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与意境读后感(美学读后感600字)

发布时间: 2024-08-04 13:34:48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读后感 点击: 91

美学四讲读后感,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我为大...

美学与意境读后感(美学读后感600字)

美学四讲读后感

  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美学四讲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美学四讲》是李泽厚全面系统地论述自己美学 思想的专着。作者从“自然的人化”的观念出发,立足于“人类学本体论,建立宏观理论体系,结构严密,气魄恢宏,不单回应了现时流行的中外各美学流派,而且从哲学高度,以主体的实践和积淀,统一社会与自然,探讨美与人的本体存在、美感与心理情感的“数学方程式”等问题提出美学与人类命运相关联的前景。

   中国传统把一切能作为欣赏对象的事物都叫美,而李泽厚认为这是把美的概念泛化了。美既然是具有肯定性价值的审美对象,那么美总会有一定的感性形式,于是他认为美必须具有感性形式,从而诉诸人的感性。这就谈到了审美对象问题。朱光潜说:“美是客观方面某些事物、性质和形态适合主观方面意识形态,可以交融在一起而成为一个完整形象的那种性质。”李泽厚把它解释为:人的主观情感、意识与对象结合起来,达到主客观在‘意识形态’即情感 思想上的同意,才能产生美。例如椅子只有被人坐,才成为椅子。然而,对象还必须有客观性质,也就审美性质问题。作者在此用格式塔心理学的“同构说”解释客观刚面的条件、因素等是如何成为审美性质的。“一定的形式结构,因为同构感应,引发人们特定的知觉情感,从而具有审美素质。”但它与动物的同构反映不同,因为人打通够反映是在长期生活实践,在“自然的人化”过程中形成的。这里又涉及了美的本质问题。以上三方面是美的三层含义。但是作者认为只有从美的根源,而不是从审美对象或审美性质来规定或探索美的本质,才是“美是什么”作为哲学问题的真正提出。

  李泽厚认为美的根源就是“自然的人化”,即实践。所谓“自然的人化”是物质化,是物质生产劳动实践。美的本质(即自由的形式)是“人类和个体通过长期实践所自己建立起来的客观力量和活动。”③它属于一种现代意义的新的'客观论,亦即主体性实践哲学的美的客观论。也可以说成“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但不是个人的本质力量,而是人类总体的社会历史实践创造了美。同时,李泽厚认为:“美是真与善的统一,也就是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④合规律性是社会美的方面,而从客观对象说,合目的性则是自然美的方面。他从社会美到自然美进一步说明了人类总体的社会历史实践创造了美。

  社会美是美的本质的直接展示。它经历了从动态过程到静态成果,也就是“由于主体实践力量强大并征服自然对象之后的成果。”如大桥、高楼等有气势,就是具有善的形式力量,它们也是为人服务的,这又成了真的内容,两者是统一的。社会美具有历史尺度,历史的沉埋使社会美更深沉的力量。此外,它还与技术工艺、生活韵律有关。在当今的工艺社会里更需要“天人合一”,它既是自然的人化也是人的自然化。李泽厚从中又延伸出形式美及其一般规律或特征,如对称、节奏等是人来实践力量所历史地造成的抽离。他用沃林格对“抽象”的研究即使形式美的根源,即“‘抽象’表现的是对生命和现实世界的隔离、否定,是为了消灭具体时空以求超越有限,是对永恒的追求,是人与世界关系的紧张、收缩和内化。”⑤所以物质实践的抽离根源自然在缘故的人类劳动操作的生产实践活动之中。

  然而“现代科技工艺和工具理性的泛滥化所带来的人性丧失……人做了由自己所发现、掌握、扩大的形式力量和理性结构的奴隶”,这种异化真是自然美要解决的课题。自然美的本质也来自客观的社会生活、实践而不是主观情感意识。李泽厚又用了“自然的人化”解释自然对象为何引起审美愉快。在这里,是一种广阔历史视野上的“自然的人化”,具有历史性。自然美也是人类历史的产物。同时也是一种人的自然化,个体的感性与大自然是相互交往的。在这个交融过程中,更多的是规律性服从与目的性。

  李泽厚在《美学四讲》中所讲的美学是哲学美学,是美的哲学。美属于哲学范畴,研究的是美的本质问题,而美感则属于心理学范畴,研究的是审美心理的问题。但是它们都可以从哲学的高度,从人类学本体论出发,用“自然的人化”观念来探讨,于是,归根到底关于美与美感到底是什么的问题又可以用“自然的人化”来解释。因此,“自然的人化”既是研究美与美感的出发点,又是美与美感的归宿。

