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语文《第三个小板凳》原文及教案【,#二年级#,导语】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
小学二年级语文《第三个小板凳》原文及教案
【篇一】小学二年级语文《第三个小板凳》原文
爱因斯坦上小学的时候,不爱说话,同学认为他笨,老师也不喜欢他。
有一天早晨,大家都把自己的手工课作业交给了老师。老师从一大堆泥鸭子、布娃娃、木制品中,拿出一个很不像样的小板凳,生气地问:“你们谁见过这么糟糕的小板凳?”孩子们都笑起来了,爱因斯坦却低下了头。老师看了他一眼,说:“世界上还有比这更糟糕的小板凳吗?”爱因斯坦站了起来,小声说:“有的。”
【篇二】小学二年级语文《第三个小板凳》教案
教材概述:
《三个小板凳》是长春版小学语文教材二年级上册中的一篇课文,记叙了爱因斯坦小时候做小板凳的事,在叙述时,课文主要以人物对话为主,在人物对话中体现爱因斯坦强烈的自信心和做事坚忍不拔的精神。
学习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本文的14个生字,认识部首“”和多音字“教”
(2)继续学习运用多种方法识字,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2、过程与方法:
尝试以课文文本为中心的初步的自主、合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读课文,初步感受爱因斯坦从小做事认真,肯花力气,不怕失败的精神。
教学媒体:
投影机、投影片、计算机
课前准备:
配合课文的录像片、电脑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体会老师为什么改变了对爱因斯坦的看法。
教学难点:
感受到爱因斯坦做事肯花时间肯花力气的精神。
教学时间:
一课时
学习者特征分析:
本班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的灵活性都不是很强,而这篇文章中的主人公又是据学生生活年代久远的,可能学生理解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在教学中我巧妙的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人物对话,让学生在读中体验,读中感悟。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围绕中心议题“为什么老师改变了对爱因斯坦的看法?”进行讨论、交流、汇报。学生通过与文本交融、碰撞,实现了在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自我建构。
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
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演示。
教学程序:
(一)揭题:
1、简介爱因斯坦的生平。
2、读题,学习“凳”:你想问什么?(谁的小板凳?为什么有三个?)
(二)学习生字新词:
1、自读课文,划出生字新词,自己分析理解。教师巡视。
2、自主学习生字。
3、小组合作学习:组长抽查每个同学认读生字、正音情况。
4、全班交流自学生字情况: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的:形声字识字法,部件组合法,加、减偏旁法,字谜法等。
5、用生字组词。
6、检查巩固:开火车式读字词。
(三)再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自己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是课文的第几段告诉我们的?
2、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指生读文,指导评价。
(四)自读课文,独立思考问题:
(1)读了这篇课文你觉得爱因斯坦小时候是什么样的孩子?
(2)教室里为何会静悄悄的'?
(3)老师开始认为爱因斯坦是个怎样的孩子?后来呢?
(4)你最想和爱因斯坦说些什么?结合具体的句子或段落讲一讲。
(五)小组合作学习。
共同交流探讨:理解“糟糕”理解“强”,“它”指什么?“这两只”指什么?
1、训练用因为……所以……说话。
2、指导朗读爱因斯坦的话,体会爱因斯坦当时的心情。
(体会爱因斯坦认真、努力、不怕失败、不怕嘲笑的品质。)
(六)小结
为什么我们不去研究爱因斯坦的伟大成就,而要学他小时候做的三只板凳呢?
编一编,演一演,训练表达和想象的能力;
(七)作业指导,完成作业。
收集科学家小时候努力做好每一件事的故事。或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给爱因斯坦写封信。
教学评价设计:
教学中除了要评价学生的表现,还要和学生一起评价爱因斯坦的表现,这样更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从而解决本课教学的难点
总结和反思:
【篇三】小学二年级语文《第三个小板凳》教案
教学要求:
1、认读词语,读懂课文。
2、教育学生“只有自己勤奋学习,不懈地努力才能出绩。”
3、进行朗读训练,学会用不同的语气读句子。
4、用“……是因为……”这个句式练习说话。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具:生字卡片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读通课文,熟读词语。
2、学习一二两段。
教学过程:
1、定向。(自读课文,提出要求)
(1)读准词语,读通课文。
(2)谁干什么?
(3)给文章分段。
2、自学课文,要求划出生字、新词。
3、字、词、句的训练。
(1)出示生字卡片:
坦tan凳deng虽sui糟zao伟wei
拼读生字。
(2)读词语,强调“糟糕、小板凳、虽然”的渎音
(3)读通较长的句子:(他想看看是什么东西吸着小针,打开一看,什么也没看见)
(他从小喜欢钻研问题,做那些需动脑筋、花气力才能做好的事情)
(4)给自然段标号。
4、读讲1—2段。
(1)读第一段,用“因为……所以”进行说话训练,因为爱因斯坦从小……,所以长大后他成了一位伟大的科学家。
(2)读第二段,填空练习。(爱因斯坦很喜欢钻研问题。)
(3)思维训练。研究“开始”这个词,师:从哪一件事开始,从几岁开始对科学发生了兴趣?
