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商人读后感,导语:《货币商人》一书内容丰富,分析透彻。书中对于银行如何管理资金、控制风险、开发产品与服务、经营客户等做了详细论述。下面...
货币商人读后感
导语:《货币商人》一书内容丰富,分析透彻。书中对于银行如何管理资金、控制风险、开发产品与服务、经营客户等做了详细论述。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关于《货币商人》的读后感,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货币商人读后感范文【1】《货币商人》一书是张衢先生三十多年银行经营、管理、为商之道的生动反映,书中处处可见他的思考之勤、用心之深,处处闪耀着银行家的商业思想和智慧。本书可以说是一本银行经营宝典,特别是可为各级行长提供经验借鉴的宝典。
《货币商人》一书内容丰富,分析透彻。书中对于银行如何管理资金、控制风险、开发产品与服务、经营客户等做了详细论述。本书的作者张衢先生曾担任工商银行行杭州市分行、浙江和广东省分行行长、工商银行总行副行长,积累了丰富的行长工作经验。他用深刻的思考、细腻的文笔记录了一个中国银行家在时代大潮中“内心的浪花”,高屋建瓴地总结了多年的银行实践管理经验,无私地分享了一代银行家经营管理以及成功的秘笈。正如全国人大常委、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吴晓灵阅读该书后所说:《货币商人》让我们看到了一代银行家在逆境中永不低头的人生态度,技术立命的工匠精神,人文关怀为根基的领导艺术。在技术变换的时代,不变的是为商之道,领导之法和管理之术。”书中作者还分享了很多经验之谈、探究了经营管理的奥秘。比如就怎么当好上级、正职,怎么当好下级、副职,为何要常去领导那里沟通汇报,细节成就大事,等等,书中的每句话都凝结了作者宝贵的经验和感悟,是个人从业经验和体会的升华,是银行经营的实战“真经”。
在当今时代,银行业的竞争更加激烈,我们更需要这样一本书——它从银行家的视角讲述银行的故事,从丰富的银行经营中提炼出管理智慧和经营哲学。无疑,有这样一本书,对商业银行各级机构行长们的启迪思想、提升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会有直接的参考与借鉴作用,对各类金融从业人员、理论研究者和爱好者也大有裨益。
货币商人读后感范文【2】中国工商银行前副行长张衢先生新书名为《货币商人》,即银行家(“银行家是货币经营者,是货币商人”)。张衢先生在书中写道:“我始终在思考:为什么金融业极其厚重且富有神奇,而银行家却低调得默默无闻?”他给出了自己的思考答案。这里的银行家,大概可以理解为中国银行家。也许,中国真正的商业银行历史尚短,国有背景和文化特点,都是原因之一。作为一名银行从业人员,我也好奇和思考过这个问题。当然,媒体对银行家的报道不少、银行家写的专业文章也不少,缺乏的是生动可读的中国银行家的传记、回忆录。
美国这种书不少,比如《沃尔特·瑞斯顿与花旗银行--美国金融霸权的兴衰》《花旗帝国:金融奇才桑迪·韦尔传奇》《高盛帝国》《摩根财团》《最后的胜者:杰米·戴蒙与摩根大通的兴起》,都是银行家传记或以银行家的活动为主线叙写的'银行史,有些还是获得国家图书大奖的畅销书。而在中国,据我有限所知,也就是写民生银行历史的《民生十五章》还颇有可读性,其他银行的行史写得都跟工具书似的,缺乏对银行家行为、言论的生动描述。由于种种原因,国企的领导者,特别是国有银行的银行家,多数很低调,在业务之外发声不多,不着力打造个人形象品牌。“多做而少言”的低调,张衢先生理解其苦衷而直言其非--让出了舆论场。这确实也导致很多人对中国的国企(包括国有银行)领导者存在偏见,有人以为他们能力平平,经营绩效仅凭国有地位的垄断。管理几万亿元甚至几十万亿元的资产并取得优秀业绩,难道是轻而易举的吗?大行蝶变离不开中国经济的强劲增长,也依赖于优秀的银行家,“银行家是银行的灵魂和舵手,是引领金融市场的领袖”。他们筚路蓝缕,披荆斩棘,兢兢业业,在多种利益相关者之间平衡协调(“国家关注银行职能,股东关心资本回报,高管关心经营指标,员工关心切身利益,客户关心银行服务”),才创建了在全球居于前列的商业银行。张衢先生持银行家应多发声、留记录的观点而身体力行。本书结尾的番外“我的人生我的路”,算是个人回忆录,仅40多页,占全书篇幅的1/10。其他都是将个人银行从业经验、体会升华为理论性的总结和思考,回忆录部分是很珍贵的历史,全书则比单纯回忆录更有价值。
