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笔记——白痴皇帝司马衷(一)西晋初年,全国人民都知道太子司马衷是个白痴。,司马衷的白痴是先天性的,就是那种一眼就能看出来的白痴。他从小就...
读史笔记——白痴皇帝司马衷(一)
西晋初年,全国人民都知道太子司马衷是个白痴。
司马衷的白痴是先天性的,就是那种一眼就能看出来的白痴。他从小就不会正常走路,快十岁了还口齿不清,分不清楚大米和大豆的区别,更别说读书写字了。
有一件事足以说明司马衷的白痴程度。
有一年闹饥荒,百姓流离失所,道路上饿殍遍野。在朝堂之上自然就会有大臣提起这件事来。在当大臣们在议论如何解决问题的时候,司马衷突然发问:这些人没有饭吃,难道不会吃肉粥吗?大臣们哭笑不得。对于养尊处优的司马衷来说,肉和米饭都是他每天的主食,以他的智商他是无论如何也想不通,没有饭为何不去吃肉这个问题。
这让我想起了一个童言无忌的笑话。儿子三岁的时候家乡闹旱灾,于是我教育儿子说:“我们平时得节约用水,有些地方的小朋友已经连水都喝不上了”。儿子天真的问我:“他们没有水喝,难道不会喝饮料吗?”儿子的问题自然让我哭笑不得,但是儿子毕竟只有三岁,而司马衷在问这个问题的时候已经是现在初中生的年纪了。
司马衷既然这么弱智,就差生活不能自理了,怎么就当上了太子最后还做了皇帝呢。难道晋武帝司马炎就没有一个聪明的儿子吗?答案当然是否,司马炎一生一共育有25个皇子,除了司马衷是个白痴以外,其他的智商都正常。
那为何最后会选择了司马衷呢,其实这就是命,是西晋王朝的命,是司马炎的命,同样也是司马衷的命。
首先司马衷虽是个白痴,但是出生很好,他是晋武帝司马炎和杨皇后的嫡生次子,嫡生长子司马轨早年夭折,所以司马衷就变成了嫡生长子,在那个论资排辈的年代,他就是皇位的第一继承人。而且司马衷被立为太子的时候还年青,时年9岁。作为白痴的他,9岁的时候话很少,这却被大臣们认为是沉静内敛的优点。也就是说在9岁的时候没有人看出他是个白痴,即使看出了不正常也没人敢提出质疑。
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司马衷开始长大,难以掩饰的智力缺陷曝露了出来。人们不禁在心中发问:太子将来能否胜任天子的宝座?是不是应该及时更换太子?当然摄于司马衷第一继承人的合理合法性,及他妈杨皇后的面子,大臣们只敢在心里犯嘀咕,不敢公开提出来,开玩笑,说皇帝的儿子是白痴,你有几个脑袋都不够砍的。
最先公开提出疑问的是晋武帝司马炎(也只有他敢公开了)。
史载:“帝以太子不堪奉大统,密以与后,后曰:‘立嫡以长不以贤,岂可动乎?’”可见司马炎已经开始怀疑自己这个儿子到底有没有统治天下的能力了,所以悄悄的和皇后透露了想更换太子的意思。但是杨皇后非常袒护司马衷,对丈夫说:“自古以来,立嫡不立贤,这先人留下的老规矩怎么能更改呢!”司马炎的另外一个宠妃赵氏因为得了杨皇后的好处,也替司马衷说好话:“太子只不过小的时候贪玩了一点不长进,但是小时候谁不贪玩,毕竟小时候就显示出超人能力的人只是少数。依臣妾看,太子必是大器晚成之人,日后必能继承大统。”司马炎也是个软耳朵,两个媳妇枕旁风一吹,就打消了更换太子的念头。
但是朝臣们不愿意了。以后让我跟一个傻子混,除了证明我比傻子更傻之外还能有啥。所以大臣们希望更换太子。
