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坛经》读后感,品味完一本名著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后感呢?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六祖坛经》读后感...
《六祖坛经》读后感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后感呢?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六祖坛经》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六祖坛经》读后感1最近看了六祖坛经,读后有些心得,不知我的理解是否正确。
《六祖坛经》让我明白人人都有做佛的德性,人人都可能成佛的真理,从而更加坚定了自己念费的和信心。其中“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世人性本自净,万法尽在自性”。说到这里,我想问,既然佛性人人都俱备,人人都可以成佛,为什么这么多人都在受苦,不能成佛呢?当我读到:众生之所以未能成佛,“只缘心迷,不能自悟”,“只缘迷悟不同,所以有愚有智”。我的理解就是,世人虽有佛性却不能成佛,长期受苦不能解脱,就是因为“世人愚迷,不见般若”。凡人太贪念遮掩了我们的清静佛性,使佛性无法显现,也无法成佛。从书中慧能的聪明、智慧给了我很多的启发,凡事都要有悟性要用智慧处理事情。不管修行学佛法不能离开现实生活,并且要有无念、不取不舍的真修,才无愧于六祖慧能大师的启发之恩。
书中提到“烦恼暗宅中,常须生慧日;邪来烦恼至,正来烦恼除”。我们知道,身处这个社会,有些人会很不快乐,当然不快乐有很多原因,但是总的不外乎就是烦恼。当遇到烦恼时,如果可以向书中所说的用智慧去解决,就不会一直烦恼。当然有些人的烦恼是因为心中有了不好的`念头产生的,而克服的方法就是我们心中无时无刻都要有为人设身处地地着想,在做任何一件事情时能否保持一种善意的念头。
《六祖坛经》我至今没把它完全弄明白,无论什么时候,我都会努力让自己的心灵纯净,使自己的头脑清醒,“一念至,念念俱至”、“眼观鼻,鼻观心,心如止水”。也许我没有从《六祖坛经》中读出什么深刻的人生哲学来,但是在读这本书的过程当中我真正知道了它的重要性,应该怎么样去读一本好书。
《六祖坛经》读后感2《六祖坛经》,全称《六祖大师法宝坛经》,略称《坛经》。禅宗六祖惠能说,弟子法海集录。元代宗宝编,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八册。本书是禅宗最主要的思想依据,书中所强调的"顿悟"等观念,在我国佛教史与思想史上产生了重大影响。六祖慧能不识文字,居岭南卖柴养母,因听路人诵《金刚经》心即开悟,遂至黄梅谒五祖弘忍。由此可见,六祖有佛缘,其悟性之高,非常人所能及也。慧能初见弘忍,弘忍问他:“你是哪里人?来此求取什么?”惠能答曰:“弟子是岭南新州百姓,远来礼师,惟求作佛,不求馀物。”弘忍言:“你是岭南人,如何能作佛呢?”慧能对此的回答蕴含着深深的禅思,他说:“人有南北之分,但佛性并无南北之分。”初出茅庐便有此惊人之语,弘忍不由对他另眼相看。弘忍此时已感觉到弟子中有人对衣钵的窥觑之心,有意保护刚刚入寺锋芒毕露的慧能,故意让慧能去做苦工,防止歹人伤害慧能。我想这也是弘忍禅师磨砺他本性的一种考验。
八个月之后,弘忍为选择禅宗下一任继承人,命弟子每人呈上一首偈语。神秀是众僧中的的上座和尚,他在半夜三更时分,在佛堂的南廊写下一偈:“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清晨时,弘忍见到此偈后漠然不语,已知神秀‘未见本性,只到门外,未入门内’。两日后,慧能闻童子唱诵此偈,遂知神秀未能见性,请童子代书一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使惹尘埃。”徒众无不惊讶,弘忍恐人嫉妒而陷害慧能,故意讲偈语擦去,向徒众说:“亦未见性”。其实弘忍已是中意慧能,打算传其衣钵与慧能。第二天弘忍到厨房看慧能,问慧能:“米舂好了吗?”,慧能答:“早就舂好了,只是没有筛”。弘忍用拐杖在石鼓上敲了三下,慧能随即会意。夜里三鼓时分入室见弘忍。弘忍为慧能讲解《金刚经》,这是师徒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心灵的对话,又将达摩衣钵正式传给慧能。弘忍传法慧能时说:“?自古,佛佛惟传本体,师师密付本心;衣为争端,止汝勿传。若传此衣,命如悬丝,汝须速去,恐人害汝”。此时的衣钵已经失去原有的意义,成为争端的目标,慧能亦为此逃避追杀隐居大庾岭,在猎人队伍中呆了15年。
