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手记》读后感(《重生手记 一个癌症患者的康复之路》)

发布时间: 2024-01-30 05:03:25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读后感 点击: 97

《重生手记》txt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资源《重生手记》百度网盘txt最新全集下载:链接:https://pan.baidu.com/s...

《重生手记》读后感(《重生手记 一个癌症患者的康复之路》)

《重生手记》txt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重生手记》百度网盘txt最新全集下载: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BCh3OfNy6bVeK8H8BQrR8g

?pwd=4y0c 提取码:4y0c
简介:《重生手记》的作者是梅色无边。    

《重生手记——一个癌症患者的康复之路》

作者在完成一本新书后发生头晕症状,去医院检查,发现肺部和脑部皆有癌细胞占位,被专家怀疑肺癌脑转移。由于作者和家人始终对自己的病情和治疗坚持极大的自主权和批判精神,通过仔细入微地观察自己的身体状况、查阅大量资料、咨询各种专家,最终证实脑部和肺部的东西没有关系,肺癌属于早期。在拒绝开颅手术之后,脑部的肿块逐渐消失;进行手术切除肺部病变部分,手术后拒绝进行化疗。回家后在家人的关怀、自身的乐观、以及健康的作息下,逐渐恢复。虽然医生当时断言他活不过三个月,如今多年过去,他不仅活着,而且在经历了这件事情之后,心态与生活方式都得到了极大的转变,生活质量也变得更高。
这本书真实地纪录了作者和家人,从得到患癌消息的那一刻起,如何调整心态、互相温暖,如何拜访医生、进行治疗,以及手术回家之后如何疗养身心,最终得以康复的过程。

我的家里近段时间也有癌症患者,痛苦、恐惧的心理,不惜一切代价想治好的急切,与作者和家人刚接到消息时如出一辙。这本书先是引起我极大的共鸣,接着给予我更大的指导与慰借。我相信无论对于癌症病人、对于家属,甚至是对于普通人,都有很大的意义。它更多的是传达给我们一些态度和信念:

癌症不是绝症,只是一种慢性病。

自己的生命永远把握在自己手里。

无论是作为病人还是作为正常人,都要重视自己的身体和心理健康。

警惕过度医疗。人体的免疫系统才是抵抗疾病的最有力武器。我们很容易过低地估计自己身体的自我修复能力,却过高估计药物的能力。

要倾听自己的身体

观念方面

世界卫生组织得出明确结论:癌症不是绝症,只是一种慢性病。目前美国癌症患者的平均治愈率为81%,平均存活时间为11年,这同其他一些慢性病患者——比如冠心病和糖尿病——的平均存活期差不多。

世界卫生组织公开宣布,三分之一的癌症可以预防,三分之一可以根治,三分之一经过治疗可以长期生存。

目前所有死亡的癌症患者中,三分之一是被吓死的,三分之一是治死的,只有三分之一是真正因病而死。

对待癌症,不要绝望,不能急躁和急于求成。

一旦发生癌症,要和平共处,不要你死我活。

一些研究证实,死于“非癌症原因”的病人,大约有22%的人生前曾得过恶性肿瘤而未被发现。另外一项类似的研究曾在日内瓦医学院进行。那里的研究人员对280个死亡病例做了尸体解剖,发现48%的人体内存有1-3个恶性肿瘤。这些样本的平均年龄为75岁,而他们的直接死因都不是肿瘤。

医生并不高高在上,他也是人也会犯错,会受制于人性方面的缺点与利益的纠葛做出一些并不是最好的事情,所以要积极地参与到医生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毕竟没有人比病人更能体会到自己身体的细微变化,也没有人比病人和家属更关心病人的健康。

彻底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比求医问药更重要

得癌症是自己的身体以一种最强烈的方式发出警告,必须有一个彻底的改变。

我虽然看不到癌细胞的生长,但我能够看到田野上杂草丛生的情形。你拿刀割,用火烧,用除草剂除,它一时没了,很快又会长出来。为什么?因为让它生长的环境——阳光、土壤、雨露,都还存在。我猜想,癌细胞的情形也是一样的。如果我们不能追本溯源,改变促使它滋生蔓延的起因,那么,不论你有多么了不起的治疗手段和药物,都难免会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局面。



有一段时间,我到处寻找“健康饮食指南”,结果发现针对癌症病人列出来的食谱,数不胜数,可以成为其中一大分支——包括一个很长的“抗癌食品单”,以及一个更长的“绝对禁食单”。让我疑惑不解的是,不同的“指南”常常是相互矛盾的。(这种经历何其相似啊!)