美学是什么读后感

闲闲的碎语,但字字珠玑,品味雕琢的文字,畅游美学的境界,仿佛美玉一般,绚烂之极归于平淡。体会一份清闲的淡泊,感悟一遭情景交融,宁静的心中,独恋一份美的意韵。
宗白华先生美的态度即是超俗的,又是入世的。他在书中为我们展示了一个美的人生和宇宙,这里充满了亲切感与家园感。宇宙之大,无非虚实相生,美无处不在。
宗先生从一丘一壑一花一鸟中发现了“宇宙是无尽的生命,丰富的动力学”,也发现了它是“平整的秩序,圆满的和谐”。
英国诗人勃莱克的“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国”就是这种描述的最景致的诗句。没有一种以天地为庐而又悠悠自足的博大情怀,没有一种能澄情以观道的空明澄澈。新鲜活泼的心境,是不可能发现这种生动与清和的美的统一。
而宗白华先生似乎轻而易举的领悟到了美的神韵,如在拈花微笑间顿悟了一切声光,色彩和形象中微妙精深的律动和气韵。这种境界是“一内在自足的境界,无待于外而自成意义丰富的小宇宙,启示着宇宙人生的更深的一层真实。”
它不是从无边的空间指向无限,而是从无边回到万物,返回自身,回归“小宇宙”。它属于有限之中,又让人从有限中发现永恒。可以说,宗先生中的美学思想已然把中国传统的哲学、美学——儒佛道三合而一了。
在阅读中思考,我感到书中的每一篇文章皆是一颗珍奇的宝石,它们折射着理性与感性的光芒。或论诗画与书法,或论音乐与舞蹈,或论建筑与雕塑,自然与艺术的乃至整个人生宇宙之美的事物。凡宗先生所论及的,他总在直观的把握后,欣赏它,赞美它,评判它。他以散文的抒情方式,以诗人灵感闪现时的思维方式,表达自己精辟的美学见解。
如他在评罗丹的雕刻时这样写到:“我这次看到了罗丹的雕刻,就是看到了一种光明……你看那自然何等调和,何等完满,何等神秘不可思议!这大自然的全体不就是一个理性的数学,情绪的音乐,意志的波澜么?一言以蔽之,我感到这宇宙的图画是个大优美精神的表现。”读了这样的文字,谁会以为他是在评价艺术作品?而又有谁能说这不是在评艺术作品呢?
清代王船山在论诗时说:“以追光蹑影之笔,写通天尽人之怀,是诗家正法眼藏。”好一个“以追光蹑影之笔,写通天尽人之怀”!这正是可用来总结《美学散步》中所体现的宗先生的美学追求。其篇幅短小,其笔墨简淡,而微言大义昭著。“他是真理的探寻者,他是美学的醉梦者,他是精神和肉体的劳动者。”宗先生对罗丹的评语又可恰如其分的用来评价他自己。
艺术的欣赏就是对美的发现和感情,那么美在哪里呢?美就在你的心中。画家诗人创造的美,就是他们心灵创造的意象,独辟的灵魂,那么什么是意境呢?因人于世界接触关系层次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表现。
或是为满足生理的物质的需要而有功利的境界;或是因人群公共互爱的关系而有伦理的境界;或是因人群组合互制的关系而有政治的境界;或是因研究物理追求智慧而有的学术境界;或是因欲近本人归真,冥合天人而有的宗教境界。
功利境界主于利,伦理境界主于爱,政治境界主于权,学术境界主于真,宗教境界主于神。化实景而为虚境,创形象而为象征,使人类最高的心灵具体化,肉身化。
对艺术的投入,就有美感的诞生;对艺术的展示就有美丽的缩放!或许一切美的光都来自心灵的源泉。
一个意韵,我想就应该是一个情与景的结晶,深入了才可得镜中花,水中月。散步于美学中,亘古不变的——芳香泗溢!

美学是什么读后感?