唐高宗年间,慧能来到广州法胜寺(今光孝寺)。正好风扬起寺庙的旗幡,两个和尚在争论到底是“风动”还是“幡动”?慧能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关于这一点可以理解为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世事皆有心生。若无心你则不会感到什么了,心不动则天下万物皆静止;心一动,则无物不动。慧能的说法,令众僧大为惊叹,引起了住持印宗法师的关注和尊敬。不久,印宗法师为慧能剃了度,并拜慧能为师,此时慧能才算正式出家。次年,慧能离开法胜寺,北上到南华寺开山传法。之后慧能并未传其衣钵与继任者,坛经记载太极二年七月一日,慧能招集诸弟子说:“八月份我将离开人世,有何疑问,尽早相问”。弟子法海问:“师傅圆寂后衣钵将付何人?”,慧能答:“我一生说法尽录在《法宝坛经》,你们依此传教,不需衣钵。且你们信根淳熟,堪任大事,只传法,不传衣。”弘忍也许亦能明白禅宗他日在慧能手中定能绽放出洁白的莲花,无需着相衣钵。
事实确是如此,慧能以一盏孤灯照亮后世凡人。禅宗因慧能发扬光大、开枝散叶,可以说慧能是禅宗的集大成者。慧能与先哲孔子、老子,并称为“东方三圣人”。六祖慧能被视为世界杰出的思想家之一,其塑像与孔子像、老子像一并矗立在英国伦敦大英博物馆中。
“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这一思想与《涅盘经》“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之说一脉相承。众生生而平等,众生的本性皆是佛性,佛性是本来清净的。而佛永远存在,亘古不变,就如《心经》所说:“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一切众生皆可成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人有等差,性无等差,唯论见性,不论身处滚滚红尘,还是密林深处,只须心无一物,红莲终会绽放。我心安处,即是天堂。
一切众生都希望快乐的活着,但为何烦恼却是接踵而至,我们总会感到人生充满了烦恼忧愁。坛经告诉我们这是因为我们心中有着太多的“无明”,是由于六根(眼、耳、鼻、舌、身、意)不净而产生的,这六根是由五蕴(色、受、想、行、识)和四大(地、水、风、火)假合而成,是虚幻不真实的,而我们众生则视此假身为真身,视虚幻为真实,本末倒置,心随物转,因而产生诸多烦恼。六根不净,使我们陷入诸多烦恼之中,心随境迁,为诸多琐事所困扰,有时不免会感到生活迷茫、空虚、没有意义。由于无始劫以来积业成因,造就了烦恼的果,要想重新找回自己的本心,就要在烦恼中磨练自己,体察自己本身清静快乐的本心。抛开心灵深处的无明,抛开一切我见、执见,智慧之光就会从本心升起,照亮我们的前行之路。
《六祖坛经》读后感950字
每次读完一本书,我都会更理解一点老师为何经常提醒我们多读书、读各门各类书。读万卷书不仅有助于我学习到更多的人生哲学,也有助于我将各家观点与老师心理咨询的理念结合思考。读完《六祖坛经》,我有以下几点感悟:
1. 六祖强调人的“自性”,强调“一切般若智慧,都是从自性中出生”。也就是说智慧不是凭借外在力量或条件获得的,而是人本身具备的,这也是“众生皆佛”的原因之一——众生的自性都能生出智慧。能不能生出智慧是一回事,有没有生出智慧又是另一回事,没有成佛的人便是能生出却还没有生出智慧的人。
联系心理咨询,所有的来访者是能生出智慧,但还没有生出智慧的众生。咨询师的工作便是帮助他们生出自性中的智慧。因此,咨询师决不能 “看不起”来访者,要相信来访者有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很人本主义,看样子人本主义的思想也不过是我们古代先贤思想的一种形式,我们与其逐“末”,不如究“本”。
