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十论读后感300字(读钱穆《人生十论》有感)

发布时间: 2024-03-03 05:54:39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读后感 点击: 104

浮躁读后感5篇600字,花两个半天时间读完了《浮躁》全书。作者贾平凹谈及自己“写《浮躁》,作者亦浮躁”,而我这个不值一提的读者,下面是我为大家带...

人生十论读后感300字(读钱穆《人生十论》有感)

浮躁读后感5篇600字

花两个半天时间读完了《浮躁》全书。作者贾平凹谈及自己“写《浮躁》,作者亦浮躁”,而我这个不值一提的读者,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浮躁 读后感 ,希望你们喜欢。

浮躁读后感1

花两个半天时间读完了《浮躁》全书。作者贾平凹谈及自己“写《浮躁》,作者亦浮躁”,而我这个不值一提的读者,也确确实实是带着浮躁在《浮躁》中读到了浮躁。这本书从借来到开读放在案头足足一月有余,在这段无所事事凭白无故就会觉得索然无味了无生趣的时光里,我是极不愿意去翻开这类足以让我入到戏中的书籍的。我明知这是一把通往美妙世界的钥匙,可却习惯了无聊和慵懒,于是宁可在这虽不忍直视却习以为常的虚空海洋里飘荡沉浮,也不愿靠短暂却不能长久的快乐和充实来“欺骗”自己。好书就像毒药,是会让人上瘾的。我贪婪地妄图让那一刻千金的享受成为永恒,甚至希图在自己的身上开采出无穷无尽的美好矿藏,可这海市蜃楼般的东西总是那么的一望无际,让我只能望洋兴叹。

不得不说,这是一本让我牵肠挂肚的书。若是有足够的精力和能力,我真是恨不得一口气将其读完的。现在的自己面对浩瀚的书海,或许依旧像是乡里棒子来到了五星级酒店一样吧!对于这些能感觉到好吃的美味佳肴,我只有一口气都舍不得松的狼吞虎咽,鲜有或是根本没有美食家的细细咀嚼。哪怕我有了那么一丝的惊喜和惬意,却无法用这蠢笨的口舌和拙劣的手笔描绘出来,这种尴尬的情境是极其让人不堪的,我也因此每读一本书便背上沉重的包袱。我多么渴望大大方方地将这些收获的果实呈现出来,晾晒在光鲜照人的阳光之下,又多么渴望自己开垦出一片荒地种上令人艳羡的参天大树!可这些幻梦每每破碎,无情地成为我阅读之路上的阻碍,让我心浮气躁、烦闷不已、止步不前。

从《废都》的“鬼魅狰狞,上帝无言”,到《浮躁》的“活鬼闹世事”,“鬼才”贾平凹的作品让我领略到一股不同的风情。西京城里的情事世事依然占据着我脑海中的一片空间,商州的人事世事又在那里开辟了一片新的天地。这里的人和这里的事让我有一股说不出的亲切感,我为他们的命运牵肠挂肚,顺带联想着自己即将展开的漫漫人生。在我即将踏入社会的这一年,自己也像仙游川的老人一样充满了对于社会、世事、政策、改革的一系列疑问,我这个21世纪的新青年却免不了和上世纪改革开放初的老人一样的一团雾水。在这瞬息万变的年代,虽说有了前所未有的便利和爆炸一般的信息,可亦真亦假和错综复杂反而造就了另一种形式的一无所知和一片茫然,让人始终置身于一种不可名状的云里雾里。

浮躁读后感2

《浮躁》为贾平凹老先生创作第一阶段“商州”系列的代表性作品,讲述了商州静虚村军队复原青年金狗的个人奋斗和感纠葛。浮躁这一情绪普遍存在于这一小说中,或者说这是八十年代,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乡村普遍普遍具有的那种躁动不安,但又具有生命的活力,改革的激情。

金狗作为小说的主人公,无疑是时代的英雄,或者以乡民的口吻说是神鸟“看山狗”托生的。他的一生拥有三个女人,小水,英英,石华。小水幼年失去父母,青年新婚当日丈夫暴毙,委身福运却又在怀孕临盆之际,丈夫曝尸野外,一生可谓不幸,然而她犹如菩萨一般,一直保持着勤劳,朴实,善良。小水是金狗的信仰,是其坚持奋斗,抗争的动力。英英作为田中正的侄女,善于玩弄手段,企图收服金狗。金狗浮躁的情绪便在英英的计谋下开始发泄。金狗不断与田家势力的斗争反抗,也牺牲退让,最终成为记者,获得走出大山进入城里的机会。离开白石寨,在州城做记者的时间中给了他冷静 反思 的机会和时间,在报社的平台中他不断提升自己,让他有机会去整理反思白石寨所发生的一切。期间他认识了与小水相似的石华,靓丽热情开放的石华,使他难以抑制与之结合。金狗一面放纵自己,一面又懊悔与有夫之妇的结合,不仅是道德伦常带来的矛盾痛苦,在于石华的交往中,耳濡目染的城市生活和质朴的山民品质的冲撞,也让金狗产生危机感,他的头脑中正滋生着另外一种可怕的东西。他是画匠的儿子,提醒了他,他的事业是为家乡的人民谋福祉,他决定回到白石寨做驻地记者解决与英英不该继续的关系。州城的经历是其浮躁情绪的消燃,让他渐渐认清,并坚定了自己作为山民儿子要走的路,回到白石寨记者站的金狗更显一份成熟与稳重。

