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物理的电影读后感400(地心引力观后感)

发布时间: 2024-05-06 23:57:27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读后感 点击: 94

关于物理学,的读后感一本关于物理的课外书,注上书名,并写一篇读后感。满意会加分。谢《时间简史》读后感,看完[时间简史]这本书后,我将针对书中...

有关物理的电影读后感400(地心引力观后感)

关于物理学 的读后感

一本关于物理的课外书,注上书名,并写一篇读后感。满意会加分。谢
《时间简史》读后感
看完[时间简史]这本书后,我将针对书中提到的两个方面来进行说明和解释.
其一是宇宙大爆炸的理论,在书中作者并没有在具体细节处给予精确数字,我将帮作者来完善.比如文中提到宇宙大爆炸发生1秒种后温度降为100亿度,而我将补充为在宇宙大爆炸前的温度为10的32次方绝对温度.这是经近代高能物理学家所证明的温度.

其二是对于天主教批判伽利略的问题.这其中有一个常识错误,很少人发现.
宇宙大爆炸理论现在为多数的科学家所承认,可是,知道世界上第一个提出宇宙大爆炸理论原型的是谁吗?是一个普通的医生,有一晚,他在家中看星空,突然想到了一个问题,如果根据万有引力定律,那么天空的星星应该互相吸引而越来越近,可是为什么人们却没发现星星都聚在一起的现象呢?于是他提出,一定有一种作用力在抵消星球间的引力,于是,这就是宇宙在膨胀扩散理论的第一位提出者.

至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提出后,因为他在一开始不敢于真正面对自己的错误,而使他自己放弃了一项伟大的发现,那就是宇宙大爆炸,因为在他的相对论里面,说明宇宙不是在扩大就是在缩小,于是有学者向他提出疑问,他没有面对自己的错误,而是给中间加上了一个宇宙常数,于是,他的相对论便成为了宇宙是恒定的结论,而在若干年之后,另一个天文学家使用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天文望远镜(200英寸)观测到了宇宙是在不断膨胀扩散之后,爱因斯坦这才开始面对自己的失误,而又修改了相对论,其实当时他只要真实面对错误的话,会很轻松地计算出宇宙大爆炸理论的.当然这个错误并不是他自己造成的,而是他的宗教观念.这是非常可惜的.

后来贝尔实验室和普林斯顿大学的教授们合作,发现了宇宙的大爆炸后造成的辐射仪谱,于是他们同时获得了1978年的诺贝尔奖.
那么,我们现在来分析一下宇宙大爆炸理论是否完全成立.
经过很多的高能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证实,在宇宙大爆炸后要形成现在的状况要满足24个条件的成立,一个加拿大的天文学家,叫"那斯",他写了一本书,书名叫"造物主与天文",这本书写得很深奥,而语言却比较简单,没有天文学的知识也能看得懂,建议大家看看,他把现在的高能物理学家和宇宙学家发现的要在大爆炸后形成现在的宇宙要有24种关系必须要处理得非常好,精调到非常细致的位置,否则就没有今天的宇宙,第一个是强核子力的常数,(提外话,我们知道宇宙的四种秘码,强作用力,弱作用力,电磁力,万有引力)如果这个强核子力的常数比现在要大一点,就没有现在的氢了,如果没有氢的话,就不会有生命存在,如果再小一点,就只有氢而没有任何别的元素,第二是弱核子力常数,如果在大爆炸前弱作用力的核子常数大一点,就会把所有的氢变成氦,以致于星球就会产生太多的重元素,如果小一点,那么大爆炸产生的氢就太少,而导致无法形成现在的星球.如果引力常数比现在再大一点,星体就会太热,就会太快太不均匀地完全烧尽,如果这个引力常数比现在再小一点,就永远不会发生核子的溶合......

