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家训的读后感(只有37个字的“包公家训”中蕴含着什么道理)

发布时间: 2024-08-02 10:10:21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读后感 点击: 97

包拯家训文言文及翻译启示1.,文言文翻译:《包拯家训》,包孝肃公家训②云:"后世子孙仕宦③,有犯赃滥④者,不得放归本家⑤;亡殁⑥之后,不得葬...

包拯家训的读后感(只有37个字的“包公家训”中蕴含着什么道理)

包拯家训文言文及翻译启示

1. 文言文翻译:《包拯家训》

包孝肃公家训②云:"后世子孙仕宦③,有犯赃滥④者,不得放归本家⑤;亡殁⑥之后,不得葬于大茔⑦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共三十七字,其下押字⑧又云:"仰⑨珙⑩刊(11)石,竖于堂屋东壁,以诏(12)后世。"又十四字。珙者,孝肃之子也。

【字词注释】

①选自《能改斋漫录》。包拯,宋仁宗时任监察御史,执法不阿,谥号孝肃。②训:教。③仕宦(hu4n):做官。④赃滥:贪污财物。滥,贪。⑤本家:老家。⑥亡殁(m$):死亡。⑦大茔(y0ng):祖坟。⑧押字:在文书上签字。⑨仰:敬词,旧时公文用语。⑩珙(g%ng):包珙,包拯的儿子。(11)刊:刻。(12)诏(zh4o):告,晓喻。

【诗文翻译】

包拯在家训中有这样一段话:"后代子孙做官的人中,如有犯了贪污财物罪而撤职的人,都不允许放回老家;死了以后,也不允许葬在祖坟上。如不继承我的志向,就不是我的子孙后代。"原文共有三十七个字。在家训后面签字时又写道:"希望包珙把上面一段文字刻在石块上,把刻石竖立在堂屋东面的墙壁旁,用来晓喻后代子孙。"原文又有十四个字。包珙,就是包拯的儿子。

2. 【文言文翻译乞猫启示】

译文 有一个赵国人家里发生了鼠患,到中山讨猫.中山人给了他猫.这猫既善于捉老鼠,又善于捉鸡.过了一个多月,老鼠没了,鸡也没了.他的儿子很担心,对他父亲说:"为什么不把猫赶走呢?"他父亲说:"这不是你所懂的事了.我的祸害是老鼠,不在乎有没有鸡.有老鼠,就会偷吃我的粮食,毁坏我的衣服,穿破我的墙壁,啃坏我的用具,我就会饥寒交迫,不是比没有鸡害处更大吗?没有鸡,只不过不吃鸡罢了,距离饥寒交迫还很远,为什么要把那猫赶走呢?"启示处理事物要抓主要矛盾,用物要看它的主要特长,切不可求全责备,因噎废食.。

3. 【文言文司马光好学的启发】

司马光好学《三朝名臣言行录》【原文】司马温公幼时,患记问不若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帷绝编,迨能倍诵乃止.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温公尝言:“ 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译文】司马光幼年时,担心自己记诵诗书以备应答的能力不如别人.大家在一起学习讨论,别的兄弟已经会背诵了,去玩耍休息了;(司马光却)独自苦读,像董仲舒和孔子读书时那样专心和刻苦,一直到能够熟练地背诵为止,(由于)读书时下的力气多,收获就长远,他所精读和背诵过的书,就能终身不忘.司马光曾经说:“ 读书不能不背诵,在骑马走路的时候,在半夜睡不着觉的时候,吟咏读过的文章,想想它的意思,收获就多了!启示:我们也应该发奋读书啊.。

