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的二本学生》有感(一)透过大学老师黄灯的文字,我仿佛看到了一群年轻的人们,但他们的面目是那么雷同与模糊,不该是这样的……竟然是这样的……作...
读《我的二本学生》有感(一)
透过大学老师黄灯的文字,我仿佛看到了一群年轻的人们,但他们的面目是那么雷同与模糊,不该是这样的……竟然是这样的……
作者在书中说:“课堂上,学生们中规中矩,老成持重,很少有让人惊讶和意外的讨论、质疑发生。……没有一个孩子有过意外的表现,他们收缩起属于青春年代的触角和锋芒……难以在生活中找到泄漏狡黠的契机。”
意外?
质疑!
触角与锋芒?
狡黠的契机!
这几个字眼深深地触动了我的神经。作为一名小学老师,我不禁反思自己对少年儿童的日常教育。
守规矩、守纪律、乖巧又懂事……这样的乖宝宝在小学里是多么可爱呀!
而那群调皮捣蛋,浑身是刺的小家伙常常令我头疼。
苏霍姆利斯基说:“好的教育就是真实的教育。”孔子有言:“有教无类”“因材施教”。而落到真实课堂的教育,多有规劝,少有个性,多有“整齐划一”,少有“旁逸斜出”,多有安静守纪,少有大胆质疑!
如此如此!大学生思维的麻木也许会是我的错过,一个小学老师教育理念的过错!
我不禁想起平日里那些“意外”、“质疑”,那些我明明真切感受到的儿童的“触角与锋芒”,那些我本可以包容的“狡黠的契机”。
最近,小桐常常单独到我的身边,像一只小麻雀,叽叽喳喳。他用小手捂着口袋,告诉我自己做了一个降落伞。
“老师,我该怎么让它鼓起来落下呢?”
当时正是自习时分,我瞧着他故作玄虚的样子,一开始并没理会他。小桐见我不搭理他,又转个身到了我另一侧身旁,神秘地说:“你想不想看看我的降落伞?”
我收起了眼前的作业本,一本正经地朝他摊开手:“在哪儿呢?给我看看。”
果真!是个降落伞,垃圾袋作伞面,细绳作牵引。看着这“豪华版”的降落伞,我暗暗觉得好笑。
一个念头在我脑海里转动,这个娃娃上课时间亮出“自制玩具”,我该惩罚他的不守规矩呢,还是鼓励他的创意呢?
我注意到小桐的手依然紧紧握着“降落伞”,一副生怕被我收走的样子,眼神里带点担心,更多是兴奋与激动。
“好吧,”我对自己说,“好玩儿就是他可爱之处。”
“小桐,你可以在绳子底部绑一个重物,从高处把降落伞抛下去,试试看!”我克制住笑意,停顿了一下,说:“还有五分钟下课,到时你和同学们一起试试。”
“行!”娃娃一溜烟跑回座位,继续捣鼓起来。
下课铃响,他一个箭步冲到我旁边,迫不及待地演示,一次两次都成功了!
这下了不得!全班同学围拢过来,小桐俨然成了“小明星”。小孩子们的惊叹声不绝于耳。
那垃圾袋就在空中飘飘悠悠,一群小宝贝仰头追踪着它,这画面看得我笑个不停,小桐高兴得大喊大叫,咋咋呼呼,教室里热闹非凡。
试想,如果我当时选择了前者:惩罚他对上课纪律的破坏,那这一刻的快乐便不复存在。
保护孩子探究与实验的兴趣,这将是无比正确的决定,我意识到。
可是啊,这样的时刻,在日常教学里,所占比例太小太小。
每个儿童,都曾有一个阔大的,无限大的世界,而我们,这些所谓的教育人,不能是那个锁门的侍卫,要成为那个守门的“长老”,保持敞开,保护那一点“与众不同”。
在平淡无奇的课堂褶皱处,发现一个切口,别让那些耀眼的光默默隐匿。
多年后,希望我遇见的那些小娃娃,不沉默,不压抑,不盲从,不迷茫,自然生长,自由质疑,或早或晚,唤醒自己的内心风暴和心灵图景。
作者在书中说:“课堂上,学生们中规中矩,老成持重,很少有让人惊讶和意外的讨论、质疑发生。……没有一个孩子有过意外的表现,他们收缩起属于青春年代的触角和锋芒……难以在生活中找到泄漏狡黠的契机。”
意外?
