人才的管理方式 如何让授权有效 利用环境 向上管理 第5章 什么是激励 人为什么工作 涨工资并不会带来满足感 最低层次的需求如果得不到满足影响力最大 人不流动也许是因为安于现状不求发展 不要满足需求而是引导需求 满足感并不一定带来高绩效 激励不发挥作用的情况 不公平是绝对的 人会成为他所期望的样子 金钱是最重要的激励措施 成本最低而且最有效的四种激励措施 第6章 决策如何有效 决策的目的是为了执行 重大决策必须是理性决策 集体决策 个人负责 个人决策的局限性 快速而有效决策的五种方法 群体决策不是最好的决策 第7章 什么是计划 目标是不合理的 一定要在意行动 计划管理如何推动企业发展 制定计划的关键 计划的有效性 目标管理 为什么“计划没有变化快” 结束语 员工的绩效由管理者决定 向下负责:为下属提供机会。
4.求一篇陈春花《管理的认知与行动》 观后感
本门课程从如何理解组织与管理展开,通过这门课程,您可以了解到:管理不谈对错,只是面对事实,解决问题;管理是“管事”而不是“管人”;管理就是让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合而为一;管理就是让一线员工得到并可以使用资源;管理只对绩效负责;公司为什么不是一个家?在组织中人与人公平而非平等;等等。

这些都是在日常管理中必须面对的话题,如果我们没有正确的认识,就会产生很多管理行为的误差,而这些误差就会导致绩效结果受到伤害。事实上,在大部分效率低下,内部无法协同的组织中,由于管理误解所导致的因素占了绝大多数,很多时候,我并不认为是员工的素质不行,更不认为是我们的文化不行,遇到管理不畅,员工能力弱的情况,首先需要检讨的是管理者自身,管理的认知和行为是否正确,只要管理者具有另外正确的认知和行为,所有人的绩效就一定会展示出来。
5.求一篇陈春花《管理的认知与行动》 观后感
本门课程从如何理解组织与管理展开,通过这门课程,您可以了解到:管理不谈对错,只是面对事实,解决问题;管理是“管事”而不是“管人”;管理就是让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合而为一;管理就是让一线员工得到并可以使用资源;管理只对绩效负责;公司为什么不是一个家?在组织中人与人公平而非平等;等等。

这些都是在日常管理中必须面对的话题,如果我们没有正确的认识,就会产生很多管理行为的误差,而这些误差就会导致绩效结果受到伤害。事实上,在大部分效率低下,内部无法协同的组织中,由于管理误解所导致的因素占了绝大多数,很多时候,我并不认为是员工的素质不行,更不认为是我们的文化不行,遇到管理不畅,员工能力弱的情况,首先需要检讨的是管理者自身,管理的认知和行为是否正确,只要管理者具有另外正确的认知和行为,所有人的绩效就一定会展示出来。
6.陈春花认为对企业管理来讲什么是最重要的
第一类问题,企业的整个成长有没有内部的推动力,内部的推动力到底够不够,这是我特别关心的一件事。

所以,无论我到哪个企业,其实我非常在意它的比如说杨壮老师研究的话题领导力,如果领导者没有内在的动力,实际上很难,有一些老板跟我说,我把企业做到一定程度,赚到一定的钱就不做了,我就没有继续跟踪这样的企业,因为你内在的动力不够。第二类问题,企业选什么样的管理方式,今天互联网来的,大家说应该去中心化,去管理化,一堆人跟我讨论这个话题,我昨天还在回答这个话题。

但是我认为不管你选什么,有一点你必须做到,就是你得有属于你的管理方式,这是我第二个关心的问题。第三个我关心的问题,你跟市场是什么关系,一个企业一定要回答他在市场当中是用什么样的形态,什么样的方式进入这个市场,它一定要解决这个问题。

第四个问题,你的战略应该怎么安排,企业的战略到底怎么安排。第五个问题,企业本身来讲一定要解决它自身的文化问题,你不解决企业自身的文化问题,你没有办法研究企业到底怎么可持续。

第六个问题,企业核心竞争力到底在还是不在。微软最近最大的一个新闻,就是微软中国的张亚勤现在飞到百度去,大家都说微软怎么样怎么样,然后就说两个时代的结束。

我在看的时候,我自己也蛮惊讶,因为本身微软它账上一定有600亿美元的现金解决它转型的问题,但是为什么今天会看到一些人会离开他,有一点你会发现,微软企业很大的原因也是因为它的核心竞争力太强,这个竞争力跟世界变化的趋势不同步。所以,我们始终要回答,你的核心竞争力到底是什么。
7.有 陈春花教授的 从现在出发 大学生的七项修炼 的读后感吗
这个现代的社会就意味着变化、竞争和的发展;就意味着学习、进取和超越;就意味着为现在付出汗水,为明天奠定基础;就意味着成就别人同时成就自己;就意味着个体人格的不断完善;更意味着能够融入社会并贡献价值。

