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读后感250,一,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读后感,这本书是从春秋到三国的历史故事合集,分别讲了五个系列:《春秋专故事》、《战...
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读后感250
一 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读后感
这本书是从春秋到三国的历史故事合集,分别讲了五个系列:《春秋专故事》、《战国故事》属、《西汉故事》、《东汉故事》、《三国故事》。其中我映象最深的是《韩信败将》。
韩信虽然穷,但他还挎着一把宝剑。淮阴城里的一般少年老取笑他,说:“韩信,你文不像文,武不像武,像个什么啊?你还是把宝剑摘下来吧。”有个屠夫的儿子特别刻薄,要让他更自己比一比,否则就从我的裤裆底下钻过去。韩信端详了他一会儿,就趴下去,从他的裤裆底下爬过去了。
他让我很有感触,有的时候我们学校里同学为了一点点小事就斤斤计较,有时候甚至还会去告老师。而韩信没有更屠夫的儿子计较,而是从他的裤裆底下钻了过去。我们应该学习韩信的精神,宽宏大量。
今天我读了其中的一个故事——《千金一笑》,说的是周幽王为博宠妃褒姒一笑,不惜点燃烽火台的烽火来戏弄各路诸侯,最终导致西周灭亡的故事。这个教训无疑是惨痛的。我觉得这个故事很像我以前听过的《狼来了》的故事,都是教育人不要撒谎、不要骗人,要诚实做人的。我也一定要做一个诚实守信的好孩子!
二 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三国归普读后感
《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读后感
最初,
《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来到我家,我只觉得它是一本历史书
籍,说的一定是很枯燥乏味的历史。我最讨厌历史了,小时候每次听《百
家讲坛》
,爷爷奶奶都听得津津有味,而我因为什么也听不懂,所以会一边
皱着眉头,一边捂着耳朵。现在不是老师要求看,我才不看呢!书一到家
我就把它给爸爸看,没想到,爸爸看得十分投入。每天早晨,我起床时都
会发现客厅里的爸爸一边端着饭碗吃饭,一边在看《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
集》
,看完一段还绘声绘色的给我讲解其中的精彩片段以及许多成语故事及
历史典故的出处。
我的好奇心来了,真的有那么好看吗?有一次,爸爸正在看,我忍不
住说:
“给我看看!
”于是,我便看了起来。看着看着,我觉得与我想象中
的历史大有不同,林先生用生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历史故事描绘得栩
栩如生,但没有像《三国演义》一样,
“桃园三结义”
、
“草船借箭”这些故
事中都没有,让我感觉非常真实。我不禁看入了迷,也经常和爸爸交流其
中的很多故事情节。多么有趣的历史啊!
在《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里,我了解了很多知识,也发现一些古
人比我想象得更残忍:春秋时期,郑庄公的将军都因为妒忌他的猛将颍考
的才能与权力,将他用箭射死;战国时期,魏王的大臣庞涓为了巩固自己
的权力,想尽办法折磨孙膑;魏王的大臣须贾为了害范雎,故意说他私通
齐国,毒辣地打他
......
我现在才知道,原来古人为了权力,也这么狠毒,我
不禁有些吃惊权力对一些人的诱惑。
在书中重多的故事中,我最喜欢“用人不疑”这个故事。
“用人不疑”
说的是战国时期,魏文侯决心收复中山国,请乐羊去攻打中山国,而乐羊
的儿子乐舒在中山国做大官,他求父亲别攻打,乐羊却骂儿子不劝中山国
的国王,反而劝他。中山国的大夫看乐舒无法使父亲乐羊退步,便把乐舒
杀了,将尸首煮成肉羹给乐羊送去,乐羊生气极了,带兵灭了中山国。我
非常佩服魏文侯与乐羊,佩服魏文侯的“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佩服乐羊
不循私情,为投靠的国家着想(他是中山人)
。
我发现,历史上,一位君主对老百姓好,老百姓就会对他好,还会把
自己的儿子送去当兵,如汉景帝、汉武帝、曹操、刘备、孙权
......
正因为他
们对百姓好,百姓们才会敬重他们,才会有人愿意投靠他们。相反,像秦
二世、项羽、董卓、孙浩
........
他们对百姓非常残酷,失去了民心,怪不得
会被消灭呢。
看历史书,让我明白了一些知识,懂得了一些计谋,看历史书真好!
