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楚国八百年后感600《楚国八百年》是一部描述湘楚历史的纪录片,共分为八集:初生、觉醒、受挫、称霸、歧途、劫难、变革以及涅槃。这部历史纪录片不仅...
读楚国八百年后感600
有意思的是,楚国八百年的历史讲述,很具有“拟人化”的味道,如果将观看视角拉远,这份“楚国”全传,以一种戏谑的角度来解读的话,让人不得不佩服处处彰显的“生活哲理”。

一个励志崛起的大楚国
从楚国前期发展来看,整个楚国的发展就像是一个“励志青年”脱贫致富的精彩故事。
楚人自认为是火神祝融的后代,是具有很纯正的“皇室血统”的后代。实际上,他们更像是一个被后妈发配边疆的弃儿。他们苦苦地等待着皇室的认同,带他们脱离这个苦寒匮乏之地。但是,要想别人正视你,你必须拥有实力才行。这一点楚国毫无资本。终于得到商朝气数终结的时刻,楚人这次占到了拥护周朝的队伍里,终于获得了一个“认可”,获得封地“五十里”。从而楚人有了“楚地”,有了第一份“家业”。但是这个家当太渺小了。楚王去朝拜周王室,只能带几斤猪肉和茅草。这样的寒酸换来的是周王朝的傲慢与冷漠。

知耻而后勇。当知道“实力”才是拿到话语权的底气时,楚国奋起了。他们不断的扩张自己的版图,用最原始的方法“抢”,让自己变“强”。什么规则,什么礼仪,东西到手才是最真实的。甚至,无视周朝的礼法,还做出了“以子封王”的天下之大不韪之事。正因如此,楚人虽然有了说话的底气,但是更加被整个“中原系”排挤,甚至送了一个“蛮”的称号。就像现在一个人用各种手段,变成了暴发户,最终大家只给一个“土豪”的名字一样。但是,不管如何,楚国发达了,让大家不得不听他的话。
楚辞读后感800字
楚辞瑰丽宏伟,音律绝佳,涵义深远,沉重又典雅。下面是的我为你整理的楚辞读后感800字,更多楚辞读后感800字请关注读后感栏目!
篇一:楚辞读后感800字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
众人皆醉,何不哺其槽而歠其离?
何故深思高举,自令见放为?
在湘江江谭边,渔父遇到了屈原并认出了他是被放逐的三闾大夫,于是,两人便开始讨论深刻的处世之道和人生哲理。《楚辞·渔父》记载的就是渔父和屈原的讨论过程。并且由渔夫的谈吐举止可知,他并不是真正的渔父,按文中的话来说是“与世推移”,是一个懂得随遇而安,乐天知命的隐士形象。他看透了尘世的纷纷扰扰,但决不回避,而是恬然自安,将自我的情操寄托到无尽的大自然中,在随性自适中保持自我人格的节操。
渔父是作为屈原的对面存在的,面对社会的黑暗、污浊,屈原按文中的话来说是“深思高举”,则显得执着,决绝,他始终坚守着人格之高标,追求清白高洁的人格精神,宁愿舍弃生命,也不与污浊的尘世同流合污,虽然理想破灭了,但至死不渝。
司马迁为人熟悉的大人物,他与屈原也是相反的人。他是用生来创造生命的价值,而屈原是以死来体现生命的意志和尊严。
生命的价值不在长度,而在厚度和高度。
渔父提出的问题与谈论的人生见地或许是对屈原的试探,或许是一种真诚的劝说,然而屈原的回答却是态度鲜明,立场坚定毫不妥协:“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携与最后“望大河之洲渚兮,悲申徒之抗迹。骤谏君而不听兮,任重石之何益?心挂结而不解兮,思蹇产而不释。”的悲叹的回风,一位伟人的光芒便消失在汨罗江边。
正是屈原这种甘愿清白以死,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崇高品德坚贞节操连同其不朽诗篇使他成为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优秀的诗人之一,彪炳千古,流芳百世!