美学是什么 读书笔记
首先看第一章,解释了美学的基本概念和历史,重点解释了康德的哲学体系,提出了美学在当代的任务和意义在于“技术的高度发达导致了工具理性在日常生活中的霸权,美学则担当了反思现代性和恢复感性的作用”。——往小说,当代艺术的任务便在于此,使人回复为具有人性的人。

第二章重点在于中国美学的历史与特点,也指出了中国美学和西方美学的不同之处。值得注意的是,学习中国美学,不能不了解中国的哲学、社会学和民俗学(尤其是魏晋哲学),有这些的根基,很容易解释中国美学。但是这些观念中国艺术比西方当代艺术早意识到。所以,中国艺术不是落后,而是过早先进,结果没什么地方可以发挥,中国艺术家追崇西方艺术,却不知道自己追求的实质上源头要追溯到自身。另外我也注意到美学的阶级分野最后超越了地域分野——官方艺术、士人艺术和民间艺术的分野最后取代了南北艺术的分野。不是说南北艺术的分野最后被取代了,而是其分野模糊化了。

第三章则解释西方美学讨论的的两大问题——美的模仿原则和形式原则。西方文化的两大源头——希腊文化和希伯来文化,相辅而成,构成了西方文化的精神格局。以及广为人所知的优美与崇高的说法——涉及到日神——酒神精神。这一点,西方美学具有比中国美学更为完整、严密的格局。

第四章笔锋一转,写到了美学最重大的突破——杜尚的质疑,真正将艺术引入到美学之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由此催生了迥异于古典艺术的现代艺术。美学思想也有了长足的发展:“由此可以看到,美学上出现的种种不同的关于艺术的理论,实际上各有偏重和强调。模仿论关心作品反映世界的关系,修辞论关心作品如何打动读者,表现论集中在作品如何传达艺术家的情感和思想,而客观论则只关注艺术品本身的形式等等。不同理论所构成的起承转合过程,就是美学思想的历史。”并简单解释了艺术的概念。
第五章从心理学的角度解释了模仿和再现的关系,指出了现代、当代艺术与古典艺术的最大区别之处。

第六章从心理学的角度详细解释了艺术的情感与表现。没有良好的心理学基础,难以理解。周先生这章写得深入浅出,赞。

第七章很好理解,解释形式的涵义和功用。

如果说前面几章都是着眼在艺术品本身的话,那么第八章着眼在作为创造主体的艺术家,分析了艺术家的艺术创造的问题,深入研究的话是一定要有心理学的基础,触类旁通才能有所成果。

第九章写得很好,从欣赏者的角度出发,作了极其详细的阐述。目前关于欣赏著的美学的研究的确还只是一片空白。

第十章解释了艺术/美学的最主要的作用——诗意化生存。同时也对美学教育提出了不少值得借鉴的观点和思路,弦外之意,在于不要只看那么多人学艺术就觉得整个国家的面貌可追古希腊、盛唐之风韵,而是籍著美学教育(不等于艺术设计教育),培养一种悲天悯人的气度,深厚的美学修养的个体,以美学的精神看待日常生活,改变其平庸而乏味的状态,从而构建诗意的生存。——目前的艺术设计院校学习,应该不仅仅是学习设计技能,而是培养一种大家风范。

总而言之,这本书是了解美学的最好的入门书籍,读透这本书,你就算登堂入室了,接着你可以深入学习美学的历史,有必要的话甚至可以学习哲学和心理学。这样,汤老师所说的真正的艺术家而非制图员的人就是你了。
读书笔记:《美学是什么》
首先看第一章,解释了美学的基本概念和历史,重点解释了康德的哲学体系,提出了美学在当代的任务和意义在于“技术的高度发达导致了工具理性在日常生活中的霸权,美学则担当了反思现代性和恢复感性的作用”。——往小说,当代艺术的任务便在于此,使人回复为具有人性的人。

第二章重点在于中国美学的历史与特点,也指出了中国美学和西方美学的不同之处。值得注意的是,学习中国美学,不能不了解中国的哲学、社会学和民俗学(尤其是魏晋哲学),有这些的根基,很容易解释中国美学。但是这些观念中国艺术比西方当代艺术早意识到。所以,中国艺术不是落后,而是过早先进,结果没什么地方可以发挥,中国艺术家追崇西方艺术,却不知道自己追求的实质上源头要追溯到自身。另外我也注意到美学的阶级分野最后超越了地域分野——官方艺术、士人艺术和民间艺术的分野最后取代了南北艺术的分野。不是说南北艺术的分野最后被取代了,而是其分野模糊化了。

第三章则解释西方美学讨论的的两大问题——美的模仿原则和形式原则。西方文化的两大源头——希腊文化和希伯来文化,相辅而成,构成了西方文化的精神格局。以及广为人所知的优美与崇高的说法——涉及到日神——酒神精神。这一点,西方美学具有比中国美学更为完整、严密的格局。