4. 孙叔敖杀两头蛇文言文以及其翻译

九年义务教学版:孙叔敖为婴儿时,出游,见两头蛇,杀而埋之.归而泣.其母问其故,叔敖对曰:“闻见两头之蛇者死,向者吾见之,恐去母而死也.”其母曰:“蛇今安在?”曰:“恐他人又见,杀而埋之矣.”其母曰:“吾闻有阴德者天报以福,汝不死也.”及长,为楚令尹,未治而国人信其仁也.文言文版:孙叔敖,楚之令尹也,治国有功,楚人誉之.其幼时,尝出游,见两头蛇,杀而埋之.归而泣.其母问其故,叔敖对曰:“吾闻之:见两头之蛇者死.向者吾见之,恐去母而死也.”母曰:“蛇今安在?”曰:“恐他人又见,杀而埋之矣.”母曰:“尔有阴德,神必佑之,毋忧.”编辑本段译文九年义务教学版孙叔敖小的时候,到外面游玩,看见一条长有两个头的蛇,就杀了蛇并把蛇埋了.他哭着回家.他的母亲问他哭的原因.叔敖回答说:“我听说见了两头蛇的人一定会死,刚才我见到了它,害怕离开母亲死去.”母亲说:“蛇现在在哪里?”回答说:“我害怕别人又见到这条蛇,已经把它杀了并埋了.”他的母亲说:“我听说积了阴德的人,上天会给他福气的,你不会死的.”等到孙叔敖大了以后,做到了楚国的国相,他还没开始治国,但是国人就已经相信他是一个仁义的人了.文言文版孙叔敖是楚国的国相,治理国家有所功劳,楚国的人都赞誉他.他小时候,曾经出门游玩,看见一条两头蛇,就杀了它.回家后哭了.他的母亲问他哭的原因.孙叔敖回答说:“我听说见了两头蛇的人会死,刚刚我看见了它,我恐怕要离开母亲而死了.”母亲问:“蛇现在在哪里?”孙叔敖又回答说:“我害怕别人又见到这条蛇,已经把它杀了并埋了.”母亲说:“你做好事积了阴德,神一定会保佑你的,不要担心.”编辑本段注释1、尝:曾经.孙叔敖2、为:是.3、婴儿:孩童,儿童.4、两头蛇:长有两个脑袋的蛇.5、泣:流泪.6、故:缘故,原因.7、对:回答.8、向:以前,先前.这里是“刚才”的意思.9、之:代词,两头蛇.10、恐:害怕.11、去:离开.12、安:疑问代词,哪里.13、安在:在哪儿?14、阴德:暗中做有益于别人的事.15、报:报答.16、令尹:楚国的国相称“令尹”.楚国掌握军政大权的最高官员.17、对:回答.18、故:缘故,原因.19、毋:(wú)不要.20、治:治理.21、闻:听说,听见.22、及:等到23、治:管理,这里指治理国家24、誉:赞美,称赞。

5. 包拯家训的译文

包拯在家训说道:“后代子孙做官的人中,如有犯了贪污财物罪而撤职的人,都不允许放回老家;死了以后,也不允许葬在祖坟上。不顺从我的志愿的,就不是我的子孙后代。”原文共有三十七个字。在家训后面签字时(包拯)又写道:“希望包珙(把上面一段文字)刻在石块上,把刻石竖立在堂屋东面的墙壁旁,用来告诫后代子孙。”原文又有十四个字。包珙,就是包拯的儿子。

包拯为人

历史上的包拯,不愧为值得肯定与歌颂的政治家、改革家与律专家。他为民请命的一生,将永远使人怀念。

包拯的品质

刚正不阿,为人正直

包拯家训的核心思想:做人不能贪图功名利禄,为人要正直。

包拯家训对后人的影响,几篇古代著名的家训内容

包拯是北宋时期的名臣,曾历任三司户部判官、御史中丞、三司使等官职,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清官。因为包拯的清廉正直、刚正不阿的品行,获得了当时百姓们的爱戴,以至于包拯在民间的威望非常高。关于包拯的事迹很多都被改编成了影视剧,里面除了突显包拯的正直,还将他塑造成了一名判案高手。其实包拯对于当时百姓们的影响,更多的还是他品行,例如包拯的家训就非常有名。这次我们也为大家准备了几篇古代著名的家训,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包拯家训 :

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押字)仰珙刊石,竖于堂屋东壁,以诏后世。

包拯在家训中说道,子孙后代做官者中,若有贪污的人,都不能回老家,也不允许死后葬在祖坟上。包拯的家训,不仅是他对后人的训诫,也是他一生的写照。

包拯清廉一生为官清廉,后代子孙清贫生活,包拯家训影响如此之深。

孔子“训子鲤”:

“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

一日,孔子站在庭院中,他的儿子孔鲤低着头,很快地走过去。孔子拦住他问:“学诗了吗?”孔鲤答:“没有”。孔子说:“没学诗你怎么说话?”孔鲤便回去学习诗文。第二日,孔鲤又碰上了站在庭院内的孔子。孔子问:“学礼了么?”孔鲤答:“没有。”孔子说:“不学礼你怎么做人。”于是孔鲤回去习礼了。这个故事叫做“过庭训”,后来古人将父亲训斥儿子称为“过庭训”。

