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成功的密码——艾力《你一年的8760小时》读后感捕快不看电视好多年,不知道有这样一个很牛的叫艾力的年青人。艾力频繁参加各种电视选秀节目,也算...
破解成功的密码——艾力《你一年的8760小时》读后感
捕快不看电视好多年,不知道有这样一个很牛的叫艾力的年青人。艾力频繁参加各种电视选秀节目,也算是网红。北大出品、新东方淬炼出来的,自然不同凡响。
根据艾力《你一年的8760小时》书中所讲,他的成功密码并不难破解。虽然关于成功,有很多不同的解释,用艾力的话说,人生的优秀在于时间管理,真正的方法在于坚持,“许多人知道许多方法却不知道坚持。所以,我总结整理出来一个专门坚持的方法——‘34枚金币时间管理方法’”。
艾力的成功源自于坚持,源自于出色的时间管理,源自于极强的自律和自控力,当然还有科学、正确的方法。任何一个人,只要能做好这四方面,想不成功也很难。
坚持
关于坚持,这是大家最常说的,也是最难做到的。很多人用辩证思维,在坚持前面加了一个方向,加的很有道理,但也没有道理。有道理,南辕北辙的事情多了去了。说他没道理,你永远不知道,你离成功或者说达成目标是只差一步,还是差了十万八千里。
所谓的方向问题,捕快乱翻书时认为,这是不能坚持的人给自己寻找的最好的借口。
吴捕快其实也是一个不能恒久坚持做一件事的人,心中一直有很多想法,一直有很美好的梦想。却缺少脚踏实地的行动。从我过往的日志、博客、微信等保有我早期愿望和梦想的记录来看,无一不是开了个好头,却都不了了之。这其实和方向无关。
美国两位畅销书作家,丹尼尔·科伊尔的《一万小时天才理论》与马尔科姆·格拉德韦尔的一本类似“成功学”的书《异类》,其核心都是“一万小时定律”,就是不管你做什么事情,只要坚持一万小时,基本上都可以成为该领域的专家。
天才是什么?爱迪生说过,“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我们小时候背的是这一句。但是后来,网络上又多了一段,据说后面还有一句“但是那1%的天分是最重要的,甚至比那99%的汗水都重要。”对此,捕快不予置评。
这个世界上的确有天才。前些时间看了几本关于钱钟书与杨绛的书,钱钟书过目不忘,是少有的天才。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他们一直在读书,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去读书。记了很多的读书笔记,方有所思有所想有所得。这种读书的方法和学习的态度,才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写出《明朝那些事儿》的当年明月,5岁时开始看历史,《上下五千年》他11岁之前读了7遍,11岁后开始看《二十四史》、《资治通鉴》,然后是《明实录》、《清实录》、《明史纪事本末》、《明通鉴》、《明汇典》和《纲目三编》。他陆陆续续看了15年,大概总共看了6000多万字的史料,每天都要学习两小时。把这几个时间数字相乘,15年乘2小时再乘以360天,等于10800个小时。所以在海关工作的他,才能白天当公务员,晚上化身网络作家,在电脑前码字。
下面这一段出自度娘:其实一万个小时还有另外一种表述方式,那就是“十年”。早在上世纪90年代,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瑞典科学家赫伯特·西蒙就和埃里克森一起建立了“十年法则”。他们指出:要在任何领域成为大师,一般需要约10年的艰苦努力。不难让人联想到中国的古话“十年磨一剑”,其实是同样的道理。人们都羡慕那些成就非凡的弄潮儿,可是有没有想到,他们其实大多数也和我们一样是平常人,其所以能脱颖而出,就是因为他们有超人的耐心和毅力,肯花一万个小时甚至更多的时间来训练和学习积累,所以才水滴石穿,终成正果。如果人们也想像那些杰出人物一样出类拔萃,就先别埋怨自己没有机会,不逢贵人,怀才不遇,而是先问问自己功夫下得够不够,有没有付出过一万个小时的努力。无数事实证明,一个人只要不是太笨,太不开窍,有这一万个小时的苦练打底,你即使成不了大师、巨匠,至少也会成为本行业的一个具有丰富经验的专家,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但是要成为你想成为的人,就必须走上这条路。而在成功的诸多要素中,唯一能为我们所掌控的,恐怕也就是这一万个小时了。