第四章笔锋一转,写到了美学最重大的突破——杜尚的质疑,真正将艺术引入到美学之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由此催生了迥异于古典艺术的现代艺术。美学思想也有了长足的发展:“由此可以看到,美学上出现的种种不同的关于艺术的理论,实际上各有偏重和强调。模仿论关心作品反映世界的关系,修辞论关心作品如何打动读者,表现论集中在作品如何传达艺术家的情感和思想,而客观论则只关注艺术品本身的形式等等。不同理论所构成的起承转合过程,就是美学思想的历史。”并简单解释了艺术的概念。

第五章从心理学的角度解释了模仿和再现的关系,指出了现代、当代艺术与古典艺术的最大区别之处。

第六章从心理学的角度详细解释了艺术的情感与表现。没有良好的心理学基础,难以理解。周先生这章写得深入浅出,赞。

第七章很好理解,解释形式的涵义和功用。

如果说前面几章都是着眼在艺术品本身的话,那么第八章着眼在作为创造主体的艺术家,分析了艺术家的艺术创造的问题,深入研究的话是一定要有心理学的基础,触类旁通才能有所成果。

第九章写得很好,从欣赏者的角度出发,作了极其详细的阐述。目前关于欣赏著的美学的研究的确还只是一片空白。

第十章解释了艺术/美学的最主要的作用——诗意化生存。同时也对美学教育提出了不少值得借鉴的观点和思路,弦外之意,在于不要只看那么多人学艺术就觉得整个国家的面貌可追古希腊、盛唐之风韵,而是籍著美学教育(不等于艺术设计教育),培养一种悲天悯人的气度,深厚的美学修养的个体,以美学的精神看待日常生活,改变其平庸而乏味的状态,从而构建诗意的生存。——目前的艺术设计院校学习,应该不仅仅是学习设计技能,而是培养一种大家风范。

总而言之,这本书是了解美学的最好的入门书籍,读透这本书,你就算登堂入室了,接着你可以深入学习美学的历史,有必要的话甚至可以学习哲学和心理学。这样,汤老师所说的真正的艺术家而非制图员的人就是你了。
美学史读后感
[美学史读后感]在没有看这本书之前,我原以为美学只是简单的、单一的,美学史读后感。但是在我看过目录之后,我知道了美学是复杂的,它不仅严格按照朝代顺序,把人物、论著一一罗列,而且着重突出古典美学的发展轨迹,不同时代的审美趣味以及理论特色。这是一门复杂且严谨的学科,它要求人们必须严肃且不失美感地来读它、懂它。就像第一节的题目一样,它带着一种原始的美感。  作者在第一节刚开始就指出,礼,在远古,是原始仪式。刚读到这句话的时候,我顿了一下,有些不解,因为在我的印象中,礼对于我而言,仅仅是一种礼貌的表现方式,而在这里却说远在远古时期,礼就作为一种仪式而存在。仪式这个词,使我对礼这个字开始有了好奇。  王国维在《释礼》中这样写,古文字中的礼字,下面是个豆,也就是盛饮食的器皿。因而作者认为,用饮食器皿作为礼的象形,包含了其下四种意义:首先,中国之礼,一开始就与饮食有关。这一点让我尤其想不通,礼是如何与饮食联系在一起的?难道古人认为最初的礼在饮食方面最先体现出来。还是在饮食上的礼表现得更为直接,更为重要?其次,饮食在中国文化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这样一来,似乎对刚才的论点作了一些解释。《礼记?礼运》说:夫礼之初,始诸饮食,这里就不难看出它首先肯定了中国之礼起源于饮食,而饮食中所涉及到的食物和类型,如农作物、动物、饮料等,都是需要器皿来盛的。第三,讲了礼进行中的两大因素:饮食与舞乐。看来古人的礼,还是丰富多彩的,舞乐与饮食一样,占据了他们生活中相当重要的位置。第四,讲了礼的功能:致其敬于鬼神。饮食是礼的起源,把最日常的东西作为神圣的东西,现实了中国文化从一开始就具有实用性。饮食成了与神交往的最重要因素,成了神圣的礼的重要内容。  中国的艺术源远流长,灿烂辉煌,而从礼的开始上看,中国艺术一开始的辉煌似乎就要与盛饮食的器皿有关,而彩陶作为一种日常的生活用品,同时也是最神圣的礼器而成为远古礼的象征。之所以称彩陶是神圣的,一方面它的图案是多姿多彩的,是一种审美的欣赏,而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它本身所可有的一些深邃的思想观念,仅从这两方面,又有谁能与彩陶相提并论呢?从小我们就听过这样一句话:民以食为天,人们的生存本性就是与吃有关。而在《老子》中更是用烹调来比喻治国---治大国若烹小鲜,也说明了国家的安定与帝王的饮食有关。而从饮食与神的关系上我们发现饮食在中国文化中占有世界其他人设文化都无法相比的重要地位,而这样的一种力量也不断的向着各个领域扩张著。  之后作者又谈到:礼字的另一部分结构---玉。正像饮食在礼中的重要地位一样,玉在礼中也同样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王国维《释礼》说:象二玉在器之形。古者行礼以玉。而玉在中国地位更是可以与彩陶相媲美,而玉比起饮食的器皿来说,我觉得玉有一个更加突出的优点,就是可以随身携带,它即在礼器之中,又在仪式之人的身上。而另一方面,众所周知,玉是一种有灵气的东西,与性灵有关,因而它又代表了更多涵义。也许这就是古人选字的妙处所在,两种奇妙的事物相叠,形成一种更奇妙的感觉。  从古至今,玉一直是中国文化中一道亮丽的风景,儒家以玉比德,诗人以玉喻心,俗人知玉为宝。而我们平时所说的冰清玉洁,一片冰心在玉壶也是它具有影响力的最直接体现。而更为重要的是,玉意味着中国人的道德理想和人格理想的纯洁性追求,中国的艺术,不论是文学,绘画,还是书法园林 都有一种:玉的韵味在其中,读后感《美学史读后感》。礼是一种礼仪,这种仪式构成了文化的核心,而且是一种最重要的实践活动。礼作为一个完整的整体,它包括四大因素:礼器、行礼之人、行礼地点及行礼过程。作为炎黄子孙,我们只有理解了礼......>>
康德美学读后感
康德提出物自体与现象之间的关系。我们看到的只是现象,我们所有的认知都是以现象为基础,至于物自体那不是我们人类认知的范畴。不知道叔本华、尼采、萨特等人是否在这个意义上认为世界从本质上就是虚无,人关于这个实际上一无所知,我们只是用我们的意识来虚构一个世界,犹如盲人摸象一般。麦克白讲,世界充满了喧哗与骚动,却没有意义。

