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睡眠的简介花儿要睡觉,叶片也会睡眠,而且它们还有一定的睡眠姿势呢!豆科植物的羽状复叶上的小叶片能够昼开夜合。例如有一种叫红三叶草(也叫红花苜...
植物睡眠的简介
花儿要睡觉,叶片也会睡眠,而且它们还有一定的睡眠姿势呢!豆科植物的羽状复叶上的小叶片能够昼开夜合。例如有一种叫红三叶草(也叫红花苜蓿)的豆科植物小草,在阳光下,人们看到的是它的每个叶柄上的三片小吐都展开在空中。
夜幕降临时,三片小叶就折迭在一起而垂下头来开始睡眠。这就是植物睡眠的典型现象。这种昼开夜合的变化在近似24小时的周期中反复发生,即使在完全黑暗中也仍然照样进行。植物学家称这种现象为就眠运动。植物体内的生物钟最早就是从这种现象发现的。
读了 植物睡眠的文章有什么启发?
不知道植物睡眠有哪些好处?
最近几十年,科学家围绕着睡眠运动的问题,展开了广泛的讨论。最早发现植物睡眠运动的人,是英国著名的生物学家达尔文。100多年前,他在研究植物生长行为的过程中,曾对69种植物的夜间活动进行了长期观察,发现一些积满露水的叶片,因为承受到水珠的重量,往往比其他的叶片容易受伤。
后来他用人为的方法把叶片固定住,也得到相类似的结果。在当时,达尔文虽然无法直接测量叶片的温度,但他断定叶片的睡眠运动对植物生长极有好处,也许主要是为了保护叶片抵御夜晚的寒冷。
达尔文的说法似乎有一定道理,可是由于缺乏足够的实验证据,所以一直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直至20世纪60年代,随着植物生理学的高速发展,科学家们才开始深入研究植物的睡眠运动,并提出了不少解释它的理论。
起初,解释睡眠运动最流行的理论是月光理论。提出这个论点的科学家认为,叶子的睡眠运动能使植物尽量少遭受月光的侵害,因为过多的月光照射,可能干扰植物正常的光周期感官机制,损害植物对昼夜长短的适应。
然而,使人们感到迷惑不解的是,为什么许多没有光周期现象的热带植物,同样也会出现睡眠运动,这一点用月光理论是无法解释的。后来科学家们又发现,有些植物的睡眠运动并不受温度和光强度的控制,而是由于叶柄基部中一些细胞的膨压变化引起的。例如,合欢树、酢浆草、红三叶草等,通过叶子在夜间的闭合,可以减少热量的散失和水分的蒸腾,起到保温保湿的作用,尤其是合欢树,叶子不仅仅在夜晚会关闭睡眠,在遭遇大风大雨袭击时也会渐渐合拢,以防柔嫩的叶片受到暴风雨的摧残。这种保护性的反应是对环境的一种适应,与含羞草很相似,只不过反应没有含羞草那样灵敏。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