这个梦想任重而道远。所有的成功都源于你如何设计自己的生活,而大学时光又是人生活中最特别的时间段。

当你拥有这段时光的时候,就意味着你具有知识的培育和知识的营养,具有开始人生征程的厚实的知识基础,因此大学时期所达成的高度,就决定着人生的高度,而这个高度就是你对社会、对人生价值认知的一个标志。

求 冬天的作为读后感

要800字以上 谢谢大家了
近30年来,中国企业第一次真正面临外部经济不增长带来的危机
“这本书是从去年9月份开始写作的。那时,金融危机刚刚显露出来。在珠三角,大家谈论最多的是‘东莞现象’,是定单型企业老板的突然‘蒸发’。有太多的人问我:‘危机是不是真的来了?我们是该裁员还是关门?悲观情绪非常浓。”
陈春花教授认为,这是最近30年来,中国企业第一次真正面临外部经济不增长带来的危机:“即便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全球GDP仍有3%的增长。而今天,在各个经济实体的统计数据中,零增长甚至是负增长比比皆是。应该说,中国近30年的经济成长,除了自身的努力外,全球经济增长的大环境也起了很关键的作用。而全球性的经济不增长,我们从来没有经历过。”
危机并不总是坏事,关键要以增长的思路努力寻求解决之道
危机当前,切忌自乱阵脚。在陈春花教授看来,当下最应当做的,是必须对危机有四点清醒的认识。
“首先,‘危机’就如同天气变化一样,本身就是企业经营必须考虑的外部环境。
“第二,并不是所有的危机都是坏的。每一次出现大危机的时候,也都是旧的产业格局重组,新产业出现的时候。如果你能够因危机而转变,这个危机对你来说也许就是好的。我在书中举了Google搜索引擎的例子。同样,几天前,在深圳,一个企业家告诉我,这次危机给他带来了很好的机会——他的企业是作电缆的,金融危机让在这个行业中排名世界第一的国外企业因母公司资金链断裂而撤回了投资,因此,他的企业有机会成为世界第一。事实上,很多企业就是在危机中成长起来的。
“第三,在危机中增长,并不是神话。比如可口可乐,因第二次世界大战而成为全球品牌;招商银行在金融危机中进军香港、在纽约开设分行等都是典型的例子。
《冬天的作为:金融危机下的企业如何逆势增长》 机械工业出版社
“第四,要坚定增长的信念。正如温总理所说,‘在危机中,信心比黄金和货币更重要’。危机中最致命的是恐慌,在危机中坐以待毙才是最大的危机。在这一点上,我认为企业应当向中央政府学习——迅速调整产业政策,全力投入拉动增长——所有这些的目的都在于恢复信心。危机是真实存在的,但我们仍然要以增长的思路努力寻求解决之道。”
危机将加速中国企业从规模型转向价值型
“在经济危机中,行业增长会放缓,但市场需求一定还在。也就是说,行业市场这张‘饼’变大的机会减少了,但同时,随着大量参与分‘饼’的企业被淘汰或退出,善于经营者分到的‘饼’可能反而更大。事实上,即便没有今天的危机,很多中国企业也必须转变增长方式,从靠人力、资源投入拉动的规模型企业向价值型企业转变,否则,企业将无法继续走下去。企业必须要问:这个社会需要我做什么,哪些顾客需要我提供怎样的价值。”
“中国持续的高增长是否有泡沫?能否保持稳定的持续增长?中国企业是否真的具备大规模作战的系统能力?在市场竞争中我们到底靠什么活着?中国企业是否已经达到了国际化的运作水准?中国企业是否已形成有效的服务模式?中国企业的状态、心态、能力能否支撑其走的更远?”2004年,陈春花教授曾用七个问句表达了对中国企业高速增长背后的隐忧。
“一个产业的发展都会经历四个阶段:创业阶段、规模阶段、集聚阶段和均衡阶段。最近30年,中国企业从创业阶段走到规模阶段,正在向集聚阶段过渡。这意味着,一个购并时代的到来。此次危机将加快这一进程。”
在书中,陈春花教授为“冬天”里的企业提出了六点建议:采用保守的财务策略;不是裁员,而是释放员工能量;用低价格出售品质好的产品;坚持贴近顾客;以创新超越危机;坚守经营的意志力。
“拿贴近顾客来说,今天,受到冲击最大的是出口定单型企业。其实,很多年前我就对一些这样的企业说,做定单最糟糕的地方就是离顾客太远——只认定单上写的标准、数量和价格,而不知道顾客真正的需求在哪里。当时有的企业家说:没关系,定单永远会有,我靠性价比取胜。我想,这样的企业现在一定很艰难。相反,我们看看IBM的例子,由于了解消费者,它很早就意识到,信息产业的终端不一定是电脑,因此主动放弃了笔记本电脑业务,而转向增值服务。事实证明它是对的:随着3G牌照发放,可以预见,未来手机将在很多方面代替笔记本电脑。是了解顾客,让这样的企业率先求变赢得主动。”
“30年来,中国企业一直在顺风顺水的环境下成长。但这一次,我们遇到了前所未有的严酷的外部环境。我最想对企业家们说的是:其实,你是可以坚持的,不要轻易放弃。熬过去,海阔天空。”陈春华教授说。

