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醒的力量 周国平读后感(周国平:通透的人生 必须经历的三个觉醒阶段)

发布时间: 2024-01-26 12:42:27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读后感 点击: 86

周国平感觉可靠吗观后感周国平曾经对年少时的我有过很大影响。有过一段时期,是我最迷茫最苦闷的日子,我抑郁到甚至想要结束生命时,他的文章让我开始严肃...

觉醒的力量 周国平读后感(周国平:通透的人生 必须经历的三个觉醒阶段)

周国平感觉可靠吗观后感

周国平曾经对年少时的我有过很大影响。有过一段时期,是我最迷茫最苦闷的日子,我抑郁到甚至想要结束生命时,他的文章让我开始严肃思考人性、价值和死亡,让我走出一段冰冷的岁月。以及,中学时期是一个人理性觉醒的时候,也是他文章里对于书籍的态度,让我开始阅读,开始思索。

现在已经很多年没读过他的书了,再翻一翻,老实讲他的文字和思考也确实已经满足不了我现在对书籍的品好了。但我依然想说,很多人对他贴的标签,是缺乏对他的了解的。

大体上对他文字的评价,不管寡淡鸡汤也好,三流学者也好,我至今更多的印象却是,他的书更像是一个内向、安静和真诚的读书人写的日记,或零碎或琐言地,记录自己的一切思想、情感、笔记和人生。他很强调一种写作过程中的“真诚”,他说他所言所写,首先都是为着取悦自己而非读者,是自己与自己的对话,自己对自己的探索和思考。所以从周国平的“日记”里,能看到的也许只是一个渺小个体的一些渺小却不失真的思想和情感,只是他私人对于人性和自我的剖析和记录,只是一些并不那么严谨的读后感、读书笔记,不一定实用,不一定深刻,更不一定讨人喜欢。我相信对他和对读者而言,任何类似于“哲学家”、“散文家”甚至“学者”的光亮头衔都是会带来争吵的,事实上也是不准确、不恰当和不需要的。他自己在书里真正所标榜过的头衔,只是说自己纯粹算是一个“爱书家”,从年少到年老,一直爱读书,而写作,是读“自己”这本书。即便是那本关于尼采的“学术著作”,事实上也并不严谨和深入,在我现在看来那本书无法掩饰地蕴藏着充沛的“读者”情感,有很多私货和抒意,与其说是写“尼采”,更像是借了“尼采之口”表达和记录了周国平自己以及八十年代知识分子所共有的思想激情、精神自由与精神浪漫,所以它本质上依然是只是周国平一本记录自己和自己阅读的“日记”。书海无涯,既然书一辈子都读不完,周国平的文字你也会感觉好像一辈子都写不完,你从他出版的数量频率就可以看出,这些“日记”大概是可以写到生命最后的。

我认同大多数对他思想、道德、文笔以及学术水平的批评,聚光灯下的世界,也许夸大偏颇,但基本论点是合理有据的,就算有矛盾的地方,但矛盾的组合才是一个真实的人。如果你对人性有充分思考和理解,会对世间许多的“恶”与“丑”失望,但不会过于愤愤不平,真实的人必定让一部分人喜爱又一部分人厌恶,必定复杂而不完美。聚光灯下的一切,大思想家亦或是大政治家,小读书人亦或是小老百姓,谁又不都是这样呢?

我想提出的意见只是,如果让我对周国平和他的书贴个标签的话,我觉得那就是“一个读书人和读书人的日记”。也就这一点,虽然已经“走过告别”周国平很多年了,却让我一直很尊敬他,也很感激他。因为我自己也算是受他启蒙成为了一个他所谓的“爱书家”,并也一直保持着写日记“与自己对话”的思考习惯。以及,我承认书是有好坏高低之分的,时间是检验的最准确也最严厉标准,但读书也是很私人的一件事,除了学习路上必读的专业书籍,每个人在不同时间不同境遇下爱读什么书,只需“乘兴而来,兴尽而返”就行了,一切标签、推荐和评论,可以参考,但别遮住眼睛。

周国平《智慧的诞生》读后感或赏析

《智慧的诞生》赏析:

当然,哲学给人带来的不只是快乐,更有痛苦。这是智慧与生俱来的痛苦,从一开始就纠缠 着哲学,永远不会平息。

想一想普罗米修斯窃火的传说或者亚当偷食智慧果的故事吧,几乎在一切民族的神话中,智 慧都是神的特权,人获得智慧都是要受惩罚的。在神话时代,神替人解释一切,安排一切。 神话衰落,哲学兴起,人要自己来解释和安排一切了,他几乎在踌躇满志的同时就发现了自 己力不从心。面对动物或动物般生活着的芸芸众生,觉醒的智慧感觉到一种神性的快乐。面 对宇宙大全,它却意识到了自己的局限,不得不承受由神性不足造成的痛苦。人失去了神, 自己却并不能成为一个神,或者,用爱默生的话说,只是一个破败中的神。

所谓智慧的痛苦,主要不是指智慧面对无知所感觉到的孤独或所遭受到的迫害。在此种情形 下,智慧毋宁说更多地感到一种属于快乐性质的充实和骄傲。智慧的痛苦来自内在于它自身 的矛盾。希腊哲人一再强调,智慧不是知识,不是博学。再博学的人,他所拥有的也只是对 于有限和暂时事物的知识。智慧却是要把握无限和永恒,由于人本身的局限,这个目标永远 不可能真正达到。