质疑!
触角与锋芒?
狡黠的契机!
这几个字眼深深地触动了我的神经。作为一名小学老师,我不禁反思自己对少年儿童的日常教育。
守规矩、守纪律、乖巧又懂事……这样的乖宝宝在小学里是多么可爱呀!
而那群调皮捣蛋,浑身是刺的小家伙常常令我头疼。
苏霍姆利斯基说:“好的教育就是真实的教育。”孔子有言:“有教无类”“因材施教”。而落到真实课堂的教育,多有规劝,少有个性,多有“整齐划一”,少有“旁逸斜出”,多有安静守纪,少有大胆质疑!
如此如此!大学生思维的麻木也许会是我的错过,一个小学老师教育理念的过错!
我不禁想起平日里那些“意外”、“质疑”,那些我明明真切感受到的儿童的“触角与锋芒”,那些我本可以包容的“狡黠的契机”。
最近,小桐常常单独到我的身边,像一只小麻雀,叽叽喳喳。他用小手捂着口袋,告诉我自己做了一个降落伞。
“老师,我该怎么让它鼓起来落下呢?”
当时正是自习时分,我瞧着他故作玄虚的样子,一开始并没理会他。小桐见我不搭理他,又转个身到了我另一侧身旁,神秘地说:“你想不想看看我的降落伞?”
我收起了眼前的作业本,一本正经地朝他摊开手:“在哪儿呢?给我看看。”
果真!是个降落伞,垃圾袋作伞面,细绳作牵引。看着这“豪华版”的降落伞,我暗暗觉得好笑。
一个念头在我脑海里转动,这个娃娃上课时间亮出“自制玩具”,我该惩罚他的不守规矩呢,还是鼓励他的创意呢?
我注意到小桐的手依然紧紧握着“降落伞”,一副生怕被我收走的样子,眼神里带点担心,更多是兴奋与激动。
“好吧,”我对自己说,“好玩儿就是他可爱之处。”
“小桐,你可以在绳子底部绑一个重物,从高处把降落伞抛下去,试试看!”我克制住笑意,停顿了一下,说:“还有五分钟下课,到时你和同学们一起试试。”
“行!”娃娃一溜烟跑回座位,继续捣鼓起来。
下课铃响,他一个箭步冲到我旁边,迫不及待地演示,一次两次都成功了!
