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先生活出精彩人生读后感(《致良知》经典读后感范文三篇)

发布时间: 2024-08-26 02:30:20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读后感 点击: 89

人生读后感推荐5篇,人生读后感篇1,n年前,我以为自己绝对不会再生第2个孩子,就这样早早享受自己的闲适人生,想玩玩,想睡睡,想啥啥...

阳明先生活出精彩人生读后感(《致良知》经典读后感范文三篇)

人生读后感推荐5篇

人生读后感篇1

n年前,我以为自己绝对不会再生第2个孩子,就这样早早享受自己的闲适人生,想玩玩,想睡睡,想啥啥。结果在去年随了二胎大流,超潮增添了二宝,于是唉叹着年过不惑,还得重来一次,抚养呱呱小儿,陪跑三十年,小儿而立,我已古来稀,想着是不是蛮悲壮的富有勇气的?想着自己还得再奋斗三十年呐,三十年呐,我的自由退休年华还剩下多少年?

突然看到此书,预言能活到接近100岁,振奋呐,原来还是青年一枚呐,人到中年都不算,哈哈。突然有种青春焕发之感,突然感觉在青春年华,再添二宝,是多么明智的选择,要不然漫漫余生,只有一个儿子将是多么寂聊。

100岁呐,100岁,我还能活差不多60年呐,多么漫长的人生。我该赋予它什么样的重要意义呢?怎么样才能活得够本呢?

啊,啊,我总不能一个工作干它五十年吧?也太枯燥乏味了吧?我要多姿多彩的人生,我要活出好几辈子的人生感来,才对得起这百年长寿呐。

我要改变三段式人生,即成长学习+工作+退休三段式模式,我要中途暂休工作去环游世界,玩到我累了,等工作成为我的刚需才回来接着工作。

四十正年轻呐,正年轻,或者我还可以换个活法,活出全然不同的自己。梦想呢,可以有,未来呢,可以期待。

书中说未来很多工作都将被人工智能所代替,我得跑过机器人的迭代速度呐,可不能被机器人抢了饭碗,苟延残喘。我要做个终身学习者,碎片化学习者,我要做个与时共进者,我才不要被长江后浪一把拍死在沙滩上呢。

我要打破年龄的疆界,做个高龄青年,活出无龄感,80,90,00,10后,放马过来,你们说啥啥,我都懂得,不输于你们。来,来,来,我们做个无代沟的忘年交。

想着就好玩呢,打鸡血了呢,我要做个百岁老顽童。

百岁人生该切割成几段呢?三段?绝对不可能!n段呐,n段!七年一辈子还是十年一辈子呢?我得活多少个轮回呢?我得好好想想。

你的百岁人生即将开启,朋友们,你们想好了吗?如何开启你们的多段式人生呢!

人生读后感篇2

遇到一本好书时忍不住快些读下去,另一方面又舍不得读完,三万多字读了大半个月,作为极端悲观主义哲学的代表,他的书读起来并不轻松,他孤独地死去了,正如他之前孤独地活着。但此时此刻,在这个人的身边,某样东西告诉我们:他为此孤独获得了补偿。那种要了解永恒的热切渴望,伴随着这个人的一生;而这种渴望,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只是在死神临近之时,才罕有地、像梦一样地瞬间在脑海掠过。他终其一生对造作都深恶痛绝,始终忠实于自己。他孑然一身、受尽别人的误解。因为得到出身和教育的帮助,这个有着天才思想的人得以免受人生世事重负的羁绊。他对此伟大的馈赠心存感激。他唯一的愿望就是要对得起所获得的这一馈赠。为了肩负起崇高的使命,他不惜放弃了所有其他人都会开心享受的乐趣。他现在头上的月桂花环是在他到了生命的黄昏之时,才终于戴到了他的头上。尽管如此,他对于自己要完成的使命,却是怀着铁一样的信念。在那漫长的、不公正的默默无闻之中,他从不曾偏离其崇高的孤独路径半步。在自己选定的事业中,他真可称得上恒兀兀以穷年。

在后面附录其实很容易能够找到他的想法源头,如果人的前半生的特征是对幸福苦苦追求,而又无法满足,那么,人的后半生的特征则变成了对遭遇不幸的害怕和忧虑。因为到了人生的后半部分,我们多多少少都清楚地了解到:所有的幸福都是虚幻的,而苦难才是真实的。因此,现在我们努力争取的只是一种无痛苦和不受烦扰的状态,而不是快感逸乐,这至少对于具有理性的人来说是这样。在青春岁月,无论我们身处何种环境、状况,我们都会对其感到不满,那是因为我们刚刚才开始认识到人生的空虚与可怜——在此之前,我们所期盼的生活可是完全另外的一副样子——但我们却把无处不在的人生的空虚与可怜归咎于我们的环境、状况。整个一生显得如此短暂,令人无法想象。当一个人老了以后,那走过的漫长岁月,还有自己的风烛残年,有时候在某一瞬间,竟然会变得近乎疑幻不真了。“谁要是像我那样孤独地过了一辈子,自然更懂得那种孤身上路是怎么一回事。”他孤独又自负,敏感又坚强。他是唯意志主义和现代悲观主义创始人。他一生未婚,没有子女,以狗为伴。他家产万贯,但不得志,一直过着隐居的生活。65岁时《附录和补遗》使沉寂多年的叔本华成名,他在一首诗中写道:“此刻的我站在路的尽头,老迈的头颅无力承受月桂花环。”

人生读后感篇3

人生,其实就是一台未经彩排的戏,从一出生便充满着许多未知数。不同的生命开端,注定了要面对不同的人生起跑线。在人生的跑道上,你能否“走向好的不像话的人生”,不受任何客观事物的限制和影响,唯有你自己可以将它左右。

有些人出身于富贵豪庭,但却求索无厌不知满足;有些人家无儋石,却饱含信仰和追求;有些人身体健康,却心志低迷精神颓废;有些人虽身体残疾,却自强不息奋斗不止。我认为,力克·胡哲的自传《人生不设限》就是本诠释一位“斗士”历经绝望痛苦后,重燃人生信心并启迪鼓舞更多人克服逆境的希望之书。

力克·胡哲出生于澳大利亚,因为罹患海豹肢症,天生没有四肢。因此,少年时代的力克·胡哲在学校里受到了部分同学的冷嘲热讽,被他们称为“怪物”和“外星人”。坠入人生低谷的他曾经三次预谋自杀,但是每次在自杀开始实施时他就会想到爱着自己的家人,想到自己这么做是多么的自私和懦弱。“人要为自己的快乐负责”,人生中最大的敌人是自己,最好的朋友也是自己。后来,他慢慢认识到人生中只有残疾的肢体,没有残缺的人生,只要自己想爬起来,就一定能够找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在试着与同学接触时,我找到了那条通往人生目标的路”,“每到一处,通常我的新同学都会认为我的脑袋跟身体一样有障碍,除非我鼓起勇气,主动在午餐时间或走廊上找同学说话,否则他们就会跟我保持距离。我愈是去接近他们,大家就愈能接受我,而不会把我当成天外飞来的外星人”。让心走出人生的角落,我们才能真正认识自我、正视自我、找到自我,“活出那好的不像话的人生”。