三 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读后感660
《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是从春秋到三国的历史故事合集.这本书让我了解到了我国的历史故事.本书讲了五个系列:《春秋故事》、《战国故事》、《西汉故事》、《东汉故事》、《三国故事》.这本书里介绍了很多历史故事,而且每一个故事都对应着一个耐人寻味的道理,
这本书有许多许多的故事有“春秋故事”、“西汉故事”、“东汉故事”、“三国故事”等等。每一篇文章都是林汉达的心血,每一个故事都是他一生的知识结晶。记录了历史上一件件真实的历史事件,和一些成语典故。每一个章节都写得栩栩如生,读起来不那么枯燥,都是那么活灵活现。我也在其中领会到一些道理。比如说第一篇故事“千金一笑”这篇故事出现在两千七百多年一前,讲述了一个周幽王为了看到褒姒的一笑,点燃了烽火台,引起了战争,最后周幽王的儿子就是周平王带兵打退了敌兵,大家封他为天王的故事。这故事恰好反映了现代人们的心态,为了自己的私欲,毁了自己的一生。还有一篇故事也令我印象深刻,就是人们常称的管鲍之交,现在形容人们之间最真诚的友谊,就像是管鲍之交一样,其实这也是有历史典故的。这个事件发生在郑国,那时候郑国很强大,当时也有不少的诸侯国,像齐、鲁、宋、卫、陈等等。郑庄公在郑国为国卖力,忧国忧民,又是很能干的国君,他跟许多人有来往,而且很多人都很尊重他的意见,连周朝的天王都怕他三分,拿他没奈何。他一死,四个儿子都要抢夺君位,闹得郑国没有一天太平的日子,每天都鸡犬不宁。最后老四继承了君位,郑国就渐渐衰弱下来了。齐襄公有两个兄弟,一个叫公子纠,他的母亲是鲁国人,另一个叫公子小白,母亲是莒国人。这两个公子的师傅一个叫管仲,一个叫鲍叔牙,他们是古时候最要好的朋友,然后他们互帮互助,把两位公子的关系弄好了,都有了很大的成就。从这个故事我知道了友谊的重要性,人们不能失去友谊,只有互相帮助才能像管仲和鲍叔牙一样取得更大的成就。
读了这本书后,我了解了中国的一些历史和典故,丰富了我的知识;同时我也懂得了许多道理,也让我在写作方面有所长进.我感觉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历史故事书,推荐大家也去读读这本有意义的书.
四 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读后感应该怎么写
这个暑假,我读了一本由我国着名的教育家和语言文字家林汉达编写的《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这本书是从春秋到三国的历史故事合集,共讲了五个系列:《春秋故事》、《战国故事》、《西汉故事》、《东汉故事》、《三国故事》。故事中有千金一笑、韩信拜将、三顾茅庐、暗箭伤人、完璧归赵......其中我最喜欢的是韩信拜将,韩信没成名时,平时出门喜欢佩带宝剑。别人看着韩信文不文、武不武的样子,觉得很不顺眼。有一个屠夫的儿子就要挑起事端,对韩信说:“你敢跟我拼一拼?你敢,就拿起剑来刺我;不敢,就从我的裤裆底下钻过去。”韩信看了他一会儿,就从他的裤裆底下爬过去了。周围的人都取笑他,还得了个外号,叫“钻裤裆的”。韩信当时虽当众受辱,可心怀大志,一心成就末来。后多亏遇到了承相萧何,由于萧何三番五次的向汉王刘邦推荐韩信,汉王同意重用,拜韩信为大将军。韩信智勇双全后来他就成为了大英雄。
五 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读后感100字
《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读后感