货币商人读后感范文【3】《货币商人》记录了一个中国银行家在时代大潮中“内心的浪花”,以极具高度的深刻思考,提炼多年的实践经验。书中蕴含着银行经营的大道至理,也凝聚着人生求索的沧桑正道。张衢先生既是思想者,又是实践者。化用书中的话,他以稳健经营,铸出彩人生,既创造了物质财富,也修造着精神殿堂。读此书,经常让我想起张孝祥的《念奴娇·过洞庭》,觉得“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有“万象为宾客”的宏大,有“表里俱澄澈”“肝肺皆冰雪”的诚挚坦荡,更有“稳泛沧溟空阔”的阅历积淀的智慧和淡定。
其文无假大空话,充满“有情感、有激情的真心话”,不堆砌辞藻而文采斐然,处处闪耀智慧的光芒,句句饱含哲理。如“威望出自视野与胸怀,威望出自榜样与作为,威望出自真诚与人格”“自己有架子,别人就抬轿子;自己不实在,别人就做样子;自己要面子,别人就捧场子”“说三道四易,自己动手难;跟着走容易,领头开拓难;基本业绩易,经营出众难;循规蹈矩易,创新跨越难;表面文章易,尽责履职难”。
本书中充满着辩证法。银行经营永远在平衡,没有简单的答案,比如“过于考核人均、网点均指标后,不少分行简单采用撤并网点的做法--机构越少点均越高,杀鸡取卵,优化了本机构指标,却导致客户流失,服务力下降”。管理水平有两个标准:一是银行制度、流程的完善程度和执行力,二是是否实行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前者创造稳健与规范,后者创造活力与动力。”“业务发展与管理强化对系统不断地做加法,使之膨胀与复杂化;系统整合与技术升级对系统不断地做减法,使之精简与集约化。”既讲关系营销:“人际关系是一把钥匙”,也要“靠正道去做最强、最优的银行”;和政府“近而不失经营原则,远而保持紧密联系”。还有说和做的辩证关系,为人处世之道(“外圆内方,圆为面对现实的方法论,方以守住品质的人生观”)等,都是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书中分享了很多经验之谈、肺腑之言。比如分行应该大体均等地划分各支行管辖网点的数量,使支行幅度相当,才能让支行可比;使用考核杠杆、下达经营指标的方法与技巧(“不要简单地照搬照套上级指标,图了方便,却使考核丢了本银行特色与工作重点”);行长要亲自进行资金分析、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行长日常能不分析报表吗?不行。”“别指望资金部门能主动做好资金分析,因为部门工作的职责取向常常跟行长不一致,部门工作重点往往放在流程与质量上,满足于对口上级部门的专业关系”)。指导行长如何精细化管理,“算清、算细、算准账”,懂产品、懂技术,怎样带队伍、提拔干部,怎么和班子团结配合;更指导行长如何“关注全局,着眼长远,配置眼前,兼而顾之”,突出战略重点,靠智慧和思想来统领全行。
货币金融学学习总结
2.货币层次的划分,依据和和层次:货币层次的划分是依据它们的主要职能和流动性差异从而给出不同层次的经验统计上的货币定义。 通常划分为 M0=流通中现金 M1=M0+商业银行活期存款 M2=M1+商业银行定期存款+商业银行储蓄存款 M3=M2+其他金融机构存款 M4=M3+L L为流动性资产
3.货币制度的演变,各个货币制度的内容:在货币制度发展史上曾存在四种不同货币制度,依次为银本单位制,金本单位制,金银复本单位制,金单本位制,纸币制度。 ⑴银本单位制是最早的时间最长的货币制度,这种货币制度满足了当时商品经济并不发达的社会需要,随着经济发展,大宗商品交易增加,暴露出其价值不稳定的缺点。⑵由于商品交易种对金银需求都增加,白银用于小额交易,黄金用于大宗买卖从而形成了金银复本位制,其先后经历了平行本位制,双本位制,跛行本位制三种形态。 ⑶金本单位制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单位制度,它在实行国家内货币数量适当。在实行国家内货币的对外汇率相对稳定。后由于世界经济规模扩大,黄金存量有限而难以维持。
金本单位制特点:⑴金铸币可以自由铸造,而其他金属货币则限制铸造 ⑵金币可以自由流通,价值符号可以自由兑换金币⑶黄金可以在各国之间自由输入
纸币制度主要内容:⑴纸币发行权由国家垄断,在中央银行制度建立后,一般由国家授权中央银行发行,以保证发行纸币的收入归国家所有⑵中央银行发行的纸币是法定货币,在一国范围内具有无限法偿能力⑶纸币不能兑现⑷在纸币制度下,广泛实行非现金结算方法,以提高结算和支付的准确性,并节约现金流通费用。
纸币流通与货币流通的区别与联系:联系主要表现在它们都要受到商品流通的制约。区别:⑴这两个规律适应商品流通的方式不同⑵这两个规律和商品价格总额关系不同⑶这两个规律发挥作用的条件不同
信用基本特征:具有到期归还和支付利息2个特征。
现代信用形式的种类及特点:主要形式有高利贷信用,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消费信用和国际信用。
高利贷信用特点:1.高利贷资本来源于商人.官吏.宗教机构,主要用于生活性消费,因而与社会生产没有直接的密切联系。2.高利贷具有资本的剥削方式,却不具有资本的生产方式。
