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哲学家大卫·休谟的人物思想及理论实践,大卫·休谟(David,Hume,公元1711年4月26日-公元1776年8月25日),苏格兰不可知论...
著名哲学家大卫·休谟的人物思想及理论实践
大卫·休谟(David Hume,公元1711年4月26日-公元1776年8月25日),苏格兰不可知论哲学家、经济学家、历史学家,被视为是苏格兰启蒙运动以及西方哲学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虽然现代学者对于休谟的著作研究仅聚焦于其哲学思想上,但是他最先是以历史学家的身份成名,他所著的《英格兰史》一书在当时成为英格兰历史学界的基础著作长达60至70年。
历史学家们一般将休谟的哲学归类为彻底的怀疑主义,但一些人主张自然主义也是休谟的中心思想之一。研究休谟的学者常常将其分为那些强调怀疑成分的(例如逻辑实证主义),以及那些强调自然主义成分的人。
休谟的哲学受到经验主义者约翰·洛克和乔治·贝克莱的深刻影响,也受到一些法国作家的影响,他也吸收了各种英格兰知识分子如艾萨克·牛顿、法兰西斯·哈奇森、亚当·斯密等人的理论。
人物思想
虽然休谟属于18世纪的哲学家,他的著作中讨论到的题材大多与现代哲学界的主要争论有密切关系,这与其他同时代的哲学家相较是相当罕见的。一些休谟最具影响力的哲学思想可以归类为以下几点:
因果问题
休谟不赞同大多数人都相信的只要一件事物伴随着另一件事物而来,两件事物之间必然存在着一种关联,使得后者伴随前者出现(post hoc ergo propter hoc-它在那之后而来,故必然是从此而来)的思想观点。
休谟在《人性论》以及后来的《人类理解研究》中反驳了'因果关系'具有真实性和必然性的理论,他指出虽然我们能观察到一件事物随着另一件事物而来,我们并不可以观察到任何两件事物之间的关联。而依据他怀疑论的知识论,我们只能够相信那些依据我们观察所得到的知识。休谟主张我们对于因果的概念只不过是我们等待一件事物伴随另一件事物而来的想法罢了。"我们无从得知因果之间的关系,只能得知某些事物总是会连结在一起,而这些事物在曾经的经验里又是从不曾分开过的。我们并不可以看透连结这些事物背后的理性为何,我们只能观察到这些事物的自己,并且发现这些事物总是透过一种常常的连结而被我们在想像中归类。"(Hume, 1740: 93)也因此我们不可以说一件事物造就了另一件事物,我们所晓得的只是一件事物跟另一件事物大概有所关连。
休谟在这里提出了"常常连结"(constant conjunction)这个词,常常连结代表当我们看到某件事物总是"造成"另一事物时,我们所看到的本来是一件事物总是与另一件事物"常常连结"。因此,我们并没有理由相信一件事物的确造成另一件事物,两件事物在未来也不一定会一直"互相连结"(Popkin & Stroll, 1993: 268)。我们之所以相信因果关系并非因为因果关系是自然的本质,而是因为我们所养成的心理习惯和人性所造成的(Popkin & Stroll, 1993: 272)。
休谟提出的这个说法有力驳斥了因果关系理论,在休谟之后的一些哲学家如伯特兰·罗素还完全抛弃了因果关系的概念,只将其视为一种迷信。但从这里也产生了因果的问题--我们对于因果连结的认知是从何而来的?而我们又能认知到怎么样的连结?这个问题后来引起德国哲学家康德的论辩。
休谟主张人类(以及其他动物)都有一种信赖因果关系的本能,这种本能则是来自我们神经系统中所养成的习惯,长期下来我们便无法移除这种习惯,但我们并没有任何论点、也不可以以演绎或归纳来证明这种习惯是正确的,就很像我们对于世界以外的地方一无所知一样。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常常连结"的理论一般被以为是休谟所提出的,大概有其他哲学家早在休谟之前便已提出类似的概念。
中世纪哲学家迈蒙尼德(Moses Maimonides)的著作中便举出了几名同样不相信"因果关系"的 *** 哲学家,他在《迷途指津》(Guide for the Perplexed)一书里这样写道:"简而言之:我们不应当说'这个'是造成'那个'的原因。"从这些 *** 哲学家的角度来看,造物主所创造出的任何东西都是独立而不相连的,因此这些事物间并没有一定的连结。
归纳问题
