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诺贝尔读后感400字(诺贝尔传读后感)

发布时间: 2024-05-11 23:45:07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读后感 点击: 94

诺贝尔传读后感诺贝尔传读后感1,著名科学家诺贝尔出生于1833年10月21日,他对科学非常感兴趣。在小时候,他看见工人们用手一锤一锤地砸...

关于诺贝尔读后感400字(诺贝尔传读后感)

诺贝尔传读后感

诺贝尔传读后感1

  著名科学家诺贝尔出生于1833年10月21日,他对科学非常感兴趣。在小时候,他看见工人们用手一锤一锤地砸石头,他想:“用一种炸药直接把它炸开该多好!”

  从那以后,他用心地观察研究,几年的艰苦努力,他终于发明了一种安全的炸药。当实验成功的那一刻,人们以为他被炸死了,可是他并没有死,他发明的炸药帮助人们开山辟路,为人类做出了贡献。诺贝尔的发明专利给他带来了巨额收入,他把100多种发明的奖金和200万英镑全部投入了银行,用每年的利息奖励那些为科学和人类和平做出了杰出贡献的人。

  诺贝尔是一个伟人,他热爱科学,为实现梦想持之以恒,他面对困难,毫不气馁,毫不退缩,他为人类无私奉献,他品德高尚。

  我们要向他学习,我们要从小热爱科学、勤奋努力、乐于助人。长大后我们要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诺贝尔传读后感2

  在世界科学史上,有这么一个伟大的发明家,他把自己毕生的精力全部贡献给了科学事业,还把自己的遗产捐赠给科学事业,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最高的科学大奖——诺贝尔奖。

  主要讲了诺贝尔的爸爸是研究炸药的,诺贝尔也因受影响。他在三硝酸甘油酯研究方面取得巨大成就,在欧美等五大洲20多个国家开了约100家公司和工厂,有巨大财富,他虽然生产炸药,但诺贝尔热爱和平。他生产炸药主要用于工业生产。

  诺贝尔对别人是有求必应,把很多财富都捐给了慈善事业,他对邻人的慈爱,并不仅限于金钱和财物,有时他也会给予忠告,有时则以是,诚挚的友谊来支援,他把一大笔财产用于了慈善事业。

  诺贝尔为了创造出三硝酸甘油酯,经历了无数的失败,甚至埃米尔他的弟弟为研究炸药献出了生命。但诺贝尔没有放弃,而是坚持不懈做了下来。我们学习遇到一点困难就低头,难道这比做炸药还难吗?

  我们要学习诺贝尔的这种精神,他是我们学习的楷模,我们要学习他的乐于助人,坚持不懈回报社会的博爱精神。

诺贝尔传读后感3

  妈妈在网上买了一本书,叫做《诺贝尔传》,于是这本书就让我爱不释手。手捧此书,我狼吞虎咽般吞噬着书里的精华。

  少年时代的诺贝尔勤奋好学,成年之后致力于发明事业,以百折不回的精神发明了三硝酸甘油酯炸药、达纳炸药、炸胶,此外,还获得了355项其他技术发明专业。诺贝尔一生中积累了巨额财富,他将这些钱通过设立诺贝尔基金,无私地献给了促进世界和平、科学、文学发展事业。进百年来,诺贝尔奖金对世界科学、文学的发展和社会进行了深远的影响。

  诺贝尔是一个孤独的发明家,他非常希望自己能在一个和平与安宁的环境中进行工作,但这从来没有实现过。在他的一生中,他一次又一次地经受着巨大的折磨和无情的打击。诺贝尔用他的头脑思索着,用他那勤奋的工作态度尝试着,为世人留下了355项专利。他的研究成果与杰出的发明创造为人类做出了不朽的奉献。诺贝尔先生用他的一生为代价,换来造福人类的研究成果,他是伟大的;当他看见自己的炸药用于战场上,这是令他失望的,但他用自己的力量来支持和平,他渴望和平。