我非常喜欢历史,在寒假里我读了《岳飞传》、《三国演义》、《孙子兵法》、《水浒传》、《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等。其中最好看的是《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
这本书主要讲的是《春秋》、《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等“正史”。让我受到启发的是“千金一笑”这个小故事。
这个故事发生在二千七百多年以前,那时周朝的周幽王光讲究吃喝玩乐、沉迷于酒色。不顾国家大事。有个大臣叫褒珦,他劝周幽王好好管理国家大事,周幽王反而大怒,把褒珦下了监狱。褒家人为了替褒珦赎罪,就买了一个顶好看的乡下姑娘,献给幽王。周幽王把褒珦放了,就整天跟美人玩。但美人整天不笑,幽王下了一个赏格:谁能把美人逗笑一下,就赏一千金(周朝把铜子说成金)。这时有个小人叫虢石父,他出了个坏点子让美人冷笑了一下。那个坏点子是:让幽王点起峰火台,别的诸侯发兵来救。结果他们白跑一趟。都气乎乎的走了。后来西戎真打来了,幽王再次点燃峰火台,这次一个救兵也没来。因为诸侯们又以为幽王在骗自己。幽王和虢石父被杀了,美人也被抢走了。
我读完这个故事明白了:作皇帝(或领导)的主要责任是:管理好国家,让百姓安居乐业,不能沉迷于酒色,更不能失信于别人。而我的任务是学习,不能痴迷于游戏。
六 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晏子使楚读后感
这是一篇课文历史故事,选自林汉达主编的中国历史故事从书中的《春秋故事》。回
课文讲的是齐国大夫晏子出使答楚国,楚王前后三次企图侮辱、取笑晏子,显楚国的威风。晏子以自己的聪明才智,使楚王陷于自讨没趣,十分尴尬的处境,维护了齐国的尊严。故事表现了晏子聪明、才智过人和极力维护国家尊严的思想品质.
七 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读后感150字
这个寒假,我看了著名作家林汉达所编撰的《中国历史故事集》,下面是我对这本书的读书笔记和自己的心得。
1,它读起来很顺口,就和听普通的故事一样,读起来很流畅,不像其他的历史读物,读起来稍有些拗口。所以,说它是一本历史读物,还不如说它是一本故事书。
2,它的故事情节比一般历史读物生动。前前后后几个故事,都彼此串联起来,让我读了一篇,还想读一篇。有一次,我连续读了一个多小时。从春秋时期一直写到三国时期,都是这样。往往前一篇篇末说到的一个人名,后一篇,就与故事内容息息相关。
3,所撰写的历史详细并取材于正史。书中记述了从春秋到三国一千多年的几乎所有重要事件。而且都是在正史上有记录的事件,像原来《三国演义》中记述的“桃园结义”“草船借箭”在书中都没有出现。
4,插图精美。往往我们在读历史读物时看到的几乎都是满篇的文字,没什么插图,让人觉得枯燥无味。而这本书,不仅附带了三四十幅插图,而且在每一章的最后,都有该时期的一幅地图。如:在《战国故事》一章的末尾,附有一张战国地图。
以上就是我认为这本书的精彩之处。
读了这本书,我也许才真正的理解这一千多年的历史。才真正理解了这一千多年灿烂辉煌的文化。
原文地址://99zuowen/hougan/500zi/94279
八 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毛遂自荐读后感