这下了不得!全班同学围拢过来,小桐俨然成了“小明星”。小孩子们的惊叹声不绝于耳。
那垃圾袋就在空中飘飘悠悠,一群小宝贝仰头追踪着它,这画面看得我笑个不停,小桐高兴得大喊大叫,咋咋呼呼,教室里热闹非凡。
试想,如果我当时选择了前者:惩罚他对上课纪律的破坏,那这一刻的快乐便不复存在。
保护孩子探究与实验的兴趣,这将是无比正确的决定,我意识到。
可是啊,这样的时刻,在日常教学里,所占比例太小太小。
每个儿童,都曾有一个阔大的,无限大的世界,而我们,这些所谓的教育人,不能是那个锁门的侍卫,要成为那个守门的“长老”,保持敞开,保护那一点“与众不同”。
在平淡无奇的课堂褶皱处,发现一个切口,别让那些耀眼的光默默隐匿。
多年后,希望我遇见的那些小娃娃,不沉默,不压抑,不盲从,不迷茫,自然生长,自由质疑,或早或晚,唤醒自己的内心风暴和心灵图景。
《我的二本学生》
书中的这部分内容是第二任班长–王国维的故事,讲述了他在梦想和家庭之间的选择,写出了他在生活中的努力。
A1:在读这本书之前,我以为这本书会很无聊。事实上,《我的二本学生》的确不是一本有趣的书,但这本书却让我产生了共鸣,我被这本书里的人物以及他们的事例所触动,我在这本书中找到了很多我能借鉴的事例。
在看这本书的时候,看着书中人物的奋斗努力,我想起了我自己的高中。在我初中,我们学生心中大致上把高中分为三等,我在初二的时候就想好了自己想考第二等,但因为中考没发挥好的缘故,我离我想去的高中差了两分,于是我去了第三等。刚开始的时候我很难过,觉得自己以后很有可能考不上不错的大学了,非常焦虑。但后来想通了,只要自己努力学习,在什么高中都可以考上不错的大学。终于,三年过去了,我考上了一个还不错的大学。而这个大学也让我和《我的二本学生》讲述的东西更有共鸣了。
A2:原本我只是把这本书的阅读当作任务来做的,但这本书的导读让我对这本书有了一些思考。”书中最真切动人的,是一个个具体学生的采访日志。在这些用学生名字命名的章节中,访谈个体向读者倾吐着他们对于高考的回望、对于城市生活的生疏、对于毕业的迷茫以及就业的慌张。在这些倾诉中,你将了解他们彼此之间的社交距离、他们和这个社会的认识过程;他们与父母兄妹之间交流的阻畅、与故园乡土的亲疏;他们对于网络文学和游戏的认识、对于新媒体时代的适应和迷失;他们对于考公务员和考研之间的权衡,对于安稳和漂泊的抉择。还有他们对自己人生还有父母、乃至国家责任的担当与跋涉。这每一个被当事人讲述出来的故事,都带着看得见的呼吸、烟尘、脚步还有凝视。在这些极为细致和具体的生命切片中,我们看到的已经不再是二本学生,而是八五后、九零后这一批年轻人,他们所有人。他们所遇到的困惑和难题,并没有将他们彼此区分很开,反而,成为他们共享的课题。”这个导读打动了我,我认真地看了这本书。
看完这本书后,我被书中很多人物的事迹打动了。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王国伟,这位第二任班长,他在家庭和梦想之间选择了现实,而我也是一个现实向的人,我很赞同他的选择。尽管我现在才大一,似乎并不需要过于思考自己四年后的事,但正如《我的二本学生》的序言,这个时代我们需要奋斗,才可能改变自己命运。
这本书让我有了很多收获,在大一的下学期,我因这本书对自己的未来有了更明确的认识,这本书在一定程度上指点了我的迷津,我对我今后的三年大学生活有了一些小小的规划。这是一本现实的书,带我进一步了解现实。
《我的二本学生》是一本收获满满的书!