商业信用特点:1.商业信用的主体是厂商 2.商业信用的客体是商品资本 3.商业信用和产业资本的动态一致
银行信用的特点:1.银行信用的主体与商业信用的主体不同 2.银行信用的客体是单一形态的货币资本 3.银行信用与产业资本的动态不完全一致 4.银行信用与商业信用的需求变化不同
国家信用的特点:1.国家信用包括国内信用和国外信用 2.国家信用的产生与国家财政直接相关 3.国家信用所筹集的资金主要用于政府的各项支出
消费信用的特点:1.扩大需求,提高消费,刺激经济发展,缓解消费者有限的购买力与不断提高的生活需求矛盾 2.是有利的促销手段,可开拓销售市场,促进商品生产和流通 3.给经济增加了不稳定的因素,容易造成需求膨胀
国际信用特点:国际信用是国际市场与国内市场上发生的借贷行为
商业信用的局限性:1.商业信用的规模受到厂商资本数量的限制 2.商业信用受到商品流转方向的限制
银行信用的克服:银行信用克服了商业信用的局限性,大大扩充了信用的范围,数量和期限,可以在更大程度上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主要表现为越来越多的借贷资本集中在少数大银行手中,银行规模越来越大,贷款数额不断增大,贷款期限不断延长,银行资本与产业资本的结合日益紧密,银行信用提供的范围也不断扩大
票据:具有一定格式并可用以证明债权债务关系的书面凭证。
承兑:指在票据到期前,由付款人在票据上作出表示承认付款的文字记载及签名的一种手续
本票:是由出票人对收款人发出的发出的在一定期间内支付一定金额的债务凭证
汇票:是出票人要求受票人在一定期间内向收款人支付的一定金额的债务凭证
商业承兑汇票:信用买卖中,由购货人承兑的汇票
银行承兑汇票:由银行受购货人委托承兑的汇票
金融机构体系构成:现代金融机构体系通常是以中央银行为核心,由以经营信贷业务为主的银行和以提供各类融资服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以及相关金融监管机构共同构成的系统。
商业银行的职能:1.信用中介 2.支付中介 3.信用创造 4金融服务 5调节经济
商业银行的业务:资产业务,负债业务,其他业务
商业银行的功能:资金融通功能 调控功能
商业银行的道德风险:商业银行运行中既有银行机构自身以及从业人员违反规章制度形成的内部道德风险,又有银行机构客户不讲诚信、不按信贷合同规定运用资金等所引致的外部道德风险
商业银行的逆向选择:是指由于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和市场价格下降产生的劣质品驱逐优质品,进而出现市场交易产品平均质量下降的现象
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及期间关系:1.安全性原则 2.流动性原则 3.盈利性原则 应该首先坚持安全性原则,在保证安全性原则的前提下,争取最大的盈利性。在安全性与盈利性相冲突的情况下,则应该设法提高银行资产的流动性
金融市场的类型:1.按融资期限划分,可分为货币市场,资本市场2种 2.按融资工具划分,可分为证券市场,商业票据市场,可转让定期存单市场3种 3.按交易对象划分,可分为资金市场,外汇市场,黄金市场 4.按地域范围划分,可分为国内金融市场,国际金融市场
金融市场主体:机构投资者,长期投资者,投机者
金融市场的功能:1.聚集和分配资金功能 2.资金期限转换功能 3.分散与转移风险功能 4.信息集散功能
直接融资:直接融资是通过最终贷款人和最终借款人直接结合来融通资金,其间不存在任何金融中介机构的融资方式
间接融资:间接融资是指最终贷款人通过金融中介机构来完成向最终借款人融出自己的过程
直接融资优点:1.资金供求双方联系紧密,有利于资金快速合理配置和使用效益的提高 2.筹资的成本较低而投资收益较大
缺点:1.直接融资双方在资金数量、期限、利率等方面受到的限制多 2.直接融资使用的金融工具其流通性较间接融资的要弱,兑现能力较低 3.直接融资的风险较大
间接融资优点:1.灵活方便 2.安全性高 3.提高了金融的规模经济
缺点:1.资金供求双方的直接联系被割断了,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投资者对企业生产的关注与筹资者对使用资金的压力和约束力 2.中介机构提供服务收取一定费用增加了筹资的成本
名义利率:没有剔除通货膨胀因素的利率
实际利率:指在物价不变,货币购买力不变条件下的利率,在通货膨胀情况下剔除通货膨胀因素后的利率
市场利率:指由货币资金的供求关系所决定的利率
官方利率:指由一国政府金融管理部门或中央银行确定的利率
固定利率:在整个借贷期限内,利率不随借贷供求状况而变动的利率
浮动利率:指利率随市场利率的变化而定期调整的利率