建议你去看《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一部历史故事集,从周朝东迁一直讲到晋朝统一全国为止,前后一千零五十年。目录以成语形式呈现,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讲,这也是本成语故事集。由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林先生编写历史故事有两个很大的特点。一是注意史实的准确。他写的历史故事跟演义小说不一样。演义小说虽然写得很生动,可其中有许多虚构的情节。他写历史故事着重说明历史发展进程,又比较尊重历史事实,主要取材于《春秋》、《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等“正史”。像《三国演义》中的“桃园结义”、“草船借箭”之类的故事,他都没有采用。二是文字的口语化。林先生是一位语言学家,对普通话有深入的研究。他是浙江宁波人,虽然只能说家乡的方言,可写起文章来,用的却是地道的普通话。这部书念起来很顺口,读着跟听故事一个样,所以不但是一部优秀的历史读物,还是一部优秀的语文读物。图书目录:春秋故事千金一笑兄弟相残暗箭伤人管鲍之交一鼓作气老马识途仙鹤坐车唇亡齿寒五张羊皮“仁义”大旗饱不忘饥退避三舍犒军救国放虎回山桃园打鸟一鸣惊人搜孤救孤晏子使楚混出昭关鱼肚藏剑掘墓鞭尸夹谷之会石屋养马卧薪尝胆战国故事三家分晋用人不疑河伯娶妇起死回生不受蒙蔽商鞅变法孙膑下山马陵道上悬梁刺股攻守同盟合纵抗秦连横亲秦胡服骑射屈原投江鸡鸣狗盗狡兔三窟火牛陷阵完璧归赵负荆请罪远交近攻赠送绨袍坑杀赵卒毛遂自荐盗符救赵图穷匕见统一中原西汉故事张良拜师学万人敌揭竿而起天下响应破釜沉舟约法三章鸿门忍辱火烧阿房韩信拜将暗渡陈仓鸿沟为界四面楚歌汉王登基制订朝仪缇萦救父晁错削地李广射虎张骞探险再通西域通神求仙苏武牧羊大雁带信霍光辅政昭君出塞王莽称帝东汉故事绿林好汉赤眉起义刘氏举兵昆阳大战死守黄金豆粥麦饭“铜马皇帝”争先恐后攻占两京得陇望蜀种地钓鱼宁死不屈取经求佛投笔从戎外戚专权天知地知豺狼当道跋扈将军宦官五侯禁锢党人官逼民反三国故事董卓进京同盟异心定计除害迁都屯田神亭交手辕门射戟谁是英雄袁曹争锋三顾茅庐过江决策火烧赤壁离间失和采用中策一身是胆白衣渡江煮豆燃萁夷陵之战七擒孟获自贬三级三路伐魏鞠躬尽瘁装病夺权带酒进宫书生打铁功成将死三国归晋祝你考个好成绩
九 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读后感怎么写
《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记叙了从周朝东迁到晋朝统一全国为止,前后一千零五十年的历史故事,是由我国著名教育家、语言学家、少儿读物作家——林汉达编写的。
书中的一些故事是家喻户晓的,如《老马识途》《完璧归赵》《昭君出塞》《火烧赤壁》……也有好多故事是我第一次阅读,如《“仁义”大旗》《取经求佛》《豆粥麦饭》……这些故事图文并茂,读起来浅显易懂,我一打开这本书就废寝忘食地看了起来。
其中我最喜欢的故事是《管鲍之交》,它主要讲了管仲和鲍叔牙之间深厚的友谊。他们俩一起合伙做生意,鲍叔牙出资多,却体谅管仲家里穷,反而拿的钱少;他们还一起打仗,管仲为了能奉养多病的老母亲,冲锋时排在后头,退兵时又跑到前头,别人说他贪生怕死,鲍叔牙却极力为他分辩;公子小白和他的师傅鲍叔牙逼死了公子纠之后,成了齐国国君——齐桓公,这时鲍叔牙极力推荐管仲为相国,鲍叔牙反而成了他的副手。
管仲和鲍叔牙之间的情谊简直比山还要高,比海还要深!人与人之间就要像他们一样,相互体谅,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多做雪中送炭的好事。