A1:在读这本书之前,我以为这本书会很无聊。事实上,《我的二本学生》的确不是一本有趣的书,但这本书却让我产生了共鸣,我被这本书里的人物以及他们的事例所触动,我在这本书中找到了很多我能借鉴的事例。
在看这本书的时候,看着书中人物的奋斗努力,我想起了我自己的高中。在我初中,我们学生心中大致上把高中分为三等,我在初二的时候就想好了自己想考第二等,但因为中考没发挥好的缘故,我离我想去的高中差了两分,于是我去了第三等。刚开始的时候我很难过,觉得自己以后很有可能考不上不错的大学了,非常焦虑。但后来想通了,只要自己努力学习,在什么高中都可以考上不错的大学。终于,三年过去了,我考上了一个还不错的大学。而这个大学也让我和《我的二本学生》讲述的东西更有共鸣了。
A2:原本我只是把这本书的阅读当作任务来做的,但这本书的导读让我对这本书有了一些思考。”书中最真切动人的,是一个个具体学生的采访日志。在这些用学生名字命名的章节中,访谈个体向读者倾吐着他们对于高考的回望、对于城市生活的生疏、对于毕业的迷茫以及就业的慌张。在这些倾诉中,你将了解他们彼此之间的社交距离、他们和这个社会的认识过程;他们与父母兄妹之间交流的阻畅、与故园乡土的亲疏;他们对于网络文学和游戏的认识、对于新媒体时代的适应和迷失;他们对于考公务员和考研之间的权衡,对于安稳和漂泊的抉择。还有他们对自己人生还有父母、乃至国家责任的担当与跋涉。这每一个被当事人讲述出来的故事,都带着看得见的呼吸、烟尘、脚步还有凝视。在这些极为细致和具体的生命切片中,我们看到的已经不再是二本学生,而是八五后、九零后这一批年轻人,他们所有人。他们所遇到的困惑和难题,并没有将他们彼此区分很开,反而,成为他们共享的课题。”这个导读打动了我,我认真地看了这本书。
看完这本书后,我被书中很多人物的事迹打动了。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王国伟,这位第二任班长,他在家庭和梦想之间选择了现实,而我也是一个现实向的人,我很赞同他的选择。尽管我现在才大一,似乎并不需要过于思考自己四年后的事,但正如《我的二本学生》的序言,这个时代我们需要奋斗,才可能改变自己命运。
这本书让我有了很多收获,在大一的下学期,我因这本书对自己的未来有了更明确的认识,这本书在一定程度上指点了我的迷津,我对我今后的三年大学生活有了一些小小的规划。这是一本现实的书,带我进一步了解现实。
《我的二本学生》是一本收获满满的书!
《我的二本学生》摘抄
正在读黄灯的《我的二本学生》,这本书较有影响。我现在读了三分之一左右,直观的感受是分析对象不具有代表性。
学校是广东的前身属银行系统的高校,生源基本都来自广东本省,学生就业地域也基本都在广东省内。即便是以中文专业学生为分析对象,他们择业时也有很多进了银行系统。这让本书的阅读价值大打折扣。
这里想摘抄几段写在温泉公司稳定就职的学生素婷的内容。个人比较感兴趣。
1. 毕业后,她进入一家温泉公司,因为遇上了好的领导和工作氛围,没有“经历职场上的勾心斗角,更不需要担心同事间的尔虞我诈”,在其中收获了很多快乐和成长。因为满意,她从未想过跳槽。
2. 素婷在工作中获得了不少外出见识的机会,也学会了和各类人物打交道。她深谙服务行业的精髓,懂得站在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知道与人打交道讲究的是一种巧劲,“有时哪怕掌握了再多的理,也应该给别人留个面子,因为这个世界上,只要对方不想被说服,你永远都说服不了他,人家根本不是觉得你的理不对,而是反感你这种咄咄逼人的方式。”
3. “成熟的处事方式是,在表达自己的同时,亦要照顾对方的感受。如何在别人不难堪的情况下交往,在说理的同时也不会让对方不痛快,是一门高深的技术,也是一门艺术。”
4. 她还没有结婚,不想过早步入婚姻生活。她也没有买房,觉得精神上的追求比拥有一套房子更重要。她有空会去旅游、学古筝、学韩语、练习毛笔字。