所以,我给自己制定的饮食原则是“足够”,不是“绝对’。所谓”足够“,就是根据自己的感觉,多吃那些有益的食品,同时在各种食物之间维持一个均衡点,而不是完全偏向某一种饮食

“足够杂” :我每天吃的东西不会少于25种,包括5~8种谷类,3~5种豆类,1~2种薯类,至少6种蔬菜,1~2种鱼和肉(以鱼和禽肉为主),3~5种干果,2~3种水果

“足够粗” :粗粮或者富含粗纤维的薯类、蔬菜、水果

“足够素” ,但不“绝对素”。一些研究表明,过量食用动物蛋白可能加速癌细胞的生长,可是这些研究并没有否认适量的动物蛋白仍是人体必需。所以我一方面大大减少了肉类的摄入量,一方面让自己的饭桌上始终保持一定比例的肉食。重要的是,由于减少了肉食,所以有必要增加植物蛋白的摄入,以弥补动物蛋白的不足,所以要大量食用大豆和谷类。

“足够天然”



良好的睡眠是康复之路上的力量之源

晒太阳

体内维生素D的水平对于肿瘤患者的生存至关重要。尤其是肺癌患者。而晒太阳正是提高体内维生素D水平的最佳途径。

研究者抽取1992年至2000年接受治疗的456位早期肺癌患者的病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同维生素D水平低、手术后晒太阳少的人相比,维生素D水平高、晒太阳多的患者术后“五年生存率”能够明显提高。在一项公开发表的研究报告中,专家们进一步指出,根据“五年存活率”这一分界点,维生素D摄入量高的患者“五年存活率”为72%,而摄入量低的患者“五年存活率”仅为29%。

维生素D是一种固醇类衍生物。它通常被用来调节体内钙、磷代谢和平衡,以维持骨骼健康。近几年,欧美国家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维生素D还具有另外一些奇特的功能,其中之一就是“预防慢性代谢性疾病”。在许多专家看来,肿瘤细胞的滋生、突变和暴发,在本质上正是一种“代谢性疾病”

心态调节

有一会儿,我开始怨天忧人,还埋怨自己:为什么是我呢?我上辈子做了什么伤天害理的事?老天爷为何要下如此狠手?为什么我就没有好好养护身体?为什么我就没有好好享受人生?我沉浸在这一连串的“为什么”中,情绪低沉。好几个月后我才明白,原来这种怨天尤人自责自悔的情绪非常有害。它和恐惧、急躁并列,可以算作癌症患者最糟糕的三大心理特征,也是我们康复之路上危险的陷阱。(的确,当癌症发生在自己,或者家人朋友身上,相信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心理。尽快从不好的情绪中清醒过来,开始积极乐观地面对,才算是走上了积极抵御病魔的“正道”)。

三分之一的癌症病人是被吓死的。所以无论医生给出怎样的结论,都要积极地去面对。我生命的天平,不应该随着医生的话摇摆不定。

癌症患者的麻烦,不只是切除肿瘤病灶那么简单。事实上,我们还不得不面对一些“精神的”“情绪的”,或者叫做“心理的”问题。有一项调查证实,上海市的癌症病人中,大约30%同时患有抑郁症,到了每年入冬前后,这个数字还会增至50%以上

在面对死神的这一段特殊的日子里,最要紧的,是让自己拥有一种健康积极的精神状态,而这正是癌症患者最缺少的。尽管如此,肿瘤治疗领域里还是普遍地忽视精神因素。

每个人都需要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病人尤其应当如此。过分责怪医生的缺点和医院的缺陷,是没有意义的。因为换了我们去做医生或者医院院长,也没有把握做得更好。我们所能做的最好的一件事,就是去创造一种让自己满意的生活。

预知死期将至的一个好处是,我终于可以静下心来回望自己走过的生命旅程。想到过去岁月中自己的种种经历,觉得很知足。家庭和美,做了自己喜欢做的事,守住了自己的职业信念,还有那么多志同道合的伙伴、情真义笃的朋友。未求得应,未富得福。假如明天离开人世,我可以说,我对这个世界没什么抱怨,没什么遗憾,也没有什么牵挂。因为对自己的一生很知足,我内心有一种很深的感恩之念。我感谢上帝给了我那么多快乐,同时想象上帝是公平的。上帝对每个人一定都是平等对待,所以在给予一个人生命时,不是衡以时间,而是衡以快乐。你拥有的权势越多,你拥有的真诚就越少;你拥有的钱越多,你拥有的情久越少;你拥有的名声越大,你的隐私就越少;你周围簇拥的谄媚者越多,你拥有的朋友就越少。同样,死亡迟早会来的。

