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威学校读后感大学生(读《学校与社会 明日之学校》有感)

发布时间: 2024-03-20 17:48:05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读后感 点击: 81

明日之学校读后感700字,看到《明日之学校》这本书,给人一种希望;看了书之后,又有一种不着边际之感。,《明日之学校》是杜威1915年的...

杜威学校读后感大学生(读《学校与社会 明日之学校》有感)

明日之学校读后感700字

  看到《明日之学校》这本书,给人一种希望;看了书之后,又有一种不着边际之感。

  《明日之学校》是杜威1915年的着作,时至今日已有近百年的历史。时近百年,杜威这本着作的价值仍未被中国社会真正重视,更不要说发现可行的实践方法。中国高喊教育改革,高喊减压减负,高喊课程改革,这些已不是一年两年的事了,而实际情况是:中国学生学习压力越来越大,读书越来越辛苦,辛苦到父母都不舍得的地步。在现在的中国,还只能看到“明日之学校”的海市蜃楼,不着边际。

  杜威在“教育即自然发展”一章中的一个观点,有一语惊醒梦中人的力量。那就是:把作为一个儿童用得着的东西交给儿童,而不应该只是拿成人所积累的知识即与儿童的生长迫切需要毫不相关的东西强加给儿童。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归结到本质,学习是为了生存,达到一个再高些的层次就是为了生活,如此而已。当中国的`孩子是辛苦的。中国当今的教育真是在不惜一切代价迎合一句古话:活到老学到老。从还是母亲肚里的一滩血团开始,中国的儿童就已经在接受胎教了。对于胎教我不置可否,听一些古典音乐和胎教故事,这些不会增加大人和肚里的负担,即使无益那也无害。一旦进入小学,中国的孩子就被宣判了12年有期徒刑,直到进入大学才获得解脱。在12年服役过程中,中国孩子被要求强制学习的内容果真有必要学吗?

  当今学校教育似乎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每每遇到小升初、中考、高考等影响孩子命运的考试,媒体总是不舍放弃新闻报道的机会。孩子的家长也竞相参与到孩子的大战中,“家校通”时刻联系着家长和学校。但是,这些人的关注无法给我们孩子的学习条件带来根本的转变。当我们的孩子在受教育的漩涡里痛苦挣扎时,这些人只能做到像围观群众般里三层外三层的越积越多,时而发出一两声无奈的心疼的叹息。中国教育渴望受到更多学者专家、政府机构的关注。但愿明日之学校早日成为今日之学校。

摇滚校园的观后感怎么写????

摇滚乐手杜威因为暂时没有合适的合作乐队,冒名顶替好友去一所私立小学教书赚点生活费。本来只想在学校混几个星期,拿钱就走人的杜威,在学校意外发现了一帮音乐孩童,借以继续实现他的摇滚之路。 这是一部让人从头笑到尾的电影,一个摇滚乐手,注定不会按社会常理出牌,到了这所贵族小学后,一切都变得离经叛道了。我喜欢杜威的专业,他是一名非常非常专业的摇滚乐手,优秀的主唱、吉他手和编曲。在电影里我们可以看到他的即兴表演和将一首原创直白的歌曲编曲为一首动感的摇滚乐。“摇滚乐可以改变世界!”,这部电影让我们了解到:摇滚乐不仅能改变世界,还有它自己的知识体系。看着杜威给孩子们讲解满满一黑板的摇滚乐结构图,你能感觉到任何东西在西方国家都能成为知识体系。 我一直都认为摇滚乐最能震撼人心,虽然也喜欢R&B、Jazz、Hip-pop,但是都不如摇滚乐那样震撼的纯粹。其他音乐只有很好的歌手才能将音乐诠释的深入到听众的内心,而摇滚乐,现场听一个不那么出名的乐队,你都会被那种气氛感染,更别说顶级的乐队了,能让人疯狂,要不怎么全球唱片累计销量冠军是摇滚乐队呢。不用华丽的声音,重金属的每一个音符都能直接刺入听众的心脏,加上主唱歇斯底里的狂吼,观众不疯才怪。近两年的电影《钢铁侠》、《变形金刚》等大片更是将摇滚乐与电影完美结合,没有摇滚乐的衬托,这些电影就不称其为大片了。 杜威的脸上总是呈现出这种高亢兴奋的状态,尤其是他看到学生表演古典乐器时,脸上象看到了一堆黄金般,夹带着贪婪表情的欣喜若狂。他要把这些小朋友变成他乐队的新成员。 吉他手扎克(左一),古典吉他弹得棒极了。杜威让他忘了古典吉他,开始他的电吉他旅程。这位小吉他手自己创作的一首歌,被杜威改编后参加了摇滚大赛。鼓手(左二)是这个班最帅的男生,自然要拿出来做乐队成员,不然有点浪费演员了。贝司手穿着校服是个其貌不扬的小姑娘,其实穿上皮裤,很有型。 键盘手,弹的一手好钢琴,杜威第一次看到他弹琴时,两眼只放“绿光”。 和声之一:拥有黑人独特的干净高亢的嗓音,绝对不输于专业歌手。 杜威给每一个学生都安排了任务,除了乐队成员,还有和声组、经纪人、服装、灯光、烟雾、电脑图像、甚至保安组。合理的分工让这些学生各司其职,人以尽用,并且因为成了乐队的一分子,不会去向校长打小报告。不会没关系,杜威教给他们如何做灯光、烟雾,当然最重要的是乐队的培养。 贵族学校当然有位严格、不苟言笑的校长。保安组的学生负责教室的隔音处理和用监视器监视楼道的动向。校长来了,马上警报,藏设备,教正课。校长走了,警报解除,继续排练。 服装组的学生制作的演出服,当时就把杜威(也包括我)雷到了,小朋友第一次制作演出服难免有失手的时候。这种六、七十年代的演出服自然不能用在现在的摇滚大赛里的,最后决定跟乐队名称匹配,乐队穿校服表演,包括主唱杜威,穿加大码的校服。 摇滚大赛上,具有校园特色的摇滚音乐让人耳目一新,怔住了所有观众。圆了杜威的摇滚之路,也为乐队带来了不断的演出机会,小经济人跟对方谈条件时还挺有范儿的。 以前的摇滚乐总给人以颓废的感觉,看这部影片让人们对摇滚乐有个新的认识,它不是颓废的代名词,它其实就是一种音乐

《教育从尊重开始》读后感

  《教育从尊重开始》读后感(一)