后期,金狗的认识,人生际遇提升到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境地。在看清了英英的面目后,金狗毅然决然的与其解除了婚约关系。专心于事业,为乡民的经济发展出力,力图改变农村落后的面貌,然而现实迫使他违心去和田家,巩家交涉说一些恶势力爱听的话,违心的以记者的身份去恫吓,威胁公安局长,违心的企图告到州里去压制田有善,机智,油滑的周旋使他违背了一个农民儿子,一个正派人的作风。在官比事重要,人比理权威的体制下,金狗也怀疑自己凭着这样的方式,凭着这样几个人单薄的力量可以制服田家的恶势力吗?可以完成对官僚主义的斗争吗?然而他这样做又是必然。

浮躁读后感3

也是因为觉得自己最近的生活有点太浮躁,就想着借来这本书看看,借鉴一下平复一下心态。这是我看贾品凹老师的第一本书,之前只是在语文课本中学到他的 文章 。就这一本书我觉得我有点读懂他了:贾平凹在写这本书时没有一点浮躁的迹象。多的只是以关外的心情来回忆历史,抚摸它。看了四分之一挺难为情的,贾老师是身在那个时代的人吧。在整个社会浮于表面,像千万只无头苍蝇一样的社会群体。是没有高素质文明的。为了真实再现历史就得以真切的口吻表达。贾老师想必是一个和蔼又真实的老师,这段时间在把《帝都》看了。

贾老师没有像余华老师那样愤懑十年,写的书也都是关于的。《浮躁》没有较严谨的情节逻辑就是根据时代的发展描述小到白石寨大到州城乃至整个社会的状态和风气。全文以金狗为中心。他的所见所闻心理的变化都是对社会的真实反映。

痛恨官僚确无能为力饱受精神折磨,看着自己的朋友也做不利于社会利益的事,他开始怀疑自己,所有人都这样,难道是我错了吗?不喜欢自己的作风确只有这一条路可走。他无数次的陷入困顿,堕落,亢奋,无奈,醒悟。

只是一个小小的记者,怎能改变大局呢?当然金狗的心里还是有那么一个纯洁而又神圣的地方那就是小水。他心中的女神。社会也有那么一片曙光。我觉得自己就跟金狗特别像,作为一个大学生。清楚自己的境地,知道自己的能耐。确无力改变自己的处境。喜欢待图书馆到没朋友。看再多的书文采烂到掉渣。不够专一,画画,音乐,攀援, 游泳 ,植物什么都喜欢。没一样拿的出来。我很方。皮皮虾,我们走吧!

浮躁读后感4

近日来太阳烈得厉害,一入晌午就仿佛催人要睡去,直明明晃晃到傍晚收了光,人才觉出一丝清爽来。我便断断续续了三周,才读完这本《浮躁》翻书的时候,有些朋友便也好奇地寻了我在看什么。末了约着一起读读,他们全都推脱开了,倒令我显得自己有些装腔作势般地拿捏。于是不了了之。

我依旧偏执地认为,若带着一种目的性地去做什么事情,常常是无法如愿的。譬如,我的一位朋友读书量高产得令人惊诧,常常是前几天学习着什么,过两天再问,却又换了书名儿。我对这样两三日过目一本书籍的速度实属敬佩,想着大约是日日废寝忘食了。再细问内容与评价,却得一答案“记不清了”。不得不猜想这是否又是一种浮躁呢。因而在读这本书时,我便抛下那些已有的对书的界定和分类,虽然书里时间限定在改革开放初期,地点也在商州,而我偏要拿了现代人的生活习惯去比较。其实,哪管时间怎么前前后后,人身上本就携带的优劣根性是没太可能就像简单掐灭烟头那样“噗”地就没了的。

起初是因着金狗和小水青梅竹马,却为了州城报社记者的职务背叛小水而假装应允了田中正书记的侄女英英,英英又没羞没臊地激化矛盾。这样的情况也是前两天听说了类似的事情,刚 毕业 的俊秀大学生缠着比自己大七八岁的老总女儿穷追不舍,或者现在的姑娘们心里无不在想着“去嫁有钱的富翁”。无可厚非,就算猫儿也偏爱亮闪闪的水钻,狗儿也知道夏天寻树荫下静卧,人更是天生的会趋利避害的生物。可那些牺牲了自己和别人幸福前去换一份功名的,磨灭了自己正确的价值观的,不知日后回想起来,是否心里也丝丝缕缕绕着些许遗憾。

雷大空离开州城河运队,走南闯北,当过江湖郎中卖过假鼠药,和金狗合伙经营过河运,蹲过监狱,最终创立了自己的州深有限公司,这本是摆脱田巩势力约束的好基奠,却不想大空一昧追求财富,四处行贿,开空头支票,终东窗事发被两家势力联合驳倒,在狱中丢了性命。放眼至今,多少达官显贵于权贵悬崖边摇摇欲坠而不自知,期望通过“关系”找出致富捷径。不可否认当代社会仍是由各种复杂关系网交织而成,但执迷不悟地将希望寄托于他人,行事全凭金钱,不肯安稳踏实,这不是现代人的通病么。歪门邪道武功或许高深,却也能反噬练功者。

