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西安贾平凹读后感老西安贾平凹读后感,当我应承了为老西安写一本书后,老实讲,我是有些犯难了,我并不是土生土长的西安人,虽然在这里生活了二十七年...
老西安贾平凹读后感
老西安贾平凹读后感老西安没照片?这让多少人感到疑惑不解,其实,老西安就是少有照片资料。没有照片的老西安正是老西安。西安曾经叫做长安,这是用不着解说的,也用不着多说中国有十三个封建王朝在此建都,尤其汉唐,是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其城市的恢宏与繁华辉煌于全世界。可宋元之后,国都东迁北移,如人走茶凉,西安遂渐渐衰败。到了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已经荒废沦落到规模如现今陕西的一个普通县城的大小。在仅有唐城十分之一的那一圈明朝的城墙里,街是土道,铺为平屋,没了城门的空门洞外就是庄稼地、胡基壕、蒿丘和涝地,夜里有猫头鹰飞到钟楼上叫啸,肯定有人家死了老的少的,要在门首用白布草席搭了灵棚哭丧,而黎明出城去报丧的就常见到狼拖着扫帚长尾在田埂上游走。北京、上海已经有洋人的租界了,蹬着高跟鞋拎着小坤包的摩登女郎和穿了西服挂了怀表的先生们生活里大量充斥了洋货,言语里也时不时夹杂了“ 密司特”之类的英文,而西安街头的墙上,一大片卖大力丸、治花柳病、售虎头万金油的广告里偶尔有一张两张胡蝶的、阮玲玉的烫发影照,普遍地把火柴称做洋火,把肥皂叫成洋碱,充其量有了名为“ 大芳”的一间照相馆。去馆子里照相,这是多么时髦的事!民间里广泛有着照相会摄去人的魂魄的,照相一定要照全身,照半身有杀身之祸的流言。但照相馆里到底是怎么回事,十分之九点九的人只是经过了照相馆门口向里窥视,立即匆匆走过,同当今的下了岗的工人经过了西安凯悦五星级大酒店门口的感觉是一样的。一位南郊的九十岁的老人曾经对我说过他年轻时与人坐在城南门口的河壕上拉话儿,缘头是由“ 大芳”照相馆橱窗里蒋介石的巨照说开的,一个说:蒋委员长不知道一天吃的什么饭,肯定是顿顿捞一碗干面,油泼的辣子调得红红的。他说:我要当了蒋委员长,全村的粪都要是我的,谁也不能拾。这老人的哥哥后来在警察局里做事,得势了,也让他和老婆去照相馆照相,“ 我一进去,”老人说,“ 人家问全光还是侧光?我倒吓了一跳,照相还要脱光衣服?!我说,我就全光吧,老婆害羞,她光个上半身吧。”
正是因为整个老西安只有那么一两间小小的照相馆,进去照的只是官人、军阀和有钱的人,才导致了今日企图以老照片反映当时的民俗风情的想法落空,也是我在写这本书的时候首先感到了老的西安区别于老的北京、上海、广州的独特处。
读贾平凹怀念狼的读后感
要结合中学课本住蒲松龄的狼来写,五六百字左右《怀念狼》:英雄失落的呓语
《怀念狼》的诞生并不是一件很突然的事情,自《高老庄》以后,贾平凹就一直关注人类自身的退化问题。在《高老庄》的后记中,贾平凹提到自己在本命年里感到“恐慌惧怕”,天地运动的周期性使其焦躁不安;在《老西安》这样的怀旧散文里面,贾平凹也为城市人的萎缩、异化而恐惧,“我抱着我收藏的恐龙蛋呆在屋中”。
贾平凹把《怀念狼》写成了现代寓言,以此来回答“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的形而上问题。贾平凹如此平静而巧妙地“转向”,借用的是老庄哲学和佛教智慧。刻意进入悟“道”状态后,他发现,愤怒与辩解是低层次的,在家常话中表达真理才是最高境界。谁的悟性高,谁拥有的道理就越多。为了实现这一“悖论”,贾平凹采用将情节处理成意象的方法,以实写虚,体无证有,这种方法似乎更接近于汉语的本质。但是,《怀念狼》的叙述却异常的粗糙,颠三倒四,重复来重复去,在没滋没味的故事中硬要挤出多义性和象征性来。所以,不但作家写得累,读者读得也累。