我们要像鲍叔牙学习,站在对方的角度为别人考虑问题。我们更要学习鲍叔牙的大将风度,他虽然是帮助公子小白当上国君的功臣,却甘愿把相国的位置留给才华更加出众的好友——管仲。这是一份多么伟大而又无私的情谊啊!
齐桓公也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他为人宽宏大量,虽然曾被管仲射过一箭,为了齐国的利益,却不计前嫌,拜管仲为相国,最终成就了齐桓公的霸业。是啊,没有齐桓公的弃忘前嫌,哪来齐国的全面兴盛?没有齐桓公对管仲的充分信任,管仲哪能积极改革、大展拳脚?一个斤斤计较、生性多疑的人,是不可能成为一方霸主的!因此,我们也要胸怀宽广,和周围的人友好相处,只有这样,社会才会更加美好,生活才会更加多彩。
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读后感300字
《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是从春秋到三国的历史故事合集。这本书让我了解到了我国的历史故事。本书讲了五个系列:《春秋故事》、《战国故事》、《西汉故事》、《东汉故事》、《三国故事》。这本书里介绍了很多历史故事,而且每一个故事都对应着一个耐人寻味的道理,其中我最喜欢的是《韩信拜将》的故事。
韩信没成名时,平时出门喜欢佩带宝剑。可有人看着韩信文不文、武不武的样子,觉得很不顺眼。有一个屠夫的儿子就要挑起事端,对韩信说:“你敢跟我拼一拼?你敢,就拿起剑来刺我;不敢,就从我的裤裆底下钻过去。”韩信端详了他一会儿,就趴下去,从他的裤裆底下爬过去了。
看到这里,我有许多感受。在学校里我们有时为了一点小事就斤斤计较,吵架甚至告到老师那里去,一连几天闷闷不乐,心中像堵了个东西一样,无法专心致志学习读书。想想韩信的肚量,这样做有意思吗?韩信为什么不和污辱他的人拼个你死我活呢?不是说“士可杀不可辱”吗?项羽就为了他的所谓的气节,兵败垓下之后自刎于乌江了嘛!韩信之所以忍辱含羞,是因为他心中有明确大志向。为了实现自己宏伟的理想,任何一切他都可以忍受,因为他知道“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因此他不和小人计较,而是向着自己的目标坚忍不拔地走下去,最终成了汉军总司令——大将军,何况有时和你作对的人使你前进的步子迈得更坚定。因此,我们不应该为了一点小事就停下自己前进的步伐。要胸怀宽广,和同学友好相处,只有这样,才能成就大事。
读了这本书后,我了解了中国的一些历史和典故,丰富了我的知识;同时我也懂得了许多道理,也让我在写作方面有所长进。 我感觉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历史故事书,推荐大家也去读读这本有意义的书。
这本书是从春秋到三国的历史故事合集,分别讲了五个系列:《春秋故事》、《战国故事》、《西汉故事》、《东汉故事》、《三国故事》。其中我映象最深的是《韩信败将》。
韩信虽然穷,但他还挎着一把宝剑。淮阴城里的一般少年老取笑他,说:“韩信,你文不像文,武不像武,像个什么啊?你还是把宝剑摘下来吧。”有个屠夫的儿子特别刻薄,要让他更自己比一比,否则就从我的裤裆底下钻过去。韩信端详了他一会儿,就趴下去,从他的裤裆底下爬过去了。
他让我很有感触,有的时候我们学校里同学为了一点点小事就斤斤计较,有时候甚至还会去告老师。而韩信没有更屠夫的儿子计较,而是从他的裤裆底下钻了过去。我们应该学习韩信的精神,宽宏大量。
今天我读了其中的一个故事——《千金一笑》,说的是周幽王为博宠妃褒姒一笑,不惜点燃烽火台的烽火来戏弄各路诸侯,最终导致西周灭亡的故事。这个教训无疑是惨痛的。我觉得这个故事很像我以前听过的《狼来了》的故事,都是教育人不要撒谎、不要骗人,要诚实做人的。我也一定要做一个诚实守信的好孩子!