  诺贝尔先生他那执着、勤奋、好学的精神令我非常敬佩。我下定决心,一定要向诺贝尔先生学习,学习他那勇敢面对的精神。

诺贝尔传读后感4

  我阅读了这本书以后让我懂得了一句话:“知足是唯一的财富”。

  想必大家一定知道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吧!伊曼纽尔先生就是一个遗腹子,因为他刚出生父亲就躺在了坟墓里。不过,三年后伊曼纽尔回到了瑞典。屁股还没做稳一个好机会就降临到这位年轻人头上。

  诺贝尔一家似乎天生和火结缘,火焰另他们一夜之间身无分文,火焰曾吞噬了他们的亲人,但那喷爆发的火焰也给他们带来了享之不尽的名望与财富。在圣彼得堡的时间过的飞快,一转眼,阿尔雷弗德已经长到18岁,无论在生理上还是心理上,他都已成为一个出色的棒小伙子了。如今的他知识渊博,反应灵敏,思维活跃,考虑起问题来细致周到,不像同龄的小伙子那样毛毛躁躁。

  阿尔弗雷德在圣彼得堡一边给哥哥当助手,出主义,一边忙着搞起了自己的发明研究。虽然在俄国的生活还算惬意。不过,阿尔弗雷德在俄国快待不住了,他跃跃欲试,想要自己试试,想要闯荡天下。就在阿尔弗雷德在科研上突破一个有一个障碍的同时,他的企业家风范也日渐显露出来。一个庞大的实业王国从瑞典的小船上迈开大步,走向世界大地。

  阿尔弗雷德一生致力于实业,终生未婚,鲜为人知的是,他曾与维也纳的一名卖花少女有过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经历,这段感情持续了整整18年。和普通人一样阿尔弗雷德尝到了爱情的甜蜜,也被爱情折磨、为爱情所苦。

  阿尔弗雷德感到,自己毕生的努力和心血并没有得到世人的理解:“这个意义上说,“我”的一生失败极了,我简直白白活了一大把年纪。”的确在普通人的眼里,诺贝尔是一个惟利是图,为了得到利益甚至不惜把人类推向战争的人。

  1896年12月10日,阿尔弗雷德·诺贝尔在意大利长逝,终年六十三岁。

  向阿尔弗雷德当初所希望的一样,诺贝尔的颁发成了全世界人民的盛事,它引起广大民众深切关注,使他们的目光聚集在杰出人事身上,并从这些伟大人物的身上汲取精神的力量。

诺贝尔传读后感5

  提起诺贝尔,人们总会想起“炸药大王”诺贝尔,他为人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也许有人会说:“要不是诺贝尔发明了炸药,战争就不会给人类带来这么大的伤害。”但从《诺贝尔传》中我知道,诺贝尔发明炸药,并不是为了战争,而是为了方便人们挑战大自然,开山辟路而用的。

  书中最让我佩服的是:诺贝尔到了8岁才上学,但只读了一年书,这也是他所受过的唯一的正规学校教育。为了使他学到更多的东西,1850年,父亲让他出国考察学习。两年的时间里,他先后去过德国、法国、意大利和美国。由于他善于观察、认真学习,知识迅速积累。很快成为一名精通多种语言的学者和有着科学训练的科学家。回国后,在工厂的实践训练中,他考察了许多生产流程,不仅增添了许多的实用技术,还熟悉了工厂的生产和管理。就这样,在历经了坎坷磨难之后,没有正式学历的诺贝尔,终于靠刻苦、持久的自学,逐步成长为一个科学家和发明家。

  是啊,真正的`成功者,不是爸爸妈妈、学校老师强迫出来的,而是自己对自己“狠心”出来的,对自己越狠的人,越能激发自己的替能。学习真正的源动力在于自己对于心中目标的无比渴望。

诺贝尔传读后感6

  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瑞典人,1833年10月21日出生,19世纪伟大的发明家、科学家。

  小时候的阿尔弗雷德十分可怜。他自幼体弱多病,别的小朋友能在外面自由地玩耍,而他却只能在家里,他十分羡慕别的小朋友能在外面玩。阿尔弗雷德一出生爸爸就破产了,他们被迫只能搬到一所简陋的小屋子里。他4岁时爸爸去芬兰谋生,这时,三个孩子的生活起居都将由他们的妈妈--罗琳娜身上。只要照顾的稍有疏忽,他就会发烧、抽风、胃痛。