常识读后感6篇

常识读后感篇1

“管理”两个字确实看起来非常抽象且空洞,但读完陈春花老师写的《管理的常识》,虽说是“常识”,却蕴含丰富的内容,精辟的见解,化“抽象”为“具体”,化“空洞”为“饱满”,助你慢慢领悟“管理”的真谛所在。作为管理者,《管理的常识》一书值得好好读读,可以在工作中做为理论与行为衔接的对照思考,将会使你进一步认识到———管理的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

1、什么是管理的基本规律

陈老师把“管理不谈对错,只是面对事实,解决问题”作为管理的基本规律,是因为我们在管理中常常犯错误,常常忘记了管理这一条基本的规律。中国人的思维习惯是喜欢评判对错,但是管理上的对错并没有什么意义,因为管理是要解决问题的。在我们的管理中,为什么效率非常低,陈老师认为,原因在于很多人做出决定,不是马上去执行,而是去评判对错。

在日常管理工作中,有时遇到问题,管理者一般会要求寻找原因和责任,而忽视了去“面对事实,解决问题”,这样将来这个问题可能经历了不会再犯,但如果不训练解决问题的能力,下次遇到新的问题,就不知道如何马上去解决,也不会成为一个好的管理者。

2、管理始终为经营服务

管理是服务,最直接的意义就是管理始终为经营服务,“面对事实,解决问题”最终服务于经营。管理与经营是管理者需要具备的两种能力,经营能力就是选择正确的事做,管理能力就是把事做正确,从这个意义上说经营是第一位的,管理是第二位的。

集团财务管理就是在“核算、服务与监督”基本职能基础上,通过持续为企业经营解决系列问题,提升解决效率效果问题的能力,为企业在增长性、盈利性、流动性之间找到最优的平衡,同时规范风险,更好地实现财务职能。

3、经营离不开核心能力的建设

核心竞争力的建立和培育对于确立企业的市场领导地位和竞争实力是极为重要的,为此,企业必须站在战略的高度,通过审查自己拥有的资源和能力,观察市场需求和竞争对手情况,独具慧眼地识别本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发展方向,界定并构建本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拥有了核心竞争力,才能使企业获得持续性差异竞争优势,保障企业持久、健康地经营下去。

德赛集团一贯高度重视企业核心能力的建设,经过多年经营,剖析自身所拥有的资源和优势,推动形成“工业制造、客户服务、技术创新及资本运作”等四项核心能力体系,并围绕这四项核心能力制定未来的发展战略,使之不断巩固、提升。

4、文化管理是解决企业持续经营的问题

最后谈一谈企业文化,陈老师也比较推崇企业文化管理。企业为什么或者追求什么样的目标,肩负何种使命,拥有什么样的价值标准,是企业是否可以持续的根本因素,而这些问题的回答正是企业文化所承担的责任。

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竞争力的基石,是企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共同遵循的基本信念、认知和导向。姜总提出的“五个文化”(奋斗文化、诚信文化、协同文化、创新文化、绩效文化),非常契合德赛集团经营发展的需求,对财务人员来说,践行五个文化也是为经营服务,如“协同文化”,包含总部财务系统与其他部门之间、各公司财务系统与其他部门之间等等工作的开展,都离不开“协同”,只有互相“协同”,才能保障为经营管理输出高质量的财务管理成果。

结语:管理者要学会向下负责

让管理产生绩效,最终体现在下属的成长中,因为企业的绩效是来自于员工。相对于管理中的所有资源来说,人是最重要的资源,对人的激励也是最重要的。

管理的核心价值就是激活人,发挥员工的价值,激发员工的潜力,激发团队的潜力,让人与事、人与资源组合的产出最大化。

我们集团财务系统一贯高度重视对后备干部的培养,一方面鼓励控股公司积极申报并遴选业务骨干、业务新人,另一方面通过组织财务系统知识竞赛、创建德赛财务工作经验分享与交流的平台、组织财务大讲堂等方式,大力推动并促进后备干部的成长,后备干部成长了,财务管理的绩效就显现出来了。