决定和影响利率的因素:1.平均利润率 2.借贷资本的供求关系 3.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 4.国际利率水平 5.预期通货膨胀率和通货紧缩 6.汇率
古典利率理论内容和意义:利率具有自动调节经济,使其达到均衡的作用:储蓄大于投资时,利率下降,人们自动减少储蓄,增加投资;储蓄少于投资时,利率上升,人们自动减少投资,增加储蓄.利率与货币因素无关,利率不受任何货币政策的影响
可贷资金利率理论:利息产生于资金的贷放过程,则考察利率的决定就应该着眼于可用于贷放资金的供给与需求,对可贷资金的需求并非一定完全来自投资,还可能来自窖藏
IS-LM分析的利率理论:认为流动性偏好利率和古典利率理论都忽略了收入因素,都不能确定利率水平,认为应该把货币因素和实物因素综合起来进行分析,并把收入作为一个与利率相关变量加以考虑,认为利率受制于投资函数,储蓄函数,流动性偏好函数,货币供给量四大要素。
利率期限结构理论:是指某个时点不同期限的即期利率与到期期限的关系及变化规律。包括预期假说,市场分割理论,期限选择和流动性升水理论
资本市场概念:指以中期或长期投资为基本特征的金融市场,也称为长期金融市场或者证券市场
股票的定义:股票是股份公司发给股东作为入股凭证并借以活期股息收入的一种有价证券
股票特征:1.无期性 2.参与性 3.流动性 4.风险性 5.收益性
股票分类:1.普通股和优先股 2.国家股,法人股和个人股
债券定义:是债务人依照法定程序发行,承诺按约定的利率和日期支付利息,并在特定日期偿还本金的书面债务凭证
债券特点:1.期限性 2.安全性 3.流动性 4.收益性
债券分类:1.政府债券与企业债券 2.定息债券,贴现债券,浮动利率债券与累计利率债券 3.公募债券和私募债券 4.短期债券,中期债券和长期债券 5.注册债券,记名债券和不记名债券 6.国内债券和国际债券
股票与债券异同点:同包括都具有流动性,收益性,都有一般有价证券的共性。异包括持有者权利不同,期限不同,收益稳定性不同,分配和清偿顺序不同
货币市场:指以短期金融工具为媒介进行期限在一年以内融资活动的交易市场,又称短期资金市场或短期金融市场
同业拆借:指银行与银行之间,银行与其他机构之间进行短期临时性资金拆出拆入的市场
票据贴现:指持票人需要资金时,将其持有的未到期的商业票据,经过背书转让给商业银行并贴付利息,商业银行从票面金额中扣除利息后,将余款支付给持票人的票据行为
再贴现:是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以贴现过的票据作抵押的一种放款行为
转贴现:贴现银行需要资金时,持未到期的票据向其他银行办理贴现的一种行为
回购协议:指按照交易双方的协议,由卖方将一定数额证券临时性地售予买房,并承诺在日后将该证券如数买回,同时买方也承诺在日后将买入的证券售回卖方
中央银行的职能:中央银行有发行的银行、政府的银行、银行的银行职能
中央银行支付清算主要内容:组织票据交换清算,办理异地跨行清算,为私营清算机构提供差额清算服务,提供证券和金融衍生工具交易清算服务,跨国支付服务
货币政策最终目标:1.币值稳定 2.充分就业 3.经济增长 4.国际收支平衡
货币政策中介指标选择标准:1.相关性 2.可测性 3.可控性
具体指标内容:1.货币供给量 2.利率 3.其他可供选择中介指标
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优点是其对所有存款货币机构的影响是平等的,对货币供给的影响是强而有力的,效果明显,收效迅速。缺点是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变动对经济的震动太大,其轻微的变动就会带来超额准备金的大量减少,紧缩效果过于剧烈。法定准备金率的提高很容易引起整个金融体系流动性不足,使整个金融体系面临危机。
再贴现政策:优点1.再贴现率的升降会影响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机构持有准备金或借入资金的成本,从而影响它们的贷款量和货币供给量 2.再贴现政策对调整信贷结构有一定的效果 3.再贴现政策具有告示效应 4.再贴现政策可以防范金融恐慌 缺点1.从控制货币供给量来看,再贴现政策不是一个理想的控制工具 2.调整再贴现率的告示效应是相对的,存在出现负面效应的可能 3.再贴现政策主要是利用再贴现率与市场利率之间的利差方向或者利差大小来影响商业银行的借款决策
公开市场操作:优点1.公开市场操作的主动权完全在中央银行,其操作规模大小完全受中央银行自己控制 2.公开市场操作可以灵活精巧地进行,用较小的规模和步骤进行操作,可以较为准确地达到政策目标,其操作不会因变动剧烈而带来不良影响 3.公开市场操作可以经常性,连续性地微幅调整货币供给,具有较强的伸缩性,是中央银行进行日常性调节的理想工具 4.公开市场操作具有较强的可逆转性,当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操作中发现错误时,可立即逆向使用该工具,即可纠正其错误,而不致造成过大损失 5.公开市场操作可迅速进行 缺点1.公开市场操作较为细微,技术性强,政策意图告示作用较弱 2.需要以较为发达的有价证券市场为前提