  苦尽甘来,在1842年10月,阿尔弗雷德的爸爸创业又成功了,家庭也比较富有了,爸爸把他们一家人接去了芬兰波罗的圣彼得堡居住。

  阿尔弗雷德十分聪明。用于战争中的“黑色炸药”威力太小了,人们决定研制威力较大的炸药,阿尔弗雷德也感兴趣。一天,阿尔弗雷德的家庭教师给阿尔弗雷德带来了一小瓶的三硝酸甘油酯,这启发了阿尔弗雷德。因此,阿尔弗雷德潜心研究炸药,却从未成功。1863年10月14日,阿尔弗雷德成功了,并申请了三硝酸甘油酯炸药的专利。

  1864年,一场悲剧发生了,阿尔弗雷德又一次失败了,他的弟弟在爆炸中走了,他的爸爸、妈妈都很伤心,所以病倒了。阿尔弗雷德很快就从阴影中走了出来,之后又发明了达纳炸药、炸胶。为科学界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1971年,阿尔弗雷德受大哥和二哥之邀,去巴库提炼石油,并在1879年办下了公司。之后,他们的生意越来越好,其他人眼红了,也效仿他们,使得阿尔弗雷德的公司渐渐失利。祸不单行,他们的公司又发生了火灾和爆炸,这下多亏了阿尔弗雷德聪明的头脑,才能保住公司。

  阿尔弗雷德一生忠于科学,却与爱情无缘,他直到死都没有一个孩子。阿尔弗雷德是科学的巨匠,他不爱金钱,就连他遗嘱设立的诺贝尔奖都是鼓励和帮助人们的。

诺贝尔传读后感7

  诺贝尔一生都在研究炸药,但,他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弟弟及助手的牺牲,父亲的沉默离世,邻居的控告,ZF的阻挠,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以及随时都会降临他头上的死神……但,这一切都未阻止诺贝尔对炸药的研究,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他就从中吸取失败的教训,总结自己得到的经验及新的研究成果,再次实验,再次失败,再次总结,再次实验,研究,再次失败……甚至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仍然不忘记对新型炸药的研究。

  他本质上是一位和平主义者,他希望自己发明的破坏性炸药有助于消灭战争,但事实却截然相反,这个结果是诺贝尔倍感失望。因此,在遗嘱中,他利用他巨大的财富创立了诺贝尔奖,他希望,他能为世界的和平尽最后一份力……

  而这份遗嘱到最后的真正生效,却又是一波三折。在诺贝尔遗嘱公布之初,瑞典社会舆论的批评和谴责之声占了上风。他们认为,诺贝尔的财产来自劳动和大自然,应该使社会每一个成员都得到益处。从这里可以看出,人性黑暗的一面在巨大的金钱面前完全暴露,没有一点掩饰,人们早已抛弃了自己平日的伪装……我想,若是诺贝尔还活在世间,看到这真实的一幕时,他一定会彻底心寒吧!原来自己的一生就生活在这样的一个国家,自己周围生活着的就是这样的人!

  但是,他同时拥有着支持他的好友,经过他们的努力,终于实现了他的遗愿……

  诺贝尔用一生为代价,换来造福世人的研究成果,他是伟大的;当发现自己发明的炸药被用于战争,使得战争变得更加惨烈,诺贝尔是失望的,但他却没有一蹶不振,他用自己最大的力量来支持和平,所以才有了诺贝尔奖的存在。他不在乎世人的眼光,只是为了自己的目标所奋斗,从不迷失方向……

  伟人,伟人,伟人之所以被称为伟人,正是因为他们身上有普通人所没有的闪光点,而何为闪光点呢?正是他们身上那永垂不朽的精神!在成长的道路上,永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坎坷和困难,而学习他们的精神,则是通向成功的一条捷径!