有网友评论“其实对于成功者来说,不管练习的过程枯燥与否,有趣与否,他们都必将付出远远超出常人的代价。心甘情愿花上一万个小时来打通任督二脉的人,大都不是寻常之辈。”
一万个小时,10年的时间,的确够长,长到只够磨一剑,霜刃还未曾试。我们不是天才,也不需要做非常之辈。捕快希望的只是让自己可以坚持下去,尽可能的坚持更久。老子曾言,“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那就先从每周1-2本书,每周500-2000字,每天1小时开始做起。希望有更多的小伙伴可以和我一起走下去。
时间管理
钱歌川的名字,吴捕快比较陌生,但是《读书的习惯》一文列举了太多不读书的借口,很合我口味,也符合现代人的“实际情况”。
不读书总有太多借口,但是读书其实就是一种习惯。
捕快乱翻书在2021年书单中列了69本书,其实应当远远不止(有的电子书如果是纸质书,可能是3本,如《三体》就是3本,《侯卫东官场笔记》则是8本,我只是按一本记的),另外,还有一些在读状态的要放到2021年读的。
总有朋友好奇的问我,我们总是很忙,哪有时间看书。捕快工作也很忙,几乎没有在上班时间看过书,利用的全部是8小时之外的时间。
所以,捕快的回答也很简单,养成读书的习惯就好了。
鲁迅先生讲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就还是有的。钱歌川《读书的习惯》一文中还举了5分钟的例子,100个5分钟就是很长的时间了。还有男人等女人换衣服、化妆的时间,这个可能就不是5分钟那么简单了。只是这个碎片化时间的运用基本上都花在了刷朋友圈上,一旦开了头,可能10-15分钟就浪费掉了,也许会有收获,但是收获可能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多。
欧阳修(又是欧阳修,为什么是又,详见捕快乱翻书之林语堂《论读书》):“余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这三上的时间是完全可以利用的。
马上,现在就应当是在公共交通工具上的,捕快在地铁里每天可以读40分钟左右的书,枕上读30-60分钟不等,早上早起30分钟,每天就可以挤出100-120分钟来读书了。
另外,捕快家中没有电视,从来不看网剧,也几乎没有看过电影,这样一年可以省下多少时间,自己从没有计算过。如果可以借助艾力的34枚金币时间管理法,应当可以挤出更多的时间,比如看电影的时间,甚至周游世界的时间也是可以省出来的。
所以,没有时间读书,永远只是一种借口。养成读书的习惯,读书的时间自然就有了。
自律
自律或者说自控,其实,就是自我管理。我们有时候需要在自我管理中提升技能,才能收获不一样的快乐、享受不一样的人生风景。
艾力在书中介绍了,他如何控制自己减肥的。
“为了改变肥胖的现状我也拼尽了全力,毅然向食谱宣战,对自己的胃说不。从每周必吃一次大盘鸡,到每月吃一次,到为了减肥一顿都不吃。这种味觉和心理上的双重折磨比锻炼还要痛苦。一次朋友送来了一个看起来特别好吃的冰淇淋,又渴又饿的我不断咽口水,甚至拿起勺子吃了一口,但吃下去瞬间我就有了罪恶感,马上想到这得用多长时间运动才能消耗掉那些卡路里。更重要的是,这也是对一个正在培养的习惯的破坏,我毅然把冰淇淋冲进了马桶。
古人有望梅止渴的故事,我也有类似的经历。和朋友们聚餐时,他们开心地吃着心爱的大盘鸡、烤串、羊肉泡馍,我在一边吃着增肌减脂塑形的西兰花、鸡胸肉等食物。一边闻着大盘鸡的香味,一边吃着味如嚼蜡的健康食品,也是别有一番滋味。