篇二:楚辞读后感800字五月在过去现在未来都会属于一个人——屈原。屈原虽忠事楚怀王,却屡遭排挤,怀王死后又因顷襄王听信谗言而被流放,最终投汩罗江而死。
读着《楚辞》,五月的种子在心中慢慢发芽,我仿佛看到了行吟江畔的诗人目视着滔滔江水,感叹着人生的无常。也许,对于屈原和宋玉,人生都或如浮萍一般无根无蒂,陌如尘土。国家的命运,人民的疾苦和自己的生命,到底该选择哪一个? 以前觉得,屈原死得不值。屈原之死,不能改变楚王的昏庸,奸臣的谄媚,也不能改变楚国被灭亡的命运。秦统一中国是历史大势所趋,屈原之死不过是螳臂当车,自不量力,是愚忠,甚至是愚蠢。可是我读完《九章》,我觉得他的死是应该的,是顺理成章的。
一个人经历了那么多的煎熬,奔波过那么多地方,屈原太孤独了,太劳累了,又是太渺小了。天地那么大,山原、江水、滔滔洪流、滚滚红尘,他只是其中的一粒芥子。生与死,对于浩荡的宇宙来说,实在不算是什么。何况这个世界上,早已找不到一个能了解自己的人了,这样活着,实在是一种痛苦。
江畔的诗人叩问苍天,苍天无语,凝视大地,大地无声,过尽千帆惊回首,报国无门的诗人只剩下脚边的落英和盈袖的花香。地老天荒,却等不来一个王。屈原的生命,该是一个臻子永恒的过程,因为他在那些落英缤纷的年华里,培育出了千古不灭的故事。朝赐你财物,午赐你宅院,暮赐你美丽的人,说不定何时就想赐你一死。可你忙于政务,又怎能留国王的夸奖是一种带回钩的暗器!
你短暂的生命留下的篇章,他们都活了几千年,我们是不是可以认为,箭的自由就是弓的自由?涛涛滚滚汹涌澎湃,但它淘不尽,淘不尽高尚的灵魂。昂首是春,俯首是秋,如此的气质,如此的灵魂,刚劲坚毅地挺立在天地之间,留给后世的人们永久的仰望、膜拜。
《楚辞》中我选不出最爱的一段,因为每一段都是那样的美好。我只爱那美丽的章句,爱那凄美的风格,更爱屈原纯洁的心灵。
篇三:楚辞读后感800字读楚辞,最想说的,是《九章》。读下来才发现,其实是屈原从生到死的心路历程。
《九章》实在看得我很痛苦,《涉江》、《哀郢》、《抽思》、《怀沙》《回风》,大概是里面最重要的五篇东西。
《涉江》里的屈原已经被放逐,没有了另外两篇《惜诵》、《思美人》然对楚王念念不忘的“愚忠”之情,他已经明白自己和郢都党人是不可能和平共处的,他很愤怒,他一面表白自己多么清白高洁,一面痛骂那些小人多么肮脏丑恶。这篇其实是我在《九章》里最喜欢的一篇,它的调子很高,看着很过瘾,很解气,很“愤青”,也没有接下去几篇那种几乎可以让人心神俱碎的悲哀。那个时候的屈原大概还年轻,还有朝气,还有幻想,可是看下去才知道,所谓呐喊,也不过就是彷徨的前奏。
《抽思》是彷徨。这时,屈原被放逐得更远了,他还在念着楚国的臣民,可是更多的却是一份沉痛。他找不到路,四顾茫茫,没有人了解他的心思,他回不去郢都,只能盼望着灵魂能够飞回到故乡去。教科书上的屈原,是不屈的斗士,是刚直的高士,可是从《九章》里看去,不论哪一篇,我都只能读出屈原的孤独,超越一切天地力量的孤独。
《哀郢》是伤逝。楚国的都城郢都已经被攻陷了,我的战国史不太好,只是记得楚国并没有就此亡国,楚王带着他的臣子跑了,很快又组织了一个新的小朝廷。可是此时贬谪在外地的屈原却没有这群“楚跑跑”们的厚脸皮,他写了《哀郢》,哀郢是心碎,我几乎不忍卒读。然而他的第一句诗却是“皇天之不纯命兮,何百姓之震愆”。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受难的始终是百姓。
最后的一篇是《怀沙》,其实不能用先生的《朝花夕拾》来概括,可是我觉得,他们的宗旨是一样的,那就是,应该是收拾好一切的时候了。《抽思》、《哀郢》、《悲回风》,这三篇的调子都是很低沉很压抑的,而且是一篇比一篇压抑,让人看得全身不舒服。这种不舒服的感觉并不是《九歌·山鬼》中的那种薄雾冥冥的“鬼气”,而是一种从心灵的力量,压制得你透不过气来。
读完《九章》,闭上眼睛,就可以看见这样一副场面。楚地奔流的江水,高耸突兀的巉岩,屈原带高冠,衣广袖,一个修长而静默的背影就那样立着,举手投足间只有两个字:孤独。试着读《楚辞》,特别是读《离骚》、《国殇》、《哀郢》、《卜居》、《渔父》时,心中狂躁不安。《楚辞》犹如疾风暴雨,控诉人间罪恶,特别是屈原的愤世嫉俗,特立独行都让人产生紧张与不安。奇崛的语言和疯狂得失去控制的想象,都让人情绪不宁。
不管如何,我明白,我现在的心境,需要的是回环往复而不是狂乱无章。这时候的《楚辞》,于我而言大概是一剂良药,多服为宜!