我们就先提出一个更难完成的概念----质子与电子数目比例,如果这个比例不合适的话,那么电子的引力就会远远超越万有引力,这个精确比例是10的37次方比1,这是个什么概念呢?拿一分钱的硬币来说明10的37次方这个概念,如果把这么多的硬币放在一个空间内互相叠压为立体三度空间方式,就必须有十亿个北美洲那么大的平面,立体高度为地球到月球的距离,只有这么大的空间才能放得下这么多硬币,而我们把其中的一枚染成红色再投入到硬币中去,然后一伸手就准确地拿到这枚染色的硬币,这样的成功率才能形成质子与电子的相对称比例,大家想想,难度可想而知.

然后我们再说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第二定律,物质的能量不能产生不能消失的,可是宇宙在大爆炸前是一个极高温极密集的火球,没有时间,没有空间,没有物质,那么这又如何能实现大爆炸呢?他怎么从无到有呢?与自然规律不符.

当大爆炸前,宇宙是一个高度均匀恒温的原始火球,那么这就是一个无序的状态,这和热力学第二定律又是反的了.根据研究发现,宇宙在大爆炸后在10的负23次方每秒,这一瞬间的时间,宇宙就膨胀了10倍,那么这个宇宙膨胀的速度有多快呢?大概是10的31次方米/秒,这是什么概念?根据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光速是不可超的,除非是在静止的状态,质量为0的光子,才可能达到光速,光速是多少?1秒种30万公里,对吧,那么就是3乘10的8次方米每秒,这是光速,而宇宙膨胀的速度远远的亿万倍地超过光速.在大爆炸开始10的35次方米每秒以内的事情根本没办法知道,科学家管这叫做"盘克儿墙",意思就是墙后的东西无法知道.

再来说宇宙大爆炸的速度,这个速度既不能快,也不能慢,如果慢的话,所有星球就会被万有引力拉回来,整个宇宙大爆炸要精调到10的55次方分之一才可能达到爆炸所需要的速度.

我们再来探讨大爆炸前的高温问题,在未爆炸前,是10的32次方绝对温度,在这种情况下,任何物质都不能存在,包括任何星球的物质.包括最小小于10的7次方绝对温度的话,原子核也不能够存在,因为太高了,这自然规律也无法解释.所以科学家说那真是很神.

其次宇宙大爆炸一定炸得乱七八糟,你想,我们亲眼所见的爆炸都会炸得乱七八糟,更何况宇宙大爆炸.可是科学家们发现,完全不是这样,现在美国探测辐射背景的飞船上了外太空收集资料,发现宇宙的星球分布得非常均匀,那相差就是万分之一,也就是这万分之一,形成了现在的各种星球非常美丽非常漂亮,那些科学家们说,那简直就像看到了神的手一样,那么的奇妙.

你说这怎么可能成功呢?只有真正懂行的天文学家才知道对神的敬畏,所以很多的天文学家告诉我们,神有两本书启示我们,一本是圣经,一本是大自然.两者之间绝不会相互矛盾.(题外话:只有你真正去了解圣经,才会真正明白对神的敬畏,圣经并不是让你学一些道理而存在的)

天文学家是很骄傲的,因为他们是研究天文的,所以要让他们相信上帝是很难的,可是现在随着宇宙大爆炸理论的研究,使越来越多的天文学家的信仰发生了变化,有的科学家你明显地看到是从无神论变成有神论.有位科学家叫"达维斯",他过去是无神论,他现在呢,就说了:"现在物理学定律的本身,就似乎是一件设计得非常完美高明的产品,对我来说,强力的证据说明了背后必有玄机,好像有人把大自然的数据精调来创造宇宙,这设计给人的印象,实在是震憾无比."

还有另一位很有成就的科学家,他是无神论,可是他也很无奈,他说:"我相信,这世上必有一位超智慧者在玩弄了物理,化学,生物."