  虽然以前未曾拜读过孙云晓老师的作品,但是对于他的名字及教育观点却早已如雷贯耳,心中对他甚是敬佩。因此假前来到校图书室借阅图书时,便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这本《教育从尊重开始》。利用假期时间深入地研读了这本书,觉得自己的确没有选错,这的确是一本值得广大家长和教育工作者一读的好书。

  《教育从尊重开始》共分为七章,每一章的内容都十分精彩,令人受益匪浅。书中以一个独生女的父亲的教育经历和感悟,在对一个个耐人寻味的教育实例的生动叙述中,娓娓道来教育的真谛——爱与尊重。在书中既有孙老师独到的发现和深刻的观点,也有精彩的案例和实用建议,是孙老师作为一位父亲教育自己孩子的自述体作品,字字真切,句句肺腑,将体验性、欣赏性、可操作性融为一体,是中国父亲教育的忠实记录。

  读着这本书,我时时可以感受到孙老师对于青少年儿童的信任和关爱,感受到他对当代教育深刻的忧虑和反思,让人不知不觉与之产生共鸣。“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前提是尊重孩子”孙老师的这一观点一直贯穿全书,也一直贯穿在他对女儿孙冉的教育之中。随着阅读的深入,我越来越认同这一观点。

  在本书的第二章中作者提到了要尊重孩子的权利。只有被人尊重,孩子才可能获得自尊,并可能学会尊重别人。所以,我们成年人应当保护孩子的权利意识,给孩子足够的尊重。尊重孩子,就要尊重孩子的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和隐私权。而在现实生活中,孩子的这些权利常常被大打折扣,他们的权利时常受到侵犯。一些父母常常把孩子视为自己的附属物,从孩子一出生就开始为孩子规划好一切,从上幼儿园开始到上小学、中学、再到考哪所大学,甚至将来从事什么职业,孩子的一切都在他们的安排之下,丝毫不给孩子选择的权利,不考虑孩子的真实感受。

  如果孩子不听从安排,不按照他们的意愿去做,父母就会打着爱的旗号,说一切都是为了孩子着想。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孩子丧失了他们作为独立的个体所应享有的尊重,苦不堪言,有的甚至产生逆反心理,做出过激的行为。这不能不让我们思考,我们作为家长和老师,到底应该怎样去教育孩子?怎样尊重孩子?而在这个问题上,孙老师给我们做出了很好的榜样。在女儿升初中、升高中、考大学的时候,孙老师都让女儿自己决定,他作为父亲只是给她一点儿建议。他的这种教育给孩子足够的尊重,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孩子的权利意识,健全了孩子的人格,使孩子变得更加独立。这也正是我们做为父母和教师应该学习的。

  没有尊重就没有教育,只有受到尊重的人,才能真正学会自尊,而只有自尊才能学会做人。作为父母和老师,我们平等每一个孩子,给孩子足够的尊重,让孩子的人格得到健康发展。

  在书中第三章作者还提到要给孩子自由支配的时间,我十分认同。如今的时代是一个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的时代,也是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父母都希望孩子能按自己的要求安排时间,都希望孩子的生活没有危险。于是,有的父母真想抓住孩子的分分秒秒,孩子的每一分钟都被安排了,紧张得不得了。孩子的课业负担本来已经够重了,双休日应该是孩子放松身心的欢乐时光,可是一些父母给孩子安排了各种学习班,孩子一空下来父母就紧张。

  据调查发现,中国城市独生子女平均每日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只有68分钟。在父母的“安排”下,孩子失去了自我,几乎变成了学习的机器人,以致变得越来越懒散、越来越麻木、越来越消极,甚至丧失了学习的热情。这不能不令我们感到悲哀。剥夺了孩子自由支配的时间,实际上是在剥夺了孩子成长和发展的机会。通过与家长聊天,我发现很多孩子离开了父母的安排,空闲的时间就变得无所适从。在课堂上也是如此,一些孩子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任务之后,剩下的时间就不知道做什么了。究其原因,是我们给孩子自由支配的时间太少了,他们不知道怎样去安排自己的时间。因此,作为父母和教师,我们应转变观念,给孩子足够的自由支配的时间,帮助孩子有效地利用时间,发现生活的乐趣,展示自己的才华,使其能够更健康、更自然地成长。

  教育的前提是尊重,尊重比热爱更为重要。教育的根本目的就在于教学生学会做人,而做人的最根本的素质就是尊重。作为父母和老师,我们要从小在孩子的心灵上播下爱与尊重的种子,让孩子从小受到应有的尊重,学会如何尊重他人。只有获得了自尊,学会了尊重,才可能去尊重父母家庭、尊重老师学校、尊重社会和国家,只有这样我们的素质教育才能真正实现,我们的学生和国民的素质才能真正提高,我们的社会才能真正的进步。

  感谢茫茫书海中让我遇到了你,让我更加领悟到教育的真谛——教育从尊重开始!感谢孙云晓老师的倾情指点,让我懂得了如何做一个好家长和好老师。在今后的教育之路上,我会对孩子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尊重,让我的孩子和学生们都能健康成长。

  《教育从尊重开始》读后感(二)

  闲暇之际匆匆浏览了《教育从尊重开始》一书,书中孙云晓老师用朴实的语言诠释着教育的真谛——教育从尊重开始。作者孙云晓,一位跨世纪新教育的忠实守望者,一位童年的捍卫者,出版的个人专著达三十余部,他总能够捕捉时代的精神,走进儿童的心灵,是一位真正走进儿童世界的学者。书中以一个独生女的父亲的教育经历和感悟。在对一个个耐人寻味的教育实例的生动叙述中,娓娓道来教育的真谛——“好的关系胜过许多教育”、“父爱如钙”、“无批评教育是伪教育”、“没有秘密的孩子长不大”等。一个个贴近生活实际的教育案例给人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好像这就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亲耳听过,亲眼见过的平凡小事。但作者却能在这平凡小事中挖掘出让人耳目一新的教育真谛。

  作者在书中提到真正的爱是无私的,的确,他是一个非常开明的家长,当他得知女儿的考试成绩不理想时,没有抱怨,没有指责,而是开导女儿,和女儿一起找原因,想办法。作者还指出:在现实生活中经常听到有些父母抱怨孩子不懂事说“我白疼你了!”当看到孩子成绩不理想时便说:“你怎么这么不争气,养你有啥用?”平时我和父母们打交道,也经常听到这样的话语,当时我只带着同情,并未多想。作者一针见血地指出这样的家长对孩子的爱是自私的,他在为孩子提供各种优越物质条件的同时希望孩子达到自己所期望的目标。父母一定要端正心态,不管孩子达到达不到自己所预定的目标,都不要抱怨不要用言语伤害孩子。我想父母要有一颗平常心,了解孩子,尊重孩子,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来设定期望值是很有必要的。