楚国八百年的观后感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浪漫和雄壮并兼,不羁与拘谨共舞。《楚国八百年》唤醒了我们内心深处沉睡着的历史。楚国波浪壮阔的历史,既是激励奋斗的个人史,也是鞭策改革的民族史。我本人荣幸地作为一只“九头鸟”,怀着一颗青春的心、责任的心游走在刻画血与火的竹简上,探索着,践行着。21世纪的我,21世纪的中国人,怎样才能实现中国梦,怎样才能实现民族复兴?楚国八百年静静地讲述着它的故事与启示。
三千六百多年前,自以为火神祝融之后的楚人在与之血统相异的商朝军队的驱逐下,被迫离开中原,向南迁徙,并被商朝认为南方的蛮族。几百年间,楚人在黑暗中苦苦等待着重回中原怀抱的机会。于是,鬻熊率领精锐部队,应周国号召,参与推翻商朝,甚至出师未捷就死在征讨的路上。然而遍尝肝脑、披荆斩棘、付出巨大代价之后,楚人依然被周王朝排斥于中原文明之外,直至因收留“周公”,为“周公”主政平叛有功,周成王封熊绎为“子爵”,封地五十里,虽然爵位低下,国土狭小,但楚人毕竟拥有了自己的国家,不再四处迁徙,成为了中原礼制体系中的一份子。然而,严守边境的周昭王为打压异族,巩固政权,率军南下攻楚国。楚人回归中原的满腔热情,被周王朝的冷酷与敌意浇灭。楚国国君熊渠以封子为王,投石问路,欲了解淮北诸国的想法,也反映了楚国正虎视眈眈,瞄向了周王朝的霸业。
公元前八世纪,周王室日渐衰微,中原各国内政混乱,朝代更换频繁。楚武王熊通趁势起兵,意图闯过“汉阳诸姬”的防线,控制拥有丰富铜矿资源的铜绿山。两次伐随没能击溃随国。年迈的楚武王率领楚国勇士踏上第三次伐随的征程,至汉水东岸,楚武王因心脏病突发去世,楚王遗嘱不让部下发丧。在将士高亢的士气之下,壮士不惧断腕,楚国最终征服随国,取得了铜绿山——这一立足命脉的绝对控制。青铜的力量,最终推动楚国成长为一个席卷江汉的强国。
公元前八世纪,外部少数民族虎视中原。齐桓公在管仲的帮助下对齐国进行改革,尊王攘夷,会盟诸侯,成为天下霸主;宋襄公东施效颦,反倒自食恶果。流浪多年过来的晋文公,胡萝卜与大棒并用,续齐桓公之路而壮大。以史为镜,楚成王雄心勃勃争夺霸权。楚国立郢都,扩军备,与中原国家为荣誉而战不同,灭他国为县,向北冲击,得寸而进尺,欲兴霸业,却收获了中原诸国的恐惧。楚成王最终死在儿子商臣的叛剑之下,楚国称霸未果,而楚成王至死,没能从梦中醒来。
楚庄王在险恶环境中成长,执政初期,不问朝政,蛰伏蜗居,韬光养晦,其后三年不鸣,一鸣惊人。他以高超的政治手段化解国家危机,一方面深化改革楚国内政治体制,加大中央集权,体现王权的魄力;另一方面通过币制改革,发展商贸,繁荣经济,又重用贤相孙叔敖发展农业,楚国的国力,极力提升。志得意满的楚庄王欲代周而取天下,问鼎中原;在德不在鼎,周天子的王孙满充满智慧的回答征服楚庄王。明君贤臣,风云际遇,造就楚庄王的雄图霸业,也向世人展示了当时礼法精神的贵族文化;然而当一代雄主逝去,他所创造的盛世也很快光芒散去。
晋楚争霸多年,国力损耗。弭兵之盟,带来久违的和平。从晋楚争霸抽身,楚国的青铜技术登凌绝顶;然而在以礼法精神为指导下的过度中原化的进程中,楚国衰落的萌芽始动——奢侈成性,不思进取。弑君篡位的楚灵王,正是在此风气之下,以修建章华台来彰显楚国盛世荣耀。盛世崩坼,贵族逆乱,楚灵王自缢身亡。章华台开启了动乱的潘多拉之盒,楚国的霸业渐行渐远,名存实亡。而在楚国衰落的同时,近邻吴国却在楚人巫臣的引导下,遵循楚国曾经的足迹,迅速崛起,楚国正好成为其理想的猎物。
三万吴甲可吞楚,势如破竹入郢都。楚人在逆境中爆发了民族的潜力,全民竭力死战。吴国一举灭楚的计划, 在楚人反抗的呐喊中,灰飞烟灭。当吴国如同昙花般凋零时,楚昭王与楚惠王的反省自躬、励精图治使楚国走上康庄大道。至楚宣王和楚威王时期,疆域扩大,文化发达,楚国登上了盛世顶峰;但之前政治制度埋下的祸端爆发,繁荣的泡沫终究破裂了。
