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共和观后感600字,《走向共和》是中央电视台、北京同道影视节目制作有限公司、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长沙电视台等联合出品中国近代史剧,该剧...
走向共和观后感600字
《走向共和》是中央电视台、北京同道影视节目制作有限公司、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长沙电视台等联合出品中国近代史剧,该剧以史诗般的艺术笔触全景式地呈现了中华民族推翻帝制、走向共和这一波澜壮阔的艰难历程。下面是语文迷网提供的观后感范文,欢迎阅读!
走向共和观后感800字(一)
心中感慨万千!闲来无事,试着把这些感慨记下来,也算是观后感吧。
洋洋六十集,虽是加了几分演义的东西在里面,但至少把自光绪朝后,清末民初的中国历史交待了个大概齐。而这段历史,每个中国人但凡提及,大概都会加上”中华民族耻辱史“这个考语吧。
这些已有定论,我也不打算再说些什么,只想说说对清王朝终究一朝倾覆,以及这段历史对于今日之中国有何参考意义的一点陋见。
这想经历这段历史的人,内心的痛苦最刻骨铭心的,必定是清朝的最后两个皇帝——光宣二帝了。
一个大志未酬,终究死于非命。三十八年的人生,虽是贵为天子,却实同囚徒。另一个生来富贵,三岁为帝,虽有复国大志,却终其一生都在被各种各样的势力利用,身背无数罪名,最后以一个“被无产阶级专政成功改造成为社会主义新人”的名份死去,连个皇帝的谥号都没落着。一本自传《我的前半生》数百页,字里行间写满了自我忏悔表衷心,可谁能知道心底里又有多少龙游浅涧时不我济的失落与神伤不敢流露支言片语呢?
或者站在局外,换个远远的角度来说,若爱新觉罗的一姓江山倒了,换来的真是当初振臂一呼者所宣称的民主倒也罢了,至少还可以说是历史潮流不可阻挡,多少也有个说词安慰一下受伤的心。
可旧的王朝倒下了,站上来的是什么东西呢?
只能说清失其鹿,群雄共逐之。各路总统,督军,委员长,主席……你方唱罢我登场,好不热闹。
老百姓要承受的,是同晚清一样甚至要更甚于晚清的兵匪为祸,烈强欺压,污吏横行,苦不堪言……最重要的是,虽无封建,专制依旧。
民主?旧瓶子里装些新酒罢了……哪来的那么多A理想B主义!
恐怕连为天下计的孙大-炮,也想不到会是这样的结局吧……
你说,爱新觉罗家的,心里怎么可能释然得了?
现在来看,当初清王朝应该至少有两次机会避免一朝倾覆的结局的,若这两次机会当初抓住了,恐怕不止是他们的命运能被改写,整个中国的命运也装被改写了。
一次是光绪的戊戌变法。当时他若能不那么急于求成,行事更加周全,最终能战胜保守的既得利益集团的势力,变法成功的话。那爱新罗的天下搞不好真能万世不易,他的功业绝对是至少盖过他的祖宗康乾的,而中国很有可能早已实现在无数人用枪炮都没能实现的民主。国人也会避免半个世纪的战乱不已。
这个双赢的局面终究还是没有出现,与其说光绪是输给了慈禧,不如说他是在败给了强大的既得利益集团。空有大志,却权谋不足,任用康梁一帮书生,一味急于求成,以为如此关乎生死的政治斗争是几道诏书就能解决的事情。最后嗅到慈禧有政变的.企图时束手无策,而康梁更是病急乱投医,把全部家当都压到了一个根本就不了解的袁世凯身上,最终致皇帝于绝境,身陷囫囵,幽死瀛台。岂不是书生误国?而光绪焉能不败?
在这场斗争中,慈禧其实是矛盾的。一方面,她是旧势力,是属于既得利益集团的,但另一方面她也是这个王朝的统治者,她是不可能只考虚自己的利益而不顾大清江山的。所以开始的时候,对于变化她是支持的,只是她以为的变化跟光绪心中的变会是完全不同的,她以为这变的只是行政上的,是技术层面的,跟之前曾李之辈的洋物运动没有本质的区别。随你怎么变,只要大清江山不变,不乱,我这个太后的地位不动摇,而国家又能强盛起来,何乐而不为呢?