这些人和这些事教我懂得,厄运随时随地可能降临到每一个人身上,我们没有理由怨天尤人;同时我们看到身边许多癌症患者,都在默默承受手术或者化疗的痛苦,仍旧积极乐观地生活。他们成为我们心目中的英雄。我学会像他们一样达观地看待生命,感念生活给予我们的,享受正在度过的每一天,而决不让自己沉浸在无谓的对于不可知未来的忧虑中。

对于病人家属

今天回想起那些困难的日子,我能感觉到,在我的情感世界里起着支撑作用的,既不是来自医生的好言安慰,也不是自己的坚强意志,而是来自家人的关爱。

癌症患者的治疗与康复,是一个漫长的充满心理冲击与肉体痛苦的过程。如果说这个过程对于癌症病人是一种精神考验,那么对于和病人朝夕相处的家属就是一种感情煎熬。这种煎熬有可能腐蚀你的意志,伤害你的身体,让你无法承受照顾病人的重负。所以为了你爱的人,你必须学会在这个过程中自我拯救,自我解脱。这是我要与大家分享的最后一个也是最重要的体会。因为只有我们自己拥有健康的身心,才能更好地陪伴病人走向康复之路。

过度医疗

2008年上海抗癌协会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

目前我国有80%的癌症晚期患者在有意或被迫接受着超过疾病治疗需要的“过度治疗”

全球肿瘤患者有1/3死于不合理治疗

因为“过度治疗”盛行,癌症患者的死亡率上升了17个百分点

我们最自然也最普遍的一种心理状态,就是过高地估计医生的力量和药物的作用,过低地估计自己身体的力量。

人体免疫系统的和谐是促使癌细胞自然消退的主要原因。

人体的免疫机能主要依靠白细胞。白细胞有很多种,其中T细胞、B细胞和K细胞具有一种特殊能力:杀灭自身的癌细胞。

正常人体内的细胞日夜不停地进行新陈代谢,每天新生的大量细胞中,可能会出现两三个异常细胞。这两三个“不良分子”如果不能被消灭,在外因和内因的配合下,就有可能发展为癌细胞。

对抗过程大致是:发现癌细胞的异常信息后,T细胞首先出击,与癌细胞接触并牢牢地将其粘住,用它的酶迫使癌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于是癌细胞内部的钾离子大量流出,同时又有钠、钙离子及水分大量注入。如此一来,癌细胞便失去了渗透的平衡,很快就呜呼哀哉。B细胞能立即合成特异的抗体——免疫球蛋白,分布到全身体液中。B细胞杀灭癌细胞的威力甚大,可惜“寿命”不长,数天即会消失。同时它还能产生一种叫’细胞毒“的物质,也可起到破坏癌细胞的作用。

如果人体的免疫功能被抑制,甚至被破坏,以致免疫系统紊乱、懈怠、虚弱不堪,就会让癌细胞逃避免疫监视和免疫防御。

癌症患者最重要的任务,应该是找到一条正确途径,促使自身免疫系统恢复到正常状态。就像美国癌症研究协会的预言:人类最终消灭恶性肿瘤不是依赖化学药物和放射线,而是依靠机体内的免疫和谐。

美国癌症研究协会2006年末公布:平均每100位癌症患者中间,至少有10个人,在不接受任何治疗或者仅仅接受少量治疗的情况下便能够痊愈。美国癌症研究协会把这种现象叫做“自愈”,或者“自然消退”