常识读后感篇2

这本书不是管理的理论教本,而是一本以管理的目的和作用为核心的实践指南。这一部分所讨论的管理常识,貌似“常识”,却具有一定的高度和深度,非得经过长期的实践才能慢慢体悟。

关于组织

组织是实施管理的平台和环境。因此,正确地认识和理解组织,有助于对管理的理解和实施。书中这一部分所介绍的核心是:组织为目标而存在。理解了这一点,也就不难理解,作为企业的组织,其存在的目的是什么了。

关于组织结构

书中提到,组织结构就是权利和责任的关系匹配。可见,组织结构是管理的资源的一种配置方式。我所服务的公司的组织结构,是本书中所谓的“事业部制”结构。书中指出计划管理可以弥补“事业部制”结构中存在的重复和浪费现象。读到此处,我就理解了为什么公司一直很重视各项计划(尤其是生产计划等)的制定和实施。本书后面的计划管理部分,则是详细而具体地阐述了这一点。

关于领导

这一部分介绍了对领导力的理解、领导的艺术和魅力等内容。对于领导的权力,书中提到5点:法定权、专家权、奖赏权、惩罚权和统治权。我认为其核心就是奖赏权和惩罚权。这也就是为什么,《孙子兵法》中提到了“知胜负”的依据之一是“赏罚孰明”。

此外,本书中提到的“向上管理”的观点、技巧和注意的问题,对于中层管理人员来说,这些应该是非常实用而有指导意义的。例如,“利用好上司的资源和时间”,往往能够快速有效地解决重要而紧急的问题,而且加强沟通也有助于领导者管理目标的有效实施。

“发挥上司的长处”这一点,我个人更是体会颇深。根据我自己的经验,遇到一些重要的工作,打不开思路的时候,集思广益,听听上司的见解和意见,往往能够理清思路、有的放矢。

常识读后感篇3

?国学常识》一书并没有看完,里面的东西太多,包含的知识太杂,可以说是中国的一本百科全书,也可以说是一本十万个为什么。书中讲到了很多典故,习俗的来源,每个里面都包含这中国上下五千年中的博大精深的文化,它包含了职官典制、法律文化、民生礼俗、衣食住行、体育娱乐、哲学宗教、语言文学、书画艺术、戏曲曲艺、建筑园林、中华医药等方面,可以说涵盖了生活中得方方面面,好多问题可以毫不费力的在其中找到答案。

但是,我想说的却是,这些文化,现在知道的人又有几个呢,有几个人会关注呢,社会是进步了,我们的知识面再不断扩展,不断的在接受新的知识,可是对于我们的传统,我们却一直在忽视,茶道起源于中国,而现在却流行于日本,韩国也在申请中秋节,而中国人在干什么,在过圣诞,过2.14,我并不反对洋节,但是在过洋节的时候,我们自己的传统节日难道就要丢掉吗,你问问现在的8090后,100%知道2月14情人节,但对于七夕知道的就估计不多了吧。当然这好像与本书无关,但至少从这个例子,我们能看出国人对于自己国家的知识是很缺乏的,是该补补的时候了。

国学是五千年中华文明的宝贵遗产,是中华民族存亡的根本。了解并认识国学,使国学得到更好地继承和发展,是当今每一位炎黄子孙应尽的光荣义务。

本书即是一本很好的帮助您认识国学、了解国学的入门书。什么是野史?《康熙字典》是怎样编成的?达鲁花赤是何意?斋醮是怎样的仪式?人有哪七情六欲?古代有立子杀母的俗制吗?八段锦是一种丝织品吗?被圣雄甘地称为最尊贵的中国人是谁?……诸如此类的国学问题你都了解吗?如何从博大浩瀚的国学中找到入门的捷径?本书内容涵盖广泛,庞而不杂,繁而不乱,系统精选了2000个国学常识,贯通古今,包揽政治、经济、文化、礼俗等各个方面,条理清晰、语言简明活泼,是帮助您进入国学大雅之堂的捷径。

这本书总体感觉不错,很厚,五百好几十页,内容算比较全面了,分了十个部分:国学名家、经史子集、名典名句、哲学思想、传统宗教、政治军事、古典文学、礼仪民俗、文化艺术和医学科技,基本囊括了传统中国历?、思想、哲学、地理、政治、经济乃至书画、音乐、术数、医学、星相、建筑、佛教、道教等等学术范畴,比一般理解儒家的国学的范畴大了很多。