浮躁读后感5

福运是书里老实本分的农民,待人接物憨厚公正。他接纳了小水,却并不恨金狗,毫无怨言地侍奉外爷和韩文举。正因着他朴实,小水渐渐恢复神气,也因着他朴实,无法拒绝蔡大安的要求,致使自己惨遭不测。福运代表着现实中一部分本本份份生活勤勤恳恳工作,却仍鲜有希望照进生活的人。这类人大多为群众。他们接受生活的不公,却怀着纯洁的心灵。只不过不善变通,有时反而令自己陷入为难的境地。石华是书中悲情的人物,她大胆泼辣,又细腻柔软,颇似玫瑰偏有种带刺的娇艳。她爱着金狗,不惜奉献自己解救金狗出狱。与传统腼腆的小水相比,石华倒更像新新女性那一类人了。金狗心里的石华也是有几分分量的吧,但苦于石华指责金狗的小农经济思想,以及金狗对其丈夫的深深愧疚,两人终无缘结伴。这段纠葛像是道出天下许多可爱而不可相伴的痴男怨女们,一面痴狂地爱恋,一面苦痛地离别。

田家巩家两大势力相互制衡,道出官场上尔虞我诈,颇有些智斗的意思。田家是白石寨自由快活的地头蛇,巩家在州城天高皇帝远,却仍旧想渗透势力。金狗作为记者从中挑破,险走刀刃,最终一举削弱两家势力,令州城人好不快活。再者田中正书记为陆翠翠死时的黯然神伤,倒令人也觉得他不那么奸诈了。田一申和蔡大安的明争暗斗,不也是 职场 官场里常有的戏码么?

韩文举糊涂,画匠怕事,外爷耿直,七爷看淡一切,倒是寺里整日年经的和尚最懂世事。曾经到过仙游川的学者对金狗说:“在我们今天的时代里,是浮动着这种特有的时代心态的……心灵的觉醒就转化成心理的失重,虚妄的自尊逆转为沉重的自卑,因此狂躁不安,烦乱不已,莫衷一是,一切像是堕入五里雾中,一切都不信任,一切都怀疑,人人都要顽强地表现自己的主体意识,强调自我的存在,觉得怎么也不合适,怎么也不舒服,虚妄的理想主义摇身一变成最近视的实用主义。” 这倒是放在现在来讲刚刚合适。

贾平凹写《浮躁》时三十四岁,正值年轻气盛。看来看去,书里每个人都像是自个儿的角色,又都像是他在借这些虚无缥缈的影子说话。不知写书的人那时是否浮躁,可当今儿的浮躁的人,怕是也不会好好去读读这些文字了。

浮躁读后感相关文章:

★ 贾平凹《浮躁》读后感:一个好的开场白

★ 贾平凹浮躁读后感

★ 贾平凹长篇小说《浮躁》读后感:故事情节多重要

★ 学习《匠人精神》读后感五篇

★ 《活法》读后感范文5篇

★ 《谈美》读后感范文

★ 读后感作文

★ 《人生十论》读后感范文5篇

★ 淡定的人生不寂寞读后感1000字作文

读钱穆《人生十论》有感

这本书是从上一份工作离职的时候同事赠与的,翻来覆去看了好些遍,如今也成为了我的枕边书。这本书最大的特色就是把人、社会、秩序、东西方国家的不同人生追求掰开揉碎了,然后用朴实的语言娓娓道来,读起来十分酣畅又发人深省。
里面有一句陈述我十分喜欢,“ 倘使教育有办法,政治尚是次好的,倘使政治有办法,法律尚是次好的,倘使法律有办法,战争尚是次好的,倘使战争有办法,较之人吃人,也还算得较好的。 ”

作为一名法科学子,法律在我脑海中一直是社会治理最高位阶的存在,而他这段描述将教育和政治列在法律之前,着实让我玩味了许久。社会秩序根源上讲是人的秩序,人的秩序又大致可分为道德律和行为准则两种。法律可分为法律规则和法律原则,法律规则即行为规则,法律原则实为弥补法律规则的“兜底性”指引。由此可见,出于法律规则的滞后性和不可穷尽性,作为社会治理手段,对于道德秩序和社会演进过程中所需的新行为准则,法律“尚是次好的”。

教育在这段描述里面是处于最高位阶的,其大意是追本溯源,从人性本身进行“培育”,与其设定规则限制人性恶的一面,不如从头培育善的一面,用文化感染和艺术熏陶来提高人性修养,达到“其身正,不令而行”的效果。由此我也联想到了“精准扶贫”工作,经济上的直接援助能起到的效果是短暂不可持续的,而教育能起到很好的补位作用。多数的“贫困”是处于“放羊赚钱,赚钱娶媳妇,娶媳妇生娃,生娃放羊”式的循环中的,教育能打开贫穷下一代的视野,赋予他们一定的社会技能,进而改变他们的观念,发挥“造血”而非“输血”作用。

而这样的前提,则是教育的公平化。前段时间“寒门再难出贵子”的新闻刷爆各路媒体,将名牌大学寒门学子的比例拿出来做了分析,显示由于教育资源分配的差异,能通过高考这一相对公平的平台改变人生的寒门学子越来越少。教育资源的分配存在“平等”和“平均”的差异,严格按量平均分配并不意味着绝对公正,如何合理分配教育资源是一个需要深度调研的课题。

钱穆先生在书中对于人生路向选择、人生目的与自由、物与心、适与神等诸多方面也都作了精彩阐述,人生“十论”是论不穷尽的,但也无需再论,语言也是存在本身局限的,单是感受钱穆先生字里行间那份洒脱恣意已是痛快,不敢奢求更多。

《人生》书籍读后感心得优秀范文5篇

《人生》以它所描绘出的浓厚的乡土气息、逼真的生活画面、活生生的人情世态以及主人公对理想、爱情的追求,赢得了众多读者的喜爱.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人生》书籍 读后感 ,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喔!