在《人类理解论》一书中,休谟主张所有人类的思考活动都可以分为两种:追求"观念的连结"(Relation of Ideas)与"实际的真相"(Matters of Fact)。前者牵涉到的是抽象的逻辑概念与数学,并且以直觉和逻辑演绎为主;后者则是以研究现实世界的情况为主。而为了避免被任何我们所不晓得的实际真相或在我们曾经经验中不曾察觉的事实的影响,我们必须使用归纳思考。
归纳思考的原则在于假设我们曾经的行动可以作为未来行动的可靠指导(这有时又被称为自然划一原则-uniformity of nature),举例而言,假如依据曾经的经验太阳总是从东边升起而从西方落下,那么归纳推理也会告诉我们太阳在未来大概还是会从东边升起而从西方落下。但我们又要怎么解释我们有能力做出这样的推论呢?休谟主张我们不大概将我们的思考能力解释为理性的产物,因为理性只有大概是从两种方式得来,而这两者都不大概作为我们推理思考的根基:
论证的或直觉的:这样的思考在基本上是先验的,我们不可以以先验的知识证明未来也会和曾经一致,因为(在逻辑上)可以思考而出的显著事实是世界早已不是一致的了。休谟在这里并没有清楚分出整体上的自然划一原则与某个"特定的"划一原则的差异。一个哲学家也许可以主张(也许就是康德那一派)在事实上我们的确非常难想像世界竟不是以"某种"形式一致运作;然而休谟在这里所提出的关键是,纵然是自然运作中任何"特定的"划一原则,也都有大概在未来停止运作。因此我们不可以将归纳思考根基在先验的知识基础上。
归纳的:我们也不大概诉诸于在曾经使用归纳推理的成功经验来证明归纳推理的可靠性,因为这将会构成回圈论证。
休谟接着总结道我们的思考能力并没有一个理性的基础,因为没有任何形式的理性可以证实这样的能力。在这里要注意的是休谟并不是在主张以下几点:他并不是主张因为归纳法不属于演绎法,所以那并不理性(休谟并不是所谓的"演绎主义者")。
如同休谟在一段名为"论怀疑主义与理性"的章节中所讲到的,他主张的是假如理性没有任何的依据就能够构成我们的思想、假如思想是从头到尾都是由理性所构成的,那么我们根本不大概会相信任何东西,包括了直觉或演绎得出的任何真相在内。
除此之外,休谟并不是主张归纳法并不可行、也并不是以为归纳法就无法达成可靠的结论,相反的,休谟主张的是这种归纳思考在事实上并不是由理性所构成的。休谟理论中的另一个重点在于:虽然休谟对于归纳法属于理性思考的大概性抱持悲观态度,他仍以为归纳推理带有相当值得注意的、也是相当神奇的预见未来的能力。为了解决我们在了解归纳推理上面对的问题,休谟提出"自然"作为解决问题的答案。自然决定了要我们等待未来的事物中会有比较多与曾经类似,而"这种思考方式让我们得以透过相同的原因推断出大概的结果,反之亦然。这种思考方式是所有人类生存于世所不可或缺的条件。但我们不可以信赖我们的理性所做出的错误演绎,这种理性不但思考缓慢,而且打从我们出生下来在一生中都很容易犯下错误"(《人类理解论》,5.2.22)。休谟的这个说法也许是在那个时代(前达尔文时代)对于人类归纳思考能力所做出最接近进化论的理论了,休谟在这里也突显了自个与所有无神论思想家的主要差异,完全呈现了他身为自然主义思想家的一面。
自我理论
休谟指出我们往往会假设现今的我们就和五年前的我们没有两样,虽然我们在非常多方面都有了改变,呈现今五年前的我们和现今的我们都是同一个人。我们就会思考时光究竟可以在不改变一个人自身的情况下,改变一个人内在到什么程度。不过休谟否认那神秘的自我与一个人所带有的各式各样人格之间是有所区分的。当我们开始自省时我们会发现:"除非依靠一种特定的感觉,我们从来不大概有任何的意识;人只不过是由非常多不同的感觉累积而成的一个 *** 或一个包裹,这些感觉永远处在一种快到无法想像的流动速度中互相交替汰换。"
非常显著的是在我们思考的过程中我们的各种思想永远都在改变,我们的想像力可以轻易的从一个想法转换到另一个类似的想法,而想法自己的特质便足以形成一个连结和联想。同样的,我们的感觉也必然会不断的改变,改变了的感觉就会类似于之前的感觉。想像力必然是经过长时间的习惯所培养下来的思考方式,随着空间和时间的改变而不断想出更新的想法[15]。
值得注意的是,从休谟的角度来看,这些感觉并不属于任何事物。相反的,休谟将人的灵魂比喻为一个共和国,这个共和国并非依靠著什么恒久的核心思想,而是靠著各种不同的、不断改变、而却又互相连结的思想才保持了其本体。也因此个人的本体是只不过由一个人的各种个人经验所构成的松散连结。
简而言之,对休谟而言"本体"是否存在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各种感觉之间的因果关系、串连,以及彼此之间的类似。