咸宁初年(275年),司马衷到了出居东宫的年纪,开始接触外朝大臣。随着太子越来越多的与大臣们接触,朝野上下对其能否治理国家的怀疑也越来越重。咸宁二年(276年),晋武帝患病,还很严重。朝野一度开始考虑最高权力的转移问题。多数人属意司马炎的弟弟,齐王司马攸,希望以司马攸来取代弱智司马炎。齐王妃是贾充的长女。时任河南尹的夏侯和就对贾充说:“你的两个女婿(司马衷也是贾充的女婿),亲疏相等,但是‘立人当立德’,希望你能够加入更立太子的行动。贾充听后默不作声。司马炎在病愈后得知了这件事,对两人做了如下处理:将夏侯和调任为有名无实的光禄勋(原来河南尹掌握着首都周边地区的政权),夺取了贾充的兵权。这是一个公开支持司马衷的信号,一时间朝野上下没有人敢提更立太子的事。
这一时间,大多数大臣采取了明哲保身的做法,对太子一事不闻不问,但是少数几位重臣还是以自己的方式对皇帝进行了劝谏。灭蜀功臣卫瓘再一次宴会上佯装喝醉,跪在司马炎的的榻前说:“臣有些话想启奏皇上。”司马炎就说:“你想说什么呢?”卫瓘看着司马炎三次都欲言又止,最后指着司马炎的座位说:“此坐可惜了!”司马炎非常聪明,马上就明白了卫瓘的言外之意,于是将错就错,回答到:“看来你真是喝醉了。”卫瓘从此闭口,不再就太子更立一事多嘴。
侍中和峤是另一位勇敢提出更立太子的大臣,只是他没有卫瓘那么花花绕,他的方法非常直接。他怎么看都觉得司马衷是个白痴,就趁自己职务之便(侍中的工作就是皇帝的“三陪”,当然不必陪睡)对司马炎说:“太子有淳古之风,这是好事;但是现实是非常复杂的。这恐怕将来就不仅仅是陛下的家事了。”司马炎听后,干脆采取默不作答。
但是大臣们的劝谏多少还是影响了司马炎。他可以对群臣的意见置之不理,或者采取间接的手段打压下去,但是他作为西晋王朝的开国之君,必须要对西晋王朝的万世基业负责。没有人比他这个父亲兼皇帝更明白司马衷的实际情况,他决定在测试一下已经长大成人的太子的实际能力。
司马炎的测试方法很简单,派几个心腹大臣去问话,看看太子是否有能力继承大统。想来司马炎也挺不靠谱的,一个王朝的未来就靠几个大臣去问几个问题就决定了。
他选中的三个大臣是和峤、荀勖、荀顗三位近侍大臣。司马炎对三人说:“我看太子近日颇有长进,你们三人一起去拜访一下太子,谈论一下世事,看看太子的反应。”三人得令而去,跟太子聊完天回来后,荀勖、荀顗两位到说太子明识弘雅,诚如明诏,没有问题。只有和娇说:“圣质如初耳!”(白痴终究是白痴,不会有什么长进的),司马炎白了和峤一眼,愤然离席而去。
但是和峤的话还是对司马炎起到了一定的影响,司马炎决定自己亲自出马是测试一下司马衷。一次,司马炎将东宫的所有大小官属全都招到了自己身边,说是他们平日侍候太子辛苦了,请大家吃饭。这边请人吃饭,那边司马炎密封了几件疑难的政务,让人送去给太子处理。他认为:我把太子身边的人都支开,现在没有人可以帮助太子,太子只能靠他自己的能力来处理这几件疑难的政务。如果处理的好,就证明太子的能力是没有问题的,如果处理不好则证明太子是有问题的。
司马衷连五谷杂粮都分不清楚,又如何处理得了这疑难的政务。对着父亲送来的“考卷”发了半天呆,最后终于只有交白卷。正当他要交白卷之时,太子妃贾南风带着一堆“枪手”拍马杀到,替司马衷答卷。估计贾南风请的这些学者都是大师级的,答卷的文章写的是义正辞严、慷慨激昂那叫一个漂亮。贾南风看的也是点头如捣蒜,非常满意。但是侍从张泓从旁看了以后,马上提醒贾南风说:“太子不学无术,朝野共知。现在这篇文章写得旁征博引、文采飞扬。只怕皇上一眼就看出不是太子亲自所写,如果皇上怪罪下来,只怕我等脑袋不保。如此,倒不如直接用大白话把问题说清楚即可。”贾南风静下来一想,张泓说的对啊!还好这卷子没交啊!险些酿成大祸啊!于是就对张泓说:“来,你来答卷。成功了,共富贵;失败了,砍脑袋。”张泓此人还是有些小聪明,马上用大白话把问题都说清楚后,让太子照抄一份,交给了司马炎。