《人生》书籍读后感心得优秀 范文 1

人生如果选择错误,发展就会出现歧路。每一段人生都有自己该演绎的东西。

《人生》发表于1982年,改革时期陕北高原的城乡生活构成了它的时空背景。作品向我们展现了一个年青的农村小伙子高加林一年的人生经历。高中 毕业 后回到农村当起了小学教师,他在这块贫瘠的土地上满足地生活着,可是因为村长的儿子高中毕业没事做取代了他的位置,他回到农村当农民,在痛苦煎熬的时刻,村里最漂亮但没有 文化 的女孩巧珍走进他的生活。内心由彷徨转为宁静。这一切因为叔叔的调回使他返回城里。同原来同学亚萍相见。亚萍与原男朋友分手而不顾一切追求,在都市生活中,加林与巧珍差距越来越大。最后放弃了巧珍,与亚萍好上了。加林走后门被揭发。加林又不得不回到农村,但巧珍已成为人家的新娘。但一切都悔之晚矣。 故事 简单但寓意深刻。

没有农村生活体验的人,很难理解农村人的世界。即使是在农村生活过的人,如果没有那份真挚燃烧的爱也无法理解他们。在路遥的文字世界里没有极度的坏人,就在于他对这个世界没有绝对恶意的猜测,而是用爱和温暖回报那个给予他生命体验的世界,巧珍和高加林他们都做了一个梦,都是一个不满足于现状的梦,也都是黄粱一梦。从这个角度上来说,他们俩是一样的。所以人们更多去思考的不是始乱终弃,而是这其中的矛盾与挣扎。高加林的奋斗经历在中国当代社会具有典型意义。高加林作为一个有知识、有理想、有抱负的农村青年,企图以自己的智慧和奋斗,改变自己的人生命运。从表面上看,高加林所追求的是一种生活环境的改变,而实质上作品揭示的是乡村文化与城市文化的冲突、现代文明与 传统文化 的冲突。高加林始终处于矛盾之中,个人奋斗与社会境遇的不协调、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的矛盾冲突,最终导致了他的人生悲剧。

小说更深刻地分析了造成这一悲剧的社会、文化和历史根源。高加林虽具有比别人更强的能力和才能,但却被毫无理由地挤出民办教师队伍;即使他再有才华,干得再出色,因为他是农民的儿子,他就必须被赶出县城。高加林的悲剧,体现他选择了一种与现存的人生观相矛盾的奋斗生活,更展示的是社会现实的不公正。

路遥在《人生》中引用了作家柳青的一段话: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如果加林没有和巧珍分手那么他也许会在小城里长久地工作下去,但是一个有文化的人能和一个大字不识的人生活一辈子吗?如果加林选择的不是亚萍而是另外的一个城市女孩,那么他又会是哪样地生活呢?人生没有那么多的如果,也没有理想中的美满,它总是或多或少地让我们的现实与理想相背,一个人的性格与追求往往决定了他生活的大致轨迹。爱是什么?它有多大的力量?生活又会给你这次选择一个什么答案?谁都不知道,所以只有周密而郑重地做好人生的每一次决择,做到不后悔。

宁可清贫自乐,不可浊富多忧。人生的路途坎坷,不必贪多,要的是过程。就算人生“对不起”我们,我们也不要做出“对不起”人生的选择,那是对自己的一种不负责。我极力推荐《人生》,并非它出色到不行,而是真的可以学到该学到的东西。

《人生》书籍读后感心得优秀范文2

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却常常只有几步。——柳青

在《人生》的封面上,印着这样一句话,也正是这句话,概括了主人公高加林的命运,让我铭记在心。作为民办教师的高加林活得很艰难,在三年任教期内,他仅凭着对文学的向往和自己的努力,在地区报上发表了两三篇小诗和 散文 ,且每每回家时总要为父母带上城里特有的 蛋糕 和面包。

像这样有追求有志气又孝顺的年轻人,按常理来想,自然将来是会有出息的。然而,命运的敲门砖没有敲开门,反而砸到了高加林,砸得他头破血流。大队支书高明德走了后门,将自己的蠢儿子安插成民办教师,顶替了高加林。高加林心灰意冷地回到农村,愤怒地想要打官司,却被父母拦住。

作为胆小怕事的农民,同时又是饱经世态炎凉的老人,他们害怕儿子告状受到打击报复,竟然装作浑然不知儿子被替代的缘由,反倒比以往更巴结高明德,这无疑让高加林倍感屈辱。

在无业时,高加林因为读书人的面子不敢在集市上叫喊着卖馍,最后竟让自己“仇人”亲家的二女儿——巧珍帮了他,帮他卖了一整天的馍,也因此,加林收获了一份爱情。

随着时间推移,加林的心也沉淀下来,一面顶着村里的流言蜚语与巧珍恋爱,一面拼命地干农活,甚至到城里拉粪。没有了体面的工作,他便成了乡巴佬,在同学及其父母面前无形的自卑,受到了羞辱,却终不敢去打,只是顶回去,也不敢骂。

像是为了保持自己曾经作为读书人的体面、曾经作为教师的尊严,或是他不愿就此堕落。但不可或缺地,高加林在这期间见识了世间人情,心性也得到了成长,少了几分年轻气盛的冲动,多了几分饱经沧桑的沉稳。

加林命运的转折,是因为转业的二叔在本地任职,高明德和劳动局副局长便为了讨好他二叔,把他安排到县城当通讯干事,也就是记者。加林也因此尝到了走后门的滋味,这可比前门好走得多。作为记者,又勤劳踏实,文采四溢,加林很快便出了名,渐渐地,他与农村恋人巧珍的差距越来越大。再随着高中同学,大家千金黄亚萍的插足,加林与巧珍的关系彻底断裂。