“我苦,有人比我更苦”,一个人不能怨天尤人,片面的认为社会是不公平的。“如果没有得到奇迹,就成为一个奇迹”,我们应该主动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让它们发光发热,让希望时刻充溢在我们心中。力克·胡哲天生残疾尚且能够笑对人生,“从一无所有,到一无所缺,活出不受限的生命奇迹”。那么,四肢发达身强体健的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去攻坚克难积极面对人生?还有什么理由不去努力学习实现自己的梦想?

就如力克·胡哲说的“我那好的不像话的人生”。身残志坚的他不仅成功地考入大学读取了博士学位,而且凭借义肢和自己的勇气学会了踢足球、溜滑板、打高尔夫球、游泳、潜水,还掌握了常人都很难学会的冲浪技巧。他依靠自己强大刚毅的意志力,不仅使自己长出了“四肢”,更使自己拥有了飞翔的“肢膀”。他至今已在25个国家举办了1500多场演讲,鼓励了上百万人以信心、希望、爱和勇气去克服逆境,追求自己的梦想。他的力量与信心遍布了世界各个角落,在大洋洲,在亚洲,在非洲……

力克·胡哲带给我们的不仅是乐观和奇迹,更是希望和榜样。我们从力克·胡哲身上看到的不是残缺和痛苦,而是心灵上的完美和快乐。人生光彩亮丽的背后是不为人知的努力和汗水,人生狂风暴雨后的彩虹中是不为人知的信念和意志。“要追求梦想,就必须采取行动”,人生的起跑线虽然各有不同,但通向成功的跑道却人人拥有。“人生不设限,真正改变命运的,并不是我们的机遇,而是我们的态度”。无论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多大的艰辛,都应该像力克·胡哲那样始终饱含信仰和追求,鼓励自己克服挑战和困难,相信成功的大门会公平地向每个人敞开着,让自己向着生命的目标,“走向好的不像话的人生”……

人生读后感篇4

钱钟书写的文章,给人的感觉总是很风趣、很幽默,但是又很富有哲理。

就说这个书名吧,,初看上去还真有些让人摸不着头脑,这题目到底是啥意思呀?再看看钱钟书先生写的序,“假使人生是一部大书,那末,下面的几篇散文只能算是写在人生边上的。这本书真大!一时不易有完,就是写过的边上也还留下好多空白。”于是,恍然大悟。是呀,人生这本大书我们又能读懂多少呢?能在它边上写上些什么的,也算是不错了。

我们学生们是还不够资格在人生的边上作批注的——至少我还没有这资格,因此只能在钱钟书先生这本《写在人生边上》的大作中选上这么一小段,叫做《论快乐》的议论的边上,写上一小段随感,也算是“随手在书边的空白上注几个字”吧。

毕竟是个孩子,我从不觉得人生太长或是太短,因此,依照钱钟书先生的观点来看,我目前所经历的生活既不是个性快乐,也不是很痛苦,只能算是平平淡淡吧。

但是,平平淡淡的人生能够是一种事实,但决不能够是一种观点。而且平平淡淡的过一生其实也是不快乐的,因为平平淡淡就是“沉闷”,就是“长时间”,就是“痛苦”。但是,“人生虽不快乐,但仍能乐观”确实是这样的,虽然钱钟书先生的一串论证,已证明人生不可能是永远快乐,甚至说“永远快乐”它“不但渺茫得不能实现,并且荒谬得不能成立”。但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来看,这些是属于物质范畴的,而意识是物质能动的反应,当然,不一样的人,它的意识所反映出的物质世界是不一样的,因此有人是乐观看人生,有人是悲观过一世,而我们理应乐观地对待人生。

钱钟书先生将人生是不快乐的与我们应当乐观的看待人生这对矛盾称之为“这是人生对于人生观开的玩笑”,我还没有这么高的觉悟去理解这句话,但有一点是肯定的,这对矛盾是辩证统一的。既然人生注定是不快乐的,那么我们何不苦中作乐呢?至少精神上的快乐能够抵消一些物质上的痛苦,况且“快乐是由精神决定的”。这样一来,我们至少会感觉到什么是快乐。

人生的痛苦正是由于它是漫长的,但也正是因为它是漫长的,我们有足够的时间去寻找快乐,去感受快乐——即使快乐是转瞬即逝的,矛盾的双方是辩证统一的。乐观的过一生,人便会变得阔达,一切也会变得相对完美;悲观的看世界,本就痛苦的人生会变得愈加冗长,一切令人所厌恶的东西会被无限的放大。

因此,虽然人生注定是不快乐的,我们仍能乐观地过一生。

人生读后感篇5

梅耶·马斯克是风光的,不仅是特斯拉公司创始人埃隆·马斯克的母亲,还是拥有营养师、演说家、知名时尚偶像等等头衔的女性。

风光无人不羡慕,但苦难只有自己知,《人生由我》就是让我们知道梅耶·马斯克的一生故事,告诉我们:世上完美的人只不过是在磨难中坚持不懈、保持良好的心态、制定计划勇于行动不放弃的人。

在我身边总是会有很多针对女性的各种观点,有别人对自己的评价的,例如到了大众认可年纪的就催婚催生育,到了职场生活的就被结婚生育等问题困住难以有更好的发展,这是社会的恶性循环;但造成这些的恰恰更多是女性自身,例如其他朋友都结婚了,家人都在催婚那自己就顺理成章得在这个年纪结婚成家,例如梅耶˙马斯克在得知自己被求婚成功的信息后,并没有反抗过,甚至在面临家暴却因为自己的难堪而不敢开口导致频繁的家暴,但这些不堪都是可以在一开始就终结的,甚至这个社会现象是可以缓解解决的,只是想法终究没有行动,行动没有计划,计划没有坚持,才逐渐变成讨厌的自己,甚至讨厌的现象。

做每一个决定的时候就要确保自己不会被后面发生的任何事情所击垮,在跨出去另一个领域就要先计划好自己的第一步,完成第一步再认真制定下一步计划,梅耶˙马斯克成为知名模特前后都严格制定计划要求自己每天健身确保身材不走样,除开私人场所都会化妆,妆容打扮跟随年龄潮流而改变,同时还学会取悦自己,尊重聆听,保持自信的心态,即使先前没有或者处于痛苦也学着改变并真的实现;成为营养师前后,也是有自己的计划的,例如模特工作必须提前预约以免扰乱营养咨询上的工作安排,因为她自己非常明确,模特工作对她来说是锦上添花而已。

