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600字读后感600字|读后感600字大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600字,老人与海读后感600字,老人与海鸥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600字
《山居笔记》读后感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阅读的对象不同,感受也会不同,因而,同样的文本、视频,总能得到不同的读后感。下面,为大家带来“《山居笔记》读后感”,更多内容尽在,欢迎大家的阅读。
《山居笔记》读后感1我在没有读《山居笔记》之前,只知道它是一本散文集,但是,写的什么内容,书名又为什么叫《山居笔记》,则一概不知。
待到现在手握这本21万字的《山居笔记》,只用目光扫视一眼目录中的一篇篇富有文采的题目,诸如《一个王朝的背影》《流放者的土地》《脆弱的都城》《千年庭院》《遥远的绝响》等,就觉得手捧着的是如珠玉一般弥足珍贵的好书了。
至于为何起名《山居笔记》,作者在“小引”中说,这本书是1992年深秋,居住在香港沙田的一个山坡上,用了两年的时间写就的,这,应该是本书得名的由来。
开篇《一个王朝的背影》,写的是走向没落的大清王朝。文章的开头就一下子激起了我阅读的兴趣:
我们这些人,对清代总有一种复杂的情感阻隔,记得很小的时候,历史老师讲到“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时,眼含泪花,这是清代的开始;而讲到“火烧圆明园”“戊戌变法”时又有泪花了,这是清代的尾声。年迈的老师一哭,孩子们也跟着哭,清代的历史,是小学中唯一用眼泪浸润的课程。
一个王朝的背影,就是在这种充满细腻感情的文字中开始出现的。作者在这一篇文章里,重点写了承德的避暑山庄。在山庄里出现的第一个皇帝是康熙。山庄正宫午门上悬挂着的“避暑山庄”四个字就是康熙写的。我没有去过承德避暑山庄,不能亲眼目睹康熙亲笔书写的这几个字,但书里配有一张这几个字的照片,正如余秋雨所言,“避暑山庄”四个字写的极好,撇捺间透露出一个胜利者的从容和安详,我不懂书法,但听余秋雨这么一说,细细品味,觉得还真是那么回事。
接着出现的是雍正、乾隆、道光、咸丰,还有慈禧,这些人的背影如迷魅魍魉,充满着一种阴气。
《流放者的土地》一文,让我了解到中国古代列朝对犯人的惩罚,真是残忍,让人看了都会觉得胆寒。其中的“流放”,是一种长时间的可怖的折磨,作者说,死了倒也罢了,问题是人还活着,种种不幸,都要用心灵去一点点消受,有时不仅全家流放,而且祸及九族,所有远近亲戚,甚至包括邻里都成了流放者,往往是几十人、百余人的队伍,浩浩荡荡。路上死了的会超过大半,到了东北流放地以后,就变成了奴隶,分配给主人。主人见貌美的女性就随意糟蹋,怕丈夫碍手碍脚,就先给杀了。真是恐怖至极。
在《苏东坡突围》一文里,作者认为,“像苏东坡这样让中国人共享千年的大文豪,应该是他所处的时代的无上的骄傲”,但是事实并非如此,“越是超时代的文化名人,往往不能相容于他所处的具体时代。”在当年,构陷苏东坡的人特别多,甚至连《梦溪笔谈》的作者沈括也不例外。作者在这篇文章里有很多深沉的感慨,请看下面的一段文字,我觉得作者说的太精辟了:
小人牵着大师,大师牵着历史……一部中国文化史,有很长时间一直把诸多文化大师捆绑在被告席上,而法官和原告,大多是一群挤眉弄眼的小人。
沉重的历史的一页已经翻了过去,但是,直至今天,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周围,这样的小人其实还活着,而且是很神气地活着,这是很悲哀的一件事,我以为。
接下来,作者在《千年庭院》中写了位于湘江西岸存在于世已有一千多年的岳麓书院;在《抱愧山西》一文中,作者曾经认为,山西是特别贫困之地,而事实上,历史上的山西曾经是商贾云集之地,号称海内最富;在《乡关何处》一文中,主要写的是作者的家乡浙江余姚,这里有著名的河姆渡遗址;《天涯故事》写了海南岛的洗夫人以及黄道婆等女性历史人物。
在整本书中,《十万进士》所占篇幅最多,作者详细剖析了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的利弊得失,可谓入木三分。
《遥远的绝响》一文,写了魏晋时期的嵇康从容赴死前,面对请求朝廷赦免他的三千名太学生,端坐琴前,弹奏一曲《广陵散》,神秘的琴声铺天盖地,成了天地间的绝响。
本书最后一篇文章的题目是《历史的暗角》,作者对于小人的嘴脸进行了详细的刻画,作者认为,小人一般具备以下几个行为特征:其一,小人见不得美好;其二,小人见不得权力;其三,小人不怕麻烦;其四,小人办事效率高(他们能像游蛇般灵活地把事情迅速搞定);其五,小人不会放过被害者(如果你被小人伤害一次,第二第三次更大的伤害在等着你,因为小人不这样做,他会缺少安全感);其六,小人需要博取同情;其七,小人必须用谣言制造气氛;其八,小人最终控制不了局势。读作者这些缜密梳理的文字,真是受益匪浅!