实践理性
大多数人都会以为一些行为比其他一些行为要来的"合理"。举例而言,吞食铝箔片在大多数人来看是一种非常奇怪的举动。然而休谟否认那种理性在驱动或排斥特定行为上扮演了任何重要的角色,到底理性只是一种对于概念和经验的计算罢了。
在休谟来看,真正重要的是在于我们怎样感觉这些行为。休谟的这个理论在现代被视为是工具主义(Instrumentali *** )的基本原则,主张一个行为的合理与否应当是取决于这个行为能否达成其预定的目标和欲望,不管这些目标欲望为何。理性只是扮演着一种媒介和工具的身份,用于告诉我们怎么样的行为才能达成我们的目标和欲望,但理性自己永远不可以反过来指挥我们应当选择如何的目标和欲望。
也因此,假如一个人想要吞食铝箔片,理性可以告诉那个人他应当去哪里寻找铝箔片,"吃铝箔片"或是"想要吃铝箔片"自己并没有任何不理性的地方(当然,除非一个人有强烈的健康欲望或是感觉能力,理性才会告诉他不应当这样做)。不过在今天,非常多人以为休谟在这里本来已到达虚无主义的境界,并且指出了一个人本来可以故意的阻挠他自个的目标与欲望而不会违反理性原则("我想要吃铝箔片,让我把我的嘴巴捆起来")。这样的行为必然会显得相当异常,但是既然理性并没有扮演任何角色、也不可以用以评量行为,这样的行为也就不会违反理性了。
关于休谟的怀疑论
提出的前提,怀疑的内容(关于经验论基础可疑),对归纳法的怀疑1. 知识的有限程度。
2. 一种以系统化怀疑和不断考验,以达到求知的方法。
3. 武断、相对或主观的道德价值观。
4. 知识反冒进及暂缓的判断
5. 对人类行为的正面动机、或对人类经营过后而得出正面结果欠缺信心。亦即犬儒主义或悲观主义(Keeton, 1962)
在经典哲学中,怀疑主义指Skeptikoi 的教导及行径,他们称他们没有提出(见解), 只有(对见解)作出意见。"asserted nothing but only opined" (Liddell and Scott). 在这种理论下,哲学性怀疑主义或绝对怀疑主义,就是避免宣称有最终真理的一种哲学角度。
在宗教里,怀疑主义指"对宗教的基本原则(如永生,天命和启示等)作出质疑"
休谟生活在英国资产阶级“光荣革命”结束到产业革命开始的社会变革的时代。这时,英国资产阶级已经成为统治阶级的一部分,它继续维持同贵族的联盟以加强对劳动人民的统治,与此同时,迅速成长壮大起来的工商业资产阶级要求对这个联盟内部的关系作有利于本阶级的调整,并继续反对封建复辟势力。这时,资产阶级的进步性和保守性交织在一起。作为这个阶级思想的代表人物的休谟,贯彻经验论观点,提出了以动摇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的怀疑论为特色的哲学体系。
大卫·休谟(1711—1776)是英国哲学家、历史学家,近代不可知论的著名代表。著有《人性论》(1739—1940)、《人类理智研究》(1748)和死后出版的《论灵魂不死》等。
休谟从贝克莱的主观唯心论走向不可知论,认为人们只能知道其感知的,至于是否有客观事物存在则是无法知道的。“我们所确实知道的唯一存在物就是知觉,由于这些知觉借着意识直接呈现于我们,所以它们获得了我们最强烈的同意,并且是我们一切结论的原始基础。我们由一个事物的存在能推断另一个事物的存在的那个惟一的结论,乃是凭借着因果关系,这个关系指出两者中间有一种联系,以及一个事物的存在是依靠着另一个事物的存在的。这个关系的观念是由过去的经验得来的,借着过去的经验我们发现,两种存在物恒常结合在一起,并且永远同时呈现于心中。但是除了知觉以外,既然从来没有其他存在物呈现于心中,所以结果就是,我们可以在一些差异的知觉之间观察到一种结合或因果关系,但是永远不能在知觉和对象之间观察到这种关系。”因此,“我们永不能由知觉的存在或其任何性质,形成关于对象的存在的任何结论”。休谟认为,因果性联系只是人心的一种习惯性倾向,他用习惯代替了我们过去确定的知识概念,认为我们的知识只是一些或然性的结论。
休谟对观念和感觉印象作了区分,——“人类心灵中的一切知觉(Perceptions)可以分为显然不同的两种,这两种我将称之为印象和观念。两者的差别在于:当它们刺激心灵,进入我们的思想或意识中时,它们的强烈程度和生动程度各不相同。进入心灵时最强最猛的那些知觉,我们可以称之为印象(impressions)……至于观念((idea)这个名词,我用来指我们的感觉、情感和情绪在思维和推理中的微弱的意象……”观念是印象的摹本。他把观念加以分类,“简单的知觉,亦即简单的印象和观念,不容再行区分或分析。复合知觉则与此相反,可以区分为许多部分。”复杂观念是通过简单观念的联想而成。他提出的两条联想律是相似律以及时空上的接近律。两个观念越相似和越接近,它们越容易形成联想。另外,休谟把因果律看作是人类经验的习惯。“在我看来,观念的联系只有三条原则,就是‘相似性’、时空上的‘连续性’以及‘原因’或‘结果’。”