诺贝尔传读后感8

  诺贝尔,瑞典人,19世纪的伟大科学家。

  他一生十分传奇,拥有无数的发明专利,同时也是一个实业家。而最广为人知的,是他对炸药的研究,以及诺贝尔奖。

  他出生时就遇上父亲破产,生活十分艰苦。7岁时父亲又将家小留在故乡,到9岁时父亲工厂的生意兴隆,全家迁到俄国,这是生活才开始好转10岁父亲发明的鱼雷受到俄国政府的重视,同时这也更加加深了他对炸药的兴趣。17岁的他为研究化学,而留学美国,两年后回到俄国。20岁父亲获的俄皇颁授的奖牌。同时因积劳成疾而到德国的埃格温泉养病。父亲的成就是诺贝尔一生的动力1856年父亲的工厂陷入困境。因此他在25岁时前方伦敦,但在一年后破产了,他们又回到了德国。从30岁起,诺贝尔开始发明炸药。三十岁之前的穷苦,父亲的激励,不断的学习为他传奇的一生奠定了基础

  他拥有着科学家们共有的努力,对科学的执着以及牺牲奉献。因为研究炸药,许多人包括他的弟弟都由于事故而死,但他依然坚持了下来。为了尝试生产炸药,他甚至只能在海上成立“船上化工厂”。

  他的一生经历中充满着矛盾:他的目的是以改进采矿和道路修筑等和平时期工业,但他却看到炸药被用作战争武器以杀伤人类;他与人相处时兴致勃勃,但私下却郁郁寡欢;他认为“我不配成名,而且我也不爱成名”但他确实名誉世界的人。他为了科学付出了一生心血,又为了人类捐出巨款设立诺贝尔奖。

  他为后人留下的话中“生命,那是自然付给人类雕琢的宝石。”“人类从新发现中得到的好处总要比坏处多。”“我的理想是为人类过上更幸福的生活而发挥自己的作用。”“我看不出我应得到任何荣誉,我对此也没有兴趣。”是后人对科学执着追求中的动力与原则,也是对未来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人们称呼诺贝尔为“热爱和平的炸药大王”。他在科学研究上的研究与爱因斯坦有些相似。都是极度热爱和平的人道主义者,都厌恶战争,都热爱科学,也都更加的促进了战争。爱因斯坦在后半生中为人类的和平与慈善事业而奔走,诺贝尔则为人类的物理、化学、生理、医学、文学、和平在死后贡献了毕生积蓄。

  在我眼中诺贝尔成功源于他的好奇,他的不断反复研究,他的刻苦钻研书本知识,他无畏的探索未知与危险。他的成功,起源于对炸弹偶尔的一次好奇,成功于一生的钻研与努力。

  而诺贝尔留给我们的众多品质中,淡泊名利,为科学贡献一生而不为谋取半点私利人们值得借鉴一生的原则。

读诺贝尔故事读后感800

A. 诺贝尔读后感

看了《诺贝尔》这本书,我受益匪浅,它的几个情节我都记忆犹新。他从一个无知的婴儿走到了科学和文化的最高层。他成功过,也失败过,在他成功的背后遇到过无数的绊脚石,经历无数的坎坷,才能成为这个世界的佼佼者。 这本书主要是讲:阿尔弗雷德·诺贝尔在父亲的接送下全家一齐搬迁到俄国。天生就热爱学习的诺贝尔去了俄国后,接触到更多新知识,对科学和文化有着几乎痴迷的热情。因为国内的知识已经满足不了他的需求,17岁的诺贝尔就出国留学了。19岁后,收获了丰富的知识的诺贝尔回到俄国。这也为他以后的人生道路铺好了基础。 经过十个春秋,诺贝尔因为发现硝化甘油有非常大的爆炸威力,并运用它,让自己的事业突飞猛进。然而,世事往往是意料之外。他的哥哥与助手在实(验室做实验。意外发生了,硝化甘油因天气炎热导致自燃爆炸,他们当场死亡。诺贝尔很伤心,但他越过了这道坎坷,以惊人的毅力和耐心继续进行工作。他废寝忘食。日夜不停地工作。他与助手做了无数次实验,绞尽脑汁地思考,皇天不负有心人,终于发明了达纳炸药,而且以达纳炸药为基础,又发明了炸胶。这两项发明足以让他走向世界的顶峰。之后,诺贝尔开发了油田,创立了石油公司,并且发明了一种新型炸药——无烟炸药。 诺贝尔他一声都在奋斗,一生都在努力,他把人生贡献给社会,为社会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让我学会了做人要有毅力与耐心,对每一件事情都要认真对待。才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阿尔弗雷德·诺贝尔,这个家喻户晓的人,他的丰功伟绩,在历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l