每一章的问题设置都很不错,内容既有比较重要的知识点,也有一些比较有趣的内容,感觉作者选择问题时是经过了精挑细选的,回答也非常详细,有些我很熟悉的内容,如孔子、论语等这些问题,不但回答了是怎么回事,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一些我不太清楚的问题,如佛教、禅宗等哲学宗教问题,讲的也很透彻。

还有就是这本书的插图是相当多,真正是读图读国学,而且其中还有一些以前不曾见过的古?的珍贵书画作品,这对好古的鄙人来说绝对是一个惊喜,可惜的是书本采用单色印刷,如果是彩色就更完美了。不过前面的彩色拉页算是多少弥补了这一缺陷。

拉页正面是一幅唐寅的《西园雅集图》,本书编者借名画将传统国学中最高雅的琴、诗、书、画、隐逸佛道等内容娓娓道来,让我仿佛置身于文化昌盛的传统社会。拉页背面作者对儒释道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进行了图解介绍,观点非常新颖,通过这个明晰的图解,让我对中国古代思想有了一个完整的了解。

总之,本书是一个本值得推荐的,了解传统文化的好书!

常识读后感篇4

通过学习这本书我获益匪浅。一个人不仅仅要有能力,更要有让人服从你的能力,这个能力则是管理。当今最著名的管理学教材的作者斯蒂芬。p.罗宾斯指出:管理是通过别人或者和别人一起使活动完成得更有效的过程。这本《管理的常识》主要从沟通、激励、领导、决策、计划、执行等方面讲述如何能成为一位优秀的管理者。

一、发现才干,因才适应

每一个都有优点和弱点,而我们这不要把注意力只集中在改变人的弱点上,而应该发现他们的优点如何让其发挥到最好。通过制定管理制度和规范来限制人的不良倾向,又通过培训来教人掌握各种技能。但要知道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他不可能将所有的事情都完成。所有与其把时间精力用于改造一个人,还不如顺应人的天性,尊重人与人天性的差异,让其发挥各自独特的优势,让合适的人才在合适的岗位上工作,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二、目标明确,与之沟通

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就没有方向,目标不一定要多远大,只要够明确就可以了。把一个大目标分化成一个个小目标,一个一个的去完成,那样可以激发员工的兴趣从而工作更加有效率。完成目标后会有一定的成就感,而使员工更加积极的去完成其他的目标。所以目标是必须存在的,是可以衡量的,是可以判断的。

管人重在沟通,沟通消除隔阂,沟通激发积极性,沟通提高效率。沃尔玛公司总裁沃尔顿曾说过:"如果必须将管理体制浓缩成一种思想,那就是沟通"。只有通过沟通才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沟通去传递信息,增进相互交流,了解真实情况。如果你不与员工沟通,又怎么能发现其中是否有什么问题,没有发现又如何来解决。

三、化解问题,培养干将

无论是哪里有会存在着不同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则需要我们灵活的化解。就比如同事之间的冲突问题,你要怎么办,你能怎么做?这些都是有一定的技巧:暗中解决矛盾、原则和灵活相结合、有些矛盾不解决比解决好、不是工作矛盾不要轻易介入、对恶意制造矛盾者绝不手软。

对于企业管理者来说,重视发现和选拔人才相当重要,同时在发现和选拔人才后的人才培养和管理也相当重要。任何事情都不是只要有一个人去做就可以了,所以这就需要培养出干将,让有才能的人发挥出他的才能。

所以关于管理,你知道的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有常识才是关键!

常识读后感篇5

法国著名作家雨果曾经说过:“被人揭下面具是一种失败,自己揭下面具却是一种胜利。”

现如今,在快节奏生活中的人们,越来越注重外在的物质与表面的华丽这些看似最重要的东西,人们渐渐忽略了自我,成天戴着一副面具四处奔走着,常常感到疲惫,以为只是来自身体,殊不知是因为自己的心理早已疲惫不堪了。

只注重物质而忽视了精神,那人只会是空空的躯壳,是机器,人是有情感、有精神、有心理活动的生物,精神才是最重要的,因此,能够揭开面具,正视自己,了解自己的心理,在这个自己对自己都越来越陌生的社会显得尤为重要。

我们青少年正处于人生最珍贵的萌芽阶段,世界观、价值观等也正逐步定形,然而,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当今社会正处于各种思想、文化大碰撞的时代,一切都是那么新奇,很多诱惑也随之而来,对于阅历尚浅、涉世未深的我们而言,这个世界无疑是充满了诱惑,布满了陷阱。显然我们无法彻底改变客观世界,那么也只能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充分认识自己,尽量多地了解心理知识,建筑一道心理防火墙,保持最真实的自己。心理常识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础,是青少年成才的重要保证,是青少年成功的制胜法宝,是青少年一生享用不尽的精神财富。但是,由于大多数人对心理健康的关注不够,直接导致了青少年对自己心理问题的不重视。然而,近些年越来越多、越来越严重的青少年问题敲响了警钟,越来越多的人也意识到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正如毛佛鲁说的那样:“一个人失败的原因,在于本身性格的缺点,与环境无关。”