罗素认为他是哲学家当中一个最重要的人物,因为“他把洛克和贝克莱的经验主义哲学发展到了它的逻辑终局,由于把这种哲学作得自相一致,使它成了难以相信的东西。从某种意义上讲,他代表着一条死胡同:沿他的方向,不可能再往前进。”
关于休谟问题——休谟问题,即所谓从“是”能否推出“应该”。“……可是突然之间,我却大吃一惊地发现,我所遇到的不再是命题中经常的‘是’与‘不是’等连系词,而是没有一个命题不是由一个‘应该’或一个不‘应该’联系起来的。这个变化虽是不知不觉的,却是有极其重大的关系的。因为这个应该或不应该既然表示一种新的关系或肯定,所以就必需加以论述和说明;同时对于这种似乎完全不可思议的事情,即这个新关系如何能由完全不同的另外一些关系推出来的,也应当举出理由加以说明。”
休谟在概述自己的哲学体系时指出,全部哲学可以区分为自然哲学和精神哲学两大部分,而科学的哲学研究法是实验和观察的方法。自从F.培根以来,哲学家和自然科学家已经运用这种方法建立起自然哲学的体系。但是,在精神哲学方面,仍然没有建立起一个新的体系。休谟给自己提出任务:应用实验推理的方法,直接剖析人性本身,以便建立一个精神哲学的体系。而作为这个体系的基础的“人性”本身,他认为主要由两个部分构成,即理智和情感。他对“理智”的研究是关于认识论问题的论述,对“情感”的研究是关于社会伦理和政治问题的考察,对宗教问题的探讨同理智原理和情感原理都有联系。休谟的精神哲学体系,大致包括认识论学说、社会伦理、政治学说以及宗教哲学学说等几个部分。
在哲学上,他首倡近代不可知论,对感觉之外的任何存在持怀疑态度,对外部世界的客观规律性和因果必然性持否定态度。他认为,感性知觉是认识的唯一对象,知觉分印象和观念两类,但认为人们不可能超出知觉去解决知觉的来源问题。否认因果联系的客观性,认为因果联系只是由于印象出现先后而形成的一种观念。在伦理观上,主张功利主义,认为快乐和利益是一致的。他还用其经验论、怀疑论和功利主义伦理学论述了有关上帝观念和宗教问题
谁有“费尔巴哈和德国哲学的终结”这个文章的读后感
恩格斯分析了费尔巴哈的哲学,阐述了哲学基本问题。主要包括:1,什么是哲学基本问题。恩格斯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个方面的内容是,思维和存在何者第一性?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分成了哲学的两大派----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个方面的内容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统一性?即思维能否认识存在?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哲学上的可知论和不可知论。大多数哲学家都是可知论,包括彻底的唯心主义。在黑格尔看来,思维和存在的统一性是不言而喻的。“思维能够认识那一刻开始就已经是思想内容的内容,这是十分明显的。”为此,恩格斯批判了不可知论,重点是休谟和康德。休谟是18世纪英国的哲学家,他主张感觉经验是认识的源泉,人的认识不能超越出感觉经验。在他看来,感觉经验以外的东西是根本不可认识的,甚至我们不可能知道感觉以外的东西是否存在。从而彻底否认了人们认识世界的可能性。康德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他通过对人的认识能力的考察,主张人们只能认识事物的现象,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因此在康德看来,思维和存在没有统一性。恩格斯指出,黑格尔对康德的批判是深刻的,在黑格尔看来,思维和存在是完全能够统一的,不过在黑格尔那里,思维和存在的统一是建立在唯心主义基础之上的。费尔巴哈承认思维和存在有统一性,但他认为思维对存在的认识是直观的反映。