司马谈“命子迁”:

且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此孝之大者。

司马谈认为自孔子过世后的四百多年间,诸侯兼并、史记断绝,当今海内统一,有许多明主贤君、忠臣义士等的事迹。然而作为一名太史令不能尽到写作的职责,内心十分不安,因此临终时边哭边嘱咐儿子司马迁,希望它能子承父业,不要忘记撰写史书。司马迁不负父命,最终写出了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

诸葛亮“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欲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慆慢则不能研精,险躁则不能理性。

这是诸葛亮在晚年时写给他八岁儿子的一封家书。在这封家书中,诸葛亮要求儿子要勤学励志,从淡泊和宁静的自身修养上下功夫。切忌心浮气躁,举止荒唐。文末又谆谆教诲道:“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诸葛亮为了蜀汉之国事日夜操劳,无暇顾及儿子的教育问题,于是写下这封书信告诫儿子。

韩愈家训名言:

1、有人问我尘世事,摆手摇头说不知。

2、须就近有道之士,早谢却无情之友。

3、退一步自然优雅,让三分何等清闲。

4、忍几句无忧自在,耐一时快乐神仙。

5、贫莫愁兮富莫夸,哪见贫长富久家。

6、宁可采深山之茶,摸去饮花街之酒。

7、大丈夫成家容易,七君子立志不难。

8、吃菜根淡中有味,守王法梦中不惊。

从这几句家训格言中,不难看出韩愈正直坦诚的个性,以及对待人生是一种因缘自适、随遇而安、达观的生活态度。这也是他要告诫后代的。

陆游家训:

后生才锐者,最易坏事。若有之,父兄当以为忧,不可以为喜也。切须常加简束,令熟读经学,训以宽厚恭谨,勿令与浮薄者游处。自此十许年,志趣自成。不然,其可虑之事,盖非一端。吾此言,后生之药石也,各须谨之,毋贻后悔。

陆游非常注重对孩子的教育,为此他专门给子孙写了一段的家训。他告诉后代:孩子的品行应从娃娃抓起,有了好的道德操守,才是一个人格健全的人,才能真正服务社会;而教育孩子,要先成人,后成才。陆游认为孩子的成长与环境是分不开的,因此要广交益友。

纪晓岚“四戒”“四宜”:

四戒:

一戒晚起; 二戒懒惰;

三戒奢侈华丽; 四戒骄傲。

四宜:

一宜:勤奋读书; 二宜:尊敬老师;

三宜:普爱众生; 四宜:小心饮食。

纪晓岚还有一封《训大儿》的家信,受到后人的推崇。在信中教育儿子要谨慎交友,三思后行。懂得辨别君子与小人,要多交正直有用的人。

欧阳修《诲学说》: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然玉之为物,有不变之常德,虽不琢以为器,而犹不害为玉也。人之性,因物则迁,不学,则舍君子而为小人,可不念哉?

——选自欧阳修《诲学说》

欧阳修劝戒子孙要努力学习,提升自身修养。告诫后代:人都要经过雕琢磨砺才能有所作为,人的习性是最容易受外面物质环境影响的,若不能时刻磨炼自己,提升学识修养与品德内涵,就会舍君子而为小人了。

包拯家训对后人的影响

并且必须要提及的是旅行不仅可以增加我们的个人阅历,还可以让我们的眼界在不断开出的同时,让我们接受一些新鲜的事物,当我们在欣赏沿途风景的同时,还能更好的批明白其实在整个世界上,并不是只有我们中国用着非常丰富的旅游资源,在其它国家当中他们也有非常丰富的自然风景以及很多有趣的事情都能在我们去不断的发现。

可以说我们中国是拥有着上下五千年历史文明的古国,可以说在整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与我们的历史沉淀,的悠久相比拟的。今天我要说的这个,可以说是一个历史名人他就是北宋的名臣包拯。据说到现在为止,很多人在听到他的名字的时候不由得对他心生崇敬称赞有加。

可以说他一生为官清廉是一个真正的好官。可以说一直到今天,我们当下社会他也是成为了无数的官员的榜样。在民间,它也一度被人们称为是包青天。可以说包拯他不仅自己为官清廉,包括对于他们的子孙后代的教育也是,不遗余力的他一直告诫他的后人一定要清白做人虽然已经过去了几千年但是他的子孙繁衍到了第65代。