世界如此之大,做一个什么样的自己完全取决于你的选择。你可以选择破罐子破摔,待在原地,也可以选择一个不抱怨的世界,成就自己。”正是坚持和自律,他在40天的时间里从从92公斤减到了70公斤,从一身肥肉到6块腹肌。
女排队员朱婷去土耳其联赛打球后,不断在异国他乡的赛场交出漂亮的成绩单,并收获了2021体坛风云人物最佳女运动员这份殊荣。
朱婷的天赋毋庸置疑,但她从来没有浪费过上天给她的这份“礼物”。有个细节可以证明:朱婷喜欢吃面食,在国家队吃饭时曾被郎平提醒要“多吃蔬菜”,而如今在土耳其打球的她,为了控制体脂含量,提高身体素质,严格按食谱进食,顿顿都“多吃蔬菜”。
朱婷在职业生涯中都把自我管理发挥到极致,这种细节在顶尖运动员中比比皆是。与此相反的是,世界体坛时不时就有“泯然众人矣”的天才陨落,“伤仲永”的名单不断添加新的故事版本,个中原因很多,但难逃自我管理方面的疏忽与懈怠。
提升自我管理的能力,“纸上谈兵”很难达成。如何克服内在和外在因素的干扰等。从一件件简单的小事、一个个容易发现的问题入手,在自我管理中提升技能,定会收获不一样的快乐、享受不一样的人生风景。
正确的方法
林语堂先生《论读书》之前还有一段:世上会读书的人,都是书拿起来自己会读。不会读书的人,亦不会因为指导而变为会读。
捕快乱翻书倒不认可这种观点,读书是有技巧的,如同开汽车,也需要训练。美国彼得·孔普有一本《如何高效阅读》就是关于阅读的训练,据说训练了以后可以提高6-8倍的阅读速度,捕快还没有试过。
另外,还有一个叫“速读”的APP,也是关于读书的训练。
上面的两种训练方法,感兴趣的朋友不妨试验一下,或许会有不错的提升。
捕快曾经在以前的微信中写过一篇《不会读书,读万卷书也没用——如何高效读懂一本书》,推荐秋叶老师的书,也是讲如何高效读书的,大家也可以找来看看。
不过,我还是喜欢香港的梁文道曾经讲过的那句话,“书读得越多,就阅读得越快。”
因此,多读也算是一种读书的训练吧。因为这总会让捕快想起欧阳修笔下的那个卖油翁:“无他,惟手熟尔。”
有时想想,鸡汤还是要喝的。如果早喝的话,也许自己虚度的光阴会比现在少一些。
根据艾力《你一年的8760小时》书中所讲,他的成功密码并不难破解。虽然关于成功,有很多不同的解释,用艾力的话说,人生的优秀在于时间管理,真正的方法在于坚持,“许多人知道许多方法却不知道坚持。所以,我总结整理出来一个专门坚持的方法——‘34枚金币时间管理方法’”。
艾力的成功源自于坚持,源自于出色的时间管理,源自于极强的自律和自控力,当然还有科学、正确的方法。任何一个人,只要能做好这四方面,想不成功也很难。
坚持
关于坚持,这是大家最常说的,也是最难做到的。很多人用辩证思维,在坚持前面加了一个方向,加的很有道理,但也没有道理。有道理,南辕北辙的事情多了去了。说他没道理,你永远不知道,你离成功或者说达成目标是只差一步,还是差了十万八千里。
所谓的方向问题,捕快乱翻书时认为,这是不能坚持的人给自己寻找的最好的借口。
吴捕快其实也是一个不能恒久坚持做一件事的人,心中一直有很多想法,一直有很美好的梦想。却缺少脚踏实地的行动。从我过往的日志、博客、微信等保有我早期愿望和梦想的记录来看,无一不是开了个好头,却都不了了之。这其实和方向无关。
美国两位畅销书作家,丹尼尔·科伊尔的《一万小时天才理论》与马尔科姆·格拉德韦尔的一本类似“成功学”的书《异类》,其核心都是“一万小时定律”,就是不管你做什么事情,只要坚持一万小时,基本上都可以成为该领域的专家。
天才是什么?爱迪生说过,“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我们小时候背的是这一句。但是后来,网络上又多了一段,据说后面还有一句“但是那1%的天分是最重要的,甚至比那99%的汗水都重要。”对此,捕快不予置评。