5. 她内心有着成熟职业女性的认知,“年龄困不住一个女人,如果一个女人将自己定位为一个独立个体,一个有能力、有勇气、有资本的人,就不会惧怕衰老。作为女人,应该告诉自己,无论到哪个年龄段,你最好的年龄,就是你现在的年龄。”
6. “岁月对女人来说,从来都不是敌人,我们最大的敌人,是以男人的眼光来要求自己,是将自己的梦想构建在男人身上,是穿着最时尚的衣服,却有着最传统的内心。”
7. “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到死都能优雅,我认为这些是作为一个女人的最大追求。真正能掌握自己的喜好,有能力负担自己的兴趣,便会成为最好的自己。”
学校是广东的前身属银行系统的高校,生源基本都来自广东本省,学生就业地域也基本都在广东省内。即便是以中文专业学生为分析对象,他们择业时也有很多进了银行系统。这让本书的阅读价值大打折扣。
这里想摘抄几段写在温泉公司稳定就职的学生素婷的内容。个人比较感兴趣。
1. 毕业后,她进入一家温泉公司,因为遇上了好的领导和工作氛围,没有“经历职场上的勾心斗角,更不需要担心同事间的尔虞我诈”,在其中收获了很多快乐和成长。因为满意,她从未想过跳槽。
2. 素婷在工作中获得了不少外出见识的机会,也学会了和各类人物打交道。她深谙服务行业的精髓,懂得站在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知道与人打交道讲究的是一种巧劲,“有时哪怕掌握了再多的理,也应该给别人留个面子,因为这个世界上,只要对方不想被说服,你永远都说服不了他,人家根本不是觉得你的理不对,而是反感你这种咄咄逼人的方式。”
3. “成熟的处事方式是,在表达自己的同时,亦要照顾对方的感受。如何在别人不难堪的情况下交往,在说理的同时也不会让对方不痛快,是一门高深的技术,也是一门艺术。”
4. 她还没有结婚,不想过早步入婚姻生活。她也没有买房,觉得精神上的追求比拥有一套房子更重要。她有空会去旅游、学古筝、学韩语、练习毛笔字。
5. 她内心有着成熟职业女性的认知,“年龄困不住一个女人,如果一个女人将自己定位为一个独立个体,一个有能力、有勇气、有资本的人,就不会惧怕衰老。作为女人,应该告诉自己,无论到哪个年龄段,你最好的年龄,就是你现在的年龄。”
6. “岁月对女人来说,从来都不是敌人,我们最大的敌人,是以男人的眼光来要求自己,是将自己的梦想构建在男人身上,是穿着最时尚的衣服,却有着最传统的内心。”
7. “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到死都能优雅,我认为这些是作为一个女人的最大追求。真正能掌握自己的喜好,有能力负担自己的兴趣,便会成为最好的自己。”
《我的二本学生》
读完了黄灯老师写的《我的二本学生》。读了两、三章之后,照例想放下书本,舒展四肢,仰天大睡;但是,转念一想,一旦放下,就很可能像平时一样,很难再捡起来读完了;想想黄灯老师写这本书的起因——她在读到学生一篇题目为《风》的作文后,就一直放在心上,虽然她随即就行动起来,帮助这名学生走出了她在作文中所写到的困境,但是她仍然没有放下这件事情,并由此进而想更多地走近她的学生们,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求职、工作、心路历程、人生发展等,并尝试从他们的原生家庭、个人经历、自身努力、转折机遇、时代语境等方面,还原出多维度的、有骨血的、鲜活的一个个学生个体。正因为黄灯老师如此“放不下”,才有了这本《我的二本学生》,我也多少受到她的一些鼓舞,不想放下这本书,想好好地读完。
黄灯老师是70后,她的学生们是80后和90后。一个个学生像一个个小点;由一个个小点带出了由学生、家庭、学校所组成的面;20年变迁的时光,像无形的大手,把这个面建构成了不同的体。