可命运是公平的。加林将别人的生活搞成一团糟,自己的灾难也接踵而至——被举报、被撤职,又主动与城里恋人提出分手,想挽回巧珍,却发现对方早已结婚。接连的打击与挫败感,让这青年想自行了断,但终究还是担忧父母而挺了下来。而在后半生中,他也就一直待在了农村,孤身一人。

从冲动到沉稳,由刚硬到顺从,在不服命运到接受命运的转变,或是正确,或是错误,都无可厚非,都是自己的选择。人生的机会有许多,道路也有千万条,可决定命运的选择只有那么几次,一念天堂,一念地狱,最后无论如何,也要一任风雨,活在当下,这就是我对《人生》的感悟,对人生的认识。

有时候,你争取得到了也不一定是好事,因为你得到了不一定守得住,反而会失去更多。就像加林赢得了黄亚萍,却失去了城里的工作,这是来自黄亚萍前男友及其家族的报复,也是命运之神对他喜新厌旧的惩罚。

社会中的人际关系导致的种种后果是无法避免的,不管它是好是坏。因此,作为一个人,也应合理处理自己的人际关系,和与外界的交流,对于自己的生活来说,这有利无害。

《人生》书籍读后感心得优秀范文3

这本书故事很简单,简单但像是在读一个 童话故事 一般,但就是因为太简单,所以更伟大。

故事主人公叫做高加林,背景依旧是新中国成立后的陕北农村,大跃进已经过去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还没有普遍实行,保守的农村里依旧在搞生产队,而高加林就是从农村里走出来的一个高中生。

他好读书,热爱文学,关心国事,文笔极好,却没有考上大学,所以只能留在当地做个教书先生。故事就从这里开始。

整个故事时间跨度不大,但也不紧凑,而短暂的光阴也会产生剧变,这就是人生。高加林起先是丢了教书先生的体面活儿,因为村干部的儿子顶了他的位,遭受此等打击后,个把月活得跟个废人一般,但爱慕他已久的农村姑娘巧珍把他拯救了出来,让他重新燃起生活的激情。他们不理会巧珍父亲的反对和村里人的闲言碎语,毅然决然地在一起了。这是第一个起落。

高加林当兵的叔父回乡当了个大官儿,他的一个手下安排了高加林一个县通讯记者的职务,给了高加林一个豪情泼墨挥洒才能的机会,他也因此离开了小农村,远离了巧珍。而就在县城任职期间,与高中老同学走得进了,两人相谈甚欢,有很多共同语言,虽然他们各自都有男女朋友,但他们依旧势不可挡地在一起了,两人相约共赴黄亚萍的故乡,南京这个大城市发展。于是高加林抛弃了巧珍,黄亚萍抛弃了张克南。但事情并没有按照他们预想的发展。张克南的母亲一气之下告发了高加林走后门吃公家饭的事,已经小有名气的高加林只能又被遣返回村。这是第二个起落。

最后收尾的可以算作是只有一个落,那就是高加林与黄亚萍交往过后才发现自己爱的人其实是巧珍,东窗事发后他只能回到农村,而此前伤心欲绝的巧珍已经同其他人结婚了,再不可能回到高加林身边。

但其实结局还暗暗隐藏着一点点起。那就是高加林思想上已经有了觉悟,他甘愿接受现实,也不再看不起农村,看不起劳动,往往最平凡的,最朴实的,才是最伟大的。而另一边,巧珍也去了村干部家里为高加林求教书先生的职,高明楼也答应了。

故事结尾,高加林扑倒在德顺老爷爷怀中大哭,终于明白了痛失巧珍才是他这辈子最大的遗憾。

其实,年轻的时候谁都会犯错,可能是意气风发,可能是追名逐利,最本真的东西从来都不是一下子就能把握住的。也许这就是人生,总会给你制造太多会留下遗憾的瞬间。某个抉择,某种观念,当时或许不以为意,在冥冥之中却是至关重要。

可如果说这就是命,每个人的命就是每个人的人生,我是不赞同的。人生各个时候大大小小的抉择,或许轻重不自知,但并不是说不可预测。所谓的善良与邪恶,是常人都可以判断的;而所谓的成熟与青涩,是一个真正的智者能够判断的。我认为高加林没能考上大学以及失业后自暴自弃的伏笔,最重要的就是为了阐明这一点。

像德顺老汉那样的智者,生活中或许不多见,因为俗世的羁绊总是影响人们各种决定,这叫做现实。但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他那样的人,潇洒而超脱,朴实而善良,成熟而厚道。他是生活的智者,活在俗世里,却活得超脱尘世。

《人生》书籍读后感心得优秀范文4

第一次读这本书的时候,是在大三下半学期。那时候,生活很动荡,偶然在天津的一个街头的破旧书店,看到了这本人生。可能是当时对人生非常有困惑吧。于是就买下了这本书。

当时已经很久没有读过小说了,都是以专业书籍为主,但是竟然没有不适应的情况发生。也许是真正的经典作品,总能够在一定的处境之中打动读者。

在第二遍读的时候,已经是研究生毕业之后了。世界每天都在变化,人们的生活也处在普遍的焦虑和动荡不安之中。在这种情况下,又面临人生的决定。因此,又买了这本书来读。

挑重点章杰来读。在高加林,面对黄亚萍和巧珍的抉择的时候,他痛苦万分,最终还是冒着死怼张克男的风险,选择和黄亚萍走在一起。在之后,我们读过本书的读者都知道了,最后的高加林是一场悲剧,面对被取消了教师职位的处境,不得不和黄亚萍说了分手。而巧珍此时也已经嫁做人妻,没发和佳林在重归于好。这令人痛苦和绝望。

还是要靠老人的劝说,高加林想死的念头竟然都有,记得没错的话。如果他不确立自己和坚定自己的生活原则,生活就会不断地给他提出这样严峻的问题,让他选择,不选择也不行!生活本身的矛盾就是无所不在的上帝,谁也别想摆脱他!