  作者还在书中提到:“没有孝心的孩子很难有爱心”,“被真爱感动的孩子才会懂得感恩”。我觉得这两种观点很有必要让一些父母知晓。因为在现实生活中的确有的孩子不知道体谅父母的辛苦,更不知道孝敬父母。父母对孩子倾注了满腔的爱却得不到孩子丝毫的感恩,反而觉着父母所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面对这样的孩子,父母不应一味埋怨孩子不懂事,应该从自己的教育方法上找原因。作者指出:“培养孩子孝心爱心应从点滴小事做起:如不能让孩子吃独食;要经常给孩子讲讲自己工作的艰辛;不要“有求必应”更不要“无求先应”;父母要在孝敬老人方面为孩子做榜样等。”

  父母对孩子的爱应该是纯粹的爱,科学的爱,理智的爱,父母的真爱是一粒粒饱满的种子,撒在孩子稚嫩的心田里,以真爱育真情,用真情换真情。

  细想孙老师的每一句话,在教学的细节中也都能得到证实。课堂上孩子搞小动作不听课,不引人注意地摸一下他的头,或是不动声色地把孩子手中的东西拿到一边放好,孩子就会不由得脸红或马上改正自己的行为;孩子犯了错误,悄悄地把他叫到一旁耐心地交流,最后孩子会露出开心的笑容……是《教育从尊重开始》告诉我,这种“悄悄地”就叫“尊重”,正是这种尊重,使每一个孩子都在悄悄地健康成长。

  让“教育从尊重开始”,尊重比热爱更为重要。因为给学生以尊重,学生才能感受到师生平等,才能感受到自尊的存在,找到更大的动力,塑起更强的精神支柱。尊重学生是对“以人为本”理念的积极回应。教育的根本目的就在于教学生学会做人。而做人的最根本的素质就是尊重。尊重的教育才能教出尊重他人的学生。只有学会了尊重才可能去尊重父母家庭、尊重老师学校、去尊重单位和集体,去尊重社会和国家,只有这样我们的素质教育才能真正实现,我们的学生和国民的素质才能真正提高,我们的社会才能真正的进步。任何一个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有建树的教师,在他们的教育生命的词典里绝对不会缺损“尊重”二字。

  读一本好书,就像和一位高人说话。我虽然没能和作者面对面地交流,但我有幸走进了他感悟教育真谛的征程中。 “教育从尊重开始”,让我们从实践中来体会它的真谛吧!

  《教育从尊重开始》读后感(三)

  假前来到校图书室借阅图书时,便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这本《教育从尊重开始》。利用假期时间深入地研读了这本书,觉得自己的确没有选错,这的确是一本值得广大家长和教育工作者一读的好书。

  《教育从尊重开始》共分为七章,每一章的内容都十分精彩,令人受益匪浅。在书中既有孙老师独到的发现和深刻的观点,也有精彩的案例和实用建议,是孙老师作为一位父亲教育自己孩子的自述体作品,将体验性、欣赏性、可操作性融为一体,是中国父亲教育的忠实记录。

  在本书的第二章中作者提到了要尊重孩子的权利。只有被人尊重,孩子才可能获得自尊,并可能学会尊重别人。所以,我们成年人应当保护孩子的权利意识,给孩子足够的尊重。尊重孩子,就要尊重孩子的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和隐私权。而在现实生活中,孩子的这些权利常常被大打折扣,他们的权利时常受到侵犯。从孩子一出生就开始为孩子规划好一切,从上幼儿园开始到上小学、中学、再到考哪所大学,甚至将来从事什么职业,孩子的一切都在他们的安排之下,丝毫不给孩子选择的权利。如果孩子不听从安排,不按照他们的意愿去做,父母就会打着爱的旗号,说一切都是为了孩子着想。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孩子丧失了他们作为独立的个体所应享有的尊重,做出过激的行为。这不能不让我们思考,我们作为家长和老师,到底应该怎样去教育孩子?怎样尊重孩子?而在这个问题上,孙老师给我们做出了很好的榜样。在女儿升初中、升高中、考大学的时候,孙老师都让女儿自己决定,他作为父亲只是给她一点儿建议。他的这种教育给孩子足够的尊重,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孩子的权利意识,健全了孩子的人格,使孩子变得更加独立。这也正是我们做为父母和教师应该学习的。

  曾经看到一篇文章《一只蜗牛去散步》。读完以后感慨很深,教育孩子就像牵着一只蜗牛在散步,和孩子一起走过他孩提时代和青春岁月,虽然也有被气疯和失去耐心的时候,然而,孩子却在不知不觉中向我们展示了生命中最初最美好的一面。孩子的眼光是率真的,孩子的视角是独特的,家长又何妨放慢脚步,把自己主观的想法放在一边,陪着孩子静静体味生活的滋味,倾听孩子内心声音在俗世的回响,给自己留一点时间,从没完没了的生活里探出头,这其中成就的,何止是孩子。

  在书中第三章作者还提到要给孩子自由支配的时间,我十分认同。如今的时代是一个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的时代,也是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父母都希望孩子能按自己的要求安排时间,都希望孩子的生活没有危险。孩子的课业负担本来已经够重了,双休日应该是孩子放松身心的欢乐时光,在课堂上也是如此,一些孩子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任务之后,剩下的时间就不知道做什么了。究其原因,是我们给孩子自由支配的时间太少了,他们不知道怎样去安排自己的时间。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应转变观念,给孩子足够的自由支配的时间,帮助孩子有效地利用时间,发现生活的乐趣,展示自己的才华,使其能够更健康、更自然地成长。

  感谢茫茫书海中让我遇到了你,让我更加领悟到教育的真谛——教育从尊重开始!在今后的教育之路上,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尊重,让我的学生们和以后的孩子都能健康成长。

  《教育从尊重开始》读后感(四)