而光绪却不这么认为,他要变的是根本的东西,是体制上的。所以当光绪的变法触及到了既得一大群旧势力的利益,导致他们站出来闹-事时,慈禧就无法会视不管了。她的确想强国,但首先是不能乱,乱起来了就会葬送大清江山。在她的想法中,大清绝对是乱不得的,她不在乎既得其它既得势力的得失,但她绝不能不管江山的得失,因为这江山毕竟也是她的,是她的既得利益。
所以,当她终于认为光绪的变会不但不能让大清强盛起来,反而会葬送了大清江山时,她的支持就变成反对了。而反对的意见不能说服光绪时,她就只能选择政变了。
走向共和观后感800字(二)
央视《走向共和》已经播完,应该说,这部作品还是一部很有意义的教育片,片中对某些人物,进行了一次重新定位,使得老题材有了新观点。
李鸿章、慈嬉太后、光绪皇帝、袁世凯、孙文、宋教仁、黄兴等人物的特征表现如此强烈是该片吸引观众的一大亮点。甚至有个女士在网上这么说:看这电视看的,我都有点爱上袁世凯了。不过,我觉得,这些人物中,我最喜欢的还是孙先生。
孙先生少年浪荡于会党和国外,对封建专制制度是极度痛恨,把建立共和民主的中国定为自己的终身奋斗目标,受尽贫穷流浪之苦,历经10次起义失败、第一次大革命成果被窃、二次革命失败等,始终坚持不泄,革命到底,以致临终前留下了“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醒世遗言。
孙先生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他的民主理想支撑着他,一生如一日,为实现建立民主共和的中国,奋斗到底。
孙先生的革命意识让我想到了一个人对爱情婚姻的追求。
我是个有过失败爱情婚姻的人,看完了《走向共和》,看完了孙先生的革命经历,使我对追求爱情有了新的认识。
先打比喻如下:
10次失败的起义=多次失败的恋爱。
武昌起义成功,民国初建立=有了一次还算初步成功,并且感到些美好的爱情或婚姻。
民国建立后被窃国者窃取=这一次初步成功的爱情或婚姻经过短时间就仍然以失败结束。
真正的实现民主共和=找到自己真正的爱情或婚姻,并过上稳定的爱情婚姻生活。
那么我们就和孙先生的在二次革命前的经历很相象了。
经过多次追求或恋爱,终于有一次取得了初步的成功,得到了一次短暂的爱情或者婚姻,可是,因为自己的经验不足、第三者的插足,我们的这第一次爱情在不久的时间里仍然以失败告终。这时,正是我们向孙先生学习的时候了,坚持不泻,进行二次革命或者三次革命,直到真正的革命成功---找到真爱,完成婚姻。
愿天下曾经失败过的爱情追求者,勇敢的二次革命。
最后,用孙先生的名言自勉: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走向共和观后感800字(三)
长达五十九集的《走向共和》昨天终于看完了,我能欣赏到这样好的电视剧首先要感谢三哥鸿德的推荐,这段时间因为既要熟悉新车又打羽毛球,体力和精力消耗很大,虽然我非常爱看这部连戏剧,有时也看着看着就睡着了,应该讲我的欣赏效果不是很好,但即使是这样我也认为这是一部多年来难得一见的非常好的电视作品。
如果说到《走向共和》后我最大的反应是什么。我会毫不犹疑的回答就是“气愤”。坦率的讲我从慈禧“辛丑事件”之后要“立宪”开始我气愤的心情一直没有平静不下来,我在这里也不和谁去争论慈禧是真立宪还是假立宪,我生气的是一个封建社会的皇太后在二十世纪初都能要立宪,都能废除上千年的科举制度,可是一百年过去了我们还有些人在说“议会制度不符合中国国情”我们可以想一想从二十世纪初到今天已经整整一百年了.