《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是一本很好看的书,推荐大家读一下
中华上下五千年之汉武帝的爱情故事读后感
中华上下五千年之汉武帝的爱情故事读后感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宁不知倾城与倾国?
佳人难再得!
对于汉代宫庭乐师李延年(中山人,今河北定州人)这首诗歌,相必大家都十分熟悉。因为有了这首歌,从此,人们开始用“倾城倾国”来形容女子的绝世美貌。但这首歌最先是用来比喻谁的美貌呢?
这个倾国倾城、绝世独立的美貌女子,不是别人,就是李延年的亲妹妹。后来因为哥哥和平阳公主的推荐,她成了汉武帝最宠爱的妃子,历史上著名的李夫人。
一、“倾城倾国”的美貌
话说有一天,大汉天子武帝刘彻在宫中置酒摆宴,由平阳公主和宫庭乐师李延年侍宴。待到酒酣微醉时,武帝请李延年起舞欢歌。李延年边舞边蹈,欣然高歌一曲。歌中唱的就是上面这曲《北方有佳人》。一句倾城倾国、佳人难再得,使得这位多情天子思绪万千,当场被征服。
这位李夫人不仅有着倾城倾国的美貌,而且和他的哥哥一样,精通音律、能歌善舞。《汉书·外戚传》称其:“实妙丽善舞”。因刘彻自幼喜爱音乐与歌舞,对于这样一位脾性相投、深谙其好的妃子,自然深深喜爱。自从有了李夫人,武帝对宫中上千佳丽再无兴趣,终日相伴左右,李夫人宠冠后宫。
二、“长安玉贵”的故事
武帝与李夫人的恩爱,正史及野史中均有不少记载。史载:一天,武帝去李夫人宫中巡幸,忽然觉得头痒,遂摘下夫人头上的玉簪搔头。这件事在当下夫妻之间绝对算不上什么大事。但在那个等级森严、尊卑有别的封建时代,皇帝能够与一个妃子这样亲近无隙,实在令宫中嫔妃羡慕得要命。其后,宫中女人们都学着李夫人的样子,在头上插了一把玉簪,以致一时间长安城内玉价倍增无数。东晋葛洪在《西京杂记》中记载:“武帝过李夫人,就取玉簪搔头。自此后,宫人搔头皆用玉,玉价倍贵焉。”可以说是,先有汉代因李夫人玉簪导致“长安玉贵”,后有晋时因左思《三都赋》造成“洛阳纸贵”。两者均被后人传为佳话。
三、“色衰爱弛”的理论
李夫人不仅貌若天仙,更让人称奇的是,她心思缜密、聪慧绝顶,深悉欲擒故纵的心理学,竟能把一个雄才大略的汉武大帝调动得团团转。《汉书·外戚传》中对李夫人因久病形容憔悴、拒见汉武帝的事做了详细记载。
书中说,李夫人深得武帝宠爱,育有一子,封为昌邑王。但入宫没有几年,就不幸染病,卧床不起。武帝非常挂念病重的爱妃,多次到李氏寝宫探视。但深知色衰就意味着失宠的李夫人颇有心计,自始至终拒绝汉武帝探看,要留给武帝一个始终美好的形象。每次见到武帝来,李夫人就急忙以被覆面,说:“妾长期卧病在床,形象容貌已毁,不能以这样的容貌见陛下,只想把儿子昌邑王及兄弟托付给陛下。”武帝说:“夫人病势已危,非药可以医治,为什么不能让朕再见一面呢?”李夫人推辞说:“妇人貌不修饰,不见君父,妾实不敢与陛下相见。”武帝又劝导说:“夫人不妨见我,我将加赐千金,并封拜你兄弟为官。”李夫人再拒说:“封不封在帝,不在一见。”武帝再三要求要见面,但李夫人背过身去,只是独自向隅啜泣,再也不说话了。直使得汉武帝大为不快,一怒之下拂袖而去。
武帝走后,李夫人的姐妹们感到十分惊诧。都责怪李夫人说:“你既然想把兄弟托付给陛下,让皇帝见一面是很简单位的事,为什么执意要惹皇上不高兴呢?”李夫人叹气说:“你们不知道我为什么不见皇上的原因,我不让皇帝看到我憔悴不堪的容貌,正是为了深托兄弟啊!”。《汉书》载:“我以容貌之好,得从微贱爱幸于上。夫以色事人者,色衰而爱弛,爱弛则恩绝。上所以挛挛顾念我者,乃以平生容貌也。今见我毁坏,颜色非故,必畏恶吐弃我,意尚肯复追思闵录其兄弟哉!”意思就是说,皇帝只所以喜欢我,是因为我原来美丽的容貌,现在我的容貌因病毁坏了,皇帝看了肯定心生厌恶,不会再喜欢我,怎么还会再去顾念我的兄弟呢?正是因为这个道理,李夫人至死也没让汉武帝见上一面。事情果不出李夫人所料。李夫人拒见武帝,非但没有激起他的愤恨,反而激起了他无限的怜悯和痛苦。几天后,李夫人去世,武帝用对待皇后的葬礼将她安葬,并很快将李延年封为协律都尉,将她的另一个哥哥李广利升为贰师将军。后来,尽管李广利西征大宛惨败而归,仍被加封为海西侯。