每一个看似微小的学生个体,其实牵引出来一个个家庭、一个个村子、一个个城市。每一个学生个体不仅仅是时代的产物,他们更应该是时代的创造者。
读完这本书,觉得书中的学生们对自身是时代的产物并没有清晰的认知,对自身是时代的创造者也没有什么意识。
可是,这样置身事外的阅读和这样随随便便做出来的评判,都太轻率。
如果我能够细读黄灯老师笔下一个一个的学生,如果我能够与他们共鸣,那么,我也曾和他们一样,在通过高考的独木桥前,一心只读圣贤书,忽视了一个人到底应该储备什么力量来直面真实的生活;也和他们一样,为了谋生而迷茫地工作,过着看不到前途的人生;也仍然和沉默的绝大多数一样,在密不透风的现实里面,负重前行,深感卑微而又无力。
平凡如我,也是一个时代的产物,同时也在认真地、沉默地书写着这个时代。
早上醒来,想着今天我可以在非常狭窄的一方天地里面做一点什么?一边失望、抱怨,又一边打起精神来、继续努力,是如此的虚幻又如此的真实,虚幻到如同在两端都高悬于天空的钢丝上行走,既看不到来处,也无法预知前路;真实到每走一步都牵扯到身心的疼痛或者麻木。日子一天天过去,心里当然仍有一个方向,但是总觉得有那么多“无形的大手”,随时把一个渺小的自己抛掷在一个又一个陌生的境地。
不同的人读黄灯老师的这本《我的二本学生》,一定会读出不同的版本。关注教育的人应该可以读到在教育中,老师和学生的挣扎;关注社会的人应该可以读到农村、城市、社会的问题;关注人的生存状况和发展趋势的人,应该会找到一些真实的素材来进行研究。
“这个世界还会好吗?”只要有人常常问问这个问题,这个世界应该就还不会那么糟。
昨天在书店待了一个下午,只是翻了翻一本无意中发现的小书《skmt:坂本龙一是谁》。记得其中有这么一个小故事:坂本龙一听说蒙古国有一位“蒙古第一”的巫师,她是一位老婆婆,她住的蒙古包里没有通电,更没有电话,如果想要问些什么,就只有自己一路跋涉去那里和她见面。坂本龙一带着他的问题“这个世界会灭亡吗?”,千里迢迢地赶去和老婆婆见面,得到的回答是,两年后蒙古的总统会有变,她清楚地说出了名字,说那个男人个头矮,交际广泛。不过,现在并没有叫这个名字的政治家。她也不清楚世界是否会灭亡。神的启示就只有这些。
对于巫师老婆婆来说,所谓世界也就是草原,也就是蒙古了,应该不会有地球这种“模糊的意识”吧。
回到黄灯老师的《我的二本学生》,她以一个老师的身份,如此用心地关注着讲台下的学生们,这样的关注不仅仅停留在课堂里,而且延伸到课堂外,她想知道讲台下的学生为什么会呈现出当时的状态?他们的文字背后的故事是怎样的?他们是在怎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又独自走过了多么漫长的心路、他们为了走入真实的生活做了哪些努力和准备、他们离开校园后的发展轨迹是怎样的?我可以和他们一起做一些努力和尝试吗?我们的努力和尝试可不可以从严丝合缝的现实的茧里打开一条微不足道的缝隙?有没有可能出现更多的可能性……
她在《我的二本学生》中,用纪实的文字细致描画出了她所任教的二本院校的学生们。她除了冷静地记录之外,也用饱含深情的笔写下了这样的句子:“二本院校的学生是最能倾听到祖国大地呼吸的年轻群体。他们的信念、理想、精神状态,他们的生存、命运、前景,社会给他们提供的机遇和条件,及他们实现人生愿望的可能性,是中国最基本的底色,也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
我想只要还有像黄灯老师这样的人在,只要还有人可以真实地描画出一个一个平凡的生命的真实样子,这个世界应该不会太糟。
虽然“这个世界”和“不太糟”这样的词语仍很“模糊”,但是,只要我们不仰天大睡,只要我们不放下,就仍有把模糊的边界描画得更清晰一点的可能性吧。