《走向共和》这部电视连续剧是从“甲午战争”开始的,由此可以看到真正让我们这个东方大国感到震撼和耻辱的不是鸦片战争和火烧圆明园,而是我们的近邻日本的崛起。“甲午战争”后的满清皇朝的慈禧和光绪实事求是分析出是日本先进的君主立宪制度战胜了自己的封建专制制度,应该讲慈禧和光绪能有这样的一个认识就非常的不简单。这部连续剧也就由此展开了“专制”“立宪”和“共和”三股势力相互争斗的大舞台。
这部电视剧里有一段话给我印象很深,我忘了是谁讲的:“英国的君主立宪是国家拿钱给这些旧官僚,让他们同意了国家立宪的主张,而日本是全体国民都接受了西方民主思想同意国家实行君主立宪,所以这两个国家能够顺利的从封建君主制过渡到现在的君主立宪制度。”(我在这里插一句话,我觉得日本这个民族在民族的危机感,责任感,荣誉感,在工作中的务实和进取精神很值得我们好好学习)现在从《走向共和》这部电视剧我们可以看到,从甲午战争到今天这一百多年的历程中我们的国家要实现真正的共和或者立宪不知道要他们艰难多少倍,我们一定要有耐心。
中国的民主之路的确是困难重重,但有困难我们就是我们不实行民主的理由了吗?在这部电视剧里有一段孙中山和宋教仁去乡下拉选票时和一个私塾老先生的对话给我印象很深,一开始这个私塾老先生对于在中国搞民选表示不理解,认为中国人现在根本不懂什么是民主。
孙中山对老先生说:“小孩不识字就可以是不让他们上学的理由了吗”老先生说:“不对不对,正因为他们不识字所以他们更应当上学”孙中山说:“同理,中国人民主意识差,所以就更要实行民主”应该讲这段对话是这部连续剧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现在很多人一提到如果中国实现了民主,就把民主视同洪水猛兽,他们老成持重的认为中国真要给了民主肯定社会大乱。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纵向的想一想一百年以前我国都可以实现全体国民民选国会议员。
为什么一百年过去了我们却连敢提都不敢提,我们再横向的想一想现在世界上除了几个富的流油的中东国家以及朝鲜,越南,古巴外所有的国家都可以民选国会议员或者总统。连爆炸不断地伊拉克和阿富汗都可以搞民选。我们要民选真的就这么难。我想在这里向这些视民选为洪水猛兽的人问一下,你们认为是什么原因中国不能搞民选。难道是我们中国人的素质就这样差吗。我想答案肯定不会在这里。
《走向共和》给我的第二个感触是从戊戌变法到现在我们国家这一百多年的历史都是军人和枪杆子在左右着历史的进程,这也不能不说是我们民族的一个悲哀。从《走向共和》这部连续剧可以看到袁世凯为什么在历史发生巨变过程中可以“翻手云,复手雨”就是他牢牢地掌握着北洋军。
在这个历史剧变的大舞台上有那么多人,有那么多的变革路线但他们都由于没有军队而功亏于溃。首先是满清王朝,我们可以讲满清王朝经过了太平天国以后已经没有了自己掌握的军队,之所以它还能延续几十年就是此时出了个慈禧这样铁腕人物,所以慈禧一死满清就很快退出了历史舞台。武昌起义之后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三国时期魏蜀吴再一次出现在我们中华大地,袁世凯代表曹操占据着北方,黎元洪代表刘备占据着湖广,孙中山代表孙权占据着江东。
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历史的巧合,在这三派势力里最先退出历史舞台的是孙中山,为什么那,就是他没有自己的军队。袁世凯掌握着北洋军我们就不说了,黎元洪这个从床底下拉出来的“武昌起义的英雄”为什么能长时间站在历史舞台上就是他有一支由香帅张之洞创建的“南洋军”。我们仔细回顾一下从满清到今天我们国家的历史就被这些军人肆意的蹂躏着。由此可见一个国家只有发展到“军队只有属于国家”才算真正的进步了。