现实不论是家庭妇女,职业强人,都要有自己明确的目的,不是所有的家庭妇女都会成为黄脸婆,也不是所有的职业强人都不能兼顾家庭,不能过分自我也不能失去自我,人生由我,生命很长,即使磨难苦痛,也不过是漫长人生的必经过程,能做的就是保持良好的心态,努力自己所认定的,有计划有规划脚踏实地的坚持,善待自己尊重他人。

人生读后感范文800字

  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不同的,在我们自己的人生里,我们可以去把握,但在这本书里的人生,则需要我们去多加思考。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人生读后感范文800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人生读后感范文800字(一)

  《人生》我相信大家基本都读过,这本书是路遥的成名之作,而我读这本是因为假期作业要求。刚开始我对这本书的印象并不好,但我没想到这本书会如此的吸引我。

  这本书讲的是高加林工作失意,下放农村与巧珍相遇而后相知并相爱,但最后却未能与之携手一生的故事。

  而在书中他与巧珍的感情纠葛深深牵动了我的心,让我不禁思索爱情的真谛。其中最让我震撼的事巧珍对高加林坚定不移的爱,但当她与高加林不被父母看好,被世人所唾弃,她却愿意携着高加林的手勇敢面对村民的指指点点。巧珍的勇敢让她收获了一段轰轰烈烈的爱情。

  当前途和爱情放在天平的两端,你会作何选择?而高加林却选择了前途,他辜负的不仅是巧珍这个如金子般的女子,还是对黄亚萍的不负责任。人为了一时之利,而做出的决定是经不住时间的考虑的。而高加林也受到了张克南妈妈的报复,前途随着黄亚萍而离去,而他内心唯一的挚爱,巧珍也怀着一颗破碎的心嫁给了老实憨厚的马栓,高加林失去了他追求的前途,巧珍也失去了他所追求的爱情。都说相思好,相思催人老。几番费思量,还是相思好。即使是高加林抛弃了巧珍,但当高加林一无所有时,还是他心中的巧珍愿意帮助他。

  高加林的父亲和德顺老汉虽然是这片土地的儿子,他们从劳动生活总结的人生哲理是如此的深邃,并给予我强大的力量。

  做人永远不能忘本,无论我们走的有多远,都不能忘记自己来自哪里。生活会欺骗你,城市的繁华会迷惑你,但是你的故乡,在这片土生土长的劳动人民回无条件的坚定的支持你。即使你犯再大错,善良的人们不会去落井下石,而回以博大的胸怀原谅你。

  人生读后感范文800字(二)

  小说主要讲述了主人公高加林是村里少有的文化人,高中毕业回到村里后当上了民办小学的教师时,他很满足这个既能体现他的才能而又对他充满希望的职业,但是好景不长,他就被有权有势的大队书记高明楼的儿子顶替了,他重新回到了土地干起了卖蒸馍,出山劳动,挑粪的工作。但当叔叔高玉智转业回到家乡当了县劳动局局长时,加林的机会又来了,副局长为讨好他,为他安排到县委做通讯干事,使他重新回到了城市。可是没过多久,加林通过关系得到城内工作这件事终于被人告发了,他再次回到了农村这块土地这段大起大落的人生。

  在这中间还穿插了两段感情纠葛构成了故事的主要矛盾。正当加林第一次回到农村失意无奈,甚至有些绝望的时候,善良美丽的农村姑娘刘巧珍闯进了他的生活,刘巧珍虽然没有文化,但是却真心真意地爱上了高加林这个“文化人”,她的爱质朴纯真,她以她的那种充满激情而又实际的作法表白了她的炽烈的爱,让他失意时找到了精神上的慰籍。而随着加林重新回到城市,又让他重新遇到了他的同学黄亚萍。与巧珍相比,黄亚萍无疑是位现代女性,她开朗活泼,却又任性专横,她对高加林的爱炽烈大胆又有一种征服欲。高加林的确与她有许多相似的地方,他们有相同的知识背景,又有许多感兴趣的话题。当黄亚萍提出带他去更大的城市发展时,加林进入了一种艰难的选择之中。在经过反复考虑后,他无情的抛弃了巧珍,最后无奈的巧珍下嫁后川马店村一队的生产队长马拴,可心里依然记挂着加林。可当加林再次回到农村亚萍还是和他分手了。

  看完这本小说给我的初步感想就是:生活啊,真是开了一个玩笑。每一个选择都至关重要,都会影响一生。主人公高加林经过反复折腾最后还是回到了农村这块土地重新开始自己的人生。如果当初他选择了巧珍而非亚萍,那么亚萍就不会和克南分手,也就不会有后来克南母亲举报加林走后门,说不定加林就不用回到农村继续在县委工作;但他如果选择了亚萍而非巧珍那他就可能去更大的城市一展自己的才华,这正体现了他热爱生活,心性极高,有着远大的理想和抱负的精神。这真是个两难的抉择,这让我想起了我第一次教书时讲的课文《未选择的路》。也正如作家柳青说的: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没有一个人的生活道路是笔直的,没有岔道的。有些岔道口,你走错一步,可以影响人生的一个时期,也可以影响一生。

  回过头来细细的品味这本小说的最后一章——第二十三章,路遥先生用并非结局做为副标题。这章主要讲了高加林从县委回到农村路上回忆起和巧珍以前在农村的点点滴滴后悔不已,和遇到老光棍德顺老汉,德顺开解加林,他的所有的理想和抱负如同过眼云烟难以挽留了。难以承受的是这份打击更难以面对的是生他养他的那片土地,他褪去了骄傲,认清了现实,接受了德顺爷爷的一翻话,而后懊悔的扑倒在了地上。我认为路遥先生用并非结局告诉我们加林的人生路远非这本小说里写的已经到了尽头,他的人生路才刚刚开始还有很漫长的路要走,还有更丰富的经历在等着他,也告诉加林和广大读者只要生命没走到尽头就永远在不断的探寻人生这个主题,何况他还年轻,德顺老汉70了还在摸索,这大概就是路遥先生在探索人生路中的真实写照吧。用一个不是结局的结局告诉人们他还在思考在城市化的浪潮汹涌而来的种种冲击中,农村知识青年该如何作出选择。

  我觉得路遥先生通过小说《人生》在探寻人生的同时也启发读者去反思自己的人生,哪些地方做好了,哪些地方做的还不够,将来的人生路该如何做出选择,何去何从?给自己一个重新认识自己和定位自己人生的机会,当代很多名人都说《人生》让他们重新认识了自己。贾樟柯曾说30年阅读史中对他影响最大的一本书是路遥的《人生》,《人生》让他开始对社会有了新的认识,开始思考他的人生。马云曾说对他影响最大的人是路遥,他高考失利时是《人生》改变了他,让他意识到不放弃总有机会,否则他现在还在踩三轮车呢。马云的话我深有感想,当初我中考没考好,父亲让我去读个技校做维修工,但我坚持将来要读大学所以必须念高中然后参加高考。虽然当时我并没看过《人生》这本小说,但现在想来当初的选择是对的,年轻人怎么能轻易的放弃自己呢!虽然现在的工作也不是很好,但我相信只要不放弃信念我们总有机会终究会取得成功的。

  那么你是不是也该好好思考一下自己的人生呢?