现金交易数量说:货币的唯一功能是充当交换媒介,货币并不能满足人们的欲望,人们需要货币仅仅是因为货币具有购买力,可以用来交换商品和劳务
现金余额数量说:当人们基于便利和安全动机而保留在手边的现金余额就是货币需求
交易说与余额说比较:它们都发展了货币需求的古典理论,认为货币需求与收入成比例。主要差别在于,现金交易数量说强调了技术上的因素,并排除了在短期内利率对货币需求的任何可能的影响,而余额说却强调了个人选择,没有排除利率的影响
流动性偏好说内容:就是指人们宁愿持有流动性高但不能生利的现金和活期存款而不愿意持有股票和债券等虽能生利但较难变现的资产。凯恩斯认为人们的货币需求由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共同决定,个人和企业收入的取得与支出之间往往存在着时间差以及现实经济生活中常有各种意外情况出现或者人们出于投机目的,因而需要经常在手边保留一定货币余额。
流动性偏好说意义:它是古典剑桥学派理论的扩展,在分析人们持有货币的动机上精细的多
流动性偏好说不足:理论与现实世界种的不确定状态不符,同时也不能解释投资者在实际行为种所遵守的资产分散原理
原始存款:指客户以现金形式存入银行的直接存款
派生存款:指银行由发放贷款而创造出的存款
基础货币:也称高能货币或强力货币,是由流通中的通货和商业银行的准备金组成
货币乘数:是指货币供给量对基础货币的倍数关系
存款货币创造过程:是通过不断的存款贷款过程,通过乘数效应放大货币供应量的
存款货币创造条件:1.部分准备金制度 2.部分现金提取
影响货币供给的因素:1.存款准备金 2.超额存款准备金 3.现金持有量 4.存款数量
货币战争读后感体会
不管是有硝烟的货币战争还是没硝烟的货币战争, 那都是点, 是一个个独立的事件.货币战争 读后感 怎么写,下面是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关于货币战争读后感,欢迎查阅。
货币战争读后感1
看完宋鸿兵编著的《货币战争》,感觉是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审视世界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兴奋不已,对本书所提出的一些观点所折服。在这里我引用一下,国家发改委金融司司长徐林的话:从货币搏弈的角度,演绎了西方近代史与金融发展史,并推导与瞻了未来全球格局展示视角挑战了传统货币机制,令人惊而后思。
货币是一个国家的命脉,老百姓和它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直接影响老百姓的生活,货币的贬值会使我们的生活质量下降,直接引起物价飞涨,金融是新世纪对内对外没有硝烟的一场战争。
通过看书与现在改革了解了一常常识作对比,看出这样的一个现象。就是通过货币来控制政权,这样剥削一个国民经济和资源使得更容易。如今外资银行全面进入中国之后有那些不同?目前,中国的货币金融还处于比较落后的阶段,无法与西方金融寡头直接对抗。中国要想摆脱被动局面,必须逐渐建立和完善中国的金融体系,严格把控货币发行权,逐步提高中国人民币的国际地位,让中国货币成为财富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这是中国最终的出路。当下应坚持各走各的路,加强黄金储备,严格把持货币及金融证券发行权,保证金融市场的稳定发展。同时,积极加强外线作战,收购国外银行资产迅速扩张,在激烈竞争中快速成长。如果海外扩张和扩张受阻,中国也不妨按照对等原则办理外资银行在中国的运作。 看资料得出这样的结论:与以前有所不同就是在于,从前国家有银行虽然推动资产通货膨胀来赚取利润,但绝对有来恶意制造通货来血洗人民的财富的企图,我国有强力的国家中央银行作后盾使他们没有这样的能力。
金融资本势力有一个极为长远的计划,它旨在建立一个金融系统来控制世界,一个被少数人控制的,能够主宰政治体和世界经济得体制。历史证明,放贷者会使用货币和发行的控制。货币是否坚挺成为一个国家盛衰交替最早出现的特征。货币是一种商品,而它的不同与其他一切商品之处就在于,它是一种社会中的一个行业,每个机构,每一个人都许要的商品,对货币的发行的控制是所有垄断的最高形式读了此书以后,使我对货币的概念有了新的认识和作用。整本书都是围绕货币的发行权、金(银)本位等经济领域中的核心问题来展开的。货币发行权的私有化,使得各国民众永远背负起不断激增的国家债务,法定货币的不断贬值。为了让国债数量不断增加,获得更高的利息收入,金融资本家们不惜挑起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大发战争财。