B. 读近5年的诺贝尔文学奖作品写读后感怎么写

提供一点资料~~~

2003年至2007年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

2003年 库切(1940~)南非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说《等待野蛮人》、《昏暗的国度》、《来自国家的心脏》、《耻辱》、《钢铁时代》等。 200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精准地刻画了众多假面具下的人性本质。”

2004年 埃尔弗里德·耶利内克(1943~)奥地利女作家。主要作品有《女情人们》、《我们是骗子,宝贝》。获奖理由:“因为她的小说和戏剧具有音乐般的韵律,她的作品以非凡的充满 *** 的语言揭示了社会上的陈腐现象及其禁锢力的荒诞不经。”
她由此成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奥地利人。

2005年 哈罗德·品特(1930~),英国剧作家,被评论界誉为萧伯纳之后英国最重要的剧作家。获得2005年度诺贝尔文学奖。主要作品:《看房者》(The Caretaker,1960)、《生日晚会》(TheBirthdayParty,1958)、《归家》(TheHome鄄ing,1965)等. “他的戏剧发现了在日常废话掩盖下的惊心动魄之处并强行打开了压抑者关闭的房间。”

2006年 奥罕·帕慕克,土耳其作家,获得2006年度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他诺贝尔文学奖的理由是“在追求他故乡忧郁的灵魂时发现了文明之间的冲突和交错的新象征。”主要作品有《白色城堡》、《我的名字叫红》、《伊斯坦布尔》等。“在寻找故乡的忧郁灵魂时,发现了文化冲突和融合中的新的象征”。

2007年 多丽丝·莱辛(Doris Lessing,1919— ),英国女作家,获得2007年度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品为五部曲《暴力的孩子们》、《简述下地狱》、《第三、四、五区域间的联姻》、《简·萨默斯日记》等。授予多丽丝·莱辛诺贝尔文学奖的理由是“她用怀疑、热情、构想的力量来审视一个分裂的文明,她的史诗性的女性经历。”

C. 名人故事读后感 列宁肖邦 李白 诺贝尔

今年寒假,妈妈给我买了一本课外阅读书,其中有一篇文章是介绍回诺贝尔的,读完以后,我感觉答诺贝尔好伟大呀!他是瑞典的化学家,小时候生活困苦,他还好好儿地坚持用功读书初中作文,经过自己不懈的努力,他发明了现在用的黄色炸药,这个发明,不仅是一项伟大的贡献,也让诺贝尔变得很有钱,为了去世后还能造福人类,诺贝尔捐出财产作为诺贝尔奖的基金,用来奖励更多对人类有贡献的新发明。
为了纪念诺贝尔这位伟大的发明家。从1901年开始,每年在他去世的日子里,即12月10日颁发诺贝尔奖。这就是诺贝尔奖的由来。
现在生活条件比以前好了,我会更加努力学习,培养自己的创造能力,将来也要在社会上做个有用的人,为人类做出贡献。