  人生读后感范文800字(三)

  这几天在家里读了路遥先生的《人生》,里面丰富多彩的人物描写和故事情节使我回味无穷。

  故事的主人公高加林的人生有着很多重要的岔路口。一开始高加林在学校做老师,由于高明楼给他儿子走后门,所以三星才把高加林换了下来,高加林的人生在那一刻也走到了最低点,然而他并没有颓废巧珍的出现是他重新振作了起来,幸运女神再次倾向了他。后来在马占奎的帮助下加林到了县里去工作。在工作过程中他遇到了他的同学黄亚萍。与此同时他也面临着一个重大的选择:巧珍?亚萍?在地位的诱惑下加林违背了他的良心而选择了黄亚萍,这次错误的选择不仅使他没能最终和黄亚萍在一起而且还使他被停职重新回到了农村。

  高加林的这一些事说明了一个问题:他的人生不是没有机会,而是在机会来临的时候,他没有做出正确的人生选择,而走上了错误的道路。在我们的人生路途中同样充满着许许多多的选择,同样关系着我们的命运。小到考试中的一道选择题,身边朋友的选择;大到自己工作的选择,人生目标的选择,我们都一定要慎重的走出每一步。

  也许你会问我们为什么一定要做出这么多选择。那是因为我们在不断的成长,身边的的环境也在不断的变化,身边交流的人也变得越来越多,这时候我们就必须要具有明辨是非的能力,而选择就是我们提高明辨是非能力的一个很好的途径。我们通过不断的自主选择,自己也在选择中得到锻炼,在做出正确选择的时候吸取成功的经验;在做出错误的选择的时候吸取失败的教训;只有通过不断的自主选择我们的选择能力才会不断的提高,我们的人生才会跟家的丰富多彩。既然人生选择这么重要,所以我们一定要掌握一些方法学会如何进行正确的选择。首先我们应该在选择之前认清自己的真实需要,选择自己最适合,最喜欢的一条道路;然后我们应该根据选项查阅相关资料,全面的的了解这些选项的具体情况;最后如果我们一次选择失败了也不要放弃,因为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选择,我们要从中吸取失败的教训,以便下次的选择更加完美。

  人生的选择就是这样模模糊糊,让人看不透以至于有些担心和后怕。但是人生就应该是这样子的,我们要在今后的生活中不断的锻炼自己,这样我们的人生将会变得更加美好。

  人生读后感范文800字(四)

  翻开书,才读了几行就已爱不释手了。高加林是一名教师,但由于高明楼的儿子三星高中毕业了,要去当老师,所以高加林就下岗了。为此他很生气,却毫无还手之力。我也很生气,因为高明楼是仗着霸气和关系下了加林的。刘巧珍是刘立本的二女儿,她和姐姐一样是个文盲。她对高加林是一片痴情,所以无论马栓怎样讨好,她都不愿意见面。

  巧珍喜欢跟着加林。一次,高加林去河里游泳,巧珍给了他一个香瓜。他不想吃,还讨厌她,因为巧珍的姐姐嫁给了高明楼的大儿子。高加林家里没有钱了,母亲蒸了一锅白馍让他去卖,他没有勇气叫卖,所以一个也没卖掉。是巧珍帮他卖了馍,还给他买了包烟,并对他说愿意和他过一辈子,加林也同意了。此时,我真为他们高兴。

  当我读到马占胜给加林找了份好工作——记者时,是又高兴又难过,高兴的是高加林可以有城里户口,有更好的发展;难过的是巧珍见不到加林了。高加林在城里有个叫黄亚萍的同学,亚萍很喜欢他。高加林一听说可以去南京有更好的发展,就果断的离开了巧珍。我为巧珍而感到憎恨,因为高加林为了前途而背叛了她。但巧珍却说自己配不上加林。

  很快,高加林是靠关系找工作的被抖了出来,他没了户口,没了工作,和黄亚萍断绝了关系,回到了农村,但一切都晚了,巧珍已经和马栓结婚了!我觉得高加林没有把握住机会,他错过了巧珍,错过了好生活。

  《人生》这本书告诉了我:人生的路很漫长,一个小选择可以让人痛苦一时,也可以让人痛苦一世。我们要把握住机会,见好就收,不做盲目的选择。

  人生读后感范文800字(五)

  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却常常只有几步。——柳青

  在《人生》的封面上,印着这样一句话,也正是这句话,概括了主人公高加林的命运,让我铭记在心。作为民办教师的高加林活得很艰难,在三年任教期内,他仅凭着对文学的向往和自己的努力,在地区报上发表了两三篇小诗和散文,且每每回家时总要为父母带上城里特有的蛋糕和面包。

  像这样有追求有志气又孝顺的年轻人,按常理来想,自然将来是会有出息的。然而,命运的敲门砖没有敲开门,反而砸到了高加林,砸得他头破血流。大队支书高明德走了后门,将自己的蠢儿子安插成民办教师,顶替了高加林。高加林心灰意冷地回到农村,愤怒地想要打官司,却被父母拦住。

  作为胆小怕事的农民,同时又是饱经世态炎凉的老人,他们害怕儿子告状受到打击报复,竟然装作浑然不知儿子被替代的缘由,反倒比以往更巴结高明德,这无疑让高加林倍感屈辱。

  在无业时,高加林因为读书人的面子不敢在集市上叫喊着卖馍,最后竟让自己“仇人”亲家的二女儿——巧珍帮了他,帮他卖了一整天的馍,也因此,加林收获了一份爱情。

  随着时间推移,加林的心也沉淀下来,一面顶着村里的流言蜚语与巧珍恋爱,一面拼命地干农活,甚至到城里拉粪。没有了体面的工作,他便成了乡巴佬,在同学及其父母面前无形的自卑,受到了羞辱,却终不敢去打,只是顶回去,也不敢骂......