在读《山居笔记》之前,我已经拜读过余秋雨的《千年一叹》《借我一生》《行者无疆》,总的感觉是,余秋雨的文字是我读过的作家的书籍中,最耐读,最有文采,最有思想深度的,今天读完《山居笔记》,我的这种印象又加深了一层。余秋雨先生堪称大家,他的著作颇丰,我决定,他的其它我还没有拜读过的书籍,只要能借到,我一定会一一拜读!
《山居笔记》读后感2跟随余秋雨,我走进了清朝的历史,那破败王朝的背影,看到历代流放者那凄凉落寞的生活,感慨人生无常,谁又能抵挡的了那些事故变迁呢?苏东坡的突围,让我感慨哪个朝代对于大师的埋没,想到历代大师都经历的摧残,想到我们国人嫉妒品质的劣迹其实由来已久,其实根深蒂固,早已化为血液里一丝我们不远承认的遗传。
《愧抱山西》则描述了一代晋商的发家成名史,让我对山西有了一番新的认识,敬佩山西晋商的精名能干,敬佩他们的审时度势,敬佩他们的种种。正是这些优秀品质,使得一代晋商在异乡的土地上扎根发芽,开花结果,遍地的分号,无不诉说着这个人群的智慧。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当一切都发生变化之后,山西晋商似乎一夜蒸发。他们的颓然落幕,是战争纷乱的影响,也是时代前进的必然。但是,他们留下的在山西的总票号,却还在向世人昭示着这里昔日的繁华,即便是见惯世面的人们,也会为这里的富贵大气所震撼。相必,若是山西晋商的风范尚存,山西晋商的经商之道尚存,我国商业文化,必然又是一番新天地。当然,当今的温、浙、广的商人已经遍布全国,支撑着经济的繁荣,但他们比起山西晋商,缺少了厚道,更缺少了长远的眼光。
余秋雨带我们到他的家乡余姚走了一番,那个不甚出名的地方,是他心疼永远的记忆,也是永远的痛。“少小离家”,却“老不能回”,即便回去,也未踏进家乡的土地,也没有迎接的亲朋好友了,回去也是一片寂然,除非顶着名人的称号,官员的接洽显得热闹些罢了。落叶归根的观念,怕是难以实现。越是难以实现,越成为心底里那柔软的痛,越是思恋。
让我感触深的,还有《十万进士》。余秋雨这个人的眼光,实在比一般人深邃,当代人们除了怒斥科举制度的残害人,却并不想它曾经为我们挑选人才时带来的好处,也不去探究在哪个环节致使这一妙策变质,成为众多书生枷锁。而余秋雨的分析,则是犀利深刻,却有委婉絮叨,这观点,怕是用在当今高考也适用吧。
我最爱的一篇是《遥远的绝响》。原因有二,其一,这主人公阮籍和嵇康,是中国历史上不可多得的美男子,大文豪,其中嵇康更是通宵音律,为人潇洒,不拘礼节,是如我般凡夫俗子所向往而又不能企及的。这些哀叹,也只能心里想想,合上书,天亮还要回到这规范的框架里生活。我注定不能做到那般潇洒,权且在这羡慕他们吧。
想不到的是,余秋雨在书的结尾,提到的却是小人。小人的确构成了生活的一部分,历史的一部分,小人做不得,小人不得不防。这是大师给予的忠告。
《山居笔记》读后感3《山居笔记》是《文化苦旅》的姐妹篇,匆匆读完,在时间和空间上获得丰富的体验。看秋雨先生的书,仿佛一手拿着历史课本;一手拿着旅游杂志。在欣赏山河秀丽的同时,感受到历史的苍茫。
秋雨先生说,这本书中的他,是背负着生命的困惑,去寻找一个个文化遗迹和文化现场,然后把自己的感动告诉读者。在看完遗迹的时候,发现许多超越具体遗迹的难题需要继续探访——
对于政治功业和文化情节的相互觊觎和生死与共;
对于文化灵魂的流放、毁灭和复苏;
对于商业文明与中华文化的狭路相逢和擦肩而过;
对于千年科举留给社会历史的功绩和留给群体人格的祸害
……
许许多多的问题就留给每个读者去体验,我相信大家都有不同的感受。
《山居笔记》共收录了11篇散文,其地域纵横了整个中国,从黑龙江省宁古塔一带到海南岛;其时间跨越千载,从魏晋南北朝到清朝末年。