从整体上看,本书有利于中国人民特别是精英阶层了解西方金融的发展历史,提高金融防范意识,唤起爱国主义热情。
货币战争读后感2
今天终于看完了宋鸿兵写的《货币战争》,很惊愕 故事 里的情节,还有一些战栗,就像是冬日里一桶冰水从头淋到脚底的感觉。如果这是一本惊栗片的话,导演宋鸿兵无异达到了完美的效果,从本书的情节设计上讲,本书绝对是好莱坞大片级别,绝对能让你手不释卷的一口气读完。
读完后我最大的感觉是这个世界本身就是个阴谋, 而我们的股市更是个阴谋谎言, 我现在口袋里面的钱,不过是美国输出货币流动性的产物,某一天,可恶的美国佬会兵不血刃的从我的口袋里抢世界上绝大部分的人的双眼都被蒙蔽了......不过真的从里面学到了很多的以前不知道的东西:
《货币战争》从历史的角度梳理了世界金融寡头的形成、发展的历史,追述了世界金融寡头的世界历次重大经济、政治、社会运动中的角色以及给社会经济造成的破坏,证明了金融资本的逐利的本质,分析了金融资本利用货币发行权制造通货膨胀剥夺广大民众财富的种.种手法。
《货币战争》揭示了对金钱的角逐如何主导着西方历史的发展与国家财富的分配,通过再现统治世界的精英俱乐部在政治与经济领域不断掀起金融战役的手段与结果,本书旨在告诫人们警惕潜在的金融打击,为迎接一场不流血的战争做好准备.
随着中国金融的全面开放,国际银行家将大举深入中国的金融腹地。昨天发生在西方的故事,今天会在中国重演吗?
本书的畅销,只能说明他迎合了我们东方人的心理,对于经济和现代金融,我们无法读懂西方的各种法则与制度,但我们很是羡慕他们经济发展的成功,更多的时候,我们是通过自己的想法去猜测西方的发展的,正如当年的烟片战争,对于西方的船坚炮利,我们认为那是鬼神作祟,在自我的臆想中,我们便认为西方如此发展,肯定有一些精英组成的集团在控制着世界。同时,由于近代中国几次反儒学运动,加之,新中国成立后,马克思主义的虚幻。现代中国完全处于一个信仰虚无时代,金钱至上,拜金主义横行。当然这也许是任何一个工业化的国家都要经历的痛苦过程,正如狄更斯《双城记》:也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这是希望的春天,也是绝望的冬天人们对于金钱的渴望超过了一切,渴望暴富的人比比皆是,《货币战争》几大银行家控制全世界赚取大把的钞票的故事,完全迎合了大家的心态。所以说,此书中的故事,只是大家心中关于财富故事的向往。
书里没有提关于中国的一切,但是毫无疑问,作者一遍又一遍的强调,历史总是一次又一次戏剧性的轮回。
非常有意思,也非常值得思考的一本书,值得大家一看。
货币战争读后感3
《货币战争》引发了国人对金融的深思和探讨,并且长期居在畅销书榜前列。时隔两年多,在激烈的争议声中,我带着好奇和渴望读完了这本另类的类经济史著作。
对于我这个非经济学专业的大学生而言,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像一幅四维立体图一样,不容易让人理解。并不是这本书的内容晦涩,而是它所揭示的玄机隐藏在芸芸众生的视野盲点之中.。从我们日常观察这个世界的角度来观察金融寡头们的逻辑;,往往会被他们所制造的种.种假象所迷惑. 货币战争给我们勾勒出了寡头们所打造的金融王国的脉络,但能否看情那个王国的真象,就跟看立体图一样,看到的,会很震惊,看不到的,会很茫然.。
货币战争顾名思义,是以货币为手段来发动的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全书开篇就介绍了两场战争,一个是明面上的有硝烟的滑铁卢之战,另一个则是罗斯切尔德家族利用战争的胜败消息而发动的英国公债收购战。并不是所有的战争都没有硝烟,也并不是货币不会引起硝烟。1820--年爆发的美英战争, 1920--年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 1939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 73年的中东战争等真刀真枪,血肉横飞的战争,都与货币供应和货币危机有着直接关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些战争都是货币战争.美英战争是为了第二合众国银行的货币发行权.一战是为解决欧洲积重难返的财务问题.而一战和会强加给德国的庞大的战争赔款埋下了二战的祸根. 1920--年代德国的超级通货膨胀以及金融寡头们对纳粹的扶持,为二战的爆发做足了准备. 70年代的中东战争更是寡头们为了给美元解套而精心策划出的石油危机.为了货币问题,而用货币来培育战争,挑起战争,这何尝不是寡头们发动的另一类货币战争!