  像是为了保持自己曾经作为读书人的体面、曾经作为教师的尊严,或是他不愿就此堕落。但不可或缺地,高加林在这期间见识了世间人情,心性也得到了成长,少了几分年轻气盛的冲动,多了几分饱经沧桑的沉稳。

  加林命运的转折,是因为转业的二叔在本地任职,高明德和劳动局副局长便为了讨好他二叔,把他安排到县城当通讯干事,也就是记者。加林也因此尝到了走后门的滋味,这可比前门好走得多。作为记者,又勤劳踏实,文采四溢,加林很快便出了名,渐渐地,他与农村恋人巧珍的差距越来越大。再随着高中同学,大家千金黄亚萍的插足,加林与巧珍的关系彻底断裂。

  可命运是公平的。加林将别人的生活搞成一团糟,自己的灾难也接踵而至——被举报、被撤职,又主动与城里恋人提出分手,想挽回巧珍,却发现对方早已结婚......接连的打击与挫败感,让这青年想自行了断,但终究还是担忧父母而挺了下来。而在后半生中,他也就一直待在了农村,孤身一人。

  从冲动到沉稳,由刚硬到顺从,在不服命运到接受命运的转变,或是正确,或是错误,都无可厚非,都是自己的选择。人生的机会有许多,道路也有千万条,可决定命运的选择只有那么几次,一念天堂,一念地狱,最后无论如何,也要一任风雨,活在当下,这就是我对《人生》的感悟,对人生的认识。

  有时候,你争取得到了也不一定是好事,因为你得到了不一定守得住,反而会失去更多。就像加林赢得了黄亚萍,却失去了城里的工作,这是来自黄亚萍前男友及其家族的报复,也是命运之神对他喜新厌旧的惩罚。

  社会中的人际关系导致的种种后果是无法避免的,不管它是好是坏。因此,作为一个人,也应合理处理自己的人际关系,和与外界的交流,对于自己的生活来说,这有利无害。

教条示龙场诸生读后感

  当看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哦。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我整理的教条示龙场诸生读后感范文,欢迎大家分享。

  教条示龙场诸生读后感 篇1

  一篇好文章、一本好书,在不同的时期阅读,就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取得不一样的收获。学校将《教条示龙场诸生》这篇文章作为我们致良知学习的第一篇,是非常合适的。阳明先生的“立志”、“勤学”、“改过”、“责善”这王门四规,寄托了阳明先生对世人的良苦用心,这看似毫不出奇的八个字,阐释了贯穿指导一个人一生的基本理念。深刻正确认识,反复领悟精髓,行之必定对我们今后的工作、生活、学习等产生巨大促进作用。

  首先阳明先生所说的立志,不是简单的对工作的策划,而是可以理解为人生的一场策划,虽然作为普通人,我们无法个个都立志成为圣贤,但所立志向至少要向善而非作恶,所谓吾心安处即吾乡,那么又要怎么让自己心安呢?就我而言,因为从事的是学校学籍管理和招生工作,这项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一切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中心,是政府贯彻以民为本原则,执政为民的一个重要体现。那么在学校学籍管理和招生工作让学生、家长满意,便是我心安之所在,便是我应该立的志向。

  至于责善,阳明先生明确指出:责善就是互相监督、提醒。一个人在工作中,难免会犯错,就拿我来说,在学籍管理中出现不少失误,给学校工作带来一定的影响,就到今天,还到教育科修改高中学籍。知道过错,就要有勇气改正,敢于承担责任,所以,为了避免今后给学校工作带来影响,前天向学校提出了工作变动申请。外在的监督、提醒,不仅仅指好朋友之间的互相纠错,一个单位的制度,也是对人的一种监督、提醒。在好的制度下,坏人也能变好人;在坏的制度下,好人也能变坏人。凡是好的制度,都是一些人在良知命令下做出来的。阳明先生知行合一致良知的人生态度确实需要加强宣传,让更多的人受其感化,让大家在交流时,能更多一些真诚。

  教条示龙场诸生读后感 篇2

  《教条示龙场诸生》是他在龙场落难期间,对跟随他学习的儒生的一番教诲。这篇文章一开头就开宗明义,“诸生相从于此,甚盛。恐无能为助也,以四事相规,聊以答诸生之意:一曰立志;二曰勤学;三曰改过;四曰责善。其慎听,毋忽!”

  翻译成白话文的大致意思是,“有感于诸位儒生相随于此间,盛况空前。但我的教学对于各位可能并不能起到多大的作用,因此我想到人生之中有四件至关重要的事情,说与大家听,以答谢各位相随之情。这四件事,一是立志,二是勤学,三是改过,四是责善。请大家用心琢磨,不要听过且过。

  其中,关于“立志”,他说道“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于志者。今学者旷废隳惰,玩岁愒时,而百无所成,皆由于志之未立耳。故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

  翻译成白话文的大致意思是:“不能树立志向,那么天下就没有可成之事,即便对以手工技艺谋生的工匠而言,也没有在最初不立志向的人。但是,比工匠们的社会地位更高、将担负未来更重大社会责任的.学子们却整日懒惰散慢、空度时日而一事无成,这都与当初没有树立正确的志向有关。立志成为圣人,那么就会以圣人为榜样确立人生的方向;而立志成为贤人,那么就会以贤人为榜样确立人生的方向。而不能确立一个明确的志向,如同船无舵,马无衔,随波逐流,精神将无从依托。

  他在《教条示龙场诸生》中关于“立志”的一番教诲,放在当今社会中也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在他看来,立志是任何事业的开端。

  但是,对于他的教诲要正确理解,不可无限放大并产生误读。而要正确理解,必须注意他在说这一番话的具体对象和场景。比如,将文章中的“故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翻译成“故而立志成为圣人,就能成为圣人;立志成为贤人,就能成为贤人”,就属于误读。天下哪有心想事成,随随便便就能成功的事情,而都是秉承着“尽人事,听天命”的原则。

  他以及他的弟子都是当时的一些高人,不仅是精通儒学的学者,更是从政治国的储备人才,而他的教诲又较为简洁直白。但总体上仍延续着“传道、授业、解惑”的原则,因此没有高深的儒学基础,可能不太好理解。也就是说,他说这样的一番话是面对怎样的一个知识群体和社会阶层,必须首先搞清楚。

  明代就写《了凡四训》的袁黄(号了凡)曾受教于他的弟子王畿(汝中,号龙溪)。袁黄的父亲袁仁也与他,及其弟子王艮(字汝止,号心斋)、王畿有过学术上的交往。袁仁曾说“士之品有三,志于道德者为上,志於功名者次之,志于富贵者为下”(《庭帏杂录》(明·袁衷等录,《丛书集成新编》第33册179页,新文丰出版公司)这对于了解“志”的具体含义有一定的参考作用。孔子也曾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因此“志于道”才是立志的本义。

  阳明心学体系中有“百姓日用即为道”(出自阳明弟子王艮)的说法。他本人也说过“与愚夫愚妇同的,是谓同德,与愚夫愚妇异的,是谓异端”(《他全集》卷三《传习录》下,上海古籍出版社,2021年,第121页,吴光等编校)。清代学者焦循揭示阳明心学的特点时曾说:“紫阳之学所以教天下之君子,阳明之学所以教天下小人”([清]焦循《雕菰集》卷八《良知论》,《丛书集成初编》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123页)。其中,紫阳是指朱熹,而阳明是指他,即王守仁。

  那么,从普通人所接触的日常生活常识来看,即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的角度,又如何来理解“立志”这件事呢?