  本书作者孙云晓,一位跨世纪新教育的忠实守望者,一位童年的捍卫者,出版的个人专著达三十余部,他总能够捕捉时代的精神,走进儿童的心灵,是一位真正走进儿童世界的学者。

  书中以一个独生女的父亲的教育经历和感悟。在对一个个耐人寻味的教育实例的生动叙述中,娓娓道来教育的真谛——“好的关系胜过许多教育”、“父爱如钙”、“无批评教育是伪教育”、“没有秘密的孩子长不大”等。一个个贴近生活实际的教育案例给人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好像这就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亲耳听过,亲眼见过的平凡小事。但作者却能在这平凡小事中挖掘出让人耳目一新的教育真谛。

  读完全书,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书中草原上的较量这个情节:1992年8月,77名日本孩子来到内蒙古,与30名中国孩子一起举行了一个草原探险夏令营。野炊的时候中方队长发现长得白白胖胖、啥活也不干的都是中国孩子。中国孩子病了,马上哭了,回去睡大觉,日本孩子病了硬挺着坚持走到底。日本家长乘车走了,把鼓励留给发高烧的孩子。中国家长来了,在艰难路段把孩子拉上车。孩子们在8月的草原走上经过三天的长途跋涉,终于胜利抵达了目的地。当夏令营闭营时,日本宫崎市议员作了总结,他特意大声问日本孩子:“草原美不美?” 日本孩子齐声吼道:“美!”“天空蓝不蓝?”“蓝!”“你们还来不来?”“来!” 这几声大吼震撼了在场的每一个中国人。当日本孩子抬起头时,每个人的眼里都闪动着泪花。

  日本人满面笑容地离开中国,但留给中国人的思考却是沉重的。草原上的较量,不仅仅是两国孩子的较量,更是两国大人的较量!是两国不同的父爱母爱在较量!是两国的教育在较量!

  父母怎样给孩子真正的爱和帮助呢?孙云晓的建议是:

  1、不要仅仅把孩子当成被教育的对象,多多了解孩子的所思与所想。

  2、孩子的成长总是需要一些时间的,所以儿童的教育常常是三分教七分等,等待孩子的成长也是一种美。

  3、教给孩子生存之道。在整个人生中,幸福才是最重要的。这些生存的能力更有可能通向幸福之门。

  作者在书中提到真正的爱是无私的,的确,他是一个非常开明的家长,当他得知女儿的考试成绩不理想时,没有抱怨,没有指责,而是开导女儿,和女儿一起找原因,想办法。作者还指出:在现实生活中经常听到有些父母抱怨孩子不懂事说“我白疼你了!”当看到孩子成绩不理想时便说:“你怎么这么不争气,养你有啥用?”作者一针见血地指出这样的家长对孩子的爱是自私的,他在为孩子提供各种优越物质条件的同时希望孩子达到自己所期望的目标。父母一定要端正心态,不管孩子达到达不到自己所预定的目标,都不要抱怨不要用言语伤害孩子。我想父母要有一颗平常心,了解孩子,尊重孩子,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来设定期望值是很有必要的。

  哪一个父母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但是有的父母,不尊重孩子,不善于发现孩子,把自己的理想当成孩子的理想,非要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做,这很有可能扼杀孩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只有发现孩子,解放孩子,尊重孩子的实际情况,才能有幸福的孩子,才能有和谐的家庭。对孩子未来的发展,父母要根据孩子的自身特点来鼓励和引导其成长。发现孩子和解放孩子,是改善和促进良好亲子关系的灵丹妙药。

  作者还在书中提到:“没有孝心的孩子很难有爱心”,“被真爱感动的孩子才会懂得感恩”。在现实生活中的确有的孩子不知道体谅父母的辛苦,更不知道孝敬父母。父母对孩子倾注了满腔的爱却得不到孩子丝毫的感恩,反而觉着父母所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面对这样的孩子,父母不应一味埋怨孩子不懂事,应该从自己的教育方法上找原因。作者指出:“培养孩子孝心爱心应从点滴小事做起:如不能让孩子吃独食;要经常给孩子讲讲自己工作的艰辛;不要“有求必应”更不要“无求先应”;父母要在孝敬老人方面为孩子做榜样等。”

  让“教育从尊重开始”,尊重比热爱更为重要。因为给学生以尊重,学生才能感受到师生平等,才能感受到自尊的存在,找到更大的动力,塑起更强的精神支柱。尊重学生是对“以人为本”理念的积极回应。教育的根本目的就在于教学生学会做人。而做人的最根本的素质就是尊重。尊重的教育才能教出尊重他人的学生。只有学会了尊重才可能去尊重父母家庭、尊重老师学校、去尊重单位和集体,去尊重社会和国家,只有这样我们的素质教育才能真正实现,我们的学生和国民的素质才能真正提高,我们的社会才能真正的进步。任何一个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有建树的教师,在他们的教育生命的词典里绝对不会缺损“尊重”二字。

  细想孙老师的每一句话,在教学的细节中也都能得到证实。课堂上学生搞小动作不听课,不引人注意地摸一下他的头,或是不动声色地把学生手中的东西拿到一边放好,学生就会不由得脸红或马上改正自己的行为;学生犯了错误,悄悄地把他叫到一旁耐心地交流,最后孩子会露出开心的笑容……是《教育从尊重开始》告诉我,这种“悄悄地”就叫“尊重”,正是这种尊重,使每一个学生都在悄悄地健康成长。

  在书中还有很多诗一样的语言,感染着我。如 “惩罚的艺术是唤醒孩子心中沉睡的责任心”“欣赏孩子的优点,这优点就可能成为燎原的星星之火”“小鸟只有飞上蓝天才知道世界有多么的辽阔。”“走出这片雨季等待你的将是明媚的春天。”

  我们做老师的同时又身兼父母职位的,如果能像孙云晓那样对孩子多一份尊重,多一份关爱,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宽容,多一份教育艺术,那么会有更多像孙云晓的女儿孙冉那样优秀的人才诞生!