大多数早期哲学家对于人认识世界的能力都持不信任态度。例如,恩培多克勒说,人"当然 无法越过人的感觉和精神",而哲学所追问的那个"全体是很难看见、听见或者用精神掌握 的"。德谟克利特说:"实际上我们丝毫不知道什么,因为真理隐藏在深渊中。"请注意, 这两位哲学家历来被说成是坚定的唯物论者和可知论者。

说到对人自己的认识,情形就更糟。有人问泰勒斯,世上什么事最难,他答:"认识你自己 。"苏格拉底把哲学的使命限定为"认识你自己",而他认识的结果却是发现自己一无所知 ,于是得出结论:"人的智慧微乎其微,没有价值",而认识到自己的智慧没有价值,也就 是人的最高智慧之所在了。

当苏格拉底承认自己"一无所知"时,他所承认无知的并非政治、文学、技术等专门领域, 而恰恰是他的本行--哲学,即对世界和人生的底蕴的认识。其实,在这方面,人皆无知。 但是,一般人无知而不自知其无知。对于他们,当然就不存在所谓智慧的痛苦。一个人要在 哲学方面自知其无知,前提是他已经有了寻求世界和人生之根底的热望。而他之所以有这寻 根究底的热望,必定对于人生之缺乏根底已经感到了强烈的不安。仔细分析起来,他又必定 是在意识到人生缺陷的同时即已意识到此缺陷乃是不可克服的根本性质的缺陷,否则他就不 至于如此不安了。所以,智慧从觉醒之日起就包含着绝望。

以爱智慧为其本义的哲学,结果却是否定智慧的价值,这真是哲学的莫大悲哀。然而,这个 结果命中注定,在劫难逃。哲学所追问的那个一和全,绝对,终极,永恒,原是神的同义语 ,只可从信仰中得到,不可凭人的思维能力求得。除了神学,形而上学如何可能?走在寻求 本体之路上的哲学家,到头来不是陷入怀疑主义,就是倒向神秘主义。在精神史上,苏格拉 底似乎只是荷马与基督之间的一个过渡人物。神话的直观式信仰崩溃以后,迟早要建立宗教 的理智式信仰,以求给人类生存提供一个整体的背景。智慧曾经在襁褓中沉睡而不知痛苦, 觉醒之后又不得不靠催眠来麻痹痛苦,重新沉入漫漫长夜。到了近代,基督教信仰崩溃,智 慧再度觉醒并发出痛苦的呼叫,可是人类还能造出什么新式的信仰呢?

寻周国平:生命本来的样子。

寻周国平:生命本来的样子

人生的三个觉醒

人在世上生活必须做选择和决定,也会遭遇疑惑、困难、挫折,皆需要力量的支持。在一切力量中,最不可缺少一种内在的力量,就是觉醒。人觉醒的三个最本质的东西:首先,你是一个生命;第二,你是一个自我;第三,你还是一个灵魂。

1

生命的觉醒

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首先是一个生命,也总归是一个生命。这是一个多么简单的道理,却很容易被我们忘记。生命原本是单纯的,财富、权力、地位、名声等等是后来添加到生命上去的社会堆积物。既然在社会上生活,有这些堆积物就不可避免,也无可非议,但我们要警惕,不可本末倒置。生命的需要由自然规定,包括与自然和谐相处、健康、安全等等,也包括爱情、亲情、家庭等自然情感的满足。

2

自我的觉醒

你不但是一个生命,而且是一个独特的生命个体,一个自我。首先这个自我是独一无二的,世上只有一个你。其次,这个自我是不可重复的,你只有一个人生。因此,对你的人生负责,实现你之为你的价值,是你的根本责任。自我的觉醒,就是要负起这个根本责任,做你自己人生的主人,真正成为你自己。一个人成为自己,做自己人生的主人。我认为有两个可靠的标志:一是在人生的态度上自己做主,有明确、坚定的价值观,有自己处世做人的原则,在世俗中不随波逐流;二是在事业的选择上自己做主,有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感到内在的愉快和充实。人生中有真信念,事业上有真兴趣,这二者证明了你有一个真自我。

3

灵魂的觉醒

世间一切生命中,唯有人有自我意识,能够知道自己作为生命个体的独特性和一次性,知道自己是一个“我”。

灵魂的觉醒有两个途径:一是信仰;二是智慧。

在我看来,信仰和智慧是在用不同的方式说同一件事,二者殊途同归,就是要摆脱肉身的限制,超越小我,让我们身上的那个精神性自我觉醒。人生在世,必须有一个超越的立足点,这个立足点正是信仰和智慧给你的。

结语

人人身上都有这样一个更高的自我,

它和宇宙大我的关系也许不可证明,

但让它觉醒对于现实人生却是意义重大。
本文标题: 觉醒的力量 周国平读后感(周国平:通透的人生 必须经历的三个觉醒阶段)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357774.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阿留看树读后感(朝花夕拾读后感50字)我的马克思主义读后感(《我的马克思主义观》读后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