居然拥有这样非常拥有名气以及知名度的先祖,但是他的后代却是过着非常拮据的生活。甚至于,有个别的后代,为了看守他先祖包拯的祠堂。他们不惜每天,在一个工厂作为一个清洁工虽然拿着并不高的工资,但是能够解决日常的生活所需,就是因为拥有这样的生活环境他们也不忘记来到包拯的祠堂来这里清洁卫生。

并且在这件事情被社会上所说这之后有很多人想来接济他们,为他们捐款,但是也被他们婉言拒绝了,在他们心中认为,成为包拯的后人自己要有觉悟,虽然能力有限但是他们可以好好的守护好他们的祠堂不受他人的恩惠,并且他们将守护思堂作为了他们自己一生的责任。

谈包拯《戒廉家训》对你自身的廉洁教育意义

宋代有名的清官包拯亲自为其子孙后代制定了家训:“后世子孙仕官有犯贼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这一家训告诫子孙做官不能贪赃枉法,否则就驱逐出本家,死后也不能葬在家族祖坟之中。严格清正的家风使包拯的子孙都能居官清廉。而反观如今落马的“老虎”、“苍蝇”,不少存在“家族式”腐败的现象。比如,刘铁男、刘德成的“贪腐父子兵”,又如,山东省供销社原主任矫智仁的“贪内助”,在这些案子里,亲情成了贪腐的催化剂,亲人成了干部堕入贪腐深渊的助推器,而这背后呈现出的就是家风的腐化与堕落。可见,家风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一个人的一生。
而要营造出好的家风,笔者认为可以从三方面入手:
一是从家庭入手。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管好自己的家人,将廉洁教育作为家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家属的教育引导,使他们能够摆正自己的位置,以一颗“平常心”对待权力,谨慎交友,自觉抵制不良风气的侵蚀,自觉做到“严于律己、洁身自爱”,让崇廉尚洁、厉行节约的家风成为一种信仰、一种传承。
二是从社区入手。各街道社区党组织要切实担负好培育廉政文化的责任,并层层传导到居民区。以居民区党组织为单位,经常性组织开展廉政教育活动,通过举办廉政讲座、组织廉政故事比赛、发放廉政故事书、书写廉政对联等形式,将廉政、廉洁意识扎根到每一个小家庭之中。
三是从学校、单位入手。学校要适当引入一些“廉政教育”的题材,使学生从小树立不拿公家一纸一笔、不用公家一分一厘的意识,在思想上划清分界线;单位要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廉政教育,特别是警示教育、案例教育,让工作人员清楚明白贪腐对家庭、对亲人造成的伤害,从情感的角度促使工作人员加强对自身和对家庭的约束,让底线思维真正从单位传递到家庭。

千年包公观后感1500字4篇

千年包公观后感

  包公以清廉刚正形象传世。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见到秉公办事、坚持正义的官员,便常用“包公再现”、“铁面包公”等话语表示肯定,在自己碰到纠纷或官司之类的麻烦事时,也总是希望能遇到像“包公”一样的好官、清官。这就是在许多普通百姓心目中存在的“清官情结”。
  包公之所以能给世人留下清官形象,除了他清正廉洁的作风外,更主要的正是由于他始终坚持大宋吏律,不唯上,不唯权,敢于不畏权贵,伸张正义。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他能坚持做到依法行政。

  因此,面对“清官情结”,我们既要看到民众对官员清廉正义、刚正不阿的外在要求,同时更应该看到这情结背后所隐含的要求领导干部依法行政、依法办案的法治意识。其实,正是由于这种意识,才分外凸显出包公在当今社会依然值得缅怀的价值。

  在当前的法治社会里,我们评价一个领导干部是否尽职尽责,关键是看他能否坚持依法办事。尤其在今天我们的各项制度还有待进一步健全的情况下,如何依法办事、能否依法办事更是对干部提出了挑战。长久以来存在于人们心目中的“清官情结”,在当今时代其实更应该解读为要求领导干部秉公执法、依法行政的“法治情结”。

  面对包公像起誓,在形式上体现了后人对先贤的崇尚,表现了一种学习的姿态。对于走向和谐与法治的今日中国来说,笔者衷心希望这种学习姿态真的能在全社会化为具体行动,并且深入精髓,领会包公身上真正值得体会的法治意识。