  当珍贵的木材被无知的人当柴火烧掉的时候,我们一般的直觉反应就是太浪费了。用文诌诌的词语来描述,这就是“暴殄天物”。

  虽然,珍贵的木材也能为做一顿饭作出贡献,但是所付出的成本远远超出了普通木柴的价值,故而让人觉得不值得。

  为什么会觉得不值得?这是因为能做一顿饭的珍贵木材按其同等重量,可能可以换来十倍以上重量的普通木柴。也就是说,做一顿饭所用的珍贵木材只能烧一顿饭,但换成普通木柴后可能可以烧十顿饭。

  也就是说,珍贵木材与其十倍重量的普通木柴的价值相当。但当在普通木柴都可以承担的烧火领域中,珍贵木材只能落得与普通木柴一样的使用价值。

  因此,珍贵木材要充分彰显其价值,就一定不能选择在烧火的领域中发挥作用,而是应该在其它最适宜的领域中,比如制成家具,或其它精巧的器物。

  基于这样的认识,人的才能也是一样。当我们无视自己的潜力,不去挖掘自己的才能和价值,满足于混迹于普通的人之中,那么我们只能成为普通人。在这个语境下,我们倡导立志,无疑有积极的人生意义。

  但是,这一切都是基于对自己有充分认知的基础上。假如,自己原本只是一个庸才,那么尽管成天不切实际地想着不要做普通人,并且还长期坚持超高志向而矢志不改,也终将一事无成。在中国历史中,一些儒生自视清高,但穷经皓首、庸庸碌碌地度过一生的例子俯拾皆是。而《儒林外史》等中国古典小说也栩栩如生地对这些人给予露骨的讥讽,一针见血,毫不留情。

  毕竟,立志是为了确立一个未来的精神走向,让自己的价值在现实社会中得以充分展示。不能成为圣贤,成为一名工匠也可以,成为一名教书匠也可以,这些都能为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也就是说,自己的才能必须要与可能施展的环境相匹配,这就是“命”,这就涉及天时、地利、人和等因素。而当所处环境有朝一日突然改善,使得自己的才能有更广泛的施展空间,这就是“运”。虽然“命运”是相对于“立志”的约束条件,但千万不能陷入宿命论的观念之中而失去自我奋发的勇气,而应立足于天时、地利、人和等相关条件能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这一客观认知,开展实事求是的理性分析,设计最适宜的自我发展路径,同时随处补充自己的不足。

  《周易·系辞》说“生生之谓易”,就表明发展的条件是变化的、不绝的,人应依此建立起一种基于客观的生存自信和文化自信。

  凡是古代圣贤的立志,不仅要对现实社会做出贡献,达成一些具体、务实的目标,更要达到一种心境,或一种精神境界,追求道德上的完善。也就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忘势》。而儒学的较高精神境界就在于“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宋·张载)。

  中国历史上,有才能的人如过江之鲫,但是绝大部分人都怀才不遇。人尽其用,只是美好的愿望而已。虽然,李白有“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豪迈诗句,但观其一生,除了会写一些向皇帝和官吏献媚,以及抒发牢骚的诗句以外并无大的建树,最终沦落为一个酒鬼而已,对社会并无一点积极的作用,其道德境界也不怎么高,故而不在古代圣贤之列。

  因此,“命运靠自己把握”的真正含义就在这个节点上。也就是说,当处于不利的环境中时,从不气馁,而是韬光养晦,务实准备,耐心等待。一旦机会来临,迅速反应,当断则断,不拘泥于社会地位和身份认同,要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己任,为社会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这也是写《了凡四训》的袁黄从云谷禅师处得到“命自我立”开示的真义。

  因此,立志并不是仅仅是自我激励,而是对于未来发展相关条件和相应结果进行务实分析的结果。超出自己的才能和能力的立志,就是好高骛远。空立志不如不立志,常立志不如立常志。

  从行为学分析来看,“立志”仅仅是一个具体的行为,并不涉及善恶与好坏。“立志”出于自我认知,以及自我预期和自我需求的实现。并不是为了给别人看,或为了获得别人的赞扬。因此,以务实的态度,审视自己的预期目标和人生定位,量力而行,不断、逐步、渐进地完善自我,这就是“立志”的本义。

  每个人的人生都是属于自己的人生,每个人应该对自己的人生负起责任。因而,每个人的立志也都应该是有益于人生价值的立志。立志也应该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高处立意,低处立足。从完成小目标起步,逐步累积成大目标。随着人生阅历的不断丰富,再进一步完善自我的目标定位,由物质境界的完善向精神境界的完善跃进。也就是说,在他看来,立志、勤学、改过、责善,皆立足于“自我完善”这一基本原点,而且是四位一体的事情,相互裨益,故而不可分割对待。

  当一个人志大才疏,德不配位,那么这个人一旦获得了权力,一定将成为对社会有害的人。例如,一些大搞政绩工程的官员,不可谓志不大,但对于社会的整体进步而言就是一种损害和破坏。

  因此,对于“立志”而言,既要反对碌碌无为,不思进取的人生态度;更要反对好高骛远、迎合世俗的浮夸。这也符合儒家所坚持的“中道”理念和原则。袁黄的《了凡四训》中说,“人之有志,如树之有根,立定此志,须念念谦虚,尘尘方便。这与他所提出的“立志、勤学、改过、责善”有相通之处。

  作为题外话,对于阅读他的著作,应结合当时的文化和社会背景。这是因为任何思想一旦失去具体语境,就会失真。

  教条示龙场诸生读后感 篇3

  跟随盘子老师学习阳明心学接近1年,这段时间经常去坂田学堂学习。2个月前在官总的坂田学堂参加《教条示龙场诸生》的共学,当时感受不深,印象中仅有立志、勤学、改过和择善这8个字,心中只觉得这8个字实在过于浅显。