  《教育从尊重开始》读后感(五)

  作为一名教师,还有我的性格,都决定了我非常喜欢和孩子们在一起。我发自内心地喜欢还没有受到世俗熏染的孩子们。但是很多年过去了,我遗憾地发现:面对一个个成长中的孩子,仅有爱心是不够的,还需要有爱的能力,而这种爱的能力恰恰是我不具有的 。我越来越渴望自己拥有这种点石成金的爱的能力——教育的智慧,能让自己成为一名学生需要的真正的老师,有能力捕捉到学习生活中的一次次 转瞬即逝的教育机会。所以,作为教师,为了孩子们的成长,我渴望自己快快成长。

  带着这种渴望,我开始了自己的阅读垦荒之旅。从一开始我就喜欢苏霍姆林斯基,因为他是一个为了爱孩子而来到这个世界上的人,一个把自己的身心都献给了教育的 、身体力行的、充满悲悯情怀的、高尚的人!当我读他的作品时,我的内心常常充满感动。正因为我对苏霍姆林斯基的“和谐的教育”充满了向往,所以在众多的教育论著中,当发现孙云晓的时候,当我看到他提倡的“一切的教育都是和谐的教育”的时候,当我感到他的作品不像其他专家的论著那么深奥,而是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实实在在的时候,我就喜欢上了他。

  《教育从尊重开始》这本书几年前我曾翻阅过。几年后的今天,我选择了再次阅读,完全是由于这本书的书名和主要观点:教育从尊重开始,爱的前提是尊重,没有尊重就没有教育。在这本书里,孙云晓结合女儿孙冉的成长过程,通过自己敏锐的教育触角,将自己深切的生活体验,为我们总结出很多教育箴言。美国著名教育专家杜威的核心教育思想是,主张少年儿童应该在生活中学习,在做事中学习,简单地说就是“在做中学”。我通过孙云晓的教女经历感觉到,其实不仅儿童,我们所有的人不管是专家还是普通人,要想学好任何事情不都是在“做中学”吗?起初的孙云晓面对女儿的胆小怯懦,也曾和我们大家一样怒气冲天,口不择言。他之所以成为教育专家就在于,他不仅仅事情过后善于深刻反省,而且是说到做到。是通情达理的女儿再加上自己的学习、反思、感悟成就了一个真正的教育专家。孙云晓的成功不正验证了我们每一个人的成功不都在”做中学“吗?

  《教育从尊重开始》这本书里的理念与思想也贯穿于孙云晓的其他著作中。我读这本书是因为我对孙云晓的”教育从尊重开始”有话想说、有话要说。《现代汉语词典》里对“尊重”这样解释:1.尊敬、敬重;2.尊重并严肃对待;3.庄重(指行为)。可以这样理解,一个人尊重另一个人,是唯恐“尊而不够”的,这是和命令、指使、呵斥、责骂 风牛马不相及的。学校里教师对学生进行培养的过程被称之为教育。也可以这样理解,如果教师在和学生的相处中动辄命令、指使、呵斥、责骂,并不是教育,是与真正的教育背道而驰的。

  关于“教育从尊重开始”,我想从自己说起。记得小时候上学,没有像现在的“择校”现象,都是就近入学。或许因为这个原因,学生特别多,或许因为班里孩子多的原因学习程度参差不齐,班里总有一些不安分的、玩儿心很重的同学,每天都要做一些被大人称之为错误的事情,惹班主任老师、包括任课老师在内的所有老师生气,甚至发火。于是,有时是课下,大部分是在课上,老师们就会对这些同学开始苦口婆心地教育。有时候是拿班里的好孩子作为参照物来批评他们 ,如何如何不争气,总是大错常犯小错不断;有时候直截了当就是人身攻击,呵斥怒骂是家常便饭。从小我就是老师、家长眼中听话的、乖巧的好孩子。所以,常常被老师赞美,时常成为老师批评坏同学时的参照物。按理说,或者换其他人,会为此沾沾自喜。但是,老师啊,他怎能知道,他这样做的结果是,无形之中给了我很大的压力,同时让坏同学破罐破摔、更加自卑。所以为了让老师高兴,为了不辜负老师对我的赞美,小小的我一直在各方面追求完美,尽自己所能全力做到完美。我害怕犯错误,我不敢想象,如果我犯了错误,老师的失望与责骂,我怎能受得了。事实上,我几乎很少犯错误。所以,童年时的一次“错误”至今记忆犹新。一次考试,作为学习委员的我有幸帮助老师发稿纸,一人两张,用来抄写老师写在黑板上的试题。我小心地掀起两页纸要撕下来。但由于用力不对,稿纸从中间被撕破了。我小小的心咯噔了一下,怕被老师看见,赶忙扯了下来,放在自己的座位上自己用。虽然用这两张残破的稿纸考了一百分,我并没感到喜悦。从那时起,随着年龄的增长,一想起这件事我的心就感到痛。

  今天,当看到孙云晓的“教育从尊重开始”,我怎能不心生感慨!卢勤在《好父母,好孩子》中也曾说,“在某种情况下,教师不尊重学生比父母不尊重孩子对孩子心灵的伤害更大,因为在孩子心目中,老师是至高无上的。”作为教师对成长中的孩子所犯的正常的错误,动辄责骂呵斥,这并不是教育!没有尊重哪来的教育?殊不知呵斥怒骂的结果是三方受害:老师自己、老师眼里的坏孩子,同时还有老师心里的好孩子!但是,现在想来,是孩子哪有不犯错的啊,而人恰恰就是在错误中成长的啊!作为一名强势学生我没有犯过错误,谈不上老师对我的放纵。但是作为一名和弱势学生一样同样需要成长的孩子来说,我失去了多少成长的好机会啊!不敢犯错误让我从小就敏感谨慎、胆小怕事,凡事追求完美,甚至吹毛求疵,从来不会说一句伤害他人的话。但是另一个大胆的、热情的我告诉我,这样多么委屈自己多么累啊!在《教育,我有话要说》里,丘广欣就说过,“适值生命成长季节的学生,如果真的不犯任何错误,也许会更加让人感到可怕。”

  其实,我自己也是才明白“教育从尊重开始”这个道理。回想过去,成为老师的自己不也像自己的老师一样,当学生犯错误时,动不动就是一顿责骂,还自认为是为学生好。多么无知啊!幸亏现在我醒悟了。虽然我教育知识贫乏,虽然作为教师我能力有限,但是我牢记着没有尊重就没有真正的教育。我不会忘记自己儿时的经历,还有自己花季雨季的精神挣扎。理解是尊重。老师应首先把自己摆在和学生平等的位置上,从关爱的心态出发,从生活关心出发,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用人格力量去感化他们,要让学生真正的从心底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护。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那些始终不忘记自己也曾是一个孩子的人,才能成为真正的教师。”不忘记自己曾经是孩子,才会理解孩子。理解孩子,爱才会具体而丰富,才会无处不在,才会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充满温馨。理解孩子,尊重孩子,学生的潜能才能被极大地激发出来。所以,我要对我的孩子们充满理解与爱怜,宽慰与鼓励。我要让我的孩子们永远记得在自己人生的美好阶段,有人理解自己、支持自己、欣赏自己。