于是,《中学生不可不知的心理常识》这本根据青少年的成长特点,用质朴的真实故事、通俗易懂的语言为青少年全面解析易被忽视的心理奥秘的书便应运而生了。读者通过阅读这本书,可以从看似平淡的现象中,找到最根本的实施心理健康的方法。

“成就一生的心灵坐标,改变命运的行动指南。”这是对该书最生动的评价。

初读这本书,感觉眼前猛然一亮,有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仿佛还能体会到身临佳境,愉悦的心境。

这本书从中学生最常见、最基本的心理问题入手,先是介绍、分析问题起源,再是列举分析解决应对的方法,中间时不时穿插些形象生动的案例,不仅引发了读者阅读的兴趣,也让读者感受到心理学的乐趣,并被深深吸引。

由于我上学期选修课是“走近心理”,所以一直认为自己已经足够了解自己的心理了,直到阅读了这本书,庆幸能够系统地解剖分析自己的心理,这本书充分详细的心理问题的表现使我更深入地了解到自己目前所存在的心理问题,并找到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我一直认为自己是个乐天派,对什么都能看的开。进入高中后,突然加快的学习节奏让我一时难以适应,自己仍用初中的学习方法来对待高中的学习生活,于是第一次考试便是惨败,乐观的我并没有过分在意这次失败,更没有想到要分析失败的原因,于是一切如故。终于,经历了几次“惨败”的我产生了不安、担心、忧虑,每当我又一次面临考试时,便不由开始紧张,害怕再像以前那样,可是,过度紧张却使我注意力无法集中,先前考得不好的科目,这次还是不好,甚至更差。于是,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每逢考试,我越是认真,便越是紧张,成绩也总是不如人意。为此,老师也经常与我交流,为何我每逢考试便失误频频,总不能发挥出自己的真实水平。之前我一直以为是我学习方法出了问题,便不断地改进,每逢考试,便会格外认真地复习,可仿佛只是带来了无限压力,问题仍然得不到有效的解决。

原来是因为我并未意识到是自己的焦虑心理作怪。我庆幸我能读到这本书,不仅帮助我发现了问题,还为我提供了解决方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而这也只是我所学到中的一点而已。

是的,只有了解自我,掌握心理,我们才能免于做“无知”而又忙碌的“机器”,还能不用继续在黑暗中摸索前进方向,更不会在错综复杂的人性丛林中迷失自我。

让我们化解心头疑虑,做自己成长的主人,让自己脆弱的心理变得坚强,让原本暗淡的心灵充满阳光,带着健康的心态去奋斗拼搏,用美好的心灵去感悟享受生活,面向阳光,向着自己的梦想稳步前进吧!

常识读后感篇6

作为中学生,我们在校园中交际面非常广,朋友亦是每个人都有的,而对于朋友,我们都是在蓝天下有同样的梦想,在校园里共同学习,在赛场上共同驰骋,在社会上初步实践,但到了夜深时呢,当一个人在夜里的时候,周围除了黑暗还是黑暗,没有星光,更没有白日里嬉笑的声音,这时候我们中的大多数心里是空的,或许是处于这个特殊的年龄吧,我们有着自己的“感伤”。不管白天聚在身边的有多少朋友,最亲密到可以促膝谈心的,普通的可以一起谈笑的,这时候都烟消云散。心里只有空落落的一片,就是所谓的“寂寞空虚”,我把这些理解为在这个时期渴望一刻不停的和理解自己的人在一起的愿望的表现,我们只是希望能够一刻不停地奔波,能够和他人分享,哪怕是不说话能够有朝气充斥在身边也好,但是黑夜不一样,黑夜里只有“寂寞空虚”,甚至是缄默,透着的是没有温度的世界,不符合我们奋斗不息的风格,不符合我们向上昂扬的精神,慢慢的就变成的不应该在这个年龄,甚至是被承认所不理解的“寂寞空虚”。正是很多很多青春的堆积,才变成了无关朋友多少的寂寞。

“心理灰色”,我们要保持良好的心态,不要再没有尝试之前就否定自己,即使失败也没什么,这只是人生中的一个站点,不要让你的身体也跟着心理变灰,那不属于青春。“越老越幸福”,我们说不上老,但是在自我意识不断增强的过程中我们应该能够感到自己心里的变化,我们开始容易满足,开始明事理,只因为我们“变老了”,知道什么是我们可以够到的,知足常乐。“喜欢自己”,每个人都应该是自己的崇拜者,就算全世界都抛弃你,至少我们还是自己的追随者,只要心里爱着自己,那么他人怎么看由于我们何干,换句话说,你自己都不爱自己了,有什么资格要求别人爱你?