(4)读1、2两段。
5、作业。
熟读课文,认读词语,完成“读一读,练一练。”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研究3、4段,学习爱因斯坦不怕困难的品质。
2、朗读训练。
3、会用反问句说话,并能将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教学过程:
1、段的训练:哪两段是讲爱因斯坦做小板凳的?
2、读讲第三段。
(1)读第三段,进行填空练习。(3、4)第三只小板凳()
(2)练习对话,朗读训练。师:我们学学老师的样子来读第三段中的'两个句子。
(3)句子训练。
出示反问句:你们谁见过这么糟糕的小板凳?
师:你们见过吗?
生:我们没见过。
师:那还可以怎么说?
(我们谁也没见过这么糟糕的板凳。)
(4)小结。
同样一个意思我们可以用两种不同的语气说。
(5)读读演演。
爱因斯坦的话——小声说:“有的”。
3、读讲第四段。
(1)读爱因斯坦的话,完成填空练习。
第一次做的和第二次做的比第三次做的()
(2)用“有的……有的……还有的”说话,说清楚其它小朋友都做了什么?提高要求,前面可总的说一下,后面可以评价一下“小朋友们做了许多手工作品,有的小朋友做泥鸭子,有的……,他们都做得很好。”
(3)思维训练。
师:爱因斯坦做特别难做的小板凳,傻吗?划下答案,读第一段。
(4)用“因为……所以”训练说话,将爱因斯坦为什么做小板凳的理由说清楚。
(5)情感交流,用“……是因为……”练习说话,师:如果爱因斯坦在我们班里,你喜欢他吗?
(6)继续用“……是因为……”说话,根据课文内容练习。
师:他们班里的同学、老师喜欢他吗?
(7)词语训练。
研究“从此”一词。师:从哪件事之后,老师改变了对他的态度?
(8)再用“因为……所以”说话。
(9)读第四段。
4、小结。
师:“学爱因斯坦做小板凳”对吗?我们向他学什么?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5、作业:
有表情朗读课文,抄写词语。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词语,要求读准,会写、记住。
注意:“需、糟、糕、态”的书写。
二、听写
三、朗读课文。
1、给句子换一种说法:
世界上还有比这更糟糕的小板凳吗?()
2、根据课文内容用“……因为……”说话。
爱因斯坦做小板凳的故事对你有什么启发
爱因斯坦做小板凳的故事对你有什么启发了漂亮又严厉的女教师。爱因斯坦没有拿出自己的作品,急得满头大汗。女教师宽厚地望着这个数学、几何方面非常
出色的男孩,相信他能交上一件好作品。
第二天,爱因斯坦交给女教师的是一个制作得很粗糙的小板凳,一条凳腿还钉偏了。满怀期望的女教师十分不满
地对全班同学说:
“你们有谁见过这么糟糕的凳子
?
”
同学们窃笑着纷纷摇头。
老师又看了爱因斯坦一眼,
生气地说:
“我
想,世界上不会再有比这更坏的凳子了。
”教室里一阵哄笑。
爱因斯坦脸上红红的,他走到老师面前,肯定地对老师说:
“有,老师,还有比这更坏的凳子。
”教室里一下子静
下来,大家都迷惑不解地望着爱因斯坦。他走回自己的座位,从书桌下拿出两个更为粗糙的木板凳,说:
“这是我第一
次和第二次制作的,刚才交给老师的是第三个木板凳。虽然它并不使人满意,可是比起前两个总要强一些。
”
这回大家都不笑了,女教师向爱因斯坦亲切又深思地点着头,同学们也向他投去敬佩和赞许的目光。
在日常教学中,老师、同学们经常对爱因斯坦们制作的粗糙的小板凳投去不屑一顾的目光,此时你可知道,你这
一瞥、一笑、一嘘对爱因斯坦们会造成多大的损伤吗?有多少人会制作第三只小板凳呢?如果你注意到了爱因斯坦们
在制作小板凳过程中体现出来的韧性、勇气、耐心,你还会笑吗?
请不要再对爱因斯坦们的第三只小板凳不屑一顾,也许它们在同龄孩子的作品中是蹩脚的,但是它们是爱因斯坦
们付出巨大努力之后做出的第三只小板凳,请记住是第三只,让我们为他们不满自己已有成绩、不断追求完美的态度
鼓掌、喝彩吧!相信我,他们不会让你失望,总有一天他们会成为真正的爱因斯坦!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