黄灯老师是70后,她的学生们是80后和90后。一个个学生像一个个小点;由一个个小点带出了由学生、家庭、学校所组成的面;20年变迁的时光,像无形的大手,把这个面建构成了不同的体。
每一个看似微小的学生个体,其实牵引出来一个个家庭、一个个村子、一个个城市。每一个学生个体不仅仅是时代的产物,他们更应该是时代的创造者。
读完这本书,觉得书中的学生们对自身是时代的产物并没有清晰的认知,对自身是时代的创造者也没有什么意识。
可是,这样置身事外的阅读和这样随随便便做出来的评判,都太轻率。
如果我能够细读黄灯老师笔下一个一个的学生,如果我能够与他们共鸣,那么,我也曾和他们一样,在通过高考的独木桥前,一心只读圣贤书,忽视了一个人到底应该储备什么力量来直面真实的生活;也和他们一样,为了谋生而迷茫地工作,过着看不到前途的人生;也仍然和沉默的绝大多数一样,在密不透风的现实里面,负重前行,深感卑微而又无力。
平凡如我,也是一个时代的产物,同时也在认真地、沉默地书写着这个时代。
早上醒来,想着今天我可以在非常狭窄的一方天地里面做一点什么?一边失望、抱怨,又一边打起精神来、继续努力,是如此的虚幻又如此的真实,虚幻到如同在两端都高悬于天空的钢丝上行走,既看不到来处,也无法预知前路;真实到每走一步都牵扯到身心的疼痛或者麻木。日子一天天过去,心里当然仍有一个方向,但是总觉得有那么多“无形的大手”,随时把一个渺小的自己抛掷在一个又一个陌生的境地。
不同的人读黄灯老师的这本《我的二本学生》,一定会读出不同的版本。关注教育的人应该可以读到在教育中,老师和学生的挣扎;关注社会的人应该可以读到农村、城市、社会的问题;关注人的生存状况和发展趋势的人,应该会找到一些真实的素材来进行研究。
“这个世界还会好吗?”只要有人常常问问这个问题,这个世界应该就还不会那么糟。
昨天在书店待了一个下午,只是翻了翻一本无意中发现的小书《skmt:坂本龙一是谁》。记得其中有这么一个小故事:坂本龙一听说蒙古国有一位“蒙古第一”的巫师,她是一位老婆婆,她住的蒙古包里没有通电,更没有电话,如果想要问些什么,就只有自己一路跋涉去那里和她见面。坂本龙一带着他的问题“这个世界会灭亡吗?”,千里迢迢地赶去和老婆婆见面,得到的回答是,两年后蒙古的总统会有变,她清楚地说出了名字,说那个男人个头矮,交际广泛。不过,现在并没有叫这个名字的政治家。她也不清楚世界是否会灭亡。神的启示就只有这些。
对于巫师老婆婆来说,所谓世界也就是草原,也就是蒙古了,应该不会有地球这种“模糊的意识”吧。
回到黄灯老师的《我的二本学生》,她以一个老师的身份,如此用心地关注着讲台下的学生们,这样的关注不仅仅停留在课堂里,而且延伸到课堂外,她想知道讲台下的学生为什么会呈现出当时的状态?他们的文字背后的故事是怎样的?他们是在怎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又独自走过了多么漫长的心路、他们为了走入真实的生活做了哪些努力和准备、他们离开校园后的发展轨迹是怎样的?我可以和他们一起做一些努力和尝试吗?我们的努力和尝试可不可以从严丝合缝的现实的茧里打开一条微不足道的缝隙?有没有可能出现更多的可能性……
她在《我的二本学生》中,用纪实的文字细致描画出了她所任教的二本院校的学生们。她除了冷静地记录之外,也用饱含深情的笔写下了这样的句子:“二本院校的学生是最能倾听到祖国大地呼吸的年轻群体。他们的信念、理想、精神状态,他们的生存、命运、前景,社会给他们提供的机遇和条件,及他们实现人生愿望的可能性,是中国最基本的底色,也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
我想只要还有像黄灯老师这样的人在,只要还有人可以真实地描画出一个一个平凡的生命的真实样子,这个世界应该不会太糟。
虽然“这个世界”和“不太糟”这样的词语仍很“模糊”,但是,只要我们不仰天大睡,只要我们不放下,就仍有把模糊的边界描画得更清晰一点的可能性吧。