宣威盛世成了绝唱。埋下隐患,国君当街遇刺,贵族至王权于不顾,此时的楚国俨然成了周朝的翻版。于是,在楚悼王的支持下,手握利剑的吴起大刀阔斧挑战贵族权威:迁徙贵族,南平百越,开疆辟土,奖励军功,发展郡县……疾风暴雨般的改革,效果显现。然而,随着楚悼王突然病逝,贵族射杀吴起,楚国的变法戛然而止。与此同时,商鞅变法之后的秦国迅速崛起,虎狼时代到来。
受贵族、奸臣的排挤,听进谗言的楚怀王弃用了屈原,楚国断绝了最后一次机会。秦相张仪以六百里土地的承诺,骗取楚怀王与齐国断交;上当受骗后,楚怀王一意孤行怒而攻秦,然而丹阳之战,楚师大败;面对秦军兵临城下,楚怀王亲自赴秦议和,却遭囚禁,贵族掌权,楚国内忧外患,愈演愈烈。三年后,楚怀王在咸阳郁郁而终;绝望中,屈原跳进了汨罗江。楚国的大幕在血与火的洗礼下渐渐闭上。
讲述完这段激荡的楚国史,让我们重点讨论两个问题,楚国兴盛的道路与精神的问题与战国末年楚秦改革的问题。这两个问题与民族复兴与中国梦密切相关。
1、秦楚改革
战国末年,屈原的改革闪亮一时。而在当代,改革一词被反复提了30年,改革之于社会生产关系的改变,尤其重要。改革是我们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的必经之路。
屈原的前辈,吴起施行疾风骤雨般的改革。均爵平禄,打破世袭的终身爵位制度,直接刺激了将士的积极性。“均楚国之爵,而平其禄,损其有余,而继其不足,厉甲兵以时争於天下。”另外,“封君之子孙,三世而收爵禄,绝灭百吏之禄秩,损不急之枝官,以奉选练之士。”;废除赘余官职,增强王权,削弱外戚的权利,从平民中选贤用能,组织人才的流失,不许徇私情,因私废公。“废公族疏远者,以抚养战斗之士”。“禁游客之民,精耕战之士。”削减下来的经费用以备战备荒;致力于对楚国自然资源的开发,吴起责令楚国一些与王室关系疏远的贵族到僻远的地方去开发。吴起对楚悼王说:“荆所有余者,地也,所不足者,民也。今君以所不足,益所有余。” 这是一种新的拓土殖民形式,也阻碍了贵族对朝政的过度干涉。
吴起变法打击了楚国大贵族既得的政治经济利益,遭到大贵族的激烈反对。吴起“令贵人往实广虚之地,皆甚苦之”,楚之贵族皆欲害吴起。楚国官员皆楚王室宗支,决不许异姓插足。于是,在楚悼王的灵堂上,楚国贵戚大臣作乱而共攻吴起。吴起跑到楚悼王的尸体下躲藏,贵族射杀了吴起,也射中了王尸。楚国之法:“丽兵于王尸者,尽加重罪,逮三族。”群臣射王尸者,尽当其罪,因而被夷宗者70余家。但变法也因楚悼王和吴起的死而停滞。
吴起的变法使楚国国力强盛,曾与魏国“战于州西,西出梁门,军舍林中,马饮于大河。”楚自庄王以后,又一次打到黄河岸边,使中原国家刮目相看。吴起又以战略家的眼光,向南扩展疆域,“吴起相悼王,南并蛮越,遂有洞庭、苍梧”。吴起变法,成果济济。
与吴起变法同时,商鞅在秦国大刀阔斧,运用法家文化,将秦国的法制进行到底。
商鞅变法在秦国取得成功的一个很大的因素就是商鞅很重视威信二字。无威不立,无信不行。为了树立自己的威信,这一故事在《史记》中有“五十金徙一木”的故事。与利用权贵树立威信的司马穰苴、孙武等人不同,商鞅避免与权贵发生直接冲突,而是取信于民。“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于是太子犯法。”当秦国上至大臣,下至平民反对商鞅的变法时,商鞅称“法之不行,自上范之”。仍借商鞅之口,“太子,君肆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至此,商鞅达到了“秦人皆趋于令”的目的。