贾平凹企图借助于“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来应对现代化进程中的精神困境,《怀念狼》中充满了对现代文明的诘难和对人性弱点的抨击。这本来可以成为刻画环境与人的复杂微妙关系的经典性作品,但是,贾平凹固有的游戏态度制约了终极思考,老气和妖气的叙述圈套使“怀念”成为一种矫情和虚伪。人变成狼,狼变成人,这不是什么隐喻,其批评性不及鲁迅先生所惊呼的“吃人”二字。将人性防线的崩溃归罪于现代文明,将技术文明与自然生态简单地对立起来,诅咒城市,崇尚原始,最终只能陷入无所选择的两难境地。现代药物固然无法疗救现代人的精神伤口,但是回归自然也并非是万全之策。人类的生存斗争的环境问题是难以提前解决的,人类也不是从一开始就错的。
猎人对狼产生亲和感、依赖感,只不过一场英雄悲剧而已。如果不从猎,还算什么猎人?贾平凹反复在英雄失落这一主题上徘徊。想当初贾平凹因虚拟了一个充满野情野味的商州而成为商州的文化英雄,成为商州的名片,在《怀念狼》中,贾平凹仍为自己所创造的这一地域性的文化辉煌而自鸣得意:“我被作为一台芯子的题材,和那些历史人物、神话传说的情节一起有着造型而抬着招摇过市。”这段自白暴露了贾平凹的自我神化趋向,他无形中把自己当作了商州当然的代言人。《怀念狼》中,我们发现始终有一种概念性的东西在控制着作者,贾平凹当年在商州系列中的那种细腻感受和温柔情怀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突兀的设定。居高临下的发言姿态阻碍了作家对环境伦理的深入探索,生态智慧被话语霸权所抑制。
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如此而已。在这个“周行”、“复命”的循环演化中,人类虽然没有充当权威的资格,社会的发展却必须以人为导向。商州人对狼的疯狂追杀,对投放从外国引进的野狼新品种的谣传的恐惧与愤怒,不仅是人性使然,也是一种文化遗传。狼对人的威胁本身就是一种象征。可惜,贾平凹对此的理解并没有超过蒲松龄。他按照“灵魂随物赋形而上世”的理论来诠释人与狼的角色对换,并强调要与民间流传的轮回转世说法区分开来,这种直截了当的“哲学分析”让人糊涂。
《怀念狼》暴露了贾平凹想象力的局限和哲学底蕴的匮乏。在遮遮掩掩、有气无力的叙述中,我们嗅到了一种没落的气息,这大概是“世纪病”的一种症状吧。靠土匪气和狼性来唤醒沉睡的生命本能,这一选择给人以“有病乱投医”的感觉。
《羊肉泡馍的联想》,读后感
只好停下来。无论在路上如何心急火燎地紧赶慢赶,从高速公路来,坐喷气式飞机来,但进了羊肉泡馍店,你就必须按照古老的时间,慢下来,而且越慢呢,你那碗羊肉泡馍才越吃得到位。先是要去把手洗干净,然后坐下来,品口茶,再细细地把馍掰碎,约莫一刻钟,才由伙计把掰好的碎馍收去,有时十多分钟,再端回,这才是吃的时候。
如果急着吃,把馍掰得大块大块的,还是吃不稳,也勉强吃吧,后来发现再热的羊肉汤也泡不软,咬到核心,还是夹生。所以一定要慢下来,慢下来,要漫不经心地掰,把馍一点点掰到花生米大小,要东张西望,百无聊赖,可以想点自己的心事。中国的思想就是在这种时候出现的。掰馍的时候,嗑瓜子的时候,上厕的时候,对着梅花发呆的时候,而不是罗丹大师雕塑的那个“思想者”一本正经的架势。莫去想火车开车的时间,也莫去担心停在外面的私家汽车,要像茶叶一样慢慢往茶杯底沉下去,要慢到看见从窗子里投进来的日影如何探着猫须,从凉菜碟爬到了茶杯盖附近。
这时候你的馍就掰好了,适才一张硬馍,现在蓬松松的成了一大碗,面团像棉花一样一朵朵开放着。身上的汗也凉了,心也静了,富贵或者贫贱,也成浮云了,外面等着的什么,也忘得一干二净了。于是伙计躬身上来,把你的馍端走,留给你一个牌,谁掰的馍就是谁掰的馍,决不会混为一谈,端下去是你的那碗,抬回来还是你的那碗。
都说羊肉泡馍了得,其实味道如何,只有自己心里有数。一个老西安掰的馍与外地人掰的馍是完全不同的,心里挂着迟到要扣工资的白领与无所事事、吃饱了馍要去碑林看刻着黄庭坚手迹的那块石头的老李掰的馍有天壤之别。口感的层次完全不同,都说好吃,但体验的决不是同一个标准的好。
羊肉泡馍与麦当劳卖的馍不同,麦当劳的馍都是一样的,计算好了的,配方、火候、时间长短。放在纽约的马嘴里与北京的牛嘴里并没有什么不同。掰馍的耐心还在于,有人肚子小,只掰一个就够了,你肚子大,要掰两个,人家的都掰好了,端走又端回来,并且呼哧呼哧,酣畅淋漓起来了,你要视而不见,目中无人,继续掰你的,还要更慢些,让那个埋头猛喝的忽然觉得他的速度有辱斯文。