《走向共和》给我的第三个感触是一个社会的新闻舆论的自由程度是反映这个社会进步的晴雨表,在《走向共和》这部电视连续剧里,田沫这个新闻记者占了很大的份额,这也是这部电视剧非常成功的一个方面,在这部电视剧里是报纸把袁世凯的心腹赵炳坤弹劾下了台,这不能不说是一个社会的进步。现今社会让我感到满意的就是网络的普及和发展,这让新闻舆论有了更广阔的空间,也使当权者他们不得不有所收敛。
走向共和观后感600字
走向共和观后感600字最近,我终于看完了海外版68集电视剧《走向共和》,这是我读研时就牵挂的一部电视,20XX年首映时,我正在读研二,可惜没等看完,中央一套就停播了(原因存在争议),以后忙于工作,一拖再拖,直至这两年教学生《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彭平一主编的内部参考资料里多次提到此片,我想我该好好地完成这个心愿了。虽如此,由于这段工作太忙,我只能利用晚上稍有的空闲,每天看个一两集,直至两个月后,才终于看完。现在的感受,已不是当年读书时的那种激动而又挑剔的心情,而是有了较多的沉思与理解。
此片有三个地方让我特别感动,记忆深刻。一是李鸿章(王冰饰演)去世,慈禧太后(吕中饰演)接到急电后伤心无比的悲情流露,伴随着深沉的音乐响起,李鸿章临终遗言也一字一字蹦出,那种坚毅果敢、鞠躬尽瘁、实心任事而毫不顾身后名的忠肝沥胆,让我久久不能忘怀。王冰演得太好了,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还原了李鸿章的本来面目,希望不会有太多的人再对他诟病不已。
第二个场景是谭嗣同戊戌变法失败后静坐家中从容被捕的情节,还有之前他诀别梁启超时说的那一席话:“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不有死者,无以唤后人;各国变法,无不流血,流血方能唤醒国人。死有何难,活着继续我们的事业,那才是真难。卓如,我为其易,君为其难,拜托了。”伴随着激荡凄婉的音乐,他的绝命诗也慢慢道出:“望门投趾怜张俭,直谏陈书愧杜根。手掷欧刀仰天笑,留将公罪后人论。”虽然梁启超后来将此诗改为:“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经有些学者论证)似乎更为大气,更有影响力,但我对电视能尽可能地还原真相的情节更加欣赏,其魄人心魂的力量丝毫不减,而我的眼泪也喷涌而出。
场景之三是宋教仁遇刺的情节。他一直不相信有人会暗杀他,可实实在在有这样的人,他为推进民国议会选举、缔造共和而付出的满腔热血只剩下无尽遗憾。黄兴愤怒地一遍又一遍说着:“钝初,我要杀了他们,我要为你报仇……”孙中山(马少骅饰演)刚到日本,听到噩耗立即回国,并要求克强不要把灵堂撤了,他在钝初的灵堂前守了几天几夜,反复看钝初留下的《临时约法》修订稿,不停地痛哭自责:“是我害了你,我对不起你……”他以为革命成功了,袁世凯接受了共和理念,是个新人了,就放手让钝初组建国民党参加国会竞选。他错了,宋教仁用他的生命再一次唤醒了孙中山,也再一次唤醒了我们的革命党,唤醒了我们的民众。孙中山清楚地意识到要进行二次革命、三次革命、不把专制主义完全推翻决不罢休的继续革命的重要性。宋教仁惨烈的逝去,黄兴眼睁睁瞅着革命挚友离去的满腔愤怒,孙中山的反省与痛悟,又一次让我泪流不止。