我们都是最灿烂的年纪,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而走向远方的第一步就是了解自己的心理,只有明确自己的想法,在可以成为一个有思想的人,不要被命运左右,做最好的自己。在最美的年纪,为最纯的梦想,最做大的努力!

陈春花:让心安住

导读: 心安住在哪里呢?安住在钱财上,钱财可能会失去;安住在名气上,名气很难长久;安住在 情感 上, 情感 会变化;安住在平庸中,平庸难以忍耐。心好像无处可安?佛陀教我们安住在禅定上,所谓“以定安住,一切皆定”。安住是止,一种定境。心能安住才会看到事物的真相。

国强带着我们从巴黎国际机场转出到国内机场,飞去波尔多、知道有雪芹在等候,心里有一种回家的安全感。虽然波尔多、葡萄园以及将要看到的一切,于我都是陌生的,但是因为有一个熟悉的人在,这个城市也因此透着相识的味道。

义明为了能够让我们有一个安静氛围来练习打坐,专门选了不丹的芝华林酒店,整个酒店只有45间客房,几乎没有什么外在的干扰,房间从任何一个方向望出去,都是天空、云朵、树木、河流、草丛、懒散的马儿以及飘扬的经幡。

按照义明的安排,每个人只能够待在自己的房间里,不能够彼此说话,只有听仁波切开示的时候,可以和老师讨论问题,每一天只有一个小时可以交流静修的问题和想法,这个时间段交给乌金堪布来主持,其他时间我们只能够自己面对自己,三餐都是由酒店的服务员送到房间,闭关的这几天就连服务员也不可以进到房间,所有的物品都只能够摆在门口,我们自己开门取,完全杜绝与外界的交流。

就是在这样封闭的、完全空明的环境和氛围中,一个人面对自己,让自己安静下来还是不容易, 从表面上看,我们每一个人都“安静”下来了,但“心”真的安静下来了吗?的确没有那样容易。

我第一次练习数息的时候,简单的21次呼吸,连贯数下来、没有任何的停顿、没有任何分心、没有任何疑惑、完全倾听自己呼吸的声音、完全让心只属于呼吸,发现真是很难做到。

在最初的一天里,训练让自己逐渐明白,让心安静是需要完全放松、完全放下。不能联想、思考、反思,甚至不能反省。 就是要学会放掉自己,回归本心,让心完全的放松,没有压力,没有想象,也没有任何其他的干扰。

当真的可以倾听到自己的呼吸,没有任何杂念,没有任何的思考,只是静静的、空空的呆着的时候,的确体验到“我”也不在的空明。不过,这样的状态的确不容易持久。

让心“安住”真的很难,因为这需要把“自我”完全放掉。可是“自我”一直伴随着我们生命的历程,甚至可以说,我们在生活中感受到的一切,都是“自我”在感受,我们的快乐和痛苦,也是“自我”所感受到的快乐和痛苦。 在我们学习成长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成长是关于“自我认知”的成长。

德尔菲神殿庙上刻了两行字:一行是“认识你自己”;一行是“凡事勿过度”。 在现实生活中,“凡事勿过度”比较容易理解并可以体行;“认识你自己”却是一个困难的事情。我们经历了从小到大的学校训练,借助于科学与知识了解自己;我们经历了日常生活中的种种训练,以为经验和教训的积累可以帮助自己认识自己。

但是,更多时候会发现,我们并不了解自己,遇到的一件事情,或者听到一个人的教导,甚至看了一本书,都会彻底调整自己,变成一个和从前完全不一样的人。尤其是经历过大病、危机以及灾难的时候,一个人会完全改变自己,那么到底哪一个是“自己”呢?

雅斯贝尔斯编著的《 历史 的巨人:四大圣哲》这本书的时候,他以苏格拉底、佛陀、孔子、耶稣四位为典型研究东西方伟大哲人的观念与作为,他写道:

“他们的生命核心,在于体验了根本的人类处境,并且发现了人类的在世任务。”“在他们身上,人类的经验与理想被表达到最大极限……他们真实的生命与思维方式,已经构成人类 历史 不可或缺的要素了。他们成为哲学思想的来源,同时激励人挺身抵抗—抵抗者通过他们的表率,首先获得了自我觉悟。”