D. 读诺贝尔读后感100字

答:读诺贝尔读后感
读诺贝尔以后让我受益匪浅,它的几个情节我都记忆犹新。他从一个无知的婴儿走到了科学和文化的最高层。他成功过,也失败过,在他成功的背后遇到过无数的绊脚石,经历无数的坎坷,才能成为这个世界的佼佼者。
这本书主要是讲:阿尔弗雷德·诺贝尔在父亲的接送下全家一齐搬迁到俄国。天生就热爱学习的诺贝尔去了俄国后,接触到更多新知识,对科学和文化有着几乎痴迷的热情。因为国内的知识已经满足不了他的需求,17岁的诺贝尔就出国留学了。19岁后,收获了丰富的知识的诺贝尔回到俄国。这也为他以后的人生道路铺好了基础。
经过十个春秋,诺贝尔因为发现硝化甘油有非常大的爆炸威力,并运用它,让自己的事业突飞猛进。然而,世事往往是意料之外。他的哥哥与助手在实验室做实验。意外发生了,硝化甘油因天气炎热导致自燃爆炸,他们当场死亡。诺贝尔很伤心,但他越过了这道坎坷,以惊人的毅力和耐心继续进行工作。他废寝忘食。日夜不停地工作。他与助手做了无数次实验,绞尽脑汁地思考,皇天不负有心人,终于发明了达纳炸药,而且以达纳炸药为基础,又发明了炸胶。这两项发明足以让他走向世界的顶峰。之后,诺贝尔开发了油田,创立了石油公司,并且发明了一种新型炸药——无烟炸药。
诺贝尔他一声都在奋斗,一生都在努力,他把人生贡献给社会,为社会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让我学会了做人要有毅力与耐心,对每一件事情都要认真对待。才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E. 《诺贝尔文学奖经典阅读》读后感300字

祖国,来自不易的繁荣富强——阅读红色经典感悟。
今年是我们敬爱的祖国90岁的生日。我们的党,历经90年的风风雨雨,始终不变的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党的旗帜下,涌现出许许多多优秀的中华儿女,为祖国繁荣富强做出自己的贡献。作为祖国的花朵我又怎么会不知道这个道理呢,在党的90岁生日之际,(难忘的圣诞节作文)献上一句最真诚的祝福。
我认真地阅读了《光辉的旗帜》,觉得受益良多,心情久久不能平静。90年来中国 *** 走过了极不平凡的历程,从之前外国人口中的东亚病夫到现在的一条巨龙,取得了今天巨大辉煌的业绩。在中国这片神气的土地上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我们有幸在这个和平的年代,更应该努力学习,在党的领导下,为建设我们的祖国献出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
中国 *** 成立于1921年,90年来从上海的法租界走到西湖的游船,从井冈山到二万里长征,等等事例,都见证了祖国的成长。当我读到《黄土地创造奇迹》,这一章节时,我心潮澎湃,我为我们的祖国感到骄傲。2008年奥运盛会在中国北京取得了圆满成功。2021年上海世博会令全世界感到震惊。我亲眼目睹了上海世博会的盛况,更加懂得了:没有伟大的党,就没有我们国家的强盛!就没有人民幸福安康的生活!我们青少年,是共产主义的接班人,要为祖国献出自己一切的力量。
在抗美援朝时期,一颗燃烧的弹落宰了他的身边,燃烧到他的身上,但邱少云为了胜利,在烈火中纹丝不动,最后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平时我被开水烫一下就痛得不得了,我想邱少云也想叫一下,滚一下,但他为不暴露目标动都没动。邱少云虽已逝去,但他在烈火中永生经典阅读读后感300字作文经典阅读读后感300字作文。读到这里我既感到敬佩又觉得羞愧,敬佩的是邱少云宁愿牺牲自己,也不暴露目标,这种顽强的意志值得我们学习;羞愧的是有时候在课上,有时候忍不住和同学说,做一些小动作和邱少云相比真是差太多了。
九十年风风雨雨,九十年历经沧桑,换来了祖国的繁荣富强,换来了人民的幸福安康。没有伟大的党,就没有新中国。

F. 诺贝尔读后感

《诺贝尔》读后感

昨天,老师给我们讲了《诺贝尔》这篇课文,给了我很专大的启示。

故事中的属诺贝尔是一个热爱科学、热爱人民的人,他把自己的毕生精力都投入于炸药的研究,让开山工人少些砸石的劳累,多些休息的时间。诺贝尔发明了诺贝尔爆炸油,但同时他付出了很大的代价,炸死了自己的弟弟,炸残了自己的爸爸,还炸掉了自己的实验室,但他百折不挠,还要继续发明一种引爆装置----雷管。