求电影《万物理论》的观后感

我对真实的霍金、他的学术和生活都不了解,所以这篇观后感只针对电影里所呈现的霍金和他的生活。
影片的花絮中有对Eddie的采访,他说自己以前从来不知道霍金年轻时是很健康、很强壮的。影片里,青年霍金骑车、划艇,意气风发,像所有真正的物理学家一样,有孩子般纯真而自信的笑容:那是对科学的执着,对自己天赋的信心,对未来的憧憬,和对投身研究宇宙万物奥秘的虔诚。
剑桥真美啊!礼堂里,“Science”,“arts”的邂逅,各怀骄傲矜持,还有心照不宣的默契,让人想起费曼自传《你干吗在乎别人怎么想》中费曼与阿莲的相遇。科学与文学本就是理性与感性的两级,学科学的男生与学文学的女生邂逅相恋便也带些天定的浪漫。之后,小酒馆中直接又笨拙的追求,舞会上的星光灿烂,康河边充满柔情的旋转,他们像一对普通恋人一样约会、接吻与热恋。
Eddie对没生病前霍金的精气神的把握是极好的。除却外形的相像,他只需一个斜睨的眼神、动一动嘴角,或是眼珠狡黠地一转,就能演绎出年轻霍金的自信、自负、纯真和专注。那是物理学家独有的纯粹而动人的气质。他站在那里,脑袋一偏,嘴角一扬,就是一幅又学院又不驯的模样。
当疾病的征兆开始愈来愈多地显现,当霍金终于重重地摔倒在地,他的世界里,一切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看到他坐在浴缸里,看着自己慢慢僵硬的手;看到他故作镇定地笑着对不知情的室友说:“我得病了,医生说我还有两年寿命”,看着他决绝地推开来看望的简,一个人孤零零地坐在学生休息室里看电视,此时,无需刻意渲染,你也能感受到他刻骨的孤独和难过。看到他僵硬又颤抖地提着球杆去草坪上打球,赌气一般咬着牙把一个个球努力推进小门里面去,旁边的简咬着嘴唇发抖,我终于忍不住在影院黑暗的角落默默流泪。很难想象霍金面临的是怎样一种痛苦与绝望:慢慢失去所有的活动能力,头脑却异常清醒。苦难可以预见,自己却别无选择。后来他们结了婚,孩子接连出生,霍金丧失了越来越多的行为能力,生活中有更多尴尬和不堪。通过博士论文答辩的那天,他和简宴请朋友们来家里聚餐,本该是值得庆祝的开心一天,他却发现自己的手已经不听使唤,以后再无法做到自己喂自己吃饭了。朋友们说说笑笑,屋里的灯光温暖明亮,霍金强颜欢笑,礼貌地离开餐厅。他试着爬上楼,却卡在楼梯上不能动弹,孩子在顶楼透过隔离网看他,霍金哭了。泪水从脸上无声地划过,他的面部肌肉抽动,眼神里都是委屈、无奈和辛酸,这个片刻Eddie诠释得太到位了,我坐在黑暗的角落里,也只觉得一阵阵心疼。
还有一幕,霍金坐在桌前,背驼得像虾米,低头艰难地从杯中喝水,那场面,很像一只低头饮水的骆驼。而长桌对面,简坐得笔直,端庄,优雅,坚韧。这残酷的对比看得人心中刺痛。后来简遇到Johnson,霍金一定也感觉到了那种危险的暧昧,可是他什么都不能要求,因为Johnson所能带给孩子和简的欢乐,他都做不到。看着自己的妻子与另一个男人带着孩子和自己一起其乐融融地玩耍,这对心高气傲的霍金来说,也一定很难接受吧。可是他表现出的只是平静与克制。霍金也曾玉树临风,也曾风度翩翩,如果没有生病,他会继续着自己的骄傲,毫无拘束地挥洒自己的聪明才智;他也会坐姿笔挺,和简在一起,如同一对金童玉女;他也许会成为一个合格甚至优秀的丈夫和父亲,为妻子分担家务,带孩子奔跑划船……如果不是因为生病,他本可以拥有一个其乐融融的家庭,一段完美的人生。
我不知道现实生活中的霍金是什么样的,但影片里的霍金是一个绅士。疾病在很大程度上损害了他的自由(至少是身体上的自由)与尊严,可是因着他的善良、体面与教养,他最大程度地保持了自己的尊严。当简身心交瘁、情绪崩坏时,霍金转过头去对孩子说:“Your mother is very angry with me.”眼神像做错了事的小孩。看到这里,我很心疼这对夫妻。简的苦非一般人所能承受,但霍金其实也很有理由感到委屈,疾病带给他的改变,他自己也无能为力。在这样压抑的时刻,他也可以选择愤怒,可他却选择了抱歉。自始至终,在影片里,他都没有抱怨过。他只是默默地承受,默默地努力适应因为疾病的进展而带来的身体上的改变。生病后他最大的一次情绪爆发,大概是做了喉管手术后再也说不出话来的时候,简拿来拼字板教他时,他的倔强与伤心伴着泪水喷涌出来。每次看到他哭泣,我都跟着心碎,那不是一个弱者面对病痛的呻吟,而是一个战士面对命运悲壮的泪水。
即便后来,他们生活里又各自有了别人,不再那么相爱了,他们也都没有去刻意伤害彼此。其实他们本不是一对普通的夫妻,他们的结合也一开始就不被人看好,就像霍金的父亲说的:“This is not a battle. This is a defeat.”霍金对简在起初是爱情,到后来,因为生活起居的依赖,也许慢慢转化为孩子对母亲般的依恋;而简对霍金也从热恋升华为沉重的责任。即使是多年平凡的生活也足以磨蚀