2. 六祖说的智慧是,在一切地方,一切时刻,每一心念中都不愚蠢。老师提倡的“念念觉察”不就是追求智慧的一种表现吗?每一念都很重要,不仅是因为我们生命短暂由不得我们任性地试误,更是因为“一念愚蠢,一念智慧;一念凡夫,一念成佛”,每一念都可以让我们的生命状态瞬间变样。但这种理念有个前提——我们是可以因为一念而立即改变的。倘若把人生当成一份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的答卷,我们的每一念都是这张答卷上的题目,念“错”得越多,得分越少。如果是这样,我们一定会像考试时认真对待每一道题目一样,去对待我们的每一念。再细想,对于每个个体而言,一辈子最重要的答卷不就是自己的人生吗?可我们好多时候却没有按照对待最重要的考试的态度去对待它、对待里面的每一道试题。
3. 关于六祖渡化的“有缘人”,我发现他们都有一个规律,即无论他们原来有怎样的认识或理念,拥有什么样的地位或荣誉,当六祖指出他们身上的不足时,他们都能立刻接受指正,并且遵循六祖的教导去修行。如果我们在一辈子中,也能如此对待我们生命中的机缘,一定会有更美好的人生。
相反,生活里,我有太多不愿意承认和接纳自己错坏差的时候,也有太多不愿意改变自己假恶丑一面的时候。如果还是用考试来比喻,那些经历就像被打红叉的题目,而我就像个考生,总是倔强地用上一次的错误答案来回答这次的题目。
六祖所传授的佛法智慧博大又精妙,里面蕴含了很多人生的智慧和心理咨询的理念。愿自己做个人生智慧的 “有缘人”。
《六祖坛经 · 行由品》读后感
1 常生智慧
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惠能在未接触佛法之前就很有悟性和智慧,坛经中记载,他给客人送柴,听到一个人诵读金刚经,自心一下子就开悟,于是即前往五祖处求法。见到五祖之后,亦禀告说,“弟子自心常生智慧,不离自性,即是福田”。所以惠能一出场,就似乎有一种不学而知的天赋,即使没有接触过佛法,但是心中也能常生智慧。他是如何做到的呢?为什么很多其他人读了很多佛经,打坐了很多年也难以实现他的状态?也许有人会说六祖慧根好、悟性好,福德深厚等等理由,但从物理客观存在的角度,这种说法未尽其善。从古修行的视角来看,这是由于其原本先天所带来的微观物质(炁场)组态就很高级也很有序,已经接近一种佛家开悟状态所必要的身外微观物质排布状态,才能使得他在未接触佛法之前,在这种身外物质场与心的自交参反馈之下,也能自然的有一种自心常生智慧的状态出现。从功修的角度,虽然惠能并没有修行修炼,但人家先天带的那套物质排布,就已经是很高的功修层次了,而后天从出生之后,又一直处于一种艰辛贫乏,于世卖柴的生活状态,这种贫苦艰辛的生存状态,又有利于保持其先天的那套东西,不被伤害耗散,如果出生于富贵奢侈之家,走骄奢淫逸之途,恐怕还很容易损害了他原本的先天状态。
2 自心如镜
在五祖的考核下,神秀与惠能各自呈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惠能见性之言,流传千载。然神秀之偈(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亦并非毫无价值,若能自心本净,则此心可以如同明镜一般,朗照世间众生法相。只不过神秀给出的方法错了,靠“勤拂拭”是不行的,擦是擦不干净的,今天擦干净,明天又染上,此处擦干净,他处尚留存。只能是“本来自净”才可以,即所谓“顿法”。
3 密付本心
正如五祖所言,自达摩大师东渡,禅宗的传承,乃 ”佛佛惟传本体,师师密付本心“。老师与徒弟之间是”以心传心“之法。近代禅宗之修,多崇尚自悟自解,其实从达摩到六祖时期,上一代祖师对下一代继承者的”心传“ ”心印“也非常重要。高层次的修持,都有心法的传承。在很多人的想象之中,“心法”是一种文字口诀,或者是一些动作、呼吸、意识调控的方法。其实“心法”二字,不那么简单。即便说文字,动作、呼吸、意念的方法是心法的话,那么它也是非常初级的心法,或者说叫“自修的方法”更合适一些。严格意义上的“心法”,是修行老师和从学者之间的一种“传承”,既有老师的“传递”,也有从学者的“承接”。那么传递和承接的是什么呢?对于高层次的修行来说,绝不仅仅是语言文字或形体动作之类的表象,而是内里内涵的一些无形的东西,用现代的语言说,是高级微观物质(炁)、能量、和信息等等的一种传递,这才是本质上的,重要的东西。老师将这些东西传递给从学者,才能保证学习者能够按照历代传承的心法所约定的路径,一步一步的安全的走上来。
4 命如悬丝