立威信于国人,这是商鞅改革的根本。但是在此之后,他却走向了极端,开始强化自己(即法制)的“威”而轻视霸权政治。作为法家代表,他坚信法可以驾驭一切,以至于后来的张良评价“恃德者昌,恃力者亡。君之危若朝露,尚将欲延年益寿乎?”商鞅企图采用上至下的独裁,不准百姓议政事,强堵言路,施行愚民政策。最终,五马分尸,成了商鞅得罪了所有阶级的结局。商鞅的例子告诉我们,改革应摒暴刑正视人的主观能动性
商鞅认为,法律是调整改革中各种社会关系最有效的强制性规范,是判断功过、是非、利害推行赏罚的唯一标准。法之所以有如此地位,是因为商鞅赋法以公正、平等、公开等价值。这一思想在春秋战国应该是很先进的思想了,已经认识到人的行为必须要用外物来约束。
但是商鞅却又忽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商鞅之法只是惩罚之刑法,非限制政府权力以保证民权之法,是以确保君主利益无任何损害为前提,以“以暴制恶”手段的重刑、酷刑主义。尽管商鞅以刑赏为治国二柄,但他认为应重刑轻赏,赏只是刑的辅用手段。商鞅的做法只会压迫人性,扭曲人心。
相比之下,在屈原生活的年代,儒、墨、道三家,已经形成了完整的思想体系,流传甚广。而儒家学说从传世的时候起,便被东方各国统治阶级奉为经典,各派学说的正宗。屈原改革、施政的思想来源于三个部分。
第一,儒家思想的政治
屈原见闻广博,又是楚国贵族,不可避免地要接受儒家学说。从《史记·屈原列传》和《新序·节士》篇里那个屈原小传及屈原的作品中,都可以发现屈原的思想具有明显的儒家色彩。儒家主张“德政”、“仁政”,屈原主张“美政”,在《离骚》结句中表述他的美政理想: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理想的政治既没有人可以协商,我要死了去依就殷代的彭咸。)
孔子主张“礼治”,屈原主张“廉政”;孔子主张天下归“有德者居之”,屈原主张“有德者在位”;孔子主张“爱人”,屈原主张“恤民”;孔子主张“举贤才”,屈原主张“举贤授能”;儒家反对秦国的战争政策,屈原反对秦国的暴力征伐;儒家主张大一统,屈原也主张大一统……屈原继承和接受了儒家德政思想中许多合理的成分,因为儒家思想在奴隶制向封建制转换的时期是一种革命的、进步的思想。
第二,以改革为追求的法治
战国时代,法家推崇“法治”,儒家讲求“周礼”。表面上两家针锋相对其实,儒、法两家也有许多相同的地方,一部分法家人物早期曾接受过儒家学说,有的直接出于儒家。如在魏国变法的李悝,曾经是孔子学生子真的弟子,《汉书》作者班固根据刘歆《七略》,将李悝的著作列为儒家学说。屈原改革的前辈吴起、秦国的始变革者商鞅都与儒家有密切关系,都曾受教于儒家。
在几个重大的带方向性的问题上,儒家和法家的主张似乎是一致的。如:儒、法两家都主张实现中华民族的大一统,都主张爱民,都重视新兴地主阶级的作用,都主张治国平天下要选贤任能,依照一定的规矩,遵守一定的准则。但在几个重大问题上,儒、法两家却存在着严重的分歧。如:儒家用以治国的纲领是“德”和“礼”,法家用以治国的手段是“法”与“刑”。儒家的理想王国是“王道”,法家的政策措施是“霸道”。法家讲“人定胜天”,而儒家则称“天命”。儒家主张对各国采取友好相处的温和政策,法家则采取武力征伐,兼并弱小国家的霸权主义。
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竟周容以为庆。(固然是糊涂的人善于取巧,不守一定的规矩任意胡闹。抛却了一定的准绳只图迁就,竞争着在依阿取悦以为常套。)在高中课本中《离骚》片段曾经这样提到过。