这讲的多么好啊,在当时的我来说,就是一阵强心剂一般,给我当时的环境一剂强有力的定心丸。在最后,德顺老汉对于高加林的教训,也是非常之深刻而发人深省。

是的。现实是不能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谁如果要离开自己的现实,就等于要离开地球一个人应该有理想,甚至应该有幻想,但他千万不能抛开现实生活,去盲目追求实际上还不能得到的东西。尤其是对于刚踏入人生活倒库的年轻人来说,这应该是一个最重要的认识。

高加林的悲剧对于我们的启发还是非常之多的。在二十多岁的年纪,从读书到工作,工作上面临的动荡,以及生活上和家人,朋友,的相处关系,都是需要去警醒自己的。

在丢了工作以后,高加林并没有放弃人生的希望,在之后的生活中,不断有新的人,新的`事情的出现,并且在他的抉择过程中,给了他不断的人生打击,而故事在他最后和德顺老汉的脚谈过程中,最后有这忏悔的泪水。这也是对于他自己来说是人生的重要的一课。

高加林后来怎么样了?他失去了工作,失去了巧珍,失去了黄亚萍,最后应该怎样生活呢。这些,作者都没有给我们答案。我们去思考,怎样才能读过这动荡的一生呢?作者没有给我们答案,但是最后,交代了这并不是本书的大结局。那么,最后的结局又是什么呢?这值得我们玩味。

高加林是从此一蹶不振,还是在之后的人生遇到了转折点一路向上,亦或是再次经历这些,永劫回归他的人生呢。我们不知道,痛苦也许会有,幸福也有,而这就是人生吧。我想,我们每个人都必须要去面对和思考的重大问题。

想起来一句经典的话。人生最重要的并不是结果。而是这个过程。也许,享受人生的过程,是我们获得幸福的生活的最重要的认识吧。

希望每一个阅读过这本书的人。都能够从 反思 中获得人生前进的力量,来坚定自己的决定,无论面对什么人生困难或挫折,都可以笑对人生,从容而坚韧。

《人生》书籍读后感心得优秀范文5

《人生》是路瑶老先生所著,这本书是以改革时期陕北高原的城乡生活为背景,描写了当时社会的残酷,也表现出了老先生对处于那时有才而无法展现的人的一种痛惜之情。

《人生》一书是以主人公高中毕业生高加林回到土地又离开土地,又回到土地,再离开土地,最后回到土地的坎坷的人生经历为线索,以高加林与农村姑娘刘巧珍。城市姑娘黄亚萍之间的感情纠纷为矛盾,反映出了当时社会的状况。主人公高加林是一位现代青年。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敢于不断地向命运发出挑战,有着自信坚毅的品质,也同时具有勤劳朴实的传统美德。他热爱生活,关心国际问题。他不像他父亲一样忍气吞声,安守本分。人。而是追求更高的精神追求但往往理想与现实是相差极远。正是这种反差,才构成了他的复杂的性格。高加林高中毕业后回到当了一名小学教师,他非常满意这个符合他追求又可以一展所长的职位。可是好景不长,他被村书记高明楼的儿子顶替,无奈之下,他只有回到土地,他感到非常失望无奈,整天有粗重的农活来麻痹自己,正在他感动哦啊绝望之时,善良、漂亮的农村刘巧珍走进了他的生活。虽然刘巧珍没有文化,但是她却是真心真意地爱上了高加林这个“文化人”。她以那种充满激情而又实际的做法表达了她对高加林的爱。而她所得到的爱从一开始就是不公平的。高加林在她的心中是完美的,而她只不过是高加林在无助时的一种心灵上的慰藉,当机会再次降临到高加林的身上时,他终于抓住机会重新回到了城市。

城市生活给了高加林大显身手的机会,有同时让他遇见了他的高中同学黄亚萍,与刘巧珍相比,黄亚萍是无疑是一位现代女性,她虽然活泼开朗,但有性格专横,在给高加林炽烈的爱时,又有一种征服欲。她与高加林有太多的相同之处,他们有相同的知识背景,有相同的 兴趣 爱好 。当他们侃侃而谈时,高加林已陷入一种艰难的选择之中。当他感受到时,他又被另一种感情压下去,他又想起了巧珍的那张漂亮的脸庞和无私的爱,但经过无数次思考之后,他选择了与他有吸纳共同兴趣爱好的黄亚萍,这意味着这种选择在无形中会无情地伤害刘巧珍,当他委婉地对刘巧珍表达自己的选择时,刘巧珍含着泪水接受了。但他并没有过多的埋怨高加林,反而叫他今后好好保重。当她转身时,她的泪水再也无法止住,刷刷的流淌着。

可是死好梦难圆,高加林进城的事终于被人告发了,他的所有希望和抱负全都成了过眼云烟,他难以承受这次打击,更难以面对这块生他养他的土地。他减少了狂热而又冷静地反省,在听了德顺爷爷的一番话之后,一下子扑到了这黄土地上。