不管是有硝烟的货币战争还是没硝烟的货币战争,那都是点,是一个个独立的事件.真正将这些点串接起来的,是黄金和美元之间的战争,或者说是诚实货币和债务货币之间的战争,这才是主线.
《货币战争》全书,一直在讲的是从十九世纪欧洲银行家一步步发展壮大到操控政治、经济的走向,为自身利益服务的故事。比如这些财团与美官员串通成立了私有的美联署,使得美国政府没有发行货币的权力,当政府需要发行货币则必须将美国公民未来的税收抵押给美联署,向其贷款,而为此要支付庞大的利息。美联储要做的只是印钞票,再坐收利息。此外,几大财团还联合引爆两次世界大战,操控石油价格以获取石油美圆,操控各种国际组织如IMF、世界银行,掠夺第三世界国家的资源和财富,乃至引发多次经济危机几大财团就是通过合伙抬高一国的股市和房地产价格,制造巨大的金融泡沫,达到一定高度后再抽身出来打压价格,引发泡沫崩溃,导致此国公司和民众的大量破产,再以极低的价格收购大量优质资产,从而控制一国的经济,获取巨大的利益的。
货币战争读后感4
随着国内房价的不断攀升,我们也在向通货膨胀不断前进。是什么主导了这个过程呢?前两天看完的《货币战争》已经给了我明确的答案,那就是人民币的超量发行。为什么人民币会超量发行呢?原因很简单,那就是老百姓拿出自己未来甚至20年的钱来买房子,银行为了眼前的既得利益,不断以个人购房的名义将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钞票转账到了地产商、政府以及一手房东的手里,而这些既得利益者为了明天更高的回报,又把这些钞票拼命的撒向社会。一时的繁荣导致了国内的人民币数量猛增,而看看我们周围的物质世界你就知道了,还是那个房子,还是那斤猪肉,原来要1个铜板的东西,现在要一个金币才能买到了,这就是通货膨胀。
书中揭示了通货膨胀的根本原因:一、以债务为货币发行的抵押,而非实物,这样就让有些机构有机会做一些不负责任的滥发货币行为;二、现在银行的部分储备金机制。美联储就有凭借美元是世界货币的优势而滥发货币的嫌疑。以前美国凭借国债发行美元导致本国的通货膨胀,现在很多国家都有美国的国债,就相当于美国通过国债将通货膨胀转嫁到 其它 国家。中国也是持有大量美国国债的国家。因此中国的通货膨胀也是跟对美国的贸易顺差(持有美国国债的增加)有很大关系的。
通货膨胀会导致两个互相矛盾的现象:资产价值(如房子)的提升和其它货品价值的降低(由于生产力的提高)。资产价值的提升恰恰体现了人民对拥有财富的不安全感的一种表现。
政府为了平易通货膨胀,只能想办法让老百姓手中的货币原地不动,怎么办呢?答案很简单,让这些货币在股市里窝着去,只要不出股市,这些多余的货币就不能去肆意的拔高商品货币价格。于是,今年年初,我们如期看到了股市上扬,如期看到了外资撤退后国资杀入救市的场面。但国资还能撑多久呢?作为一个普通的老百姓我们怎样能度过这个难关呢?
首先就是要想尽办法让你手中的货币保值。例如,将货币兑换成房产或是金条。当然,如果负债买房的话那也要承受一定的风险,因为在通货膨胀的过程中,银行将快速大比例的提高贷款利率,也许今天你要为供房付出5k,第二天醒来,已经要为房子月供1w了。
其次现在是人类重新认识金钱的时候了,人不能成为金钱的奴隶。人应成为金钱的主人,金钱应为人服务,而不应成为魔鬼的化身。人类需要全新的制度,全新政治,全新的 文化 。使金钱变成鸟笼中的鸟,为人类服务的鸟。人与钱,人与权,权与钱和谐相处的社会,以人为本的社会。重义轻利,重正义,重感情的社会。
面对当前的经济形势,现代人如何在不断变化的货币政策,产业环境下生存?是一个很值得人们思虑的的问题。
货币战争读后感5
当读完宋鸿兵先生的货币战争1以及2后,对于心中早已存在的几个大大的疑问终于有了满意的答案。
第一、通货膨胀到底源于何种原因?