比快容易,比慢就难了。西安有一家百年老店,什么都不做,就做一块钱一个的馍。太慢了,四代人下来,就做了一个馍。我以为是什么了不起的地方,找去,不过是在一条脏乱差的小街上,夹在肉夹馍店和炒货店之间的一条黑乎乎的缝,门口支着炉子,而且过了中午12点就不卖了。西安有一个出租汽车司机,吃这家的馍已经吃了四十年,还要吃下去。
终于,我们掰好的馍被伙计抬进去了,他们在后面搞什么,你不必操心,那是一个家族的秘方,味道、信用、尊严、什么什么的少许和灵感。稍顷,再抬回来,已经是热腾腾、粘糊糊、摊着羊肉、红椒什么的一碗。就提起筷子要动手,慢着,先剥个蒜,再兑点醋,然后呢,想怎么整怎么整。但还是要慢些,烫得很,要慢慢品味,味道是沁出来的,不是一嘴咬出来的。
我把从长安传到西安的羊肉泡馍看成日常生活中的一个“慢的仪式”,此类的仪式组成了昔日中国社会日常生活的基础。在中国,生活的意义就是现在、此时此地,羊肉泡馍的仪式就是体验感受人生的过程。当你掰着馍的时候,你就像一个农民在收获、劳动,意识到你的手和身体,意识到面粉而不只是食物的名称,你重新意识到粮食,以及那些大地上的耕作者,因为吃到嘴是这么慢,这么费力,你会珍惜和敬畏。
在西方,生活的方向是前面、远方,麦当劳的吃法,是为了让你赶路,馍的意思却是,这就是生活的味道。今日西方那些前卫的智慧已经有了要慢下来的意思。米兰·昆德拉在小说《慢》中写道:“跑步的人与摩托车手相反,身上总有自己的存在,总是不得不想到水泡和喘气,当他跑步时,他感到自己的体重、年纪,就比任何时候都意识到自身与时间。” “慢生活”其实是我们自己的传统思想,是很多人曾经认为应该抛弃的文化
《长安之春》读后感10篇_读后感_名著读后感
《长安之春》是一本由[日]石田干之助著作,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00元,页数:243,我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长安之春》读后感(一):白居易京城买房记。
写在前面:
长安学已成一门学问。无学术底子之人,只是喜欢从历史云海里八一点儿自己喜欢的东西。尽情想象属于自己的长安故事。这篇《白居易京城买房记》,算是最近阅读长安几本书的一个总结。最爱的是他的华阳观岁月,还有昭国闲居。昭国坊时期主要还是因为与武元衡的牵扯。白居易留存的诗文特别多,他对自己的生活、所居多有描述。这也是为何大家喜欢写他买房的原因。当然白居易迟迟未买房,除了金钱原因外,我觉得更多是手里的钱与喜欢的房子不能相对应,因为临近50岁,终于在新昌坊购得十亩住宅时,白居易并没有特别喜欢。虽然竹窗松斋最后也成了回忆的一种意象。但是相比华阳观的苦读,昭国坊的槐花,似乎新昌坊并没有那么耀眼。只是这是我看来。白居易最爱的还是洛阳履道坊的园林,应有十五亩,一半是池子。按照他的意愿改建,竹子莲花鹤,无一不缺。人生最后的十几年,白居易在此安然度过。
《长安之春》读后感(二):做这本书的设计师可以切腹自尽了= =
首先给这个封面设计一万个大差评,就因为这庸俗的色调和随便的设计,害我屡次错过这本书。看了看居然是一五年的书,确定不是零五年遗留在硬盘里的设计稿临时拿出来充数的吗???搞不懂设计师和最终审核的人脑子里在想什么东西,这种配色和设计都能过关,都是自家亲戚所以随便吗?居然还是清华大学出版社的,这个出版社的书我也买了几本,不是这个有毛病就是那个有毛病,真的是自砸招牌,难怪京东就三万关注。
内页纸张和排版一言难尽,最让人火大的是每一章后面的注释,一股子小学生阅读作文理解的既视感。最受不了的是把字体搞得那么、那么、那么小!!!看一会儿浑身难受,眼睛酸痛,恨不得拿个放大镜来看,否则看久了眼睛都要出毛病了。这本书是有多不被待见,翻看时时时刻刻能感受到书页间散发出的应付和敷衍了事,白瞎了这么好的内容,现在就求换个好点的出版社,或者找个靠谱的设计师和编辑,再版。翻这本书真的浑身难受,不吐不快!