此剧还有很多地方触人心弦,如徐锡麟起义后的慷慨陈词,孙中山剪辫时的血肉模糊,黄一欧告诉孙中山其父黄兴去世的消息时,孙中山与宋庆龄的悲痛欲绝的哀伤之情,最后一集孙中山身穿中山装作的意味深重的演讲……很多很多的情节,我真想反复咀嚼。每一集都拍得很精彩,虽然并非完全忠于历史,但它拍出了一部真正的历史剧应具有的那种深厚的历史感、时代感和荡人心魄的人文情感。我很庆幸我们今天能看到这么优秀的历史题材的电视剧。
走向共和观后感
走向共和对喜欢的人物600字,不要网上重复的要原创的我们老师会查的请发到走向共和观后感
这部作品受到了几乎一致的赞扬,其对共和民主思想的宣传很有感召力,在塑造历史人物方面也有独到之处,但是我个人以为,剧中还是有过分美化某些人物的毛病。
我并不接受历史教科书里那种对辛亥革命与孙中山的过分赞颂。
晚清的动荡,和中国历史上每一个王朝的覆灭并无本质的不同,历代王朝末期,都是三种力量聚集在一起试图推翻新皇朝的统治,农民起义,外族入侵,地方军阀势力的坐大。而之前,不少朝代都有一个导火索,那就是所谓的改革,变法。
这些统治集团内部的知识分子---士大夫阶层,一直是与专制的皇权在角力,官僚集团与皇帝之间的关系一直是明争暗斗的,作为皇帝既要依赖这个集团实行统治,又要提防他们的架空,而士大夫集团总是处于被收买或者消极抵制的状态之中,所以秦始皇与后来他的那位效仿者都试图摆脱和镇压这个集团,实行直接的对民众的统治,但是任何一个国家毕竟是要依靠这个庞大的官僚体系来运作的,因而皇权与这个阶层之间无非是讨价还价,利益分配的关系,而民众则是永远是这两者的牺牲品。但是这个阶层的人非常狡猾,总是能够挑动民众去造反,然后坐收渔利,把自己的利益凌驾于民众之上,再更换一个新主子,讨要更高的价码。
革命的起因,可以像理想主义者称做的那样,是出于良心与对现实的不满,但是深层的原因,是利益的再分配。
晚清末年的激进的改革,同样起源于知识阶层,他们认为之所以被洋人侵略,是由于不实行西化的改革导致国家贫瘠,所以从鸦片战争之后,向西取经成了他们强烈的诉求。从早期的魏源,戊戌诸君子,到国民党,而且这个过程是越向西求经,国家就越混乱,灾难更加重一步。
人们经常指责59年代的大跃进和浮夸风气,其实那和今日的激进的拆迁运动,一夜之间要成为香港或者纽约式的大都市,在本质上有什么区别呢!
又是心急火了的知识阶层在搞赶英超美的运动。
国家不是某个人或者某个阶层的棋盘,人民也不是可以随意挪动的棋子。
而这些在外国呆的时间过长的人,回来之后看哪里都不顺眼,非要将国外的一切死般硬套,恨不得人人说英语,人人是博士,人人是富翁。
早年我曾经看过一本孙中山的演讲录,当时的印象就是,美国--米国太多了,而且他的听众大多是华侨。
因此这个革命无非是一些受过西方教育的知识分子要强行的将一个人口众多具有深厚专制传统的农业国一夜之间改造成美国。
晚清的内部改革可以说是加速了王朝灭亡的速度,清朝宗室最终失去了对于军队的控制,任由地方大军阀官僚摆布,在革命党与外国势力的双重夹击之下,土崩瓦解,革命党的暴动实际上只限于南方,最终还是军阀的倒戈导致了王朝的解体。新三国,旧三国,永永远远是三国,甚至没了国。
国民党从来也只是一个西化的甚至南方化的中产阶级政党,他反的与其是封建王朝,还不如说是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具有鲜明的地域特点与阶级特征。
军阀混战,边疆疏失,外敌入侵,这就是共和的代价。
而什么是共和呢,去问问现在在大街上打游击卖水果的农妇吧!