四、“招魂相会”的传说
李夫人殡天后,武帝对其思念不已。不得不命画师将她生前的形象画下来张挂在甘泉宫内,日夜瞻顾,徘徊嗟叹。以致后来还有了请方士“招魂”。
据后人分析,实际上,当时李少翁只不过是表演了一出皮影戏而已。据此,清人左乔林在《海阳竹枝词》中写道:“张灯作戏调翻新,顾囊徘徊知逼真;环佩姗姗连步稳,帐前活见李夫人。”不过,司马迁在所著《史记》中并不认同李少翁所召的“佳人”是李夫人,而是齐王的生母,同样让武帝怜爱早逝的王夫人。
晋人王嘉《拾遗记》中则说,汉武帝召李夫人之魂相见,找的方士是董仲君。董仲君花了十年功夫,在海外找到了能够让魂魄依附的奇石。然后刻成李夫人的模样,放在轻纱帷幕之中,果然恍若李夫人再世。有了招魂相见一事,武帝更是对其相思难抑,专门修筑了“梦灵台”,用来祭祀李夫人。
《拾遗记》中还记载:一天,武帝在延凉室内休息。梦中看见李夫人出现,还将手中的一把蘅芜香送给自己。当他惊醒后,发现只是一场春梦。但奇怪的是,那阵阵异香却浸留在衣枕之间,好几个月没有消失。为了纪念这个奇梦,武帝又改延凉室为“遗芳梦室”。虽然,这些都是野史中的虚妄之说,但一个后宫佳丽三千的皇帝,对一个普通的嫔妃,竟然如此眷恋,如此钟情,如此难以忘怀,足见他们之间的感情如何笃厚。
五、“怛兮在心”的悼赋
后来,武帝又写了《落叶哀蝉曲》纪念李夫人。诗中写道:“罗袂兮无声,重墀兮生尘,虚房冷而寂寞,落叶依于宁扃,望彼美之女兮,安得感余心之未宁。”并命乐师将这首与前面一首“是邪,非邪?立而望之,偏何姗姗其来迟。”一起配上音乐,让宫女们在后宫中传唱。
直至元封年间,武帝对李夫人的思念仍无法抑止。后专门写了一篇《伤悼李夫人赋》,怀念李夫人。赋曰:
美连娟以修嫭兮,命樔绝而不长。饰新官以延贮兮,泯不归乎故乡。惨郁郁其芜秽兮,隐处幽而怀伤。释舆马于山椒兮,奄修夜之不阳。秋气憯以凄泪兮,桂枝落而销亡。神茕茕以遥思兮,精浮游而出畺。托沈阴以圹久兮,惜蕃华之未央。念穷极之不还兮,惟幼眇之相羊。函荾荴以俟风兮,芳杂袭以弥章。的容与以猗靡兮,缥飘姚虖愈庄。燕淫衍而抚楹兮,连流视而娥扬。既激感而心逐兮,包红颜而弗明。欢接狎以离别兮,宵寤梦之芒芒。忽迁化而不反兮,魄放逸以飞扬。何灵魄之纷纷兮,哀裴回以踌躇。势路日以远兮,遂荒忽而辞去。超兮西征,屑兮不见。寖淫敞,寂兮无音。思若流波,怛兮在心。
乱曰:佳侠函光,陨朱荣兮。嫉妒闟茸,将安程兮。方时隆盛,年夭伤兮。弟子增欷,洿沫怅兮。悲愁於邑,喧不可止兮。向不虚应,亦云己兮。嫶妍太息,叹稚子兮。懰栗不言,倚所恃兮。仁者不誓,岂约亲兮?既往不来,申以信兮。去彼昭昭,就冥冥兮。既不新宫,不复故庭兮。呜呼哀哉,想魂灵兮!
这篇著名的《伤悼李夫人赋》,就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悼亡赋,被后人广为传诵。赋中设想了李夫人死后独处荒草坟茔的情景,回忆往昔一起的欢宴,直抒“怛兮在心”的痛切思念,深刻表达了“呜呼哀哉,想魂灵兮”的真情实感。《伤悼李夫人赋》开了以赋为体裁悼念亡者的先河,无论是题材内容还是艺术形式都在赋史上具有开拓意义。也正因此,使得武帝这一因武功卓著、开疆拓土创下一世英名的帝王得以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六、“感怀不绝”的诗篇