司马炎看到了太子的答卷后笑得合不拢嘴,马上把太子少傅卫瓘招来,把太子的答卷交给卫瓘看。卫瓘看了太子的答案,虽然用语简陋粗浅,但是还是将有所的问题都讲清楚了,感到非常吃惊,进而异常惶恐。因为之前要废太子时他叫嚣的最凶。现在看到了这份答卷,忙口称万岁,说自己之前是眼瞎了,是有眼不识泰山。至此司马衷对太子基本感到满意,而废立太子的风潮也再也没有出现过。
司马衷的太子位置得到巩固还得益于他有一个非常聪明的儿子司马橘。司马炎非常喜欢司马橘,有将皇位传给司马橘的想法,这为司马衷太子位置的巩固加分不少。为了日后能将皇位传给司马橘,司马炎更换太子的想法也是日趋淡薄。
日后还有一种说法,说司马橘其实是司马炎的私生子,所以司马炎才特别喜欢司马橘。为了掩饰自己的过错,也为了传位给司马橘,所以才一直坚持没有换掉司马衷。
那么,为何又有私生子一说呢,这得从司马橘的生母谢玖说起。谢氏容貌清秀,美丽大方,很小就被司马炎选入后宫做才人。司马衷9岁的时候被立为太子,根据当时的制度,朝廷就开始为他准备太子妃的人选了。但是,“武帝虑太子尚幼,未知帷房之事。”意思就是说司马炎觉得司马衷还小,还不懂男女之事,所以他决定给司马衷派一个性启蒙老师,这个老师就是谢氏。谢氏陪了司马衷一晚,就怀孕了。日后性情残忍,嫉妒心超强的贾南风成为太子妃后对东宫的嫔妃是随意杀戮,但唯独不敢动谢氏分毫。当然谢氏也知道自己的处境, 打了个报告回到了司马炎身边,生下了司马橘。贾南风之所以不敢动谢氏,也是因为司马炎的保护。司马炎对司马橘非常宠爱。几年后的一天,司马衷进宫拜见父皇,看到一个三四岁的小孩在和自己的几个弟弟一起玩耍,非常可爱,便走过去拉着那个小孩的手,呵呵傻笑起来。司马炎远远看见傻儿子的举动,便走到了司马衷的面前对他说:“这是你的儿子啊。”这段故事记载于《晋书》中,也引来了后世无数的质疑。
司马衷的白痴是先天性的,就是那种一眼就能看出来的白痴。他从小就不会正常走路,快十岁了还口齿不清,分不清楚大米和大豆的区别,更别说读书写字了。
有一件事足以说明司马衷的白痴程度。
有一年闹饥荒,百姓流离失所,道路上饿殍遍野。在朝堂之上自然就会有大臣提起这件事来。在当大臣们在议论如何解决问题的时候,司马衷突然发问:这些人没有饭吃,难道不会吃肉粥吗?大臣们哭笑不得。对于养尊处优的司马衷来说,肉和米饭都是他每天的主食,以他的智商他是无论如何也想不通,没有饭为何不去吃肉这个问题。
这让我想起了一个童言无忌的笑话。儿子三岁的时候家乡闹旱灾,于是我教育儿子说:“我们平时得节约用水,有些地方的小朋友已经连水都喝不上了”。儿子天真的问我:“他们没有水喝,难道不会喝饮料吗?”儿子的问题自然让我哭笑不得,但是儿子毕竟只有三岁,而司马衷在问这个问题的时候已经是现在初中生的年纪了。
司马衷既然这么弱智,就差生活不能自理了,怎么就当上了太子最后还做了皇帝呢。难道晋武帝司马炎就没有一个聪明的儿子吗?答案当然是否,司马炎一生一共育有25个皇子,除了司马衷是个白痴以外,其他的智商都正常。
那为何最后会选择了司马衷呢,其实这就是命,是西晋王朝的命,是司马炎的命,同样也是司马衷的命。
首先司马衷虽是个白痴,但是出生很好,他是晋武帝司马炎和杨皇后的嫡生次子,嫡生长子司马轨早年夭折,所以司马衷就变成了嫡生长子,在那个论资排辈的年代,他就是皇位的第一继承人。而且司马衷被立为太子的时候还年青,时年9岁。作为白痴的他,9岁的时候话很少,这却被大臣们认为是沉静内敛的优点。也就是说在9岁的时候没有人看出他是个白痴,即使看出了不正常也没人敢提出质疑。