康德几乎是现代虚无主义的先知。虽然他本想给我们划定一块领域来确保我们认识的可行性,以此来对抗休谟的怀疑主义。怀疑主义把我们从经验中得来的知识打碎,哲学面临着一个这个的挑战者,几乎 全面崩溃。康德提出了先验哲学,用人的先验知性、先验理性、先验判断力来为人类的知识做辩护。先验是指超越于我们的感性,并且在我们的经验之前就已经具备的。康德认为人类的知识之所以可能就在于,人由一些先验的能力作为原则。

先验判断力是比较特殊的一种判断力,和美关系比较密切的是反思判断力。反思判断力是把一种具体事物归摄到普遍的能力。世界纷繁杂多,人类了解世界的欲望需要这种能力 ,并且人也在经常使用这种能力,所以康德假定这种能力是存在的,虽然我们看不到它。康德把这种能力作为一种先天的原则来规定。我们发现康德的很多前提都是假设型的,或者反证法。邓小芒认为康德是个伟大的人类中心主义者,这点是很正确的,它所有的哲学实际上是围绕着人类的需要而展开。审美判断力作为反思判断力的一种,康德认为这种能力也是先天的,是先天地而立法的的。一般的判断力都要把具体事物连接到一个概念上,但是康德认为这个美这个概念没有具体的内容,只有抽象的形式。只要事物符合这种形式,就可以给人带来情感的愉快。美学教材上经常提的美是无目的的合目的性,我觉得就是在讲事物不是因为它有用,而被认为是美,也就是无目的。目的总是伴随着某种符合人的功用色彩。中国人说羊大为美,是从祭祀或者饮食的角度来讲的,所以中国的美学和西方的美学,从表面上看是同一个能指,但实际上所指不同。合目的性,这个目的是先天的,也就是审美判断力中对于形式的关注,这是先天的,是人们的经验层面无法认识的。贝尔后来提了一个观点叫,美是有意味的形式,我觉得他的观点很好,继承了康德关于形式方面的强调。不过康德始终是从审美的角度来谈美的,他没有直接谈美是
本文标题: 美学与意境读后感(美学读后感600字)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387802.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风景的读后感800字(观景有感作文800)动物凶猛读后感900(《动物凶猛》读后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