民主主义与教育读后感

杜威认为:教师应是儿童生活、生长和经验改造的启发者和诱导者,应彻底改变当时压制儿童自由和窒息儿童发展的传统教育。他主张以“儿童生活”取代“教师生活”。指责人们不理解儿童期的重要意义,常常贬抑儿童期的价值。 是啊,童年,多么亲切的一个词儿。读着它,一种幸福感油然而生。是的,对于我来说,童年生活是我最难忘的一段时光。 还记得春暖花开的时节,和小伙伴们在花丛中追逐嬉戏,兴奋地玩捉迷藏的游戏。夏天的夜晚,捉萤火虫是最快乐的事了,只要一有萤火虫进入我们的视线,便立马被我们集体围攻,我们把捉来的萤火虫放在小瓶里,晚上睡觉时,把它从瓶里放出来,任它在帐篷里休闲。而我,仰着头,寻找着她忽闪忽闪的足迹,渐渐地,进入了美丽的梦乡。那是何等的幸福啊!秋高气爽的日子里,最开心的莫过于放风筝了,看着自己的风筝无忧无虑地飞上蓝天,心情也随之飞翔起来。寒冷的冬天,即使再冷,也阻挡不了我们寻找乐趣的欲望。我们三五成群地靠墙晒着太阳,玩着“挤油”的游戏,心里暖烘烘的。 童年啊,让我说上一天一夜也说不完。但现在,正如作家池莉写得那样:“人越来越大,心越来越小;脑袋越来越大,梦幻越来越少;笑容越来越多,天真越来越少;天地越来越大,自我越来越小……”我努力地想留住它,可它,为何偏偏离我越来越远? 今天,当我成了一名小学教师,成了“孩子王”的时候,看着成天学习,学习,还是学习的孩子们,我不禁扪心自问:这是教育的目的吗?最完美的教育应当是一种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能够创造幸福生活的人的教育。当然,我们的教育不仅仅要着眼于儿童未来的幸福,更应当重视儿童的现实幸福。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童年是人生最重要的时期,这不是对未来生活的准备时期,而是真正的、灿烂的、独特的、不可重现的一种生活。”追求儿童幸福是教育的神圣使命。而如今,童年的边缘在日益的减少,我们孩子的童年在哪里?一进入学校,孩子就进入一个相当规范化的 读完《民主主义与教育》第八章教育的目的后,不禁问道:“究竟什么是杜威眼里的教育目的?教育到底有没有目的?”脑子里却不能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带着这些问题再次读了这一章节。 1、什么是目的?杜威认为目的是对所要做的事情预见的结果,这种预见有三个作用:第一,它包含仔细地观察特定的情况,选择达到目的的手段,并发现挡路的障碍。第二,它提出运用手段的恰当的顺序,便于合乎经济的选择和安排。第三,选取可供选择的方法。 2、良好目的的标准是什么?第一,所确定的目的必须是现有情况的产物,也就是说目的是与实际情境相关的。第二,目的是灵活的,并能用它来改变环境。第三,目的要使活动自由开展。 3、教育目的是什么?教育本身没有目的,只是人,即家长和教师等才有目的,教育这个抽象概念并没有目的。一个好的教育目的应具备三个特征:第一,一个教育目的必须是根据受教育者的特定个人的固有活动和需要。第二,一个教育目的必须能转化为与受教育者的活动进行合作的方法。第三,警惕一般的和终极的目的。 以上是杜威讲的关于教育目的的主要观点。 在杜威眼里教育是否真的没有目的?不是的。杜威所提出的教育没有目的,指的是教育这个抽象的词是没有目的的,实质上从整个教育过程来讲是教育是有目的的,只不过这个目的不是外部强加的,而是存在于教育过程之中。 那么,什么又是外部的目的,什么又是内部的目的呢?外部的目的是社会、教师、家长所赋予给教育的目的,内部的目的则重视儿童的生活状态,尊重儿童的本能、需要、个性,基于儿童自身经验选择而来。举一生活实例来说明,前段时间曾绣了一个丝带绣,首先讲绣’丝带绣”这一活动是基于自身的需要(朋友结婚)而做,这一活动对我而言很感兴趣(朋友结婚有很多礼物可以送),而且是我稍作努力就可以达到的。这一目的就是内部的目的。如果说我是丝带绣加工厂的工人,这一活动就变成了我的任务,我每天只有完成相应的工作量,才会得到相应的工资,对我本身而言,我从事这一活动的目的是完成任务进而拿工资。这些活动本身对我没有意义,对我有意义的是活动的结果,这样的目的就是外部的目的。 外部的目的和内部的目的在指导具体活动时的区别是什么?外部的目的是静止的、固定的,不能根据根据实际情境作出相应的变化,所从事的活动是达到目的的一个手段,活动本身没有意义。而内部的目的,则是灵活的,所从事的活动既是目的,又是手段,每一个手段在我们还没有做到以前,都是暂时的目的,每一个目的一旦达到,就变成进一步活动的手段。还是举上面的例子,作为丝带绣工厂的工人,完成任务对我来说,是外部的目的,厂长要求我绣每一幅图案,都是有严格要求的,我必须严格按照工厂的要求和程序。我所从事的丝带绣活动仅仅是为了实现我拿到工资的一个手段而已。内部的目的就不一样了,在绣“丝带绣”这一活动前,我自己有一个计划安排,比如说先绣茎,再绣叶,然后再绣花,最后绣旁边点缀的饰物。而且每一个步骤都自己计划好在哪里起针在哪里落针,这样才能保证效果上的立体感以及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另外,在绣的过程我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改变我的计划,比如说绣叶子的时候,旁边正好有与叶子相同的饰物,为了减少换线的麻烦我可以直接把饰物绣上去。既是目的又是手段是怎么一回事呢?比如说,在我绣茎的时候,完成绣叶子的任务是我的目的,叶子要在茎的基础上绣上去,我从事的每一针都是完成绣叶子这一活动的手段,一旦我绣完了茎,之前作为目的的“绣叶子”则变成了“绣花”的手段。如此以往….通过目的和手段可以说明,我从事的每一个活动对我自身而言都是有意义的,并不是为了绣“丝带绣”而绣,享受的是绣的过程。 用杜威讲的教育目的反思目前的教育有哪些启示呢?目前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基于学生自身需要而制定的,几乎没几个学生对那些抽象的数学符号感兴趣,也没有几个学生喜欢去背诵、记忆他们几乎丝毫不懂意义的诗词古句。要说感兴趣,也许仅仅只是从事这些活动后的间接结果中获得的。比如说赢得家长的夸奖,获得教师的表扬。写到这里,要问一个问题,对于懵懂无知的孩子来说,这些外在的目的的“引领”难道不重要吗。也许这里并不是内在目的与外在目的之间对与错的问题,撇开大的政治问题不谈,在现有的形式下,教育要做的是是如何协调两者之间的关系。设想一种情景,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这样的情况,我是一名丝带绣厂的工人,我每天必须完成一定的任务量,这个是外在的目的,如果说我本身也疯狂的迷恋着这份工作,在从事这份工作的过程中,我能够获得快乐。这就是一种内外兼收的效果。教育上要追求的应当是这种境界。可是,杜威的这种理想固然伟大,到底如何去做,如何让他在实际教育中发挥作用,还有待人们继续摸索,至少,他为我们指明了方向。 《民主主义与教育》(Democracy and Education)是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John Dewey,1859-1952)最重要的一本教育著作,也是他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最集中最系统的表达。