这个世界上的确有天才。前些时间看了几本关于钱钟书与杨绛的书,钱钟书过目不忘,是少有的天才。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他们一直在读书,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去读书。记了很多的读书笔记,方有所思有所想有所得。这种读书的方法和学习的态度,才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写出《明朝那些事儿》的当年明月,5岁时开始看历史,《上下五千年》他11岁之前读了7遍,11岁后开始看《二十四史》、《资治通鉴》,然后是《明实录》、《清实录》、《明史纪事本末》、《明通鉴》、《明汇典》和《纲目三编》。他陆陆续续看了15年,大概总共看了6000多万字的史料,每天都要学习两小时。把这几个时间数字相乘,15年乘2小时再乘以360天,等于10800个小时。所以在海关工作的他,才能白天当公务员,晚上化身网络作家,在电脑前码字。
下面这一段出自度娘:其实一万个小时还有另外一种表述方式,那就是“十年”。早在上世纪90年代,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瑞典科学家赫伯特·西蒙就和埃里克森一起建立了“十年法则”。他们指出:要在任何领域成为大师,一般需要约10年的艰苦努力。不难让人联想到中国的古话“十年磨一剑”,其实是同样的道理。人们都羡慕那些成就非凡的弄潮儿,可是有没有想到,他们其实大多数也和我们一样是平常人,其所以能脱颖而出,就是因为他们有超人的耐心和毅力,肯花一万个小时甚至更多的时间来训练和学习积累,所以才水滴石穿,终成正果。如果人们也想像那些杰出人物一样出类拔萃,就先别埋怨自己没有机会,不逢贵人,怀才不遇,而是先问问自己功夫下得够不够,有没有付出过一万个小时的努力。无数事实证明,一个人只要不是太笨,太不开窍,有这一万个小时的苦练打底,你即使成不了大师、巨匠,至少也会成为本行业的一个具有丰富经验的专家,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但是要成为你想成为的人,就必须走上这条路。而在成功的诸多要素中,唯一能为我们所掌控的,恐怕也就是这一万个小时了。
有网友评论“其实对于成功者来说,不管练习的过程枯燥与否,有趣与否,他们都必将付出远远超出常人的代价。心甘情愿花上一万个小时来打通任督二脉的人,大都不是寻常之辈。”
一万个小时,10年的时间,的确够长,长到只够磨一剑,霜刃还未曾试。我们不是天才,也不需要做非常之辈。捕快希望的只是让自己可以坚持下去,尽可能的坚持更久。老子曾言,“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那就先从每周1-2本书,每周500-2000字,每天1小时开始做起。希望有更多的小伙伴可以和我一起走下去。
时间管理
钱歌川的名字,吴捕快比较陌生,但是《读书的习惯》一文列举了太多不读书的借口,很合我口味,也符合现代人的“实际情况”。
不读书总有太多借口,但是读书其实就是一种习惯。
捕快乱翻书在2021年书单中列了69本书,其实应当远远不止(有的电子书如果是纸质书,可能是3本,如《三体》就是3本,《侯卫东官场笔记》则是8本,我只是按一本记的),另外,还有一些在读状态的要放到2021年读的。
总有朋友好奇的问我,我们总是很忙,哪有时间看书。捕快工作也很忙,几乎没有在上班时间看过书,利用的全部是8小时之外的时间。
所以,捕快的回答也很简单,养成读书的习惯就好了。
鲁迅先生讲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就还是有的。钱歌川《读书的习惯》一文中还举了5分钟的例子,100个5分钟就是很长的时间了。还有男人等女人换衣服、化妆的时间,这个可能就不是5分钟那么简单了。只是这个碎片化时间的运用基本上都花在了刷朋友圈上,一旦开了头,可能10-15分钟就浪费掉了,也许会有收获,但是收获可能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多。