我用自己最粗浅的知识和阅历来理解这一切的时候,对于“自我”的肯定成为了最重要的认知。

也许你并不是经由我这样认知自我的过程,但是肯定自我,相信自我是非常普遍的现象。也是源于对于自我的肯定,人们开始不断为“自我”而努力,甚至不惜任何代价,只为了让“自我”优秀并获得成功。“自我”非常聪明,可以为了自己的目的而利用一切资源,可以打着“利他”的旗号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自我”在藏文中称为dak dzin,意思是“我执”。因此, “自我”可以界定为不断执著“我”和“我所有”,以及因而产生的概念、思想、欲望和活动。 这个界定可以帮助我们很好的了解自我,从而看清自己所做的一切。

我们之所以不断实现自我,努力去呈现自我的光芒,是因为在生命深处,我们清楚地知道, “人无法真正地了解自己” ,所以自然而然地把自己交给了一个可以用外在标准来衡量的“自我”,这也是为什么人们即使获得成功,依然困顿;即使实现目标,依然痛苦之根源所在。

这一刻,我忽然明白之前自己认同的“无我”并不是真正的“无我”,因为要求自己达到这种境界的评判标准还是“自我”,还会很在意自己对于所做的事情的评价。我可以做到不在意别人的评价,沿着自己的内心去做事情,原以为自己是安然了,因为不受外界影响,只是按照自己的标准去做事情,但是现在醒觉,自己所谓的“内心”依然是“自我”,不是佛法所说的“心”。

如果一件事,无法达到自己的内心标准时,会不开心甚至痛苦;达到自己内心的标准时,会快乐和满足。由此看来,还是没有真正的安住自己的“心性”,只是觉得“心安”而已,并不是“安心”,也是假象和幻想。(本文完)

陈春花的个人著作

陈春花的个人著作有《共生》、《激活组织》、《改变》、《共识》、《大学的意义》、《高效能青年人的七项修炼》、《我读管理经典》、《中国领先企业管理思想研究》、《领先之道》等。

列举如下:

1、大学的意义

陈春花老师从教30年的精神作品,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全面呈现,衡量我们是否创造了价值,一个重要的尺度就是看我们在生活中能不能继续生长,能不能促成新东西的产生,这是你和我都需要记住的。

决定你未来的是对变化把握的能力,决定你价值的是做好你自己。好好珍惜这个时代,珍惜你拥有的一切,特别是大学的这段时光。毕业了,并不意味着离开大学、离开大学精神。学习,是对自己的教育,养成学习的习惯,回归到本心,好好思考,好好培育属于自己的书卷之气,让知识提升你的胸怀和想象。

2、高效能青年人的七项修炼

《高效能青年人的七项修炼》是陈春花老师写给青年学子的一本启迪性著作。对于今天的青年人来说,这个现代社会意味着变化、竞争和发展;意味着学习、进取和超越;意味着为现在付出汗水,为明天奠定基础;意味着成就别人的同时成就自己;意味着个体人格的不断完善;更意味着能够融入社会并贡献价值。

3、我读管理经典

从科学管理理论一直到管理创新理论,这些管理理论在最近30年间都引进中国,经典著作的出版,本身正是为了解决如何理解管理的基本问题,这也是我一直希望回归到基本层面的根本原因。所以阅读经典著作是我自己的选择,也是我给读者的建议,我们需要清晰理解管理最基本的理论,需要明确管理理论的核心内涵,更需要真正理解管理的本质。

4、中国领先企业管理思想研究

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企业经营实践中,中国涌现了一批知名企业,许多企业保持了长期的增长并成为国内乃至国际行业领先的企业。它们的高成长、经营哲学和组织文化、组织管理制度、运营模式、技术能力(标准)等影响和带动了一大批企业的发展。 在中国本土管理研究探索和评价的思潮中,实践导向的管理研究尤其是领先企业的实践越来越受到关注。

5、领先之道

本书作者和其强有力的研究团队通过长达8年的积累和分析,成立11个研究项目,从80多万字的研究和调查内容中不断总结、实践和回顾;并先后将每一个结论因素推广和应用在32个不同行业和类型的企业。这些观点,即“中国行业先锋”企业得以成功的模型,不局限于任何一类企业;对不同地区、不同规模、不同行业的各种企业都产生积极的影响。这个丰富而精辟的中国企业成功模型,可令更多的成长中的中国企业得以借鉴,也可帮助全球各类商界人士和学者分享属于中国企业特有的成功规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陈春花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高效能青年人的七项修炼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我读管理经典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领先企业管理思想研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领先之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大学的意义

本文标题: 陈春花共识第四封信读后感(陈春花管理的常识读后感)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391338.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西游记之大战红孩儿的读后感(读了《西游记》中的大闹红孩儿有什么感想)读后感的写作方法下载(读后感的写作方法和技巧)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