《物理世界奇遇记》读后感

  《物理世界奇遇记》是一部享誉世界的物理科普著作。以下是我为大家精心整理的《物理世界奇遇记》读后感,欢迎大家阅读,供您参考。

  《物理世界奇遇记》是一部享誉世界的物理科普著作。从1940年该书第一次出版至今,每年或隔年重印一次,而且已经被翻译为世界各国文字,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甚至连爱因斯坦都对这部著作有相当高的评价。

  本书的作者是著名的美籍俄裔物理学家乔治。伽莫夫,他在许多科学领域都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尤其是在1948年提出了大爆炸学说,指出宇宙起源于原始的热核爆炸。而在生物学方面,他首先提出了“遗传密码”的概念,对此后遗传理论的迅速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此外,伽莫夫还花费了很大的精力用于写作科普读物,这些著作中最知名的就是这部《物理世界奇遇记》,书中的主人公汤普金斯已经成为西方世界家喻户晓的人物。

  这本书以主人公汤普金斯的经历为主线,将书中涉及的相对论、宇宙学、量子力学和粒子物理学这四大部分内容串联起来。汤普金斯原本是一家大银行的小职员,一次偶然的经历使他参加了一个介绍相对论的讲座。而在听讲座的过程中,汤普金斯不知不觉地进入了梦乡。在梦境中,他来到了一个奇特的世界,在那里光速不超过20公里每小时。结果,他发现骑自行车的人难以置信的变扁了,可是当他自己开始骑车的时候,他却发现变扁的不是他自己,而是周围的建筑物和人。而且当他骑车的时候,他的手表也变慢了,尽管他的手表并没有毛病。此外,汤普金斯还遇见了一位绅士,令人惊奇的是这位绅士的孙女看起来比他的年纪还大,原因是这位绅士的工作要求他经常出去旅行。又有一次,汤普金斯在睡梦中来到另外一个奇妙的世界。他发现台球能够从没有空隙的木框中“漏”出来,一点也没有离开台面。甚至汽车也有可能穿过车库的砖墙“漏”出来,注意汽车不是破墙而出,而是像茅山道士那样仿佛学会了穿墙术。

  所有这一切都让人感觉这是一个童话中才有的世界,就像是我小时候读过的童话《爱丽丝梦游仙境》,而汤普金斯就是物理世界中的爱丽丝。但是和真正的童话故事不一样,作者随后就会向我们解释这些现象背后的物理规律和我们真实世界中是一样的,只是某些重要的常数,如光速和真实的世界相差很大。所以刚才那些在现实世界中不可思议的事件都在他的梦中发生了。之后,作者介绍宇宙学和粒子物理学基本都是按照这种既讲“童话故事”,又分析物理原理的套路进行的,我就不再一一复述了。