恩格斯指出,“对这些以及其他一切哲学上的怪论最令人信服的驳斥是实践,即试验和工业。”只要我们通过实践活动把我们所需要的东西制造出来,就证明我们认识到了事物的本质。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也指出,“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是批判不可知论的有力武器,也是实现思维和存在、主观和客观统一的基础。2,揭露旧唯物主义的局限性。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旧唯物主义,存在三个方面的局限性,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唯心史观。机械性,即把一切运动都归结为机械运动,企图用力学来解释一切现象。形而上学性,即不是把自然界理解为一个不断发展的历史过程。唯心史观,即历史领域中的非历史观点,把人类社会看作是偶然事件的堆积,否认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3,批判施达克的错误。施达克认为,只要有精神追求,相信人类进步,就是唯心主义;而追求物质享受,大吃大喝,就是唯物主义。恩格斯指出,施达克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是完全错误的。如果具有追求理想和意图的人就是唯心主义者,“那么任何一个发育稍稍正常的人都是天生的唯心主义者了,怎么还会有唯物主义者呢?”可见,划分哲学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只能是对思维和存在何者第一性的回答,而不能另立标准,否则,就会造成极端的混乱。
恩格斯批判了费尔巴哈宗教观和伦理观,揭露其唯心史观的根源。主要包括:1,费尔巴哈用宗教解释历史,以为历史的变化是以宗教为根据的。恩格斯指出,在历史的发展中确实伴随着宗教的演变,但是,我们不能用宗教说明历史,而只能用历史说明宗教。宗教的变迁只有在历史的发展中才能得到正确的理解。2,费尔巴哈主张,追求幸福的欲望是生来具有的,人们追求幸福的权利是平等的。恩格斯指出,费尔巴哈的道德原则是根本行不通的。任何道德原则都是历史的产物,抽象的道德原则是根本行不通的。尽管对幸福的理解是相对的,但是,对幸福的追求,必须具备一定的物质条件和手段,否则,追求幸福就是一句空话。3,恩格斯指出,只有考察人的实践活动,特别是人的生产实践活动,才能够把唯物主义贯彻到底。费尔巴哈没有、也不可能完成这个任务。“费尔巴哈没有走的一步,必定会有人走的。对抽象的人的崇拜,即费尔巴哈的新宗教的核心,必定会由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来代替。”这个超出费尔巴哈并进一步发展费尔巴哈的,即创立历史唯物主义的任务,是由马克思完成的。
恩格斯解释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主要包括: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德国的古典哲学,特别是费尔巴哈和黑格尔的哲学。受费尔巴哈哲学的影响,马克思返回到唯物主义,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承认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性,但他又认为,概念的辩证法只是现实世界的辩证运动的自觉反映,从而把黑格尔的辩证法颠倒过来,创立了唯物辩证法。这样,黑格尔哲学的革命的方面就恢复了,唯心主义的装饰也被克服了。所以,“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一切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和不断发展之中。恩格斯对此强调指出,我们不仅在口头上承认辩证法,更重要的是在行动中贯彻辩证法。恩格斯还指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基础,18世纪自然科学处在对自然现象的分门别类的研究阶段,与此相联系的是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19世纪自然科学处在开始对自然现象的综合性予以研究的阶段,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达尔文的进化论----成为唯物辩证法诞生的自然科学基础。