主人公高加林因为自己的欲望,抛弃了美丽而善良的刘巧珍,而选择;了富裕的生活和才女,到最后还是被残酷的现实所打败,最后一无所有。有时繁华和金钱只不过是过眼云烟,金钱只不过是太过耀眼,总是让人迷失了本性,无法找到正确的道路。所以完美要从中吸取 经验 ,要“居安思危”,不要被名利冲昏头脑而迷失本性,完美应明确自己的目标,积极进取。争取做好社会主义的接班人。


《人生》书籍读后感心得优秀范文5篇相关 文章 :

★ 《人生》优秀读后感心得五篇

★ 关于《人生》读书笔记优秀精选5篇

★ 关于人生读书心得优质范文5篇

★ 路遥的《人生》读后感范文五篇

★ 关于《人生》读书笔记5篇

★ 路遥《人生》读后感优秀范文

★ 《人生》优秀读后感作文五篇

★ 路遥人生读后感简短范文五篇

★ 《人生十论》读后感范文5篇

★ 路遥《人生》读书心得作文1000字10篇

如何安放我们的心读后感

如何安放我们的心读后感

《人生十论》读后感

人生,是一个老话题,也是一个永远也没有结论的研究课题。不仅平常人可以对此大发感慨,而且大学者们似乎也特别偏爱谈人生。我曾经为钱钟书先生《写在人生边上》那深刻的幽默而倾倒,心灵因此而得到莫大的精神享受。而当我读到另一国学大师钱穆的《人生十论》时,我又体验了温故而知新、感受传统文化魅力的思想之旅。

 

 

 

这本书所收入的篇章是钱穆先生讨论人生问题的随笔和讲演词,分别作于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和七、八十年代。全书共分三辑,即“人生十论”、“人生三步骤”、“中国人生哲学”。作者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结合现实生活,把自己的人生感悟以严谨的逻辑进行通俗的表达,而不是流云似的“小语”或“断想”。与钱钟书式的揶揄与嘲讽不同,钱穆先生的风格是和风细雨、娓娓而谈。

 

 

 

该书第一辑《人生十论》包括“人生三路向”、“适与神”、“人生目的和自由”、“物与心”、“如何探究人生真理”、“如何完成一个我”、“如何解脱人生之苦痛”、“如何安放我们的心”、“如何获得我们的自由”、“道与命”。让我们先看看作者在这“十论”中有哪些主要观点吧。

 

 

 

“人生三路向”,即人生追求的三种方向,向外追求物质与权力、向内追求灵魂的安宁、向现实追求当下的幸福。如何将这三种人生观融合起来,则是我们现代人应该努力的方向。否则,一味追求物欲和享乐就形成“现社会的放纵与贪污”,形成一种“人欲横流的世纪末的可悲的现象”。

 

 

 

“适与神”的“适”意指人类为适应和改造大自然而对自然物质所施加的种种工业技术,与此相适应的人生价值观就是注重现实利益;而“神”就是宗教精神。大的人生观以大的宇宙观为前提,宇宙与人生密不可分。真、善、美、适、神,既是宇宙的五大范畴,又是人生向往的五大目标。

 

 

 

“人生目的和自由”这篇文章有一个闪光的论点,就是“有目的有意义的人生,我们将之称为人文的人生,或文化的人生,以示别于自然的人生,即只以求生为唯一目的之人生。”宗教、哲学、艺术、文学、科学极大地影响着文化人生的目的以及对目的进行选择的自由。

 

 

 

“物与心”的要点是,生命的价值高于物质,心物交融、生命与物质交融就形成了人类的文化。“而一切由物来决定心的那一种唯物史观,以及其仅懂得生产与财富价值的人生理论与历史观,实在是太偏狭,太卑陋浅薄得可怜了。”

 

 

 

“如何探究人生真理”为读者指点迷津,认为“人类求真理,必当还就人类本身之有限可知中求之,而同时又必知人类本身所知之永远是有限。而此有限之外,永远有一无限不可知者包络之。”理想的境界是天人合一,有限的小我与无限的宇宙融为一体。因此人生一切真理,就是首先要使自己成为一个好人。这也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如何完成一个我”讲解了人人皆可为尧舜的道理,认为不论是运水搬柴的平凡人还是科学家、电影明星,只要德性和品格高尚,就可以说是完成了自我,而完成的途径就是“我的事业与行为”。

 

 

 

“如何解脱人生之苦痛”这篇文章主张用儒家的伦理观和生死观来解脱“人我之限”与“生死之限”所带来的苦痛。人不可绝对超脱于人伦之外,而只能在各种社会关系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人只要完成了自己的人生使命,就是死得其所,生死的界限也就打破了。

 

 

 

“如何安放我们的心”以孔子的教诲来为人心指点一安顿处,这就是“道心”、“仁心”,把人心安放在“道”与“仁”里面,而不是安放在宗教与科学之中。

 

 

 

“如何获得我们的自由”认为宗教、科学、法律都不可能求得自由,而只有通过中国儒家思想中的“心性论”和“道德论”才能寻求自由。“一切人类道德只是一个善,一切的善则只是人类的一个性。必得许认了此一理论,人类才许有追求自由的权利;必得认许了此一理论,人类才可获得自由的道路。”

 

 

 

“道与命”讲解孔子形而上的天道观与天命观,钱穆先生认为“道与命之合一,即天与人之合一也,亦即圣人知命行道天人合一之学之最高之所诣。故孔子虽不自居为教主,而实独得世界人类宗教信仰中之最深的领悟”。

 

 

 

该书第二辑《人生三步骤》将人生分为三个步骤或三个阶段,即一为“生活”(物质文明)、二为“行为与事业,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人文精神)、三为“德性性命”(最高境界)。

 