  这种通过讲故事来科普物理知识的写作方式是我以前所没有接触过的,因为我也读过霍金的《时间简史》,爱因斯坦和因费尔德合著的《物理学的进化》。我感觉这两本科普著作的写作风格就显得比较严肃一些,没有那么多花俏的故事,尤其霍金的《时间简史》虽然是科普著作,但是阅读难度确实非常大的。如果要读《时间简史》,我觉得既要对物理有浓厚的兴趣,还要有足够的物理基础才行。大概伽莫夫也是考虑到物理科普著作往往不易读懂,所以才这样想方设法地写成“童话故事”。但是有时我也觉得作者在故事情节方面花费的笔墨太多了,有一点喧宾夺主的意味。比如,也许是为了吸引读者把这本书读完,作者在书中加入了汤普金斯和教授女儿的爱情故事,可是我确实看不出他们两人之间的罗曼史与普及物理知识有什么联系。

  这本书给我印象最深的地方就在于作者特别擅长讲故事,他利用这一系列的故事将抽象的物理概念和规律形象化,用通俗的语言讲述深刻抽象的物理知识。我觉得这也是我们这些中学物理教师需要学习的地方。这本书的优势和特点在讲故事,可是有时也会显得过犹不及,例如书中提到教授的女儿热衷于追求各种时髦的东西,比如想要一件貂皮大衣,这就显得偏离本书的主题太远了,而且有时故事与故事之间的连接也感觉不太顺畅。

  但是总的来说,我认为这本书还是瑕不掩瑜,值得一读的。

   我精心推荐

《物理学家的智性冒险》经典读后感有感

  《物理学家的智性冒险》是一本由[意]卡洛·罗韦利著作,文治图书·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6.00,页数:25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物理学家的智性冒险》读后感(一):科学与人文

  作为一名文科生,大学又选择了法学专业,平常阅读偏好无非为小说、诗歌、社科、历史、法学等书籍,对于理工科类型书籍自知看不大懂,一直敬而远之。

  其实,这很大程度上是自我暗示而形成的“信息孤岛”,人为疏远了许多优秀的科普书籍。读了卡洛·罗韦利的《物理学家的智性冒险》,始觉一种别样的阅读体验,这是人文与社科类书籍所无法带来的。

  卡洛·罗威利(Carlo Rovelli)是意大利人,作为一名理论物理学家,主要研究方向为量子引力,他也是圈量子引力理论的主要创建者之一,同时在科学史与科学哲学上亦有贡献。在此之前,卡洛·罗韦利在国内已经著有《七堂极简物理课》《 时间的秩序》两本科普类畅销书籍。

  《物理学家的智性冒险》是卡洛·罗韦利在报刊杂志上的文章合集,书中主要分为三大部分,分别为在浩瀚的宇宙中、在巨人的肩膀上、在科学与人文之间。文章的主题可谓包罗万象,既有黑洞、引力波、气候变暖、空间的无线可分性等深奥复杂的物理学问题,又有探讨亚里士多德、牛顿、哥白尼、爱因斯坦、居里夫人、乔治·勒梅特、霍金等人科学成就浅显易懂的文章,还有对科学与哲学、文学、宗教、政治等科学与人文互动关系的理性思辨。

  康德在《实践理性批判》最后一章中的一句话广为人知,发人深省:“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日新月异,不断增长,这就是我头顶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定律。”在《物理学家的智性冒险》中,卡洛·罗韦利不仅对“头顶上的星空”保持好奇与关注,更对“心中的道德律”作出深刻隽永的阐释,体现了一名物理学家的人道关怀与人文精神。

  正如作者所说,“诗歌和科学都是人类精神的表现形式,它们创造新的思考世界的方式,以求更好地理解世界。”更进一步,“诗歌和科学”可以置换为“人文和科学”,它们是人类的两大支柱,推动我们物质世界的发展,也拓展我们的精神空间。

   《物理学家的智性冒险》读后感(二):这本物理科普书,让科学浪漫如诗

  《物理学家的智性冒险》

  作者: [意]卡洛·罗韦利

  ▫️

  一开始看到这本书,我竟然有一种探究的想法,毕竟作为一个物理学渣,我真的太想知道为啥物理学得那么糟糕,和物理学家之间的差距究竟有多大?