《流放者的土地》让我感受到身为文化人的脆弱,对于强悍的政治力量,他们显得是那么的不堪一击。清朝的流放同时也成全了东北的开放文明,马克思的“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哲理,在文化领域也昭显着它的魅力;
《天涯故事》让我一时间很有冲动想跑去海南岛,感受旖旎风光背后深厚的文化积淀;
《苏东坡突围》从另一个角度诠释苏东坡,以苏东坡为坐标,看看历史的方向究竟可以因为一群小人可以偏离到何等的境地。其实苏东坡没有突围,对于流言蜚语,对于烁金之口他根本就无力招架,是他生活快乐一些的,只是他豁达的胸襟;
《乡关何处》是最有温情的一篇文章,或者是中国人与生俱来的思乡情结,让我读这篇文章时,从作者的故乡回到了我的故乡,从作者的童年回到了我的童年。暝暝中有种谁也说不出来的情愫,就像是糊了一层薄薄的透明纸,若隐若现;
《千年庭院》帮助你在喧嚣的都市中找回那座隐秘的书院——岳麓书院,立足现今,回顾历史。以一个现代人的身份,体验古人的文化精髓,探寻文化的根源。
还有《一个王朝的背影》、《抱愧山西》、《脆弱的都城》、《十万进士》、《遥远的绝响》以及《历史的暗角》,每一篇都让你受益匪浅。
读完《山居笔记》,像是经历了一次时间和空间的旅程,然后回到喧嚣的年代,浮躁的都市,打一个文化的饱嗝。
或许只是吃到知识的表层,可心里已经无比的踏实。
《山居笔记》读后感4初见书名,直觉清新,仿佛一切身在高门广厦的琐碎,都因“山居”二字而黯然失色,把我带进了山泽鱼鸟之思里。这是一年前偶然买到的一本书,当时的它只是我一堆尘封已久的书中很普通的一本,正如它的封面颜色一样,注定了它的低沉。
进来读了很多东西,史书、小说、杂志甚至天文学各式各样都有涉猎,每次读都会有些新的感触和想法出现,却唯独对于山居笔记,我想它可以与大家共赏。
从书名上看“山居笔记”,我们总会把阅读的中心放在“山居”上,而“笔记”这两个字虽然印刷上和前两个字用的是同样地字体、同样的大小、同样的颜色,但也总是被我们忽略掉。仿佛它们天生就注定了只是一种文体,一个后缀,不够正统,正如满清时期的非旗人一样,都是非正统的,不可能成为主角或是焦点。而正是这样普通到愤青的两个字,将此书的内容贯彻的淋漓尽致,读过此书,你会明白,所谓笔记者,乃随笔和游记的总称。
随笔和山居相互呼应,正是一些感悟,读过《培根随笔》的人应该很能理解随笔的含义,这里,我想着重说一下“游记”。游记有很多种,一如儒勒·凡尔纳《格兰特船长的儿女》一样的冒险,又如小鹏《背包十年》游遍世界的逍遥,还有就是如《山居笔记》一样,余秋雨先生游的是历史,是人生,且不仅仅只是肉体在游,灵魂也在跟着思维游荡。这本书便是灵魂追随思维游荡的结果,若你能静下心来仔细品味书中的一字一句,你也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抱着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心态,我走进了这本书,如爱丽丝梦游仙境如履薄冰般小心翼翼地走进了书中的世界,生怕现实生活中某个唯物的举动会玷污了这方纯洁的圣土。
读书要不求甚解,我也曾囫囵吞枣般地将它读了一遍,只能说我还没有达到陶渊明的境界,不求甚解好像不太实用,于是又从头来。第一篇“一个王朝的背影”,换个通俗易懂的名字应该是“从热河行宫看清朝”,这正如承德避暑山庄所倚靠的那片山岭,像张罗圈椅,休息过一个疲惫的王朝。康熙与慈禧不同,正如承德避暑山庄和颐和园不同一样,前者从牌匾的撇捺间都能透漏出一个胜利者的从容和安详,山庄既有皇家园林的端庄正派,又有木兰围场的塞外豪情;而慈禧所建的颐和园虽说是古代建筑文化的杰作,但却因时代的缘故,缺少了几分灵气,在那样一个内忧外患的年代,仍舍弃热河行宫而在狭隘的北京城修筑的园林,不管再美好,都是在一片哀怨声中艰难爬起来的。这也是清末和清初的不同。
