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读后感,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后感吧。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后感头疼,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
美育读后感
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后感吧。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后感头疼,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美育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儿童的美术教育是促进幼儿身心发展的重要的教育教学活动。把“大自然、大社会”做出发点,让儿童直接向大自然、大社会去学习。生活中的美无处不在,幼儿美术教育的重点就是要让孩子更好的融入生活,学会欣赏生活中的美丽。那么作为幼儿教师的我们,在美术教学中的重点就不在于教会孩子美术绘画的技巧,而在于侧重在于引导孩子寻找发现生活中的美,并运用幼儿自己喜欢的形式表现出来。作为大班的老师,通过这些年的教学我也认识到只有符合幼儿的发展规律教学,才会使孩子们所喜爱并能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孩子得到全方位发展。在教学中我也常常从一些生活化的方面入手,提高孩子们自己的热情。具体的措施也有如下几方面:
一、发现生活中的线条。
线条是比较抽象而又单调的“语言”,那么,简单的线条为什么能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好处呢?这样的答案我就让孩子到生活中自己寻找!这样一来,孩子们也有动力来研究如何画线条。孩子们发现太阳的光就是线,电话线也是线,由此孩子经常自己命名线条,如:太阳线、电话线等等,由于有了这些不同的线,孩子们对于绘画也是格外的有兴趣,所以,我们必须变“抽象语言”为“具体语言”,实施在教学中就是过程的情景化。同时我和家长联系利用节假日,孩子们在父母的`陪伴下穿街走巷,平时被忽略的线条一一展现在了孩子的眼前:衣服上、家具上、餐具、装饰品上都有着丰富多样的线条花纹,线条与图形花纹的有机组合,产生了神奇的美感。孩子采集了自己的发现,使得孩子的感官受到了冲击,学画的积极性持续升温。
二、找寻生活中的点滴。
在教授绘画中,我尝试从孩子们的生活找起,选择那些能唤起孩子已有经验的物体作为学习绘画的教材,使孩子们更容易也更愿意去表现和表达。在小班时,我们主要辅导幼儿给我们身边常见的物体进行涂色,在中班时我们选择绘画一些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如:房子、大树、瓜果等,现在在大班我们根据幼儿好奇心强的特点,选择如《喜洋洋和灰太狼》的故事等作为素材让孩子进行绘画活动。在绘画中表达的内容是孩子生活中的东西,这样就比较容易激起孩子的学习兴趣,更能吸引孩子的主动参与。
三、探索生活中的变化。
每个幼儿都具有创造的潜能。美术是幼儿创造的自然表达。在幼儿的美术作品中,许多条条框框被打破,表现常与成人不一样,甚至比成人的更纯真、更富有创造性。比如折纸活动中,我先让幼儿欣赏我折小船的过程,然后根据图示自己折,当他们碰到困难的时候,他们会互相讨论,互相帮忙。由此活动,我们看到此教学活动激活了幼儿的潜能,发展了幼儿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互相帮助能力等,让幼儿在亲身尝试的过程中,勇于探索,敢于实践,善于观察,善于思考。
四、活用生活中的游戏。
儿童的绘画和艺术家的绘画不同,并不是狭义的美术,而是一种游戏。孩子都喜欢玩,游戏就是一种玩耍。游戏是孩子绘画的最好载体。在美术教学中,能为孩子创设一个游戏实践活动情境,就是给孩子提供一次直接接触生活和自然的机会,使孩子在动中有趣,动中有情,从而提高感性认识。由于幼儿时期的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孩子往往喜欢具体形象的东西,也比较容易进入游戏情景。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运用故事情节来创设情境,这样既符合孩子年龄特点,又易于被他们接受、喜欢。幼儿在这种意境情绪的驱使下,展开想象翅膀,从而自觉、积极地投入到画画中去,体验创造快乐。
教育的本质即是生活,幼儿的生活和艺术生活是一个有机整体,美术是幼儿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美术教育的根基是儿童的生活,幼儿园美术教育的意义是引导幼儿建构具有审美情趣的生活方式。通过美术教育,可以培养幼儿的道德感、审美情趣、认知能力、意志品质以及创造性,最终促进其人格和谐发展。因此,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我们尊重生活、关注生活,将美术教育和幼儿生活有机融合,教育内容贴近幼儿生活,教育活动过程和方式渗透于幼儿的生活之中,帮助幼儿建立适应生活的积极态度,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回归生活的幼儿园美术教育正是以生活为素材,以美术教育为纽带,将美术教育渗透于幼儿的节日生活、饮食活动、科学探究和区域游戏之中,渗透于幼儿一日生活之中,渗透于家庭教育之中,让幼儿美术教育回归到一真实、完整、和谐、融合的生活世界,让美育装点生活,让生活更加美好。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