  但是,书里并没有告诉我怎样才能学好物理,它讲述了一些科学家的传奇人生,呈现了物理世界的魅力。

  我突然领悟,如果对物理不感兴趣,再多的学习技巧和方法都是没用的。

  ▫️

  下面是看书后的一些感想与摘抄:

  1、要有统计思维。

  “如果教孩子们一点基本的概率论和统计学知识,我们就可以避免很多蠢事,社会也会受益良多。”

  2、努力去弄清楚一个复杂的问题会让人感到快乐。

  3、很多事情都不能百分百地确定,那就不能轻易下判断,这是对自己负责,也不会造成别人的困扰。

  书中说,全球变暖是一个严重风险,但有人觉得这不严重,然而否认这一事实,会让事情变得更复杂,也会给那些正努力为我们缓解危机的人造成困扰,毕竟他们的工作已经够艰难的了。

  4、每本好书都自带使命,选对书可以影响我们的思维方式。

  “我们感兴趣的是从他的字里行间散发出的思想的力量,以及这些文字如何与我们的文化和知识相遇,并为新思想的产生开拓了空间。”

  5、付出了不一定有结果。

  牛顿研究炼金术和重建《圣经》年表,但结果并不令人满意,他意识到局限性,所以没发表过相关文字,即使付出了很多精力。

  6、学习最重要三件事,就是读书、交友与创新。

  作者认为,哥白尼在意大利求学中发现了三大宝藏,所以才提出了“日心说”。

  一是书籍,古代天文和数学知识的书籍;

  二是朋友,认识了一个天文学家,他知道如何阅读哪些文献;

  三是革新,知识可以被质疑和改变。

  7、成长的美好在于其不确定性。

  “概率让生活变得有趣,让我们经常邂逅意想不到的事情,让我们可以不断接受更多的知识。”

  8、不要害怕犯错,知道自己的错,是求知的开始。

  “科学家中几乎没有人比爱因斯坦犯的错误更多。几乎没有人像他那样频繁地改变想法。”

  我比较震惊的是,爱因斯坦会怀疑自己的观点,因为大部分人对自己的观点深信不疑,甚至接受不了别人的反驳。然而事实是,每个人的想法都不一定正确,只有敢于犯错、改变自己的观点,才能求得真知。

  9、承认但不满足于自身的无知,并且不断求知。

  “阿基米德意识到,昨天的无知可以在今天被启蒙,今天的知识将会在明天得到修正。”

   《物理学家的智性冒险》读后感(三):终于等到你!看宝藏物理学家卡洛·罗韦利科普新书相当涨知识

  21世纪,是一个瞬间万变的新世纪。

  科学半径不断扩大

  科学发展日新月异,细分的各大学科新知识不断迭代更新。

  首张黑洞照片

  回想百年前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到量子力学到今天成功捕捉到黑洞作品,百年间人类进程被这些流光溢彩的科学新知不觉间按下了快进键。

  我时常在想,在这个物欲横飞的新世纪,潜心研究科学,努力探索人类未知领域的科学家们应该是什么样的?

  《物理学家的智性冒险》封面

  看到被称为下一个“史蒂芬·霍金”的卡洛·罗韦利的新书《物理学家的智性冒险》时,我第一反应是入来给喜欢物理的儿子看,他之前的《七堂极简物理课》我们都很喜欢,是非常擅长用普通人能够理解的话语讲述专业的科学知识的一位物理学大佬。

  卡洛·罗韦利是意大利理论物理学家,圈量子引力理论的开创者之一,在时空物理学上做出了突破性贡献。曾在美国、意大利工作,现在法国带领量子引力研究小组,兼任匹兹堡大学客座教授、北京师范大学荣誉教授等。他的《七堂极简物理课》《现实不似你所见》《时间的秩序》畅销全球,被译成了41 种语言。国内出版后历次获得文津图书奖、新京报年度好书、出版人年度书目等。