  千年包公观后感

  第一集《清心直道》

  通过包拯青少年时期真实的故事、包拯出仕时明志诗,介绍包拯清正廉洁刚正不阿个性形成的原因;通过包拯家训以及包氏后人对他的怀念,突出包拯的清正廉洁的家风与精神至今仍有深刻影响;通过同时代的官员刘筠对他的影响,呈现北宋仁宗时代的社会政治环境。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家训岂止教诲子孙,而不惠及世人呢?感慨之余我开始思考一个问题:包氏子孙在对家训不折不扣地执行中形成了包家严谨的家风,这对培育和践行有哪些启示?我认为,至少有以下几点:

  一、核心价值观的培育非一日之功,不可急功近利

  优良的家风形成,往往是通过创立者的建立,和几代甚至数代人的不懈努力践行而形成的,通过父传子,子传孙,子子孙孙相互濡染的家庭教育氛围,在生活的点滴之中不断地践行,形成一种无言、无声的教诲,最为直观、最为直接、最为基本、最为经常的家庭教育,包家也是如此,在一代又一代的践行过程中,铸就了包家言传身教的典范,铸就一代又一代的英才。而核心价值观,更是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其形成也决不可奢望短期而成。5月4日,*在 北京大学 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就明确指出:“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核心价值观才能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青年有着大好机遇,关键是要迈稳步子、夯实根基、久久为功……核心价值观的养成绝非一日之功,要坚持由易到难、由近及远,努力把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变成日常的行为准则,进而形成自觉奉行的信念理念。”

  二、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引导要接地气,更需要模范示范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以24个字概括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当前需要大力宣传、引导核心价值观,更需要每个人努力去践行,只有让群众认识它、接受它、践行它,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才能体现它实际的价值。包家的“孝肃遗风”之所以被世代遵循,与其说是家训的严厉,倒不如说是包拯的言传身教,模范示范。老百姓晓得包拯,尊称包公,多不是读史,而是看戏,看传,看画,听故事,听说书。民间传说至少有两种趋向:一是将众多的清官形象,集中到包拯身上,使之成为清官的代表;二是把想象的清官样子,通过包拯表现出来,使之成为理想的化身。一位高官,历朝历代,能得到这般推崇,除了包拯,还能数出几位呢?表彰先贤,世上立有许许多多的碑,石碑、铜碑、金碑,还包括书之于典籍,即所谓树碑立传。但是,又有哪一种碑,能比老百姓的心碑更高大,更伟岸?

  由此我们可以说,要让也像清官包公一样家喻户晓、人尽皆知,就要大力宣传引导,并且其宣传必须接地气,必须选好故事,宣传典型,其形式必须生动活泼、是群众喜闻乐见的。必须从国民教育抓起,从幼儿园娃娃抓起,从每个家庭抓起。从而实现以良好的家风弘扬,让深入人心,并由此落实到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中,贯彻到各阶层群众中。更重要的是广大党员干部要首先做好模范带头作用,带动人们自觉增强的意识,牢固树立信念、崇尚高尚的道德准则和保持良好的精神风尚。

  三、践行核心价值观须常怀敬畏之心

  包公子孙对家训的严格践行足见其对祖训常怀敬畏之心。所谓敬畏之心指的就是对事物有着非常的尊敬而又不敢逾越,从而心怀畏惧的一种心理状态。一个人有了敬畏之心,就心有所主,行为就有了方向、准则和规范,在行为之中就能够自我约束,从而不做超出界限之事。人一旦没有了敬畏之心,则往往会肆无忌惮,无法无天,所以,人,总是要有一点敬畏之心的。讲“彻底的唯物主义者是无所畏惧”的,那是讲不信鬼不信神需要的思想状态。但不能放大为人什么都无所畏惧。共产党人不敬畏神灵,但要敬畏历史,敬畏人民。

  要通过完善各种规章制度,提高人们遵守核心价值观获得的正效益,同时也提高违反核心价值观行为的成本,彻底扭转当前社会上讲诚信的老实人吃亏,不诚信的行为反而常常获益的现象。大力宣扬并营造社会正气,引导人们以敬畏之心来践行,有了敬畏,才会有自律。马克思认为“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只有道德主体将道德规范内化为自己的道德,完成他律向自律的转化,才能成为有效的道德规范。有了自律的基础,相互的他律——道德规范、社会公德、法律法规,才有实施的可能。于是,当人们无条件、没商量地对常怀敬畏之心之时,核心价值观才能高悬于上,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千年包公观后感