当代美国教育史学家克雷明在《学校的变革》一书中曾对此书的出版作过这样的评价:“人们认为这本著作是自卢梭《爱弥儿》问世以来对教育学所做的最显著的贡献。... …他把教育学上进步主义许多不同的组成部分和谐地合进单一而又范围广泛的理论之中,并赋予它们统一性和方向性。” 《民主主义与教育》全书共26章,可分为4个部分:第一部分,教育的性质(第1—6章);第二部分,教育的过程(第7—17章);第三部分,教育的价值(第18—23章);第四部分,教育的哲学,(第24—26章)。 一. 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思想的重要观点 综观杜威的整个教育思想体系,通过以下几个关系,对其几个主要观点进行阐述: (一) 教育与生活的关系 1.从教育学的角度出发,杜威提出了“教育即生活”,强 *** 育就是生活的过程,学校是生活的一种形式,教育的开展过程就是眼前生活的本身,而不是为未来生活做准备,学校教育应该利用现有的生活情境作为其主要内容,而不是对即有的科学知识组成的文理科目的系统学习。“学校即社会”,应把学校创造为一个小型的社会,但并不意味着社会生活在学校中的简单重现。 2.从心理学角度出发,提出了“教育即生长”。杜威认为,生长是生活的特征,又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对于儿童来说,每个人都有生长的可能性。这种生长不仅指身体上的发展,而且指智力和道德地发展。这种发展的概念对理解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杜威指出“教育就是不断生长”,“教育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改组,不断改造和不断转化的过程”。 (二)经验与课程的关系 从“教育及经验的改组与改造”的观点出发,杜威提出了“课程教材心理化”,强调课程应该以儿童现有生活经验为根基,教育过程中主要不是教给儿童即有的科学知识,而是让儿童在活动中获取经验;“从做中学”,强调儿童在自身活动中进行学习,杜威反对传统教育中那种不顾儿童接受能力的直接灌输,生吞活剥的获取间接经验的方式,突破了把儿童放到消极被动的地位,教学完全脱离实际,没有时代感等缺陷。 (三)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杜威提出“儿童中心论”,强调学校生活以儿童为中心,一切必要的教育措施都应该是为了儿童的成长,批判了传统学校教育忽视儿童本性的问题 (四)思维与教学的关系 杜威从“思维五步”出发提出“教学五步”,强 *** 学活动应该唤起儿童的反思性思维并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在这种教学过程中,儿童通过这种发现式的学习,可以学到创造知识以应付需要的方法。 二. 民主主义与教育思想的局限 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思想对美国乃至全世界的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是,杜威由于受到他的唯心主义哲学观和资产阶级社会政治观的限制,他的一些观点的提出,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一) 在教育本质方面 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社会”,“教育即经验的改组与改造”等观点,尽管在反对传统学校教育脱离社会生活和不顾儿童身心发育的弊病有其积极的意义;但是在某种程度上抹煞了教育和生活两者以及学校和社会两者之间的界线,从而轻视个人直接以外的显存的知识体系和科学结论,忽视学校教育本身所具有的独特规律和职能。 (二) 在教学原则方面 杜威提出了“从做中学”的观点,尽管合理批判了传统教育“静听”方式的缺陷,但是盲目的宣扬“做”,而否认理论指导下的社会实践,在理论上是反科学的,强调“从做中学”,只能偏重于手的活动和技能训练,而轻视知识的系统学习和掌握。 (三) 在学校与学生方面 杜威提出“以儿童为中心”,这种观点虽尖锐批判了传统教育忽视儿童本性的问题及症结,但是任何教育都要有社会政治,经济的需要制约,而不能以儿童的本能为中心,这种过分强调儿童及本能活动在学校中的地位,以致听任儿童自由活动而忽视应有教师的主导,从而不能正确解决儿童与教师关系的问题。 (四) 在思维与教学方面 杜威提出了“思维五步”和“教学五步”的观点,当然,在儿童的思维活动和学校的教学中有可能存在这样一致的步骤,但是他们的理论基础是实用主义经验论。因此,在这样的思维过程和教学过程中,儿童获得的主要是个人直接经验的重新组合,养成的仅是怎样去获得个人直接的习惯和能力。 (五) 在教育目的论方面 杜威反对教育当局,家长和学校教师给儿童树立空洞而遥远的教育目的,同样是不为无功的,但因此认为教育真的没有目的,或不能科学的论证教育目的,则过犹不及。杜威曾说,儿童是教育的出发点,社会是教育的归宿点,在两者之间构成教育历程,教育历程是使儿童社会化,这好像和教育无目的相矛盾。 对于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思想,我们作出任何的简单的肯定或简单的否定,显然是困难的,也是不客观的。我们应该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研究杜威的教育思想,注意批判地借鉴和吸取其中有价值的东西,真正探索出适合我国国情的教育民主化新思想。 【摘 要】美国现代著名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是一部教育经典著作,它的好多教育理念都是我们应该了解和借鉴的,本文主要从它对教师的作用来探讨其现代意义。 【关键词】杜威 民主主义与教育教师的作用 一、杜威和《民主主义与教育》 (一)杜威 约翰·杜威(John Dewey,1859-1952年)是美国现代著名的实用主义哲学家和教育家。他于1896年创办了芝加哥实验学校,这所学校是他的哲学、教育学、心理学的实验室。实际上,实验学校就是杜威教育思想的实际应用,通过教育实践为写作《民主主义与教育》积累了丰富的实际材料。他从实用主义哲学出发,提出“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的口号,反对以教师为中心,主张把学生从教师的束缚下解放出来。杜威主张新“三中心”——儿童中心、课堂活动中心和个人直接经验中心。这个提法在20世纪初是巨大的进步,即使现在仍意义深远。 杜威于1919年5月至1921年曾来中国讲学,足迹遍及十一省,宣传他的实用主义哲学和教育学。杜威一生始终不渝地关注教育与民主主义的关系,他认为这个问题应该引起教育工作者的特别关注。教育与民主主义的关系,并不只是杜威个人所关心的,也不是一个与其他无关的孤立问题,许多不同领域的思想家和学者已经把这个问题列为他们在社会及教育方面进行探究的主要课题。 (二)《民主主义与教育》概述 1.概况 该书是杜威在1916年写成的。这时美国面临着工业革命和科学技术革命的新阶段,正处在快速发展的时期。因此,要求研究与探索新的教育以适应工业革命的需要以及解决社会政治生活的各种问题,这是时代的需要,杜威《民本主义与教育》反映了美国资产阶级这种要求。