每个风云数百年的朝代,都是以一群强者英武的雄姿开头,而划下最后一个句点的,常常是一些文质彬彬的凄怨灵魂。这群灵魂就是文化的守护星。文化不同于政治和军事,政治和军事可以突然的出现也可以迅速的撤离,而文化则不行。正如清初反清复明的人中,最强硬。宁死不屈的总是些文化人,黄宗羲、顾炎武都在这之列。也正如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在颐和园投湖自尽一样,他并非死于政治斗争、人事纠葛或是像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一样的为清廷尽忠,而是死于一种文化:“凡一种文化值衰落之时,为此文化所化之人,必感苦痛”,在西学猛烈地冲击国学的时代,王国维先生祭奠的是整个中国文化,清代只是他的一个落脚点。
像我这种对历史感兴趣,但是又高不成低不就的人,内心是挣扎的,读过很多历史书籍,不同版本,不同作者对历史的诠释都是不相同的,但在不同的观点中,你总能确定一种自己的看法,这种看法或许已经有人提出,抑或你是第一个。在你见或是不见,四爷都在那里的荧幕时代,我却去书中寻找四爷,从初中就已烂熟于心的“顺康雍乾嘉道咸,同治光绪宣统连”的清朝皇帝的更替,在近些天有了进一步的理解。越来越觉得乾隆是个很复杂的皇帝,他有很多政绩,创造了很多辉煌,可是他自高自大,无视外国文化,满脑天朝意识,隐约之间觉得乾隆才是使中华帝国走向衰败至此的一个重大转折,与主流历史认识相违背,所以从未敢在人前提起,在“一个王朝的背影”中终于找到了共鸣。乾隆朝,强大外表下一颗自负的心,注定是个不祥的预告。
书中文字都个个朴实,没有很华丽的辞藻,或许这个就是大家风范。读过余秋雨先生的书,你会领悟得到一种“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的境界,他能把最普通的笔画组合成最优美的文字,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历经的沧桑,思想的高深以及文笔的老练。习惯了理工科的严密的逻辑思维,也应该适当的陶冶一下、接收一下感性以及唯心的熏陶。既要有条理又要懂得适时的朦胧,既要懂得如何排序,也要知道怎样打乱顺序。
在这个耽美与蕾丝并行的浮躁的时代,在流行郭敬明唯物主义的年代,我们是不是也该找找那片因文字狱而形成的“宁古塔”,那里虽是流放地,却也是一代文豪思想的碰撞地,保留自己心中的宁古塔就是给自己留下清净之地。
开学以来,也曾为各种事情所困扰,学习、感情、工作,每天都会忙得不可开交,但也很充实。也有想不开的时候,感谢那段时间听我诉苦的朋友,现在终于释怀了,一切都将恢复正常。想那些被我伤到或是伤到我的人说声谢谢,每经历一个坎,心智就会多一份成熟。凡是不能被表面迷惑,看到表面里面的东西才是修心的境界。
推荐大家平心静气的看看这本书——余秋雨《山居笔记》,你也将有很多的感悟。
修身不仅仅要有霸气的外表,最重要的是“内秀”,所谓内外兼修也是这个道理。
以我最喜欢的一句话结尾: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我精心推荐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