  目录

  卡洛·罗韦利的粉丝很多,坂本龙一、陈嘉映、李淼、黄磊都是他忠实粉丝。这本《物理学家的智性冒险》是他近10年人文科普随笔的首次合集出版,全书共计收录了46篇随笔,分为三辑分别从物理学、科学家、人文与科学三个角度来向我们讲述他对这几个方面的认知和思考。

  书签

  拿“物理学”这辑的内容来说,“黑洞”的相关随笔有3篇:1.“恒星的致命吸引”、2.“虚空的热量”、3.“中心之谜”。

  我对黑洞的理解很简单,就是一个无法逃逸的宇宙空间,更多的物理学常识就不清楚了。这是我第一次非常清晰的通过阅读了解到物理学常识中的黑洞。

  首先,宇宙中充满着对恒星有着致命吸引的黑洞,无数的恒星围绕着它运行,不时地就会有一颗恒星被它捕捉吞噬,就像一条小鱼被一头鲸鱼吞掉那样。

  内页

  其次,卡洛·罗韦利指出斯蒂芬·霍金证明了黑洞是热的。霍金证明了即使没有任何东西正在坠入的黑洞也是热点,黑洞本来就是热的。(物理学界有一个解释是:黑洞的热量是真空本身的热量,重力将其放大了,它是虚空的基础热量。)

  白洞概念图

  最后,卡洛·罗韦利科普了他正在努力探索的黑洞的中心,他和他的研究团队提出了一种可能性:物质在到达中心之前速度慢下来,直至停滞,当它被压缩到极致,就会产生一种巨大的斥力,防止它最终坍塌,然后这种巨大的斥力会将中心的物质回弹,成为黑洞的反面:白洞。白洞是黑洞的时间倒转,是一个向外爆炸的洞。因为时间的相对性,在黑洞内外的时间很有可能是以不同的速度在流逝,所以回弹的这个过程,我们看不到。

  我很喜欢科学家们这样脑洞大开的猜想,“提出猜想——印证——失败——重新提出猜想——印证——科学证明”,这样的一个过程,正是古今中外科学家们不断尝试的路径,也正是源于他们的科学精神,才让我们今天的科学日新月异,致敬!

  内页

  卡洛·罗韦利是为典型的宝藏科学家,除了信手拈来的物理学知识科普,他还整理了从亚里士多德、哥白尼、牛顿到乔治·勒梅特、罗杰·彭罗斯、史蒂芬·霍金等多位科学家的生平故事和最重要的科学发现,知名物理学家讲述的科学家故事,角度自然是不同的,读来充满着启发。

  内页

  最后一辑是让我读完生出无数感慨的科学和人文内容,卡洛·罗韦利让人无法抗拒的渊博和人文情怀,让人感叹。这是个典型“三观很正”物理学大佬,无神论忠实粉,内心充满着对生命的热爱,对宇宙的好奇。

  内页

  从哲学家、诗人、艺术家到日常游记;从黑洞、引力波、大爆炸的量子引力与时间的诞生到空间、三维球面、确定性与全球变暖,卡洛·罗韦利娓娓道来,以回归古典智识传统的方式,将科学与人文视为互补的知识领域,精妙敏锐的向我们阐述了他睿智又不失谦逊科学认知。

  科学,原本浪漫,卡洛·罗韦利让科学浪漫如诗。我是宸妈,2021年读书247本、一周至少读4本书的读书人。关注青少年教养和自我终身学习,分享我的读书、教育和心理知识。喜欢我的原创文字欢迎关注、点赞、转发和评论!转载请联系本人,谢谢!
本文标题: 有关物理的电影读后感400(地心引力观后感)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372903.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大笛子小笛子读后感400字(《格林童话吹笛手的故事》读后感400字)高老庄收猪八戒读后感500字(计收猪八戒的读后感500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