所以,该书既有消极的、应该批判的东西,也有值得借鉴之处。 2.书中关于教师的作用的论述 首先,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的第十四章中提到:“教师仅有学问是不够的。事实上,除非教师的习惯态度关心教材和学生本人的经验互相影响,否则,教师的学问或他所熟练掌握的教材,孤立地看,它的某些特点反而有碍有效教学。”教学的问题在于使学生的经验不断地向着专家已知的东西前进,所以教师既需懂得教材,还需懂得学生特有的需要和能力。从教师施教方面来说,杜威要求“教师直接从事教授的时候,对于教材,要完全精熟,运用自如;这个时候,教师的注意力要集中于学生的态度与反应,了解学生与教材有何相互的影响,这是教师的事情”。为了使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教师要特别注意教材对于学生的需要与能力,符合他们智力的发展水平。 其次,杜威认为,学校生活组织应该以儿童为中心,在强调“儿童中心”思想的同时,杜威并不同意教师采取“放手”的政策。由于教育过程是儿童与教师共同参与的过程,是他们双方真正合作的过程,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儿童与教师之间的接触更亲密,从而使得儿童更多地受到教师的指导。 再次,杜威认为,要让儿童自由地选择感兴趣的作业,自由地开展“活动”,并从“活动”中获得知识。所以,他反对教师按照他的“命令”去做的办法,认为这种教育是“盲从”,因而是不会达到教育的目的的。正因为如此,在教育改革中,他认为应该让儿童自由成长与自然发展。因为,儿童顺从成人和教师的“命令”而做事与学习,是受外部力量的压制而为的,他们没有兴趣,像做“苦工”一样,这样他们所进行的“活动”就不会有良好的结果。 总结:杜威倡导的实用主义教学论有它的不足,它将儿童的经验强调到高于一切的程度,完全否定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但同时相对于传统教学论它是不小的进步,它批判了传统教学论的形式主义、机械主义,同时强调学生活动和启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不仅仅能作为知识的传授者,还可以作为活动的参与者,教师不能高高在上,课堂民主化学生中心是利于教学的,教师还可作为协助者。这在教育史上是首次重新定位教师,教师的作用不是单一的,提出教师的其他角色作用,对现代教学有着重大意义和启示作用。 二、现代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和作用 (一)辅助者(facilitator)角色 以现在所广为推崇的杜威所倡导的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为例,合作学习就是学习活动以团体的形式组织,以学员间互相交换信息为主,学生不但为自己还要为他人的学习负责的一种教学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学生是中心,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和批判性思考意识,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而不是竞争意识,这正是现在学生所缺乏并且将来所必须的。教师在这一学习模式下起到辅助作用。首先,教师要创造一个组织良好的学习环境;其次,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必须在教室里来回走动,在学生或小组需要时随时提供帮助。在此期间,教师要进行互动、重申、质疑、支持、扩展、表扬、强调,还要给出反馈,引导学习小组自己解决问题和思考,协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二)顾问(consultant)角色 在“非指导性”教学模式下,教师不是指导者,而是以顾问的身份出现,教师不是教给学生怎样学,而是提供学生学习的手段(包括教师本人的学识、能力、思考方式等)。因为这一教学模式是以人本主义心理学为基础,又成为“学生中心教学理论”,强调学生的“自我实现”作用,教师仅起到促进作用。这种教学模式十分重视人际关系和情感因素在教学中的作用,要求教师要以真诚的态度对待学生,应把学生的感情和问题放在教学过程的中心地位,能促使学生充分认识自我价值。 (三)信息和材料的提供者(supplier)角色 在现在的电子时代,使用多媒体上课的情形较多,这就使得课上的信息量增大,那么这些信息无疑需要教师去收集。哪些是与所学内容相关的,哪些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活跃课堂气氛,哪些能帮助学生理解,哪些作为知识的拓展,不论是文字还是图片、动画,都需要教师在精心备课基础上进行选择,这不但取决教师对知识的理解,还取决于教师的品位和修养。 (四)导演(director)和监控者(monitor)角色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要来剪裁教材和选用材料,在课上根据学生所学内容组织活动,所以是整个学习过程的导演,同时还是监控者,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犯的错误,教师要及时予以纠正,尤其语言教师更对学生的语言输出给予关注。 (五)艺术家(actor)角色 教学达到一个较高境界,就成为一种艺术,可以给人带来美的感受。当然,教学是一种特殊的艺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运用语言、动作、表情、色彩、音乐等手段,创设教学情境,创造性地组织教学,将知识和审美综合起来,使学生在愉快中高效率地进行学习。作为特殊的艺术家,教师的劳动就是创作,主要体现在教学准备、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中。成功的教学给人带来美的享受。 总之,现代教育强 *** 师多角色作用,教师是引导者、辅助者、参与者、信息提供者等,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现在教育目标定位在“为了全体学生的发展、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这与杜威所提倡的学生中心、教师辅助引导的理念大体一致,所以,教育工作者应很好地去阅读和领会杜威的著作,也要批判地加以吸收,从而促进我们的教学实践。

本文标题: 杜威学校读后感大学生(读《学校与社会 明日之学校》有感)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367937.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大语文书的窗子读后感(书房的窗子读后感)天到期读后感(爸爸一百天到期读后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