公元前87年,汉武帝驾崩。武帝死后,大将军霍光深悟武帝对李夫人的一片心意,上奏新即位的昭帝,追封李夫人为“孝武皇后”。人们从武帝对李夫人的深情厚意中看出,汉武帝不仅是一位爱江山的大丈夫,还是一位爱美人的痴情郎。汉武帝与李夫人凄美传奇的爱情故事,使得后来无数文人墨客为之动情。有的讽谕,有的赞美,有的喟叹。为中国文学史留下了很多感人的诗篇。仅《全唐诗》中专门吟咏“李夫人”的诗就有10多首。如:白居易的讽谕诗《李夫人》:
夫人病时不肯别,死后留得生前恩。
君恩不尽念不已,甘泉殿里令写真。
丹青画出竟何益?不言不笑愁杀人。
又令方士合灵药,玉釜煎链金炉焚。
九华帐深夜悄悄,反魂香降夫人魂。
夫人之魂在何许?香烟引到焚香处。
既来何苦不须臾?缥缈悠扬还灭去。
去何速兮来何迟?是耶非耶两不知。
翠蛾仿佛平生貌,不似昭阳寝疾时。
魂之不来君心苦,魂之来兮君亦悲。
背灯隔帐不得语,安用暂来还见违。
伤心不独汉武帝,自古及今皆若斯。
君不见穆王三日哭,重璧台前伤盛姬。
又不见泰陵一掬泪,马嵬坡下念贵妃。
纵令妍姿艳质化为土,此恨长在无销期。
生亦惑,死亦惑,尤物惑人忘不得。
人非木石皆有情,不如不遇倾城色。
此外,张祜在《杂歌谣辞·李夫人歌》中写道:“延年不语望三星,莫说夫人上涕零。争奈世间惆怅在,甘泉宫夜看图形。”曹唐在《汉武帝思李夫人》中写道:“惆怅冰颜不复归,晚秋黄叶满天飞。迎风细荇传香粉,隔水残霞见画衣。白玉帐寒鸳梦绝,紫阳宫远雁书稀。夜深池上兰桡歇,断续歌声彻太微。”徐夤在《李夫人二首》中写道:“不望金舆到锦帷,人间乐极即须悲。若言要识愁中貌,也似君恩日日衰。”;“招得香魂爵少翁,九华灯烛晓还空。汉王不及吴王乐,且与西施死处同。”李商隐在《汉宫》中写道:“王母不来方朔去,更须重见李夫人。”司空图在《力疾山下吴村看杏花十九首》中写道:“秾艳三千临粉镜,独悲掩面李夫人。”韩偓在《过茂陵》中写道:“景帝龙髯消息断,异香空见李夫人。”;王涣在《惆怅诗十二首》中写道:“李夫人病已经秋,汉武看来不举头。”等等,不一而足。诗中多是记述了李夫人的绝世美貌,汉武帝的无限情愁。
七、“七月花神”的尊誉
一代绝世佳人也终难逃脱红颜薄命的凄美命运,早早地便香消殒散于病痛的折磨。因李夫人早逝,短暂而又绚丽的生命,宛如蜀葵一般,后人就以她为七月蜀葵的花神。蜀葵就是秋葵,植株修长而挺立,开于夏末秋初,花朵大而娇媚、五彩斑斓,但朝开暮落,颜如瞬华。诗经中就餐曾提及“七月菱葵叔”,其中,葵指的就是黄蜀葵。
在汉武帝54年的皇帝生涯中,先后受其宠爱的有五个女人。第一个是陈皇后陈阿娇,第二个是卫皇后卫子夫,第三个是齐怀王之母王夫人,第四个就是孝武皇后昌邑王之母李夫人,第五个是昭帝之母勾弋夫人。他与五个后妃之间都留有或多或少的传奇故事。其中,与陈皇后之间留下了为后人传为佳话的“金屋藏娇”故事,卫皇后的弟弟卫青为击败匈奴立下了汗马功劳,与王夫之间也曾有过招魂相会的故事,勾弋夫人更因是一个手握玉钩出生的奇女子,而被称为“拳夫人”。然而,最终有幸陪葬在他身边的只有李夫人。足见他们之间的情意最为深厚。李夫人墓在汉武帝茂陵西北方向三四百米处,史称英陵。因其墓冢高大,状如磨盘,上小下大,中间有环线,当地人俗称为“磨子冢”。
纵是武帝最为宠爱的妃子,李夫人在正史上却没能留下确切的姓名。电视剧《汉武大帝》中称其名为“李娃”,多处野史中皆载其艺伎时名为“李研”。然终得不到史家的公认。
美丽的故事总是难以让人忘怀。每当人们看到七月间艳丽瞬逝的蜀葵,或是用到“倾城倾国”这个无限遐想的词汇时,就不得不回归到那个早已远去的王朝,猜想这个当年曾令千古名君无限迷恋、日思夜想的女子,究竟会有着怎样绝世独立、石破天惊的美丽。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