《长安之春》读后感(三):站立的长安
日本人笔下的长安有种别样的情致,细细碎碎的,仿佛将要将长安拆解开来一窥究竟。
老先生博闻强识,精通汉文,甚至通读过《全唐诗》。本书乍看来是本闲书,生动有趣,通俗易懂,但却是一本严肃论文集,比如开篇《长安之春》语言清丽,恍若在读日本文学,然而《胡旋舞小考》一文又逻辑严密,考证严谨。
老先生在序中所写:“处当今之时世(1941),却弄些这样无用的文字。我的想法是,关于中国的研究,自有“今日之用”与“明日之用”的区分,明日之用又有十年、二十年后之用。如果不作这些看似无用的研究,学问终难免是沙土上的楼阁。”
在那样尴尬的年代,对日本所谓的“今日之用”,“明日之用”究竟为何,也不敢妄加揣测,但这样治学的态度,着实令人钦佩。
要说缺点的话,那就是虽然书的整体经过精心编排,还是避免不了一些内容的重复,显得有些零散,缺乏系统性,越往后读越有这样的感觉,这也许是个文集避免不了的。不过瑕不掩瑜,读后觉得受益良多,就如同一道开胃小菜,引得人更想去这个朝代大块朵颐。
偶然发现一个可以了解唐代文物的网站——
陕西数字博物馆
《长安之春》读后感(四):能不忆长安!
前两天北京难得的大雪天,朋友圈被刷屏,故宫被挤爆,网上说:“北京一下雪就变成了北平。”满是对帝都雪飘的赞叹。北平是美,而在我心里还有另一处帝都:长安。
我是地道的老西安,籍贯、出生地还有成长都在西安。所以,当一看到《长安之春》的书名,便觉得无论怎样都要买来一观。读完一遍竟有种在春风吹落的一地牡丹上打了个滚的感觉,正是“薰风一万里,来处是长安。”也不知是书写之美,还是是翻译之美,或者是所描写的唐之长安就是大美本身。《长安之春》是日本学者石田干之助关于唐代长安风俗的文章集,题目来自第一篇文章名。文章写得秀丽极了,美轮美奂,让人很难想象这充满感情的描写是出自一位外国人之手,估计翻译在其中也起了作用,译者钱婉约是钱穆的孙女。
磅礴巍巍之势
但长安城本身无论从哪方面看,都不能用秀丽来形容。虽然位于关中平原,却在更大地域背景上被黄土地所裹挟,注定是“大风从坡上刮过”的豪迈,再加上盛唐上都的格局和风度,这座城市被赋予的都是磅礴之姿和巍巍之势。比如,书中讲唐代的“字舞”时说到:“要言之,唐代的乐舞规模宏大、场景壮观,数百名盛装美女和着钲鼓管弦的节奏一进一退,迅速换衣构成文字图案”,“至于所说的众多人跳的舞,具体地说少则六十四人,多可达一百二十人、一百八十人,最盛大的甚至有数百人的阵势”。这样的舞蹈规模恐怕需要有相当宏大的舞台相配吧。果然,在另一处看到了互相呼应、互相佐证的记录——今年1504期《读库》上刊登了一篇关于唐代建筑的文章《梦回唐朝》,里面有几段文字,将唐长安城与北京城做了比较:“(唐太极)宫东西宽一千二百八十五米,南北深一千四百九十二米,占地一点九平方公里,约二点七倍于北京故宫。”“最宏伟的是太极宫正门承天门前的横街,竟然宽二百二十米,这恐怕是中国历史上最宽阔的大姐,东西长则两千八百二十米,占地面积达六十二万平方米,甚至超过今天的天安门广场(四十万平方米)。”如此看来,几百人的舞确乎跳的下!时光转到如今,这唐长安的宏大气势即便是在经过了上千年的涤荡、消解之后,依旧留有余味。小时候,我每天骑车去上学,都要经安定门(西门)穿城墙而过。每当到了冬天,清晨时分,天尚未亮,行人几无,骑车到城墙根儿的时候,我总是情不自禁的放慢速度,由远及近缓缓的靠近城墙,那灰色的城墙在一片宁静的暗色中显得无比厚重、沉着与庄严。也就是在这个情景里,这座古朴,充满黄土气息的城市在我心里扎下了深深的根。
接纳包容之心