欧阳修(又是欧阳修,为什么是又,详见捕快乱翻书之林语堂《论读书》):“余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这三上的时间是完全可以利用的。
马上,现在就应当是在公共交通工具上的,捕快在地铁里每天可以读40分钟左右的书,枕上读30-60分钟不等,早上早起30分钟,每天就可以挤出100-120分钟来读书了。
另外,捕快家中没有电视,从来不看网剧,也几乎没有看过电影,这样一年可以省下多少时间,自己从没有计算过。如果可以借助艾力的34枚金币时间管理法,应当可以挤出更多的时间,比如看电影的时间,甚至周游世界的时间也是可以省出来的。
所以,没有时间读书,永远只是一种借口。养成读书的习惯,读书的时间自然就有了。
自律
自律或者说自控,其实,就是自我管理。我们有时候需要在自我管理中提升技能,才能收获不一样的快乐、享受不一样的人生风景。
艾力在书中介绍了,他如何控制自己减肥的。
“为了改变肥胖的现状我也拼尽了全力,毅然向食谱宣战,对自己的胃说不。从每周必吃一次大盘鸡,到每月吃一次,到为了减肥一顿都不吃。这种味觉和心理上的双重折磨比锻炼还要痛苦。一次朋友送来了一个看起来特别好吃的冰淇淋,又渴又饿的我不断咽口水,甚至拿起勺子吃了一口,但吃下去瞬间我就有了罪恶感,马上想到这得用多长时间运动才能消耗掉那些卡路里。更重要的是,这也是对一个正在培养的习惯的破坏,我毅然把冰淇淋冲进了马桶。
古人有望梅止渴的故事,我也有类似的经历。和朋友们聚餐时,他们开心地吃着心爱的大盘鸡、烤串、羊肉泡馍,我在一边吃着增肌减脂塑形的西兰花、鸡胸肉等食物。一边闻着大盘鸡的香味,一边吃着味如嚼蜡的健康食品,也是别有一番滋味。
世界如此之大,做一个什么样的自己完全取决于你的选择。你可以选择破罐子破摔,待在原地,也可以选择一个不抱怨的世界,成就自己。”正是坚持和自律,他在40天的时间里从从92公斤减到了70公斤,从一身肥肉到6块腹肌。
女排队员朱婷去土耳其联赛打球后,不断在异国他乡的赛场交出漂亮的成绩单,并收获了2021体坛风云人物最佳女运动员这份殊荣。
朱婷的天赋毋庸置疑,但她从来没有浪费过上天给她的这份“礼物”。有个细节可以证明:朱婷喜欢吃面食,在国家队吃饭时曾被郎平提醒要“多吃蔬菜”,而如今在土耳其打球的她,为了控制体脂含量,提高身体素质,严格按食谱进食,顿顿都“多吃蔬菜”。
朱婷在职业生涯中都把自我管理发挥到极致,这种细节在顶尖运动员中比比皆是。与此相反的是,世界体坛时不时就有“泯然众人矣”的天才陨落,“伤仲永”的名单不断添加新的故事版本,个中原因很多,但难逃自我管理方面的疏忽与懈怠。
提升自我管理的能力,“纸上谈兵”很难达成。如何克服内在和外在因素的干扰等。从一件件简单的小事、一个个容易发现的问题入手,在自我管理中提升技能,定会收获不一样的快乐、享受不一样的人生风景。
正确的方法
林语堂先生《论读书》之前还有一段:世上会读书的人,都是书拿起来自己会读。不会读书的人,亦不会因为指导而变为会读。
捕快乱翻书倒不认可这种观点,读书是有技巧的,如同开汽车,也需要训练。美国彼得·孔普有一本《如何高效阅读》就是关于阅读的训练,据说训练了以后可以提高6-8倍的阅读速度,捕快还没有试过。
另外,还有一个叫“速读”的APP,也是关于读书的训练。
上面的两种训练方法,感兴趣的朋友不妨试验一下,或许会有不错的提升。
捕快曾经在以前的微信中写过一篇《不会读书,读万卷书也没用——如何高效读懂一本书》,推荐秋叶老师的书,也是讲如何高效读书的,大家也可以找来看看。
不过,我还是喜欢香港的梁文道曾经讲过的那句话,“书读得越多,就阅读得越快。”
因此,多读也算是一种读书的训练吧。因为这总会让捕快想起欧阳修笔下的那个卖油翁:“无他,惟手熟尔。”
有时想想,鸡汤还是要喝的。如果早喝的话,也许自己虚度的光阴会比现在少一些。
本文标题: 你的8760小时读后感(《你一年的8760小时》读后感)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383379.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