  然后最近1个月,我突然对于这8个字有了重新的解读,原来这八字戒律我条条都违背,实在是自以为是加上自欺欺人。

  立志不清,望尘莫及

  7月下旬参加了吕铮老师的签售会,看了一些吕老师的简介。他年近30,传媒出身,做过一段时间记者。现在以文字为生,写出了销量百万的天机破,他还出版了关于顾准和袁世凯等人的书籍。

  8月份中旬一个新媒体小姐姐离职,她说自己的时间很宝贵,在这里耽误不起,也不喜欢品牌中心的管理模式。我做离职文件整理和清理电脑时,发现她在电脑里面存了一些小说篇章,我把内容和标题放在百度搜索,居然找不到,原来这位小姐姐在眼皮底下勤笔不缀。

  回头看看自己,少女时代倒是每年拿作文一等奖,可是毕业以后,很早就转攻品牌了,目前为止一周写不了两千字,可惜了一张国家编辑记者从业资格证,沉睡了快10年了。

  今天想到写一本书,策划了一周篇章,就翻篇忘记了。明天想赚点块钱,搜集下资讯看看什么项目和行业热门。后天想去练拳,每周去武馆打卡喝茶。外后天去学室内设计,挂了2门课程…

  没有恒定的志向可真不是好事,这样下去实在不妙,人与人的差距就是这样形成的…

  点到不止,屡教不改

  点到即止,得饶人处且饶人。这句话总在电视里看到。我自认为这句话说的很对,自以为对人也是友善和不太计较的,可是突然有一天,我发现自己有时候是得理不饶人的,没有做到点到即止。有些话因为直接和真实,才会让人接受不了。纵使对方有错,多留点情面也是好的。

  刚入职一家连锁餐饮集团,手下的新媒体运营不出活。平均每月发布两篇软文,自媒体账号没有注册完成,写报价单看不出费用怎么合计来的。

  我在部门从7月开始实行每周工作制,发现他的工作量偏少,每周工作量不到3天,于是我对他进行了1个多月的引导,收效甚微。他说自己文案不擅长,公司可以再找1个,它主要不负责写东西。我也是震惊了。

  原本计划带他去湖南参加培训,再给点时间看看效果,实在不行调岗做媒介。结果调查发现这小伙确定好下家,还来占用培训名额,我挑明了这件事情,我说重了几句,他就自我放弃加上心生怨念了。这小伙在基层聚众造谣了不少莫须有和添油加醋的事情,平白招惹了不少麻烦。

  其实这个事情,我应该用怀柔政策。有些人类似圣人的兄弟“象”,只能感化,用直接刚硬的方式反而不能促使事情好转。

  纵使我自问心中无愧,也应该点到即止,这点确实是我的过错。

  择善无度,过于刚直

  我现在单身,除了缘分和挑剔的原因,还有一点就是“责善无度”。有时候工作中受到他人的攻击,也是这个原因。

  劝勉向善本来是件好事,但是需要用委婉适当的方式。如果一上来就揭露他人的过恶,说人家怎么不好,摆事实说各种问题,令他无地自容,他将羞愧难看,愤怒不已。到这一步,其实就是在刺激和引导人家作恶了。

  那么我这哪里是在择善呢,我又怎么会又好果子吃呢。

  有时候有些朋友做了一些小恶,比如老婆即将临盆的朋友,晚上玩得太晚,我会去不客气的指责他,让他早点走,然后他就会渐渐退出我的朋友圈。

  有些男生追求我的时候,我发现他和其他女生走的太近,或者过于肤浅无力。我就直接把话挑明,质问对方并指出他的贪心或者肤浅,然后追求者就无疾而终了。

  每个人都是希望被宽容相待的,没人喜欢自己的短处比攻击。试想自己若是被人家不客气的质问时候,又会如何呢?到30岁我才终于明白了这么一点道理。

  从心出发,时刻修行

  500年前的《教条示龙场诸生》确实讲出最质朴也最博大的真理,他的致良知真是中国伟大的力量。以后的路还很远,我要在心学这条路上时刻修行,不断向前…

2021-11-15读阳明先生《教条示龙场诸生》心得

阳明先生37岁龙场悟道,《教条示龙场诸生》是阳明先生为问道的学者进行劝勉的一篇文章,提出四项教规“立志、勤学、改过、责善”八字真言。

立志

阳明先生十一岁,问师曰:“何为第一等事?”师曰:“读书登第。”先生曰:“恐未是,当读书做圣人耳。”阳明先生十一岁就立志做圣人,他成为了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军事家,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集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于一身之人。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于志者。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人没有立志,人生就没有方向,原地打转,懒惰散漫,随波逐流,一盘散沙,总是感到快乐的时光稍纵即逝,从而产生了人生苦短之感。“故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阳明先生37岁龙场悟道曰:“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圣人之德,圣人之事,都是可学而至的。人生有大道,立志为根本,“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奉献即是道,“志于道德者功名不足以累其心,”建设心灵品质从而开发心灵宝藏主宰行为作用,做伟大祖国的志愿者,弘扬中华文化,让身边人爱之、悦之、敬信之。

勤学

“从吾游者,不以聪慧警捷为高,而以勤确谦抑为上。笃志立行,勤学好问,称人之善,而咎己之失,忠信乐易,表里一致。”学习致良知,与同仁们一起共修,每天精进学原文,读原著写学习心得,深悟笃行。老子曰:“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勤学不是学习文字,是学会做人,提升心灵品质,去除不明和贪欲,明明德,明理明道,依道而行。

改过

“夫过者,自大贤所不免,然不害其卒为大贤者,为其能改也。故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诸生自思。”悖德、悖礼、暗背道妙、暗离道妙、不符合天理大道的都是过和不及。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不是在事表面改,而是在心灵深处上改。随时随地观照自己的起心动念,念头是有能量的,切实践行为善去恶的人生准则,主动引导自己产生好的念头。以更高层面之心为心,不断提升心的层面,在生活实践中,把明心的两个真相和净心的三个步骤随时随地体征和妙用。

责善

“责善,朋友之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朋友之间,互相责善,这是朋友间应尽的责任。为朋友责善时,让对方接受的方式,给予建设性的建议,让对方清晰看清自己需要改变的方面,成就对方建设心灵品质,学习圣贤文化。“诸生责善,当自吾始”平时要主动请他人和老师为自己责善,最好是“正诸先觉”者,恭敬接受而且心存感恩。

阳明心学感悟

一、学习方式。
我有时在想,是什么原因吸引我持续不断学习阳明心学呢?原因很多,其中一个就是我特别喜欢这种学习方式。独行快,众行远,团队的力量远远大于一个人的力量,大家互相帮助,互相督促,充满了希望和力量。每次开组会,我们会敞开心扉,真诚说说自己工作和生活中的烦恼,大家给予真诚支持和回应,事情发生在别人身上,但我们都能从中学到很多经验或教训,特别受益。