《我的二本学生》-(1)
众所周知,在大众化教育时代,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获得机会接受高等教育,但不可否认,只有少数幸运者能进入几十所光彩夺目的重点大学,更多的则只能走进数量庞大的普通二本院校。
务农、养殖、屠宰、流连于建筑工地,或在大街小巷做点小生意,是他们父母常见的谋生方式,和当下学霸“一线城市、高知父母、国际视野”的高配家庭形成了鲜明对比。尽管在高校的金字塔中,他们身处的大学毫不起眼,但对于有机会进入大学的年轻人而言,他们可能是村里的第一个大学生,是寂寥村庄的最亮光芒和希望。来到繁华的都市后,他们对改变命运的高考充满了感激,并对未来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他们来到大学的路径,完全依赖当下高考制度提供的通道。在应试教育的机制里,他们一律经过了紧张的课堂教学、题海战术、千百次考试的淬炼,从高考中艰难突围,就这样一步步来到大学的校园,来到我的课堂,并在不知不觉中养成温良、沉默的性子。
他们的去向,更是在严酷的择业竞争中,有着触目可见的天花板。根据我的观察,在中国大学的层级分布中,不同级别的大学,学生去向会对应不同的城市。顶级大学对应的是全球最好的城市;重点大学对应的是一线城市、省会城市;一般大学对应的是中小城市、乡镇甚至乡村。一层层,一级级,像磁铁吸附着各自的隐秘方阵,干脆利落,并无多少意外发生。
任何群体中,若要跨越不属于自己的城市和阶层,个体要经历怎样的内心风暴和艰难险阻,只有当事人知道。作为二本学生,他们踏进校门,就无师自通地找准了自己的定位,没有太多野心,也从未将自己归入精英的行列,他们安于普通的命运,也接纳普通的工作,内心所持有的念想,无非是来自父母期待的一份过得去的工作。毕业以后,他们大多留在国内、基层的一些普通单位,毫无意外地从事一些平常的工作。
务农、养殖、屠宰、流连于建筑工地,或在大街小巷做点小生意,是他们父母常见的谋生方式,和当下学霸“一线城市、高知父母、国际视野”的高配家庭形成了鲜明对比。尽管在高校的金字塔中,他们身处的大学毫不起眼,但对于有机会进入大学的年轻人而言,他们可能是村里的第一个大学生,是寂寥村庄的最亮光芒和希望。来到繁华的都市后,他们对改变命运的高考充满了感激,并对未来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他们来到大学的路径,完全依赖当下高考制度提供的通道。在应试教育的机制里,他们一律经过了紧张的课堂教学、题海战术、千百次考试的淬炼,从高考中艰难突围,就这样一步步来到大学的校园,来到我的课堂,并在不知不觉中养成温良、沉默的性子。
他们的去向,更是在严酷的择业竞争中,有着触目可见的天花板。根据我的观察,在中国大学的层级分布中,不同级别的大学,学生去向会对应不同的城市。顶级大学对应的是全球最好的城市;重点大学对应的是一线城市、省会城市;一般大学对应的是中小城市、乡镇甚至乡村。一层层,一级级,像磁铁吸附着各自的隐秘方阵,干脆利落,并无多少意外发生。
任何群体中,若要跨越不属于自己的城市和阶层,个体要经历怎样的内心风暴和艰难险阻,只有当事人知道。作为二本学生,他们踏进校门,就无师自通地找准了自己的定位,没有太多野心,也从未将自己归入精英的行列,他们安于普通的命运,也接纳普通的工作,内心所持有的念想,无非是来自父母期待的一份过得去的工作。毕业以后,他们大多留在国内、基层的一些普通单位,毫无意外地从事一些平常的工作。
本文标题: 我的二本学生读后感班主任(读《我的二本学生》有感(一))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386277.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