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雕龙神思,读后感1000字自己的内心越来越朦胧,以至于我都无法读懂。这些以别人美丽的段落堆积出的文章,往往不能带给我久违的成就感。挥起笔,终...
文心雕龙神思 读后感1000字
想起幼时,笔下如此朴素。里面开出了小花,长出了小草,有我为买来兔子的快乐欢呼,也有我为松鼠死去的嘤嘤哭泣——这才是真实的自己。对比,我不禁掩面叹息,这又是何苦,何苦?
变的不是笔下,而是自己
文心雕龙是一部怎样的著作
《文心雕龙》就是刘勰根据儒家思想创作的一部文艺理论专著。
《文心雕龙》这部著作“体大思精”,在文学理论方面的成就是空前的;而且它分析问题的深刻,组织的细密,评论范围的广泛,也是后来的古典文学评论著作所少有的。
《文心雕龙》是一部空前绝后的书;纵然从这部理论著作本身来看,刘勰的文字也是美如“雕龙”的。在《文心雕龙》之前的文学批评专著,大多篇章短小、结构粗略、内容有限,没有《文心雕龙》这般包容古今、巨细无遗的大气。
《文心雕龙》之后,虽然历代学者论文、论诗之作浩如烟海,也出现了一些精彩的著作如钟嵘的《诗品》、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严羽的《沧浪诗话》、刘熙载的《艺概》等。从某一方面、某一角度来说,都有着独特的贡献,但以著作的整体构思、体系完整、特别是以美学范畴和理论概念的创制来说,却还没有一部书能超过刘勰的《文心雕龙》。
《文心雕龙》作者简介
刘勰(约公元465-520),字彦和,生活于南北朝时期的南朝梁代,中国历史上的文学理论家、文学批评家。刘勰虽任多种官职,但其名不以官显,却以文彰,一部《文心雕龙》奠定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和文学批评史上的地位。
原籍东莞莒县(今属山东),世居京口(时称南东莞,今江苏镇江)。早年笃志好学,家贫不婚娶,依沙门僧祐。精通佛教经论。梁武帝时,历任奉朝请、东宫通事舍人等职,深为萧统(昭明太子)所重。晚年出家为僧,改名慧地。南齐末年,写成《文心雕龙》,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的巨著。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