上一次我们组会,苏鲁平老师主持,鲁平老师把阳明心学经典语句提前给我们整理出来 让我们每天诵读两遍 ,特别是示弟立志说中:“志之不立,犹不种其根而徒事培壅灌溉,劳苦无成矣。世之所以因循苟且,随俗习非,而卒归于污下者,凡以志之弗立也。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苟无尊崇笃信之心,则必有轻忽慢易之意。言之而听之不审,犹不听也;听之而思之不慎,犹不思也。是则虽曰师之,犹不师也。故凡一毫私欲之萌,只责此志不立,即私欲便退;听一毫客气之动,只责此志不立,即客气便消除。或怠心生,责此志,即不怠;忽心生,责此志,即不忽;躁心生,责此志,即不躁;妒心生,责此志,即不妒;忿心生,责此志,即不忿;贪心生,责此志,即不贪;傲心生,责此志,即不傲;吝心生,责此志,即不吝。盖无一息而非立志、责志之时,无一事而非立志、责志之地。故责志之功,其于去人欲,有如烈火之燎毛,太阳一出,而魍魉潜消也。后世大患,尤在无志,故今以立志为说。中间字字句句,莫非立志。盖终身问学之功,只是立得志而已。”

鲁平老师带领我们做了扫除八颗小我之心,开启无我丰盛人生,观九念的活动,

观九念:

我感觉到与父母相处,我还有傲念:觉得母亲小气,不大方,爱唠叨。

愤念:潜意识里感觉父亲重男轻女,偏心哥哥,根本不喜欢我。

与爱人相处:

贪念:向爱人索取爱。

与子女相处:

怨念:埋怨孩子不够努力。

疑念:怀疑孩子玩游戏。

扫除八颗小我之心。

有贪心,躁心。

每次通过这样的组会,我都会收获满满。同时我和鑫漫老师,俊山老师一组,每次的组会两位老师都会贡献很多感悟和总结,带给我很多启发和思考。

二、博仁老师的导读。
因为看不懂,不理解,就不愿意持续学习,之乎者也的,就感觉高不可攀,会感觉圣贤智慧距离自己很远,但听了博仁老师导读会帮助我很好的理解原文内容,感觉很落地,其实距离我们很近,能很好的指导我的学习和生活,我的所有烦恼在文章中都有答案和解决办法。就像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就解决了很多的问题。特别感恩博仁老师精彩用心的导读。

三、纯粹干净,正能量的环境。

博仁老师告诉我们,致良知研究院阳明心学的学习完全公益,永远公益,目的就是支持更多的人走上致良知的光明大道,不埋怨,不说谎,开心快乐的生活,达到生命绽放,让身边多一位致良知的中国人。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在这个平台,大家有相同的三观,都想做些事情,这样才对得起我们唯一且无价的生命。我们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一起去做有意义的事情,共同走在自省利他致良知的光明大道上。

四、我需要做的

1.坚定信念,笃定做到

我家先生喜欢早上跑步,每天早上约我跑步,我因为点评责善,无法和他一起跑步,他就非常生气,埋怨我不干正事,不知道锻炼身体,早晚会吃亏上当的等,我只是听着,不去辩解,只是回应,嗯嗯,你说的对,你锻炼后更帅了啊!但我笃定每天早上坚持点评,不抱怨,不埋怨,慢慢的,我们两个都形成习惯了,早上早起,他去跑步,我去点评,如果哪一天我睡过头了,他还会着急的提醒我,赶紧起床,赶紧起床,点评责善啊!我便迅速起床,马上点评。当自己坚定信念 ,笃定做到时,别人也会反过来支持你的,关键是自己要笃定做到。

我每天只是笃定听导读,写功课,传家书,开组会,只是默默无闻,每天坚定不移去做,我家先生也慢慢与我一起听导读,他每天都在早上跑步时背道德经。我的坚持也慢慢影响了他。

2.做好自己

我每天都在上记录学习阳明心学的体会,生活随笔,现在积累了44万多字,有陌生朋友会好奇的问,看你学的这么开心,阳明心学是什么课程,我们能学吗?此时此刻我会详细把我的学习体会告诉他们,发给他们链接,他们一般都会马上加入学习,并且会持续跟进。这是没有感召的感召,泰安的李洪海老师,淄博的田茂宏老师等都在持续不断学习中,田老师也在担当点评责善老师,我特别为他们感到高兴。

五、收获和成长

各位优秀的传习师们,自从学习阳明心学,想必大家都收获满满,我也像大家一样。

1.坚持和做到让我养成了好习惯。

与功课为伴,与好习惯同行。常听博仁老师说:“天大,地大,功课最大”,开始学习时我觉的有点夸张,那时没有意识到功课的价值,也仅仅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已,后来知道了天大,地大,功课最大,功课只是我们成长的一种形式,通过这种形式,我们收获到的能力和好品质是谁也带不走的无价之宝。为了拿到这个无价之宝,大家值得坚持做到,让我们在每天的坚持中拿到属于我们的人生的宝藏 ,优秀的传习师门,我们一起加油吧!成功路上并不拥挤,因为坚持的人太少!

2.付出和担当让我力量满满。

我们常说付出就是回报,担当是最没有后遗症的行为,以前对这句话感受不深,通过担当检视组长、学习组长,点评责善老师,我自己必须做好榜样, 这无形之中就是对自己的督促,朋友们都说我很有感召力,感受到我能量满满,这都是我持续学习圣贤文化带给我力量,让我内心强大,不断提升心灵品质,让人生更有意义和价值。博仁老师带着伤给志愿者们做培训,真的是无我去付出,笃定做印证,我会带着感恩继续做好点评责善,尽自己最大努力去付出和担当,在不断的印证中,与大家一起互帮互助,砥砺前行,共同助力中国梦的实现。

六、深深地感恩和感谢

感恩阳明先生的智慧指引,感恩博仁老师的谆谆教诲,感恩小伙伴们一直都在支持鼓励我,独行快,众行远,我会继续与大家一起笃定做印证,无我去付出,各位优秀的传习师们,让我们紧紧团结在博仁老师周围,提高我们唯一且无价的生命价值,尽我们最大努力,助力我们的中国梦,祝大家身体健康,工作顺利,生活幸福!
本文标题: 阳明先生活出精彩人生读后感(《致良知》经典读后感范文三篇)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390175.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一年级小猪叽里咕噜读后感(小猪唏哩呼噜读后感)北极焰火读后感600字(读北极焰火有感作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