不要以为只有手术、化疗、打针吃药才是治疗。其实,走路也是治疗,吃饭也是治疗,呼吸新鲜空气也是治疗。

信念、理智、勇气和毅力也是治疗

亲人和朋友的关爱也是治疗

建立一种更适合你的生活方式也是治疗

改善日常饮食起居的每一个细节也是治疗

沐浴在明媚清澈的阳光里也是治疗

拥有一种愉快轻松的精神状态也是治疗

散散步、吸几口新鲜空气也是治疗

甚至坐在天地之间无所事事、胡思乱想,也是一种治疗

前三个月里最容易犯的错误
恐惧,以至于惊慌失措

向病人隐瞒实情

让家里充满悲伤和绝望的气氛

医生说什么信什么

过度反应: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治

少犯错误的10条原则
不让医生的话左右自己的心情——不论是乐观的话还是悲观的话

尽可能仔细、客观地体会自己身体的变化。有没有新的不良感觉?老症状是更严重了,还是减轻了?通过医生的临床检查来验证自己的感觉是否准确,并把自己的感觉与医生的诊断加以对照。

记住每个医生都有犯错误的可能,也会有失败的病例。了解他犯错误的概率和了解他的成功概率同样重要。通过直接观察和间接调查,对其医术和医德做出评估,以确定医生的可信度

尽可能全面地收集与自己疾病有关的信息。

把所有信息综合在一起,判断哪些是无关紧要的,那些有可能是错误的,哪些是正确的。哪些事应当尽快去做,哪些事应当暂缓和等待,哪些事根本不能做

对那些正面作用很小,副作用却很大的治疗措施,特别慎重

对那些不能肯定有正面效果,却肯定会带来副作用的治疗措施,更要慎重

对那些有明显或潜在厉害关联的医生提出的治疗建议,保持警惕

对那些特别关心你的身份和钱包的医生提出的治疗建议,冷静面对

对那些名气虽大却过于自信轻率的医生,切不可盲目追随。

好的医生
不自吹自擂,不贬低同行,不自以为是,坦率地承认自己也有不懂的地方

不仅关注仪器检查的结果,而且关注病人

只关心你的病,不关心你是多大的官,不问你有没有名、有没有钱,对求医者一视同仁

不模棱两可

言之有据。即使已经做出结论,也会特别注意那些不支持自己结论的证据,并且根据新的证据迅速矫正自己的诊断

谁有《重生手记[精品]》 书籍电子版百度云资源

《重生手记[精品]》百度网盘免费下载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5vz2IUSb2YQP-_0obrZTjA

提取码:RURJ    

《重生手记》是2021年10月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凌志军。主要讲述了一个癌症患者从身陷绝境到逐步康复的亲身经历

送癌症病人什么礼物好

大多数的癌症病人,不是物质上缺少东西;而是精神上的负担和恐惧,让他们惴惴不安。
所以我觉得,精神上的礼物才是雪中送炭。
建议送一些乐观向上的、知识性的书籍,会使病人精神上获得支持和鼓励。
根据我近期翻阅的书籍,推荐如下,这些书其实健康的人也该看看,许多人的癌症知识太贫乏了,而癌症离我们又是那么的近距离,知识就是救命的稻草。
《“不被癌症医生杀死的20条忠告”》(台湾书)、
《不要再上癌症的当!》(日本翻译)
《重生手记》
《击败癌症》(美国翻译)
《我战胜了癌症》
祝朋友家人健康!

谁能准确告诉凌志军是否真的去世了

截止2021年6月13日凌志军没有去世。2021年2月29凌志军当时被医生定义为“肺癌晚期”,活不过3个月。然而,凭借着对癌症治疗的冷静和理性,凌志军和他的家人创造了癌症救治的奇迹。而凌志军则将治疗癌症期间一波三折的求医之路。

写进了自己最新出版的书籍《重生手记》之中。凌志军“向死而生”,对生命有了不同的感悟和理解,他说,很多癌症患者最大的难关是心理上的,觉得自己倒霉,甚至得抑郁症,其实不是这样,而是进入了生命的另外一个境界。



凌志军抗癌经历

他不曾离开过这个体制,现在仍然是《人民日报》的资深记者。体制内的很多人都觉得自己受体制的限制,够不到天花板,但其实是他们自己的很多东西没有发挥出来,“即便是在体制外,写作也应该是负责的”。

从《交锋》《变化》到《联想风云》再到《中国的新革命》,他转变得很自然。他相信,如果今天还写《交锋》这样纯政治的题目,影响会完全不一样,因为人们现在更关注经济、技术的领域。这些年对他触动最大的“变化”就是人的变化。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凌志军

本文标题: 《重生手记》读后感(《重生手记 一个癌症患者的康复之路》)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358680.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骑鹅旅行记第一章的读后感20字(《骑鹅旅行记》第一章读后感)傲慢与偏见小说读后感结尾(《傲慢与偏见》读后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