只有激进盲目的行动,而完全没有共和思想的民众,这样的结果只能是非理性无目的的爆发。
革命是一种奢侈,民主是一种高级游戏,普通的民众对它不感兴趣。
那样的反传统的革命导致的是中央集权勉强拼凑起来的凝聚力的丧失,在中国一旦要搞地方自治与民主,就势必要由族群地域的相互争斗开始,最终是四分五裂,乃至成为殖民地,这倒也让知识分子们觉得省事,反正是不可救药的民族性和破碎的山河,自己也出力不讨好,不如卖了,自己也从中赚一笔,是这样吧/
这样的事情,是中国历史的周期率和民族的宿命,正所谓天下大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只不过这戏里的主角在更换而已,唱的还是老调子,并无新意。一个皇帝走了,乱了一阵,又来了一个,循环往复。
无论是所谓的知识阶层还是统治者,想的永远是他们自己,谁都不去关心自己的同胞,于是这些普通的民众为着那活下去的尊严,只好流血流泪。
可怜的人民。
急求 <走向共和>的观后感
孙中山先生逝世已经86年了,我们也没有达到孙先生毕生追求的目标,我们还差的好远好远,远得我几乎失去希望和信心,也许我么们还生活在孙先生的时代,生活在孙先生演讲中描述的时代!每看一次,它都激励着我。这一刻,你不会觉得演员是在表演,这一刻他就是孙中山……所有的话都是发自内心的:“我不会放弃对自由、平等、博爱的追求。我就是为世界和平,为我的人民获得这些权利而生的。我们一定会实现真正的共和,而不是名称上的共和,不是家天下。”
“你不听话,我就收买你。你不服从,我就逮捕你,甚至暗杀你!”先生所言,也是现实之写照,让人不由得想起先生的遗言: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走向共和》观后感(1):入世易,出世难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为了各自的使命与利益,有人的地方就有矛盾,亘古不变。顺应时势,围绕人、权、谋,写尽官家的沧桑巨变,观剧最大的感悟如下:
1.李鸿章睿智、冷静、通晓人性、善谋略、会管人管事、有先见、懂变通、知取舍。
2.政治斗争比想象激烈,综合能力要求异常高。
3.制度问题非部分人可以改变。
4.取得上级对你的信任会让事情容易完成,失去信任,哪怕将事情顺利完成,也并不会得到认可。
5.谨防领导身边人物,他们的一言一行,很可能让领导对你产生不同的看法,尽可能不得罪这些人。
如果不取得上级领导信任,或得罪其它同级部门的掌权人,在有限的支持下,很难拿到资源。
为建颐和园,办大寿典礼, 慈禧几乎掏空国库,占用军事费用,导致北洋海舰最后无炮弹可用。李鸿章虽然说服皇上拨款买弹药,但落实拨款事宜在于财政部翁某身上,无奈翁某与李有过节,同时深知慈禧之事无小事,为讨慈禧欢喜,内心已是偏颇,加上向来看不顺李鸿章,导致把国库仅有调度60万两尽数给到颐和园的建设,无钱购买弹药,最终酿成甲午战争大败。
清末如将落之船,机制腐烂不堪,非李鸿章一人可力挽狂澜。
对于李鸿章,前面为帝国列强虎视眈眈,背后是朝廷诸多小人人言可畏,正所谓前有猛虎,后有财狼,举步维艰,怎有获胜希望? 李鸿章如此明白之人,自然是看透这一切,但他心怀国家百姓,依旧尽其所能,为国尽忠。
对于签合约之事,李深知无论结果如何,都对他不利,但他毅然前往;合约席上,面对日本人咄咄逼人,他临危不乱,气宇宣扬,以理力争,无一分妥协害怕之意,其气度非凡人所能及,充分体现出中国人的傲骨。
签完合约后,无奈朝廷之上,翁某在皇上面前,含沙射影,字如利剑,欲取李的人头;李刚一下车,就被卸去身上要职,背上卖国走狗之名,但其淡然处之,似已早知这一切变数。
如我是李某,早已寒心,应不会在趟此浑水,远赴日本谈判签约,令自己粘上一身泥巴,被文人百姓唾弃。
用人时,除了超群的谋略及才能外,更需要有品德。
李鸿章赏识袁世凯的才能,明知袁世凯见风使舵,背叛他一次,但最后因袁有才干,还是原谅他,并且助他获得建立新陆军的领导位置,同时还把自己多年在身的金枪赠予他,让他借此更好的收复他旧部下人心。他原想袁能对大清贡献一份力量,不料袁野心勃勃,过河拆桥,最终成灭清之人。
由此可见,对于人品,如有背叛之迹,不可重用,才能可学,但人品不易改。
入了局,成为当局者,有时并非当局者迷,身处其中涉及的纷纷扰扰数之不尽,如何不忘初心自古是个历史级难题。能力越大,权力越大,抉择越多,困扰亦更多。
入世易,出世难,不管为官,还是从商,时常高瞻远瞩,也需活在当下。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