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司马衷开始长大,难以掩饰的智力缺陷曝露了出来。人们不禁在心中发问:太子将来能否胜任天子的宝座?是不是应该及时更换太子?当然摄于司马衷第一继承人的合理合法性,及他妈杨皇后的面子,大臣们只敢在心里犯嘀咕,不敢公开提出来,开玩笑,说皇帝的儿子是白痴,你有几个脑袋都不够砍的。
最先公开提出疑问的是晋武帝司马炎(也只有他敢公开了)。
史载:“帝以太子不堪奉大统,密以与后,后曰:‘立嫡以长不以贤,岂可动乎?’”可见司马炎已经开始怀疑自己这个儿子到底有没有统治天下的能力了,所以悄悄的和皇后透露了想更换太子的意思。但是杨皇后非常袒护司马衷,对丈夫说:“自古以来,立嫡不立贤,这先人留下的老规矩怎么能更改呢!”司马炎的另外一个宠妃赵氏因为得了杨皇后的好处,也替司马衷说好话:“太子只不过小的时候贪玩了一点不长进,但是小时候谁不贪玩,毕竟小时候就显示出超人能力的人只是少数。依臣妾看,太子必是大器晚成之人,日后必能继承大统。”司马炎也是个软耳朵,两个媳妇枕旁风一吹,就打消了更换太子的念头。
但是朝臣们不愿意了。以后让我跟一个傻子混,除了证明我比傻子更傻之外还能有啥。所以大臣们希望更换太子。
咸宁初年(275年),司马衷到了出居东宫的年纪,开始接触外朝大臣。随着太子越来越多的与大臣们接触,朝野上下对其能否治理国家的怀疑也越来越重。咸宁二年(276年),晋武帝患病,还很严重。朝野一度开始考虑最高权力的转移问题。多数人属意司马炎的弟弟,齐王司马攸,希望以司马攸来取代弱智司马炎。齐王妃是贾充的长女。时任河南尹的夏侯和就对贾充说:“你的两个女婿(司马衷也是贾充的女婿),亲疏相等,但是‘立人当立德’,希望你能够加入更立太子的行动。贾充听后默不作声。司马炎在病愈后得知了这件事,对两人做了如下处理:将夏侯和调任为有名无实的光禄勋(原来河南尹掌握着首都周边地区的政权),夺取了贾充的兵权。这是一个公开支持司马衷的信号,一时间朝野上下没有人敢提更立太子的事。
这一时间,大多数大臣采取了明哲保身的做法,对太子一事不闻不问,但是少数几位重臣还是以自己的方式对皇帝进行了劝谏。灭蜀功臣卫瓘再一次宴会上佯装喝醉,跪在司马炎的的榻前说:“臣有些话想启奏皇上。”司马炎就说:“你想说什么呢?”卫瓘看着司马炎三次都欲言又止,最后指着司马炎的座位说:“此坐可惜了!”司马炎非常聪明,马上就明白了卫瓘的言外之意,于是将错就错,回答到:“看来你真是喝醉了。”卫瓘从此闭口,不再就太子更立一事多嘴。
侍中和峤是另一位勇敢提出更立太子的大臣,只是他没有卫瓘那么花花绕,他的方法非常直接。他怎么看都觉得司马衷是个白痴,就趁自己职务之便(侍中的工作就是皇帝的“三陪”,当然不必陪睡)对司马炎说:“太子有淳古之风,这是好事;但是现实是非常复杂的。这恐怕将来就不仅仅是陛下的家事了。”司马炎听后,干脆采取默不作答。
但是大臣们的劝谏多少还是影响了司马炎。他可以对群臣的意见置之不理,或者采取间接的手段打压下去,但是他作为西晋王朝的开国之君,必须要对西晋王朝的万世基业负责。没有人比他这个父亲兼皇帝更明白司马衷的实际情况,他决定在测试一下已经长大成人的太子的实际能力。
司马炎的测试方法很简单,派几个心腹大臣去问话,看看太子是否有能力继承大统。想来司马炎也挺不靠谱的,一个王朝的未来就靠几个大臣去问几个问题就决定了。
他选中的三个大臣是和峤、荀勖、荀顗三位近侍大臣。司马炎对三人说:“我看太子近日颇有长进,你们三人一起去拜访一下太子,谈论一下世事,看看太子的反应。”三人得令而去,跟太子聊完天回来后,荀勖、荀顗两位到说太子明识弘雅,诚如明诏,没有问题。只有和娇说:“圣质如初耳!”(白痴终究是白痴,不会有什么长进的),司马炎白了和峤一眼,愤然离席而去。