2,恩格斯指出,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研究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社会发展则是人的自觉的力量相互作用的结果。无数个别的愿望往往是相互冲突的。因此,历史绝不是按照个别人的意志,而是按照许多人的意志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合力的方向发展,这个合力就是历史的规律。关键是我们如何发现这些规律?恩格斯指出,第一要研究人的思想背后的物质动因。第二要研究大多数人的思想动机和动因,要研究人民群众的历史活动。此外,恩格斯还阐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即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并通过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只有同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才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3,恩格斯指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重大意义。恩格斯进一步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唯物论和辩证法有机结合起来,把自然观和历史观有机结合起来。因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意味着以往一切哲学的终结和崭新哲学的开始,从而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的革命变革,开辟了哲学发展的新道路。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预示了西方现代哲学发展的基本趋势。只有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才能全面把握现代西方哲学。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开辟了认识真理的道路。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随着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而不能停留在已有的水平上。
在历史上,德国的资产阶级上升为统治地位后,失去了对理论掌握的兴趣,而工人阶级则渴望科学的理论。所以,“德国人的理论兴趣,只是在工人阶级中还没有衰退,继续存在着。”原因就在于,科学的理论符合工人阶级的利益。“科学越是毫无顾忌和大公无私,它就越符合工人的利益和愿望。”因此,只有工人阶级才是德国古典哲学的真正继承人。而作为工人阶级哲学的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是“在劳动发展史中找到了理解全部社会史的钥匙和新派别”。用劳动解释社会历史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所在,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质的集中体现。坚持用劳动解释社会历史发展的观点,就是要充分肯定人民的历史主体地位。人民是社会财富的创造主体,人民也是改革和发展的成果的享有主体。只有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创造财富的活力,努力确保人民群众享有社会财富的权力,才能真正实现社会和谐,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