六祖得法得衣钵的过程,是比较凶险的,书里的说法是“命如悬丝”。这里面,从修行的角度来说,固然有修行上的闯关登圣所导致的某种的危险几率,但是书里并没有明言;坛经中主要描述了世俗中对于禅宗衣钵的功利性追求所导致的凶险。因为那个时候,获得五祖的认可得到禅宗衣钵,也意味着可以获得很大的荣誉和权力。本来禅宗的修行,是一种至真至善的追求,是出世间法,但很遗憾的是,一旦这个东西进入世俗,和世俗的利益有了不得已的联系,立刻就被其所染着,连五祖自己有时也难以控制得住,坛经中说,惠能得法后,几百人追击而来,就是想要夺取所传衣钵。五祖深深的了解这一点,所以自从发现惠能是个好苗子之后,就一直暗暗的保护他。第一开始惠能刚来,就让其去破柴踏碓,不引人注意;后来惠能和神秀各自呈偈,明明神秀写的未见真性,五祖还是夸神秀写得好,抹去惠能的偈子;后面传法之时,更是三更传法,不令人知,传法结束,亲自送六祖走山路到江口。说到这里,不免觉着哀伤,世间至真至善的东西,有时却又那么柔弱,往往容易被世间刚强之徒所伤害。而传承这个东西的人,自己所承受的那种压力和危险,恐怕是别人所难知的。
5 汝为第六代祖
五祖弘忍,三更时给惠能授法并传衣钵,人皆不知,对惠能说:汝为第六代祖,善自护念,广度有情,流布将来,无令断绝。和一般的修行学法者不同的是,惠能作为第六代祖,除了参法悟道外,还肩负着五祖的重托,肩负着禅宗传承的重要使命。我想,当惠能听到五祖的这句嘱托时,心里一定升起了厚重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古时候的师徒传法,往往意味着性命相托。从老师的角度,自己即将离开人世,但历代传下来的东西不能到我这结束,一定要找个人传下去,将法传给你,将一种人生的精彩给了你,但也将一副艰辛的重担给了你。从徒弟的角度,当领受这个东西时,则是完完全全的将自己的后半生交了出来,交给了宗门的心法传承。从惠能后来的人生来看,他没有辜负老师的嘱托,经历各种艰险,在猎人队中避难十余年,终于出来广传佛法,而令禅宗大兴于世。五祖的话有三层意思:第一,要善自护念。也就是要惠能自律,你已经肩负着重担,不能放纵自己,要好好护持你自己的心念,从而保证你身上承载的那个“法”不变质。所谓证道固难,守道弥艰。人在世俗之中,如果不能好好护持身心,也很容易退转,守不住那个本真的东西。第二,广度有情。这是那个时代的要求,就是说六祖的责任绝不止是简单的将禅宗心法传下去,而是要进行普传工作,让更多的人学习禅宗心法。应该说,并不是所有修行宗派都有普及传授的责任的,也有很多隐传法脉,而历史选择了禅宗在那个时代承担普传责任。这一点其实是从达摩祖师开始,当他不远万里东渡之时,就已经约略的感知到了这一点。第三:流布将来,无令断绝。最后才说到禅宗自己心法的传承任务。“流布”二字,是“流传布散”的意思。似乎预示着禅宗心法的传承,未来会是一种枝叶茂盛的传承方式。
6 曹溪法乳
六祖惠能在猎人队中,避难十五载,方才时机成熟,开始弘法。当时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说“曹溪法乳,一滴清凉”。就是说当年听六祖讲法啊,听众就像饮到乳汁,只要一滴,就给人一种沁人心脾的清凉愉悦之感。其实现在流传的“佛法”的含义呢,过于宽泛了一些,就是大家把浩如烟海的佛经里面记载的文字和理论,把那些佛学的概念和思辨,把那些具体行持、参拜念佛的方法,就认为是“佛法”了。于是有人争论,到底哪本经是释迦牟尼的话,哪本是后人伪托的。固然,这些佛学的文字理论是当年历代祖师所传,也承载着祖师们的“法”。但是也要注意呢,这些文字和话语只承载和占据了祖师们所传佛法很小很小甚至万分之一也不到的部分,而文字和话语背后那个无形的东西,那个无形的作用,才是佛法本质的东西。就像释迦牟尼说的,吾有“正法眼藏”,为什么要用一个“藏(cang)”字,就是说我本质的这个东西是隐在后面的。真正佛家心法的含义,是指祖师传递给弟子的,那种无形的物质和能量的作用,内中包含着极为丰富的也难以为语言描述的物质和信息传递。所以能够给听众造成那种沁人心脾的真实的体感身受。而假如一个普通人,即使把六祖坛经背的滚瓜乱熟,再去对众人宣说,大家也可以想象,那个效果是远远达不到六祖的效果的。同样一句话,普通人来说就味同嚼醋,祖师说来,就可以点度人心。而真正的高层次心法传承,在心法作用之下,自然就可以让你有那种清风拂身,天霖加临,法乳清凉,沁人心肺的感受。这是较高层次修行体系的“心法”本来的含义,具有润物于无声,度人于无形的真实物理作用。
2021年10月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