经过长期的研究,他发明了雷管,是用雷酸贡制作的,还发明爆炸力更强的炸药。他的一生发明过355种东西,其中炸弹就有129种,得了30亿瑞典币,把它们的利息分给5个领域的人。他不爱钱财,致力投身于科学研究,还把钱投身于研究中,这可以看出他热爱人民,更能体现出他对人民的无私奉献与博爱,再看看我,平常很自私,我以后一定要向诺贝尔学习,改正自己缺点,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G. 诺贝尔传记读后感450字

读了这篇文章我知道了:诺贝尔的家不富裕,他从小体弱多病爸爸妈妈对他没希望,觉得他活不了没抱太大希望。可瘦弱的诺贝尔已有了4岁的罗伯特、2岁的路德维希。诺贝尔有胃病常常口吐白沫,四肢挺直。他的脉搏一会跳,一会不跳。成年的诺贝尔回忆童年写了一首诗:
我的摇篮好像死床, 忧虑的母亲。 多年看护在旁, 尽管希望渺小, 却要拯救这欲灭之光。 我好容易股起劲来, 吸几口乳汁充肠, 接着是抽筋痉挛,
涉于死亡。 直到我抓到生命之光, 死前之苦方告沫决。
诺贝尔出生不久大火烧了他的家,家产严重损失,一家只能住在一所破小屋里坏消息一个接一个,父亲工厂也倒了后来,父亲去了国外打工,三个孩子也上学了。母亲每次都让大哥保护好诺贝尔。他很爱读书一次测试,他得了优秀奖82人2个人得这个奖项。没多久父亲来信,母子能团聚了。母亲以往担心的眼神也没了。到了俄国,爸爸请了吉宁老师诺贝尔学的很快,爸爸相信他以后是个好帮手。他长大了虽然工厂随时会倒闭但他坚持不懈不放弃希望后来成了富翁,时不时给母亲寄钱。自从埃米尔牺牲后死神就在他家徘徊:爸爸去世后,二哥因病去世,妈妈去世,大哥去世,诺贝尔也去世,享年63岁。