 

 

该书第三辑《中国人生哲学》分为四讲。第一讲是讲中国的现代人生,作者不赞成西方化或美国化;第二讲与第三讲是讲古代的中国人生,阐述“天、地、君、亲、师”以及“身、家、国、天下”与中国人生哲学,指出“中国的人生哲学不讲功利,要讲道义”。作者还对今天的人心不古表示忧虑,认为“中国人一向最看重的家庭,现在是快要破坏了”,“我们中国人讲尊与亲,是重在道义方面的,今天则重在功利方面去了”,“今天我们则只在物质生活上打算盘,再不想到德性人格”。他还反复告戒说,“人生的失败,常在得意时”;“中国人只提倡谦虚和合,绝不教人心满意足,大胆做人。骄字是中国人一向要警戒的”;“骄心总是要不得。尤其是在得意的时候,更要不得。一个人在失意的时候,这句话可不必讲,一旦得意了,就会失败在这上”;“照中国人的讲法,你得意了,你成为第一流的人物,你千万不要骄傲,你要谦虚,你要谨慎,你要有礼貌,你要懂得退让,才能与人相处”;“我们不一定非要做一成功的人,可是我们绝不能做一失败的人……失败尤其重要的是在人格上,人格上失败了,中国人就说他不是人……你自己失掉一份人格,就会抬不起头来”。

 

 

 

最后,钱穆先生语重心长地说,“第一该懂得谦虚,第二该懂得忧患,第三该懂得谨慎”;“与其你到华盛顿,到纽约,去住一段时间,或是旅行一番,你认为可以享受一些快乐。你还不如定下心来,拿我上面所举如论语、孟子、易经、大学、诸葛亮集等几本中国古书好好去研读一番。把中国古人教人如何做人的道理如谦虚呀,忧患呀,谨慎呀,好好放在心上。这不仅对我们个人,而是对我们国家民族大前途,定会发生一番作用的。因为我们到底是个中国人。”

 

 

 

读书首先是要读懂作者的主要思想观点,因此笔者认真梳理出以上的精华,以便言之有物。钱穆先生是尊崇中国传统文化的,针对今人骂古人的现象,他理直气壮地宣扬中国古代人生哲学中一些千古不变的理论,以纠世风之偏。比如市场经济要鼓励竞争,离不开功利,只言“利”不言“义”似乎不合时宜。可是一些人见利忘义,坑蒙拐骗和弄虚作假,失去诚信,则是不符合仁义道德理念的,应该受到道德谴责。再比如,贪官为何越来越多而且前赴后继?原因很多,但一些位高权重的所谓“得意”之人缺乏“修身”的概念,不懂得谦虚,不懂得忧患,不懂得谨慎,最后就失败了,不仅在人格上失败,而且性命不保。我们的党政官员要好好地学习一下中国人生哲学中“做人”的道理,至少不要太得意了吧!至于一些名流不断爆出丑闻,身败名裂,也值得人们思考。钱穆先生告戒人们“骄心要不得”,骄字会导致失败。我想,不论是名人还是普通人,都要戒骄戒躁,“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句话还是要常记在心。

 

 

 

钱先生谈人生是放在古今中外的大视野中来谈的,他不仅熟悉中国传统文化,也非常了解世界其他文化,因此他通过分析比较,充分肯定中国的儒家文化,认为孔孟之道仍然很有生命力。尽管五四新文化运动反传统很激烈,再加上后来意识形态的影响,传统文化似乎由于受到严厉批判而日渐式微,但是中国人毕竟是中国人,彻底抛弃传统就会导致精神家园的毁灭与人格的分裂。因此,今天我们讨论中国人如何“做人”,仍然具有现实意义。在追求享乐的风气之下,我们是不是要保持清醒的头脑,重新掂量一下仁义道德的分量呢?

《人生十论》epub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人生十论》(钱穆)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pPtcmaCvRu9APqueXLbOsg

提取码:PFNR    

书名 :人生十论

豆瓣评分:8.2

作者: 钱穆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年:  2009-9

页数: 181

内容简介:

本书汇集了作者讨论人生问题的三次讲演,一为“人生十论”,一为“人生三步骤”,一为“中国人生哲学”。作者从中国传统文化入手,征诸当今潮流风气,探论“心”、“我”、“自由”、“命”、“道”等终极问题,而不离人生日常态度,启发读者追溯本民族文化传统的根源,思考中国人在现代社会安身立命的根本。

作者简介 :

钱穆(1895年7月30日-1990年8月30日),现代历史学家,国学大师。江苏无锡人,汉族,字宾四。笔名公沙、梁隐、与忘、孤云,晚号素书老人、七房桥人,斋号素书堂、素书楼。七岁入私塾,1912年辍学后自学,任教于家乡的中小学。1930年因发表《刘向歆父子年谱》成名,被顾颉刚推荐,聘为燕京大学国文讲师,后历任北京大学、北平师范大学、西南联大、齐鲁大学、华西大学、四川大学、云南大学、江南大学教授。1949年迁居香港,创办了新亚书院,1967年移居台北,任中国文化学院历史所教授、“中央研究院”院士、台北故宫博物院特聘研究员。著作辑为《钱宾四先生全集》,凡甲、乙、丙三编,计56种54册,约1500万字。其中《先秦诸子系年》为钱穆的代表作。

本文标题: 人生十论读后感300字(读钱穆《人生十论》有感)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365360.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孤儿的新生狼国故事读后感大全(狼国故事新生孤儿读后感怎么写)毛爷爷讲故事读后感600(读了《毛主席爱读书的故事》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