但是和峤的话还是对司马炎起到了一定的影响,司马炎决定自己亲自出马是测试一下司马衷。一次,司马炎将东宫的所有大小官属全都招到了自己身边,说是他们平日侍候太子辛苦了,请大家吃饭。这边请人吃饭,那边司马炎密封了几件疑难的政务,让人送去给太子处理。他认为:我把太子身边的人都支开,现在没有人可以帮助太子,太子只能靠他自己的能力来处理这几件疑难的政务。如果处理的好,就证明太子的能力是没有问题的,如果处理不好则证明太子是有问题的。
司马衷连五谷杂粮都分不清楚,又如何处理得了这疑难的政务。对着父亲送来的“考卷”发了半天呆,最后终于只有交白卷。正当他要交白卷之时,太子妃贾南风带着一堆“枪手”拍马杀到,替司马衷答卷。估计贾南风请的这些学者都是大师级的,答卷的文章写的是义正辞严、慷慨激昂那叫一个漂亮。贾南风看的也是点头如捣蒜,非常满意。但是侍从张泓从旁看了以后,马上提醒贾南风说:“太子不学无术,朝野共知。现在这篇文章写得旁征博引、文采飞扬。只怕皇上一眼就看出不是太子亲自所写,如果皇上怪罪下来,只怕我等脑袋不保。如此,倒不如直接用大白话把问题说清楚即可。”贾南风静下来一想,张泓说的对啊!还好这卷子没交啊!险些酿成大祸啊!于是就对张泓说:“来,你来答卷。成功了,共富贵;失败了,砍脑袋。”张泓此人还是有些小聪明,马上用大白话把问题都说清楚后,让太子照抄一份,交给了司马炎。
司马炎看到了太子的答卷后笑得合不拢嘴,马上把太子少傅卫瓘招来,把太子的答卷交给卫瓘看。卫瓘看了太子的答案,虽然用语简陋粗浅,但是还是将有所的问题都讲清楚了,感到非常吃惊,进而异常惶恐。因为之前要废太子时他叫嚣的最凶。现在看到了这份答卷,忙口称万岁,说自己之前是眼瞎了,是有眼不识泰山。至此司马衷对太子基本感到满意,而废立太子的风潮也再也没有出现过。
司马衷的太子位置得到巩固还得益于他有一个非常聪明的儿子司马橘。司马炎非常喜欢司马橘,有将皇位传给司马橘的想法,这为司马衷太子位置的巩固加分不少。为了日后能将皇位传给司马橘,司马炎更换太子的想法也是日趋淡薄。
日后还有一种说法,说司马橘其实是司马炎的私生子,所以司马炎才特别喜欢司马橘。为了掩饰自己的过错,也为了传位给司马橘,所以才一直坚持没有换掉司马衷。
那么,为何又有私生子一说呢,这得从司马橘的生母谢玖说起。谢氏容貌清秀,美丽大方,很小就被司马炎选入后宫做才人。司马衷9岁的时候被立为太子,根据当时的制度,朝廷就开始为他准备太子妃的人选了。但是,“武帝虑太子尚幼,未知帷房之事。”意思就是说司马炎觉得司马衷还小,还不懂男女之事,所以他决定给司马衷派一个性启蒙老师,这个老师就是谢氏。谢氏陪了司马衷一晚,就怀孕了。日后性情残忍,嫉妒心超强的贾南风成为太子妃后对东宫的嫔妃是随意杀戮,但唯独不敢动谢氏分毫。当然谢氏也知道自己的处境, 打了个报告回到了司马炎身边,生下了司马橘。贾南风之所以不敢动谢氏,也是因为司马炎的保护。司马炎对司马橘非常宠爱。几年后的一天,司马衷进宫拜见父皇,看到一个三四岁的小孩在和自己的几个弟弟一起玩耍,非常可爱,便走过去拉着那个小孩的手,呵呵傻笑起来。司马炎远远看见傻儿子的举动,便走到了司马衷的面前对他说:“这是你的儿子啊。”这段故事记载于《晋书》中,也引来了后世无数的质疑。
本文标题: 白痴皇帝读后感50字(白痴皇帝的收获感想)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389129.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