H. 诺贝尔奖获奖者故事,读后感

1914年12月10日第十四届诺贝尔奖颁发德国科学家劳厄因发现晶体的x射线衍射获诺贝尔物理学奖.1915年12月10日第十五届诺贝尔奖颁发德国科学家威尔泰特因对叶绿素化学结构的研究获诺贝尔化学奖.1918年12月10日第十八届诺贝尔奖颁发德国科学家普朗克因创立量子论、发现基本量子获诺贝尔物理学奖.德国科学家哈伯因氨的合成获诺贝尔化学奖.注:本届诺贝尔奖仅颁发两项1919年12月10日第十九届诺贝尔奖颁发德国科学家斯塔克因发现正离子射线的多普勒的效应和光线在电场中的分裂获诺贝尔物理学奖.1920年12月10日第二十届诺贝尔奖颁发德国科学家能斯脱因发现热力学第三定律获诺贝尔化学奖.(1921年补发)1921年12月10日第二十一届诺贝尔奖颁发美籍德裔科学家爱因斯坦阐明光电效应原理获诺贝尔物理学奖.1922年12月10日第二十二届诺贝尔奖颁发英国科学家希尔因发现肌肉生热、德国科学家迈尔霍夫因研究肌肉中氧的消耗和乳酸代谢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1925年12月10日第二十五届诺贝尔奖颁发德国科学家弗兰克、赫兹因阐明原子受电子碰撞的能量转换定律而共同获得获诺贝尔物理学奖.1926年12月10日第二十六届诺贝尔奖颁发法国人白里安因促进《洛迦诺和约》的签订、德国人施特莱斯曼因对欧洲各国的谅解作出贡献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和平奖.1927年12月10日第二十七届诺贝尔奖颁发德国科学家维兰德因发现胆酸及其化学结构获诺贝尔化学奖.1928年12月10日第二十八届诺贝尔奖颁发德国科学家温道斯因研究丙醇及其维生素的关系获诺贝尔化学奖.1929年12月10日第二十九届诺贝尔奖颁发德国作家曼因小说《布登勃洛克一家》获诺贝尔文学奖.1930年12月10日第三十届诺贝尔奖颁发德国科学家费歇尔因研究血红素和叶绿素,合成血红素获诺贝尔化学奖.1931年12月10日第三十一届诺贝尔奖颁发德国科学家博施、伯吉龙斯因发明高压上应用的高压方法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德国科学家瓦尔堡因发现呼吸酶的性质的作用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1932年12月10日第三十二届诺贝尔奖颁发德国科学家海森堡因提出量子力学中的测不准原理获诺贝尔物理学奖.1935年12月10日第三十五届诺贝尔奖颁发德国科学家斯佩曼因发现胚胎的组织效应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德国人奥西茨基因揭露德国秘密重整军备获诺贝尔和平奖.1936年12月10日第三十六届诺贝尔奖颁发英国科学家戴尔、德国科学家勒维因发现神经脉冲的化学传递而共同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1938年12月10日第三十八届诺贝尔奖颁发德国科学家库恩因研究类胡萝卜素和维生素获诺贝尔化学奖.但因纳粹的阻挠而被迫放弃领奖.1939年12月10日第三十九届诺贝尔奖颁发德国科学家布特南特因性激素方面的工作、瑞士科学家卢齐卡因聚甲烯和性激素方面的研究工作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布特南特因纳粹的阻挠而被迫放弃领奖.德国科学家多马克因发现磺胺的抗菌作用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但因纳粹的阻挠而放弃.1940年~1942年的诺贝尔奖因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影响而中断.1944年12月10日第四十四届诺贝尔奖颁发德国科学家哈恩因发现重原子核的裂变获诺贝尔化学奖.1946年12月10日第四十六届诺贝尔奖颁发瑞士籍德国作家黑塞因小说《玻璃球游戏》等获诺贝尔文学奖.1950年12月10日第五十届诺贝尔奖颁发德国科学家狄尔斯、阿尔德因发现并发展了双稀合成法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1953年12月10日第五十三届诺贝尔奖颁发德国科学家施陶丁格因对高分子化学的研究获诺贝尔化学奖.1954年12月10日第五十四届诺贝尔奖颁发德国科学家玻恩因对粒子波函数的统计解释、德国科学家博特因发明符合计数法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1956年12月10日第五十六届诺贝尔奖颁发德国医生福斯曼、美国医生理查兹、库南德因发明心导管插入术和循环的变化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1961年12月10日第六十一届诺贝尔奖颁发美国科学家霍夫斯塔特因确定原子核的形状与大小、德国科学家穆斯堡尔因发现穆斯堡尔效应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1963年12月10日第六十三届诺贝尔奖颁发德国科学家詹森、美国

读完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读后感200字。

读《诺贝尔》有感
四二班
王莞烨
读朱自清的散文,给我心灵的平静;读《十万个为什么》
,给我
智慧的启迪;而读《诺贝尔》这本人物传记则给我精神上的激励。
诺贝尔是瑞典著名的炸弹研究家,他为瑞典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诺贝尔很用心地研究炸弹。有一次,诺贝尔不小心引爆了炸弹,弟弟
当场被炸死,父亲也被炸成残废。这对于他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打击。
但是他却没有放弃,而是更加谨慎、更加努力研究炸弹。诺贝尔那锲
而不舍的精神感动了我。他遇到难题,即使绞尽脑汁也要把它解开,
不像别人一样做事老是半途而废。看完这本书,我被感动了,对学习
有了更积极的看法。
在学习的过程中,
我们时不时会遇到各种难题。
这时不应该轻易
放弃,要努力思考,还是不懂的,可以请教同学、老师。有时我们也
会遇到挫折,例如,考试成绩不理想。这时也不应该随便失望,而是
寻找原因,争取下次考好。正所谓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有积
极的心态和锲而不舍的精神才能让我们的学习更上一层楼。
评语:文章立意向上,结构清晰,能够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表
现出对诺贝尔的敬佩。
同时也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
表达出读书之
后的受益是积极面对学习上的困难、挫折,贴近生活
本文标题: 关于诺贝尔读后感400字(诺贝尔传读后感)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373973.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白骨精骗唐僧读后感(《三打白骨精》读后感)中国名人传记读后感(名人传传记的读后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