大学时和寝室兄弟们谈论过这个话题,当时我一直认为是货币超发才导致的通货膨胀,而忽略了经济发展速度和货币发行间的微妙关系,在小黄的提醒下又细致的分析了下即使经济发展再快,人民币也不应该由80年代的一毛钱一斤麦子涨到现在的一块钱一斤,二三十年的时间成功贬值了10倍,当然人们的薪水也相应由80年代的40.50块钱涨到了现在的两三千块钱,这样看来,薪水的涨幅还是大于物价的涨幅的,另一方面也由于实体经济的发展确实给力,让人民过上了相对幸福的生活,所以人们尚且沉浸在幸福快乐中。但近来发布的一些经济数据告诉我们人民币明显超发了,“从1997年到间中国的广义货币(m2)数量以平均17.5%的增长率在增加,最高速度为的29.4%,最低为的12.3%,而且在绝大多数时间里(在过去时间里有),货币数量增长率都高于gdp增长率。”---这是我在刘佳百博士的一篇 文章 中找到的数据。而我在上周六新闻联播里公布的中国央行当日公布的数据看到,截至9月底,中国广义货币供应量m2较上年同期增长14.8%,增幅高于8月底的13.5%,也高于经济学家的预期。很明显,这远高于gdp的增长速度,所以我觉得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货币超发。
另外就是书中提到的信用泛滥应该也是其中的原因之一。信用卡消费这一起源于美国的消费方式如今也风靡中国,但我们可以想一下,这无异于寅吃卯粮,花未来的钱,透支未来的信用,也就是把未来的流动性也搬到了现在和手中已有的货币一起流通。
再就是银行的部分存款准备金制度,这一制度显然把已有的流动性成倍的提高了。当你存一万块钱进银行,按大型金融机构的现行存款准备金率20%来计算,相当于市场上有5万的流动性,显然这会影响货币供应量。
最后就是外国经济体的影响,近年来,随着外围经济体的主权货币纷纷一贬再贬,拥有3.29万亿外汇储备的中国显然是手中捧着一个定时炸弹,在这些外汇都贬值的情况下中国为了自己的出口,贸易等不免也会加入贬值的行列。
第二、经济危机对中国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逐步参与国际经济政治交流,近年来由于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外国经济体对我国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力,频繁的国际贸易,大量的国际投资,大把大把的外国钞票涌入中国,为了增强国际地位以及应付可能到来的经济危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已经积累了3.29万亿的外汇储备,相当于发行了二十多亿的人民币去购买了外汇,而其中比例更多的应该是美元。咱们再来看看美国的现状吧,由于金融衍生产品这一定时炸弹超量生产发行,终于在引爆了全球经济,而为了应付以来的经济危机,由国际银行家掌控的美联储连续发布经济刺激计划,往市场里一投就是几千亿美元,犹如石沉大海,而产生的效果至今仍微乎其微,相反通胀却越来越厉害,日益打击着已脆弱不堪的美元而更要命的是恰巧中国是美国最大的债权人。截至20末,美国未偿还国债总额达到了14.79万亿美元,占当年gdp的98.11%。再过几年就会造成资不抵债,美国政府就可以向世界银行申请破产保护,中国的1万亿美元国债也就变成了手纸。到时候中国不仅要自己舔伤口,还要替美国擦屁股,赔了夫人又折兵啊!
中国本应该是危机后带动世界经济增长的领头羊,而中国确实也在努力着。但外国的一些阴谋论者却把自身经济难以复苏的罪名戴到中国的头上。作为世贸组织成员国,中国原本合理的产品出口,却被冠以“倾销”的罪名,而回头看看那些经济体居高不下的失业率我们可以想到,那些口口声声说中国“倾销”的阴谋论者如果不把罪名安到中国的头上,那么他们拿什么去照顾本国人民的愤怒情绪,并且我们可以想像,如果美国没有在外国派兵的话,那么这些没有去当兵的优良劳动力会把失业率抬高到什么程度?就像现在闹得沸沸扬扬的中国太阳能面板反倾销,这是赤裸裸的贸易保护主义,而世贸组织早已要求废止的贸易保护主义在这些所谓的发达国家却又死灰复燃。可见,与经济危机后的欧美国家频繁产生的贸易摩擦必将拖累中国的经济复苏及发展。
第三、世界经济将怎样发展?
世界经济一体化将不可避免。几十年甚至十几年后,将出现世界中央银行,世界政府,世界统一货币,而现在的世界银行,世界货币基金组织,联合国等不过是他们的雏形。到时候世界将成为一个由少部分精英所控制的世界,而我们可能依然是那些打工仔,现在世界上存在的一百多种货币将在今后以各个区域经济组织的统一货币所代替,最终将发展成为世界统一货币。而这个世界也将和欧盟的进程一样,首先是货币同意,其次是经济政策统一,最后就是政治的统一,简直就是“扩大版的欧盟”。
到时中国将受制于人,不再是一个独立的经济体了,而我们又该做些什么呢?
货币战争读后感体会相关文章:
★ 货币战争读后感范文1500字作文
★ 货币战争读书心得
★ 《货币战争》读后感范文精选5篇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