屈原精心为楚怀王草拟《宪令》。宪令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法家进行改革的重大举措。屈原已经完成了早稿,因机密暴露遭到旧贵族势力的离间触怒怀王而夭折。由此可见,屈原曾接受过法家思想,特别是吴起的改革思相。楚国的旧贵族势力不遗余力地反对他,证明他的改革方案与吴起的变法有共同之处。
第三,道家思想及其他
兼收并蓄,是楚文化的精华中独特而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诸子中其他一些思想都映入屈原的脑海。楚人人“信巫鬼,重淫祀”(不该祭祀的也在祭祀,滥祀)。崇尚巫术几乎成了楚人生活中的一部分。巫术有几个特点:一祀奉上帝,祈求天官赐福;二是装神弄鬼,给人祛邪禳灾;三是占卜问卦,预测人间吉凶。淫祀之风在楚国非常盛行,上至宫廷,下到百姓,无不热衷于祭祀。
屈原是楚人,他的《九歌》就是以民间祭祀歌曲为素材而创作的,不可能避免此类影响。在《离骚》、《招魂》和《卜居》中,都曾有过屈原找灵氛、巫阳、太卜占卜问卦和迎接巫咸下凡的情节,跟他们说了一大篇道理。屈原这方面的思想来源是阴阳家和道家。郭沫若先生认为,屈原“本质上对于神的存在是怀疑的。《天问》一篇差不多整个是对于‘怪力乱神’的疑问。但他在另一方面却仍然保留着对天的信奉,例如前面已举出过的‘皇天无私阿兮,览民德焉错辅’,便是良好的例证。”郭老又说:“屈原思想对于奴隶制时的神权束缚本来是怀疑的,但他却不惜费力量来描写天堂、地狱,而仍然承认着上帝与土伯的存在。他反对‘怪力乱神’,但也汇歌‘怪力乱神’,像他的《九歌》里面所讴歌的一些神鬼,差不多都是一些怪力乱神的标本。”
屈原是战国末期楚国先进文化的代表,写在最后的楚文化由此可见一斑。
2.楚国兴盛之道中值得借鉴的地方
楚国在文化上,由初期被孤立,于是建立了自己的“凤”文化。在建立本族特立独行的文化后,积极吸收外来文化,讲求包容,兼收并蓄,不歧视,不排斥周边部族。在楚国控制铜绿山期间,没有一起矿工受虐、矿难事件,这表现了楚文化中对生命的尊重,也正因为此,在兼并百越之后,楚国没有因民族严重分裂造成的叛乱。楚国的多民族性在古代也只有罗马帝国能够比拟。
在占绝对优势的商王朝统治阶级的压迫下,楚人先祖被迫迁徙至湖北丹阳。在那片原始、蛮荒之地艰苦奋斗、独立自主,封子为王象征了楚人不屈的精神。后来,齐桓公打出尊王攘夷的口号,团结诸侯,抵抗外来侵略,显现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楚国灭他国为县,不拘于周王朝礼法的条条框框,这是楚国兴盛的原因。中央集权,削弱藩镇,削减对平民的赋税,奖励军队,使楚国人民劲往一处使,楚国的资源得到极大的开发。礼法教化忠君爱国,修身养性,这无疑是最佳的思想统治利器。在楚庄王施政初期,贵族的开拓精神促进了楚国的繁荣稳定,但贵族的专权也为其灭亡埋下了祸根。晋楚争霸多年,国力衰退,历史证明和平才是稳定发展的前提。弭兵之盟,无疑是晋楚的一次共赢,减少军费,发展农业、原始的冶炼工业,楚文化有机会得到进一步发展。但正是在这种安乐的环境下,根基不牢的楚国承载了太多赘物,最终坍塌了。
不思进取,是我国古代、近代政权衰落的重要原因,楚国由初期对礼法精神的发扬到后期曲解立法精神,将礼法精神中臃肿而落后的部分发挥到极致,沉迷于声色犬马,流失人才,农民赋税加重,没有激发懒散的农民的生产力。
如周王朝等东方五国的礼法文化走向了封闭僵化的老路,而统一天下而后倏忽灭亡的秦国走的是一条由礼法改弦易帜,成为严苛法治,最终迅速灭亡的绝路。而楚文化浴火重生,其兼收并蓄的特质被开元之治的唐朝所吸收,其艰苦奋斗的品质在中共的现代史中得到体现。一批又一批的留学生抛弃了中国古代落后的封建礼教,学习新式科学。崇尚文明,兼收并蓄是楚文化的精髓。团结是楚国在多次波澜中经久不衰的重要原因。楚民族内部的团结、楚民族与楚民族结合的周边部族的团结,楚国各个阶级的团结,延续了楚文化的传承。