  第二集《铁面无私》

  叙述包拯任监察御史及开封府尹等官职时,不畏权贵,弹骇贪官污吏及皇亲国戚的故事,其中以“七弹王逵”、“六弹张尧佐”与“断冷清案”最为精彩,突出包公铁面无私、不畏权贵、执法如山的可贵精神。

  说到‘包青天’,那可是家喻户晓的,这就是铁面无私的包拯。

  其实,有很多的关于包拯的故事,现在,我给你们讲一讲这个故事的大体内容:一天,包拯去陈州灾区放粮,灾民纷纷向他告包勉(包拯的侄子)的状。包拯大怒,找包勉试问,包勉请求看在母亲的面上放他一马,这一说,包拯更加大怒,就这样,包拯大义灭亲将包勉判了死罪。

  怎么样?包拯的确是铁面无私吧!我觉得,包拯这样如此出以公心,真是难得呀!现在,有很多像包勉那样的贪官,而像包拯这样出于公心的,真是少之又少呀!

  包大人:

  您这样出以公心,真是令我敬佩呀!虽然您夹在亲情之间,可是您的第一感觉只有一个,那就是,有罪就判,不能徇私包庇。让我记忆最深的是这里:嘉佑元年十二月,朝廷任包拯权知开封府,他于次年三月正式上任,至三年六月里任,最后只有一年有余。但在这短短的时间内,把号称难治的开封府,治理的井井有条。您可真是厉害呀!不愧被称为“包青天”,是人民心中的顶梁柱。

  千年包公观后感

  第三集《以民为本》

  通过“断牛舌案”、“匿金案”、“陈州折变”、“不持一砚归”等历史故事,说明包拯以民为本,把百姓利益放在心上的为官为政思想。对贪官污吏铁面无私,对百姓却心怀柔情厚意,他把百姓放在心上,所以一千年来,百姓把他也放在心坎里。

  老百姓口中的“包青天”,不是偶然形成的,它有其历史的依据,纵观包拯的一生,他所形成的“包拯精神”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民为本,体恤民情。

民本思想是我国古代先贤提出的治国理念,历史源远流长,自从西周初期周公提出“以德配天”,“敬天保民”以来,“民之所欲,天必从之”的观念将国家的命运与民心向背联系起来。儒家先哲提炼和升华了这种民本思想,提出了“仁政”、“王道”学说。包拯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和熏陶,他认为“民者,国之本也,财用所出,安危所系,当务安之为急”。如果“大本不固,则国家从何而安哉”!因此,他主张“薄赋敛、宽力役、救灾患”,大缓吾民以安天下”。从这一理念出发,包拯经常深入民间,体察百姓疾苦,为民请命,并极力主张节省国家费用,要求减冗吏,减冗兵,减修建,省奢侈。包拯还将这一理念体现在立法上,并落实在其司法、执法的实践中。他认为立法应当贯彻“公私利济”,“于国有利、于民无害”的原则,并以此来修改旧法,制定新法。他上奏朝廷,要求减轻灾害地区与贫困地区的田赋,对重灾区要罢除一切无名科率,减免百姓对官府的积欠,并开仓济贫等。

  (二)清正廉洁,不徇私情。包拯在初入仕途时,就写下一首“明志诗”,诗曰:

  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

  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

  仓充鼠雀喜,草尽兔狐愁。

  史册有遗训,毋贻来者羞。

  这也是包拯流转下来的唯一一首诗,可谓吉光片羽,却成为包拯一生为官做人的光辉写照。这首诗是写在包拯任端州(今广东肇庆)知州郡守府第的墙壁上的,据《宋史》记载,端州因出产“端砚”而闻名天下,常要向宫中进贡。包拯就任以前的郡守,都借此机会额外索取,以赠权贵,数量有时超过进贡的数十倍。包拯到任后,便命工匠严格按进贡数制作,自己不持一砚归。包拯死后,宋仁宗亲自到包拯家中参加祭奠,看到包拯“居家俭约,衣服器用饭食,虽贵,如初宦时”,更是感慨不已。当时朝廷对他的评价是“识清气劲,直而不挠,凛乎有岁寒之操”。吴奎在包拯《墓志铭》中称其“峻节高志,凌乎青云。人或曲随,我直其为。人或善容,我抗其辞。白始及终,言行必一。”北宋名臣欧阳修尽管与他政见有所不合,但对他的品格操行依然敬服赞佩,称其“清节美行,著自贫贱;谠言正论,闻于朝廷”。