穿过城墙后,沿着西大街一路笔直前行,就来到市中心——钟鼓楼广场。四平八稳的钟楼既有木结构,也有砖结构,既继承了唐宋建筑法则,也吸收了明代建筑技术。闻名全国的美食街“回民街”就在附近。所谓回民街,里面的商户大都是伊斯兰回民。据说早在汉朝时,这里便迎来了西域的商人、使节,学者和留学生,到了唐朝更是络绎不绝,他们因相似的故国背景和宗教文化渐渐聚居在这里。现在,这里依然是西安市最大的回民聚居区。如果说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形成,是一个城市历史上多民族文化融合的有力注脚,那么拥有上千年历史的回民街就是自汉唐以来十几朝帝国之都的长安城作为文化交融中心的重要象征。文化交融,这是《长安之春》的一个重要主题。书中考证了大量唐长安的日常生活和活动,可以说,那时候的长安城简直无处不涉胡!例如元宵张灯——犹记得我们小时候,每到正月十五晚上,家家户户的小朋友都会点上红红火火的灯笼聚在一起开“灯笼会”,热闹非凡,读了书才知道这流传至今的张灯竟是当初西域的佛教风俗东传入中国,并与三元佳节之一的上元节相结合,到唐朝发展至普及与兴盛。还有“当垆笑春风”的胡姬,着线鞋、胡履的大唐美妇人,甚至连一种劝酒的小玩意儿“酒胡子”都是“鼻何尖,眼何碧”的胡人形象,还有数不胜数、被写入了在唐代中国广为流传的重金求宝的主要人物。作者在书中写到:“唐代中国,是一个充满异国情调的时代。开元、天宝以后,这一趋向尤为显著。长安就是滔滔胡风、胡俗的一个中心。”
长安二月多香尘,六街车马声辚辚。
家家楼上如花人,千枝万枝红艳新。
帘间笑语自相问,何人占得长安春?
长安春色本无主,古来尽属红楼女。
如今无奈杏园人,骏马轻车拥将去。
——韦庄《长安春》
我家在长安,能不忆长安!
《长安之春》读后感(五):方家名著
1、读书还是得读方家名著。清华大学出版社和文学博士的译者保证了本书的翻译质量。本书由日本汉学家石田先生在20世纪40年代撰写的一系列小文章编辑而成。从行文风格来看,既有民国时期我国白话文的隽永又有日本人都有的小啰嗦。石田那代的日本汉学家正处于日本帝国大陆挺进期,不同于现在蜷缩在故纸堆的学家,而是在亚洲大陆各地风尘仆仆考察。文章中除资料引用外,亦有考察见闻佐证。2、本书与上一本西洋人所著《撒马尔罕的金桃》相映成趣,从东方人的视角娓娓道来长安城生活的点滴。资料引用来看,多为汉籍。唐诗贯穿也不突兀,确为多年的浸淫之功。该文作者另一大历史背景是莫理循文库的东渡日本。莫理循文库后为东洋文库。其历史意义,诸君可百度之,暂按不表。3、唐朝文化灿烂多姿,其中一个因素为胡风东渐于此时乃为大成。所谓胡风不是以前我以为的游牧民族猎奇心理,而是与汉文明具有同样悠久传承的波斯文明。很多小细节颇为有趣,如唐人传奇或笔记中屡见不鲜的“胡人买宝”的套路,流传至朝鲜和日本,又演变成“女真族买宝”和“唐人买宝”的“狗大户故事”。国力衰竭西域断绝之后,此类故事难见于后世书籍。4、唐时许多风俗今存不多矣。如打双陆、打马球、元宵狂欢节、苏摩遮(乞寒节)等等。很多是印度风物波斯舶来。当然有些对今人影响润物无声。特举两例波斯琐罗亚斯德(又名查拉斯图特拉,对,就是尼采写的那个)教,光明善神叫做阿胡拉?马自达。嗯,日本名车马自达即来源于此。现在流行的Polo衫,其实该叫马球衫。Polo是波斯人对马球运动的称呼。唐史记载,唐皇室热爱的这项运动(例如浑身上下充满艺术细胞的唐明皇),由吐蕃传入汉地。据说藏语中把马球叫做“波卢”。5、读了这些个关于唐朝风物的书籍后,打算找机会再去下陕博,今年去趟日本。多读些波斯文化两河文明的书籍,三五年后去趟中东玩。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