焚书坑儒没有使它被湮灭,外族入侵没有使它被葬送,八股教条没有使它被僵化。楚文化如凤凰一样飞出古老的遗址,化为太阳,以其新的光芒照耀中华民族。
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谈,我本人在大学里作为手语学校的一名成员,在取得手语学校毕业资格证后,到聋哑学校去看望哪里聋哑的孩子们。和正常的孩子们不同,缺少了听力这种独特的感观与蕴含丰富情感的语言,缺少方便的交流形式,受到社会上种种歧视,虽然网络给了他们很大方便,但聋哑孩子们封闭在校园里,同外界交流依然太少。但我和他们用手语交流时,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乐观的心态,他们渴求着像常人一样生活,努力同外界交流,对待自己的梦想可谓“永不放弃”。
这种梦想不是高不可攀的,而是脚踏实地的;不是空洞无物的,而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是真切实在的,是每个人心中呼唤的。聋哑孩子的热切、坚强、坚持,让我依稀看到中国梦的影子。我的梦、他的梦、大家的梦,如同天空上高挂的月亮透亮。扑通扑通,面对更加接近的梦想,我对他的追求更为热切。
我现在作为一名大学生,比过去的任何时候都更加接近我自己的梦想。相比以前的我更有信心,更坚强,更有能力实现梦想。对我个人而言,梦想是人活着、奋斗着的重要精神动力,失去了梦想,人就没有了精气神,也就失去了精彩的人生。我是中国梦的创造者、追求者、享有者的一员。我在生活与一个不断改变、不断发展的时代。为了梦想,我要不断努力,不断改变自己,为自己,为自己爱的人,也是为了这个国家,为了美好的未来而奋斗。
从民族的角度来谈,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灿烂文明的伟大民族,是一个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当我们的国家成长为世界第二经济体时,当我们国家处于这样一个高度竞争的时代下,我们国家的软硬实力正经受着巨大的考验。楚文化的精髓作为实现中国梦的重要的软实力,其中独立自主、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开拓进取的精神与不思进取、追求奢华、在安逸中腐败的失败值得我们学习。中国梦是自立自强的依托,失去了中国梦,民族也就没有了未来。从这个意义上讲,“向下扎根、向上生长”的中国梦,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未来与希望。中华民族,靠顽强拼搏和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从积贫积弱一步步走到今天的发展繁荣。在今后的征程上,我们要奋力前行,开创新的局面,必须继续大力弘扬中国精神,振奋起全民族的。落后就会挨打,发展才能自强,我们要牢记,道路决定命运,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是多么的不容易,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下去。把蓝图变成现实,我们还将走很长的路,我们必须为之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楚世家读后感
以前,我总是洋洋得意的对人说,如果我家财万贯的话,我一定会报考历史专业的.这样说的原因是一方面表明自己其实是有理想的,另一方面表明自己其实很酷.