  包拯不光对自己严格要求,对家人、亲属要求也是非常严厉的,他在晚年时立家规:“后世子孙仕官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家风》中就说到:“龙图懿范九州颂,孝肃家风万世传。”而对于自己亲属作奸犯科的,包拯也绝不轻饶。包拯是庐州人,他在任庐州知府时,包氏家族的一些亲朋故旧以为可以仗势为所欲为,结果被包拯不留情面地申饬一番。包拯的堂舅犯了法,他亲自审讯,重重地处罚了堂舅。京剧有一出传统戏《铡包勉》,就是依据包拯处罚亲友的史实所编。

  (三)不畏权贵,严惩腐败。

包拯痛恨贪官,他曾给宋仁宗上过《乞不用赃吏》的奏折。包拯在奏折中说:“臣闻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对贪官、赃官,要“不以轻贷,并依条施行,纵遇大赦,更不录用”,以使“廉吏知所劝,贪夫知所惧矣!”[9]为了施行这一原则,包拯不惜犯颜直谏。当时,宋仁宗的宠妃张贵妃的伯父张尧佐屡受恩赏、加官晋爵,甚至于一日之间连授宣徽南院使、淮康军节度使、景灵宫使、群牧制置使四项官职,主管全国财政大权,他在任职期间,欺上瞒下,玩弄权术,鱼肉百姓。对此,包拯极力反对,曾三次上疏弹劫他,尽管宋仁宗执意庇护张尧佐,最后也不得不免去张所担任的官职,包拯也为此得罪宋仁宗被调离京城达四年之久。又如包拯任监察御使时,曾经连续参掉两个违法乱纪的高官。一个是江南西路转运使王逵,他巧立名目,刻剥百姓,逼得人们逃入山洞。为此,包拯一连七次上奏弹劾他,迫使皇帝罢了王逵的官。另一个是淮南转运按察使张可久,在任期间贩卖私盐一万多斤。

  (四)明察善断,制止冤案。

包拯在处理案件时非常重视逻辑推理等司法技术的应用,表现出了高超的洞察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据《宋史》记载,包拯颇善鞠狱,他的司法技能在最初踏上仕途任天长知县时就体现了出来。一天,有一农民的牛舌夜间被人割去,告到包拯那里包拯就对那农民说,你回去把牛宰了拿到市场上去卖,割牛舌的人就会出来了。农民半信半疑的回家按包拯的话去做了。第二天有人状告这农民私宰耕牛,包拯说:“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于是,盗惊服,只得承认是他割的牛舌。

  包拯认为,要实现清明的政治,要真正做到以法公断各种诉讼案件,各级长官的选择就非常垂要。精选慎择是包拯一贯的主张,他极力反对县令和地方官吏的轻授轻任。在摆拔任用官员中他特别反对两种人:一是苛虐之人,二是赃滥之人。针对当时酷吏严刑造成许多冤狱的情况,包拯主张加强司法监察。他曾给宋仁宗上《请令提刑亲按罪人》的奏折,批评国家虽设“按刑之司”(类今检察院),以纠郡县“刑罚冤滥”,然“大狱出入,未尝按问,细故增减,即务举劾”,是“小过必察,而大罪不诃”,提刑司见某郡县有未断之重罪,就“迁延引避”,“窃恐天下刑狱,似此冤枉者至多”。他分析当时之所以出现大量冤狱的原因是:一是郡县长吏不得其人,“不辨虚实”,因偏听偏信、主观武断所造成;二是缘于一些官吏妒才害贤、挟私报复或贪赃枉法所致。为防止和减少冤狱,他主张必须知人善任,“进用贤隽,斥去形迹之弊,以广公正之路,判忠佞,抑侥幸,察左右爱憎之说,延中外谠直之议,对关乎生死的大罪,他建议应委提刑司“亲往审问决断”,以此来保证狱案的明断。

  三、包拯清廉官德的现代启示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历史的车轮行进到今天,反腐倡廉依然是党和国家面临的迫切任务,包拯的清廉官德对当下的为政为官者,特别是对于我们身兼打击犯罪、保护人权、惩治腐败的检察官有着重要的借鉴和启示。