历史是酷的,我却是浅薄的.历史并非全是鲜衣怒马繁华似锦,它事实上如此残酷,战争和暴政将它涂抹得血迹斑斑.这斑斑血迹又迷惘了众生的眼睛,在穿越历史重重迷雾之后却对狰狞的暴徒流露出顶礼膜拜的眼神.原来颠倒众生的,并非只有倾国倾城的美女.
我一直无法理解为何明孝陵甬道上的牌匾会将朱元璋这个热爱杀人的混蛋描述成恩泽天下的圣主,就像我一直无法理解为何人们会赋予项羽这个徒有武力的莽夫以英雄的地位并崇拜了幽幽数千年.项羽一把大火烧掉了咸阳,不但给后世的暴徒们开了一个以焚烧故都来章显自己盖世武功的恶劣先例,而且烧尽了保存在咸阳的记录着春秋战国以来璀璨学术思想的珍贵典籍.而同样是因焚烧罗马城而闻名的尼罗,却遗臭千古.相形之下的差别和痛心,我不知怎样才能言语.
不要说造成黄金时代学术典籍遗失的罪魁应是焚书坑儒的始皇赢政,那本是另一片迷茫的眼神.焚书的原因上儒生建议赢政崇古分封子弟和功臣,这本是儒家阿谀奉承的的手段,但不幸碰上始皇这个一切都向前看的人政治硬汉.法家的李斯作出细致分析之后建议”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是为焚书.可见焚书焚的多是民间非科学方面的书籍,而秦朝所设为数众多的博士官,仍然存有大量诸子百家的典籍.事实上,按当时的条件,民间就真的能存有很多的书么?藏书在很大程度上还只是政府行为.
而坑儒的原因则是两个道士为赢政寻仙药不得,怕上面怪罪,便毁谤赢政后逃之夭夭.始皇勃然大怒,坑杀相关四百六十于人.这其中大抵是些方术之士,不过因为赢政也提到了儒生在咸阳言论蛊惑人心,大概也有一些儒家人士混迹于被坑杀之列.
因为这两个原因,儒者们穷尽所有能够想到的恶毒词汇加诸于始皇赢政的身上.古人说三人成虎.儒者们一代接一代孜孜不倦的毁谤始皇,毁了两千年,终是迷惘住了后人的眼睛,把赢政变成集天下恶毒为一身的大妖怪.
暴政是有的,但暴政是每个朝代都有,而赢政所做的开创性的事业却只在于秦朝.不用螯述从小学课本就介绍的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统一文字,光算赢政所建立的政治体制这一项,其后两千年的中国帝王便从未有能超越,统统因袭下来.”始皇帝”这一称谓,真的是名副其实.
我到是觉得,相对于项羽,赢政到是更能担当英雄这一称号,更应该获得国人的尊敬.戏剧中的霸王,演义中的关羽赵云,都只能当作文艺形象来欣赏,万不该将其与历史真实人物混为一谈.只可惜大多数人眼中的世界只是建立在别人的臆想之上.怎能冀望用迷茫的眼睛看见一个真实的世界?
和科学一样,读史让我们接近世界本来的样子.
而我呢,喜欢事物本来的面貌.不论它是好是丑.
因为啊,我总坚信,真正的完美,总是包含了残缺于其中.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