  (一)树立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培养清廉品质。我们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的执政党,党领导人民建设和发展,根本目的就是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胡锦涛同志指出:“全党同志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使我们的工作获得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使我们的事业经得起任何风浪、任何风险的考验。”司法是社会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司法腐败是最大的腐败,司法活动的特殊地位对司法人员的清正廉洁提出了更高的道德要求。包拯正是在贪污腐化成风的北宋社会中保持了清廉,才赢得了当时及后世民众的敬佩。作为检察官,必须按照“坚持执法为民,紧紧依靠人民,维护人民权益”的要求,切实践行执法为民的宗旨,不断加强党性修养,培养清正廉洁的品格。正人先正己,检察官只有自身正了,才可以理直气壮地直面社会上的一切肮脏和丑恶现象,同它们作坚决的斗争。

  (二)坚持实事求是、依法办案观念,提高专业素养。随着法律体系的形成,我国基本上解决了“有法可依”问题,“有法必依”、“执法必严”成为民主法治建设的重中之重,检察机关在确保法律公正实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完成宪法法律赋予的神圣使命,适应新时期新任务的需要,检察机关必须坚持依法办案,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维护法律尊严和法制权威。坚持依法办案,维护公平正义,既是人民司法应当恪守的基本原则,也是广大检察干警必须树立的司法理念和法治信仰。司法行为作为一种专业性较强的活动对司法人员的专业素质是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包拯伟大的司法形象正是建立在其高超的断案技能之上的。现阶段,坚持依法办案,维护公平正义,要求广大检察干警不仅能够熟练掌握法律知识,领悟法律精神,而且能够洞察世事人情,科学运用各种法律解释方法,找准法律与个案之间的最佳契合点,从而有效化解矛盾纠纷,实现“案结事了”、“胜败皆服”这一最佳司法效果。

  (三)加强制度建设、规范执法行为,做到严于律己。清官和贪官是古今中外政治舞台上的孪生兄弟,从这一角度辐射,这条启示是清官廉政思想的反面借鉴,因为今日中国已非昔日封建王朝,而是一个民主和法制渐进完善的社会,中国政府正向法治政府的目标迈进,法治政府必然是廉洁政府,但不是搞好清官政治,而是要求每位公务人员,尤其是领导者人人皆为清官。这就要求我们不只是一味的要求政府公务人员加强官德修养,更是要加强制度建设。*说:“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不仅如此,作为身负国家法律监督职责的检察官,不但自己要严于律己、规范执法,更要约束自己身边的亲戚朋友,不能“灯下黑”。这要求检察官不仅本人要带头遵守《检察官法》《廉政准则》等法律法规,还应要求“身边人”经得住诱惑、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以互相监督、互相促进。

  四、结语

  一段时间以来,我们的冤假错案集中出现,如河南赵作海杀人案、浙江张氏叔侄强奸案等,给我们的检察工作提出了巨大挑战,曹建明检察长强调要从社会关注的典型案件和近期发现的冤假错案中进一步认真剖析和反思,切实做到举一反三、引以为戒。因此,防范冤假错案的发生是我们守护司法公平正义底线的末端,我们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将冤假错案堵在司法的大门之外。这要求我们的法律监督工作者能像包公一样坚持以民为本、清正廉洁、不畏权贵、明察善断,才能切实制止冤假错案的出现。

  包拯的清廉官德无疑对当今有积极的启示作用,但凡事都有两面,应该历史地,辩证地分析和评价其对社会的积极贡献和时代局限,方能避免因时代变迁形成的偏见即过份爱扬或过多贬抑。斯人已去,但只要人们对惩恶扬善、正义公道的渴望还存在,“包青天”的价值和魅力就不会衰弱。合肥包公祠的楹联赞扬他“为官存正气,从政树廉风”,“正气耿光昭日月,廉洁清栋妇孺知”。包孝肃公墓园的楹联是“庐州有幸埋廉相,包水无言吊直臣”。这都表达了后人对包拯的崇敬与怀念。鲁迅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我想这也是对我国历史上包括包拯在内的诸多清官最高最公正的评价
本文标题: 包拯家训的读后感(只有37个字的“包公家训”中蕴含着什么道理)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387553.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六一读后感(一年级六一儿童节读后感)简笔画读后感手抄报图片大全(简单又漂亮的读后感手抄报 简单漂亮的手抄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